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无为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无为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名句默写:漫步家乡寻诗意】(10分)
漫步芜湖,半城山半城水。山水之间藏着文人笔下的诗意:春游镜湖之畔,可见(1)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莺歌燕舞之景;登上东西梁山,可赏李
白的(2)“
”(《望天门山》)的色彩绚丽之美;秋览赭山,静默苍茫,
可感“(3)
”(《野望》王绩)的浓浓秋韵;远望浩浩长江,天微亮,打
散满池星辉,可想“(4)
”(《渔家傲》李清照)的浪漫;夕阳下,则思
(5)“
”(崔颗《黄鹤楼》)的羁旅乡愁。
2.【名著阅读:徜徉名著觅虫趣】(12分)
蜜蜂来了,它心平气和…不一会儿,它就沉浸在采蜜的工作中了。潜伏在花下窥伺的强盗
一蟹蛛,便从隐藏之处现身,它绕到忙碌的蜜蜂身后,偷偷向它接近,然后猛冲上去突然咬住
它的脑后跟…这一咬shùn间致命,因为它破坏了蜜蜂颈部的神经节。不多时,可怜的小蜜蜂
便蹬着腿死去了。这时,凶手便舒舒服服地吸起受害者的血来。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窥(
)伺
shùn(
)间
蹬(
)
(2)下面短语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偷偷靠近
B.潜伏花下
C.隐藏之处
D.人工智能
(3)文段中可以看出法布尔用
的方法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蟹蛛的捕食方法不
是结网捕食,而是
。(2分)
(4)鲁迅先生认为《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请探究以上文段的描写方法,从下列昆
虫中选择一种进行“有趣”的描写,100字左右。(5分)
萤火虫
螳螂
圣甲虫

3.【综合性学习:行走家乡知“非遗”】(13分)
宁宁学习了综合实践“身边的文化遗产”,想邀你一起进行活动探究。
〖任务一:收集非遗资料】
宁宁上网收集到下面两个材料,请你帮助解决问题。
材料
无为市非遗目录
国家级1个:无为鱼灯(灯舞)
省级7个:无为民歌,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无为板鸭制作技艺,无为陡
岗板龙灯(灯舞),米芾拜石传说(民间传说),无为谢家元巷五彩红灯,
无为横步桥木榨油制作技艺。
市级3个:无为木老爷木榨油制作技艺,无为龙舟,无为庐剧。
县级9个:无为大鼓,无为评书,无为门歌,无为滚龙灯,南张狮子灯,鹤
毛张家桥狮子灯,太平板龙灯,天花板龙灯,西九华庙会。
材料二
为了进一步调查无为市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6月28日,安辙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一行赴无为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无为鱼灯、剔墨纱灯技艺、无为民歌和庐剧等非物
质遗产现状,探讨如何将地方非物质遗产引入高校校园,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努力。
(1)从材料一中任选一个非遗名称,向同学们作简要介绍。(4分)
(2)宁宁想考考你,给材料二的消息拟一个新闻标题。(2分)
〖任务二:编辑非遗小报刀
(1)宁宁想编辑一份“非遗小报”,请你为手抄报拟个漂亮的名字。(2分)
(2)下面是宁宁同学为“非遗”小报写的刊首语,请你帮她修改。
【甲】无为大地风光海旎,山环西北、水聚东南,临江滨湖,地杰人灵。文物和文化遗产具
有穿越时空、跨越地域、直抵人心的魅力。【乙】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传承、保护、利用好文
化遗产,挖掘多重价值,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皖中大地绽放多彩魅力,成为承载中华文明、散
播徽风皖韵的价值符号和文化精品。
①【甲】处画线句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请你修改。(1分)
②【乙】处画线句语序不当,请你修改。(2分)
〖任务三:宜传非遗文化】
宁宁同学准备在校园调查采访同学们对“无为市非遗”的了解情况,请你与她一起拟写两个采
访问题。(2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7小题。
(一)撞进教室的麻雀(21分)
庞余亮
①我十六岁考入师范,十八岁师范毕业后,开始成为一名教师。
②那时我年龄小,个子小,仅仅一米六二,体重只有四十四公斤,站在讲台上,总是故作镇
定地看着孩子们。孩子们叫其他老师为“先生”,称呼我的时候,却特别加上了一个“小”字:小先
生。
③那时是1985年,被孩子们称之为“小先生”的我站上了讲台。往后的十五年里,我用掉了
不下百本的备课笔记薄,那些卷了角的、磨了边的,牛皮纸的备课笔记薄封面上,就这样用大大
小小的指纹刻下了一个个故事。比如那只撞进教室里的麻雀…
④写字课上,一只愣头愣脑的麻雀忽然撞进了我们教室,像睡眼惺忪的学生走错了教室。本
来很安静的孩子们的心一下子都像那麻雀一样乱飞了。这只慌张的麻雀,它唧唧唧地叫着,仿佛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第2页共6页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一、(35 分)
1.(10 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2)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
日边来(3)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4)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5) 日
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每空 1分,有添字、漏字、错字,该空不得分)
2.(12 分)(1) kuī 瞬 dēng
(2) B (3) 野外观察 偷袭
(4) 如,萤火虫长着三对短短的腿,它们利用这三对小短腿迈着碎步跑动。雄性萤火虫到了成
虫时期,会长出鞘翅,就像其它甲虫一样。而雌虫则永远都保持着幼虫阶段的形态,无法享受飞
翔的快乐。萤火虫有着色彩斑斓的外衣。它的身体呈棕栗色,胸部是柔和的粉红色,边缘则点缀
着一些鲜艳的棕红色小斑点。(文字要详细、精彩,突出人性化描写即可)
3.(13 分)
【任务一】(6分)
(1) 例:无为剔墨纱灯又名宫灯,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无为剔墨纱灯工艺发源于清
嘉庆年代,有着 300 多年的历史。安徽省志列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它是将木工、雕刻、漆工和
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2)安师大或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一行赴无为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
【任务二】(5分)
(1)例:家乡的非遗等
(2)①把句中的顿号改为逗号
②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保护、传承、利用好文化遗产,挖掘多重价值。
【任务三】(2分)
示例: ① 你对无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了解?
