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练习
一、单选题
1.10月4日,2024年巴黎奥运会拳击冠军新疆行——“弘扬奥运精神·传递榜样力量”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在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进行。活动邀请巴黎奥运会冠军吴愉、常园、李倩等运动员与学生互动,分享成长经历,传授体育技能,助推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激励学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拼搏精神。“弘扬奥运精神·传递榜样力量”活动( )
①有利于确保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永恒不变
②有利于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有利于发挥其引领作用,促进青年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④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精神。这一精神是( )
A.建党精神 B.探月精神 C.特区精神 D.工匠精神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不论是以钱学森、邓稼先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还是以南仁东、黄大年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科学家,他们无不是坚持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由此可见,弘扬科学家精神( )
①是基于价值观能引领人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
②是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正确的方向保证
③能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④能够为实现重大科技突破提供坚定信念支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六十多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弘扬塞罕坝精神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学习借鉴意义。塞罕坝精神( )
①是民族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丰富和发展
②充分展现了梦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④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通过讲述不同角色在战火硝烟中的浴血成长,彰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屈的战斗意志、浓烈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信念之光。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核心是( )
A.团结统一 B.爱国主义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6.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九十年前,英勇奋战的中国红军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他们克服了无数困难,最终胜利完成了我党战略转移的任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长征精神( )
A.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B.是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
C.诞生于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D.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色的原动力
7.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革命时期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由此可见,民族精神是( )
A.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B.中国人民奋斗的物质力量
C.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 D.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8.2023年6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首次审议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目标、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领导体制、工作原则、教育内容,规定了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支持保障措施等。通过立法保障爱国主义教育是因为( )
A.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本质
B.爱国主义能为中华民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C.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D.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以坚定文化自信
9.黄旭华为建造核潜艇隐姓埋名三十载,掷言“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袁隆平毕其一生专注田垄,只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实现“禾下乘凉梦”……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肩负重任、潜心科研,在祖国大地上结出了一个个科技创新的硕果,使中国实现了从落后到跟跑、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①伟大创造精神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③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涵
④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艰辛的历史探索中,企业家是一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力量。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敢干敢闯敢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优秀企业家精神( )
①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②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④能够直接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4年国庆档上映的《志愿军:存亡之战》以志愿军群像为主线,全景式呈现抗美援朝战争中各个战线上保卫祖国的英雄儿女气壮山河的抗美援朝精神,激荡着爱国主义的动人情怀,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由此可见,该作品( )
①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凝结着坚强不屈的民族意志,浸润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④体现着爱国主义的主题,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为解决苦旱,决定开凿水渠,引漳河水。10年时间,10万儿女在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最终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凿出一条“希望之渠”。红旗渠精神记载了林县人民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成为高耸于中原大地的“精神丰碑”。林县人民以实际行动( )
①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
②展现了林县人民在追求梦想中砥砺前行的时代风貌
③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④证明了中华民族是最具梦想精神和团结精神的民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4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90年来,长征精神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长征精神是永恒的。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新时代再出发,长征永远在路上。这说明( )
①民族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②长征精神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我们要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传承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
④我们应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战胜新征程上的风险挑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以下对“雷锋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雷锋精神,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②要践行雷锋精神,汲取向上向善力量,提升全民族的道德品质
③雷锋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④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创造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在百年奋斗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展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分别铸就了不同的民族精神。可见( )
A.中国精神是不同时间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和突出表现
B.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C.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随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
