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三生物2024.1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5页,第Ⅱ卷5-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2.将答案填涂、填写在机读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钙调蛋白是真核细胞中的Ca2+感受器,能够接受Ca2+浓度变化的信息并传递信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钙调蛋白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C元素B.钙调蛋白一定含有C、H、O、N元素C.钙调蛋白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氢键有关D.钙调蛋白与Ca2+结合后,空间结构可能发生变化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的核糖体B.大肠杆菌分泌的蛋白质需经过内质网加工C.根据细胞代谢的需要,线粒体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移动D.高尔基体断裂后的囊泡可形成两层膜包被的溶酶体3.下图为某酶促反应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底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酶最适温度在25℃~45℃之间,60℃时已失活B.增加底物浓度会使酶的活性升高,t2、t3两点将左移C.若在45℃条件下提高酶浓度,总产物生成量将增加D.t1~t2时间段,25℃条件下的平均反应速率比45℃的快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功能不同是因为发生了细胞分化B.细胞癌变需要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发生突变C.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D.细胞凋亡过程中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5.许多农业谚语涉及生物学原理的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肥料不下,稻子不大”:作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肥料B.“麦种深,谷种浅,荞麦芝麻盖半脸”:不同类型的种子萌发时对光的需求不同C.“稀三箩,密三箩,不稀不密收九箩”:合理密植可降低有机物的消耗D.“春雨漫了垄,麦子豌豆丢了种”:雨水过多会减弱种子有氧呼吸进而降低萌发率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有[H]的产生和消耗C.等量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比产生乳酸时生成的ATP多D.线粒体中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的过程需要O2的直接参与7.实验操作顺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下表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选项 高中生物学实验内容 操作步骤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向待测样液中先加0.1g/mLNaOH溶液,再加0.05g/mLCuSO4溶液B 观察细胞质流动 先用低倍镜找到特定区域的黑藻叶肉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室温下将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匀后,再在设定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D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 将解离后的根尖用甲紫溶液染色,再用清水漂洗A.A B.B C.C D.D8.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雄果蝇细胞在进行分裂时部分染色体的变化(1~4表示不同的染色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4上出现了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导致的B.图示时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含有2个染色体组C.该细胞中基因A、a与B、b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D.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9.下列关于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运用“减法原理”进行细菌转化实验,推测S型菌含有转化因子B.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S型菌致死的有毒物质C.用 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沉淀物放射性较高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思路完全不同10.栽培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其染色体上存在G基因时才能产生直链淀粉。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相比二倍体马铃薯,四倍体马铃薯的产量和育性都更高B.四倍体马铃薯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最多存在4种等位基因C.Gggg个体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个、1个或2个G基因D.若同源染色体两两分离,则GGgg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代中产直链淀粉的占1/3611.下图表示翻译过程,核糖体中A位点是新进入的tRNA结合位点,P位点是延伸中的tRNA结合位点,E位点是空载tRNA结合位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氨基酸丙的密码子是GGUB.A位tRNA上携带的氨基酸会转移到位于P位的tRNA上C.反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使得肽链的延伸终止D.密码子的简并性能降低基因突变带来的风险12.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部位可以配对,非等位基因部位则不能。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分别出现如图①~④的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的变化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B.②的变化只改变了基因的排列顺序,不会影响生物性状C.③的变化是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导致D.④为染色体数目变异,此细胞为三体细胞13.黑腹裂籽雀主要吃不同种的莎草种子,其喙的宽度与食物种类有很大关系——宽喙适于处理硬种子,窄喙能有效处理软种子。下图为黑腹裂籽雀群体中不同下颚宽度(度量喙大小的指标)个体的存活率,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的软硬程度导致黑腹裂籽雀发生下颚宽度变异B.宽喙和窄喙两个亚种的分化有利于降低种间竞争C.黑腹裂籽雀与不同种的莎草之间存在协同进化D.对于黑腹裂籽雀喙宽度的选择不利于维持其基因的多样性14.