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
化学试题
(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Ca-40
一、选择题
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参观了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学习北齐历史、欣赏精美壁画、了解文物保护,据此回答1-5题。
1. 九原岗门楼图用淡墨和浓墨勾勒出了北朝木构建筑。古代画家用墨绘画的最大优点是
A. 颜色美观 B. 不易褪色 C. 易溶于水 D. 熔点较高
2. 娄叡墓全墓壁画中有200余匹马图像,无一重复,栩栩如生,鞍马绘画的水平可谓中古巅峰。壁画中白彩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等,硫酸钙()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 B. C. D.
3. 水泉梁墓壁画保存较为完整,通过夫妇宴饮图、出行仪仗图生动再现了北齐社会历史风貌。下列壁画颜料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A. 铅丹() B. 朱砂()
C. 方解石() D. 硫酸铅矿()
4. 徐显秀墓壁画是当时最高绘画水平的代表作品,再现了北齐达官显贵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各色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修复发黑的壁画时发生反应,则是
A. B. C. D.
5. 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灭火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缩小
B. 发现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立即使用灭火器灭火
C. 二氧化碳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D. 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的作用
6. 为保护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运输危险化学品火药、汽油、浓硫酸等的车辆,必须使用重要的警示标志,其中在运输火药的车辆上应该张贴的是
A. 腐蚀品 B. 爆炸品
C. 易燃液体 D. 自燃物品
7. 世界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各不相同,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B. C. D.
8. 我国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的“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与系统”荣获2023年国际“镁未来技术奖”。镁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镁原子质子数为12 B. 镁的元素名称是
C. 镁原子质量为 D. 镁离子可表示为
9. “朱雀二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火箭技术领域又取得重大突破。其燃料燃烧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反应后生成的一种新微粒是
A. B. C. D.
10. 太原市的“市花”为菊花,菊花香气中的一种物质为桉叶醇,其化学式为,以下关于桉叶醇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B. 由3种原子构成
C. 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由3种元素组成
11. 露和霜是大气中水蒸气遇冷分别形成水滴与冰晶的自然现象,对构成它们的分子分析正确的是
A. 种类不同 B. 质量不同 C. 间隔不同 D. 体积不同
12. 山西籍唐朝诗人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写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恬静悠闲的生活状态,诗句中所描绘的石子对水的净化所起的作用是
A. 过滤 B. 吸附 C. 沉淀 D. 消毒
13. 我国空间站的再生式环控生保系统是在密封舱内建立一个类似地球环境的可循环系统,被誉为航天员的生命“保护伞”。航天员在太空中呼吸的“人造空气”中含有的成分是
A. O2和CO2 B. O2和H2O C. O2和N2 D. O2和稀有气体
14. “碳家族”中相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石墨作电车的电刷——质软 B. 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C. 干冰作制冷剂——升华放热 D. 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可燃性
15. 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 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 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6. 自热食品方便快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其中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有生石灰、活性炭、铁粉、氯化钠等。与冷水反应放出大量热的物质是
A. 生石灰 B. 活性炭 C. 铁粉 D. 氯化钠
17.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下列物质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 甲烷 B. 氢气 C. 一氧化碳 D. 灰尘
18.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验证石墨具有导电性 D. 证明能与水反应
19.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常用倾倒的方法取用。如图所示,关于实验用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A.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 B. 试剂瓶标签的位置
C. 试剂瓶瓶塞的放置 D. 试管口倾斜的方向
20.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 试管口应该向上倾斜
B. 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
C. 有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
D 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21. 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个实验中都可以观察到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B. 两个实验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 两个实验中都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两个实验分别是利用了木炭、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22. 花鼓戏《补锅》中唱到“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 风箱拉动过程中增加了可燃物
B. 手拉风箱为煤的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
C. 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D. 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23. 在一次课外实验中,同学们点燃一根蜡烛,将铁丝网对折后插入蜡烛火焰中,发现铁丝网上方的火焰熄灭,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铁丝燃烧消耗氧气 B. 蜡烛着火点降低
C. 铁丝网隔绝了空气 D. 铁丝网导热降温
24.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如图1实验,实验中测得试管②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A. 持续加热水试管①中红磷可以燃烧
B. 实验过程中试管②气球先变小后变大
C. 通过试管①和②对比得出燃烧需要氧气
D. 试管②白磷熄灭后仍有氧气,说明燃烧氧气需达到一定浓度
2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 鉴别 加入二氧化锰
B 氮气和二氧化碳 鉴别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酒精和水 分离 过滤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除杂 点燃
A. A B. B C. C D. D
二、工程、技术应用题
【化学与工程】
26. 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等方面成绩显著。
(1)综合利用。煤属于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的一种物质是______。
(2)节能提效。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是______(写一种),使煤充分燃烧,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
(3)清洁能源。煤层气和页岩气是非常规天然气,我省打造国家非常规天然气基地,为了安全,气体开采现场应该张贴______标志。天然气也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带来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4)追“新”逐“绿”。山西初步形成了多晶硅光伏产业链条。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中______。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原因是______。
