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北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1.(2024七上·北海期末)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选用了不同的目镜和物镜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A.目镜10×,物镜40× B.目镜10×,物镜10×C.目镜5×,物镜40× D.目镜5×,物镜10×【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40=200(倍);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四组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目镜10×物镜40×”(400倍)。故选A。【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2.(2024七上·北海期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利用野生水稻经过多次杂交培育新品种,他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文献法【答案】C【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解析】【解答】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不符合题意.B、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不符合题意.C、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袁隆平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在培育水稻新品种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验法.符合题意.D、利用文献(查阅)法,可以获取所需要的历史资料.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认识.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分类法是生物学的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3.(2024七上·北海期末)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B.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C.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B【知识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科学探究的工具【解析】【解答】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消除,因为它的产生是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只能尽量的减小,不能消除。故答案为:B。【分析】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有: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4.(2024七上·北海期末)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A.25℃和0℃ B.有光和无光C.有空气和无空气 D.温度和水分【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所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变量.一般地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选项A、B、C的实验变量都是惟一的,而选项D的实验变量是光和空气,因此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点评】对于此类题目,学生应该掌握探究实验的科学设计方法.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惟一的变量才行,对照实验组的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条件。对对照实验的理解.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组.对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5.(2024七上·北海期末)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远高于海水中碘的浓度,但海带仍然能够继续吸收海水中的碘,这一现象主要与海带细胞中的哪个结构有关(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叶绿体 D.细胞核【答案】B【知识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解析】【解答】解: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活的海带仍然能够继续吸收海水中的碘,是海带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作用.故选:B.【分析】细胞膜具有保护,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作用.6.(2024七上·北海期末)指纹识别已经是手机的标配功能,其应用接口开放后,为我们的日常体验带来了提升,不仅代替了密码,还方便了支付,小小的指纹包含了重要的信息,那么,控制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A.细胞膜中 B.细胞质中 C.细胞壁中 D.细胞核中【答案】D【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解析】【解答】A: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但不包含遗传物质,A错误;B:细胞质不断地流动,它的流动,加快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但不包含遗传物质,B错误;C:细胞壁不是人体细胞的结构,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C错误;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控制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以外的胶状物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因此,控制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7.(2024七上·北海期末)在下列细胞中,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存在的是( )A.洋葱鳞片叶 B.草履虫C.黑藻叶片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答案】C【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解析】【解答】A.洋葱鳞片叶细胞属于植物细胞,但没有叶绿体,A不符合题意。B.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没有叶绿体,B不符合题意。C.黑藻叶片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线粒体,C符合题意。D.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8.(2024七上·北海期末)田野里随处可见的蒲公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美容功效,它的根主根发达,侧根短而细,则它的根属于( )A.不定根 B.直根系 C.须根系 D.侧根系【答案】B【知识点】根系及其分布【解析】【解答】根系是一株植物上所有根的总和。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的根系,主根发达,长而粗,侧根短而细,这样的根系叫直根系。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植物的根有主根、侧根、不定根三种。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成的根叫主根,主根向土壤深处生长;从主根上生出的根叫侧根,人侧根上生出的根也叫侧根,主根与侧根相连,向土壤四周生长;从茎、叶上生出的根叫不定根。2、根系是一株植物上所有根的总和,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1)直根系: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长而粗,侧根短而细,主根和侧根有明显的区别,这样的根系是直根系。棉花、大豆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是直根系。(2)须根系:主根不发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须根系。玉米、小麦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是须根系。9.(2024七上·北海期末)在黄山有一种奇妙的植物——卷柏,它的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钻到土壤里又开始新的生活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又名“九死还魂草”卷柏属于( )植物A.苔藓 B.蕨类 C.裸子 D.被子【答案】B【知识点】蕨类植物【解析】【解答】A.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且没有真正的茎和叶的分化。卷柏有明显的根、茎、叶的分化,因此不属于苔藓植物。A不符合题意。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通过孢子繁殖。卷柏符合这些特征,因此属于蕨类植物,B符合题意。C.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四大器官,C不符合题意。D.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蕨类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也属于孢子植物。10.(2024七上·北海期末)水杉这一古老稀有的珍贵树种为我国特产,仅分布于四川石柱县及湖北利川市磨刀溪、水杉坝一带及湖南西北部龙山及桑植等地。水杉的主要特征是( )A.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C.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D.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答案】C【知识点】裸子植物【解析】【解答】植物根据形态结构的不同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水杉属于裸子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能产生种子,但它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所以没有形成果实,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裸子植物的胚珠裸露,外面无子房壁,不能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裸子植物也无花,只有孢子叶球,孢子叶球还不能看作真正的花,其形态结构上与被子植物的花是不同的,只是有些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球花)相当于被子植物的花的功能,因此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且根、茎、叶发达,并且有发达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受精过程不需要水,能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11.