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业(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业(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业
一、单选题
1.梦想能够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能到达。“我的每一小步,都幸运地走在中国航天的一大步里。”在武汉东湖之滨召开的“2024年航天文化艺术论坛”上,航天员聂海胜的心声,激荡着国人的“航天梦”。由此可见( )
①中国梦要融入个人梦想之中
②新时代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
③中国梦就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
④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35年,我国( )
①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完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④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某同学拟结合下列素材,写一篇演讲稿。
1992年9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2022年底,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相继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单人飞行到空间站多人常驻,用30多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如今,中国空间站已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常态化实施乘组轮换和货运补给,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也已启动。
下列选项中最适宜作为这篇演讲稿题目的是( )
A.自主研发航天技术和平利用太空 B.载人航天逐梦苍穹建设航天强国
C.航天人才梯度合理推动技术创新 D.推进航天国际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实行改革开放完成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把握历史主动在新的征程上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③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优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④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这一块好钢,用到了刀刃上。把买不来的做出来,还要做到最快、最强、最智能”。这是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大国工匠张连钢颁奖词中的一句,表彰他打破了国外自动化码头技术的垄断,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张连钢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中国梦必须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②要把国家梦想融入自己的人生理想
③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
④中国梦已成为激荡人民的高昂旋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只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只有坚定自信、坚定自觉,才能使我们党保持政治定力,不走老路邪路。党要带领人民实现伟大梦想( )
①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②增强理论自信,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③要以伟大工程为目标,应对重大挑战、解决重大矛盾
④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社会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上学梦”“就业梦”“宜居梦”“医保梦”“航天梦” 亿万人民鲜活的梦想,充盈着中国梦的每个角落。中国梦( )
①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梦想
②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③需要青年坚定理想,把伟大梦想融入人生理想
④需要一代代人脚踏实地,接力奋斗去追梦圆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制高点上,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胸怀“两个大局”、统揽“四个伟大”。关于“四个伟大”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B.实现伟大梦想是我们必须推进的伟大事业
C.伟大事业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只要进行伟大斗争就能实现伟大梦想
9.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征程与使命,当代青年生逢盛世,在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征程中,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要使命。新时代青年学生应该( )
①热爱伟大祖国,厚植家国情怀
②锤炼学习能力,练就过硬本领
③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
④立足理想信念,投身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这启示广大青年要( )
①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②为我国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
③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当新时代好青年 ④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实现航天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在推动航天梦发展的征程中,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勇于“挑大梁、担重任”的航天青年。这启示青年应( )
①立报国志,在传承航天精神中走进新时代
②接续奋斗,在建设现代化强国中成就出彩人生
③立青春誓,将“中国梦”融入个人的人生理想
④勇担责任,在实践中以人生梦想托举“中国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年来临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发表的新年贺词中说到:“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 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由此可见( )
①新时代,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和使命
②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③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文化自信
④要把提高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作为全党工作的中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四个伟大”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根本总结,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四者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下列关于“四个伟大”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实现伟大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③推进伟大事业始终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这场伟大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做到( )
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②理论创新,推动党的指导思想不断更新
③勇于实践,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④勇担重任,投身于建设全面脱贫攻坚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评选表彰继续面向基层、一线、普通劳动者,产业工人倾斜。在新时代的追梦路上,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忠诚尽职、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奋斗者。这些奋斗者( )
①发挥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模范作用
②彰显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时代风采
③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④诠释了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其中,新时代( )
①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②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③表明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已发生了变化 ④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24年6月30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历经7年建成开通。深中通道是继“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之后建成的又一大国工程。这些大国工程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大国工程的建设成功,离不开广大参与者的辛勤付出。这充分证明( )
①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②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推进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
④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了科技自立自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中国共产党要( )
①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②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永葆旺盛生命力
③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决定性作用,实现伟大梦想
④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重申了两步走战略安排,就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下列关于两步走战略安排表述正确的是( )
①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到本世纪中叶,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④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进入新时代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正在从单一化转向多样化、个性化,需要的质量在不断迭代,需要的领域在不断拓展,需要的重心在不断位移。这意味着( )
①要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③党的中心任务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④要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回应人民的新期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并阐述“中国梦”。十一年来,从提出中国梦,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到谋划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人把光荣梦想书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个光荣梦想而不懈奋斗。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蓝图,是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宏伟目标,是可望而又可及的中国梦。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够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梦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2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成才报国、振兴中华,是薪火相传的不灭信念,是莽莽神州的历史回响。
回望十年,探寻“禾下乘凉梦”,我们把粮仓筑得更牢、饭碗端得更稳;追逐“九天揽月梦”,我们迎来“神舟”问天、“嫦娥”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求索“实业振兴梦”,我们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之位,筑成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为百姓谋福祉,让人人都出彩,是跨越百年的初心传承,是筑梦圆梦的不竭动力。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材料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美好的蓝图需要埋头苦干、团结奋斗才能变为现实。广大青年学生要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为实现中国梦凝聚青春的力量。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谈一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国梦·奋进新时代”的过程中应如何作为?
