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测评验收卷(八)(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范晔在《后汉书》中记载:“火井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光耀十里,以竹筒盛之,接其光而无炭也。取井火还煮井水,一斛水得四五斗盐,家火煮之,不过二三斗盐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火井中可扩散出大量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B.竹筒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煮井水”是利用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进行食盐的蒸发结晶D.通过燃烧薪柴的“家火”获得食盐的速率可能小于“井火”答案 B解析 纤维素分子式为(C6H10O5)n,是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2.我国古代曾用火烧孔雀石和焦炭的混合物的方法炼铜,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对应的冶炼方法是 ( )A.焦炭还原法 B.湿法炼铜C.铝热还原法 D.电解冶炼法答案 A解析 火烧孔雀石和焦炭的混合物发生的反应有Cu2(OH)2CO32CuO+H2O+CO2↑,2CuO+C2Cu+CO2↑,属于焦炭还原法。3.煤、石油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中只含有碳元素B.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C.汽油属于纯净物D.石油分馏可以获得汽油答案 D解析 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A错误;煤的干馏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汽油中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C错误。4.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碳酸镁和氢氧化铝等均可作抗酸胃药B.绿色化学研究的是如何用化学技术与原理治理已经被污染的环境C.CO、甲醛等都是室内空气污染物D.中和法和沉淀法是常用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答案 B解析 A项,碳酸镁和氢氧化铝都能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且碱性较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项,绿色化学是利用化学技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污染的产生;C项,CO、甲醛是有毒物质,都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是室内空气污染物;D项,中和法是利用中和反应调节污水的pH,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使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而除去,所以中和法和沉淀法是常用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石油分馏产品乙烯CH2BrCH2BrA.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B.①主要发生物理变化C.②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D.③是加成反应,产物名称是二溴乙烷答案 D解析 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A正确;分馏是物理变化,故B正确;由分馏产品得到乙烯发生了裂化、裂解,故C正确;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1,2 二溴乙烷,故D错误。6.实验室模拟从海水中制备NaOH溶液,其流程如下:海水粗盐精盐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一用到的仪器有坩埚、三脚架和泥三角等B.步骤二添加NaOH的目的是除去Ca2+C.步骤二的过滤操作是在加入盐酸之后D.步骤三中制取NaOH的反应为2NaCl+2H2O2NaOH+Cl2↑+H2↑答案 D解析 A项,步骤一获得粗盐,应用蒸发原理,蒸发用到的仪器有蒸发皿、酒精灯等,错误;B项,步骤二添加NaOH的目的是除去Mg2+,错误;C项,因盐酸与碳酸钙、碳酸钡反应,则步骤二是过滤后再加盐酸,即过滤操作在加盐酸之前,错误;D项,步骤三为电解精盐溶液制备NaOH溶液,反应为2NaCl+2H2O2NaOH+Cl2↑+H2↑,正确。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B.煤可与水蒸气反应制成水煤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C.汽油、煤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D.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可生产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答案 C解析 植物油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有机物,不属于碳氢化合物。8.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下列说法有悖于循环经济的是 ( )A.将有机垃圾转化为气态燃料B.大力开采石油、煤、天然气满足社会生产需要以加快经济发展C.将1 mol CH4转化为4 mol H2用于合成氨D.CO、CH3OH和C3H4合成CH2C(CH3)COOCH3答案 B解析 A项,将有机垃圾转化为气态燃料,可以减少污染;C项,1 mol CH4在一定条件下可与H2O反应生成3 mol H2和1 mol CO,1 mol CO与H2O反应又得到1 mol H2,使CH4生产H2的量达到最大值,符合循环经济理念;D项,CO、CH3OH和C3H4合成CH2C(CH3)COOCH3原子利用率高,符合循环经济理念。9.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A 废酸 加生石灰中和 物理法B Cu2+等重金属离子 加硫酸盐沉降 化学法C 含苯废水 用活性炭吸附 物理法D 含纯碱的废水 加石灰水反应 化学法答案 C解析 A选项废酸中加生石灰中和是化学处理法,错误;B选项中加硫酸盐不能使Cu2+形成沉淀,错误;C选项中用活性炭可以吸附苯,正确;D选项中加石灰水后纯碱会形成CaCO3沉淀而除去,但是生成氢氧化钠,溶液碱性更强,污染更严重,错误。10.空气吹出法是海水提溴的常用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空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挥发性B.通Cl2发生的主要反应均为Cl2+2Br-===2Cl-+Br2C.该流程体现出氧化性强弱:Cl2>SO2>Br2D.溴水混合物1到溴水混合物2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答案 C解析 由溴与二氧化硫吸收液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可知,氧化剂溴的氧化性强于还原剂二氧化硫,C错误。11.如图为铝土矿(主要含Fe3O4、Al2O3、SiO2)提取铝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残渣A主要是H2SiO3B.滤液A中阳离子只存在Fe3+和Al3+C.过程Ⅲ可以用HCl替代二氧化碳D.