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1.(2024八上·期中)小明新买了一部大屏手机,虽然是新手机但待机时间却比较短,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思考,他认为手机的待机时间可能与屏幕的大小有关。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小明所作的判断是科学探究中的哪个步骤(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D.得出结论2.(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C.声速是否与介质有关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3.(2024八上·期中)古时排箫又叫作“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的(如图所示),所以人们都说“参差不齐”。关于排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听到的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耳中的B.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色C.箫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D.因为箫是乐器,所以任何时候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4.(2024八上·期中)如图甲所示的五弦古琴演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调越来越高的声音,如图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拨动古琴的弦发出的声音频率只与弦的粗细有关B.古琴发出“角”的声音频率高于“宫”的C.古琴发出“羽”的声音时,弦的振幅一定比发出“商”的声音时大D.古琴发出“徵”的声音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比发出“宫”的声音时大5.(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的是眼镜店用的超声波清洗仪,利用超声波使清洗液产生剧烈震荡,对眼镜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下列关于超声波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超声波只能传递能量不能传递信息D.超声波的频率为20~20 000 Hz6.(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下列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B.C. D.7.(2024八上·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B.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夏天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黑板“反光”是漫反射的缘故8.(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的为一只红嘴鸥从水中捕食飞离水面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倒影是红嘴鸥的实像B.若红嘴鸥的嘴恰与水接触,则红嘴鸥在水中的像的嘴也恰好与水面接触C.水越深,红嘴鸥的像越小D.红嘴鸥飞离水面时,水面上的像会变小9.(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A.A的上侧的不可见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温度计放到A的上侧温度会升得更高D.该实验证明了太阳光是单色光10.(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某人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又远离路灯的过程中,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C.一直在变长 D.一直在变短11.(2024八上·期中) 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空间站上通过天地连线,给同学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科学课。如图所示的为王亚平老师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球”相当于凸透镜 B.“水球”对透过它的光有发散作用C.王亚平远离“水球”时,她的像会变大 D.图中通过“水球”看到王亚平的像是虚像12.(2024八上·期中)小华用弹性膜充水制作了一个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注水或抽水改变透镜的厚度,如图所示的是他用其模拟眼睛看物体的实验装置。模拟正常眼睛时,固定透镜,将一个F形光源放在合适的位置后,调节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光源放在透镜二倍焦距以内B.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光源远离透镜时,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模拟近视眼的成因时需要从透镜向外抽水13.(2024八上·期中)汽车鸣笛是由于扬声器 产生声音,如图所示的是道路两侧的“禁止鸣笛”标志,这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城市一些道路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8.8 dB,这个数值反映该路口处噪声的 (填“音调”或“响度”)。14.(2024八上·期中)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然后后退,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如图)。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 ;小刚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再次看到硬币了,这是利用了光的 。15.(2024八上·期中)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内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这支铅笔。当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逐渐 (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会突然改变方向,而“改变方向”后的像为 (填“实”或“虚”)像。16.(2024八上·期中)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合理用眼,关注眼健康。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图 (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近视眼,需配戴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人眼的成像原理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17.(2024八上·期中)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 s内振动了3 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18.(2024八上·期中)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 ,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19.(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的是一条盘山公路,当汽车在AB路段下坡行驶时,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这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为了看到BC路段情况,应该在 (填“A”“B”或“C”)位置安装一块面镜,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该面镜最好是 (填“凸”“平”或“凹”)面镜。20.(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r (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2)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将会发现不再有 光线,而只存在 光线。21.(2024八上·期中)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水量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瓶中水量的关系是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22.(2024八上·期中)“凿壁偷光”是匡衡“穿壁引光,映光读书”的故事。如图,M点是光源的位置,请用光路示意图在墙另一侧画出“偷”光的范围。23.(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24.(2024八上·期中)超市为了给顾客增大空间的感觉,常在货架上用平面镜装潢。如图所示,是苹果上的一点,是人眼的位置。请你画出人眼在平面镜中看见点的像的光路图。25.(2024八上·期中)人若能分清“原声”和“回声”,则“原声”和“回声”时间间隔应大于0.1 s。那么要能区分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人离高墙的距离至少应该多少米?26.(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1)小明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刻度尺,刻度尺振动发出声音的 发生变化。(2)小明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刻度尺,刻度尺振动发出声音的 发生变化。(3)小明在实验时发现:刻度尺伸出桌面太长,无论怎样用力拨动都听不到刻度尺发声,原因是 。27.