D.这些精神集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础
16.师者之光,在于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之所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因为( )
①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集中体现了其精神特征
③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政治发展有重大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海草房以厚石为墙,用海草苫顶,是北方沿海地区独特的民居建筑形式。为了保护好这些海草房,当地人们坚持“以用促保”,将海草房打造成民宿聚集区,深入发掘海草房的风貌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使海草房再次融入村民生活。“以用促保”( )
①意在引导传统文化回归,承载乡愁
②能为传统建筑注入鲜活动力,延续其生命力
③让传统特色民居在生活中焕发新生
④有利于借助文旅融合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近十年来,“国潮”在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当中产生了巨大的穿透力,不少国潮茶饮品牌选择从传统文化、国风主题中找寻能与品牌契合的元素,从品牌Logo、门店装修、产品包装和名称等方面,透露出浓浓的古风古典,再辅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予以呈现。通过一系列营销动作,消费者逐渐强化了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可,也对国潮茶饮品牌有了更多的共鸣。这说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同行,为国潮品牌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
②近年来年轻人文化自信的提升成为“国潮”热形成的驱动力
③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同行,为国潮品牌发展提供了价值支撑
④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生命力在于不断促进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2024年9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活动( )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
②能激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方向保证
④可以发挥功勋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激发人们爱国情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第39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下列对教育家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
①教育家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
②教育家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③教育家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与文化基因一脉相承
④教育家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为教育强国提供物质支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
材料二 2024年是新疆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习近平多次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察调研。他强调,兵团的战略作用不可替代,要充分发挥兵团作为安边固疆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大熔炉、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的功能和作用,努力形成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新优势。迈上新征程,兵团人牢记总书记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大力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取得新成就、展现新风貌。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弘扬兵团精神对边疆稳定繁荣的价值。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血染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创造了战争奇迹,锻造了由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组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从抗美援朝的战场,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场,时代在变,但中国人爱国的情感、为国奉献的传统始终未变。“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戍边烈士陈祥榕的深情告白…这样的爱国情、报国志,鼓舞和激励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不懈奋斗,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结合材料,说明以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意义。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这是顶梁柱,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匠心聚,百业兴。近年来,在工匠精神和大国工匠的引领下,产业工人的技术创新风起云涌,我国的技术进步一日千里。产业升级日新月异。正是他们对产品生产独具匠心、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坚持和追求,汇聚起了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的磅礴力量。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让我们继续秉持其严谨、执着、敬业、创新的可贵品质,遵循其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驰而不息向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价值。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坐落在玉龙山山脉盆地中,是山林深处与世隔绝的古村落,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活化石”。从“旅游热力图”上看,这里绝对算不上是热门目的地,但是近年来“非遗+旅游”“非遗+研学”的热风也吹到了这里。
白查村先是修建了旅游驿站,有民宿、有餐饮、有非遗文创;2023年又和企业签订协议,共同打造非遗研学项目,吸引了大批学生,大家在参观船型屋时,还能体验搭建船型屋,切实体会非遗的传承和起源。
当传唱百年的琼剧写进了流行歌曲,当春秋时期便享有盛名的黎锦编织进了现代人的裙摆,当柳雕技艺出现在精美的画框上而成为爆款……在时光里蒙上了微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刻正触手可及,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阅读材料,运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创新表达形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使“非遗”焕发全新光彩的原因。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属多元素共生矿,因炉渣中二氧化钛含量高达30%以上而被国外专家判定是“不能冶炼”的“呆矿”。
1964年至1967年,原国家冶金工业部在全国范围内抽调十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工作组,开展了我国冶金工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科技大会战——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攻关。当时参与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攻关的科技人员共108人,恰好与《水浒传》中“108将”相同,因此他们也被称为“108将”。
“千军万马已进驻攀枝花,党中央及全国人民都在期待,如果冶炼失败,我们将成为‘罪人’!”今年82岁、原冶金部攀钢钢铁研究院炼铁室主任李身钊是“108将”中的一员,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他依然很激动。李身钊与同事们为解决这一“卡脖子”技术难题常常通宵达旦。许多人放弃了节假日、放弃了与家人团圆,坚守工地,一待就是几年。试验、失败、改进、再试验、再失败……就这样,从1964年开始的几年间,专家们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1000多次试验,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开启了用普通大型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世界先河。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你对“108将”感人事迹的认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C B A D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C B D C B D B
1.C
【详解】①: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不是永恒不变的,①说法错误。
②③:“弘扬奥运精神·传递榜样力量”活动邀请巴黎奥运会冠军等运动员与学生互动,分享成长经历,传授体育技能,激励学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拼搏精神,这有利于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青年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②③符合题意。
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早已形成,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A
【详解】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产党员在新征程上要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A正确。
B:一代代探月人薪火相传,铸就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B不符合题意。
