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共27张PPT+1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 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共27张PPT+1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 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二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世界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
人类社会
哲学总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是何
本原
何种状态
如何
认识
认识
实践
真理
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无知。”
——苏格拉底
核心
价值
学科
素养
关键
能力
必备
知识
政治
认同
科学
精神
法治
意识
公共
参与
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重点: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学以致用,检验认识的效果,丰富和发展认识,指导实践。
总议题:结合对太阳的观测,思考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研究太阳的实践与认识!
一、认识与实践
(一)认识p48-49 1.认识的含义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①主体:人
(动物没有)
②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
③性质:主动的
≠被动的
注意:认识与意识本质上是一样的,
区别:意识VS物质∈唯物论;认识VS实践∈认识论。
议题1:结合人们对太阳的认识,谈谈你对认识两个阶段的理解?
2.认识的两个阶段
(1)感性认识
①含义: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②形式: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
①含义: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②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一、认识与实践
(一)认识 p48-49
观测:太阳磁场和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
研究:它们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彼此关联。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p48-49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②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③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太阳磁场和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
它们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彼此关联。
深化
一、认识与实践
(一)认识 2.认识的两个阶段
感性
理性
初级、
待发展
高级、
依赖于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①主体:人
(动物没有)
②对象:客观事物
(≠主观世界)
③性质:△直接现实性活动,
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的活动
(≠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议题2:结合人类对太阳的研究,谈谈你对实践及其特点的认识?
(为什么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人类产生了太阳崇拜?)
一、认识与实践
(二)实践p49-50 1.实践的含义
“夸父一号”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研制的一颗空间科学卫星,于2022年10月9日成功发射。
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形式)
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一、认识与实践
(二)实践 p49-50
2.实践的基本形式
②变革社会的实践
黑格尔: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
杜威: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
费尔巴哈:理论的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
把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混同于主观意识活动,否认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割裂了理论(认识)活动与实践的联系。
混淆了人的实践与动物的本能活动。
小组探讨3min:联系p49-50,根据以下三种观点,思考实践的特点。
3.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区别于人的认识活动)
(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区别于人的认识活动)
①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②实践过程及其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也具有客观性。
主体:人;
对象:太阳;
手段:夸父一号及相关科研设备
“夸父一号”的发射时间经过了充分考量。之所以选择在2022年发射,跟太阳活动周期有关。
2021年到2022年正处于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开始阶段,随着太阳周期的开始,太阳黑子越来越多→太阳磁场会越来越强→太阳的爆发就会逐渐达到一个峰值。
2022年发射,就可以覆盖一个从开始到峰值的较为完整的太阳周期,从而获得尽可能多的观测样本。
一、认识与实践
(二)实践 p49-50
3.实践的特点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
①改造自然:人创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新的物质生产资料;
②改造社会: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夸父一号”的科学目标就是四个字:一磁两暴。我们就是要研究磁场、耀斑、日冕物质抛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它们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可能存在的因果关联,同时为空间天气预警提供支持。
一、认识与实践
(二)实践 p49-50 3.实践的特点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①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②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
从概念性提出,到可行性研究、工程立项、工程实施,‘夸父一号’是一个大科学工程,是众多新时代中国科技工作者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是大团队团结协作的成果。
“夸父一号”科学团队部分成员在酒泉卫星发射场
古人肉眼观测
100多年前三棱镜观测
1930年发明日冕仪
现代卫星
一、认识与实践
(二)实践 p49-50 3.实践的特点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p50-53
阳历(公历)以地球围绕太阳一周为一年,
阴历以月亮的一次圆缺循环为一月。
阴阳合历,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其是在
农业生产中逐渐产生、发展完善起来的。
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途径
议题3:结合人类对太阳的探索,思考实践和认识之间有何关系?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注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的多样途径(实践、学习)
认识途径
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
实践是
认识
唯一来源
通过实践获得
通过学习知识或从别人那里获得
通过实践获得
通过实践获得
我国古代对太阳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巩固王/皇权统治,农业生产。
如今,我国作为航天大国,及时开展太阳探测活动,为影响人类航天、通讯、导航等高科技活动的空间灾害性天气预报提供支持。
推动着人们去探索研究
1.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
实践
2.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3.改造着人的主观世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提高判断和推理能力
锻炼和提高认识能力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根本)动力≠唯一动力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p50-53
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到,硬X射线源的位置与紫外亮结构的位置在高空间分辨率下完美重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HXI具有对复杂源的成像能力,成像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确认。
正确的认识(相符合)
主观
客观
实践
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对照
错误的认识(不相符)
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回答
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何谓正确认识?
检验认识是否正确?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p50-53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1)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目的和归宿。
(2)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
注意:认识的过程:实践——认识——实践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以致用。
“夸父一号”卫星的科学目标瞄准“一磁两暴”,即同时观测太阳磁场和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研究它们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彼此关联,同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支持。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p50-53
1.在路口信号灯上加装雷达检测器,精准采集车辆排队的长度、行驶速度等信息。信息回传至后台经过运算处理,给出更为优化的信号灯放行方案,最大程度减少公众等待时间,有效缓解高峰拥堵的问题。可见,智慧交通的实施( )
A.依托互联网的方式,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B.注重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体现意识的直接现实性
C.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决出行等问题
D.体现了部分决定整体,加装检测器解决出行问题
A
课堂练习
2.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这表明( )
A.实践具有不确定性
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B
3.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熟读兵书,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照搬兵书,不知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大败于长平,给后人留下了“纸上谈兵”的笑柄。“纸上谈兵”错在(  )
①忽视了战争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②没有做到从战争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 
③否认了兵书理论对战争的积极指导作用 
④没有将兵书理论与战争具体实际统一起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4.2022年11月29日23时1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将开展空间站三舱状态长期驻留管理和验证工作,并将开展涵盖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②航天实验具有直接现实性,将改变宇宙运行规律
③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归宿
④航天实验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5.2022年我国生物学研究团队在重庆发现了一个具有大量鱼类完整身体保存的特异埋藏化石群,将若干人类身体结构的起源追溯到4.36亿年前的化石鱼类中,取得了“从鱼到人”探源研究的重大进展。这一发现佐证了( )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物质的存在与否取决于科学的验证
④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6.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的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会议提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压力仍然较大,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会议的部署( )
①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②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③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坚持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从客观事物的实际出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7.如何快速鉴别有毒蘑菇,是世界性难题。经多年技术攻关,昆明植物研究所发明了速检测试剂盒,针对鹅膏环肽毒素,可通过显色反应,快速完成检验工作,识别有毒蘑菇,现已投入使用,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这表明( )
①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②基于实践获得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③人类的实践水平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
④实践的需要推动着人类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8.近日中科院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中,首次发现嫦娥五号月壤中存在天然的玻璃纤维。这些玻璃纤维证明,月壤具有良好的玻璃形成能力和优异的加工成型特性,这一研究成果肯定了在月球表面就地取材利用月壤加工生产玻璃建材的可行性,将为未来月球基地建设提供重要支撑。这说明( )
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理性认识产生的源泉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事物
④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