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古代文明的扩展1.农耕文明的扩展(1)条件: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2)概况①古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②西亚文明: 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一度征服埃及。 2.海洋文明的扩展(希腊文明)(1)条件:凭借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2)方式:移民。(3)范围: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3.影响: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古代世界的帝国1.波斯帝国(1)崛起时间:公元前6世纪。(2)征服扩张: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3)帝国统治: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 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地方实行 ,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 (4)走向衰亡:公元前4世纪晚期,被马其顿灭亡。2.亚历山大帝国(1)崛起时间:公元前4世纪晚期。(2)帝国建立: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3)政治统治: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3.罗马帝国(1)起源:古代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2)征服扩张:凭借由公民组成的强大的军队不断扩张,把整个 变成了罗马的内海。 (3)政治统治①社会制度: 制迅速发展。 ②统治影响:地中海地区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帝国内不同地区经济联系加强,贸易发展,帝国在1—2世纪空前繁荣。(4)确立国教:1世纪, 产生于巴勒斯坦,到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5)帝国灭亡: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世纪后期, 帝国灭亡。 文明的交流1.概述:古代世界各地区的经贸往来,以及思想、文化和技术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促进了文明的发展。2.具体内容类别 内容区域交流 技术 交流 (1)西亚的 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2) 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 文学艺 术交流 (1)西亚的 传入希腊 (2)希腊最初的雕塑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塑,在很多方面都模仿 字母文 字交流 (1)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 (2)在东方演化为 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 (3)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 (4)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中西交流 特点 汉朝和罗马帝国,主要通过 间接交流 史实 (1)早在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 (2)东汉的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密切了与西亚的联系 (3)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一、单选题1.《世界文明史》一书中指出,古埃及人主要向南与努比亚,向东北通过西奈半岛与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两河流域发生联系。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地理位置的独立性B.专制王朝的封闭性C.西亚大国的侵略性D.王权观念的宗教性2.(2024·广东汕头期中)公元前8—前6世纪,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众多城邦国家的是( )A.古印度人 B.亚述人C.古希腊人 D.阿拉伯人3.(2024·广东深圳期末)亚历山大在埃及自称法老之子。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沿用波斯制度,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还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扩大马其顿影响 B.沟通东西方文化C.稳定帝国的统治 D.促进各文明发展4.(2024·广东茂名期中)公元前550年,居鲁士二世建立了波斯帝国。薛西斯一世(约公元前519—前465年)时,波斯帝国把亚非欧三大洲的近47个帝国、王国或民族统一为一个单一的政治实体。由此推知,波斯帝国的建立( )A.加速了阿拉伯文化的外传步伐B.推动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C.重在整合亚非各国的先进文明D.传承了东西方文明主流文化5.(2024·广东云浮期末)古代罗马的庞贝古城曾出土了印度女神雕像,而在印度半岛东海岸的本迪治利城附近则发现了一个罗马商站遗址,出土了大量罗马帝国钱币等。这一现象表明( )A.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沟通B.亚历山大远征加速了文明的传播C.区域文明之间存在着联系与沟通D.宗教是早期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6.(2024·安徽马鞍山期末)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某种字母文字传播、发展情况的示意图。方框中空缺部分应填入的是( )A.腓尼基字母 B.拉丁字母C.梵文 D.楔形文字7.(2024·广东广州期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希腊人住的地方离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文明中心很近,能够从后者最早的成就中得到好处。但是,它们之间的距离还没有近到不能保持自己的特点的地步。据此可知,古希腊文明( )A.具有领先世界的条件B.形成的时代较为久远C.与大河文明有同质性D.受到亚非文明的影响8.(2024·广东清远期末)据学者研究,古希腊文字来源于亚洲腓尼基字母,青铜器来自两河文明,巨石建筑技术及风格来自古埃及。但古希腊文明却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这表明( )A.古希腊文明多元一体B.交流互鉴助推文明发展C.西方文明起源于东方D.文明形成不具有独立性二、双选题9.亚历山大帝国由亚历山大开创,下列对亚历山大帝国建立与扩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等广大地区B.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C.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波斯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D.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知识分点突破知识点一1.(2)②古巴比伦王国知识点二1.(3)君主专制 行省制 3.(2)地中海 (3)①奴隶 (4)基督教 (5)西罗马知识点三2.农耕 冶铁 神话 埃及 腓尼基 阿拉马 拉丁字母丝绸之路当堂达标检测1.A 材料信息主要体现了古代埃及文明传播的地域,虽然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连接点,但西北的地中海和东、西边的沙漠,构成了河谷流域的天然屏障,因此只能向南、向东北等方向与其他地区发生联系,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材料中对外联系体现了开放性的一面;古埃及位于非洲,不是西亚大国,排除C项;王权观念具有宗教性,但材料讲的是对外联系,D项错误。2.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他们凭借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因此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3.C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自称法老之子和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能够减少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情绪,同时,鼓励通婚和训练士兵也有助于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团结,从而稳定帝国的统治,C项正确;扩大马其顿的影响是其手段,最终目的是巩固统治,排除A项;沟通东西方文化和促进各文明发展是其客观影响,而不是主观目的,排除B、D两项。4.B 据材料“波斯帝国把亚非欧三大洲的近47个帝国、王国或民族统一为一个单一的政治实体”可知,居鲁士二世等波斯帝国的统治者迅速征服了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的国家和民族,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这有助于帝国境内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发展,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建立于公元8世纪中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波斯帝国横跨亚非欧三大洲,所以“重在整合亚非各国的先进文明”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把波斯帝国与其他东西方文明的传承者进行比较,无法得出传承东西方文明主流文化这一结论,排除D项。5.C 据材料可知,古罗马和古印度分别出土了对方的文物,说明两个文明存在联系与交流,C项正确;丝绸之路促进了汉朝与罗马帝国的交流,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亚历山大远征主要是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题干中没有涉及亚历山大远征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古罗马与古印度的交往与宗教无关,排除D项。6.A 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故选A项;腓尼基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排除B项;梵文是印度的古典语言,排除C项;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所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排除D项。7.D 根据材料信息“希腊人住的地方离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文明中心很近,能够从后者最早的成就中得到好处”可知,古希腊文明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亚非文明的影响,D项正确;古希腊距离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较近,易受到亚非文明影响,但不能据此认为古希腊文明具有领先世界的条件,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古希腊文明形成年代久远,排除B项;材料说明古希腊文明受到亚非大河文明影响的同时,还保持了自身文明的独特性,“与大河文明有同质性”是对材料信息的错误解读,排除C项。8.B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文明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文明,从而促进了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并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说明交流互鉴助推文明发展,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文明具有多样性,但未涉及文明走向了统一的趋势,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文明借鉴了西亚、非洲文明的部分内容,但不代表西方文明起源于东方,排除C项;“文明形成不具有独立性”的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文明起源的独立性较强,排除D项。9.AC 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是在马其顿王国的基础上扩张而成,并非兴起于伊朗高原,A项错误,符合题意;亚历山大帝国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C项错误,符合题意;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亚历山大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B、D两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