C: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与题意无关,C不符合题意。
D:“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有着深厚历史沉淀的工匠精神与题意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3.D
【详解】①:价值观具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引领人生朝着积极方向前进,①错误。
②:该选项夸大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作用,②排除。
③:不同时期的科学家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推进了科技创新,说明科学家精神能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③正确。
④:在坚定理想信念的支撑下,不同时期的科学家书写了新中国科技事业气势恢宏的篇章,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他们实现重大科技突破的重要支撑,④正确。
故本题选择D项。
4.C
【详解】①④: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一精神是民族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丰富和发展,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①④正确。
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错误。
③: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③错误。
故本题选C。
5.B
【详解】B: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彰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屈的战斗意志、浓烈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信念之光。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故B正确。
ACD: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都是民族精神的内容,但不是核心,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A
【详解】A:红军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A正确。
B:长征精神不是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而是文化本身,B错误。
C:长征精神诞生于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错误。
D:社会实践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色的原动力,而不是长征精神,D错误。
故本题选A。
7.D
【详解】A:伟大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A不选。
B: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B不选。
C: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不是核心,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C不选。
D: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D正确。
故本题选D。
8.B
【详解】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错误。
B:通过立法保障爱国主义教育是因为爱国主义能为中华民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B正确。
C: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C错误。
D:材料通过立法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没有体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9.D
【详解】②④: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肩负重任、潜心科研、矢志创新、报国爱国,使中国实现了从落后到跟跑、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由此可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而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②④符合题意。
①: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①说法错误。
③:题中没有提到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涵,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0.C
【详解】①:文化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该选项夸大了优秀企业家精神的作用,①排除。
②③:优秀企业家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要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敢干敢闯敢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②③符合题意。
④:精神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而要通过实践转化,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1.B
【详解】②④:《志愿军:雄兵出击》再现了各个战线的战士气壮山河的抗美援朝精神,激荡着爱国主义的动人情怀,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由此可见,该作品凝结着坚强不屈的民族意志,体现着爱国主义的主题,浸润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②④符合题意。
①:民族精神是一种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但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①说法错误。
③:材料强调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无关,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2.A
【详解】①②:10万儿女在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最终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凿出一条“希望之渠”,林县人民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展现了林县人民在追求梦想中砥砺前行的时代风貌,①②正确。
③: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材料没有体现,③排除。
④:中华民族具有梦想精神和团结精神,但“最具”这一表述不严谨,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3.D
【详解】①: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义革命时期的突出表现,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①说法错误。
②:长征精神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而不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②说法错误。
③④:长征精神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新时代再出发,长征永远在路上。这说明我们要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传承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我们应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战胜新征程上的风险挑战,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4.C
【详解】①:雷锋精神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①错误;
②③: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因为雷锋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所以要践行雷锋精神,汲取向上向善力量,提升全民族的道德品质,②③正确;
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且雷锋精神没有创造民族精神的内涵,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5.B
【详解】A:不同时间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和突出表现,A说法错误。
B:百年接续奋斗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说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B符合题意。
C: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随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基本内涵不变,C说法错误。
D: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材料中的这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而不是物质基础,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6.D
【详解】③④:之所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因为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政治发展有重大影响,③④符合题意。
①:优秀文化才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①错误。
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17.C
【详解】②③:当地人们坚持“以用促保”,将海草房打造成民宿聚集区,深入发掘海草房的风貌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使海草房再次融入村民生活。这样做让传统特色民居在生活中焕发了新生,从而为能为传统建筑注入鲜活动力,延续其生命力,②③正确。
①:“以用促保”意在为传统建筑注入鲜活动力,而不是引导传统文化回归和承载乡愁,①不选。
④:“以用促保”强调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无关,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8.B
