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和平与发展测试题-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和平与发展测试题-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 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文化遗产合作是中法两国文化关系中颇具活力的亮点。中国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签署协议书,双方联合开展秦始皇帝陵火烧木材和巴黎圣母院火烧木材遗迹保护修复以及价值认知研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木质遗存保护这一共性问题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础
②中法双方从维护共同的国家利益出发签署合作协议
③中法共同开展文化遗产研究,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中法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是两国文明伙伴关系生动写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而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而某国国务卿在国际性安全会议则声称,“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由此可以看出( )
①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能维护世界各国的核心利益
②外交思想和价值理念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③摒弃冷战思维是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必要条件
④中美两国要有效管控两国分歧,积极开展南南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双方发表关于生物多样性与海洋的联合声明,并签署绿色发展领域的双边合作文件。对中法两国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中法两国积极拓展绿色领域合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②中法两国都由选举产生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行使最高国家行政权力
③中法两国都实行民主共和制,代议制是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
④两国都是单一制国家管理形式,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之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年9月,首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举行。这是中国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首次开展人权领域机制性交流研讨活动。本次圆桌会倡导“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把促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就减贫、粮食安全、公共卫生、气候变化等重大人权议题加强对话合作。这是基于(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人权合作是促进世界发展的前提
③气候变化等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④中拉双方在上述领域有着广泛共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进入新世纪,“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中国出身南方、心系南方、扎根南方,同南方国家存在着天然的情感纽带和广泛的共同利益,彼此关系基础深厚、牢不可破。在动荡变革、矛盾多发、对立加剧的当今世界,“全球南方”携手前行的理论逻辑是( )
①“全球南方”以共同利益作为合作的基础,体现联合自强
②“全球南方”作为国际组织的核心,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
③“全球南方”促成了多极化格局形成,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④“全球南方”以多边主义推动民主化进程,维护共同安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3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在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双方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惠基础上,探讨了各领域对话合作,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军事安全等领域达成了20多项共识。这表明( )
①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
②维护共同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③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中美两国的共识
④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中美合作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部分日本政客意图在东盟峰会上提出“亚洲版北约”构想,引起了东盟成员国的不满。印尼媒体警告,“亚洲版北约”旨在对抗中国,只会给地区安全带来新的动荡,并表示东盟希望能聚焦合作,而非打造军事联盟。“亚洲版北约”在东盟碰壁是因为( )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不得人心,以和为贵和发展为先被认同
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争端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④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要求国际关系朝民主化方向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年3月20日,第三届“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在北京举办。与会嘉宾认为:民主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一贯追求。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以民主之名传播偏见,破坏和平。要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国一贯追求全民民主
②各国民主道路要符合国情
③各国应相互尊重,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强行“出口”民主形式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2024年9月22日,联合国未来峰会通过了《未来契约》和《全球数字契约》,这些文件再次回应了“全球南方”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弥合科技创新鸿沟、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迫切愿望。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方一直通过南南合作等方式,在农业等领域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支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型国际体系要以国际法为核心 ②要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
③要坚定维护“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权益 ④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曾说:“归根结底,所有国家最终必须要参与到世界秩序的构建过程当中。”过去几十年来,东盟、非盟、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拉共体等合作机制不断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持续加强团结合作( )
①始终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彼此合作的基础
②将进一步增强对地区和全球事务的影响力
③符合国际社会对平等合作共赢的共同追求
④彻底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事务的格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2024年11月,中国与斯洛伐克在联合声明中强调,双方将根据《联合国宪章》精神,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保护和促进所有人的人权和基本自由,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发展道路和社会政治制度;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民主、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这说明中斯两国( )
①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的原则,具有相似的价值追求
②具有共同利益,在涉及彼此重大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
③共建共治,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重要力量
④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4年9月,尽管伊朗—再否认,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10日仍然宣布,就“伊朗向俄罗斯提供导弹”一事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美国将伊朗航空等多个伊朗公司、个人指定为制裁对象,欧洲三国则宣布取消与伊朗的双边航空服务协议。由此可见( )
