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六年级科学试题1.(2024六下·微山期中)“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其中“切是用手诊脉或按压身体部位等”。这主要是利用了我们的( )。A.触觉 B.听觉 C.视觉 D.嗅觉2.(2024六下·微山期中)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受到食物的刺激,通过味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尝到了味道。味蕾存在的部位是( )。A.牙齿 B.鼻腔 C.舌头 D.食道3.(2024六下·微山期中)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保护海洋资源的是( )。A.合理开采海洋资源 B.定期休渔C.清理海洋垃圾 D.海水淡化4.(2024六下·微山期中)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包括( )A.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B.适应后听力提高C.心情烦躁,情绪不稳定5.(2024六下·微山期中)在“测一测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外部刺激的敏感度”的探究活动,我们先后用棉棒轻轻触碰其中一名组员的手指尖、手背和手肘,对比测试结果,我们发现三处皮肤的敏感度( )。A.三处皮肤的敏感度相同 B.手背处皮肤的敏感度最高C.手指尖处皮肤敏感度最高 D.手肘处皮肤敏感度最高6.(2024六下·微山期中)一般认为,远古时代埋藏在地下的、未被细菌分解的植物或动物的遗骸,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一般情况下,当从地面使用钻井进行开采时,钻头首先触及的是( )。A.石油 B.天然气C.两者的混合物 D.无法判断7.(2024六下·微山期中)当人患了重感冒时,虽然身体很虚弱,却不想吃饭菜,连平时最爱吃的菜也觉得没有味道,这是因为( )。A.患感冒时,味觉不灵敏B.鼻塞症状造成嗅觉失灵C.味觉、嗅觉都受到影响D.感冒药的味道影响味蕾的敏感度8.(2024六下·微山期中)在工业生产中,下列可用于制造塑料原料的是( )。A.木材 B.天然气 C.石油 D.秸秆9.(2024六下·微山期中)2017年,我国在南海海域进行的首次( )试采获得成功,其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A.风能 B.地热能 C.核能 D.可燃冰10.(2024六下·微山期中)有关动物行为和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雨后蚯蚓爬出土壤是因为缺少氧气B.动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C.青蛙冬眠是对温度变化的一种不适应的表现11.(2024六下·微山期中)给桃树、西瓜、凤仙花分类时,可以按照茎的不同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 )12.(2024六下·微山期中)污水不可饮用,但可以用来浇树木和庄稼。13.(2024六下·微山期中)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可抵御风沙、净化水质、缓解污染。14.(2024六下·微山期中)全球变暖,温度升高,北极海冰每年更早地融化,会导致北极熊找食物困难。15.(2024六下·微山期中)为了预防空气污染,可以开发新能源汽车,以减少尾气排放。16.(2024六下·微山期中)将标准视力表挂于光亮处,表的5.0(或1.0)行要与受检者的眼睛位于同一高度。17.(2024六下·微山期中)雾霾和雾没有本质的区别,对人类健康都有很大伤害。18.(2024六下·微山期中)肺鱼平时用鳃呼吸,在缺水状态下可以用鳔当作肺呼吸。19.(2024六下·微山期中)海洋中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人们可以随意开采和利用。( )20.(2024六下·微山期中)煤、石油、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无关。21.(2024六下·微山期中)将特征不同的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就是在进行 。22.(2024六下·微山期中)受到冷热、压迫等外界刺激后,皮肤内的 把刺激信号传给脑,触觉就产生了。23.(2024六下·微山期中) 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24.(2024六下·微山期中)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属于 。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称为 。25.(2024六下·微山期中) 、雾霾、 等是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26.(2024六下·微山期中)有些自然资源,在合理开发的条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能达到平衡,或能够为人类反复利用,如土地、水、动植物等,属于 的资源。27.(2024六下·微山期中)生活实践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小科同学和小伙伴们一起春游踏青,发现露营的一个角落里堆满了各种垃圾,主要有:①剩菜剩饭;②水果皮;③废电池;④过期的药品:⑤食品袋;⑥旧衣服:⑦易拉:⑧碎砖块。请你根据学到的知识完成以下问题:(1)帮助小科将上述垃圾分类投入垃圾箱中(填写编号)(2)科学处理垃圾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请将分类后的垃圾与其处理方式用线连起来。(3)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是( )A.对垃圾进行焚烧B.减少生活中的垃圾数量C.对垃圾进行填埋28.(2024六下·微山期中)小科同学的耳朵最近听的不是很清楚,昨天去人民医院看医生,医生给他出示了一张耳朵的结构器官图,请根据图片填写以下内容。(1)医生告诉小明,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会由① 收集,通过外耳道传播,随后引起③ 振动,振动又通过② 等传给耳蜗,随后由连接耳蜗的听神经传给脑,我们才会听到声音。(2)为预防耳病的发生,你能给小科同学提些建议吗 (至少写三条)29.(2024六下·微山期中)科学探究上周,小科同学所在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了视力检测,发现患有近视的学生数量增长,他根据此现象利用两个凸度不同的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实验材料模拟了眼睛近视的实验。实验操作如下图:(1)本次实验中,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睛中的 部分,纸屏相当于眼睛中的 部分。(2)实验操作:①将点燃的蜡烛、凸度较大的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使它们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调整距离,直至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如图A)②将蜡烛挪到距离凸透镜 (选填“近”或“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模糊。③(如图 B)换成凸度小的凸透镜再实验,在纸屏上能形成清晰的像。(3)实验现象:透镜凸度 “眼睛”就能看清近处的物体,透镜凸度 ,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选填“变大”或“变小”)(4)实验结论:近视是由 造成的。