(2024七上·北海期末)海蜇好吃但被冲到海滩的海蜇不要去捡,避免被“蛰”,以下哪项不符合它的特征( )A.有外套膜 B.辐射对称C.具有两个胚层 D.有口无肛【答案】A【知识点】软体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软体动物有外套膜,腔肠动物没有外套膜,A错误。BCD、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具有下列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具有两个胚层以及有口无肛门,故B、C、D正确。故选A。【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12.(2024七上·北海期末)2023年5月28日, 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首航成功, 这是我国迈向科技自立自强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飞机是对鸟类的仿生,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肢特化成翼 B.身体一般呈流线形C.骨骼轻便,利于飞翔 D.属于变温动物【答案】D【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前肢特化成翼,这是鸟类飞行的关键结构,前肢的特化使得鸟类能够产生升力,实现飞行,A正确。B.身体一般呈流线形,流线型的身体结构可以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提高飞行效率,B正确。C.鸟类骨骼轻便,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利于飞翔,C正确。D.鸟类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D错误。故选D。【分析】鸟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①肢变成双翼,翼展开呈扇形,面积大,利于扇动空气而飞翔。②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的阻力.③有的骨薄而轻,坚固而轻巧,长骨中空,直肠短,排便快,有利于减轻体重。④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两侧,利于牵引翅膀扇动。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能量。⑥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保证飞行时得到充足的氧气。13.(2024七上·北海期末)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鱼的侧线可感知水流B.青蛙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保护身体C.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D.哺乳动物哺乳能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增强其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答案】B【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解析】【解答】A.鱼的侧线系统是一种感觉器官,能够感知水流的变化,帮助鱼在水中定位和导航,故A正确。B.青蛙的体表并没有角质鳞片,而是有黏液腺,分泌黏液保持皮肤湿润,以利于呼吸。青蛙的皮肤是裸露的,没有角质鳞片,故B错误。C.流线型是物体的一种外部形状,通常表现为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鱼的身体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梭形即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故C正确。D.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能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增强其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故D正确。故选B。【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14.(2024七上·北海期末)小华想要调查小区周围的生物分布情况,于是进行了以下活动,其中正确的是( )A.河边生物种类多、就选择这样的路线B.发现不认识的野果,摘下来品尝C.一边调查一边记录生物种类和数量D.看见了一只蜈蚣,太害怕就没记录【答案】C【知识点】调查法【解析】【解答】A、调查时需要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同时还要注意安全,不能去河边,A错误;B、品尝野果不仅损伤植物,也有可能果实有毒,会出现中毒事故,B错误;C、调查过程中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做好记录,实事求是,因此一边调查一边记录生物种类和数量,C正确;D、在调查生物时,不能以个人喜好而定,要如实记录,小华发现一只蜈蚣,太害怕了,也要记录,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15.(2024七上·北海期末)如图为白头叶猴,属于我国一级珍稀濒危动物,是广西特有的物种。该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据此可知,白头叶猴属于( )A.两栖动物 B.爬行动物 C.鸟类 D.哺乳动物【答案】D【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白头叶猴显然不符合这些特征,A错误。B.爬行动物的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白头叶猴的体表被毛,且胎生哺乳,显然不属于爬行动物,B错误。C.鸟类的特征是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白头叶猴的体表被毛,且胎生哺乳,显然不属于鸟类,C错误。D.哺乳动物的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白头叶猴的体表被毛,且胎生哺乳,完全符合哺乳动物的特征,D正确。故选D。【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表被毛,用于保温;牙齿分化,适应不同的食物类型;体腔内有膈,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心脏四腔,血液循环系统完善;用肺呼吸,气体交换效率高;大脑发达,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生殖方式为胎生,幼崽出生后通过哺乳获得营养,提高后代的成活率。16.(2024七上·北海期末)生物课上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请分析作答。(1)制作临时装片时,首先吸取培养液 (填“上”、“中”或“下”)层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这一部分培养液的氧气含量高,有利于草履虫用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2)观察草履虫时,图1中圆圈内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物像。则草履虫在临时装片上的状态是 。(填选项)(3)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绿色的菠菜汁,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2所示细胞中的[④] 变成绿色。(4)为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同学们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的培养液,并将两水滴连接起来(如图3)。在A侧培养液中放入少许食盐,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最终移动到 (填“A”或“B”)侧,这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5)草履虫全身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其细胞结构与 细胞(填“动物”或“植物”)更为相似。【答案】(1)上;表膜(2)C(3)食物泡(4)B(5)动物【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单细胞生物;观察草履虫并探究其趋性【解析】【解答】(1)草履虫的生活需要氧气。因此,制作临时装片时,首先吸取培养液上层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这一部分培养液的氧气含量高,利于草履虫用表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故草履虫数量较多。(2)我们看到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故把视野中草履虫的图像旋转180度再看,就是C图,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绿色的菠菜汁,一段时间后,菠菜汁通过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食物泡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2所示细胞中的④食物泡变成绿色,可见草履虫需要摄取现成有机物为食,获得营养的方式为异养。(4)在A侧培养液中放入少许食盐,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A侧草履虫游到B侧,这说明草履虫能逃避有害刺激,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5)草履虫全身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表膜(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与动物细胞更为相似。【分析】图2中:①是纤毛,②是口沟,③是细胞核,④是食物泡,⑤是伸缩泡,⑥是表膜。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1)制作临时装片时,首先吸取培养液上层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这一部分培养液的氧气含量高,利于草履虫用表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故草履虫数量较多。(2)我们看到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故把视野中草履虫的图像旋转180度再看,就是C图,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绿色的菠菜汁,一段时间后,菠菜汁通过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食物泡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2所示细胞中的④食物泡变成绿色,可见草履虫需要摄取现成有机物为食,获得营养的方式为异养。