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知识点一:糖类、脂质、蛋白质的作用1.食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六类营养物质。2.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比较营养物质 糖类 脂肪 蛋白质主要 作用 相同点 组成细胞的主要__________________,能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 重要的____________ 人体重要的________能源物质 建造和________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食物来源 谷类(小麦、水稻等),根茎类(甘薯、马铃薯、山药等) 肥肉、大豆、花生、芝麻和各种食用油等 瘦肉、鱼、奶、蛋、豆类等3.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1)方法:通过测量食物燃烧释放热量的多少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2)装置及改进 4.【生活链接】(1)有的患者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患者几天吃不下食物,身体会明显消瘦,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________等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3)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应多吃一些牛奶、蛋、鱼、瘦肉等食物,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水和无机盐的作用1.________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人体体重的60%~70%。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人体内的____________以及尿素等废物,都要借助水才能运输。2.几种无机盐缺乏时的表现及其食物来源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表现 食物来源含钙的无机盐 儿童缺钙易患________;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易患______________ 奶类、豆类、虾皮等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肌无力、骨痛等 瘦肉、奶类、蛋类等含铁的无机盐 ______________ 瘦肉、菠菜等含碘的无机盐 __________________,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海带、紫菜等含锌的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瘦肉、肝、蛋类等3.【生活链接】青少年或孕妇经常腿“抽筋”,原因可能是缺________。知识点三:维生素的作用1.维生素不是人体________的主要成分,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对它们的需求量也很小,但是它们能参与很多生理过程,其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________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患病。2.几种维生素缺乏时的表现及其食物来源维生素的种类 缺乏时的表现 食物来源维生素A 皮肤干燥、________症、干眼症等 肝、鱼肝油、鸡蛋、胡萝卜等维生素B1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糙米、瘦肉、麦麸等叶酸(维生素B9) 巨幼红细胞贫血、胎儿神经管畸形等 水果、蔬菜和动物内脏等维生素C 维生素C缺乏症(又称________)、抵抗力下降等 新鲜的水果、蔬菜等维生素D ________、骨质疏松症等 肝、瘦肉、蛋、奶、鱼和谷类等【特别提醒】(1)维生素是有机物,但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2)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3)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归纳总结】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供能物质,且分子体积较大;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虽不能供能,但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样很重要。(2)糖类、脂质、蛋白质和维生素都属于有机物;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答案知识点一1.糖类;脂质;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2.有机物;能量;能源物质;备用;修复4.(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2)脂肪 (3)蛋白质知识点二1.水;营养物质2.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 3.钙知识点三1.细胞;生长发育 2.夜盲;坏血病;佝偻病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知识点一:血管的类型1.人体血管遍布全身各处,是运输血液的管道,根据血管结构与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管及血液的流动知识点二: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1.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概念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连通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模式图分布 一般分布较深,也有些分布较浅(如腕部动脉) 分布有深有浅(如手臂上的“青筋”就是分布较浅的静脉)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血管 特点 管壁较______、弹性______ 管壁较______、弹性______ 管壁非常薄,由______________构成;红细胞______通过血流速度 ______ 慢 最慢血流方向 心脏→____________ 身体各部分→____________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2.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多 数量最多,分布最广薄 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小 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慢 管内血流速度最慢3.静脉瓣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_。4.【生活链接】(1)颈部能够触摸到搏动的血管是________,中医上切脉诊断时触摸到搏动的血管是________。(填血管名称)(2)静脉曲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知识点一1.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低知识点二1.厚;大;薄;小; 一层扁平上皮细胞;单行;快;身体各部分;心脏3.静脉瓣4.(1)动脉;动脉(2)静脉瓣膜老化失去功能,血流变慢,血液在静脉中滞留,静脉就会膨胀形成静脉曲张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知识点一:血液的组成1.如图,血液由[ ]________和血细胞构成。2.血细胞包括白细胞、[ ]________和[ ]________。知识点二:血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运载________,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________和体内产生的________。【特别提醒】(1)正常的血液离体之后会凝固,血液凝固后上层淡黄色液体为血清,其余部分为血块。