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生物学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逃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如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工.人体内环境的pH大于正常值可引起碱中毒,pH小于正常值可引起酸中毒,根据成因可分为呼吸性中毒和代谢性中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pH保持相对稳定是酶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之一B.严重腹泻导致血浆中的HCO含量减少时,会导致碱中毒C.若肺通气不顺畅,CO2难以排出,则可能引发呼吸性酸巾毒:KD.酸/碱中毒现象体现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如图是记录蛙坐骨神经电位变化的示意图,电极1和电极2均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在图示位置给予一个适宜电刺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纤维未受到电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坐骨神经现为外正内负刺激电位记水仪B.若将坐骨神经置于Na+浓度较低的生理溶液中,电做电极2则测得的动作电位峰值编小MC.若在M点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给予同样刺激后记录仪上记录不到电位变化D.在图示位置给予一个适宜电刺激后,记录仪上会记录到两个方向相反的波峰3.长期高糖饮食可诱发糖尿病,图1、图2分别表示印、乙、丙三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忽略用餐所需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一一巾一印17--0--70-0乙15者w丙高丙0料%08409-820953002餐后时间h)答后时间)图1图2注:糖尿病思者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l.【mmol·【.‘【高二生物学第1页(共6页)】25305BA.人体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为肝糖原分解B.初步判断甲可能患有精尿病,需复查血糖C.乙血糖较高的原因是其胰岛B细胞受损D.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3.9一6.1mmol·I4,信息分子是指生物体内、外具有调节细胞生命活动作用的化学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传入神经交感神经如织细胞内分泌腺信息分于A信息分子BY信息分子CY信息分子D下斤脑肾上腺呼吸中枢印状腺信息分子E骨骼肌战栗产热增加呼吸运动川强细胞代谢加强A.信息分子B参与的调节过程能增加产热,并促进胃肠蠕动B.图中四种信息分子中,属于神经递质的是信息分子A和BC,人在剧烈运动时信息分子C在细胞中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当信息分子E分泌过多时,对信息分子D的分泌有促进作用5,在夏季高温环境中,体液大量丢失会导致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为保持脑和心脏最基础的氧气供应,机体会关闭皮肤血液循环,减少皮肤分泌的汗液量。但长时间排汗减少,会使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进而导致器官系统性损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分泌的各种激素可通过血液定向运输至靶器官、靶细胞B.体温迅速升高超过40℃的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体液大量丢失引起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帮助机体保水D.大量出汗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多,促进对K+的重吸收6.蜂蜇伤是常见的昆虫叮咬伤之一,蜂毒可能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抗组胺药物能用来治疗蜂蜇引起的某些过敏反应,其机理如图所示,H1受体主要分布于皮肤和黏膜的多种细胞表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胺组胺抗组胺药物-H1受体~H1受体组胺结合抗组胺药物占据受体过敏反应抑制过敏反应A.蜂毒作为过敏原,初次接触时不会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B.抗组胺药物能与H1受体竞争组胺,从而抑制过敏反应C.蜂毒进人机体后,可刺激B细胞活化进而产生相应抗体D.若夫妇二人都对蜂毒过敏,则子女对蜂毒过敏的概率较大7.金银花的茎不能直立生长,需要缠绕支柱上升(如图所示),缠绕现象主要是生长素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生长素命名的科学家是温特B.金银花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C.由于支柱接触,缠绕茎内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D.生长素既不催化细胞代谢,也不为细胞提供能量【高二生物学第2页(共6页)】25305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