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2课时 遵守规则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道德修养:懂得应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法治观念: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健全人格: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责任意识: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断线的风筝风筝升上了天空,低头一看,房屋和树木全在自己的脚底下,觉得很了不起,便对线说:“哈哈,世界上只有我最高了。”忽然飞来了一架飞机,风筝对线说:“就怪你牵住我的脖子不放,要不,我肯定比飞机飞得更高。”线对风筝说:“要不是我牵住你,你只能躺在地上。” 风筝不以为然。一阵风吹来,风筝拼命往上蹿,正当蹿得起劲时,线断了。风筝想趁机追上飞机,却身不由己,飘飘悠悠地跌落在地上。思考:从故事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新课导入01自由与规则不可分打电话是我的自由!请您小声点儿,孩子都被吵醒了。“自由”也不能损害其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呀!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士不停地大声打电话,旁若无人,引得乘客们不断侧目而视。马女士原以为这位男士很快就会结束通话,没想到他一直在“高谈阔论”,最终把孩子惊醒了,哇哇直哭……·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电话的“自由”?自由≠随心所欲这位男士有打电话的自由,但候车室属于公共场所,该男士在这里大声打电话的行为过于随心所欲,且没有遵守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的规则,会影响其他乘客听取站内信息,打扰他人休息。因此,这位男士应该降低自己打电话的声调,避免影响他人。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随心所欲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列车即将发车,两位乘客却堵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原来,他们的同伴还未赶到。面对乘务人员的劝阻和其他乘客的谴责,两人不以为然,态度蛮横,导致发车延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两人予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两位乘客为了自己的利益阻止列车正常运行,不听乘务人员劝阻,胡搅蛮缠,导致发车延误。他们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乘客的合法的权利,还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最终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相关链接思考:这给我们什么启示?(自由与规则的关系)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自由与规则的关系:2024年4月15日上午10:30左右,一男子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游览参观时,违反基地管理规定,盗采园区新发竹笋并投进蝶泉园大熊猫室外运动场。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制止其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将其列入终身禁止到熊猫中心各基地参观名单。同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相关责任的权利。经密切观察,大熊猫目前暂无异样。后续熊猫中心将加强监管,也请广大游客文明参观、互相监督,共同维护大熊猫的健康与安全。广大网友若有发现不文明行为,欢迎提供有关信息。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男子私自投喂熊猫被终身禁入真实案例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02自觉遵守规则梨无主,吾心独有主乎?(1)这一观点告诉我们,遵守规则需要自律。许衡做到了自我约束,也就是从被动的“我必须如此行为”转变为自觉的“我应该如此行为”。(2)要做到“我心有主”,就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元史·许衡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许衡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因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你认为该如何做到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杨震(曾)推举秀才王密,四次升官,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在他往郡中上任途中,路过昌邑县,原先他所推荐的秀才王密,这时做昌邑县令,夜里怀中揣着十斤金子来赠送给杨震。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的为人),你却不了解老朋友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愧疚地出门走了。杨震为官清廉,不接受私下的请求。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吃蔬菜,出门步行,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官吏子孙,将这些留下,不也是十分丰厚的吗?”杨震拒金遵守规则社会调查你平时会闯红灯吗?如果车辆很少,特别安全,你会闯红灯吗?大家都闯了红灯,你会闯红灯吗?如果绿灯刚过,你要等一分半钟,你会闯红灯吗?如果你许久未见的好朋友正带着耳机从对面路过,你等了红灯就不能追上她/他,你会 闯红灯吗?如果马上就要迟到了,你会闯红灯吗?如果有交警在旁边站着,你会闯红灯吗?他律: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需要自律①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他律:(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自我约束)慎独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考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考观点一: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观点二: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认真思考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化外于行。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03维护与改进规则①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②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如何维护规则 劝导的技巧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如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拨打 110报警电话寻求支援。从多年前的“防闯红灯神器”到现在的大屏幕实时抓拍,思考规则的变化。新“铁路客规”2023年元旦起实施思考:规则是一成不变的吗?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新增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废除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只生一个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全面三孩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改(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不合理的规则需要废除)(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则需要调整和完善)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三、课堂总结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维护与改进规则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自觉遵守规则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自己他人遵守规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