不对称PCR是一种常见的单链DNA探针制备方法,其原理是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对数量不相等的引物,数量较少的为限制性引物,数量较多的为非限制性引物。假设体系中模板DNA数量为a,在PCR反应的早期10个循环中,扩增产物是双链DNA,限制性引物耗尽,非限制性引物继续引导合成大量目标DNA单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B链为所需的DNA探针,则非限制性引物应选用引物ⅣB.两种引物与模板链结合时,需将温度控制在72℃左右C.如果总共进行25次循环,最终获得的单链探针数为15×2010aD.因为双链DNA和单链DNA的长度相同,不能通过电泳方法将其分离15.T4溶菌酶耐热性差,将该酶的第3位氨基酸进行如图所示改造,可大大提高其耐热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4溶菌酶耐热性改造设计思路与天然蛋白质的合成方向相反B.根据设计的T4溶菌酶的氨基酸序列可推测出多种脱氧核苷酸序列C.利用基因定点诱变技术对相关基因进行改造,至少需替换两个碱基对D.T4溶菌酶耐热性提高的直接原因是其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6.NO3-和NH4+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NH4+的吸收由根细胞质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NO3-的吸收由H+浓度梯度驱动,相关转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转运到细胞外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ATP,属于主动运输B.NO3-通过SLAH3运出细胞和通过NRT1.1进入细胞都属于被动运输C.载体蛋白NRT1.1转运H+的速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胞外H+浓度呈正相关D.细胞内NH4+的分解有利于根细胞对NO3-的吸收17.普通小麦是我国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生物体有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B.普通小麦是二倍体,每个染色体组含有3条染色体C.杂种一高度不育的原因是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无法联会D.拟二粒小麦和滔氏麦草杂交产生杂种二,但存在生殖隔离18.家蚕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控制蚕卵颜色基因B(黑色)对b(白色)为显性,不含B或b基因的配子致死。雄蚕比雌蚕吐丝多、质量好,为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科研人员用X射线处理某雌蚕甲,最终获得突变体丁,主要育种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过程①②分别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易位B.欲鉴定乙的基因型,可选用正常白色雄蚕与之交配C.选择正常白色雄蚕做父本通过③杂交获得丁的概率为D.利用丁与正常白色雄蚕杂交,后代保留黑蚕即可达到目标19.大肠杆菌经溶菌酶和洗涤剂处理后,拟核DNA就会缠绕在细胞壁碎片上,静置一段时间,质粒分布在上清液中,利用上述原理可初步获得质粒DNA。用三种限制酶处理提取的产物,电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利用DNA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大的特点来提取质粒DNAB.将提取的DNA溶于2mol/LNaCl溶液后,可用二苯胺试剂进行鉴定C.凝胶中的DNA分子通过染色,可在紫外灯下被检测出来D.根据电泳结果,质粒上没有限制酶I和II的切割位点,有限制酶Ⅲ的切割位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8分。20.(12分)高原地区蓝光和紫外光较强,常采用覆膜措施辅助林木育苗。为探究不同颜色覆膜对藏川杨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者检测了白膜、蓝膜和绿膜对不同光的透过率,以及覆膜后幼苗光合色素的含量,结果如图1、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图1覆膜处理 叶绿素含量(mg/g)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白膜 1.67 0.71蓝膜 2.20 0.90绿膜 1.74 0.65(1)据图1,与白膜覆盖相比,蓝膜和绿膜透过的_________都较少,可更好地减弱幼苗受到的辐射。三种光中_________光可被_________上的光合色素高效吸收后用于光反应生成_________,进而使暗反应阶段的C3还原。(2)已知光合色素提取液的浓度与其光吸收值成正比,选择适当波长的光可测定色素含量。提取光合色素时,可利用_________作为溶剂。测定叶绿素含量时,应选择红光而不能选择蓝光,原因是_________。(3)研究表明,覆盖蓝膜更有利于藏川杨幼苗在高原环境的生长。根据上述检测结果,其原因是_________(2分)。(4)在自然条件下,藏川杨叶片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如图2所示:图2①该叶片在温度a时有机物积累速率_________(填“>”“=”或“<”)c时。②温度超过b时,该植物由于暗反应速率降低导致光合速率降低,暗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③推测温度d时,藏川杨植株的干重会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21.(10分)荧光标记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可研究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取某生物(2N=12)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用“●”和“o”表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图1箭头所示;图2为该生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的显微图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图1 图2(1)图1中荧光点从①移动到②时,该细胞处于_________期,荧光点从③移动到④时,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填字母)。(2)图2中c细胞中有_________个四分体,等位基因的分离可能发生在图2_________中(填字母,2分)。(3)若将亲代细胞的核膜用3H标记,经过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核膜中均有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4)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常用方法是胸苷(TdR)双阻断法。若某细胞群G1、S、G2、M期依次为11h、8h、3h、4h,先用TdR特异性抑制DNA合成,经第一次阻断,_________期细胞立刻被抑制,其余细胞最终停留在_________交界处;洗去TdR可恢复正常的细胞周期,第二次阻断应该在第一次洗去TdR之后_________(2分)h之间进行。22.(12分)人类位于16号染色体上的PRMT7基因突变会导致患者出现难治性癫痫、短指等症状,而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PRPF8基因突变则表现为色素性视网膜炎。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两个基因之间又有复杂的关联(如图1所示),会影响人类结直肠癌患病率。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图1(1)天然PRMT7基因突变时发生的碱基对种类具体变化是:_________;写出突变PRMT7mRNA中标注的碱基序列区域所对应的基因中非模板链序列:_________。