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沪科·八年级下册第2课时 液体压强的计算及应用课堂教学展示复习导入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液 gh表示压强,单位:_____液体的______,单位:______液体中某点的深度,单位:_____Pa密度kg/m3m注:公式中“h”指研究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与容器的粗细、形状和是否倾斜均无关甲乙丙液体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容器底面积相等,均为S;容器内盛有密度为ρ的同种液体,深度均为h。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计算课堂教学展示进行新课由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p=ρgh 可得 p甲=p乙=p丙根据F=pS可得,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也相等,即F甲=F乙=F丙从图中可以看到三个容器中液体的体积不等,根据m=ρV可得, m甲>m乙>m丙,即G甲>G乙>G丙静止液体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甲乙丙台形容器问题点击观看视频例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底面积相同的薄壁容器甲、乙、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为圆柱形,乙、丙为圆台形,分别装有 A、B、C 三种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密度 ρA >ρB>ρC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B>pA>pCC.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BD.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甲=F乙=F丙BD如图甲所示,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内装两种不同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液体质量分别为 m甲 和 m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F甲 和 F乙 ,距离容器底部等高的位置有 A、B 两点,受到液体压强分别为 pA 和 pB.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m甲>m乙,F甲>F乙 ,pA>pBB. m甲>m乙, F甲>F乙,pA<pBC. m甲<m乙, F甲<F乙,pA<pBD. m甲<m乙, F甲>F乙,pA>pBA针对训练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思 考知识点2 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共同特点: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点击图片观看视频液体静止液片处于平衡状态液片两侧所受压力 F1=F2液片两侧所受压强 p1=p2两管液柱高度h左=h右两管液面相平连通器原理:同种液体在容器内同一位置任意方向上的压强大小相等。连通器的应用:茶壶茶壶的壶嘴与壶身组成连通器。如果壶嘴太高,不方便倒水;如果壶嘴太低,则装不满水。水塔水塔和自来水管构成连通器,由于水塔内水位总比自来水管中的高,水龙头总能出水。装修工人利用装水软管形成连通器,便于找等高线。排水管的存水弯是一个连通器,可储存一部分水,阻止下水道中的异味进入室内。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A. 高于B管中的水面B. 低于B管中的水面C. 与B管中的水面相平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C针对训练科学书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中的船闸【点击观看船过船闸原理视频】我国的三峡工程,无论是规模还是建造难度,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其中长江三峡船闸,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连通器, 利用五级船闸解决了有巨大落差的上下游的航运问题。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液体压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液压系统,其中涉及的帕斯卡定律是许多液压系统和液压机工作的基础。拓展一步2. 液压机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F2S2F1S1=F1S1F2S2两个活塞与同一容器的液体相接触,施加于小活塞的压强大小不变地被液体传递给大活塞,大活塞便可以产生一个与其横截面面积成正比的力。液压千斤顶:人们通过机械给小活塞施加力,密闭液体将液体压强大小不变地传给大活塞,大活塞因此获得更大的力,再通过机械将物体(如小汽车)顶起。课堂教学展示随堂练习1. 如图所示,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容器,它们的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内装有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则( )A. 各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相同B. 各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不同C. 各容器所受桌面的支持力不同D. 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同B甲乙丙2. 如图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并且液面相平,则两杯底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怎样?ABAB液体对底面的压力 F=G=mg,压力相等液体对底面压强 p=ρ液 gh,所以pA >pBm相同,而 VA<VB,ρA>ρB3.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如图所示的一幅广告,图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解:图中反映出壶嘴的水面高于壶身中的水面,显然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茶壶是一个连通器,当装入的同种液体静止时,壶嘴中的液面与壶身中的液面应该总是相平的,不可能是一边高一边低。4.一艘潜水艇潜入海面以下 100 m 深处时,潜水艇上面积为 2 m2 的舱盖受到海水产生的压强和压力各是多大?如果该潜水艇再下潜 50 m,这个舱盖受到的压力变为多大?(海水的密度取1.03×103kg/m3,g取10N/kg)解:潜水艇潜入海面以下100m深处时舱盖所受的压强为p1=ρ海水gh1=1.03×103kg/m3×10N/kg×100m=1.03×106Pa。所受的压力为F1=p1S=1.03×106Pa×2m2=2.06×106N。潜水艇潜入海面以下150m深处时舱盖所受的压力为F2=p2S=ρ海水g(h1+h2)S=1.03×103kg/m3×10N /kg×(100m+50m) ×2m2=3.09×106N4.一艘潜水艇潜入海面以下 100 m 深处时,潜水艇上面积为 2 m2 的舱盖受到海水产生的压强和压力各是多大?如果该潜水艇再下潜 50 m,这个舱盖受到的压力变为多大?(海水的密度取1.03×103kg/m3,g取10N/kg)连通器: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液体压强的计算及应用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课堂教学展示课堂小结计算:p=ρ液 gh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课后反馈总结布置作业(共35张PPT)沪科·八年级下册第二节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课堂教学展示新课导入水坝建造成上窄下宽人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时,会感到呼吸有些困难。潜水员在不同深度的水中作业时,需要穿抗压能力不同的潜水服。思考:对于固体而言,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有压力,就存在压强。那么液体是否也有压强?知识点1 液体的压强课堂教学展示进行新课固体对支撑面有压力思考:液体对支撑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力吗?有压强吗?液体有重力,所以会对与它接触的容器底部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产生压强。观察水的压强如图(a)所示,玻璃容器侧面的高、中、低部各有一个完全相同的孔,三张相同的橡皮膜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三个孔封住。往容器中加水,使水面高过最上面的孔【图(b)】,观察三张橡皮膜加水前后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倒水前橡皮膜是平的,倒水后橡皮膜都向外凸出。液体存在压强,称为液体压强。现象:这个现象能够表明什么?