【详解】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①错误。
②:从品牌Log0、门店装修、产品包装和名称等方面,透露出浓浓的古风古典,再辅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予以呈现,体现了近年来年轻人文化自信的提升成为“国潮”热形成的驱动力,②符合题意。
③:不少国潮茶饮品牌选择从传统文化、国风主题中找寻能与品牌契合的元素,说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潮品牌发展提供了价值支撑,③符合题意。
④:文化的真正价值和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需求,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9.D
【详解】②④: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活动,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能激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发挥功勋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激发人们爱国情感,②④正确。
①:应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①错误。
③:“提供方向保证”的说法夸大了这一活动的作用,③错误。
故本题选D。
20.B
【详解】①③:教育家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教育家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与文化基因一脉相承,①③正确。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且教育家精神不是中华文化的核心,②排除。
④:教育家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为教育强国提供了精神支撑,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1.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②兵团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弘扬兵团精神能够为边疆稳定繁荣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③弘扬“热爱祖国”的兵团精神,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边疆稳定。④弘扬“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激励人们积极投身边疆建设,推动边疆地区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繁荣。
【分析】背景素材:新疆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
考点考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考查的范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要求说明弘扬兵团精神对边疆稳定繁荣的价值,要坚持理论与材料的对接。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可联系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四个伟大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
关键词②:要充分发挥兵团作为安边固疆稳定器→可联系为边疆稳定繁荣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③:弘扬“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取得新成就、展现新风貌→可联系激励人们积极投身边疆建设。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22.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意义: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抗美援朝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
③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有利于坚定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发扬斗争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
④抗美援朝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体现。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坚定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国家形象。
(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背景素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考点考查: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说明以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意义,需要调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可用“有利于/有助于……”的话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可联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意义:
关键词①:鼓舞和激励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可联系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关键词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可联系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③:中国人爱国的情感、为国奉献的传统始终未变→可联系有利于坚定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关键词④: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可联系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3.①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工匠精神彰显了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蕴含了严谨、执着、敬业、创新等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丰富和发展。②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培育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品格,有利于营造尊重工匠、崇尚劳动的社会风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
【分析】背景素材:弘扬工匠精神
考点考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需要调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在工匠精神和大国工匠的引领下,产业工人的技术创新风起云涌,我国的技术进步一日千里。产业升级日新月异→可联系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②: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让我们继续秉持其严谨、执着、敬业、创新的可贵品质,遵循其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驰而不息向前进→可联系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培育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品格,有利于营造尊重工匠、崇尚劳动的社会风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4.传唱百年的琼剧写进了流行歌曲,春秋时期便享有盛名的黎锦编织进了现代人的裙摆,柳雕技艺出现在精美的画框上而成为爆款,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分析】背景素材:非遗传承
考点考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命题,设问要求,说明创新表达形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使“非遗”焕发全新光彩的原因。需要调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当传唱百年的琼剧写进了流行歌曲,当春秋时期便享有盛名的黎锦编织进了现代人的裙摆,当柳雕技艺出现在精美的画框上而成为爆款→可联系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有利于发挥其当代价值。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5.“108将”感人事迹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攀枝花钒钛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各地各单位专家通力协作开展科技大会战是团结统一和伟大团结精神的体现;废寝忘食,勇于牺牲、甘于奉献彰显了勤劳勇敢和伟大的奋斗精神;攻坚克难、不断试验,开创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世界先河是自强不息和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实践。
【分析】背景素材: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攻关
考点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为“谈谈你对‘108将’感人事迹的认识”,需要调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李身钊与同事们为解决这一“卡脖子”技术难题常常通宵达旦。许多人放弃了节假日、放弃了与家人团圆,坚守工地,一待就是几年。试验、失败、改进、再试验、再失败……就这样,从1964年开始的几年间,专家们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1000多次试验,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华民族精神”作答,说明“108将”弘扬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自强不息和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实践;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