(2)图1所示PRMT72蛋白使组蛋白甲基化的过程体现了基因通过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性状。已知组蛋白特定位点的甲基化水平与染色质缠绕的紧密程度呈正相关,由此推测PRMT72蛋白可能使染色质组蛋白甲基化,抑制了相关DNA的_________(2分)过程,从而影响生物性状。这种性状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_________现象。(3)为证实PRMT7基因的突变会诱发图1所示变化,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选择未突变和突变的组织样本,分别抽取细胞中PRMT7基因的mRNA,并将之转换为相应DNA后进行鉴定,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c示相对分子质量标准品。图2据图1分析,图2中a、b样本分别来自_________组织,图中条带①产生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2分)。(4)综上可知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在于抑制该区域染色质组蛋白的局部甲基化,请根据图1提出两项合理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23.(12分)植物蔗糖转运蛋白(SUT)主要负责植物体内蔗糖的长距离运输,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决定作物的产量和品质。SUT基因家族中的StSUT2基因主要在花和老叶中表达,科学家借助Gateway克隆技术通过构建StSUT2植物超表达载体,为初探其功能提供基础。Gateway克隆技术包括TOPO反应和LR反应(如图1、图2所示),ccdB基因编码毒性蛋白,会导致细胞死亡。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从植物的_________细胞中提取总mRNA,经过_________过程获得cDNA,根据_________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即可获得大量的StSUT2基因。(2)利用图1中的TOPO反应可以将目的基因PCR产物连入入门载体,该载体上的相应序列可被拓扑异构酶(TOPO)识别并在相应位点断开_________键,形成一端为平末端,一端为黏性末端的载体,并将其与拓扑异构酶酶切后的StSUT2基因进行连接。拓扑异构酶与基因工程的_________(2分)酶功能相似。为确保StSUT2基因定向连接入门载体,在扩增StSUT2基因时,可在引物中引入5'___________3'序列。(3)图2中LR反应可借助入门载体上的attL位点和目的载体上的attR位点,将入门载体中的目的基因与目的载体中的相应片段实现同源重组,得到含目的基因的目的载体。然后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_________以促进目的基因转化。经上述处理培养后,存活的大肠杆菌中导入的应该是含目的基因的目的载体,而不是目的载体,原因是_________。(4)请结合图2中的LR反应过程,在图3的方框中补全含StSUT2基因的超表达载体的示意图_________(2分)。(5)通过比较含StSUT2基因入门载体的转基因植物细胞、含StSUT2基因超表达载体的转基因植物细胞和非转基因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从而确定StSUT2基因是否成功超量表达。24.(12分)表1为人的ABO血型决定方式,图1示有关的基因及其关系,其中IA、IB、i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且IA、IB对i为显性,H、h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表1ABO血型决定方式红细胞上抗原种类 血清抗体种类 血型只有A抗原 抗B抗体 A型只有B抗原 抗A抗体 B型A、B抗原都有 抗A、抗B抗体都无 AB型A、B抗原都无 抗A、抗B抗体都有 O型图1(1)IA、IB、i基因互为_________基因,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_性。IA、IB、i基因和H、h基因遗传时遵循_________定律。(2)一位女性志愿者在献血前进行ABO血型常规检测时初步认定为O型血,其可能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可通过检测其红细胞上是否含_________确定是否为罕见的孟买型。(3)已知孟买型在某群体中出现的概率约为1/106,图2为该群体中一个孟买型家族的系谱图。图2①图中Ⅰ-2、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②图中Ⅱ-3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③Ⅱ-1与Ⅱ-2再生一个女儿,为孟买型的概率是_________(2分);Ⅲ-2为非孟买型的概率是_________;若Ⅲ-2个体出生后检测为非孟买型,则其可能的血型及比例为_________(2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三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A 2.C 3.D 4.B 5.D 6.B 7.B 8.A 9.C 10.B 11.D 12.D 13.C 14.C 15.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6.ACD 17.CD 18.ABC 19.BC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8分。20.(12分)(1)紫外光 蓝 叶绿体类囊体膜 NADPH和ATP(2)无水乙醇(丙酮) 选择红光可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3)覆盖蓝膜紫外光透过率低,降低紫外光对幼苗的辐射的同时不影响其光合作用;与覆盖白膜和绿膜比,覆盖蓝膜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更高,有利幼苗进行光合作用(2分)(4)① > ② 温度过高,导致部分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暗反应速率降低;温度过高,导致酶的活性降低,使暗反应速率降低(答出一点即可)③ 减少 温度d时,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但植物的根部等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仍呼吸消耗有机物,导致植物体的干重减少21.(10分)(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2)6 be(2分,答出一点给1分)(3)新核膜是由旧核膜解体后的成分重新组装形成的(4) S G1/S 8-18(2分)22.(12分)(1)G-C变成A-T 5'-CGAGGATGAC-3'(2)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复制和转录(2分,答出一点给1分)可以 表观遗传(3)非突变体和突变体 突变组织存在未发生突变的细胞(2分)(答案合理即可)(4)开发PRMT72蛋白的抑制剂 移除PRPF8基因或抑制PRPF8基因的表达(合理即可)23.(12分)(1)花或老叶 逆转录 StSUT2基因两端的部分碱基序列(2)磷酸二酯 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2分) CACC CaCl2(Ca2+)(3)目的载体中含有ccdB基因,导入目的载体的大肠杆菌会死亡(或含目的基因的目的载体中无ccdB基因,导入含目的基因的目的载体的大肠杆菌不会死亡)(4)(2分,画图正确1分,标注正确1分)(5)StSUT2转运蛋白含量24.(12分)(1)等位 不定向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2)8 H抗原(3)①HhIAi和HhIAIB ②4 ③1/3003(2分) 1000/1001 A型:B型:O型=2:1:1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