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备考季期末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项抢分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备考季期末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项抢分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备考季期末复习
《材料分析题》专项抢分训练
1.【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
但丁 莎士比亚 伏尔泰 马克思 恩格斯
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自拟标题,至少选择两位人物,结合相关史实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棉花贸易】
材料一 世界各地的棉花生产始于家庭组织,在古代,棉花产品的生产纯粹是家庭产业,每一个社会单位完全自给自足。12—14世纪,意大利的企业家把原棉预付给周围农村的妇女,雇佣她们纺纱;然后与城市里组织成行会的工匠签订合同,雇佣他们制造棉布;接着企业家给货物打上自己的标记出口到海外市场。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二 怎么把棉花变成象牙?或者更叫人伤脑筋的是,怎么把棉花变成奴隶?16世纪起,商人们就懂得这一神技的秘诀。他们未使用魔术,而是运用跨洋贸易……棉花转化为象牙的魔法,以及把非洲劳动力转化为咖啡和糖的戏法,均助推了世界经济,但有人和动物深受其害。
——摘自【美】彭慕兰、史蒂文·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三 美国独立后,奴隶主使奴隶制扩展到新获得的南方和西南地区,并使联邦政府实行剥削美洲土著的政策,推动了南方棉花种植业的发展。然而,南方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的工业化以及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危机。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12—14世纪意大利的棉纺织业与传统棉花产品生产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商人们的“秘诀”及这种“秘诀”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南方棉花种植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3.【工业革命】
1765年 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1769年 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获得发明专利。
1771年 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家用水带动纺纱机运转的棉纺厂,集中工人进行生产,实施工厂制度。
1784年 柯尔特取得钢铁搅炼法专利,该发明使此后二十年间英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三倍。
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1814年 斯蒂芬森发明第一台蒸汽机车。
1825年 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通车。
1839年 在英国的419560名工厂工人中,真正成年的男子只占23%,剩余的全部都是妇女和儿童,而这其中儿童的使用范围比起妇女来更加广泛。
1846年 德国作家威斯对英国的几大工业城镇描述如下: 在曼彻斯特,空气像铅一样压在你身上。在伯明翰,这就好比你坐在火炉里,鼻子插在烟斗里。在利兹,你不得不因为灰尘和臭味而咳嗽,就好像你一口气吞下了一磅辣椒——但这一切你还都能忍受。但在布拉德福德,你会以为你和魔鬼的化身住在了一起。
1851年 世界首届博览会在英国召开。博览会的会场完全由玻璃和钢铁建成,号称“水晶宫”。水晶宫内陈列着约1.4万家厂商提供的展品,其中英国约占一半。英国提供的几乎全都是工业品,而外国提供的几乎全都是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出现的新变化。
(2)指出博览会上英国的展品与其他国家的不同。结合所学,说明英国能够成功举办首届博览会的有利条件。
(3)归纳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4.【民主与法治】
材料一 雅典的民主制度就是通过公民自己参与国家的各类管理机构来实现他们的民主权力的。这样,充分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使他们能以主人公的姿态为国家的兴旺发达献计献策献力……伟大导师恩格斯也认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在当时是最进步的。
——摘自宋慧娟《奥林匹亚山圣火——辉映环球的希腊文明》
材料二 从根本上说,英国革命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国王和议会,谁掌握国家主权?通过革命,英国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制约,标志着人类社会由专制转向民主,由人治转向法治。这次革命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道路,其意义是划时代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史纲》
材料三 美国的民主实践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通过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总统制。与英国的议会制相比,美国不仅根除了“君主”“王权”的存在土壤,开启了国家元首的选举模式,而且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经过长时间的磨合,特别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使其民主形式看上去更加耀眼,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此前的英国。
——摘自孙瑛辉《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现他们的民主权力”的最高权力机构及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时期的统治者。
(2)写出材料二中“对国王的权力进行制约”的法律文献,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革命”的影响。
(3)说出材料三中“革命”所指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美国民主实践的创新之处。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出现在水土丰沛的大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每年春季的河水泛滥给农田带来肥沃的淤泥,大约在公元前4300年,生活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开始了向文明的过渡。北非的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水量充沛,土壤肥沃,有学者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赠赐”,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并且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高度文明。同样,南亚也是人类最初的文明中心,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它的典型代来是哈拉帕文化,这个地区后来雅利安人确立了种姓制度;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释迦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摘编自多部历史著作
根据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6.【美国的独立】
材料一:革命给了美利坚人一个机会,一个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的机会,美国革命不仅是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分离,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的分离。
——摘编自赵晓兰《美国的诞生》
材料二:(美国)历史上其实有两个建国的时刻,第一个在1776年,第二个在1787-1788年。《独立宣言》是第一个时刻的“开创性”文件,宪法是第二个时刻的“开创性”文件。前者非常激进,将主权确立在个体之中,将政府描述为与此抵触的力量,反抗政府则是自然的行为。后者是一个保守的文件,将主权确立于“人民”这个集体当中,将政府定位为自由的重要保护者而非敌人,认为社会平衡比个人自由更具价值。
——摘编自[美]约瑟夫·J.埃利斯《美国创世记:埃利斯建国史系列》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美国革命不仅是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分离,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的分离”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个法律文件对政府职能的不同定位,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份法律文件都具有“开创性”的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从美国独立的历程中,你有何感悟?
