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二章 植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学情评估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第二章 植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学情评估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第二章学情评估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序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移栽树木时,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措施是(  )
A.进行遮阳 B.阴天移栽
C.合理施肥 D.减少叶片
2.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域往往降雨多,这是因为植物的(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3.福橘能够积累大量的有机物主要是靠(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呼吸作用
4.将一棵重约0.2千克的柳树培育在肥沃的土壤中,两年以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11千克,其增加的10余千克重量主要来源于(  )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
C.大气中的氧气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5.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是菠菜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B.⑤和⑧表示气孔,是菠菜蒸腾失水的“门户”
C.⑦表示保卫细胞,它不含叶绿体
D.①和④表示表皮,是保护组织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完成6~8题。
6.实验中使用碘液的目的是(  )
A.溶解叶绿素 B.清洗叶片
C.检验是否产生氧气 D.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7.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B.步骤②选一片叶片并进行遮光,其中的未遮光部分起对照作用
C.步骤④小烧杯内装酒精
D.步骤⑥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遮光部分变蓝
8.分别在清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内从植物体上相近位置摘下大小相同的绿叶,然后脱色、染色。染色最深的叶片的摘取时间是(  )
A.深夜 B.清晨 C.傍晚 D.不确定
9.在一定面积上,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让阳光更多地照射到农作物上,而植株又互不遮光,应采用的栽植方法是(  )
A.密植 B.合理密植
C.高度密植 D.高度稀植
10.在“生物实验微型化”系列活动中,同学们用废弃的注射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能证明“绿色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以下不可缺少的条件或操作是(  )
A.把植物完全淹没在水中
B.在黑暗无光条件下实验
C.用具有根、茎、叶的植物
D.将植物先暗处理2小时
12.关于茎的运输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茎内的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方向是由下向上
B.“树怕伤皮”,是因为筛管被破坏后不能运输营养物质
C.植物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来自呼吸作用
D.茎运输的有机物是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13.在量筒中插入一支正常生长的带叶枝条,将其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如图所示。24小时后,观察到整个装置质量明显减少。该装置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C.蒸腾作用散失水
D.运输作用运走有机物
1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吸取部分气体,观察溶液颜色变化。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二氧化碳含量低的BTB水溶液呈蓝绿色,二氧化碳含量高的BTB水溶液呈黄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瓶均放在相同的黑暗环境中
B.该装置能证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C.甲组BTB水溶液可能会由蓝绿色逐渐变为浅黄色
D.与乙瓶相比,甲瓶的温度会有所升高
15.“植物工厂”采用一系列新技术对植物生长环境条件进行自动化精准调控,是高效生产优质农产品的新型农业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植物生长
B.不同植物生长所需的最适温度相同
C.室外气候变化对室内环境影响不大
D.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有利于按需生产
16.人们经常把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下列措施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A.大棚中补充光照——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
B.人工授粉——弥补传粉不足
C.带土移栽植物幼苗——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
D.及时排涝——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福建省龙岩市的森林覆盖率高,是福建最“绿”的城市。下列对绿色植物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B.防风固沙,消除噪声
C.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18.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有(  )
①蒸腾作用 ②光合作用 ③呼吸作用
④水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运输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9.如图为某温室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B.bd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C.c点氧气浓度最高
D.d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20.为研究施肥深度对干旱条件下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相同条件下,选择符合实验标准的三个地块施肥、播种,长出植株后进行检测,实验数据(单位已省略)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处理生理指标 浅施 (15 cm) 中施 (30 cm) 深施 (45 cm)
叶绿素含量 1.8 2.1 2.5
气孔导度 0.12 0.15 0.18
光合作用速率 18.5 22.3 26.7
注:气孔导度数值越大,表示气孔开放程度越大。
A.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施肥深度
B.随着施肥深度增加,小麦蒸腾作用减弱
C.小麦的光合作用速率与气孔开放程度、叶绿素含量有关
D.干旱条件下深施肥提高了小麦的光合作用速率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21.(8分)下图示绿色植物的部分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理过程,箭头表示物质运输方向,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A、B、C生理过程不能在同一叶片中同时进行。
(  )(2)B生理过程为 D生理过程提供动力。
(  )(3)A、B、C生理过程中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都是气孔。
(  )(4)植物在夜间仍可进行A、B、D三种生理活动。
22.(18分)学习了植物生理作用的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①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其他处理如图。②将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③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打开弹簧夹,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④取下三个叶片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将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A、B、C瓶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瓶,这一组在实验中一般称为________组。
(3)步骤③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______作用产生的。
(4)该探究实验中,实验A和B的变量是________,实验B和C的变量是________。
(5)A、B、C三个瓶内的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会变蓝色的有________瓶的叶片,通过此实验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2分)根据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1)图一能验证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释放出______。
(2)图二能验证种子萌发时放出了__________,本实验应用的原理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
(3)图三能验证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三个实验都是用来验证植物的______________(填一个生理作用)的实验。
(5)如果将图二所用的萌发的种子换成新鲜的豆苗,则需要对实验装置进行________处理。
24.(10分)厦门市某校生物学社团的同学在劳动实践基地采用大棚种植菠菜,在种植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探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并观察,显微镜下可见图1所示,表皮上有[c]________,它的开闭是由一对[b]____________控制的。
(2)图2中甲过程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内进行。
(3)如图3为24小时内菠菜叶片释放或吸收二氧化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经分析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________(填“>”“<”或“=”)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量。
(4)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5.(12分)某校兴趣小组对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展开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①用铁丝将塑料杯悬挂于胶塞下,将胶塞安装在玻璃瓶上,玻璃瓶底注入50 mL 澄清的石灰水。②再取四套这种装置,将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等的绿萝放于塑料杯中。③按照图中所示的方法对五组装置进行 16 小时处理。④观察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用“+”表示浑浊,“-”表示澄清,记录在下表中。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实验结果 - +++ ? + -
(1)选择长势相同、叶片大小、数量相等的绿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第 1 组和第 2 组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推测第3组的实验结果是______(用“+”“-”表示)。
(4)下图中结构①为线粒体,②为叶绿体,第 4 组实验的气体变化情况为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5)综合 1~5 组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C 2.B 3.B 4.D 5.C 6.D 7.D 8.C 9.B
10.B 11.B 12.C 13.C
14.B 点拨:该装置通过BTB水溶液的颜色变化能够证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15.B
16.C 点拨:带土移栽植物幼苗目的是保护幼根和根毛,有利于根的吸收作用。
17.A 18.D 19.D 20.B
二、21.(1)× (2)√ (3)√ (4)√
22.(1)运走或消耗掉原来储存的淀粉 (2)B;对照 (3)呼吸
(4)光照;二氧化碳
(5)B;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23.(1)能量 (2)二氧化碳;变浑浊 (3)氧气
(4)呼吸作用 (5)遮光
24.(1)气孔;保卫细胞 (2)叶绿体
(3)> (4)白天适当升高大棚内的温度(或合理密植等)
答题角度:(4)围绕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等角度作答。
25.(1)控制单一变量
(2)叶片在黑暗条件下能进行呼吸作用 (3)++
(4)B;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高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5)叶片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