(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使一束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测量并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改变光束射向O点的角度,进行多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 4入射角 10° 20° 30° 40°折射角 15.1° 30.7° 48.6° 73.8°(1)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 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2)做完第4次实验后,同学们又使一束光从乙介质中以73.8°的入射角射入甲介质,测得折射角恰好为40°,这说明在折射现象中, 。28.(2024八上·期中)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他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小圆孔和一个小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可以看到烛焰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 (填“有关”或“无关”)。(2)如图丙所示的是夏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它形成的原理与小孔成像 (填“相同”或“不同”),这些光斑是太阳的 (填“像”或“影子”)。(3)要让塑料膜上烛焰的像变大,应将蜡烛 (填“靠近”或“远离”)小孔。29.(2024八上·期中)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1)他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 ,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 (填“光滑”或“粗糙”)。(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 。(3)小李让一束光沿EO贴着硬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硬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然后将硬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 (填“存在”或“不存在”)。(4)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硬纸板右半部分沿PQ剪开,将硬纸板右半部分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硬纸板右半部分的 (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5)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30.(2024八上·期中)如图甲所示,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和一块厚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可以确定像的 。实验中有同学从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发生了光的 射。改善“重影”问题的办法是 。解决问题后,移动点燃的蜡烛,多次测量并分析得出结论。(2)小明发现上述实验中难于准确测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且未用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多次实验,就得出了像与物大小的关系,于是他换用一些完全相同的木块进行实验。①如图乙(a)所示,将一组木块置于玻璃板前,改变该组木块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每次像和物的位置,如图乙(b)所示。根据对应顶点就能准确测出相应的距离,再将白纸沿 (填“EF”或“GH”)对折,若像和物的对应顶点都 ,则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对称性。②如图丙所示,用叠加的方法改变物的大小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表。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 。木块的位置 保持不变物的大小(玻璃板前木块的个数/个) 1 2 3像的大小(玻璃板后木块的个数/个) 1 2 3(3)某小组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时,发现木块的像较暗、不易辨识,联系日常照镜子的经验,解决方法是 (填“照亮木块的像”或“照亮木块”)。31.(2024八上·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 cm,将实验器材调节好,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烛焰成像情况并记录物距和像距。(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烛焰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若只将凸透镜调高,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会向 移动。(2)如图甲,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0 cm刻度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像移动的距离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蜡烛移动的距离。(3)实验中,小丽观察到图乙中的物点S的虚像S',请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在图中完成物点S发出的光线a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小丽想拍摄教学楼的全景,但她所在的位置只能拍摄到教学楼的一部分,由于无法改变拍摄位置,她只能通过改变照相机镜头焦距使像变小,从而拍摄到全景。小丽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可变的凸透镜,为了拍摄到全景,她应该调节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使其适当 (填“变大”或“变小”)。32.(2024八上·期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手术无影灯手术无影灯用来照明手术部位,尽量消除医护人员的头、手和器械等对手术部位造成的阴影。手术无影灯是怎么做到“无影”的呢?晚上在教室内只打开一盏日光灯,仔细观察你自己的影子,会发现影子中部特别黑暗,四周稍浅。影子中部,日光灯发出的光不能照到,特别黑暗,叫本影。四周灰暗的部分叫半影。为了解释无影灯的工作原理,在课桌上点两支蜡烛分开放置于A、B两个位置,蜡烛前面立一本书,关掉日光灯可以看到墙壁出现书的本影和半影,如图甲。如果点燃三支甚至四支蜡烛,书的本影部分就会逐渐缩小,半影部分会出现很多明暗不同的层次。手术无影灯是将发光强度很大的许多灯排列在灯盘上,合成一个大面积的光源,这样就能从不同角度把光照射到手术台上,既保证手术视野有足够的亮度,同时又不会产生明显的本影。(1)图甲的上侧半影区域中,蜡烛____。A.A和B发出的光都照到 B.A发出的光照到,B照不到C.A和B发出的光都照不到 D.B发出的光照到,A照不到(2)在手术无影灯下,医护人员的手和器械等在手术部位 (填“会”或“不会”)产生本影。(3)请在图乙中画出第三支蜡烛C照到课本上时,在墙上产生的本影区域 (仿图甲,在墙壁上对应位置画出阴影)。(4)如果在乙图中再点燃更多的蜡烛,书的半影部分____。A.明暗更明显,层次更多 B.明暗更明显,层次更少C.明暗更不明显,层次更多 D.明暗更不明显,层次更少(5)小明同学想用9盏相同的LED灯(图中用表示)排列合成一个大光源作为无影灯,下列设计效果最好的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科学探索【解析】【解答】根据实际现象,猜测手机的待机时间可能与屏幕的大小有关,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步骤,B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对生活现象进行猜测原因时,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过程。2.【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解答】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所以,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3.【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人听到箫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A符合题意;B、竹管参差不齐,吹奏时,管中空气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改变,B不符合题意;C、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C不符合题意;D、箫是乐器,发出的声音若干扰人的休息、学习、工作,成为噪声,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人听到声音,是空气传播的;改变发声体的长度,音调改变;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切干扰人的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是噪声。4.【答案】B【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A、古琴的弦振动发声时,声音的频率与弦的粗细、发声部分的长短等有关,A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乙,古琴发出“角”音为Mi,“宫”音为Do,Mi高与Do,“角”的声音频率高于“宫”的频率,B符合题意;CD、发声体的响度和振幅有关,古琴发出“羽”的声音音调比“商”的高,“徵”比“宫”的音调高,响度不一定大,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音调高低和发声体的长度、粗细有关;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5.【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声与能量【解析】【解答】A、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超声波也是物体振动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在传播时,需要介质,B符合题意;C、通过声波可以获得能量,可以获得信息,超声波能传递能量和信息,C不符合题意;D、物体振动时,频率超过20000Hz时,产生的超声波,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通过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超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Hz。