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三节 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课件 学案,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第三节 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课件 学案,2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
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实验活动4
第五章 第三节
<<<
【实验目的】
1.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Ca2+、Mg2+和S。
2.熟练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认识化学方法在物质分离和提纯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药品】
粗盐、蒸馏水、0.1 mol·L-1氯化钡溶液(其作用是除去______)、20%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除去_____)、饱和碳酸钠溶液(其作用是除去 、
)、6 mol·L-1盐酸、pH试纸。
S
Mg2+
Ca2+
Ba2+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①溶解 用天平称取5.0 g粗盐,放入100 mL烧杯中,然后加入20 mL蒸馏水,用玻璃棒 ,使粗盐充分溶解,得到粗盐水
②沉淀 向粗盐水中依次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使_____、 、 、 完全沉淀析出
③过滤 将烧杯静置后过滤,除去生成的沉淀和不溶性杂质,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滤液呈 性
【实验步骤】
搅拌
S
Mg2+
Ca2+
Ba2+
引流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④中和 向滤液中滴加盐酸,用玻璃棒搅拌,直到 ,并用pH试纸检验,使滤液呈中性或微酸性
⑤蒸发 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
。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冷却后,得到去除了杂质离子的精盐
无气泡冒出
搅拌
较多固体
1.本实验中加入试剂的顺序是什么?按照其他顺序加入试剂能否达到同样的目的?
问题讨论
提示 本实验中加入试剂的顺序是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按下列顺序加入试剂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①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②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
2.在实验操作②中为什么依次加入的试剂都要略微过量?实验操作④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提升
提示 实验操作②中所加试剂过量是为了将杂质离子完全沉淀而除去。实验操作④中加入盐酸是为了除去滤液中过量的OH-和C。
3.步骤③和步骤④的操作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思考提升
提示 不能颠倒。若在过滤前加入稀盐酸,会使生成的沉淀溶解,杂质离子不能除去。
4.粗盐水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使S沉淀而除去,如何检验S是否沉淀完全?
提示 静置后,沿烧杯壁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2~3滴氯化钡溶液,若溶液不出现浑浊,说明S已沉淀完全。
5.通过此次实验活动,你认为物质分离和提纯原则应该有哪些?
思考提升
提示 (1)“不增”——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不能减少被提纯物质;
(3)“易分离”——杂质或反应后的杂质易与被提纯物质分离;
(4)“易复原”——被提纯的物质要容易复原。
1.(2024·山东济宁高一期中)某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Na+、Cl-、Cu2+和S,欲除去废水中的Cu2+和S,设计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试剂a,可观察到溶液
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加入试剂b,发生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Ba2++===BaCO3↓
C.试剂c为盐酸
D.溶液C中只含有Na+、Cl-、
跟踪训练

由流程可知,先加NaOH溶液可除去Cu2+,过滤后再加试剂a为BaCl2溶液,需过量,保证完全除去,试剂b为Na2CO3溶液,可除去过量钡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Ba2++===
BaCO3↓,过滤,向滤液
中加入试剂c为盐酸,可
除去、OH-,得到NaCl溶液,A、B、C正确;
溶液C中除含有Na+、Cl-、外还有OH-,D错误。
跟踪训练
2.(2023·南京高一期中)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方案,来分离Na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供选试剂:Na2SO4溶液、Na2CO3溶液、K2CO3溶液、盐酸。
(1)操作②的名称是   。
跟踪训练
过滤
(2)试剂a是    (填化学式,下同),试剂b是   。
(3)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跟踪训练
Na2CO3
HCl
BaCO3+2HCl===BaCl2+H2O
+CO2↑
(4)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填“能”或“不能”)。若不能,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能,此问不用回答)。
跟踪训练
不能
应该在操作②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再蒸发结晶
