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共38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共38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
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
产生微弱的气流
四周空气产生相应的变化
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
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事物与事物之间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事物内部要素之间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一)联系的含义
推导关系
温室气体排放
气温上升
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岛国消失
温室气体排放与太平洋某岛国消失存在联系吗?
联系具有普遍性
食物链 自然界
联系具有普遍性
在社会生活中
------房地产产业链条
服务业
房地产
钢铁
其他
产品
家具
卫浴灯饰
建筑
材料
家电
机械
玻璃
水泥
物业管理
设计
装修
广告
1.联系的普遍性
(二)、联系的特点
事物内部
事物之间
整个世界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
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横向联系
纵向联系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知识小结
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同时要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把握。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世界观
方法论
反对错误倾向
决定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反对否认或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决定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不是意味着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都必然有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但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事物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事物联系的性质和方式要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变化。这就是联系的条件性。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和理解了。
方法论: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当然,条件上可变的,人们可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条件、创造条件
思考探究:
联系的条件性
③ ④ ⑥
① ② ⑤
①地震 ② 海啸 ③美国派出航空母舰赴日本救灾 -④东京电力公司用钢墙拦高放射性污水 ⑤地震引发日 -本岛部分沉没 ⑥中国政府对日本紧急援助2万吨燃油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1)含义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分类(与实践的关系而言)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 人类产生前就存在的自然物本身固有的种种联系 )
( 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种种联系 )
2.联系的客观性
长期以来,人们乱砍滥伐、开荒毁林、围湖造田等,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不能无视事物的固有联系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
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呢?
议一议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中国与太空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想象
没有条件
建立起联系,但无人到达太空
有一定条件,但无载人航天技术条件
经济基础雄厚,载人航天技术过硬
在原有基础上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知识小结
想问题、办事情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世界观
方法论
反对错误倾向
决定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错误。
人与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关系
联系是客观的,并非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
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认为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的观点是错误的。
直接联系 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 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 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 偶然联系
因果联系,整体部分联系……
(2)联系的
表现形式
(1)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具有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包括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原理)
3. 联系的多样性
知识小结
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世界观
方法论
反对错误倾向
决定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不能只重视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决定
知识疏理
原理 内容(世界观) 要求(方法论)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系着;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盲人摸象
他们共同犯了一个什么错误?
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混淆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没有树立全局观念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
部分
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1)含义不同
整体

部分

思考
钟表是由各个零部件组成,但任何一个零部件都不具有计时的功能,说明了什么?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功能各不相同。
(2)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①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②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被支配地位
服从于整体
服务于整体的功能
主导地位
统率作用
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
整体
部分
整体与部分的区别
1、含义不同:整体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2、作用、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1、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
2、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但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注意:
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当各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状态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古代有个人,在林中见到一张捕雀的大网,发现捕获的雀都是雀头钻进一个个网眼里去的。
于是,他回家后,用一截截短绳结成许多个互不关联的像网眼一样的小绳圈,并拿到林中去捕雀。
别人感到奇怪,他说:“去捕雀呀!反正一个雀头只钻一个洞。”结果,一个也没有捕到。
单个网眼为什么捕不到雀而整张网能捕到呢?这说明了什么哲理呢?
请思考:单个网眼为什么捕不到雀而整张网能捕到呢?
说明了什么哲理?
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战国时期,燕国的太子丹有一次宴请壮士荆轲,为了讨好荆轲,他还特意叫来一位能歌善舞的美人,为荆轲弹琴奏乐。
席间,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看着美人那双灵巧,纤细的手,连连称赞:“好手,好手!”善于察言观色的太子丹问:“壮士爱什么?”荆轲不假思索的回答:“爱其手”。太子丹立即吩咐,将美人的双手赠给荆轲。
不一会儿,侍者端出一个盘子,里面放着美人那双被砍下来的血淋淋的手。
太 子 丹 赠 手
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号”航天飞机失事,造成7名宇航员遇难,几十亿资金化为乌有。原因只是因为一个很不起眼的密封圈在点火后破裂,燃烧火焰热流外溢波及油箱,引起飞船爆炸。
探究
1981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的直接技术原因是,这架航天飞机外部燃料箱外脱落的一块重量不到两公斤的泡沫材料撞上了航天飞机左翼前缘的热保护部件,形成了裂孔,致使7名宇航员丧生。
这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部分
整体
制约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相互区别 含义不同
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
相互 联系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为部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庸人治驼》
只要驼背能直管你生死乎?
寓言故事:
据说有一位医生能治一切驼背,方法之独特,手术之简便举世无双。一驼背备厚礼求治。医生说:“包你背直”。就让驼背伏在地上,他在驼背上放一门板,蹦上去就是几下,那驼背杀猪般嚎叫:你要踩死我呀?医生说:只要驼背能直,管你生死乎?
这位医生犯了什么错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整体处于统率的主导地位,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
要求
(2)重视局部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要求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3、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含义及基本特征
①整体性(系统优化方法的核心)
②有序性
③内部结构的优化倾向
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
基本特征
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1)系统
(2)要素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等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整体的一种情况,要素只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
注意
整体性: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每个要素都不
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有序性:
系统的各要素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
整体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
加,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有一回,齐威王和田忌赛马。
他们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田忌每个等次的马都比齐威王的慢,因此,三个回合下来,田忌都败了。
一旁观战的朋友孙膑给他支招,于是田忌又向齐威王发出挑战,齐威王答应了。
赛马又开始了。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再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又用自己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
最终,田忌以两胜一负的成绩胜了齐威王。
田忌赛马
探究与共享:
田忌赛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田忌
齐威王
下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系统
系统

着眼整体性
遵循有序性
注重结构优化趋向
田忌不在意一匹马的比赛结果,而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
根据对方的部署,调整马匹的出场次序
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系统结构出现优化调整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原则,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必须做到 :
(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2)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实践方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原则,遵循
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趋向
   “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当系统内部各要素以合理的结构形成系统时,系统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即: 1+1+1>3。
“三个和尚没水喝”
当系统内部各要素以欠佳的结构形成系统时,系统的功能就会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即: 1+1+1<3。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要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思考:为什么人多了反而没水喝了?
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数虽然多了,但没有形成合理的结构,不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而是相互掣肘、相互消磨,结果各要素的力量或作用被内耗了,出现1+1<2 的效应。
方法论
①实践方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原则,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 认识方面: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立足整体,要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