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坚持宪法至上—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13 坚持宪法至上—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专题13 坚持宪法至上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

1
2
3
4
5
6
点击关键词
构建思维导图
巩固核心知识
教材知识梳理
知识课时串讲
学考对接练习
点击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权
规范
权力
宪法
国家
机构
构建思维导图
巩固核心知识
1.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4.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5.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6.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巩固核心知识
7.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8.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
9.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0.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
11.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12.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教材知识梳理
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⑤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⑥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中国共产党
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要求
①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②必须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③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中国共产党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宪法是怎样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
①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人权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6.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权
1.国家机构是如何产生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
3.民主集中制的主要体现
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国家机构
1.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①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②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造福于民,运用不好,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③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④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2.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②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③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规范
权力
★1.为什么要把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①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2.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②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宪法
3.实施宪法监督的国家机关是什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4.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有什么意义?
能够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5.公民应怎样增强宪法意识,保障宪法实施?
①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②学习宪法。我们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③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④践行宪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维护宪法的权威。
宪法
1.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①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②为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③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2.宪法监督的主要内容及主体 主要内容:合宪性审查和监督
主体: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3.如何加强宪法监督?(如何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①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②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③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宪法
监督
知识课时串讲
中国
共产党
宪法
领导
制定
加强
宪法监督
需要
坚持依宪治国
增强
宪法意识
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尊重和保障人权
设置国家机构
规范权力运行
学考对接练习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此举意在( )
①从严治党,使党永葆执政的清醒和坚定
②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拥护作为力量源泉
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2.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健全国务院组织和工作制度,保障和规范国务院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由此可以看出(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监督权
③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④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3.2024年12月4日是第11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41周年纪念日。某校积极开展学习宪法活动,下列同学观点正确的是 ( )
A. 小雨: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B. 小丽: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C. 小妮: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其他法律一样
D. 小兰: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D
4.2024年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健全国务院的组织和工作制度,保障和规范国务院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
A. 依宪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B.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务院的具体组织和工作制度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B
5.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宪法
①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②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③规定国家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④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C
6.《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为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这反映了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保守国家秘密是公民的义务
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④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7.在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定陶区组织学生走进法院,变身“小法官”,沉浸式体验宪法权威;东明县开展宪法知识普及活动,回答群众相关问题;巨野县通过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宪法知识 多地重视宪法宣传的原因是( )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依法治国需要人人变身“小法官”
③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8.共青团青海省某州委联合相关部门举行“增强宪法意识 维护宪法权威”法治宣传基层行活动,让法治教育进入校园。此举有利于中学生
①制定宪法,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责
②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原则与精神
③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尊崇
④践行宪法,日常生活中要守法用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D
9. 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规定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需要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内依法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和审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纠正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法规。这一规定意在
①取消地方立法权力 ②追究和纠正违宪行为
③保障国家法制统一 ④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D
10.12月4日,某地群众积极参与“国家宪法日·共读宪法”活动。通过阅读宪法第五条部分内容(见图),可判断出( )
A. 宪法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B.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C.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1.【解放战争时期的苹果故事】辽沈战役期间,锦州乡间的苹果熟了,行军路过的解放军战士虽然饥渴难耐,却一个都没有摘。铁的纪律,暖了老百姓的心。
【新时代脱贫地区的苹果故事】新时代,延安苹果刻印着党员干部带领果农从脱贫攻坚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历程。党员干部想方设法让金融、电商、生态农业等赋能苹果产业,一条苹果产业链,串起万千小农户,融合农业与文旅,在新时代长成了“摇钱树”。从锦州到延安,从历史到现实,“苹果故事”紧密相连的都是“人民”
从播下革命火种,到领航复兴伟业,为什么始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 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④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⑤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⑦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2.2024年12月4日,长沙某中学学生走进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参加国家宪法日活动,在交流互动环节向工作人员了解宪法知识。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加强宪法监督的意义。
【答案】①加强宪法监督有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通过监督,可以确保宪法的规定得到切实遵守和执行,防止任何组织和个人违反宪法,从而稳固宪法的最高地位。②加强宪法监督能够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一系列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人身自由、平等权等。有效的监督可以确保这些权利不被非法剥夺或限制。③加强宪法监督有利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的宪法监督机制可以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推动国家治理的规范化和法治化。④加强宪法监督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稳定。宪法是公平正义的基石,通过监督保证宪法的实施,能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社会环境,增强人民对法治的信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