(2)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可向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抗凝剂),不久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淡黄色的血浆,中层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为红细胞。知识点三:血细胞1.认识三种血细胞的特征和功能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颜色 红色 白色 无色形态 结构 两面凹的圆饼状;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体积比较大;形状不规则,________细胞核 最小的血细胞,________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数量 最多 最少 较少功能 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______的功能 能包围、吞噬________,具有防御和保护功能 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正常值 男性:(4.3~5.8)×1012个/升 女性:(3.8~5.1)×1012个/升 (3.5~9.5)×109个/升 (1.25~3.5)×1011 个/升异常 症状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过少,说明患有________ 数量________说明身体可能出现炎症 数量过多,易造成血栓;数量过少,不易凝血示意图2.血红蛋白红细胞呈红色,这是因为它富含____________。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__,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________。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3.血液的功能:血液不仅具有__________作用,还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用。【特别提醒】(1)血浆里的是血浆蛋白,红细胞内的是血红蛋白。(2)血常规检验单中WBC指白细胞,RBC指红细胞,Hb指血红蛋白,PLT指血小板。(3)人从平原到高原一段时间后,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会增多。知识点四:输血与献血1.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如果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____________毫升,就有生命危险,需要及时输血。2.血型(1)人类有多种类型的血型系统,最常见的为ABO血型系统,包括________型、________型、________型和________型。(2)输血前要鉴定________,输血时要以________________为原则,否则可能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凝集和溶血反应。3.无偿献血(1)我国实行__________献血制度,提倡____________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2)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____________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知识拓展】 成分输血(1)大面积烧伤患者——输入血浆。(2)严重贫血患者——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3)某些出血性疾病患者——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答案知识点一1.①;血浆 2.②;血小板;③;红细胞知识点二水;血细胞;物质;废物知识点三1.有;没有;氧;病菌;贫血;多①白细胞 ②血小板 ③红细胞2.血红蛋白;结合;分离3.运输;防御;保护知识点四1.1 200~1 5002.(1)A;B;AB;O (2)血型;输同型血;红细胞3.(1)无偿;18~55 (2)200~400第2课时 营养物质的吸收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1.食物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的过程就是____________。能够被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维生素、________、__________等。2.吸收部位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3.请完成小肠结构示意图,了解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特别提醒】食物消化后剩余的残渣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这就是排遗。4.【生活链接】医生常采用输入全营养液方法为小肠吸收功能不良的病人提供营养。全营养液成分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_。①蛋白质 ②氨基酸 ③脂肪 ④维生素 ⑤葡萄糖 ⑥淀粉 ⑦麦芽糖【释疑解惑】答案知识点1.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2.葡萄糖;无机盐;维生素;小肠3.①皱襞 ②小肠绒毛 ③毛细血管一;皱襞;小肠绒毛;长;消化液4.①③⑥⑦23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只由层上皮细胞构成肠适于吸收的特点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突起,称为其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使小肠具有巨大的内表面积长是消化道最的器官,成人一般长56米小肠中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消化道各器官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消化道器官既消化又吸收胃、小肠不消化不吸收咽、食管、肛门只消化不吸收口腔只吸收不消化大肠氨基酸维生素酒精(甘油无机盐水脂肪酸葡萄糖小肠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一)第一章 人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 人的生殖知识点一: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和阴茎等。________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________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知识点二:生殖过程1.生殖过程【特别提醒】(1)膀胱不属于生殖系统,属于泌尿系统。(2)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够进入卵细胞。(3)成年女性一般每月只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卵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卵黄,卵黄中含有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2.【生活链接】女性输卵管堵塞会阻碍________;男性精子数量少或精子活动能力弱会影响__________。【易错提醒】(1)受精场所≠胚胎发育场所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而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2)婴儿出生≠新生命开始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答案知识点一1.睾丸;精子;精子;雄激素2.卵巢;胚胎发育;卵细胞;卵细胞;雌激素;胎儿知识点二1.输卵管;受精卵;子宫;8;胎盘、脐带 2.受精;受精输精管:输送阴茎尿道:排出精液和尿液附翠:储存和输送精子睾丸:产生,分泌子官:的场所输卵管:输送卵巢:产生,分泌等.