滤液C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钠溶液答案 D解析 铝土矿主要含Fe3O4、Al2O3、SiO2,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溶解、过滤得到的滤渣A为二氧化硅,滤液A主要为硫酸铝和硫酸亚铁、硫酸铁,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和过量硫酸反应,沉淀亚铁离子、铁离子,残渣B主要是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滤液B主要是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过滤得到的滤液C为碳酸氢钠和硫酸钠,固体C为氢氧化铝,灼烧得到的D为氧化铝,电解熔融氧化铝生成铝。分析可知残渣A主要是SiO2,故A错误;滤液A中有Fe3+、Al3+、Fe2+、H+,故B错误;盐酸为强酸,能与氢氧化铝反应,所以过程Ⅲ不可以用HCl替代二氧化碳,故C错误;分析可知滤液C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钠溶液,故D正确。12.某化学课外小组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制取方案,其中从理论、操作、经济和环保等方面考虑,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CuCuOCuSO4B. CuCuSO4C. CuCuSO4D. CuCu(NO3)2Cu(OH)2CuSO4答案 A解析 A项,CuCuOCuSO4中原子利用率高,经济、环保;B项,CuCuSO4中原子利用率低,且产生大气污染物SO2;C项,Cu与稀硫酸不反应;D项,CuCu(NO3)2Cu(OH)2CuSO4中步骤过多,成本较高,不经济。13.以乙烯、丙烯为代表的低碳烯烃是石油化工领域的核心产品,也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如图是一种新型合成低碳烯烃的工艺流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低碳烯烃属于“新能源”B.CH4转化为CH3Cl的过程发生了加成反应C.低碳烯烃也可在石油蒸馏过程中获取D.上述工艺流程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答案 D解析 低碳烯烃主要包括乙烯、丙烯,不属于“新能源”,A错误;CH4转化为CH3Cl的过程中发生了取代反应,B错误;石油蒸馏得到的主要是各种烷烃和环烷烃,通过催化裂化和裂解才能得到烯烃,C错误;上述工艺流程中对原料HCl循环利用,产物中的水无污染,D正确。14.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使海水中的MgSO4转化成Mg(OH)2,试剂①可选择石灰乳B.加入试剂①后,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过滤C.通过电解熔融的无水MgCl2得到48 g Mg,共转移4 mol电子D.加入试剂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答案 D解析 MgSO4可与石灰乳[溶质为C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A正确;加入试剂①后,得到的是氢氧化镁沉淀和滤液,所以采用的分离方法为过滤,B正确;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得到镁单质和氯气,所以得到48 g Mg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4 mol,C正确;试剂②为盐酸,可溶解氢氧化镁,使其达到富集的目的,因为氢氧化镁属于难溶物质,所以离子方程式中不可拆分,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D错误。15.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如图是实验室模拟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已知:四氯化碳沸点76.8 ℃;碘的沸点184.4 ℃,在45 ℃左右开始升华。A.操作1是振荡、静置、分液,从上口倒出的液体是分散系1B.加入“45%H2SO4溶液”发生的反应为I+5I-+6H+===3I2+3H2OC.分散系2是含碘的悬浊液,操作2是升华D.四氯化碳气化与碘单质升华时均需克服范德华力答案 C解析 由流程可知,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3I2+6NaOH5NaI+NaIO3+3H2O,操作1是振荡、静置、分液,分液得到含有NaI、NaIO3的溶液,即分散系1为含有NaI、NaIO3的溶液,再加入45%稀硫酸酸化,发生的反应为5I-+I+6H+===3I2+3H2O,即分散系2为含有I2的悬浊液,过滤得到粗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16.(9分)化学科学在药物的开发、合成和使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小苏打、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可治疗胃酸过多,硫酸亚铁可补铁、防治贫血。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小苏打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稀盐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 (2)现有一瓶胃舒平药片(复方氢氧化铝),请设计实验验证其主要成分。(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将药片碾碎, ,则说明其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3)自选合适的氧化剂,将补铁剂中的Fe2+氧化成Fe3+,写出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检验Fe3+常用的试剂除碱外,还可以用 (填化学式),现象是 。 答案 (1)HC+H+===CO2↑+H2O (2)移入大试管中,加入盐酸,至样品几乎全部溶解为止;过滤,取滤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 (3)2Fe2++2H++H2O2===2Fe3++2H2O(或2Fe2++Cl2===2Fe3++2Cl-) KSCN 变红色解析 (1)小苏打NaHCO3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稀盐酸)作用,反应产生NaCl、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C+H+===CO2↑+H2O;(2)现有一瓶胃舒平药片(复方氢氧化铝),设计实验验证其主要成分可以利用Al(OH)3的两性进行检验,操作方法是将药片碾碎,移入大试管中,加入盐酸,至样品几乎全部溶解为止;然后过滤,取滤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白色沉淀逐渐溶解,变为无色澄清的溶液,就证明其中含的成分是氢氧化铝;(3)补铁剂中的Fe2+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剂如H2O2、Cl2等氧化成Fe3+,有关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2Fe2++2H++H2O2===2Fe3++2H2O或2Fe2++Cl2===2Fe3++2Cl-;检验Fe3+常用的试剂除可利用碱发生反应形成Fe(OH)3红褐色沉淀外,还可以用KSCN溶液,反应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17.(11分)石蜡油(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分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试管①中加入石蜡油和氧化铝(催化石蜡油分解);试管②放在冷水中;试管③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实验现象:试管①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试管内液体沸腾;试管②有少量液体凝结,闻到汽油的气味;往液体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褪去;试管③中的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逐渐褪去。