【化学与技术】
27. 酱是制作中华传统美食常用调味品。制作大酱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有关问题。
(1)制坯。将煮熟的大豆倒进研磨机中研磨成泥,并拍打成方形酱坯。研磨的目的是______。
(2)发酵。发酵过程就是大豆中的物质与______发生反应的过程。
(3)下酱。工人将稻草点燃后扔进酱缸中除菌,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缸体,把晾干的酱坯码放在缸中,点燃稻草除菌的原理是______。下酱时用到的氯化钠由______构成。
(4)晒酱。经过两个月的风吹日晒和自然发酵,大酱制作就完成了。我国北方地区在炎热的夏日更适宜晒酱的原因是______。为了促进酱坯融合均匀,晒制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三、科普阅读题
28. 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家用燃料的变迁和利用
我国家用燃料经历了柴薪、煤、液化气、煤气和天然气五个阶段。生活燃料的变迁体现了中国在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柴薪时代。开始于火的出现,人类用树枝、杂草等作为燃料,用其燃烧煮食、取暖等。树枝、杂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其化学式为。
2.煤炭时代。17世纪之后,人类使用的燃料逐渐变为煤。煤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煤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
3.液化气时代。20世纪70年代中期,家用燃料变成了液化气。液化气是工业制取汽油、柴油等所得到的副产品,制取成本较高,液化气需通过加压储存在密封钢瓶中,运输到各家各户。
4.煤气时代。20世纪80年代,管道煤气开始使用,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有剧毒、无色、无味气体,为了提醒用户煤气是否泄漏,国家规定在煤气中加入乙硫醇。
5.天然气时代。2000年左右,天然气开始使用,这是一种热值高的洁净能源。
随着世界燃料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燃料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1)纤维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有______,汽油是______综合利用的产品。
(2)存放液化气的钢瓶具有性质是______(写一条)。
(3)为了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在煤气中加入乙硫醇,请你推测乙硫醇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写一条)。
(4)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作为未来家用燃料的物质应具有的特点是______(写一条)。
四、物质性质及应用题
29. 以典型物质为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与整合,是我们全面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二氧化碳的相关问题,以结构图的形式进行了如下梳理。
(1)组成:二氧化碳由______组成。
(2)结构: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差异,原因是______。
(3)制取: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检验:检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用途:______(写一种)。
五、定量分析题
30. 学习小组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用下图所示方法测定实验产生氧气的质量。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______。
(2)实验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_。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
六、科学探究题
31. 实验课上,同学们对燃烧的条件展开了如下探究。
实验方法:取一小块白磷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如图,将导管对准烧杯中白磷,通入氧气,观察现象。
(1)实验现象:______。
(2)实验结论:______。
(3)实验后,接下来必须要做的事情是______,完善实验报告离开实验室。
(4)问题与交流:
①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实验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
32. 氢能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多元化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某校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氢气的制取方法、应用优势、储存手段等展开了项目式问题探究。
任务一:调查氢能制取方法
【咨询专家】小组同学通过数字化平台向专家进行咨询,知道了氢气可用多种工艺过程制备,方法有电解水制氢和工业副产品制氢等。
【模型构建】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是应用广泛、技术成熟的一种手段。过程如图1:
【交流讨论】
(1)近年来,能用来发电的可再生能源有______。
(2)化石燃料也可用于氢的制取,但不足之处是______。
任务二:探究氢能应用优势
【提出问题】氢气作为理想能源的原因是什么?
【进行实验】
(3)设计纯净氢气与天然气燃烧的对比实验。完成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分别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氢气和天然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 ______ 均有水生成
②迅速把①中的烧杯倒过来,分别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罩在天然气火焰上方烧杯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氢气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无变化 ______
【反思评价】
(4)通过上述实验对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
(5)在理想状态下,小组同学通过图2实验,将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3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任务三:调研氢能储存手段
【查阅资料】
(6)我国绿氢规模化储存是商业化应用的基本保障,为了进行大量储存,通常将氢气转化为液氢,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改变的是______。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
化学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
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参观了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学习北齐历史、欣赏精美壁画、了解文物保护,据此回答1-5题。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B
【21题答案】
【答案】A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D
【24题答案】
【答案】D
【25题答案】
【答案】A
二、工程、技术应用题
【化学与工程】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不可再生 ②. 焦炭
(2) ①. 一氧化碳 ②. 把煤粉碎
(3) ①. 严禁烟火 ②. 全球气候变暖
(4) ①. 4 ②. 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不易得失电子
【化学与技术】
【27题答案】
【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使发酵更充分(合理即可)
(2)氧气##O2 (3) ①. 稻草燃烧放热产生高温对酱缸内部进行杀菌(合理即可) ②. 钠离子和氯离子
(4) ①. 夏季气温较高,利于水分蒸发和发酵(合理即可) ②. 搅拌
三、科普阅读题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二氧化碳和水 ②. 石油
(2)气密性好(合理即可)
(3)有特殊气味(或无毒等)(合理即可)
(4)
(5)环保(或安全或热值高)(合理即可)
四、物质性质及应用题
【29题答案】
【答案】(1)碳元素和氧元素
(2)分子构成不同 (3) ①. 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②.
(4)
(5)制汽水
五、定量分析题
【30题答案】
【答案】(1)催化作用
(2)
(3)解:设参与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为。
六、科学探究题
【31题答案】
【答案】(1)通入氧气前,白磷不会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会燃烧
(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与氧气接触 (3)整理实验器材
(4) ①. ②. 对比实验
【32题答案】
【答案】(1)太阳能等(合理即可)
(2)会产生大量污染物
(3) ①. 烧杯内壁均有水雾生成 ②. 氢气燃烧不生成二氧化碳,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4)燃烧产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5)相同质量的可燃物,氢气燃烧的热值比天然气高
(6)分子间的间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