2.1 网络改变世界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网络改变世界 教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
一、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网络改变世界》是继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之后关于网络生活的专题。本课时分为三目。“网络丰富日常生活”阐述了网络在生活方面带给人们的惊喜改变,如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更加迅捷、人际交往不受时空限制以及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等。“网络推动社会进步”阐述了网络对社会经济、民主政治、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网络是把双刃剑”阐述了使用网络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启发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在网络生活中尊重他人、保护自己。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设置该课内容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使用网络的现实困惑与真实疑虑,是与时代同步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辨别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合法权益。 以“如何铸牢自我保护的防火墙”为议题,讨论网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方法与策略。可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或者举办图片展,交流分享成功经验,或者制订安全上网指导手册。
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通过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践行明礼遵规,发展良好的道德行为。 法治观念:了解网络的积极影响,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合理使用网络。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能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责任意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互联网,培养对网络生活的正确态度,培养开放与包容的胸怀。有序参与,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尤其是绿色上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教学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
二、导入新课
材料和视频导入:
利用材料,互联网出现前后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对比,让学生简单认识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教师展示:
教师播放视频:《网络改变生活》。让学生直观感受互联网的魅力,以及未来的科技生活。
教师总结: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有了网络可以说“足不出户,却可以神游天下”。今天我们具体了解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三、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一)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1.教师展示:材料:信息传递的发展历程
思考:古代和现代信息传递的不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古代通信:时间长,传递慢,成本高,容易造成信息丢失。现代通信:时间短,传递快,成本低,信息可永久保存。
原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教师展示:图片:从书信→电话→电脑→手机的变化
思考:结合上图和生活经历,说说网络给人际交往方式带来的影响。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从相隔千里到近在咫尺。)
3.思考:你有网络购物的经历吗?如果有,你通过网络购买过哪些商品?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目标导学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二)互联网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
1.教师展示:材料:《“直播+”赋能实体经济 新业态新场景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直播”+赋能实体经济 新业态新场景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达7.51亿人。 2023年上半年,商务部重点监测的电商平台累计直播销售额达1.27万亿元,直播场次约1.1亿场,活跃主播超270万人,对促进消费、增加就业创业、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教师展示:材料:“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
互联网+吃饭=美团、饿了吗 互联网+集市=淘宝、京东、拼多多 互联网+银行=支付宝、微信钱包 互联网+交通=滴滴打车、共享单车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互联网对于促进民主政治进步有何作用?
教师展示:我给两会捎句话、电视直播问政、网络问政、网络政务公开等图片
思考:政府开通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互联网对于促进民主政治进步有何作用?)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互联网对于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有何作用?
1.教师展示:材料:《欲罢不能的“爽感” 中国网文海外圈粉》
欲罢不能的“爽感” 中国网文海外圈粉 《雪中悍刀行》《芈月传》《万相之王》《坏小孩》,你看过几个? 在近日举办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论坛上,上面提到的4部小说入选“网络文学国际传播项目”。从今年10月上线海外平台以来,这些翻译作品播放量已超过千万次,而且海外用户订阅量还在持续增长,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这仅仅是我国网文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2022年中国网文行业总营收达317.8亿元,海外营收规模达40.63亿元,同比增长39.87%;网文作品翻译语种达20多种,网文正在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一个新载体。
思考:互联网对于文化传播有何作用?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2.教师展示:材料:《首次升级!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发布》
2023年11月8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颁奖典礼”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会议中心举行。今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首次升级为“领先科技奖”。 本次领先科技成果前期共征集到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领先科技成果246项,涵盖人工智能、5G、6G、大数据、网络安全、高性能芯片、工业互联网等众多前沿科技领域。经过专家推荐,基础研究组、关键技术组、工程研发组三个组别共15项成果,获评本次“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
思考:互联网对于科技创新有何作用?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3.教师展示: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北京冬奥会食堂空无一人机器人炒菜送餐、5G助力智慧故宫建设等图片
思考:互联网有何作用?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4.教师播放视频:《5G未来已来》。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科技带来的变化。
知识点总结:
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网络有什么积极作用?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目标导学三:网络是把双刃剑
(五)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1.教师展示: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图片
思考:网络的弊端有哪些?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误导大众;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思考:如何防范网络谣言?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环境,加大对谣言传播行为的惩处力度。
社会: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辨别网络谣言的能力。
网站:加强监管,强化信息管理,不给网络谣言提供传播渠道。
网民:守法自律,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制止或举报。
3.教师展示:
材料:2023年9月6日,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开展抓捕行动,集中向我方移交涉诈犯罪嫌疑人1207名,以及电脑、手机、手机卡、银行卡等一大批作案工具,打击行动战果不断扩大,对诈骗分子形成持续震慑。
思考: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①密码要有差异;②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 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③慎重填写问卷;④不随意留联系方式;⑤电脑要安装防火墙;等等。
4.教师补充:防诈骗知识
如果我们遇到以下情况,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1.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2.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3.通知“中奖”、领取“补贴”却要你先交钱的。 4.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5.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 6.让你开通网上银行接受检查的。 7.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六)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网络沉迷)
教师展示:网络沉迷等图片
思考:网络的弊端有哪些?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七)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隐私被侵犯)
1.教师展示:隐私被侵犯等图片
思考:网络的弊端有哪些?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
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2.小组讨论:网络有哪些消极影响?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总结: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网络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树立理想,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培养创新精神,树立对科学技术的崇敬之情,以崇尚科技为荣,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