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装置A的作用是: 。 (2)写出试管③中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试管②中的少量液体的主要组成是 (填标号)。 A.甲烷 B.乙烯C.液态烷烃 D.液态烯烃(4)丁烷是由石蜡油分解的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之一,写出它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5)为提高人体素质,避免人体缺碘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我国早已采取食盐加碘措施。据报道,人从食物中摄取碘后,碘便在甲状腺中积存下来,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形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的结构如图,回答下列问题:①甲状腺素的分子式是 。 ②“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我们用稀盐酸和淀粉 KI试纸可以检验食盐中碘酸钾的存在,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答案 (1)防止试管③中液体倒吸回试管②中(2)CH2==CH2+Br2CH2BrCH2Br(3)CD(4)CH3CH2CH2CH3、(5)①C15H11NO4I4②5I-+I+6H+===3I2+3H2O解析 试管①中,发生石蜡油的分解,是催化裂化的过程;试管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褪去,说明有烯烃产生;试管③中的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逐渐褪去,产物可能为气态烯烃。(1)气体烯烃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气压降低,发生倒吸,装置A的作用是防止试管③中液体倒吸回试管②中;(2)根据分析可知,通入试管③中气体为气态烯烃,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3)石蜡油催化裂化,生成短链的气态烷烃和烯烃,还有液态的烷烃和烯烃;(4)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两种,分别是正丁烷和异丁烷,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和;(5)①根据甲状腺素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5H11NO4I4;②稀盐酸和淀粉 KI试纸可以检验食盐中碘酸钾,说明在酸性条件下, I-和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离子方程式为5I-+I+6H+===3I2+3H2O。18.(11分)浩瀚的海洋里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利用海水可以提取溴和镁,提取过程如下:已知AgBr是淡黄色且不溶于硝酸的难溶物。(1)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提取溴的过程中,滤液中通入Cl2生成Br2的离子方程式: 。 经过2次Br-Br2转化的目的是 。 (3)设计能证明SO2水溶液能够还原Br2的实验方案: 。 (4)通过将Mg(OH)2转化为无水MgCl2以制备单质Mg,无水MgCl2制取单质Mg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工业上常用上述流程“空气吹出法”实现海水提溴,将1 m3海水浓缩至1 L,使用该法最终得到36 g Br2,若提取率为60%,则原海水中溴的浓度为 mg·L-1。 答案 (1)第三周期第ⅦA族 (2)Cl2+2Br-===Br2+2Cl- 富集溴元素 (3)取反应后适量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SO2水溶液能够还原Br2 (4)MgCl2(熔融)Mg+Cl2↑(5)60解析 流程所示为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和母液,将氢氧化镁沉淀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最终会得到单质镁,而将母液酸化后,通入氯气将Br―氧化,然后用热空气将氧化产物Br2吹出,而后用SO2将其还原,起到富集的作用,最后再用氯气将其氧化得到溴单质。(5)使用该法最终得到36 g Br2,则Br原子的质量为36 g,提取率为60%,原海水中的Br原子的质量为=60 g,则原海水中溴的浓度为=60 mg·L-1。19.(11分)药品是每个家庭必备品,特别是有老人、小孩的家庭,家里准备一些常用的药品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家庭药箱是每个家庭中必备的常用物品之一。某家庭药箱中有如下三种药品:通过查阅三种药物的说明书得知:①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为②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简式为③羟甲香豆素是一种治疗胆结石的药物,其结构简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1)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试写出阿司匹林在稀硫酸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2)三种药物的结构中含有苯环的为 。 A.维生素A B.羟甲香豆素C.阿司匹林(3)等物质的量的三种药物与足量的氢气反应,消耗的氢气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是 。 A.5∶3∶4 B.5∶4∶3C.4∶3∶5 D.3∶4∶5(4)已知:羟基与苯环直接连接时具有一定的酸性。则等物质的量的阿司匹林和羟甲香豆素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答案 (1)羧基、酯基 +H2O+CH3COOH (2)BC (3)A (4)1∶1解析 (3)1个维生素A分子中含有5个碳碳双键,而1个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1个羟甲香豆素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因此1 mol三种药物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5 mol、3 mol、4 mol。(4)1个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1个羧基和1个酯基,其中酯基水解后生成羧基和羟基,且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因此1 mol 阿司匹林消耗3 mol NaOH。1个羟甲香豆素分子中含有1个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和1个酯基,其中酯基水解后生成羧基和羟基,且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因此1 mol羟甲香豆素消耗3 mol NaOH。20.(13分)科学、安全、有效和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对生产、生活有重要价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活性炭吸附法是工业提取碘的方法之一,其流程如下:已知:pH=2时,Ⅰ.NaNO2溶液只能将I-氧化为I2,同时生成NO;Ⅱ.2Mn+2Mn2++2H2O。