② 能否分享一些你知道的无为非遗项目或它们的特色?
二、(55 分)
(一)(21 分)
4.(2分)C
5.(9 分)(1)(4 分)第一个“乱飞”写出了麻雀撞进教室急于逃出去的慌张样子,第二个“乱
飞”指学生上课的心思已经不再集中,像鸟一样乱飞。作者在此重复用“乱飞”一词,把麻雀飞
进教室里课堂上混乱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孩子们的分心和慌乱的麻雀没有什么区别;
②(5分)本句运用了(两次)比喻的修辞手法。先是把“目视前方”“骄傲地抬着头”的少年,
比作那种冲出教室的麻雀,再比作怒飞的雄鹰,形象生动写出了原本自卑的男孩终于通过努力实
现自己骑自行车梦想的骄傲姿态,表达了老师为男孩会骑车感到高兴和自豪的心情。
6.(4分)不能。本文标题中的“麻雀”既是指那只不小心飞进教室的麻雀,也是比喻那个自卑
胆小的男孩,具有双重作用。而且题目交待本文主要事件,是本文的线索。可是用“拐脚”男孩
做题目,直接点出男孩的缺陷,不符合文章作者爱护孩子的本心,所以不能换。(言之有理即可)
7.(6分)认同,因为“我”符合材料中“大先生”的标准,道德高尚。
①富有爱心:在关注到拐脚男孩的不爱走动之后,“我”时刻关注着他,用名人故事开导他、用
扁担帮助他学骑车,让自卑的孩子重拾信心。
②善于记录:他保留多年的备课笔记簿记录着他从教生涯中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
③乐于观察:从麻雀撞进教室,“我”就关注到了那个开窗男孩默默的善意,于是“我”便开始
关注和发现这个学生的不一样,最后帮助他成功实现理想。
④富有耐心:当“我”猜错男孩的心思时,“我”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关注,直到在作文中发现
男孩的愿望,最终帮他走出自卑的困境。
⑤善于教导:当“我”了解到男孩的愿望时,“我”能调动班里的学生一起帮助拐脚男孩学骑车,
既是帮助男孩播种信心,也是教育全班同学乐于助人。
(细腻、真诚、善良、有才华。)(能写出 3 点即可得满分)
(二)(19 分)
8. (3 分)B
9. (4 分)列数字。句子中通过列举具体的“随时随地携带手机”“机不离手”“上厕所带手机”
等几种情况在人群中的百分比,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对手机依赖程度之普遍,使说明更准确更
有说服力。
10. (4 分)小王喜欢玩手机到深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因为工作压力大,人有“趋利
避害的本能”,所以他想通过玩手机让自己放松,寻找安全感;(二)手机的游戏和视频 APP“吸
引力”强大。智能手机各种 APP,设计精妙,内容也越来越吸引人。一款游戏、一个视频的背后,
是一个专业化的团队在运作。他们绞尽脑汁,希望吸引人的注意力,想办法让人对游戏、视频上
瘾,所以小王也不能幸免。(每点 2 分。如果学生写“小王的性格因素”,则视为审题不严,不得
分。)
11. (8 分)建议:(1)由于小李性格比较孤僻,建议他们应该多和小李沟通,多关心他的情感
需要,多给他温暖,避免彼此发生冲突;(2)想办法带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打球、跑步、远足
等都可;(3)鼓励孩子去和同龄人交往,在现实世界里找朋友,建立新的人际关系;(4)与学校
老师沟通,共同携手帮助小李走出困境;(5)暂时降低对小李学习上的要求,让孩子保持轻松愉
悦的心情;(6)如果有必要,可以带孩子接受相关心理治疗等。(言之成理即可。建议至少写出 4
条)
(三)(15 分)
12.(4 分)(1)往 (2)判断语气词 (3)交换(4)正,刚
13.(6 分)(1)凭借你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
(2)你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
14.(1 分)此 数 者 愈 善 /而 离 楚 愈 远 耳。
15.(4分)(1)决心与全家人“毕力平险”,持之以恒;(2)去楚国;(3)离楚愈远;(4)行动
与目的要保持一致或者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附:课外翻译
(乙)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驾着他的车往北面赶,他告诉我说:“我
想到楚国去。”我说:“你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即使
你的马再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即使你的路费再多,
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好。”这几样越好,反而会离楚国越远!
三、(55 分)
16. 作文略(见中考评分标准)
卷面分: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