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当今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为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
④维护本国人民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4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指出,“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全球南方”国家共同迈向现代化是世界历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史无前例的壮举。“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有利于( )
①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②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③不同文明由对立走向统一,加快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④发展中国家同步实现现代化,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4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利马,应秘鲁共和国总统博鲁阿尔特邀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在与秘鲁总统会谈中,习近平指出,双方要对接发展战略,深挖合作潜力,打造务实合作新格局,加强贸易和投资“双轮驱动”,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翼齐飞”,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两链融通”。中秘两国合作表明( )
①顺应时代潮流,看清历史前进方向
②扩大利益交汇点,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③大力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践行了多边主义,维护他国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中美关系的故事由人民书写,中美关系的未来由人民创造。2023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强调。“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拉紧人民的纽带、增进人心的沟通,越需要更多的人站出来为中美关系鼓与呼。我们要为人民之间的交往搭建更多桥梁、铺设更多道路,而不是设置各种障碍、制造‘寒蝉效应’。”下列做法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①中国实施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访华交流计划
②中美同意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恢复两军高层沟通
③美国边境执法人员无端滋扰盘查中国留学生
④中美建立284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以下为《“救火队员” or“纵火犯”?》和《你猜哪个是真心话?》两幅国际漫评:
随着巴以冲突外溢效应不断显现, 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愈发严峻,国际社会劝和促谈的呼声此起彼伏。作为巴以问题重要的 第三方,美国一方面大肆向以色列运送武器 弹药, 另一方面又表示愿意“帮助斡旋”。 联合国安理会对批准“巴勒斯坦国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由于常任理事国美国行使了否决权,草案未能通过,美国口头上支持“两国方案”,行动上 却一直在阻碍巴勒斯坦人的建国梦想。
对此,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同时, 也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
②国家间交流与合作机制日趋成熟, 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
③安全理事会对于实质性问题的决定, 理事国拥有“投票权”和“否决权”
④推进全球治理迫切需要变革国际旧秩序, 使其朝着更加公正的方向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二十一世纪以来,以中国、巴西、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引起世界经济版图巨变,新兴市场国家进入制定国际规则的最高议事场所,推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核心机制的改革,在其中的份额和代表权得以提升。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中,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围绕责任、权益进行合作与竞争,力图在世界秩序重构中占据主动。据此可以推断( )
①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提升,促使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并不断发展
②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推进了世界格局加速演进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③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④新兴市场国家发展壮大,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决定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24年10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汇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全球南方”是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于相似历史境遇、现实发展阶段、共同发展目标、相同政治诉求而形成的身份认同。“全球南方”已经成为国际秩序变革的关键力量。在反霸权、反干预的鲜明旗帜下,“全球南方”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为自身争取更大发言权。可见,“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 )
①改写了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
②为世界多极化提供有力支撑
③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巩固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1823年12月,美国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发表国情咨文,抛出所谓“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论调,“门罗主义”由此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基石之一。200余年来,美国抱持“门罗主义”,将拉美视为自家“后院”,干涉拉美内政,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为其称霸世界服务。美国的行为在世界范围内遭到反对,原因在于( )
①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主题背道而驰 ②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同时,造成世界动荡不安
③将本国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之上 ④未将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24年9月22至23日,联合国未来峰会通过了描绘世界未来发展蓝图的《未来契约》,涉及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筹资、国际和平与安全、全球治理变革等五大领域,就如何打造更美好的现在和维护未来达成新的国际共识。可见,举行未来峰会( )
①旨在推倒国际旧秩序,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
②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凝心聚力,为人类前途擘画蓝图
③有利于重振多边主义,为新时代全球治理带来机遇
④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重重挑战,避免战争与冲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7月,联合国发布报告称,2022年全世界有24亿人无法持续获取食物;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出现30年来最严重的加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急剧恶化。全球距离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和饥饿,让所有人在环境健康的地球上享有和平、繁荣和尊严的愿景任重道远。针对这些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寻求解决之道的意愿更为迫切。其中,作为全球推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表率国家,中国相继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成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等机构,积极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大量力所能及的帮助。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材料中的情形可能对时代主题带来的影响。