(5)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提出几点预防近视的措施。(至少写三点)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皮肤。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比较,能够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其中“切是用手诊脉或按压身体部位等”。这主要是利用了我们的触觉。2.【答案】C【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皮肤。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比较,能够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味蕾存在的部位是舌头,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受食物的刺激,通过味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尝到了味道。3.【答案】D【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海洋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海洋是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保护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资源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合理开采海洋资源、清理海洋垃圾防止污染、定期休渔等;海水淡化不属于保护海洋资源。4.【答案】B【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长期遭受噪声侵扰,人就容易得病。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心情烦躁,情绪不稳定。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包括适应后听力提高,因为适应噪声后人的听力会降低。5.【答案】C【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通过用笔尖测试神经的敏感性的实验可知,触碰手背和手肘等能够感受到一个笔尖,而手指可以感受到两个笔尖。所以手指尖处皮肤敏感度最高。6.【答案】B【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储存了亿万年前低等生物的遗体,而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太阳,所以归根结底也可以说成它们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石油和天然气是湖泊、海洋里的生物死后沉积到水底被泥沙覆盖后,经过千百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一般需要建起采油井架,用钻头和油管进行开采。一般情况下,当从地面使用钻井进行开采时,钻头首先触及的是天然气。7.【答案】C【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人的感觉器官并不是独立的,其中嗅觉和味觉是密切相关的。人对食物味道的辨别不仅依靠味觉,也需要依靠嗅觉。所以当人患了重感冒时,虽然身体很虚弱,却不想吃饭菜,连平时最爱吃的菜也觉得没有味道,这是因为味觉、嗅觉都受到影响。8.【答案】C【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其中被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的是煤,被人们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石油。石油的用途包括炼制汽油、生产塑料、生产化妆品等。9.【答案】D【知识点】新能源【解析】【分析】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结晶物质,其外观像冰一样,遇火即可燃烧,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我国的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进行的首次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10.【答案】C【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A:雨后蚯蚓爬出土壤是因为缺少氧气,正确;B:动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正确;C:青蛙冬眠是对温度变化的一种不适应的表现,错误;青蛙冬眠是对温度变化也是一种适应的表现,冬眠使青蛙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11.【答案】正确【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植物茎的结构不同,将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两大类。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有茎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像柳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桃树属于木本植物,西瓜、凤仙花属于草本植物。12.【答案】错误【知识点】水的净化【解析】【分析】绝大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废水经过处理就能无害的回归环境了。经过处理的水可以用来浇灌草坪的树木和庄稼,或作为工厂中的冷却水。污水人不能喝,也不能用来浇灌树木和庄稼,否则会影响庄稼的生长。13.【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能为京津冀地区抵御风沙、净化水质、缓解污染。从“一棵松”到今天的百万亩林海,从当年的黄沙遮天到今天的碧波万顷,塞罕坝人把高寒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实现了从沙进树退到树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14.【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带来的后果有: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土地荒漠化等。由于全球变暖,温度升高,北极海冰每年都更早地融化,导致北极熊获取食物困难,不得不长距离游泳或到岸上寻找食物。15.【答案】正确【知识点】新能源【解析】【分析】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污染小,因此为了预防空气污染,可以开发新能源汽车,以减少尾气排放。16.【答案】正确【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检测视力的方法:将标准对数视力表挂于光亮处,表的5.0(或1.0)行要与受检者的眼睛位于同一高度;被检查者应距离视力表5米远,背向光源,避免光线直接射入眼睛;检测一只眼睛时,须将另一只眼睛完全遮住,不要压迫眼球。17.【答案】错误【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漂浮在低空,对人类健康没有太大影响。而雾霾是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大气中的微细颗粒物含量升高造成的天气现象,这种天气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呼吸系统,对人类健康有很大伤害。18.