6.【答案】C【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解析】【解答】A、光线在汽车的后视镜上发生反射,是光的反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B、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时,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符合题意;D、水面的波光,是光在水面发生了反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光线在介质表面被返回,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7.【答案】C【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光的色散【解析】【解答】A、当光线和反射面垂直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重合,在同一直线上,A不符合题意;B、物体的表面粗糙,反射面角度不同,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是漫反射,同样遵循反射定律,B不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光经过不同介质发生折射,形成色散现象,C符合题意;D、黑板反光,是黑板光滑,光线在光滑的黑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光线和反射面垂直,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规律;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8.【答案】B【知识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解析】【解答】A、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虚像,水中红嘴鸥的倒影是虚像,A不符合题意;B、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红嘴鸥的嘴恰与水接触,水中像的嘴也与水面接触,B符合题意;CD、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大小和物体有关,水的深度变大,红嘴鸥的像大小不变,物体远离时,像的大小不变,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和物体大小相等。9.【答案】C【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色散【解析】【解答】图中,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被分解为多种色光,最上方A处是红光,下方B处是紫光,A、紫光B的下方是紫外线,是不可见光,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A不符合题意;B、AB之间有可见光,A的外侧是红外线,B的外侧是紫外线,是不可见光,B不符合题意;C、红光A的外侧是红外线,红外线有热效应,温度计放到A的上侧,温度会升高,C符合题意;D、太阳光被分解为多种颜色,则太阳光是复合色,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太阳光被三棱镜分解为多种色光,是色散现象;红光折射角度小,紫光折射角度大;红外线有热效应;紫外线有荧光效应。10.【答案】B【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解析】【解答】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人到光源距离越近,影子越短,当人走近路灯,过程中,影子变短,走远时,影子变长,B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形成影子;物体靠近光源,影子变短。11.【答案】A【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解答】AB、图中,水球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A正确;B错误;C、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人远离“水球”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C错误;D、根据图像,“水球”中是倒立缩小的像,是光线发生折射,形成的是实像,D错误。故选A。【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12.【答案】C【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AB、人眼看物体时,物体在晶状体的二倍焦距外,模拟眼睛看物体时,光源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B错误;CD、当光源远离透镜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则光屏靠近透镜,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晶状体过厚,模拟近视眼时,向凸透镜内注入水,C正确,D错误。故选C。【分析】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远离凸透镜,像距变小,成像变小;近视眼的晶状体过厚,成像在视网膜前。13.【答案】振动;声源;响度【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鸣笛时,扬声器振动,产生声音;图像是禁止鸣笛标志,阻止声音产生,在声源处减弱了噪声;噪声监测显示屏上的数值,显示的是噪声的响度。【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阻止声音产生,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声音的大小指响度。14.【答案】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折射【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根据图像,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碗将光线阻挡住,人看不到硬币;碗中加水后,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可以看见硬币了。【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15.【答案】变长;实【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解答】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瓶,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铅笔靠近玻璃瓶时,在水瓶透镜的焦点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向远处移动的时,经过折射,铅笔尖透过玻璃瓶的像变长;远离水瓶时,距离超过一倍焦距,铅笔尖改变方向,且成的是实像。【分析】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外,成实像。16.【答案】乙;凹透镜;照相机【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解答】近视眼的晶状体过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乙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由于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使像向后移动,成在视网膜上;由于物体在晶状体的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和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分析】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矫正;人眼看物体成像和照相机相同。17.【答案】350;能【知识点】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解析】【解答】根据昆虫翅膀振动次数和时间,计算频率为;人耳听声范围是20Hz~20000Hz,人能听到此声音。【分析】根据发声体振动的次数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频率;根据人耳听声范围判断,能否听到。18.【答案】60°;镜面反射【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解析】【解答】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大小是60°;当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看去,光线进入眼睛,看到刺眼的光,其他方向看不到反射光,则没有反射光线,可知光的反射方向相同,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分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线反射向同一方向,是镜面反射。19.【答案】直线;B;凸【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凸面镜和凹面镜【解析】【解答】图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B段和BC段不在同一直线上,则汽车在AB路段,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路况;B处是AB和BC段的交界点,在B位置安装面镜,根据反射光线,看到更大的范围,选择凸面镜,看到的路况范围更大,在AB段可看到BC路段情况。【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作反光镜,看到的范围更大。20.【答案】(1)由小变大(2)折射;反射【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探究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时,(1)根据图像,光发生折射时,水中的入射角i由小变大,空气中的折射角r变大,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继续增大入射角i,折射角同样增大,由于空气的折射角比入射角大,当入射角i增大到一定程度,折射角大于90°,不再有折射光线,水中只存在反射光线,是全反射现象。【分析】(1)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水中的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折射角消失,是全反射现象。21.