①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根据I2的特性,分离操作X为 ,冷凝得到粗碘。 ③酸性KMnO4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但该方法中却选择了价格较高的NaNO2,原因是 。 ④活性炭吸附的I2还能用浓Na2CO3溶液吸收,每吸收3 mol I2转移5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以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为原料,制取Ti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①Ⅰ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产物中有一种可燃性无色气体。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Ⅱ中钛的提取率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反应适宜的温度为 ℃。 ③Ⅱ中氩气的作用是 。 ④海绵钛除杂时得到的MgCl2可以循环使用,在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还有 (填化学式)。 答案 (1)①2N+4H++2I-===I2+2NO↑+2H2O ②加热(或升华) ③KMnO4为强氧化剂,可能将I-氧化为I从而降低I2的产率④3C+3CO2↑(2)①2C+2Cl2+TiO2TiCl4+2CO ②1 000③防止Mg和Ti被氧化变质 ④Mg和Cl2解析 (1)NaNO2溶液只能将I-氧化为I2而自身被还原为NO,反应为2N+4H++2I-===I2+2NO↑+2H2O。每吸收3 mol I2转移5 mol电子,即I2在该反应中发生歧化反应产生I-和I,该反应为3C+3CO2↑。(2)反应Ⅰ将TiO2转化为TiCl4,反应Ⅱ为Mg将TiCl4还原为Ti。焦炭与Cl2、TiO2反应产生TiCl4和CO,反应为2C+2Cl2+TiO2TiCl4+2CO。反应Ⅱ中充入Ar防止Mg和Ti被氧化变质。1 000 ℃和1 500 ℃在30 min时达到提取率最高值,但1 500 ℃相比1 000 ℃提取率没有太大提高,所以最佳条件为1 000 ℃、30 min。上述过程Ⅰ用到Cl2,而过程Ⅱ用到了Mg,但同时MgCl2电解产生了Mg和Cl2,所以可循环的物质为Mg和Cl2。章末测评验收卷(八)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范晔在《后汉书》中记载:“火井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光耀十里,以竹筒盛之,接其光而无炭也。取井火还煮井水,一斛水得四五斗盐,家火煮之,不过二三斗盐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火井中可扩散出大量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竹筒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不是高分子化合物“煮井水”是利用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进行食盐的蒸发结晶通过燃烧薪柴的“家火”获得食盐的速率可能小于“井火”2.我国古代曾用火烧孔雀石和焦炭的混合物的方法炼铜,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对应的冶炼方法是 ( )焦炭还原法 湿法炼铜铝热还原法 电解冶炼法3.煤、石油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煤中只含有碳元素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汽油属于纯净物石油分馏可以获得汽油4.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碳酸镁和氢氧化铝等均可作抗酸胃药绿色化学研究的是如何用化学技术与原理治理已经被污染的环境CO、甲醛等都是室内空气污染物中和法和沉淀法是常用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石油分馏产品乙烯CH2BrCH2Br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①主要发生物理变化②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③是加成反应,产物名称是二溴乙烷6.实验室模拟从海水中制备NaOH溶液,其流程如下:海水粗盐精盐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步骤一用到的仪器有坩埚、三脚架和泥三角等步骤二添加NaOH的目的是除去Ca2+步骤二的过滤操作是在加入盐酸之后步骤三中制取NaOH的反应为2NaCl+2H2O2NaOH+Cl2↑+H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煤可与水蒸气反应制成水煤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汽油、煤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可生产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8.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下列说法有悖于循环经济的是 ( )将有机垃圾转化为气态燃料大力开采石油、煤、天然气满足社会生产需要以加快经济发展将1 mol CH4转化为4 mol H2用于合成氨CO、CH3OH和C3H4合成CH2==C(CH3)COOCH39.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废酸 加生石灰中和 物理法Cu2+等重金属离子 加硫酸盐沉降 化学法含苯废水 用活性炭吸附 物理法含纯碱的废水 加石灰水反应 化学法10.空气吹出法是海水提溴的常用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热空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挥发性通Cl2发生的主要反应均为Cl2+2Br-2Cl-+Br2该流程体现出氧化性强弱:Cl2>SO2>Br2溴水混合物1到溴水混合物2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11.如图为铝土矿(主要含Fe3O4、Al2O3、SiO2)提取铝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残渣A主要是H2SiO3滤液A中阳离子只存在Fe3+和Al3+过程Ⅲ可以用HCl替代二氧化碳滤液C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钠溶液12.某化学课外小组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制取方案,其中从理论、操作、经济和环保等方面考虑,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CuCuOCuSO4CuCuSO4CuCuSO4CuCu(NO3)2Cu(OH)2CuSO413.以乙烯、丙烯为代表的低碳烯烃是石油化工领域的核心产品,也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如图是一种新型合成低碳烯烃的工艺流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低碳烯烃属于“新能源”CH4转化为CH3Cl的过程发生了加成反应低碳烯烃也可在石油蒸馏过程中获取上述工艺流程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14.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为使海水中的MgSO4转化成Mg(OH)2,试剂①可选择石灰乳加入试剂①后,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过滤通过电解熔融的无水MgCl2得到48 g Mg,共转移4 mol电子加入试剂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15.