【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当河流中有水时肺鱼用鳃呼吸,当河流中没有水时肺鱼用肺呼吸。19.【答案】错误【知识点】海洋资源【解析】【分析】海洋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我国海洋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利用的程度很低(我国陆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人类面临着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等。20.【答案】错误【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储存了亿万年前低等生物的遗体,而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太阳,所以归根结底也可以说成它们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21.【答案】二歧分类【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解析】【分析】我们对植物进行分类的常用方法是二歧分类法。二歧分类法就是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植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22.【答案】感觉神经【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人体有五大感觉器官,分别是眼、耳、鼻、舌和皮肤(手),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受到冷热、压迫等外界刺激后,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把刺激信号传给脑,触觉就产生了。23.【答案】自然资源【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种类丰富、数量巨大。这些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4.【答案】能源;常规能源【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能储藏和提供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被称为能源,如木材、煤、石油等。人们把煤炭、石油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质,清洁环保的能源属于清洁能源。25.【答案】噪声;污水【知识点】噪音;水污染【解析】【分析】生活环境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如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空气、水源、声音、光线、土地、野生动植物等。噪声、雾霾、污水等是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26.【答案】可再生【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从利用的角度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有些自然资源,在合理开发的条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能达到平衡,或能够为人类反复利用,如土地、水、动植物等,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在地下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使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27.【答案】(1)(2)(3)B【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1)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剩菜剩饭、水果皮属于厨余垃圾;废电池、过期的药品属于有害垃圾;旧衣服、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食品袋、碎砖块属于其他垃圾。(2)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不同种类的垃圾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可回收垃圾会回收利用;厨余垃圾用来堆肥;有害垃圾会专门回收集中处理;其他垃圾会填埋或焚烧。(3)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但是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是减少生活中的垃圾数量,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复使用。28.【答案】(1)耳郭;鼓膜;听小骨(2)平日要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不随便掏耳朵、游泳时戴耳塞、不到有噪音的地方玩耍或学习、不对着同学的耳朵大声说话等。【知识点】耳朵的结构;保护听力【解析】【分析】(1)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是由鼓膜和听小骨组成;内耳是由耳蜗和听觉神经组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空气中的声音;外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的作用是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的作用是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2)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平日要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不随便掏耳朵、游泳时戴耳塞、不到有噪音的地方玩耍或学习、不对着同学的耳朵大声说话等。29.【答案】(1)晶状体;视网膜(2)远(3)变大;变小(4)晶状体调节能力减弱(5)①做眼保健操;②多到户外活动;③不过多吃甜食,保持营养均衡;④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等。【知识点】眼睛【解析】【分析】(1)眼睛是由晶状体、瞳孔、视网膜、视神经组成。凸透镜相当于眼睛中的晶状体部分,纸屏相当于眼睛中的视网膜部分。(2)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将蜡烛挪到远的位置,在纸屏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像,因为光源太远。换成凸度小的凸透镜再实验,在纸屏上能形成清晰的像。(3)透镜凸度变大,“眼睛”就能看清近处的物体,透镜凸度变小,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4)健康眼睛的晶状体调节能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就会疲劳,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近视是由晶状体凸度变大或晶状体调节能力减弱造成的。(5)预防近视的方法有:多做眼保健操、多参加户外运动、不在强光下看书,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不吃过多甜食,保持营养均衡、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等。1 / 1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六年级科学试题1.