【答案】(1)瓶中水量越多,音调越低(2)水快倒满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较高【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瓶中水越少,敲击时,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水越多,音调越低,可知:音调与瓶中水量的关系是:瓶中水量越多,音调越低。(2)往热水瓶里倒水时,水快倒满时,水量越多,空气少,空气振动快,音调较高。【分析】(1)物体发声时,发声体越大,振动越慢,音调越低;(2)空气振动发声时,空气越少,振动越快,音调越高。22.【答案】【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解析】【解答】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沿直线传播,过光源M和墙壁小孔连线,画出光线范围为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沿直线传播,画出直线,确定光线范围。23.【答案】解:如图所示:【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24.【答案】【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25.【答案】解: 声音传播的时间t=0.1 s,声音传播的路程s=340 m/s×0.1 s=34 m,人离高墙的距离L= s=×34 m=17 m【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听到回声的时间,利用s=vt,计算两地距离。26.【答案】(1)响度(2)音调(3)刻度尺的振动频率小于20 Hz【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解析】【解答】(1)实验时,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改变拨动刻度尺的力度,刻度尺的振幅不同,声音的的大小变化,即响度发生变化;(2)拨动刻度尺力度相同,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刻度尺振动快慢变化,则频率变化,音调受振动频率的影响,声音的音调改变;(3)人耳听声范围是20Hz~20000Hz,当刻度尺伸出桌面太长,拨动刻度尺时,振动慢,若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听不到刻度尺的声音。【分析】(1)发声体的振幅改变,响度改变;(2)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改变,音调改变;(3)人耳听声范围是20Hz~20000Hz,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人不能听到。27.【答案】(1)大于;增大(2)光路是可逆的【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解析】【解答】(1)图中,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中,光线发生偏折,根据表格数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则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2)实验后,让光从乙介质中射入甲介质,入射角是73.8°,折射角为40°,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判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且折射角随入射角而改变;(2)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的。28.【答案】(1)无关(2)相同;像(3)靠近【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探究小孔成像现象时,(1)根据甲、乙两图,小孔的形状是圆形和方孔,像都是蜡烛的形状,可得: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2)图丙中,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光经过树叶缝隙,在地上形成太阳的像,相当于小孔成像,成像原理相同,光斑是太阳的像;(3)将蜡烛靠近小孔时,入射角变大,塑料膜上烛焰的像变大。【分析】(1)小孔成像时,像和小孔的形状无关,和物体的形状相同;(2)树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小孔成像,是实像;(3)物体靠近小孔,成像变大。29.【答案】(1)垂直;粗糙(2)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3)不能;存在(4)下部;在同一平面内(5)可逆的【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解析】【解答】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1)实验时,平面镜水平放置,承接光线的硬纸板和平面镜保持垂直,硬纸板表面粗糙,使光发生漫反射,各个位置都能看到光线;(2)实验中,当入射角为45°,反射角也为45°,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只一次实验,实验次数少,具有偶然性,操作不妥;(3)实验图乙中,若将硬纸板右半部向后折,两侧的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在NO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仍存在;(4)图丙中,硬纸板右半部分沿PQ剪开,将右半部分的上半部分向后折,硬纸板右半部分的下部仍和左侧在同一平面内,会看到反射光线,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5)图甲中,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分析】(1)探究光的反射现象时,承接光线的纸板和平面镜垂直;纸板表面粗糙,发生漫反射;(2)探究反射规律时,需要多次实验,探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避免偶然性;(3)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镜;(4)承接光线的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不能同时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仍存在;(5)在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的。30.【答案】(1)位置;反;用较薄的玻璃板(2)GH;重合;相等(3)照亮木块【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析】【解答】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1)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观察到玻璃板中的像有重影,是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发生反射,从而形成两次像;若用较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可以改善重影现象;(2)①进行实验时,根据图乙a、b,测量像和物的位置,并测出相应的距离,再将白纸沿GH对折,若像和物的对应顶点都重合,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对称性;②图丙中,叠加木块,改变物的大小进行实验,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3)实验时,木块的像较暗,若使像更清晰,则木块应反射更多光线,可照亮木块,像更清晰。【分析】(1)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利用薄玻璃,可以避免重影现象;(2)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改变物体大小,可以探究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3)物体反射光线越多,越明亮,成像越清晰。31.【答案】(1)缩小;上(2)小于(3)(4)变小【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1)根据图甲,物距大于像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将凸透镜调高,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向上一定,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2)如图甲,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蜡烛移动到30cm刻度处,移动的距离s=30cm-15cm=15cm,此时物距为50cm-30cm=20cm=2f,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在70cm处,像移动的距离为70cm-65cm=5cm,像移动的距离小于蜡烛移动的距离;(3)图乙中,虚像S'和物点S在凸透镜的同侧,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物点S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像的位置,连接光线a的末端和S',为折射光线,如图;(4)拍摄位置一定,从拍摄部分到全拍摄景,像变小,则物体到凸透镜焦点距离变大,照相机镜头焦距变小。【分析】(1)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像时,凸透镜向上移动,像向上移动;(2)根据图像,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时,物体移动的距离比像移动的距离大;(3)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像的位置;(4)照相机的焦距变小,物距不变,但成像变小。32.【答案】(1)D(2)不会(3)(4)D(5)A【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在图甲中,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由于物体的遮挡,上侧半影中,蜡烛A照不到,B的光能照到,D符合题意;(2)根据材料内容,手术无影灯是许多灯排列在灯盘上,从不同角度把光照射到手术台上,人的手和器械在手术部位不会产生本影;(3)光沿直线传播形成阴影,在图乙中,从蜡烛C和物体最上和最下端连直线,本影区域为;(4)在乙图中,点燃的蜡烛越多,半影部分光线越多,越明亮,层次更少,明暗变化不明显,D符合题意。(5)多个光源排列合成无影灯时,无影灯的面积越大,照射到的范围越大,效果越好,圆的面积比其他图像面积大,A符合题意。【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判断光线照射到的位置;(2)灯光从不同角度照射物体时,不能产生本影,形成无影效果;(3)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画出阴影位置;(4)无影灯的小灯越多,光线越多,半影越不明显;(5)光源的面积越大, 照射到的范围越大,效果好。