表明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力,存在压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体对支撑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侧壁有压强由于液体内部的相互挤压,液体内部会产生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倒水前橡皮膜是平的,倒水后橡皮膜都向外凸出。现象:且不同深度处的橡皮膜凸出程度不一样。表明水在这几个孔处的压强不一样。这个现象又能表明什么?仔细观察三个橡皮膜的凸出程度,可以观察到越往下的孔,相应的橡皮膜向外凸出越明显,说明水越深,压强越大。思考: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液体压强的特点又是怎样的呢?探究实验目的1.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2. 学习使用U形管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盛水容器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安全 警示注意轻拿轻放U形管压强计和盛水容器。小心地面水渍,避免滑倒。!实验设计U形管压强计是用来研究液体压强的仪器。实验中如何更精确反映液体压强呢?有压强时,橡皮膜会发生形变U型管左右两侧液面会有高度差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转换法:放大形变现象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进行实验探究,分别仅改变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的方向、深度或换用不同液体等,根据U形管两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研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样的规律呢?液体的压强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液体密度深度压强方向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步骤1. 探究金属盒放置的方向不同对压强的影响。将检查过气密性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仅改变金属盒的方向,观察U形管两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2. 探究水的深度不同对压强的影响,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3. 探究液体密度不同对压强的影响,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控制深度、液体密度相同,改变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方向。现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变。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无关步骤一控制液体的密度、金属盒的方向相同,改变深度。现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步骤二控制金属盒的方向、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现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步骤三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点击观看实验视频】探究归纳:在相同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反思交流1. 与不同组同学交流,看实验结果是否相同?若不同,分析其原因。2. 你还有哪些猜想?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由于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因此我们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时,会觉得呼吸略微有些困难;深海潜水必须穿上特制的潜水服,以保护潜水员的安全;修建水坝时,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并增强水坝的稳定性。结合液体压强的特点,能解释导入中的现象吗?针对训练夏季汛期来临,暴雨后洪水流入水库会导致水位急剧上升,此时需开闸泄洪避免出现溃坝的危险。亮亮了解到液体压强是导致溃坝的主要原因,他想利用微小压强计来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根据水位上涨及河水变得浑浊密度变大的情况作出以下猜想:A. 液体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深度有关.B. 液体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为验证以上猜想,他利用相关器材完成了如下实验:(1)实验中用微小压强计(图甲)U形管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探头处液体压强的大小,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2)为了验证猜想 A,比较图乙中①②两次实验操作,初步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转换法增大(3)为了验证猜想 B,应比较图乙中______(填序号)两次实验操作,初步得出结论: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4)亮亮通过以上探究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所以大坝应修成 __________(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我们还应植树造林来减少水土流失.②③上窄下宽右图为盛有液体的容器,设想液体中有一高度为 h、横截面积为 S 的液柱,其上表面与液面相平。计算这段液柱产生的压强,就能得到深度为 h 处的压强。压强公式的推导知识点2 液体压强的大小3. 液柱对其底面的压力2. 液柱的体积是多少?提问V = Sh1. 液体的密度为 ρ,则这个液柱的质量是多少?m = V ρ4. 液柱对其底面的压强得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液 ·g·h使用注意点(1)h 指的是深度。即从自由液面到所研究点的竖直距离。(2)使用时单位要统一。(3)只适用于静止的液体产生的压强。科学书屋帕斯卡及其著名的帕斯卡实验帕斯卡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及哲学家。他热衷于科学研究活动,尤其在对大气压强研究方面取得了成就,还发明了注射器、水压机等。帕斯卡不仅在物理学方面有过人之处,而且在数学、哲学等领域也有很高的造诣。后人为纪念帕斯卡,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压强的单位。【点击观看帕斯卡实验视频】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A、B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甲、乙、丙三处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和p丙(p水>p煤油),则p甲、 p乙和p丙的大小关系为( )A. p甲= p乙> p丙B. p甲> p乙> p丙C. p甲< p乙< p丙D. p甲= p乙< p丙B课堂教学展示随堂练习2. 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水,则水对A点的压强为( )A. 980 PaB. 2940 PaC. 5880 Pa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C3. 一艘小船船底离水面 0.5 m,水对船底的压强为多少?若船底有一面积为 2 cm2 的小洞被一木塞堵住,水对该木塞的压力为多少?解:水对船底的压强:p = ρgh = 1.0×103 kg/m3×9.8 N/kg×0.5m= 4.9×103 Pa水对木塞的压力:F = pS = 4.9×103Pa×2×10-4 m2 = 0.98 N答:水对船底的压强为 4.9×103 Pa,水对该木塞的压力为0.98 N。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重力作用、流动性3.液体压强的计算:p=ρgh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课堂教学展示课堂小结①液体内部各处都存在压强②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③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④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U型管压强计原理.mp4 帕斯卡实验.mp4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mp4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pptx 台型容器问题.mp4 台形容器问题.mp4 第2课时 液体压强的计算及应用.pptx 轮船过船闸原理.mp4 连通器原理.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