(2024六下·微山期中)“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其中“切是用手诊脉或按压身体部位等”。这主要是利用了我们的( )。A.触觉 B.听觉 C.视觉 D.嗅觉【答案】A【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皮肤。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比较,能够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其中“切是用手诊脉或按压身体部位等”。这主要是利用了我们的触觉。2.(2024六下·微山期中)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受到食物的刺激,通过味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尝到了味道。味蕾存在的部位是( )。A.牙齿 B.鼻腔 C.舌头 D.食道【答案】C【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皮肤。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比较,能够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味蕾存在的部位是舌头,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受食物的刺激,通过味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尝到了味道。3.(2024六下·微山期中)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保护海洋资源的是( )。A.合理开采海洋资源 B.定期休渔C.清理海洋垃圾 D.海水淡化【答案】D【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海洋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海洋是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保护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资源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合理开采海洋资源、清理海洋垃圾防止污染、定期休渔等;海水淡化不属于保护海洋资源。4.(2024六下·微山期中)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包括( )A.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B.适应后听力提高C.心情烦躁,情绪不稳定【答案】B【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长期遭受噪声侵扰,人就容易得病。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心情烦躁,情绪不稳定。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包括适应后听力提高,因为适应噪声后人的听力会降低。5.(2024六下·微山期中)在“测一测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外部刺激的敏感度”的探究活动,我们先后用棉棒轻轻触碰其中一名组员的手指尖、手背和手肘,对比测试结果,我们发现三处皮肤的敏感度( )。A.三处皮肤的敏感度相同 B.手背处皮肤的敏感度最高C.手指尖处皮肤敏感度最高 D.手肘处皮肤敏感度最高【答案】C【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通过用笔尖测试神经的敏感性的实验可知,触碰手背和手肘等能够感受到一个笔尖,而手指可以感受到两个笔尖。所以手指尖处皮肤敏感度最高。6.(2024六下·微山期中)一般认为,远古时代埋藏在地下的、未被细菌分解的植物或动物的遗骸,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一般情况下,当从地面使用钻井进行开采时,钻头首先触及的是( )。A.石油 B.天然气C.两者的混合物 D.无法判断【答案】B【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储存了亿万年前低等生物的遗体,而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太阳,所以归根结底也可以说成它们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石油和天然气是湖泊、海洋里的生物死后沉积到水底被泥沙覆盖后,经过千百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一般需要建起采油井架,用钻头和油管进行开采。一般情况下,当从地面使用钻井进行开采时,钻头首先触及的是天然气。7.(2024六下·微山期中)当人患了重感冒时,虽然身体很虚弱,却不想吃饭菜,连平时最爱吃的菜也觉得没有味道,这是因为( )。A.患感冒时,味觉不灵敏B.鼻塞症状造成嗅觉失灵C.味觉、嗅觉都受到影响D.感冒药的味道影响味蕾的敏感度【答案】C【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人的感觉器官并不是独立的,其中嗅觉和味觉是密切相关的。人对食物味道的辨别不仅依靠味觉,也需要依靠嗅觉。所以当人患了重感冒时,虽然身体很虚弱,却不想吃饭菜,连平时最爱吃的菜也觉得没有味道,这是因为味觉、嗅觉都受到影响。8.(2024六下·微山期中)在工业生产中,下列可用于制造塑料原料的是( )。A.木材 B.天然气 C.石油 D.秸秆【答案】C【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其中被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的是煤,被人们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石油。石油的用途包括炼制汽油、生产塑料、生产化妆品等。9.(2024六下·微山期中)2017年,我国在南海海域进行的首次( )试采获得成功,其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A.风能 B.地热能 C.核能 D.可燃冰【答案】D【知识点】新能源【解析】【分析】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结晶物质,其外观像冰一样,遇火即可燃烧,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我国的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进行的首次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10.(2024六下·微山期中)有关动物行为和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雨后蚯蚓爬出土壤是因为缺少氧气B.动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C.青蛙冬眠是对温度变化的一种不适应的表现【答案】C【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A:雨后蚯蚓爬出土壤是因为缺少氧气,正确;B:动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正确;C:青蛙冬眠是对温度变化的一种不适应的表现,错误;青蛙冬眠是对温度变化也是一种适应的表现,冬眠使青蛙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11.(2024六下·微山期中)给桃树、西瓜、凤仙花分类时,可以按照茎的不同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 )【答案】正确【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植物茎的结构不同,将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两大类。