1 / 1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1.(2024八上·期中)小明新买了一部大屏手机,虽然是新手机但待机时间却比较短,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思考,他认为手机的待机时间可能与屏幕的大小有关。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小明所作的判断是科学探究中的哪个步骤(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D.得出结论【答案】B【知识点】科学探索【解析】【解答】根据实际现象,猜测手机的待机时间可能与屏幕的大小有关,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步骤,B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对生活现象进行猜测原因时,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过程。2.(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C.声速是否与介质有关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解答】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所以,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3.(2024八上·期中)古时排箫又叫作“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的(如图所示),所以人们都说“参差不齐”。关于排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听到的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耳中的B.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色C.箫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D.因为箫是乐器,所以任何时候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人听到箫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A符合题意;B、竹管参差不齐,吹奏时,管中空气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改变,B不符合题意;C、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C不符合题意;D、箫是乐器,发出的声音若干扰人的休息、学习、工作,成为噪声,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人听到声音,是空气传播的;改变发声体的长度,音调改变;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切干扰人的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是噪声。4.(2024八上·期中)如图甲所示的五弦古琴演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调越来越高的声音,如图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拨动古琴的弦发出的声音频率只与弦的粗细有关B.古琴发出“角”的声音频率高于“宫”的C.古琴发出“羽”的声音时,弦的振幅一定比发出“商”的声音时大D.古琴发出“徵”的声音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比发出“宫”的声音时大【答案】B【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A、古琴的弦振动发声时,声音的频率与弦的粗细、发声部分的长短等有关,A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乙,古琴发出“角”音为Mi,“宫”音为Do,Mi高与Do,“角”的声音频率高于“宫”的频率,B符合题意;CD、发声体的响度和振幅有关,古琴发出“羽”的声音音调比“商”的高,“徵”比“宫”的音调高,响度不一定大,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音调高低和发声体的长度、粗细有关;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5.(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的是眼镜店用的超声波清洗仪,利用超声波使清洗液产生剧烈震荡,对眼镜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下列关于超声波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超声波只能传递能量不能传递信息D.超声波的频率为20~20 000 Hz【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声与能量【解析】【解答】A、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超声波也是物体振动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在传播时,需要介质,B符合题意;C、通过声波可以获得能量,可以获得信息,超声波能传递能量和信息,C不符合题意;D、物体振动时,频率超过20000Hz时,产生的超声波,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通过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超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Hz。6.(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下列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解析】【解答】A、光线在汽车的后视镜上发生反射,是光的反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B、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时,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符合题意;D、水面的波光,是光在水面发生了反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光线在介质表面被返回,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7.(2024八上·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B.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夏天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黑板“反光”是漫反射的缘故【答案】C【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光的色散【解析】【解答】A、当光线和反射面垂直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重合,在同一直线上,A不符合题意;B、物体的表面粗糙,反射面角度不同,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是漫反射,同样遵循反射定律,B不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光经过不同介质发生折射,形成色散现象,C符合题意;D、黑板反光,是黑板光滑,光线在光滑的黑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光线和反射面垂直,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规律;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8.(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的为一只红嘴鸥从水中捕食飞离水面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倒影是红嘴鸥的实像B.若红嘴鸥的嘴恰与水接触,则红嘴鸥在水中的像的嘴也恰好与水面接触C.水越深,红嘴鸥的像越小D.红嘴鸥飞离水面时,水面上的像会变小【答案】B【知识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解析】【解答】A、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虚像,水中红嘴鸥的倒影是虚像,A不符合题意;B、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红嘴鸥的嘴恰与水接触,水中像的嘴也与水面接触,B符合题意;CD、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大小和物体有关,水的深度变大,红嘴鸥的像大小不变,物体远离时,像的大小不变,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和物体大小相等。9.(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A.A的上侧的不可见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温度计放到A的上侧温度会升得更高D.该实验证明了太阳光是单色光【答案】C【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色散【解析】【解答】图中,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被分解为多种色光,最上方A处是红光,下方B处是紫光,A、紫光B的下方是紫外线,是不可见光,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A不符合题意;B、AB之间有可见光,A的外侧是红外线,B的外侧是紫外线,是不可见光,B不符合题意;C、红光A的外侧是红外线,红外线有热效应,温度计放到A的上侧,温度会升高,C符合题意;D、太阳光被分解为多种颜色,则太阳光是复合色,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太阳光被三棱镜分解为多种色光,是色散现象;红光折射角度小,紫光折射角度大;红外线有热效应;紫外线有荧光效应。10.(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某人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又远离路灯的过程中,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C.一直在变长 D.