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点石联考高二期末生物参考答案1.C2.D3.D4.C5.B6.D7.C8.D9.AB区(2分),A区域种群的性别比例与B区域无明10.C11.C12.A13.C14.B15.A显差异(或相同)(2分)(共4分)16.BCD 17.ABC 18.ACD 19.AD 20.CD24.(12分)21.(10分)(1)生物富集(1分)人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最高(1)突触小泡(1分)胞吐(1分)营养级)(1分,合理即可)(2)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2分)大脑皮层(2分)(2)①物种数目(1分)取样器取样(1分)记(3)可卡因阻止多巴胺运载体回收多巴胺(或使运名计算(1分)载体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合理即可)(2分,合理②答案1:选两块相同的土地(1分),实验组加入微即可)由于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必须不断吸食可塑料,对照组不加(1分),过一段时间后分别调查两卡因才能维持正常的神经活动(合理即可)(2分)块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1分)22.(10分)答案2:选一块土地,先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1(1)随浓度增大,油菜素内酯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分),然后加入微塑料(1分),过一段时间后第二次用先增强后减弱,甚至抑制(或“低浓度促进,高浓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1分)度抑制”,2分,合理即可)无法判断(2分)(或其他合理答案)(共3分)(2)光敏色素(1分)分生(1分)促进(1分)(3)放线菌(1分)放线菌对(微塑料中)碳元素(3)远红光促进了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利用率最高(2分,合理即可)次生(1分)产生更多的油菜素内酯(2分,答出“远红光促进细25.(11分)胞产生油菜素内酯”即可)基因表达(1分)(1)螺、浮游动物、草鱼、鲫鱼(2分,答对但不23.(12分)全给1分)增加了白鹭种群的食物来源和能量输入(1)样方(1分)(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2)干旱(或缺水)(1分)J(1分)(2)粪便(1分)一、二(1分)(鲇鱼)用于(3)化学(1分)迁入(1分)(正)反馈(1生长、发育和繁殖(1分)分)(3)2(1分)抵抗力(1分)功能平衡(1分)(4)性别比例(2分)A区域蝗虫数量(远)多于收支平衡(1分)(后两空可前后颠倒)1点石联考高二期末生物参考答案及解析1.c原不一定是蛋白质。如图过程利用了抗体和抗原特异【解析】由表可知,K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其进入性结合的特点。细胞时逆浓度运输,所以为主动运输。细胞内液和细7.C胞外液渗透压正常情况下应该相等,这样才能维持细【解析】内源LAA是植物激素,而2,4-D不是植物产胞正常的形态。生的,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实验表明,在一定范围2.D内2,4-D能促进子叶合成内源IAA(如表数据)。由表【解析】图中共有4个胞体,所以是4个神经元。a中数据可知,2,4-D为30mg·L时,并没有表现为所在部位是从感觉神经末梢到胞体兴奋传输路径,是抑制根的生长,只是促进作用减弱。10mg·L1的用来收集信息的树突。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2,4-D可以促进苜蓿种子萌发,浓度为30mg·L1时配的骨骼肌。抑制种子萌发。3.D8.D【解析】用硫酸刺激皮肤后,神经末梢兴奋会发生Na【解析】由图1前四组实验可知,蔗糖能抑制种子萌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当该反射发生时,电表a和b发,由图1第1组和第5组实验结果可知,ABA能抑制均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该实验仅可表明反射种子萌发。图1的最后一组实验,种子萌发率明显降发生时,兴奋能从感受器向效应器一端传递。非条件低,证明较高浓度蔗糖溶液(3%)可加强ABA的抑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反射中枢一般是大脑皮层以下,作用。由图2可知,3%的蔗糖溶液可提高ABA含量,包括脊髓、小脑、脑干等。将蛙脑破坏仍能发生反射,所以其可能是作为信号分子促进ABA的合成来起到说明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调节作用。蒸馏水组的种子萌发会受到其内部蔗糖和4.CABA的影响。【解析】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中的一种方式,体液调9.A节包括激素、组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解析】有些植物种子萌发时就需要光的调控。光影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等物质的调节。神经调节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光信号由光敏蛋白和激素调节中都存在分级调节。如:脑>脊髓>运感知,然后经过信号转导,最后会影响特定基因的表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反馈调节是生命系达(教材106页)。由于温度的调控,地球上植物的分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也有反馈调节,布具有地域性(教材107页)。植物能将重力信号转换如排尿是正反馈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的作用,如神经递质、激10.c素、细胞因子等。【解析】由图2可知,酵母菌在24h内达到了K值。5.B而图1中24h内只取了24小时的数据,无法体现“S”【解析】高渗性脱水表现为失水多于失Na,会导致形曲线的增长过程,但也不是“”形曲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低渗性脱水失Na+多于失水,11.cNa含量降低会引起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解析】A组实验1样方(白块)中,豚草种群优势指抗利尿激素不是垂体合成的。无论哪种脱水都需要及标约为1,意味着本地草本植物接近灭绝。气温、干时补充盐水,但盐水的浓度可根据具体情境而有所不旱等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实验表明,豚草后种植(代同,而不能只补充生理盐水。