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有茎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像柳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桃树属于木本植物,西瓜、凤仙花属于草本植物。12.(2024六下·微山期中)污水不可饮用,但可以用来浇树木和庄稼。【答案】错误【知识点】水的净化【解析】【分析】绝大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废水经过处理就能无害的回归环境了。经过处理的水可以用来浇灌草坪的树木和庄稼,或作为工厂中的冷却水。污水人不能喝,也不能用来浇灌树木和庄稼,否则会影响庄稼的生长。13.(2024六下·微山期中)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可抵御风沙、净化水质、缓解污染。【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能为京津冀地区抵御风沙、净化水质、缓解污染。从“一棵松”到今天的百万亩林海,从当年的黄沙遮天到今天的碧波万顷,塞罕坝人把高寒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实现了从沙进树退到树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14.(2024六下·微山期中)全球变暖,温度升高,北极海冰每年更早地融化,会导致北极熊找食物困难。【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带来的后果有: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土地荒漠化等。由于全球变暖,温度升高,北极海冰每年都更早地融化,导致北极熊获取食物困难,不得不长距离游泳或到岸上寻找食物。15.(2024六下·微山期中)为了预防空气污染,可以开发新能源汽车,以减少尾气排放。【答案】正确【知识点】新能源【解析】【分析】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污染小,因此为了预防空气污染,可以开发新能源汽车,以减少尾气排放。16.(2024六下·微山期中)将标准视力表挂于光亮处,表的5.0(或1.0)行要与受检者的眼睛位于同一高度。【答案】正确【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检测视力的方法:将标准对数视力表挂于光亮处,表的5.0(或1.0)行要与受检者的眼睛位于同一高度;被检查者应距离视力表5米远,背向光源,避免光线直接射入眼睛;检测一只眼睛时,须将另一只眼睛完全遮住,不要压迫眼球。17.(2024六下·微山期中)雾霾和雾没有本质的区别,对人类健康都有很大伤害。【答案】错误【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漂浮在低空,对人类健康没有太大影响。而雾霾是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大气中的微细颗粒物含量升高造成的天气现象,这种天气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呼吸系统,对人类健康有很大伤害。18.(2024六下·微山期中)肺鱼平时用鳃呼吸,在缺水状态下可以用鳔当作肺呼吸。【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当河流中有水时肺鱼用鳃呼吸,当河流中没有水时肺鱼用肺呼吸。19.(2024六下·微山期中)海洋中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人们可以随意开采和利用。( )【答案】错误【知识点】海洋资源【解析】【分析】海洋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我国海洋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利用的程度很低(我国陆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人类面临着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等。20.(2024六下·微山期中)煤、石油、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无关。【答案】错误【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储存了亿万年前低等生物的遗体,而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太阳,所以归根结底也可以说成它们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21.(2024六下·微山期中)将特征不同的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就是在进行 。【答案】二歧分类【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解析】【分析】我们对植物进行分类的常用方法是二歧分类法。二歧分类法就是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植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22.(2024六下·微山期中)受到冷热、压迫等外界刺激后,皮肤内的 把刺激信号传给脑,触觉就产生了。【答案】感觉神经【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人体有五大感觉器官,分别是眼、耳、鼻、舌和皮肤(手),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受到冷热、压迫等外界刺激后,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把刺激信号传给脑,触觉就产生了。23.(2024六下·微山期中) 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答案】自然资源【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种类丰富、数量巨大。这些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4.(2024六下·微山期中)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属于 。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称为 。【答案】能源;常规能源【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能储藏和提供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被称为能源,如木材、煤、石油等。人们把煤炭、石油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质,清洁环保的能源属于清洁能源。25.(2024六下·微山期中) 、雾霾、 等是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答案】噪声;污水【知识点】噪音;水污染【解析】【分析】生活环境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如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空气、水源、声音、光线、土地、野生动植物等。噪声、雾霾、污水等是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26.(2024六下·微山期中)有些自然资源,在合理开发的条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能达到平衡,或能够为人类反复利用,如土地、水、动植物等,属于 的资源。