22.由于美欧的反对,中国一直被排除在国际空间站的合作计划外。秉持科技自立自强的初心,我国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一步一步扎实推进空间站建设,终究是将大国重器掌握在了自己手里,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空间站的国家。同时,秉持合作共赢的多边主义理念,中国表示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中国愿与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通力合作,携手让人类文明迈向更广阔的宇宙空间。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中国自主研发空间站的时代价值。
23.当下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给巴黎奥运会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的国家出于政治动机,假借“公平”的名义玷污体育精神。7月23日,世界泳联公布了针对巴黎奥运会参赛选手进行的赛前大规模兴奋剂检测工作情况,其中中国游泳队人均被检测次数“全球第一”,半年多时间内平均每人被检测21次,远超同期其他国家选手的检测次数。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主席班卡在国际奥委会全会上谴责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的“越界行为”。班卡表示,USADA的指控是出于“政治动机和反华偏见”,美国试图将USADA凌驾于其他机构之上,甚至取代世界反兴奋剂机构。
《奥林匹克宪章》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尊重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中立原则,避免将体育政治化,是国际社会特别是各国奥委会和运动员的共同呼声。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国际社会反对体育政治化的依据。
24.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法同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在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稳定、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等重大问题上有着广泛政治共识和坚实合作基础。在闭幕式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还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举行了四方会晤,围绕多边主义、中欧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深入探讨,达成了进一步共识。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谈谈“四方会晤”达成进一步共识的原因。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七国集团外长当地时间2022年5月12日至14日在德国魏森豪斯开会,讨论俄乌局势。在14日发布的声明中,七国集团外长表示,“俄乌冲突引发的粮食和能源危机是现代史上最严重的危机之一,如今正在威胁全球那些最为脆弱的群体”。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4日通过社交媒体说:“涨价是因为西方国家在美国压力下对俄施加制裁,不能理解这一点意味着要么愚蠢,要么有意误导民众。”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虽然仍有局部的战乱,但国际社会总体上维持了和平局势,没有爆发世界性战争。这是因为,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球的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经历了持续的大规模增长,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和平问题的重要性及现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有什么现状?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B B B A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A A B B C C C C
1.B
【详解】①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法两国开展木质遗存保护合作,说明木质遗存保护这一共性问题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础,也说明中法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是两国文明伙伴关系生动写照,①④符合题意。
②: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从维护共同的国家利益出发,②说法错误。
③:中法两国共同开展文化遗产研究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无关,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C
【详解】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在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而不是维护世界各国的核心利益,①说法错误。
②: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而某国国务卿在国际性安全会议则声称,“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体现了外交思想和价值理念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②符合题意。
③:“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体现了美国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才可能实现中美两国关系健康发展,③符合题意。
④: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美两国不适合南南合作,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A
【详解】①:中法两国发表关于生物多样性与海洋的联合声明,并签署绿色发展领域的双边合作文件,体现了积极拓展绿色领域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中法贡献,①符合题意。
②:中法两国国家元首都是选举产生,但“政府首脑行使最高国家行政权力”错误,法国是半总统半议会制,总理与总统分享行政权力,②说法错误。
③:中法两国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都实行民主共和制,代议制是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③说法正确。
④:单一制是国家结构形式,不是国家管理形式,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4.B
【详解】①④:本次圆桌会倡导“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把促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就重大人权议题加强对话合作,这是基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基于中拉双方在上述领域有着广泛共识,①④符合题意。
②:和平是促进世界发展的前提,②错误。
③:气候变化不属于传统安全问题,③不选。
故本题选B。
5.B
【详解】①④:“全球南方”携手前行,以共同利益作为合作的基础,加强联合自强,“全球南方”以多边主义推动民主化进程,维护共同安全,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①④入选。
②:我们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全球南方”不是国际组织的核心,②不选。
③:多极化是一个趋势并深入发展,但目前还没有形成,③不选。
故本题选B。
6.B
【详解】①④:中美双方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惠基础上,探讨了各领域对话合作,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军事安全等领域达成了20多项共识,表明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中美合作的前提,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①④正确。
②:维护国家(本国)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错误。
③:中国坚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而不是中美两国的共识,③错误。
故本题选B。
7.A
【详解】①:印尼媒体警告,“亚洲版北约”旨在对抗中国,只会给地区安全带来新的动荡,并表示东盟希望能聚焦合作,而非打造军事联盟。这说明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亚洲版北约”在东盟遭遇碰壁,①正确。
②:部分日本政客意图在东盟峰会上提出“亚洲版北约”构想,引起了东盟成员国的不满,表明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不得人心,以和为贵和发展为先被认同,“亚洲版北约”必然碰壁,②正确。
③: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争端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材料不涉及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争端与世界发展的关系,该选项不是设问的原因,③排除。
④: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能推动国际关系向民主化方向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本精神是反对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由世界各国通过平等协商共同解决国际问题,共同治理世界事务。材料不涉及国际关系民主化,该选项不是设问的原因,④排除。
故本题选A。
8.B
【详解】①:民主具有阶级性,不存在全民民主,①错误。
②:“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以民主之名传播偏见,破坏和平”说明各国民主道路要符合国情,要从各国实际出发选择民主道路,②正确。