2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许多重要文献中把伟大事业同伟大工程联系起来讲,强调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并提,突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提出来,这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不仅对党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要求,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战略、引领全局的总蓝图、谋划工作的总坐标,体现了奋斗目标、实现路径、前进动力的高度统一,历史传承、现实任务、未来方向的高度统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的前途命运的高度统一,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怎样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我们党对自身肩负历史使命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1)请分析说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之间的内在联系。
(2)请简要说明“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及其现实意义。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2022年11月29日是“中国梦”提出十周年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梦是家国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为百姓谋福祉,让人人都出彩,是跨越百年的初心传承,是筑梦圆梦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从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材料二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
结合材料并运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相关知识,说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释中国梦,激发出亿万中华儿女逐梦奋斗的壮志豪情。
2023年是中国梦提出十一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十一年来,无数追梦者将人生理想融入中国梦,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以不求回报的奉献和勇往直前的热爱,奔跑在追梦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梦“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的理解。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B A D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B A A C A D D
1.C
【详解】①:我的每一小步,都幸运地走在中国航天的一大步里。表明个人梦想要融入中国梦之中,①错误。
②④:梦想能够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能到达,表明新时代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②④正确。
③: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就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的表述片面,③错误。
故本题选C。
2.D
【详解】①②: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本世纪中叶时我国要实现的目标,①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属于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的目标,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3.B
【详解】A:材料强调的是我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历程,未强调和平利用太空,A不选。
B:材料强调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1992年获批实施到2022年底空间站全面建成,在30多年里实现诸多跨越,如今空间站进入应用发展阶段,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也已启动,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追逐梦想不断前行,致力于建设航天强国,B正确。
C:材料强调的是我国航天人不断推进航空航天的发展,未强调设置人才梯度,C不选。
D:材料强调的是我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历程,致力于推进航天强国建设,未强调加强国际合作,D不选。
故本题选B。
4.D
【详解】①:1956年顺利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是改革开放,①说法错误。
②④:材料强调十一届、十八届、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关于改革开放到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说明中国共产党把握了历史主动在新征程上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②④符合题意。
③:我国政府履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而不是中国共产党,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5.B
【详解】①④:材料强调张连钢为了国家发展,努力钻研,打破了国外自动化码头技术的垄断,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告诉我们中国梦必须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梦已成为激荡人民的高昂旋律,①④正确。
②:应该是要把个人梦融入国家梦,②错误。
③:材料强调张连钢打破了国外自动化码头技术的垄断,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与世界人民的梦无关,③不选。
故本题选B。
6.A
【详解】①②:面对各种挑战,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带领人民实现伟大梦想,需要进行伟大斗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要不断增强理论自信,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①②入选。
③: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起决定作用,以伟大梦想为目标,③不选。
④:应该是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④错误。
故本题选A。
7.D
【详解】①: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①排除。
②: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正确。
③:中国梦需要青年坚定理想,把个人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③排除。
④: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人脚踏实地,接力奋斗去追梦圆梦,④正确。
故本题选D。
8.A
【详解】A: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A说法正确。
B: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说法不准确,B错误。
C:伟大梦想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C错误。
D:只要进行伟大斗争就能实现伟大梦想,说法过于绝对,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9.A
【详解】①②:当代青年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要使命,因此新时代青年学生应该热爱伟大祖国,厚植家国情怀,锤炼学习能力,练就过硬本领,①②应选。
③:伟大工程指党的建设,建设伟大工程的主体是党,不是青年学生,③不选。
④:应立足实践,坚定理想信念,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0.D
【详解】①: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①错误。
②:在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2035年,②错误。
③④: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这就需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当新时代好青年,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1.C
【详解】②④:中国航天事业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的发展征程中,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勇于“挑大梁、担重任”的航天青年。这启示青年应接续奋斗,在建设现代化强国中成就出彩人生;勇担责任,在实践中以人生梦想托举“中国梦”,②④正确。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青年要奋进新时代,①排除。
③:应将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与民族梦想,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2.A
【详解】①:“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说明新时代,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 忘初心和使命,①正确;
②:材料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文化自信,而没有涉及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②不选;
③:“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这说明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文化自信,③正确;
④: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中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3.C
【详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说法错误。
②: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四者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②正确。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③说法错误。
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这场伟大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4.B
【详解】①③: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勇于实践,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不断助力中国梦的实现,①③正确。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推动党的指导思想不断更新,其主体不是新时代青年,②排除。
④:我国已经取得了全面脱贫攻坚的胜利,新时代青年应该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④排除。
故本题选B。
15.A
【详解】①②:在新时代的追梦路上,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忠诚尽职、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奋斗者,这些奋斗者发挥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彰显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时代风采,①②正确。
③:中国共产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时代先锋、民族脊梁,③错误。
④:奋斗者不一定都是中国共产党员,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6.A
【详解】①: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①正确。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正确。
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③错误。
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7.C