【答案】可再生【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从利用的角度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有些自然资源,在合理开发的条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能达到平衡,或能够为人类反复利用,如土地、水、动植物等,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在地下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使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27.(2024六下·微山期中)生活实践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小科同学和小伙伴们一起春游踏青,发现露营的一个角落里堆满了各种垃圾,主要有:①剩菜剩饭;②水果皮;③废电池;④过期的药品:⑤食品袋;⑥旧衣服:⑦易拉:⑧碎砖块。请你根据学到的知识完成以下问题:(1)帮助小科将上述垃圾分类投入垃圾箱中(填写编号)(2)科学处理垃圾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请将分类后的垃圾与其处理方式用线连起来。(3)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是( )A.对垃圾进行焚烧B.减少生活中的垃圾数量C.对垃圾进行填埋【答案】(1)(2)(3)B【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1)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剩菜剩饭、水果皮属于厨余垃圾;废电池、过期的药品属于有害垃圾;旧衣服、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食品袋、碎砖块属于其他垃圾。(2)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不同种类的垃圾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可回收垃圾会回收利用;厨余垃圾用来堆肥;有害垃圾会专门回收集中处理;其他垃圾会填埋或焚烧。(3)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但是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是减少生活中的垃圾数量,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复使用。28.(2024六下·微山期中)小科同学的耳朵最近听的不是很清楚,昨天去人民医院看医生,医生给他出示了一张耳朵的结构器官图,请根据图片填写以下内容。(1)医生告诉小明,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会由① 收集,通过外耳道传播,随后引起③ 振动,振动又通过② 等传给耳蜗,随后由连接耳蜗的听神经传给脑,我们才会听到声音。(2)为预防耳病的发生,你能给小科同学提些建议吗 (至少写三条)【答案】(1)耳郭;鼓膜;听小骨(2)平日要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不随便掏耳朵、游泳时戴耳塞、不到有噪音的地方玩耍或学习、不对着同学的耳朵大声说话等。【知识点】耳朵的结构;保护听力【解析】【分析】(1)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是由鼓膜和听小骨组成;内耳是由耳蜗和听觉神经组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空气中的声音;外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的作用是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的作用是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2)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平日要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不随便掏耳朵、游泳时戴耳塞、不到有噪音的地方玩耍或学习、不对着同学的耳朵大声说话等。29.(2024六下·微山期中)科学探究上周,小科同学所在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了视力检测,发现患有近视的学生数量增长,他根据此现象利用两个凸度不同的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实验材料模拟了眼睛近视的实验。实验操作如下图:(1)本次实验中,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睛中的 部分,纸屏相当于眼睛中的 部分。(2)实验操作:①将点燃的蜡烛、凸度较大的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使它们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调整距离,直至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如图A)②将蜡烛挪到距离凸透镜 (选填“近”或“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模糊。③(如图 B)换成凸度小的凸透镜再实验,在纸屏上能形成清晰的像。(3)实验现象:透镜凸度 “眼睛”就能看清近处的物体,透镜凸度 ,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选填“变大”或“变小”)(4)实验结论:近视是由 造成的。(5)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提出几点预防近视的措施。(至少写三点)【答案】(1)晶状体;视网膜(2)远(3)变大;变小(4)晶状体调节能力减弱(5)①做眼保健操;②多到户外活动;③不过多吃甜食,保持营养均衡;④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等。【知识点】眼睛【解析】【分析】(1)眼睛是由晶状体、瞳孔、视网膜、视神经组成。凸透镜相当于眼睛中的晶状体部分,纸屏相当于眼睛中的视网膜部分。(2)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将蜡烛挪到远的位置,在纸屏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像,因为光源太远。换成凸度小的凸透镜再实验,在纸屏上能形成清晰的像。(3)透镜凸度变大,“眼睛”就能看清近处的物体,透镜凸度变小,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4)健康眼睛的晶状体调节能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就会疲劳,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近视是由晶状体凸度变大或晶状体调节能力减弱造成的。(5)预防近视的方法有:多做眼保健操、多参加户外运动、不在强光下看书,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不吃过多甜食,保持营养均衡、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等。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六年级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六年级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