③:在发展民主的过程中,要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共同应对挑战,③正确。
④: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④错误。
故本题选B。
9.C
【详解】①: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①错误。
②:由材料“共同发展繁荣”,可以得出各国要“平等”发展,要确保各国的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②正确。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不选。
④:中国支持最不发达国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是多极化过程中的重要力量,我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趋势,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0.B
【详解】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错误。
②③:各国际组织的合作机制不断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持续加强团结合作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符合国际社会对平等合作共赢的共同追求,将进一步增强对地区和全球事务的影响力,②③正确。
④:发达国家主导国际事务的格局并没有改变,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1.B
【详解】①:中斯两国在联合声明中强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反对干涉别国内政,这体现了两国秉持相互尊重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同时也表明两国具有相似的价值追求,①正确。
②③:材料没有体现中斯两国在涉及彼此重大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以及中斯两国共建共治,②③排除。
④:声明中明确反对任何国家以民主、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这体现了两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态度;同时,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体现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2.A
【详解】①:美国等国不顾伊朗否认,为了自身利益,利用自身实力优势对伊朗进行制裁,所以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①正确。
②: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而不是重要内容,②排除。
③:美国等国凭借自身优势地位,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单方面对伊朗实施制裁,这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体现。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指国家面临的军事威胁及威胁国际安全的军事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属于传统安全威胁的范畴,这种行为依然存在,③正确。
④: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某些国家的国家利益和本国人民的利益不一定一致,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3.A
【详解】①②:“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有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有利于推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①②说法正确。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明可以相互借鉴,而不是由对立走向统一,③说法错误。
④:发展中国家同步实现现代化不符合实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4.A
【详解】①②:中国和秘鲁合作,对接发展战略,深挖合作潜力,打造务实合作新格局,加强贸易和投资,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融通,表明要顺应时代潮流,看清历史前进方向,扩大利益交汇点,更好造福两国人民,①②正确。
③:材料强调中国和秘鲁合作,不涉及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排除③。
④:材料强调中国和秘鲁合作,不涉及维护他国主权,排除④。
故本题选A。
15.B
【详解】①④:材料强调我们要为人民之间的交往搭建更多桥梁、铺设更多道路,中国实施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访华交流计划,中美建立284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符合为人民搭建交往的桥梁,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为中美两国人民搭建交往的桥梁,两军高层沟通不符合为人民搭建桥梁,②不符合题意。
③:美国边境执法人员无端滋扰盘查中国留学生,这不利于两国友好,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
16.B
【详解】①:“美国大肆向以色列运送武器弹药”,“由于常任理事国美国行使了否决权,草案未能通过,美国口头上支持‘两国方案’,行动上却一直在阻碍巴勒斯坦人的建国梦想”。说明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美国破坏国际社会劝和促谈、阻碍巴勒斯坦人建国,而不是强调国家间交流与合作机制日趋成熟,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②排除。
③:安全理事会对于实质性问题的决定,常任理事国才拥有“否决权”,③说法错误。
④:美国作为巴以问题重要的第三方,其言行不一的行为阻碍了巴以冲突的有效解决,说明对推进全球治理迫切需要变革国际旧秩序,使其朝着更加公正的方向发展,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7.C
【详解】①: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①排除。
②③:新兴市场国家进入国际规则的最高议事场所,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提升自身份额和代表权,并且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中与传统大国围绕责任、权益进行合作与竞争,这表明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推进了世界格局加速演进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②③正确。
④:新兴市场国家发展壮大,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力量,但不是决定力量,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8.C
【详解】②③:“全球南方”持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国际秩序变革的关键力量。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为自身争取更大发言权,说明“全球南方”崛起为世界多极化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②③正确。
①:夸大了“全球南方”的作用,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并未改写,故①排除。
④: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形成,所以谈不上巩固,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9.C
【详解】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①错误。
②③:美国抱持“门罗主义”,将拉美视为自家“后院”,干涉拉美内政,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将本国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之上,这是霸权主义的表现,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同时,造成世界动荡不安,所以其行为在世界范围内遭到反对,②③正确。
④: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④不选。
故本题选C。
20.C
【详解】①:举行未来峰会旨在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但不是推倒国际旧秩序,①错误。
②③:联合国未来峰会通过了描绘世界未来发展蓝图的《未来2030》,就如何打造更美好的现在和维护未来达成新的国际共识,这表明举行未来峰会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凝心聚力,为人类前途华画蓝图,也表明举行未来峰会有利于重振多边主义,为新时代全球治理带来机遇,②③正确。