阴道:精子进入和产出的通道精子+卵细胞形成部位:受精卵受精:睾丸产生的精子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的过程胚泡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在子宫内膜上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胚胎发育成胚胎形成时间:胚胎在周左右开始具有人的形态胎儿发育场所: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巾物质交换:通过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代谢废物,通过脐带、胎盘经母体排出形成时间:从受精卵开始到第38周(266天)时,胎儿发育成熟新生儿:分娩: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休的子官经阴道产出的过程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1课时 心脏的结构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心脏的结构心脏是一个主要由____________构成的中空的器官,被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各有两个腔,上面的空腔叫________,下面的空腔叫________。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特别提醒】(1)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在心脏内,不在动脉内),四肢静脉里有静脉瓣。(2)记忆口诀:上房下室向下通,左右房室不相通;房连静,室连动。2.心脏的四个腔及相连的血管、瓣膜四个腔 左心房←________左心室→主动脉右心房←上腔、下腔静脉右心室→________瓣膜 种类 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朝心室开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朝动脉开作用 防止血液倒流,保证了血液只能朝________方向流动3.心脏的功能(1)心脏的跳动为血液循环提供________。(2)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________与________过程。4.心脏的工作原理图示 状态 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 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 血流方向心房________, 心室舒张 开放 关闭 心房→心室心室________, 心房舒张 关闭 开放 心室→动脉心房和心室均 ________ 开放 关闭 静脉→心房【拓展延伸】 心脏的工作和休息心脏并不是终生不休息的,它在收缩时属于“工作”,舒张时为“休息”,并且心脏舒张期比收缩期长一些,从而使心脏充分地休息。答案知识点1.肌肉组织;心房;心室 ①主动脉 ②肺动脉 ③左心室 ④上腔静脉 ⑤下腔静脉2.肺静脉;肺动脉;一个3.(1)动力 (2)收缩;舒张 4.收缩;收缩;舒张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知识点一:排泄1.概念:人体将________、二氧化碳,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2.人体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排出的。知识点二: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泌尿系统由________、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知识点三:尿的形成和排出1.肾(1)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2)肾单位:由肾小球、________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①肾小球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②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③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2.尿的形成和排出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________的。3.排尿的意义:排出体内的________,调节体内________和________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4.尿液形成过程中血液、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对比,请完成表格,有的画“√”,没有的画“×”。类别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水 无机盐 尿素血液 √ √ ____ √ √ ____原尿 × √(微量) ____ √ √ ____尿液 × × ____ √ √ ____【方法点拨】 判断液体类型的方法(1)由位置判断:血管中是血液,肾小囊中是原尿,肾小管(末端)中是尿液。(2)由成分判断:主要看葡萄糖和大分子蛋白质。二者都有的是血浆或者血液(有血细胞的是血液,没有血细胞的是血浆)。有葡萄糖和微量蛋白质的是原尿,葡萄糖和蛋白质是“0”的是尿液。或者按照葡萄糖是“0”的是尿液,尿素最高的是尿液。知识点四:其他排泄途径人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不断产生各种废物,其中二氧化碳由____________排出体外;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____________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尿素由________通过汗腺排出体外。知识点五:血尿、蛋白尿和糖尿的成分对比1.血尿、蛋白尿和糖尿的病因疾病 病症 病变部位及病因血尿 尿液中有血细胞, 颜色呈鲜红色 ________病变,其通透性增大,使血细胞被滤过到原尿中蛋白尿 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过高 ________病变,其通透性增大,使蛋白质被滤过到原尿中糖尿 尿液中有葡萄糖,多尿 ________重吸收作用减弱,无法重吸收全部葡萄糖;胰岛素分泌异常;一次性摄入糖分过多2.【生活链接】剧烈运动之后会大量出汗,此时喝白开水好,还是喝淡盐水好?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拓展】1.排遗与排泄的区分排泄是指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粪便是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排便的过程属于排遗。2.与循环系统的关系(1)肾小球两端都连接动脉。一端是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2)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3)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进行气体交换,动脉血变成静脉血。(4)出球小动脉两端都连毛细血管网。一端是肾小球,另一端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5)血液流过不同部位之后,血液成分的变化(考查的是各个部位的功能)①血液流过小肠之后,营养物质、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②血液流过肾之后,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尿素减少。③血液流过肺之后,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答案知识点一1.尿素 2.泌尿系统知识点二肾①肾;形成尿液 ②输尿管;输送尿液 ③膀胱;储存尿液 ④尿道;排出尿液知识点三1.(1)肾 (2)肾小囊2.滤过;蛋白质;重吸收;葡萄糖;输尿管;间歇3.废物;水;无机盐4.√ ; √ ; √ ; √ ;×; √知识点四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知识点五1.肾小球;肾小球;肾小管2.喝淡盐水好;可以补充因运动出汗失去的无机盐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点一:合理营养1.合理营养是指________而________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物质(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的种类要________;“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物质的________要合适(不多也不少,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2.