一直在变短【答案】B【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解析】【解答】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人到光源距离越近,影子越短,当人走近路灯,过程中,影子变短,走远时,影子变长,B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形成影子;物体靠近光源,影子变短。11.(2024八上·期中) 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空间站上通过天地连线,给同学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科学课。如图所示的为王亚平老师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球”相当于凸透镜 B.“水球”对透过它的光有发散作用C.王亚平远离“水球”时,她的像会变大 D.图中通过“水球”看到王亚平的像是虚像【答案】A【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解答】AB、图中,水球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A正确;B错误;C、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人远离“水球”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C错误;D、根据图像,“水球”中是倒立缩小的像,是光线发生折射,形成的是实像,D错误。故选A。【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12.(2024八上·期中)小华用弹性膜充水制作了一个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注水或抽水改变透镜的厚度,如图所示的是他用其模拟眼睛看物体的实验装置。模拟正常眼睛时,固定透镜,将一个F形光源放在合适的位置后,调节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光源放在透镜二倍焦距以内B.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光源远离透镜时,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模拟近视眼的成因时需要从透镜向外抽水【答案】C【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AB、人眼看物体时,物体在晶状体的二倍焦距外,模拟眼睛看物体时,光源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B错误;CD、当光源远离透镜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则光屏靠近透镜,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晶状体过厚,模拟近视眼时,向凸透镜内注入水,C正确,D错误。故选C。【分析】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远离凸透镜,像距变小,成像变小;近视眼的晶状体过厚,成像在视网膜前。13.(2024八上·期中)汽车鸣笛是由于扬声器 产生声音,如图所示的是道路两侧的“禁止鸣笛”标志,这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城市一些道路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8.8 dB,这个数值反映该路口处噪声的 (填“音调”或“响度”)。【答案】振动;声源;响度【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鸣笛时,扬声器振动,产生声音;图像是禁止鸣笛标志,阻止声音产生,在声源处减弱了噪声;噪声监测显示屏上的数值,显示的是噪声的响度。【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阻止声音产生,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声音的大小指响度。14.(2024八上·期中)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然后后退,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如图)。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 ;小刚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再次看到硬币了,这是利用了光的 。【答案】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折射【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根据图像,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碗将光线阻挡住,人看不到硬币;碗中加水后,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可以看见硬币了。【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15.(2024八上·期中)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内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这支铅笔。当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逐渐 (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会突然改变方向,而“改变方向”后的像为 (填“实”或“虚”)像。【答案】变长;实【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解答】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瓶,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铅笔靠近玻璃瓶时,在水瓶透镜的焦点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向远处移动的时,经过折射,铅笔尖透过玻璃瓶的像变长;远离水瓶时,距离超过一倍焦距,铅笔尖改变方向,且成的是实像。【分析】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外,成实像。16.(2024八上·期中)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合理用眼,关注眼健康。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图 (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近视眼,需配戴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人眼的成像原理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答案】乙;凹透镜;照相机【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解答】近视眼的晶状体过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乙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由于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使像向后移动,成在视网膜上;由于物体在晶状体的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和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分析】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矫正;人眼看物体成像和照相机相同。17.(2024八上·期中)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 s内振动了3 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答案】350;能【知识点】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解析】【解答】根据昆虫翅膀振动次数和时间,计算频率为;人耳听声范围是20Hz~20000Hz,人能听到此声音。【分析】根据发声体振动的次数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频率;根据人耳听声范围判断,能否听到。18.(2024八上·期中)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 ,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答案】60°;镜面反射【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解析】【解答】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大小是60°;当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看去,光线进入眼睛,看到刺眼的光,其他方向看不到反射光,则没有反射光线,可知光的反射方向相同,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分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线反射向同一方向,是镜面反射。19.(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的是一条盘山公路,当汽车在AB路段下坡行驶时,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这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为了看到BC路段情况,应该在 (填“A”“B”或“C”)位置安装一块面镜,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该面镜最好是 (填“凸”“平”或“凹”)面镜。【答案】直线;B;凸【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凸面镜和凹面镜【解析】【解答】图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B段和BC段不在同一直线上,则汽车在AB路段,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路况;B处是AB和BC段的交界点,在B位置安装面镜,根据反射光线,看到更大的范围,选择凸面镜,看到的路况范围更大,在AB段可看到BC路段情况。【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作反光镜,看到的范围更大。20.(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r (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2)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将会发现不再有 光线,而只存在 光线。