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如图是实验室模拟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已知:四氯化碳沸点76.8 ℃;碘的沸点184.4 ℃,在45 ℃左右开始升华。操作1是振荡、静置、分液,从上口倒出的液体是分散系1加入“45%H2SO4溶液”发生的反应为I+5I-+6H+3I2+3H2O分散系2是含碘的悬浊液,操作2是升华四氯化碳气化与碘单质升华时均需克服范德华力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16.(9分)化学科学在药物的开发、合成和使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小苏打、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可治疗胃酸过多,硫酸亚铁可补铁、防治贫血。试回答下列问题:(1)(2分)写出小苏打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稀盐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 (2)(2分)现有一瓶胃舒平药片(复方氢氧化铝),请设计实验验证其主要成分。(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将药片碾碎, , 则说明其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3)(6分)自选合适的氧化剂,将补铁剂中的Fe2+氧化成Fe3+,写出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检验Fe3+常用的试剂除碱外,还可以用 (填化学式),现象是 。 17.(11分)石蜡油(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分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试管①中加入石蜡油和氧化铝(催化石蜡油分解);试管②放在冷水中;试管③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实验现象:试管①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试管内液体沸腾;试管②有少量液体凝结,闻到汽油的气味;往液体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褪去;试管③中的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逐渐褪去。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2分)装置A的作用是: 。 (2)(2分)写出试管③中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2分)试管②中的少量液体的主要组成是 (填标号)。 A.甲烷 B.乙烯C.液态烷烃 D.液态烯烃(4)(2分)丁烷是由石蜡油分解的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之一,写出它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5)(4分)为提高人体素质,避免人体缺碘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我国早已采取食盐加碘措施。据报道,人从食物中摄取碘后,碘便在甲状腺中积存下来,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形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的结构如图,回答下列问题:①甲状腺素的分子式是 。 ②“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我们用稀盐酸和淀粉 KI试纸可以检验食盐中碘酸钾的存在,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18.(11分)浩瀚的海洋里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利用海水可以提取溴和镁,提取过程如下:已知AgBr是淡黄色且不溶于硝酸的难溶物。(1)(2分)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4分)提取溴的过程中,滤液中通入Cl2生成Br2的离子方程式: 。 经过2次Br-—→Br2转化的目的是 。(3)(2分)设计能证明SO2水溶液能够还原Br2的实验方案: 。 (4)(2分)通过将Mg(OH)2转化为无水MgCl2以制备单质Mg,无水MgCl2制取单质Mg的化学方程式是 。(5)(2分)工业上常用上述流程“空气吹出法”实现海水提溴,将1 m3海水浓缩至1 L,使用该法最终得到36 g Br2,若提取率为60%,则原海水中溴的浓度为 mg·L-1。19.(11分)药品是每个家庭必备品,特别是有老人、小孩的家庭,家里准备一些常用的药品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家庭药箱是每个家庭中必备的常用物品之一。某家庭药箱中有如下三种药品:通过查阅三种药物的说明书得知:①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为②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简式为③羟甲香豆素是一种治疗胆结石的药物,其结构简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1)(5分)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2分),试写出阿司匹林在稀硫酸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3分)。 (2)(2分)三种药物的结构中含有苯环的为 。A.维生素A B.羟甲香豆素C.阿司匹林(3)(3分)等物质的量的三种药物与足量的氢气反应,消耗的氢气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是 。A.5∶3∶4 B.5∶4∶3C.4∶3∶5 D.3∶4∶5(4)(2分)已知:羟基与苯环直接连接时具有一定的酸性。则等物质的量的阿司匹林和羟甲香豆素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0.(13分)科学、安全、有效和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对生产、生活有重要价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7分)活性炭吸附法是工业提取碘的方法之一,其流程如下:已知:pH=2时,Ⅰ.NaNO2溶液只能将I-氧化为I2,同时生成NO;Ⅱ.2Mn+2Mn2++2H2O。①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2分)。 ②根据I2的特性,分离操作X为 (1分),冷凝得到粗碘。 ③酸性KMnO4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但该方法中却选择了价格较高的NaNO2,原因是 (2分)。 ④活性炭吸附的I2还能用浓Na2CO3溶液吸收,每吸收3 mol I2转移5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分)。 (2)(7分)以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为原料,制取Ti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①Ⅰ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产物中有一种可燃性无色气体。