分离Na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可先加水溶解,然后加入过量Na2CO3溶液使BaCl2转化为沉淀,过滤得到的沉淀A(BaCO3)经洗涤后加入盐酸可生成BaCl2溶液,经蒸发、结晶、干燥后可得固体BaCl2;操作②所得滤液为NaCl
和过量Na2CO3的混合溶
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
C为NaCl和Na2CO3,应先加入过量盐酸除去过量Na2CO3后再制得NaCl。
跟踪训练
3.(2024·广州高一段考)氯化钠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主要含有泥沙、Na+、Ca2+、Mg2+、S、Cl-)提纯实验。
Ⅰ.甲同学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跟踪训练
已知:BaSO4不溶于稀盐酸和稀硝酸。
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所用的玻璃仪器包括烧杯、       ;操作④的名称是     。
跟踪训练
漏斗、玻璃棒
蒸发结晶
操作①是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包括烧杯、漏斗、玻璃棒;操作④是利用氯化钠溶液得到氯化钠晶体,名称是蒸发结晶。
跟踪训练
(2)从产品纯度考虑,试剂a、b、c可以分别为下列选项中的______(填字母);加入盐酸时发生反应生成C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A.BaCl2溶液、NaOH溶液、
Na2SO4溶液
B.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
C.BaCl2溶液、Na2SO4溶液、NaOH溶液
跟踪训练
B
2H++C===
CO2↑+H2O
由于过量的钡离子需用Na2CO3除去,因此Na2CO3一定要放在氯化钡的后面加入,NaOH溶液没有限制,故选B。
跟踪训练
Ⅱ.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进行评价,提出了一些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跟踪训练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Na2SO4溶液、BaCl2溶液。
猜想 验证的方法 现象 结论
猜想1:固体A中含BaCO3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①    ,再加入②     有气泡产生,无白色沉淀 ③   
猜想2:最后制得的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 取少量提纯后的NaCl晶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滴入稀HNO3和BaCl2溶液 ④    猜想2成立
(3)完成上述表格中:①    ;②     ;③     ;④     。
跟踪训练
稀盐酸
Na2SO4溶液
猜想1不成立
有白色沉淀生成
由于BaCO3能溶于盐酸,BaSO4不溶,则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再加入Na2SO4溶液,无白色沉淀,说明猜想1不成立;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则取少量提纯后的NaCl晶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滴入稀HNO3和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猜想2成立。
(4)根据乙同学的实验,请对甲同学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训练
得的NaCl晶体中含有
甲同学制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实验目的
1.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Ca2+、Mg2+和S。
2.熟练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认识化学方法在物质分离和提纯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药品
粗盐、蒸馏水、0.1 mol·L-1氯化钡溶液(其作用是除去    )、20%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除去    )、饱和碳酸钠溶液(其作用是除去    、    )、6 mol·L-1盐酸、pH试纸。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①溶解 用天平称取5.0 g粗盐,放入100 mL烧杯中,然后加入20 mL蒸馏水,用玻璃棒    ,使粗盐充分溶解,得到粗盐水
②沉淀 向粗盐水中依次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使    、    、    、   完全沉淀析出
③过滤 将烧杯静置后过滤,除去生成的沉淀和不溶性杂质,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滤液呈  性
④中和 向滤液中滴加盐酸,用玻璃棒搅拌,直到    ,并用pH 试纸检验,使滤液呈中性或微酸性
⑤蒸发 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    。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冷却后,得到去除了杂质离子的精盐
问题讨论
1.本实验中加入试剂的顺序是什么?按照其他顺序加入试剂能否达到同样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操作②中为什么依次加入的试剂都要略微过量?实验操作④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和步骤④的操作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粗盐水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使S沉淀而除去,如何检验S是否沉淀完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此次实验活动,你认为物质分离和提纯原则应该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4·山东济宁高一期中)某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Na+、Cl-、Cu2+和S,欲除去废水中的Cu2+和S,设计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试剂a,可观察到溶液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加入试剂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BaCO3↓