解读“平衡膳食宝塔”(1)每天人摄取最多的食物应是________________。(2)每天摄取最少的食物应是________。(3)青少年较成年人应多摄取的食物是____________、大豆及坚果类、____________。(4)肥胖人群饮食中应尽量减少________和________的摄入。(填营养物质名称)3.【古话今议】晋朝葛洪曾指出:“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这体现了饮食要____________。知识点二:食品安全1.食品安全应贯穿于生产、运输、加工、储存、烹饪等全过程。2.关注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问题(1)购买①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是否有__________________编号;②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要关注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过了保质期的食品绝不能食用;③购买预包装食品时,一定要特别留意包装上的过敏原提示;④购买蔬菜、水果、鱼等非预包装食品时,一定要看是否是检疫合格的。(2)加工①不能吃有毒的食品,如发霉的食物、有毒的蘑菇等;②蔬菜和水果洗干净了再食用;③禁止违法食用野生动物。(3)烹饪:厨房和炊具只有经常保持干净,才不会污染食品。(4)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可有效减少致病性微生物的传播。3.颁布法规:为保证食品安全,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防止食品浪费,于2021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答案知识点一1.全面;平衡;齐全;量2.(1)谷类、薯类 (2)盐、油 (3)奶及奶制品;动物性食物 (4)脂肪;糖类3.合理营养知识点二食品生产许可证第二节 青春期知识点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身体变化 表现形态发育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是青春期身体发育的显著特点功能发育 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生殖器官 的发育 男孩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增多,雄激素又会促进睾丸等器官的发育,睾丸开始产生精子。 女孩卵巢也会分泌更多的雌激素,雌激素又会促进卵巢发育和卵细胞的生长第二性征 的出现 ________和________会分别促进男孩和女孩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除生殖器官外男女性特有的外部特征。 (1)男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胡须生长,喉结突出,声调低沉等。 (2)女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乳房增大,骨盆增宽,声调增高等知识点二: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进入青春期,男孩会出现________,女孩出现________。知识点三: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卫生心理变化 (1)逐渐形成较强的________意识,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处理问题,但此时心智还不够成熟,遇到事情应当及时和家长、老师沟通。 (2)随着身体的发育,________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最开始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同学们应正确对待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与异性相处,要落落大方,相互尊重心理卫生 青春期应当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同学间相互________,与师长密切交流【特别提醒】青春期发育的三大特点显著特点——身高突增、体重的迅速增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发育时间——男孩比女孩晚两年第二性征——雄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答案知识点一身高突增;体重的迅速增长;雄激素;雌激素知识点二遗精;月经知识点三独立;性意识;帮助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知识点一:呼吸系统的组成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2.肺(1)位置:位于________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2)结构:肺的组成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_。【特别提醒】 口腔不属于呼吸道虽然人体能够通过口腔吸入空气,但口腔不属于呼吸道,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知识点二:呼吸道的作用1.呼吸道的结构及作用结构 作用呼吸道都有________或__________作为支架 保证气体顺畅通过两毛 鼻腔前部的________,能阻挡灰尘;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的________,可清扫异物(尘粒、细菌等) 清洁空气两黏液 鼻腔内表面的________可分泌黏液,气管和支气管管壁上的________也可以分泌黏液,这些黏液可以吸附病菌和灰尘一血管 鼻腔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____________,对空气起预热作用 温暖空气两黏液 鼻腔黏膜和腺细胞分泌的黏液中含有大量的水 湿润空气2.________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3.人体无法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__________的。4.【古话今议】“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的原因是,吞咽时____________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会引起咳嗽,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答案知识点一1.呼吸道;肺 ①鼻 ②咽 ③气管 ④肺2.(1)胸腔 (2)肺泡知识点二1.骨;软骨;鼻毛;纤毛;黏膜;腺细胞;毛细血管2.咽 3.有限 4.会厌软骨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知识点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吸气和呼气的过程【特别提醒】(1)胸廓扩大引起肺内气压降低,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从而引起吸气,不是因为吸气使胸廓扩大。(2)肺本身不具有自主扩张和回缩的能力,只能依靠胸廓的扩大和缩小而被动扩张和回缩。2.呼吸运动的图示3.吸气和呼气的曲线ABC段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CDE段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可以记成低吸高呼)。C点是吸气结束瞬间,E点是呼气结束瞬间。这两个时刻,肺内外气压相等。若运动加剧,呼吸深度加深,呼吸频率加大。知识点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1.