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 ②Ⅱ中钛的提取率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反应适宜的温度为 (1分) ℃。 ③Ⅱ中氩气的作用是 (2分)。 ④海绵钛除杂时得到的MgCl2可以循环使用,在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还有 (2分)(填化学式)。(共43张PPT)章末测评验收卷(八)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范晔在《后汉书》中记载:“火井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光耀十里,以竹筒盛之,接其光而无炭也。取井火还煮井水,一斛水得四五斗盐,家火煮之,不过二三斗盐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火井中可扩散出大量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B.竹筒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煮井水”是利用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进行食盐的蒸发结晶D.通过燃烧薪柴的“家火”获得食盐的速率可能小于“井火”B解析 纤维素分子式为(C6H10O5)n,是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2.我国古代曾用火烧孔雀石和焦炭的混合物的方法炼铜,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对应的冶炼方法是 ( )A.焦炭还原法 B.湿法炼铜C.铝热还原法 D.电解冶炼法解析 火烧孔雀石和焦炭的混合物发生的反应有Cu2(OH)2CO3 2CuO+H2O +CO2↑,2CuO+C 2Cu+CO2↑,属于焦炭还原法。A3.煤、石油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中只含有碳元素B.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C.汽油属于纯净物D.石油分馏可以获得汽油解析 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A错误;煤的干馏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汽油中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C错误。D4.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碳酸镁和氢氧化铝等均可作抗酸胃药B.绿色化学研究的是如何用化学技术与原理治理已经被污染的环境C.CO、甲醛等都是室内空气污染物D.中和法和沉淀法是常用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解析 A项,碳酸镁和氢氧化铝都能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且碱性较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项,绿色化学是利用化学技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污染的产生;C项,CO、甲醛是有毒物质,都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是室内空气污染物;D项,中和法是利用中和反应调节污水的pH,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使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而除去,所以中和法和沉淀法是常用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B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B.①主要发生物理变化C.②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D.③是加成反应,产物名称是二溴乙烷解析 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A正确;分馏是物理变化,故B正确;由分馏产品得到乙烯发生了裂化、裂解,故C正确;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1,2 二溴乙烷,故D错误。D6.实验室模拟从海水中制备NaOH溶液,其流程如下:D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B.煤可与水蒸气反应制成水煤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C.汽油、煤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D.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可生产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解析 植物油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有机物,不属于碳氢化合物。C8.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下列说法有悖于循环经济的是 ( )A.将有机垃圾转化为气态燃料B.大力开采石油、煤、天然气满足社会生产需要以加快经济发展C.将1 mol CH4转化为4 mol H2用于合成氨D.CO、CH3OH和C3H4合成CH2==C(CH3)COOCH3B解析 A项,将有机垃圾转化为气态燃料,可以减少污染;C项,1 mol CH4在一定条件下可与H2O反应生成3 mol H2和1 mol CO,1 mol CO与H2O反应又得到1 mol H2,使CH4生产H2的量达到最大值,符合循环经济理念;D项,CO、CH3OH和C3H4合成CH2==C(CH3)COOCH3原子利用率高,符合循环经济理念。9.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中正确的是 ( )C选项 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A 废酸 加生石灰中和 物理法B Cu2+等重金属离子 加硫酸盐沉降 化学法C 含苯废水 用活性炭吸附 物理法D 含纯碱的废水 加石灰水反应 化学法解析 A选项废酸中加生石灰中和是化学处理法,错误;B选项中加硫酸盐不能使Cu2+形成沉淀,错误;C选项中用活性炭可以吸附苯,正确;D选项中加石灰水后纯碱会形成CaCO3沉淀而除去,但是生成氢氧化钠,溶液碱性更强,污染更严重,错误。10.空气吹出法是海水提溴的常用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空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挥发性B.通Cl2发生的主要反应均为Cl2+2Br-===2Cl-+Br2C.该流程体现出氧化性强弱:Cl2>SO2>Br2D.溴水混合物1到溴水混合物2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解析 由溴与二氧化硫吸收液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可知,氧化剂溴的氧化性强于还原剂二氧化硫,C错误。C11.如图为铝土矿(主要含Fe3O4、Al2O3、SiO2)提取铝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残渣A主要是H2SiO3B.滤液A中阳离子只存在Fe3+和Al3+C.过程Ⅲ可以用HCl替代二氧化碳D.滤液C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钠溶液D解析 铝土矿主要含Fe3O4、Al2O3、SiO2,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溶解、过滤得到的滤渣A为二氧化硅,滤液A主要为硫酸铝和硫酸亚铁、硫酸铁,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和过量硫酸反应,沉淀亚铁离子、铁离子,残渣B主要是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滤液B主要是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过滤得到的滤液C为碳酸氢钠和硫酸钠,固体C为氢氧化铝,灼烧得到的D为氧化铝,电解熔融氧化铝生成铝。