【答案】(1)由小变大(2)折射;反射【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探究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时,(1)根据图像,光发生折射时,水中的入射角i由小变大,空气中的折射角r变大,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继续增大入射角i,折射角同样增大,由于空气的折射角比入射角大,当入射角i增大到一定程度,折射角大于90°,不再有折射光线,水中只存在反射光线,是全反射现象。【分析】(1)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水中的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折射角消失,是全反射现象。21.(2024八上·期中)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水量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瓶中水量的关系是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答案】(1)瓶中水量越多,音调越低(2)水快倒满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较高【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瓶中水越少,敲击时,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水越多,音调越低,可知:音调与瓶中水量的关系是:瓶中水量越多,音调越低。(2)往热水瓶里倒水时,水快倒满时,水量越多,空气少,空气振动快,音调较高。【分析】(1)物体发声时,发声体越大,振动越慢,音调越低;(2)空气振动发声时,空气越少,振动越快,音调越高。22.(2024八上·期中)“凿壁偷光”是匡衡“穿壁引光,映光读书”的故事。如图,M点是光源的位置,请用光路示意图在墙另一侧画出“偷”光的范围。【答案】【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解析】【解答】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沿直线传播,过光源M和墙壁小孔连线,画出光线范围为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沿直线传播,画出直线,确定光线范围。23.(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答案】解:如图所示:【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24.(2024八上·期中)超市为了给顾客增大空间的感觉,常在货架上用平面镜装潢。如图所示,是苹果上的一点,是人眼的位置。请你画出人眼在平面镜中看见点的像的光路图。【答案】【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25.(2024八上·期中)人若能分清“原声”和“回声”,则“原声”和“回声”时间间隔应大于0.1 s。那么要能区分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人离高墙的距离至少应该多少米?【答案】解: 声音传播的时间t=0.1 s,声音传播的路程s=340 m/s×0.1 s=34 m,人离高墙的距离L= s=×34 m=17 m【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听到回声的时间,利用s=vt,计算两地距离。26.(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1)小明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刻度尺,刻度尺振动发出声音的 发生变化。(2)小明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刻度尺,刻度尺振动发出声音的 发生变化。(3)小明在实验时发现:刻度尺伸出桌面太长,无论怎样用力拨动都听不到刻度尺发声,原因是 。【答案】(1)响度(2)音调(3)刻度尺的振动频率小于20 Hz【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解析】【解答】(1)实验时,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改变拨动刻度尺的力度,刻度尺的振幅不同,声音的的大小变化,即响度发生变化;(2)拨动刻度尺力度相同,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刻度尺振动快慢变化,则频率变化,音调受振动频率的影响,声音的音调改变;(3)人耳听声范围是20Hz~20000Hz,当刻度尺伸出桌面太长,拨动刻度尺时,振动慢,若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听不到刻度尺的声音。【分析】(1)发声体的振幅改变,响度改变;(2)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改变,音调改变;(3)人耳听声范围是20Hz~20000Hz,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人不能听到。27.(2024八上·期中)如图所示,使一束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测量并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改变光束射向O点的角度,进行多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 4入射角 10° 20° 30° 40°折射角 15.1° 30.7° 48.6° 73.8°(1)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 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2)做完第4次实验后,同学们又使一束光从乙介质中以73.8°的入射角射入甲介质,测得折射角恰好为40°,这说明在折射现象中, 。【答案】(1)大于;增大(2)光路是可逆的【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解析】【解答】(1)图中,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中,光线发生偏折,根据表格数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则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2)实验后,让光从乙介质中射入甲介质,入射角是73.8°,折射角为40°,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判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且折射角随入射角而改变;(2)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的。28.(2024八上·期中)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他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小圆孔和一个小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可以看到烛焰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 (填“有关”或“无关”)。(2)如图丙所示的是夏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它形成的原理与小孔成像 (填“相同”或“不同”),这些光斑是太阳的 (填“像”或“影子”)。(3)要让塑料膜上烛焰的像变大,应将蜡烛 (填“靠近”或“远离”)小孔。【答案】(1)无关(2)相同;像(3)靠近【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探究小孔成像现象时,(1)根据甲、乙两图,小孔的形状是圆形和方孔,像都是蜡烛的形状,可得: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2)图丙中,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光经过树叶缝隙,在地上形成太阳的像,相当于小孔成像,成像原理相同,光斑是太阳的像;(3)将蜡烛靠近小孔时,入射角变大,塑料膜上烛焰的像变大。【分析】(1)小孔成像时,像和小孔的形状无关,和物体的形状相同;(2)树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小孔成像,是实像;(3)物体靠近小孔,成像变大。29.(2024八上·期中)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1)他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 ,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 (填“光滑”或“粗糙”)。(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 。(3)小李让一束光沿EO贴着硬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硬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然后将硬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 (填“存在”或“不存在”)。(4)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硬纸板右半部分沿PQ剪开,将硬纸板右半部分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硬纸板右半部分的 (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5)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答案】(1)垂直;粗糙(2)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3)不能;存在(4)下部;在同一平面内(5)可逆的【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解析】【解答】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1)实验时,平面镜水平放置,承接光线的硬纸板和平面镜保持垂直,硬纸板表面粗糙,使光发生漫反射,各个位置都能看到光线;(2)实验中,当入射角为45°,反射角也为45°,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只一次实验,实验次数少,具有偶然性,操作不妥;(3)实验图乙中,若将硬纸板右半部向后折,两侧的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在NO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仍存在;(4)图丙中,硬纸板右半部分沿PQ剪开,将右半部分的上半部分向后折,硬纸板右半部分的下部仍和左侧在同一平面内,会看到反射光线,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5)图甲中,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分析】(1)探究光的反射现象时,承接光线的纸板和平面镜垂直;纸板表面粗糙,发生漫反射;(2)探究反射规律时,需要多次实验,探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避免偶然性;(3)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镜;(4)承接光线的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不能同时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仍存在;(5)在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的。