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多 肺泡虽小,但数量极多,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膨大形成,肺泡 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大 数量众多的肺泡扩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薄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___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原理 气体扩散作用(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过程 肺泡中的__________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________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__________输送到全身各处,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被利用结果 血液中的氧增多,肺泡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增多3.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经过________层细胞,经过________层细胞膜。知识点三:吸入和呼出各气体的含量变化1.无论是吸入的气体还是呼出的气体,含量最高的都是________,且氧气的含量都________二氧化碳的含量。2.与吸入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________,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知识归纳】1.呼吸运动这四个过程无论哪一个环节发生异常,都会造成呼吸障碍,从而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甚至危及生命。2.比较肺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处的气体交换比较 氧气进出 二氧化碳 进出 血液成分 变化 图示 原理肺内 的气体 交换 从肺泡内扩散到毛细血管的血液里 从毛细血管的血液里扩散到肺泡内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均匀分布为止(扩散作用)组织处的气体交换 从毛细血管的血液里扩散到组织细胞内 从组织细胞里扩散到毛细血管的血液内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3.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得多,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引起组织细胞缺氧。煤气中毒是呼吸过程的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这一环节有故障。4.白肺是肺泡内有大量积液,直接影响了呼吸过程中的肺内的气体交换。答案知识点一1.扩大;扩大;扩张;降低;缩小;缩小;回缩;增大知识点二1.一 2.氧气;二氧化碳;血液循环 3.两;四知识点三1.氮气;高于 2.减少;增加第2课时 血液循环的途径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1.体循环的路径左心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心房。2.肺循环的路径右心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心房。3.血液循环的途径4.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比较途径 体循环 肺循环起点 左心室 右心室终点 ________ ________血液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为组织细胞运来氧和营养物质,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在肺泡处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图示相同点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联系 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承担物质运输的功能5.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________次,流经肺________次。【特别提醒】动脉内的血液不一定都是动脉血,静脉内的血液不一定都是静脉血。主动脉流动脉血,上腔、下腔静脉流静脉血;肺动脉流静脉血,肺静脉流动脉血。【知识拓展】 血液流经某些器官时的类型及成分变化结构 气体含量变化 血液类型变化 其他主要成分变化肺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静脉血→动脉血 营养物质含量减少小肠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动脉血→静脉血 营养物质含量增多答案知识点1.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腔、下腔静脉2.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4.右心房;左心房;动脉血;静脉血;静脉血;动脉血5.两; 一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 食物的消化知识点一:食物的消化1.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能够________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分子较大的有机物,必须先分解成____________的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2.消化的概念:食物在____________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________的物质的过程。3.消化系统的组成(1)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2)最大的消化腺是[ ]________,它能分泌胆汁,促进消化。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是[ ]__________、[ ]______和[8]胰;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消化腺是________和肠腺。[ ]________、[8]胰和________三种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淀粉酶。知识点二:食物的消化过程1.探究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1)实验过程图示(完成下图) (2)实验结论:①1号和2号试管对照,说明馒头变甜和________的分泌有关。②1号和3号试管对照,说明馒头变甜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 初步消化 中间产物 最终产物开始部位 参与的消化液淀粉 ________ __________ 麦芽糖 __________蛋白质 ________ __________ 多肽 __________脂肪 ________ __________、胰液、肠液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3.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二是食物中分子较大的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________________。答案知识点一1.直接;小分子 2.消化道;吸收3.(1)消化道;消化腺(2)3;肝;1;唾液腺;3;肝;胃腺;1;唾液腺;肠腺知识点二1.(1)2 mL唾液;不变蓝;变蓝 (2)①唾液 ②牙的咀嚼;舌的搅拌2.口腔;唾液;葡萄糖;胃;胃液;氨基酸;小肠;胆汁3.小分子有机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docx 第一节 人的生殖.docx 第二节 青春期.docx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docx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docx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docx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docx 第二节 第1课时 食物的消化.docx 第二节 第2课时 营养物质的吸收.docx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docx 第三节 第1课时 心脏的结构.docx 第三节 第2课时 血液循环的途径.docx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