7.14-17世纪,文艺复兴极大地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进入近代社会。
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材料二: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在重新发现古代希腊罗马人创造的古典文化中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和启发,他们仿佛从中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努力使这种古典文化再生并赋予其新的含义,成为他们的追求和使命,伟大的人物与伟大的作品应运而生……这场运动解放了人的思想,确立了积极进取、创造和科学试验等精神,名为“复古”,实为“创新”,它冲破了枷锁,为后来资本主义的崛起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它”促使欧洲人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文艺复兴“名为‘复古’实为‘创新’”的理由。
(4)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文艺复兴产生的影响。
8.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历史探究性学习,下面是他们在学习中找到的材料,邀请你参与他们,共同完成。
材料一 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
(1)依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大洲依次应是________。图中①、②两洲之间航线的最早开辟者是________。
材料二 只有统一的国家才有足够的实力和决心,来资助这样一场伟大的航行,这也充分展示了当时欧洲封建强国的力量和决心。
——索尼亚·梅西亚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早进行“伟大航行”的国家。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3)阅读此图后,你能得出怎样的关键信息,试为该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史实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光荣革命”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同时也促使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形成了。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利,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材料三 这一时期最重大的事情,是在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的基础上,在1787年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联邦宪法》,以及由此而开创的美国联邦制国家体系······是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重要基础。
----《强国之鉴》
(1)材料一中“找到一条适中的路”指什么政治制度?该体制下的“更新”与“传统”分别指什么?
(2)分析材料二,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所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所说的“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重要基础”指的是什么?举例说明美国独立战争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但丁、波特拉克、薄伽丘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了,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近代以来,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形式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地位。17、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和北美较早确立,19世纪中期扩展至俄国和日本等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
(1)材料一中“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形成了一股怎样的思想潮流?结合其影响分析为什么这场运动“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
(2)材料二中“这一变化”是由哪一历史事件造成的?分别对“欧洲人”和“其他地方的人”产生了什么影响?
(3)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两大历史事件对材料三中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11.【使命与梦想】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梦想”。
时间 内容
公元前5世纪 雅典的“民主梦”
646年 日本的“强国梦”
14世纪中叶 意大利的“人文梦想”
1689 年 英国的“君主立宪梦想”
18世纪 法国的“理性之梦”
1787 年 美国的“制宪之梦”
1848 年 马克思在伦敦提出“实现全人类解放的梦想”
请选择表中的2个或以上梦想,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流畅,字数100-150字)
12.【艺术与时代】
材料一 17世纪后,拉丁美洲音乐最大的特点是把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音乐、非洲黑人音乐以及来源于南欧的伊比里亚半岛的音乐融合为一体,做出了富有个性的创新。西班牙的征 服者来到拉丁美洲之后,欧洲的七声音阶与印第安人的五声音阶在这里相互碰撞、 互相交融,进而形成了一种“梅斯梯佐”音阶。在乐器方面,拉丁美洲人民十分喜欢使用西班牙人带来的吉他乐器,也经常会使用印第安人的乐器——排箫、乐锯以及非洲传过来的各种鼓。
——摘编自鄂福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
材料二 1871年,巴黎人民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主要领导人欧仁 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他是一位用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20世纪初,《国际歌》传入中国。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中,工人们曾唱着《国际歌》携手斗争。在南昌起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也唱响了催人奋进的《国际歌》。
——摘编自陶乐《国际歌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17世纪后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欧仁 鲍狄埃所宣传的思想。说明《国际歌》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艺术与时代之间的关系。
13.【欧洲社会的变化】
材料一 “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是“曙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
——《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总之,资本原始积累的进行,殖民制度的建立,殖民帝国的形成,商业战争的开始,使海外利益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新因素。这样地理大发现、殖民征服打破了东西方原来的那种相互孤立,彼此隔绝的状态,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启动了世界整体化的历史。
——伏广存、于桂华等《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论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指什么事件?请列举一例与此事件相关的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2)根据材料二的图片,概括哥伦布首次航行所具备的有利条件。有学者认为1500年左右,大西洋由“一道栅栏”变成“一座桥梁”,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的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活动。指出图中航程:出程、中程、归程中,哪一航程既给非洲带来深重灾难,又给美洲经济发展带来大量劳动力。结合材料指出,此活动给当时欧洲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4.【革命与文明发展】
材料一 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用史发展的特色,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 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钱乘旦 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政治家关于“1787年美国宪法”的观点
时间 政治家 观点
19世纪中后期 【英国】威廉·格莱斯顿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20世纪60年代 【美国】马丁·路德 金 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根据曹大为等主编《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整理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驰……新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改编白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英国从“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的因素。
(2)你同意材料二中哪一位政治家的观点?请选出其中一位,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同意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举出这一时期“新的发明”一例。材料中“工厂里机器在轰鸣”说明“科技革命”带来什么重大变化?
