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科普版 七年级上册 单元一 认识地球探宇宙专题一 认识我们的星球(第二课时)仰望星空,繁星闪烁,苍穹幽邃。我国在贵州省建设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新课导入课标要求学习目标结合科学故事、史实资料,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领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运用数据、类比等方法,描述地球的大小和形状。结合科学故事、史实资料,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第8、9页,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图1-1-1 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1-地球的形状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盖天说”:在古代人们看到周围的地面是平的,便认为整个大地都是平的,天空像一个倒扣着的巨大的锅。这就是我国古代的“盖天说”。图 1-1-9 盖天说1-地球的形状1-地球的形状“天圆地方说”,对我国的文化影响深远。上林三官五铢(中国钱币博物馆藏)1-地球的形状《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中引用曾子之言:"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1-地球的形状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球被地球影子遮住的部分呈圆弧形的现象,推断地球是球形的。图 1-1-10 月食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1-地球的形状不断探索:16世纪,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船队,实现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图 1-1-11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太 平 洋大西洋印 度 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审图号GS京(2024)0355号1-地球的形状直接观测: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测绘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进入科学观测阶段。中国空间站示意图图1-1-1 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1-地球的形状从中国空间站看地球1-地球的形状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人们发现地球是一个近似正球的不规则球体。直觉盖天说现代确证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古代推测月食过程近 代证实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1-地球的形状细心观察大胆猜想科学求证你还能搜集到哪些科学故事、史实材料,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1-地球的形状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生活中的例证1-地球的形状月食现象北极星高度登高望远……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还有哪些?1-地球的形状思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2-地球的大小【学习任务二】完成表1-1-2不同交通方式环绕地球所需时间的比较。表1-1-2不同交通方式环绕地球所需时间的比较徒步环绕地球最大周长一圈需要走4万千米,相当于绕着标准400米操场跑10万圈。约1000小时约50小时2-地球的大小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2-地球的大小课堂小结盖天说观察推测环球航行卫星图片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大小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1.有关地球形状的正确说法是( )A.正圆形 B.椭圆形C.正球体 D.不规则球体2.人类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件是( )A.人们发现太阳或月亮是球体B.人类登上月球C.麦哲伦船队成功的环球航行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DCC3.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任意一点到地心的半径都是6371千米B.若给地球量体裁衣,需要布料5.1平方千米C.“坐地日行八万里”适用赤道地区D.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米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