30.(2024八上·期中)如图甲所示,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和一块厚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可以确定像的 。实验中有同学从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发生了光的 射。改善“重影”问题的办法是 。解决问题后,移动点燃的蜡烛,多次测量并分析得出结论。(2)小明发现上述实验中难于准确测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且未用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多次实验,就得出了像与物大小的关系,于是他换用一些完全相同的木块进行实验。①如图乙(a)所示,将一组木块置于玻璃板前,改变该组木块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每次像和物的位置,如图乙(b)所示。根据对应顶点就能准确测出相应的距离,再将白纸沿 (填“EF”或“GH”)对折,若像和物的对应顶点都 ,则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对称性。②如图丙所示,用叠加的方法改变物的大小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表。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 。木块的位置 保持不变物的大小(玻璃板前木块的个数/个) 1 2 3像的大小(玻璃板后木块的个数/个) 1 2 3(3)某小组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时,发现木块的像较暗、不易辨识,联系日常照镜子的经验,解决方法是 (填“照亮木块的像”或“照亮木块”)。【答案】(1)位置;反;用较薄的玻璃板(2)GH;重合;相等(3)照亮木块【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析】【解答】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1)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观察到玻璃板中的像有重影,是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发生反射,从而形成两次像;若用较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可以改善重影现象;(2)①进行实验时,根据图乙a、b,测量像和物的位置,并测出相应的距离,再将白纸沿GH对折,若像和物的对应顶点都重合,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对称性;②图丙中,叠加木块,改变物的大小进行实验,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3)实验时,木块的像较暗,若使像更清晰,则木块应反射更多光线,可照亮木块,像更清晰。【分析】(1)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利用薄玻璃,可以避免重影现象;(2)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改变物体大小,可以探究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3)物体反射光线越多,越明亮,成像越清晰。31.(2024八上·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 cm,将实验器材调节好,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烛焰成像情况并记录物距和像距。(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烛焰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若只将凸透镜调高,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会向 移动。(2)如图甲,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0 cm刻度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像移动的距离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蜡烛移动的距离。(3)实验中,小丽观察到图乙中的物点S的虚像S',请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在图中完成物点S发出的光线a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小丽想拍摄教学楼的全景,但她所在的位置只能拍摄到教学楼的一部分,由于无法改变拍摄位置,她只能通过改变照相机镜头焦距使像变小,从而拍摄到全景。小丽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可变的凸透镜,为了拍摄到全景,她应该调节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使其适当 (填“变大”或“变小”)。【答案】(1)缩小;上(2)小于(3)(4)变小【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答】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1)根据图甲,物距大于像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将凸透镜调高,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向上一定,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2)如图甲,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蜡烛移动到30cm刻度处,移动的距离s=30cm-15cm=15cm,此时物距为50cm-30cm=20cm=2f,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在70cm处,像移动的距离为70cm-65cm=5cm,像移动的距离小于蜡烛移动的距离;(3)图乙中,虚像S'和物点S在凸透镜的同侧,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物点S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像的位置,连接光线a的末端和S',为折射光线,如图;(4)拍摄位置一定,从拍摄部分到全拍摄景,像变小,则物体到凸透镜焦点距离变大,照相机镜头焦距变小。【分析】(1)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像时,凸透镜向上移动,像向上移动;(2)根据图像,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时,物体移动的距离比像移动的距离大;(3)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像的位置;(4)照相机的焦距变小,物距不变,但成像变小。32.(2024八上·期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手术无影灯手术无影灯用来照明手术部位,尽量消除医护人员的头、手和器械等对手术部位造成的阴影。手术无影灯是怎么做到“无影”的呢?晚上在教室内只打开一盏日光灯,仔细观察你自己的影子,会发现影子中部特别黑暗,四周稍浅。影子中部,日光灯发出的光不能照到,特别黑暗,叫本影。四周灰暗的部分叫半影。为了解释无影灯的工作原理,在课桌上点两支蜡烛分开放置于A、B两个位置,蜡烛前面立一本书,关掉日光灯可以看到墙壁出现书的本影和半影,如图甲。如果点燃三支甚至四支蜡烛,书的本影部分就会逐渐缩小,半影部分会出现很多明暗不同的层次。手术无影灯是将发光强度很大的许多灯排列在灯盘上,合成一个大面积的光源,这样就能从不同角度把光照射到手术台上,既保证手术视野有足够的亮度,同时又不会产生明显的本影。(1)图甲的上侧半影区域中,蜡烛____。A.A和B发出的光都照到 B.A发出的光照到,B照不到C.A和B发出的光都照不到 D.B发出的光照到,A照不到(2)在手术无影灯下,医护人员的手和器械等在手术部位 (填“会”或“不会”)产生本影。(3)请在图乙中画出第三支蜡烛C照到课本上时,在墙上产生的本影区域 (仿图甲,在墙壁上对应位置画出阴影)。(4)如果在乙图中再点燃更多的蜡烛,书的半影部分____。A.明暗更明显,层次更多 B.明暗更明显,层次更少C.明暗更不明显,层次更多 D.明暗更不明显,层次更少(5)小明同学想用9盏相同的LED灯(图中用表示)排列合成一个大光源作为无影灯,下列设计效果最好的是 。【答案】(1)D(2)不会(3)(4)D(5)A【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在图甲中,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由于物体的遮挡,上侧半影中,蜡烛A照不到,B的光能照到,D符合题意;(2)根据材料内容,手术无影灯是许多灯排列在灯盘上,从不同角度把光照射到手术台上,人的手和器械在手术部位不会产生本影;(3)光沿直线传播形成阴影,在图乙中,从蜡烛C和物体最上和最下端连直线,本影区域为;(4)在乙图中,点燃的蜡烛越多,半影部分光线越多,越明亮,层次更少,明暗变化不明显,D符合题意。(5)多个光源排列合成无影灯时,无影灯的面积越大,照射到的范围越大,效果越好,圆的面积比其他图像面积大,A符合题意。【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判断光线照射到的位置;(2)灯光从不同角度照射物体时,不能产生本影,形成无影效果;(3)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画出阴影位置;(4)无影灯的小灯越多,光线越多,半影越不明显;(5)光源的面积越大, 照射到的范围越大,效果好。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版).docx 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