【详解】②③:“深中通道是继‘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之后建成的又一大型工程。这些大国工程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大国工程的建设成功,离不开广大参与者的辛勤付出”,这充分证明,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②③正确。
①:材料不涉及制度竞争,①不符合题意。
④:到2035年,我国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8.A
【详解】①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为此,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要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永葆旺盛生命力,①②正确。
③:发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决定性作用,③错误。
④:应该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中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9.D
【详解】①:2020年左右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①错误。
②: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正确。
③: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③错误。
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0.D
【详解】②④: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发生改变,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要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回应人民的新期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②④符合题意。
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①不选。
③:进入新时代后,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不选。
故本题选D。
21.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结合起来,才能汇聚起强大力量。③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梦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考点考查:中国梦的本质及特点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梦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属于分析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解答时,需要考生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中国梦的本质及特点的知识,结合材料关键信息组织答案。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这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蓝图,是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宏伟目标,是可望而又可及的中国梦→可联系中国梦的本质。
关键词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可联系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
关键词③: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够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可联系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2.(1)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要依靠人民来实现。
③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要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④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关。
学生围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进行阐述,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2)①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责任。
②脚踏实地,砥砺奋斗。
(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梦”
考点考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理解类主观题,要求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谈一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可从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等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联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有效信息②:中国梦是家国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可联系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有效信息③:成才报国、振兴中华,是薪火相传的不灭信念,是莽莽神州的历史回响→可联系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创造者和享有者。
有效信息④: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可联系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要求分析当代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国梦·奋进新时代”的过程中应如何作为,可从树立理想、担当责任、砥砺奋斗等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可联系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责任。
有效信息②:需要埋头苦干、团结奋斗才能变为现实→可联系脚踏实地,砥砺奋斗。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3.(1)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①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着正确方向,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破浪前行领航导向。②伟大斗争是动力,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担当精神,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破解难题,扫除障得,提供牵引。③伟大工程是保证,源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为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坚强保证。④伟大事业是路径,宣示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开辟前进的道路。
(2)在“四个伟大”的相互关系中,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为,无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还是实现伟大梦想,都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抓不好,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就不可能成功。要统一“四个伟大”,就得抓住起决定性作用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伟大工程之所以在统揽“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是因为建设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①只有建设伟大工程,才能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②只有建设伟大工程,才能确保我们党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③只有建设伟大工程,才能确保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④只有建设伟大工程,才能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オ能不断奔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分析】背景素材:党对“四个伟大”的认识
考点考查: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本题是简答题,考生结合教材直接回答即可。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说明“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及其现实意义。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从“四个伟大”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我们党在许多重要文献中把伟大事业同伟大工程联系起来讲,强调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可联系在“四个伟大”的相互关系中,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关键词②:党的十九大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提出来→可联系教材知识抓好伟大工程的意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4.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华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②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发扬斗争精神。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党的带领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分析】背景素材:党带领人民努力实现中国梦
考点考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需调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我们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可联系教材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②: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可联系教材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5.(1)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实现人民幸福,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②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③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梦“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
考点考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本题属于简答题,学生调动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学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的理解。属于理解类主观题,回答此类主观题,一般需要将课本知识和材料相结合进行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可联系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实现人民幸福,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有效信息②:无数追梦者将人生理想融入中国梦,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以不求回报的奉献和勇往直前的热爱,奔跑在追梦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可联系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