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5.1社会历史的本质 课件(共27张PPT+1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5.1社会历史的本质 课件(共27张PPT+1视频)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社会历史的
本质
第5课 第1框
自主预习
1.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原因
01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联系人类社会的起源,谈谈劳动的重要性,并结合视频和社会生活的本质,谈谈父辈们是如何开创盛世的?
观看视频,议一议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恩格斯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1)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1. 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的重要性
(2)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 3)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1、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
2、到银行贷款买房或办厂
3、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
4、习近平主席发表七一讲话
5、参加爱我中华演讲会
6、观看电影《长津湖》
7、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
你知道下面这些社会生活活动都属于哪个领域什么活动吗?
经济活动
政治活动
文化活动
经济活动
政治活动
文化活动
政治活动
议学问题: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部社会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这些现象有何共性
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部社会现象是在人的实践中形成的,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物质生产的实践
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精神文化领域
构成
人类社会生活的领域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作用:
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0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全部社会生活领域构成与历史观
探究:回顾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谈谈如何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1)构成:
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3)两种基本历史观: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物质
意识
决定
能动作用
用来
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表现为
类别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物质与意识
区别 研究对象
地位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作用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联系
拓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物质与意识
人类社会
整个世界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体现。
两者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拓展: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原因
(1)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
(2)实质:
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3)根本原因:
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内涵
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
社会存在
① 地理环境;
② 人口因素;
③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最根本)……
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社会意识
① 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
② 社会心理、风俗、习惯……
判断:下列分别属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是?
制造劳动工具的技术
制造工具的想法
十四五规划
生产关系
进化论
躺平主义、集美们、内卷等网络热词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
1. 先有封建社会还是先有封建等级思想?封建专制主义对近代中国有何影响
2. 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什么落后的中国却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沃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是如何改变中国历史的
议一议
回忆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的历史背景,探究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中国人民开始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最后,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完成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只能另辟新路。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形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提示:
①先有封建社会还是先有封建等级思想?封建专制主义对近代中国有何影响
先有
中国社会的发展几乎陷入 停滞状态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内实行封建统治,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促使
封建社会
封建等级思想
后有
决定
反映
落后的社会意识又反过来制约社会的发展。
落后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落后的社会存在产生了落后的社会意识,
产生
落后的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②为什么落后的中国却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沃土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是如何改变中国历史的
中国工人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落后的中国需要另辟新路
在中国传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决定
反映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促使
先进的社会意识又反过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先进的
指导
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答案提示:
原理 方法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根本上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但它有时会落后于、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完全同步) 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进步。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促进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错误的社会意识
1.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社会意识是不依赖于社会存在的。
注意: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2. 错误的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注意:无论是正确的社会意识还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辨析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就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注意: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前者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后者属于唯物论知识。
4.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而社会意识能够促进和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注意: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和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辨析
二、我国国体
总结:社会历史的本质
一、社会生活的本质: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2、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歧与基本观点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对“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作出全面部署,为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明确了任务目标,指明了落实路径。这表明
① 实践具有能动性,人能够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②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的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进步
③ 改革应立足关键部分,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④ 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堂练习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时代”正在到来。百度正在打造的无人汽车、阿里的无人超市、京东的无人机加入快递大军。。。“无人时代”会带来一些新的法律问题,如无人汽车出车祸后的责任划分问题。这就需要国家跟上时代步伐,完善法律法规。这说明
A.社会存在的变化会推动社会意识的变化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C.作为认识对象的社会实践是无限发展的
D.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进步如影随形
A
课堂练习
3.广西某山村有许多珍惜鸟类,但一直存在打鸟、捕鸟等现象。近年来,该村引导村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观鸟基地,吸引天南海北的“鸟友”前来参观,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产业蓬勃发展,以前打鸟、捕鸟的村民成为爱鸟、护鸟的“土专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守护者。这表明
① 社会意识的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
② 不与社会存在同步的社会意识是落后的社会意识
③ 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
④ 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堂练习
4. 据秦简牍《日书》记载,秦人建造房屋时会尽量避开农忙时节,房屋的主体建筑“寓”和附属筑庑、小内、圈、屏等都与农牧业生产有关。这说明
① 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次要方面
②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课堂练习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到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专程前往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瞻仰革命文物、倾听历史回响。
2016年9月23日,总书记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在看到了《血战湘江》的油画、《可爱的中国》的手稿等文物时说:“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
1936年11月6日,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已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1981年,记者报道此事寻找女红军未找到。后来,邓颖超托人给徐解秀家人送去一条新被子。2020年9月16日,总书记在参观“半条被子的溫暖″专题陈列馆时指出,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仍然倍受感动。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21年3月30日,全国革命文物工作会议召开。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
课堂练习
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分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的正确性。
根本上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讲好红色故事,是时代的要求,是政治形势发展的要求。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可以先于或者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时代变了,条件变了,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讲好红色故事,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讲好红色故事,可以继承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对社会发展、个人价值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参考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