15.【步入近代】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研读目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
第四章(近)现代 …… 二、翻转:文艺复兴只是文艺? …… 四、扩张:大航海只有血与火? …… 六、蜕变:英国凭什么成了世界第一? …… 九、启蒙:什么是经典的现代性? 十、革命:天地从此焕然一新了吗?
——摘编自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一书的目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题自拟一个观点,围绕这个观点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16.【中世纪的欧洲】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君)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军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赐给他一块封土。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
材料二 庄园法庭也被佃户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佃户的封建义务逐渐固定,对份地的使用权也相对稳定,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保护了佃户的利益……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材料三 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制度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庄园法庭对中世纪的庄园生活有哪些影响?
(3)根据材料三,总结中世纪西欧城市位置的特点。并简述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17.【亚非古代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约公元前3500——前539)
在亚洲的西南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由西北向东南平行注入波斯湾。这里民族迁徙和流动性强,文明具有高度活力。 ——摘编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材料二 古印度示意图
印度半岛北依喜马拉雅山,南临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这种“一面围山,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构成了古代印度的天然屏障,使其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从而形成了独具面貌和个性的文明单元。 ——摘编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材料三 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碑,上部是以太阳神授予汉谟拉比权杖为主题的浮雕。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别简述两处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
18.【重要史事与方向指引】
材料:世界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8世纪60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此阶段工人运动相继失败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4年 第一国际成立,领导和联合各国工人阶级起来斗争
1871年 巴黎公社建立
(1)阅读材料,补充一个主题。
A   
B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2)在以上两个主题中,任选其一,从材料中选择两个或多个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9.【资产阶级革命】
A.处死查理一世 B.签署《独立宣言》 C.攻占巴士底狱
第一条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 第十七条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任何人的财产皆不可受到剥夺。 D.颁布《权利法案》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借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为国王而征收,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E.颁布《人权宣言》
(1)以“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研究对象,可以选择上述材料中的:   (填字母);
(2)请将上述材料对应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序。(填字母);
A→   →   →C→   
(3)选择其中两幅有关联的图片并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
(4)材料中涉及了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请你帮忙拟一个合适的主题   。
答案
1.【示例】(只是参考示例,不拘泥于此答案;评分分值参照上面的评分标准)
标题: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论述:
但丁和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变革,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2.(1)①传统棉花生产是家庭生产,产品自给自足。
②意大利棉纺织业采取雇佣和分工的方式完成,产品流向市场。
(2)秘诀:开展三角贸易;
影响: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3)美国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和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矛盾尖锐,最终引发了美国内战的爆发。
(答出任意一点,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3.(1)变化:生产方式由手工劳动变成机器生产;工厂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2)①英国提供的几乎全都是工业品,他国提供的几乎全都是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
②政治: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或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或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英国成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或英国通过殖民掠夺,三角贸易等积累大量的资金,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工业革命促使铁路时代到来,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③工业革命促使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④工业革命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⑤工业革命使英国在19个世纪中期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⑥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厂制度的形成,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使英国称为世界工厂。
(答出任意两点,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4.(1)公民大会;伯里克利
(2)《权利法案》;标志着人类社会由专制转向民主,由人治转向法治,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道路。
(3)①美国独立战争
②废除了君主、王权;实行总统制;国家元首选举产生;实行三权分立,分权制衡。
(答出任意两点,有其它表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5.观点: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亚非文明。
论述:亚非文明古国都诞生于大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诞生了最早的文明之一苏美尔文明和文明古国古巴比伦王国;北非是尼罗河流域,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埃及文明,如金字塔;南亚的印度河与恒河流域也出了耀眼的古印度文明。同样,兴起于东亚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光耀千古代,对世界历史影响深远。
结论:综上所述,诞生于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古国拥有辉煌的文明成果,辉煌灿烂的古代亚非文明是大河流域孕育的成果。