C.试剂c为盐酸
D.溶液C中只含有Na+、Cl-、
2.(2023·南京高一期中)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方案,来分离Na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供选试剂:Na2SO4溶液、Na2CO3溶液、K2CO3溶液、盐酸。
(1)操作②的名称是         。
(2)试剂a是      (填化学式,下同),试剂b是      。
(3)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填“能”或“不能”)。若不能,应如何改进?     (若能,此问不用回答)。
3.(2024·广州高一段考)氯化钠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主要含有泥沙、Na+、Ca2+、Mg2+、S、Cl-)提纯实验。
Ⅰ.甲同学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已知:BaSO4不溶于稀盐酸和稀硝酸。
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所用的玻璃仪器包括烧杯、       ;操作④的名称是    。
(2)从产品纯度考虑,试剂a、b、c可以分别为下列选项中的     (填字母);加入盐酸时发生反应生成CO2的离子方程式为    。
A.BaCl2溶液、NaOH溶液、Na2SO4溶液
B.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
C.BaCl2溶液、Na2SO4溶液、NaOH溶液
Ⅱ.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进行评价,提出了一些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猜想 验证的方法 现象 结论
猜想1:固体A中含BaCO3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①     ,再加入②    有气泡产生,无白色沉淀 ③____________
猜想2:最后制得的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 取少量提纯后的NaCl晶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滴入稀HNO3和BaCl2溶液 ④_________ 猜想2成立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Na2SO4溶液、BaCl2溶液。
(3)完成上述表格中:①    ;②    ;③    ;④    。
(4)根据乙同学的实验,请对甲同学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       。
答案精析
实验药品
S Mg2+ Ca2+ Ba2+
实验步骤
搅拌 S Mg2+ Ca2+ Ba2+ 引流 碱 无气泡冒出 搅拌 较多固体
问题讨论
1.本实验中加入试剂的顺序是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按下列顺序加入试剂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①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②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
2.实验操作②中所加试剂过量是为了将杂质离子完全沉淀而除去。实验操作④中加入盐酸是为了除去滤液中过量的OH-和C。
3.不能颠倒。若在过滤前加入稀盐酸,会使生成的沉淀溶解,杂质离子不能除去。
4.静置后,沿烧杯壁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2~3滴氯化钡溶液,若溶液不出现浑浊,说明S已沉淀完全。
5.(1)“不增”——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不减”——不能减少被提纯物质;(3)“易分离”——杂质或反应后的杂质易与被提纯物质分离;(4)“易复原”——被提纯的物质要容易复原。
跟踪训练
1.D [由流程可知,先加NaOH溶液可除去Cu2+,过滤后再加试剂a为BaCl2溶液,需过量,保证完全除去,试剂b为Na2CO3溶液,可除去过量钡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BaCO3↓,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试剂c为盐酸,可除去、OH-,得到NaCl溶液,A、B、C正确;溶液C中除含有Na+、Cl-、外还有OH-,D错误。]
2.(1)过滤 (2)Na2CO3 HCl (3)BaCO3+2HCl===BaCl2+H2O+CO2↑ (4)不能 应该在操作②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再蒸发结晶
3.(1)漏斗、玻璃棒 蒸发结晶
(2)B 2H++C===CO2↑+H2O
(3)稀盐酸 Na2SO4溶液 猜想1不成立 有白色沉淀生成
(4)甲同学制得的NaCl晶体中含有
解析 (1)操作①是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包括烧杯、漏斗、玻璃棒;操作④是利用氯化钠溶液得到氯化钠晶体,名称是蒸发结晶。
(2)由于过量的钡离子需用Na2CO3除去,因此Na2CO3一定要放在氯化钡的后面加入,NaOH溶液没有限制,故选B。
(3)由于BaCO3能溶于盐酸,BaSO4不溶,则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再加入Na2SO4溶液,无白色沉淀,说明猜想1不成立;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则取少量提纯后的NaCl晶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滴入稀HNO3和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猜想2成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