④:举行未来峰会有利于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但并不能避免战争与冲突,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1.①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当前饥饿危机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加剧,这将导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国家之间爆发冲突甚至战争的风险增加,并进一步恶化全球发展形势,使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更加艰巨。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国家关系民主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当前发展问题的加剧也会激发广大发展中国家反对不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动力,促使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增强全球寻求和平与发展的力量,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分析】背景素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考点考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需要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2022年全世界有24亿人无法持续获取食物;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出现30年来最严重的加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急剧恶化→可联系发展是和平的基础。饥饿危机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加剧的情形会使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更加艰巨。
有效信息②:全球距离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和饥饿,让所有人在环境健康的地球上享有和平、繁荣和尊严的愿景任重道远。针对这些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寻求解决之道的意愿更为迫切→可联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此举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有效信息③:作为全球推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表率国家,中国相继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成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等机构,积极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大量力所能及的帮助→可联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国家关系民主化。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2.①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重视空间站建设,有利于更好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航天竞争格局中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维护好我国安全与发展利益。(对我国)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为探索太空提供了重要合作平台,有利于合作方寻找共同利益,合作共赢。(对双方,若答“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了合作国共同发展”亦可)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贡献出自主研发的空间站有利于实现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实现共同安全,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国际空间站建设
考点考查:国际竞争的实质、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时代的主题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意义类主观题,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从国际竞争的实质、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时代的主题的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关键词①:由于美欧的反对,中国一直被排除在国际空间站的合作计划外。秉持科技自立自强的初心,我国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可联系国际竞争的实质。
关键词②:中国表示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中国愿与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通力合作,携手让人类文明迈向更广阔的宇宙空间→可联系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3.作答角度: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今世界仍不安宁的主要因素。体育政治化正是美国阻碍世界各国与中国发展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体育交往的阴谋。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的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反对体育政治化符合各国利益。
③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是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国际奥委会以及多数国家,都排除美国为首的西方体育政治化的干扰。
【分析】背景素材:巴黎奥运会“兴奋剂”
考点考查:和平与发展,国家利益,世界多极化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材料分析类主观题,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国际社会反对体育政治化的依据。具体可以运用和平与发展,国家利益,世界多极化的知识来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有的国家出于政治动机,假借“公平”的名义玷污体育精神;美国试图将USADA凌驾于其他机构之上,甚至取代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可联系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仍不安宁的主要因素。
有效信息②:尊重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中立原则,避免将体育政治化,是国际社会特别是各国奥委会和运动员的共同呼声→可联系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国际关系民主化。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4.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中法、中德、中欧在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稳定、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等方面有关广泛的共同利益。这是“四方”合作,达成共识的基础。②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时代主题,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发展中欧战略伙伴关系,不但有利于促进中欧的和平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分析】背景素材:四方会晤
考点考查:国家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时代主题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为“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谈谈‘四方会晤’达成进一步共识的原因”,注意作答主体为四方会晤,需要调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法在重大问题上有着广泛政治共识和坚实合作基础→可联系教材知识“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作答;
关键词②:同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在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稳定、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可联系教材知识“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时代主题”作答;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5.(1)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可以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可能性。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分析】背景素材:七国集团外长讨论俄乌局势
考点考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概括材料反映的问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信息①:俄乌冲突引发的粮食和能源危机是现代史上最严重的危机之一,如今正在威胁全球那些最为脆弱的群体→联系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关键信息②:20世纪下半叶以来,虽然仍有局部的战乱,但国际社会总体上维持了和平局势,没有爆发世界性战争→联系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概括和平问题的重要性及现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现状,结合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信息①: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联系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关键信息②: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联系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