分析可知残渣A主要是SiO2,故A错误;滤液A中有Fe3+、Al3+、Fe2+、H+,故B错误;盐酸为强酸,能与氢氧化铝反应,所以过程Ⅲ不可以用HCl替代二氧化碳,故C错误;分析可知滤液C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钠溶液,故D正确。12.某化学课外小组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制取方案,其中从理论、操作、经济和环保等方面考虑,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13.以乙烯、丙烯为代表的低碳烯烃是石油化工领域的核心产品,也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如图是一种新型合成低碳烯烃的工艺流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低碳烯烃属于“新能源”B.CH4转化为CH3Cl的过程发生了加成反应C.低碳烯烃也可在石油蒸馏过程中获取D.上述工艺流程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D解析 低碳烯烃主要包括乙烯、丙烯,不属于“新能源”,A错误;CH4转化为CH3Cl的过程中发生了取代反应,B错误;石油蒸馏得到的主要是各种烷烃和环烷烃,通过催化裂化和裂解才能得到烯烃,C错误;上述工艺流程中对原料HCl循环利用,产物中的水无污染,D正确。14.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使海水中的MgSO4转化成Mg(OH)2,试剂①可选择石灰乳B.加入试剂①后,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过滤C.通过电解熔融的无水MgCl2得到48 g Mg,共转移4 mol电子D.加入试剂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D解析 MgSO4可与石灰乳[溶质为C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A正确;加入试剂①后,得到的是氢氧化镁沉淀和滤液,所以采用的分离方法为过滤,B正确;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得到镁单质和氯气,所以得到48 g Mg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4 mol,C正确;试剂②为盐酸,可溶解氢氧化镁,使其达到富集的目的,因为氢氧化镁属于难溶物质,所以离子方程式中不可拆分,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D错误。15.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如图是实验室模拟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已知:四氯化碳沸点76.8 ℃;碘的沸点184.4 ℃,在45 ℃左右开始升华。A.操作1是振荡、静置、分液,从上口倒出的液体是分散系1B.加入“45%H2SO4溶液”发生的反应为I+5I-+6H+===3I2+3H2OC.分散系2是含碘的悬浊液,操作2是升华D.四氯化碳气化与碘单质升华时均需克服范德华力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16.(9分)化学科学在药物的开发、合成和使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小苏打、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可治疗胃酸过多,硫酸亚铁可补铁、防治贫血。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小苏打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稀盐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 HC+H+===CO2↑+H2O解析 (1)小苏打NaHCO3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稀盐酸)作用,反应产生NaCl、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C+H+===CO2↑+H2O;(2)现有一瓶胃舒平药片(复方氢氧化铝),请设计实验验证其主要成分。(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将药片碾碎, ,则说明其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3)自选合适的氧化剂,将补铁剂中的Fe2+氧化成Fe3+,写出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检验Fe3+常用的试剂除碱外,还可以用 (填化学式),现象是 。 移入大试管中,加入盐酸,至样品几乎全部溶解为止;过滤,取滤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2Fe2++2H++H2O2===2Fe3++2H2O(或2Fe2++Cl2===2Fe3++2Cl-)KSCN变红色解析 (2)现有一瓶胃舒平药片(复方氢氧化铝),设计实验验证其主要成分可以利用Al(OH)3的两性进行检验,操作方法是将药片碾碎,移入大试管中,加入盐酸,至样品几乎全部溶解为止;然后过滤,取滤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白色沉淀逐渐溶解,变为无色澄清的溶液,就证明其中含的成分是氢氧化铝;(3)补铁剂中的Fe2+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剂如H2O2、Cl2等氧化成Fe3+,有关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2Fe2++2H++H2O2===2Fe3++2H2O或2Fe2++Cl2=== 2Fe3++2Cl-;检验Fe3+常用的试剂除可利用碱发生反应形成Fe(OH)3红褐色沉淀外,还可以用KSCN溶液,反应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17.(11分)石蜡油(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分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试管①中加入石蜡油和氧化铝(催化石蜡油分解);试管②放在冷水中;试管③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实验现象:试管①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试管内液体沸腾;试管②有少量液体凝结,闻到汽油的气味;往液体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褪去;试管③中的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逐渐褪去。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装置A的作用是: 。 (2)写出试管③中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试管②中的少量液体的主要组成是 (填标号)。 A.甲烷 B.乙烯C.液态烷烃 D.液态烯烃(4)丁烷是由石蜡油分解的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之一,写出它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防止试管③中液体倒吸回试管②中CH2==CH2+Br2 CH2BrCH2BrCD(5)为提高人体素质,避免人体缺碘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我国早已采取食盐加碘措施。