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作文复习和素材积累
“稻草定律”
材料分析+立意指导+标题范例+素材积累+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条广为流传的“稻草定律”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了:卖螃蟹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一、作文材料分析
材料围绕“稻草定律”展开,核心观点是“人的价值有时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首先剖析“稻草定律”本身,稻草本身平凡无奇,无人搭理时价值低微,但当它与不同价值的物品捆绑时,似乎就被赋予了新的价值,这揭示了一种外在环境、依附对象对事物价值认知产生影响的现象。
从“稻草”角度看,它是被动的,其价值的改变依赖于被捆绑的对象,这象征着那些自身缺乏独立价值判断和核心竞争力,盲目依赖外界关联来提升自身价值的人或事物。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热衷于攀附权贵、结交名人,认为这样就能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如同被捆绑的稻草,自身实质并未改变,只是借助他人的光环来获取表面的价值提升。
从“捆绑对象”(白菜、螃蟹)角度而言,它们代表着具有相对较高价值的个体或群体。然而,这也引发思考,被捆绑的白菜和螃蟹,其自身价值是否真的因为稻草的捆绑而有所改变?还是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上的关联,实际上并没有对其内在价值产生实质性的增减?这暗示在人际交往或社会关系中,所谓的“高价值”群体在与他人产生联系时,需要审视这种联系是真正基于内在契合与价值互补,还是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形式上的关联,甚至可能是被他人利用来抬高身价的工具。
再深入探讨“人的价值”,材料将人与稻草类比,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是与稻草的本质区别。诚然,在社会中,人脉、社交圈子等外在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人对我们价值的评判,但人的真正价值应该源于内在的品德、才能、知识、修养等综合素质,而非仅仅取决于身边的人是谁。比如屠呦呦,她在艰苦的科研环境中默默耕耘,凭借自身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卓越的科研能力发现青蒿素,为全球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其价值是由她自身的努力和成就所决定,而非取决于她身边的同事或所处的科研机构的名气。
而且,过分强调“与谁在一起”来衡量人的价值,容易导致功利化的社交倾向,人们可能会为了追求所谓的高价值社交关系而忽略自身的成长与发展,陷入一种虚荣的价值追求误区。我们应该在承认外在环境和人际关系对个人发展有一定影响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的内在修养和能力提升,以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人的价值形成,避免被“稻草定律”这种片面观点所误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标准,追求真正源于自我、基于内在品质和成就的价值实现。
二、立意指导
1. 强调内在价值的核心地位:人的价值主要源自自身的品德、才能、知识和修养等内在因素,而非单纯依赖外界的人际关系和依附对象。例如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他的价值体现在攻克粮食难题、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伟大贡献上,这是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以及对土地和人民的深厚情感等内在品质所决定的,与他身边的行政职务、荣誉头衔等外在附属无关,即使没有那些外在光环,他在农业科研领域的价值依然不可磨灭。
2. 批判功利性社交对价值认知的误导:批判社会上一些人过度追求与权贵、名人交往,企图借此提升自己价值的功利行为,呼吁树立正确的社交观和价值观。比如某些网红为了蹭热度,不择手段地与明星捆绑炒作,表面上获得了一时的关注度,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提升自己的内涵和能力,一旦热度过去,便被人遗忘,这种靠依附他人来获取虚假价值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追求真实、有意义的人际关系,通过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来实现价值提升。
3. 辩证看待外在环境与人的价值关系:一方面承认外在环境和社交圈子对个人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如良好的学术氛围、积极向上的团队等可能为个人成长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另一方面,更要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人能够在不同环境中坚守自我,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价值。例如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从繁华京都到偏远黄州、惠州等地,外在环境不断变化且日益艰难,但他没有被环境左右,凭借自身的文学才华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贬谪之地创作出众多流传千古的佳作,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文学价值,还将逆境转化为滋养心灵和文学创作的沃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这表明人可以在复杂多变的外在环境中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而非完全受环境所决定。
三、标题范例参考
1. 《莫做“寄生稻草”,当为“自强之木”》
2. 《于内蕴光华处,寻价值真章》
3. 《跳出“捆绑”怪圈,重塑自我价值》
4. 《以本真为笔,绘价值宏图》
5. 《拒做附庸,绽价值繁花》
6. 《怀瑾握瑜,自成价值高阁》
7. 《依傍终觉浅,内修值千寻》
8. 《破“稻草迷障”,铸价值脊梁》
9. 《舍“借光”之幻,逐本我之芒》
四、五句名言名句及分析
1.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分析:强调君子注重自身修养和能力提升,依靠自己实现价值,而小人则依赖他人。这与立意中重视内在价值、不依赖外在依附的观点契合,启示人们应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而非将价值寄托于外界关系。
2.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
分析: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但人应保持清醒,不能完全被环境左右。正如在价值追求中,虽承认外界环境有一定作用,但更要坚守自我,像麻中的蓬草一样,即使有环境助力,也要自身有向上生长的力量,否则在不良环境中只会随波逐流,失去自我价值。
3.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俗语
分析:直白地指出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并实现价值,关键在于自身具备扎实的本领和优秀的品质。只有自身强大,才能不依赖外界的捆绑式提升,以自身实力赢得尊重和认可,凸显内在实力在价值创造中的核心地位。