6.(1)理解: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同时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类似亦可)
(2)不同定位:《独立宣言》将政府描述为与个体抵触的力量;1787年宪法将政府定位为自由的重要保护者。理由:《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3)感悟:A国家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B法律的健全可以保障民主政体的运行;C我们要依据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制度;等等。(ABC任答1条得满分,言之有理即可)
7.(1)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
(2)转变: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
(3)理由: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受到古代希腊罗马人创造的古典文化的鼓舞和启发,努力使这种古典文化再生并赋予其新的含义。
(4)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或:确立了积极进取、创造和科学试验等精神);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崛起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8.(1) 欧洲、美洲、亚洲 哥伦布
(2) 国家:葡萄牙、西班牙(顺序错误不得分)
认识:国家统一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3) 示例:【论题1】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
阐述: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交流。美洲的玉米等作物传遍世界各地,有利于养活更多的人口,促进人口的增长;亚洲的瓷器、丝绸等传到欧洲、非洲与美洲。
结论: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丰富了各洲人民的生活。
【论题2】新航路开辟给亚洲非洲美洲带来灾难
阐述: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开始对美洲进行扩张,掠夺财富,并造成美洲人口减少;为此,西欧国家开始三角贸易,给非洲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欧洲国家还对亚洲进行侵略,如葡萄牙人占领澳门,荷兰侵占台湾,给东方国家带来灾难。
结论:新航路的开辟给亚非拉带来灾难,导致了该地区的贫困与落后。
【论题3】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阐述: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扩大了市场范围。通过殖民扩张,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结论: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9.(1)君主立宪制。
更新:限制国王权力、议会掌权、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传统:保留了国王。
(2)法国:封建专制或封建等级制度。美国:英国殖民统治。
(3)1787年宪法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或确立联邦共和制);美国独立战争对拉丁美洲和法国大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10.(1)潮流:人文主义;原因: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2)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其他地方的人”: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造成了非洲的贫困和落后。(给美洲的原著居民带来灭顶之灾)
(3)共同影响:使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
11.观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论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一方面三个国家在革命后推翻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在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一系列的文献,如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这些文献体现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因此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2.(1)特点:是把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音乐、非洲黑人音乐以及来源于南欧的伊比里亚半岛的音乐融合为一体,做出了富有个性的创新。原因:在西班牙的征服过程中,欧洲的音乐和乐器传入拉丁美洲,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碰撞、互相交融 ,促进了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
(2)思想:马克思主义。影响: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鼓舞了无产阶级革命等。
(3)关系:时代孕育了艺术,艺术也必然会反哺于时代;在时代中前进,在艺术中净化,是对于时代和艺术最好的诠释。
13.(1)文艺复兴。但丁《神曲》。
(2)有利条件:先进的造船技术;地圆学说的流行;指南针的运用。
原因: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
(3)活动:“三角贸易”。
航程:中程。
影响:对欧洲,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对世界,打破了东西方的孤立状态,促成了世界的相互联系与交流,奠定了全球化的基础,形成了以欧洲列强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14.(1)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体,保持社会发展稳定性、连续性;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
(2)我同意威廉·格莱斯顿的观点理由: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同意马丁·路德·金的观点。理由:美国1781年宪法虽然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3)瓦特改良蒸汽机。变化:生产方式变化,由手工生产到机器大生产;(或生产组织形式变化:由工场到工厂。)
15.主题: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是欧洲迈向近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论述:文艺复兴推送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促使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是欧洲迈向近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16.(1)特征:封君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2)影响:庄园法庭也被佃户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保护了佃户的利益。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3)特点: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
意义:瓦解了封建制度,孕育了早期资产阶级。
17.(1)特征: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具有高度活力;古代印度文明独具个性。
(2)历史价值: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特点:受地理环境是影响;具有多元性(多样性)。
18.(1)补充主题: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2)观点: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论述: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走向联合。随后,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材料,它是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尝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是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在其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19.(1)A
(2)D;B;E
(3)选择BC,美国独立战争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4)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