据报道,人从食物中摄取碘后,碘便在甲状腺中积存下来,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形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的结构如图,回答下列问题:①甲状腺素的分子式是 。 ②“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我们用稀盐酸和淀粉 KI试纸可以检验食盐中碘酸钾的存在,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C15H11NO4I45I-+I+6H+===3I2+3H2O解析 (5)①根据甲状腺素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5H11NO4I4;②稀盐酸和淀粉 KI试纸可以检验食盐中碘酸钾,说明在酸性条件下, I-和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离子方程式为5I-+I+6H+===3I2+3H2O。18.(11分)浩瀚的海洋里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利用海水可以提取溴和镁,提取过程如下:已知AgBr是淡黄色且不溶于硝酸的难溶物。(1)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提取溴的过程中,滤液中通入Cl2生成Br2的离子方程式: 。经过2次Br- Br2转化的目的是 。 (3)设计能证明SO2水溶液能够还原Br2的实验方案: 。 (4)通过将Mg(OH)2转化为无水MgCl2以制备单质Mg,无水MgCl2制取单质Mg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工业上常用上述流程“空气吹出法”实现海水提溴,将1 m3海水浓缩至1 L,使用该法最终得到36 g Br2,若提取率为60%,则原海水中溴的浓度为 mg·L-1。 第三周期第ⅦA族Cl2+2Br-===Br2+2Cl-富集溴元素取反应后适量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SO2水溶液能够还原Br260解析 流程所示为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和母液,将氢氧化镁沉淀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最终会得到单质镁,而将母液酸化后,通入氯气将Br―氧化,然后用热空气将氧化产物Br2吹出,而后用SO2将其还原,起到富集的作用,最后再用氯气将其氧化得到溴单质。(5)使用该法最终得到36 g Br2,则Br原子的质量为36 g,提取率为60%,原海水中的Br原子的质量为=60 g,则原海水中溴的浓度为=60 mg·L-1。19.(11分)药品是每个家庭必备品,特别是有老人、小孩的家庭,家里准备一些常用的药品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家庭药箱是每个家庭中必备的常用物品之一。某家庭药箱中有如下三种药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试写出阿司匹林在稀硫酸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2)三种药物的结构中含有苯环的为 。 A.维生素A B.羟甲香豆素 C.阿司匹林(3)等物质的量的三种药物与足量的氢气反应,消耗的氢气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是 。 A.5∶3∶4 B.5∶4∶3 C.4∶3∶5 D.3∶4∶5羧基、酯基BCA(4)已知:羟基与苯环直接连接时具有一定的酸性。则等物质的量的阿司匹林和羟甲香豆素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1解析 (3)1个维生素A分子中含有5个碳碳双键,而1个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1个羟甲香豆素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因此1 mol三种药物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5 mol、3 mol、4 mol。(4)1个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1个羧基和1个酯基,其中酯基水解后生成羧基和羟基,且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因此1 mol 阿司匹林消耗3 mol NaOH。1个羟甲香豆素分子中含有1个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和1个酯基,其中酯基水解后生成羧基和羟基,且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因此1 mol羟甲香豆素消耗3 mol NaOH。20.(13分)科学、安全、有效和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对生产、生活有重要价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活性炭吸附法是工业提取碘的方法之一,其流程如下:已知:pH=2时,Ⅰ.NaNO2溶液只能将I-氧化为I2,同时生成NO;Ⅱ.2Mn+2Mn2++2H2O。①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根据I2的特性,分离操作X为 ,冷凝得到粗碘。 ③酸性KMnO4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但该方法中却选择了价格较高的NaNO2,原因是 。 ④活性炭吸附的I2还能用浓Na2CO3溶液吸收,每吸收3 mol I2转移5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N+4H++2I-===I2+2NO↑+2H2O加热(或升华)KMnO4为强氧化剂,可能将I-氧化为I从而降低I2的产率3C+3CO2↑解析 (1)NaNO2溶液只能将I-氧化为I2而自身被还原为NO,反应为2N+4H++2I-===I2+2NO↑+2H2O。每吸收3 mol I2转移5 mol电子,即I2在该反应中发生歧化反应产生I-和I,该反应为3C+3CO2↑。(2)以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为原料,制取Ti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①Ⅰ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产物中有一种可燃性无色气体。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Ⅱ中钛的提取率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反应适宜的温度为 ℃。 2C+2Cl2+TiO2 TiCl4+2CO1 000③Ⅱ中氩气的作用是 。 ④海绵钛除杂时得到的MgCl2可以循环使用,在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还有 (填化学式)。 防止Mg和Ti被氧化变质Mg和Cl2解析 (2)反应Ⅰ将TiO2转化为TiCl4,反应Ⅱ为Mg将TiCl4还原为Ti。焦炭与Cl2、TiO2反应产生TiCl4和CO,反应为2C+2Cl2+TiO2 TiCl4+2CO。反应Ⅱ中充入Ar防止Mg和Ti被氧化变质。1 000 ℃和1 500 ℃在30 min时达到提取率最高值,但1 500 ℃相比1 000 ℃提取率没有太大提高,所以最佳条件为1 000 ℃、30 min。上述过程Ⅰ用到Cl2,而过程Ⅱ用到了Mg,但同时MgCl2电解产生了Mg和Cl2,所以可循环的物质为Mg和Cl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章末测评验收卷(八).pptx 章末测评验收卷(八)(原卷版).docx 章末测评验收卷(八)(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