4.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泰戈尔
分析:寓意着不要因过度关注失去的外在依靠(如某些高价值的社交关系)而陷入悲伤和迷茫,而应着眼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去追寻其他可能的价值实现途径。告诉人们要摆脱对单一外在价值来源的依赖,挖掘自身潜力,寻找更多价值闪光点。
5. “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决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林肯
分析:表明一个人的成就和价值取决于自身的信念和内在追求,而非仅仅依赖外部的人脉、资源等因素。如果只想着借助他人力量提升价值,而没有坚定的内在信念支撑去努力奋斗,就无法达到应有的高度,强调了内在信念对价值实现的重要性。
五、八个经典事例
1. 陈寅恪的学术坚守:陈寅恪身处乱世,虽未依附任何政治势力,却凭借自身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历史、语言、文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坚持独立的学术研究,不随波逐流,即使双目失明,仍凭借记忆和口述完成了多部学术巨著,其价值源于对学术的纯粹热爱和深厚造诣,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彰显了内在价值的光辉,不受外界政治环境和社交圈子的干扰,专注于自我学术价值的提升与实现。
2. 杨绛的文学人生:杨绛先生一生淡薄名利,在文学创作和翻译领域默默耕耘。她与钱钟书先生相互扶持,共同沉浸于书海之中,追求知识与文学之美。她的价值体现在一部部经典作品中,如《洗澡》《我们仨》等,这些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展现了她的文学才华和人生智慧。她没有刻意追求与权贵或名人的交往来提升自己的地位,而是在宁静的生活中,通过自身的文学天赋和不懈努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以本真的文学追求塑造了自己独立且崇高的价值形象。
3. 张桂梅校长的教育奉献: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教育事业,面对艰难的教学条件和生活环境,没有依赖外界的物质援助或名人光环,而是凭借自己坚定的教育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创办免费女子高中,改变了众多山区女孩的命运。她的价值体现在为教育公平事业的无私付出上,通过自身的行动和奉献精神,成为山区教育的一面旗帜,让人们看到一个人凭借内在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使命感,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而这种价值并非来源于与所谓“高价值”群体的捆绑,而是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和对学生的深沉热爱。
4. 樊锦诗的敦煌守护:樊锦诗从青春岁月到花甲之年,坚守在敦煌文化保护的第一线。她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生活,远离世俗的功名利禄,全身心投入到敦煌莫高窟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中。她的价值在于对敦煌文化传承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多年的实地考察、研究和保护措施的推动,让敦煌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她没有借助外界的商业炒作或名人效应,而是凭借自己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和专业素养,成为敦煌文化的守护女神,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内在价值的深度和广度,证明了人的价值取决于自身的专注与奉献,而非外在的社交附属。
5. 钟南山院士的逆行担当:在新冠疫情肆虐之际,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奔赴抗疫一线。他的价值并非因为他所处的地位或身边的光环,而是源于其精湛的医术、丰富的经验以及无畏的勇气和担当精神。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疫情重灾区,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指导,稳定了全国人民的信心。他用行动证明了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关键时刻能够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和高尚品德,承担起社会责任,成为民族的脊梁,而不是依赖于外界的名声或人际关系,在国家危难时刻展现出真正源于内在品质的价值光芒。
6. 黄文秀的扶贫之路:黄文秀从名校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优厚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投身扶贫事业。她没有依靠外界的权力或财富关系来提升自己的价值,而是深入基层,与贫困群众打成一片,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她凭借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为改善农村贫困面貌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她的事迹彰显了一个人在平凡岗位上,通过自身的奉献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这种价值是由内在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所铸就,而非取决于外在的物质条件或社交圈子。
7. 屠呦呦的科研征程:屠呦呦在青蒿素的研究过程中,面对艰苦的科研环境和简陋的实验条件,没有依赖国外先进的科研团队或著名导师的指导,而是带领自己的小团队,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从传统中医药中汲取灵感,历经无数次失败后,最终成功发现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她的价值源于自身的科研实力和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在没有借助太多外界光环和人脉资源的情况下,以自身的智慧和努力推动了医学发展,成为中国科学界的杰出代表,向世人展示了内在价值在科研领域的决定性作用。
8. 顾诵芬的航空报国:顾诵芬院士投身我国航空事业,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航空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封锁的困境下,他没有依赖国外先进技术和团队,而是带领国内科研人员自主研发,攻克了多项航空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了我国航空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他的价值体现在为国家航空安全和国防建设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上,凭借自身的专业才能、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在航空领域书写了辉煌篇章,以独立的科研成就诠释了人的价值在于自身的奋斗与奉献,而非依赖外界的扶持与依附,为国家科技事业树立了榜样。
