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沪科·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实践 追寻人类探索宇宙的进展课堂教学展示问题缘起人们自古以来就对宇宙充满好奇:宇宙是什么?宇宙是如何产生的?宇宙有多大?宇宙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现代宇宙学仍然在不断探索这些问题。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方案任务一:了解人类对宇宙起源的研究模型与证据1.热大爆炸模型该模型认为,宇宙诞生初期是一个密度极大、温度极高的奇点,并在极早期发生非常快速的膨胀和冷却。爆炸之初,温度仍很高,物质只能以电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随着宇宙不断膨胀,温度降低,逐步形成原子核、原子、分子,随后出现气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恒星和星系。2.证据①遥远星系的光谱存在红移现象,且距离越远的星系红移越大,即其退行速度越快,这表明宇宙在不断膨胀。红移2.证据②宇宙中存在微波背景辐射,其温度约为2.7K,与大爆炸理论的预言相符合。宇宙大爆炸遗留下来的电磁波辐射——微波背景辐射2.证据③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在最初几分钟里经历了原初核合成过程,会产生 3:1的氢和氦,这与观测结果一致。任务二:了解人类对宇宙黑洞的探索历程与结果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通过爱因斯坦场方程,预言了黑洞的存在,黑洞的引力极其强大,光一旦进入其视界内将无法逸出。1916年,卡尔·史瓦西利用爱因斯坦的场方程,推导出黑洞的精确解,这为黑洞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1970年代,通过卫星探测器探测到了银河系中心人马座A*的黑洞存在。2019 年4月10日,人类首次拍摄了黑洞的照片。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的首张照片任务三:了解人类对宇宙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探测进展暗物质与暗能量暗物质是一种不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物质,因此无法通过光学或电磁波观测器直接探测到。暗能量是一种反引力作用的能量,它的存在导致字宙的膨胀加速而不是减缓。任务四:了解人类对物质与反物质的探究进展粒子都存在其反粒子,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也就是反物质,当正反物质相遇时,双方就会相互湮灭抵消,产生巨大能量。什么是反物质课堂教学展示交流评估举办关于探索宇宙奥秘的科普活动,利用收集的信息(含图片及视频等)完成用于讲演的多媒体课件,与同学分享调研结果及自己的观点,体会人类在探索宇宙中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体会宇宙之大、奥秘无穷,科学探索之无止境。课堂教学展示拓展交流查阅资料,了解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进展,如量子纠缠的研究现状等,为关于微观世界的科普活动做准备。课堂教学展示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类对黑洞的探索历程.mp4 人类首次观测到反氢原子自由下落.mp4 什么是反物质.mp4 宇宙大爆炸理论证据.mp4 实践 追寻人类探索宇宙的进展.pptx 暗物质与暗能量.mp4 红移.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