表入侵)比同时种植种群优势指标明显降低,且群落6.D越复杂,豚草种群优势指标越低。【解析】记忆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才能合成抗体。机12.A体产生的抗体能与某些侵入的物质相结合,体现了免【解析】裸岩演替的早期,没有土壤,除地衣外,其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抗体可用来检测抗原,而抗他植物不能从岩石获取养分,因而地衣成为了群落的绝密★启用前(点石联考2024一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学女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政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表为人体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的部分成分及含量统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成分NaKCa Mg CIHCOHPO/H,PO蛋白质血浆1424.32.51.110424214组织液1454.42.41.1117272.3D.4细胞内液121390.0011.6122954注:蛋白质含量的单位是mEg/L,其他成分含量的单位是mmol/LA.K主要分布在细胞内,其进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Na和C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是维持细胞外液海透压的主要离子C.细胞内蛋白质较多,导致细胞内液渗透压高于细胞外液D.表中的HCO、HPO,HPO,等离子对内环境pH有缓冲作用2.传人神经也称感觉神经:传出神经则称为运动神经,可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两大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中枫神经系统部分外周神经系统部分感觉神经纤维末梢感受机体内外刺激感觉神经躯体运动神经纤维末梢主要分布于骨豁机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纤维末梢主要分布于心肌、平滑肌和腺体运动神经ⅡA.图中共有4个神经元B.神经纤维上a所在部位是神经元的树突(点石联考)高二生物学第1页(共8页】C.运动神经Ⅱ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大类D.运动神经I所在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指骨骼肌3.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随,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分别连接电表a和b,如图所示,电极均置于神经元膜外,将蛙左后肢趾尖皮肤浸入0.5%硫酸溶液后,出现屈反射,电表a和b的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部位主要通过K内流形成动作电位B.当该反射发生时,电表a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电表b则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C.该实验可表明,反射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经元骨路机D.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4.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含多个概念,下列理解不合理的是A,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B.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中都存在分级调节C.体液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神经调节中没有D.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的作用5.高渗性脱水表现为失水多于失Na;低渗性脱水表现为失Na多于失水,等渗性脱水表现为失水同时伴有失Na,且两者丢失的比例相同或大体相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高渗性脱水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低渗性脱水会引起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C.等渗性脱水会使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D.上述三种脱水都可通过及时补充生理盐水来维持内环境稳态6.抗体不仅能起到免疫作用,还能用于某些物质的检测,其过程如待测物质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抗体是由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合成的B.机体产生的抗体与某些入侵的物质相结合,体现了免疫系统一抗体的免疫自稳功能固相支持物C.待测物质必须是蛋白质才能用抗体进行检测D.图示过程利用了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点7,研究人员用首蓿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2,4D对种子萌发和萌发后子叶中内源1A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4D(mg·L)指标052030内源1AA(ng·g')11.0711.9012.0312.0812.15苗长(cm)1.091.461.561.451.06根长(cm)2.262.432.772.72.58萌发率(%)76.2778.3390.5082.5070.67A.内源1AA属于植物激素,而2,4D不属于植物激素B.实验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2,4-D能促进子叶合成内源1AAC.实验表明,低浓度2,4D促进苗、根的生长,而高浓度2,4D则抑制苗、根的生长D.2,4-D浓度为10mg·L1时促进种子萌发,浓度为30mg·L时抑制种子萌发(点石联考)高二生物学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pdf 高二生物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