范文一:
锻造自我,绽放光芒
“稻草定律”认为人的价值取决于与谁在一起,然而,人并非稻草,其价值应从自身的磨砺与成长中找寻。正如钢铁需经千锤百炼方能成器,人亦需历经自我锻造,方可绽放光芒,实现真正的价值。
自我沉淀,是价值实现的基石。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遭受宫刑,处于极度困境之中。但他没有攀附权贵寻求庇护,也没有在众人的鄙夷中自甘堕落。相反,他在痛苦中自我沉淀,发愤著书,凭借着深厚的史学积累和坚定的信念,撰写了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他用岁月沉淀下来的才情与智慧,在历史长河中竖起一座不朽的丰碑,其价值源于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坚守,而非外界的扶持与依附。这种自我沉淀的力量,让他在困境中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升华,成为后世敬仰的史学巨匠。
自我提升,是价值增长的阶梯。苏炳添,作为一名短跑运动员,没有优越的先天身体条件,却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不断突破身体极限。他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顽强的毅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从默默无闻到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他一次次刷新亚洲纪录,让世界为之瞩目。他的价值并非因为与其他顶尖运动员同场竞技而被赋予,而是通过自身持续的自我提升,用实力在田径赛场上跑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轨迹,成为中国体育精神的杰出代表,激励着无数年轻人勇敢追求梦想,不断提升自我价值。
自我超越,是价值升华的关键。华为公司在全球通信领域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没有依赖国外已有的技术成果和合作资源,而是专注于自主研发和创新。面对重重技术封锁和挑战,华为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员工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不断超越以往的技术局限。从 5G 技术的领先突破到鸿蒙系统的自主研发,华为凭借着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在国际科技舞台上赢得了尊重和声誉。华为的价值源于其不断超越自我的追求,以创新驱动发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全球通信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实现了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价值跨越,彰显了企业在自我超越中所蕴含的巨大价值能量。
人生之路,当以自我锻造为笔,饱蘸汗水与智慧之墨,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章。我们不应将自身价值的实现寄托于外界的关联,而应专注于自我沉淀、提升与超越。唯有如此,方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独特而璀璨的价值,让生命因自我锻造而熠熠生辉,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坚实力量。
范文二:
坚守本真,成就非凡价值
“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但人绝非稻草,“稻草定律”不应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尺。人应坚守本真,凭借内在的品质和不懈的努力去成就非凡价值,方能在岁月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
坚守品德的本真,铸就价值的基石。季羡林先生一生治学严谨,品德高尚,他在学术研究领域深耕细作,成果斐然。尽管身处学术界的中心位置,备受尊崇,但他从未凭借声名去谋取私利,始终坚守着诚实、正直、谦逊的品德。在“文革”期间,他遭受磨难,却依然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不随波逐流,不阿谀奉承。他对学术的敬畏和对品德的执着,让他在学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其价值源于纯粹的品德修养和学术精神,而非外界的名利光环。这种品德的本真,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他的学术之路,也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价值典范,让我们明白品德是价值的根基,坚守住它,才能让生命绽放出永恒的光芒。
坚守理想的本真,照亮价值的方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怀着“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的朴素理想,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田间地头。他不顾外界的质疑和艰苦的科研条件,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杂交水稻研究。从最初的探索到取得重大突破,再到不断刷新产量纪录,袁隆平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理想。他没有因为一时的名利诱惑而改变研究方向,也没有因为困难挫折而放弃追求。他用一生的坚守和努力,实现了让全球数亿人免受饥饿之苦的伟大梦想,其价值在理想的指引下得以彰显,成为人类农业发展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坚守理想的本真,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正确的方向,创造出超乎想象的价值,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贡献力量。
坚守自我的本真,绽放价值的光彩。诗人李白,在那个崇尚权贵、追逐功名的时代,却能坚守自我,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他以豪放飘逸的诗歌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展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才华。尽管一生仕途坎坷,但他没有为了迎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诗歌风格和人生态度。他仗剑天涯,饮酒作乐,将生活的感悟融入诗歌创作中,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他的价值在于坚守自我的本真,用诗歌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他的故事启示我们,只有坚守自我,不被外界的喧嚣和诱惑所左右,才能让自己的独特价值得以绽放,在历史的舞台上闪耀光芒。
人活一世,当如松柏,坚守本真,经霜犹茂。我们不能被“稻草定律”所迷惑,而应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守品德、理想和自我的本真。唯有如此,方能在岁月的磨砺中成就非凡价值,让生命之花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时代洪流中坚定而独特的价值创造者。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