(4)在A侧培养液中放入少许食盐,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A侧草履虫游到B侧,这说明草履虫能逃避有害刺激,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5)草履虫全身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表膜(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与动物细胞更为相似。17.(2024七上·北海期末)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的形成过程。请分析作答。(1)人体的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 。(2)图中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的是 (填序号)。(3)图中④表示的是细胞 (填“分裂”或“分化”)过程。细胞经过该过程,产生了不同的组织。(4)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 组织。(5)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其中人的大脑属于 结构层次。番茄与人体相比,缺少的结构层次是 。【答案】(1)受精卵(2)①②③(3)分化(4)结缔(5)器官;系统【知识点】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动物体的基本组织;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解析】【解答】(1)人体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一个受精卵开始,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逐渐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因此人体的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受精卵。(2)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图中①②③过程中细胞的数目增多,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变,因此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3)细胞的分化在于细胞从形态、结构及功能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因此④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图中细胞的分化形成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几种组织。(4)人体得到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几种组织。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5)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少了系统。因此番茄与人体相比,番茄缺少的结构层次是系统。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人的大脑由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构成,属于器官结构层次。【分析】由图可知: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④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受精卵(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1)动物细胞组织的结构、功能与分布表格如下:名称 结构 功能 分布上皮组织 上皮细胞,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保护、分泌 体表和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结缔组织 细胞和细胞间质,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发达 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 分布最广泛,如:血液、肌腱、骨、韧带和脂肪等肌肉组织 肌肉细胞 收缩、舒张 附着在骨骼上、心脏、胃、肠和血管等处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产生、传到兴奋 脑和脊髓中的组织(2)人体或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1)人体受精的过程是卵细胞和精子在输卵管相遇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因此人体的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受精卵。(2)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图中①②③过程中细胞的数目增多,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变,因此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3)细胞的分化在于细胞从形态、结构及功能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因此④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图中细胞的分化形成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几种组织。(4)人体得到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几种组织。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5)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少了系统。因此人体与番茄相比,缺少的结构层次是系统。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人的大脑由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构成,属于器官结构层次。18.(2024七上·北海期末)如图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和乙种子在萌发长大形成的植株属于单子叶植物的是 (填“甲”或“乙”)。(2)如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如图所示,变蓝的结构是 (填字母)。(3)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图甲中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子叶以及 (填序号)构成,其中甲图中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 (填序号)。(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 和 (填字母或序号),它们能够提供胚发育成幼苗所需的营养。【答案】(1)乙(2)d(3)②;④(4)⑤;d【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解析】【解答】(1)凡是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叫做双子叶植物,例如大豆,凡是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叫做单子叶植物,例如玉米。因此,甲为菜豆种子,其胚有两片子叶,种子在萌发长大形成的植株,属于双子叶植物;乙为玉米种子,其胚有一片子叶,种子在萌发长大形成的植株,属于单子叶植物。(2)单子叶植物种子一般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其内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淀粉,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如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如图所示,变蓝的结构是d胚乳。(3)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是新植物的幼体。图甲中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子叶以及②胚根构成。其中甲图中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④胚芽,将来发育成根的结构是②胚根,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根部位的结构是③胚轴。(4)双子叶植物种子一般没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内;单子叶植物种子一般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图中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⑤子叶和d胚乳,它们能够提供胚发育成幼苗所需的营养。【分析】图甲中①是种皮,②是胚根,③是胚轴,④是胚芽,⑤是子叶;图乙中a是胚芽,b是胚轴,c是胚根,d是胚乳,e是果皮和种皮。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菜豆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 只有种皮,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 胚都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 种皮核果皮愈合在一起,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1)甲为菜豆种子,其胚有两片子叶,种子在萌发长大形成的植株,属于双子叶植物;乙为玉米种子,其胚有一片子叶,种子在萌发长大形成的植株,属于单子叶植物。(2)单子叶植物种子一般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其内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淀粉,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如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如图所示,变蓝的结构是d胚乳。(3)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是新植物的幼体。图甲中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子叶以及②胚根构成。其中甲图中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④胚芽,将来发育成根的结构是②胚根,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根部位的结构是③胚轴。(4)双子叶植物种子一般没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内;单子叶植物种子一般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图中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⑤子叶和d胚乳,它们能够提供胚发育成幼苗所需的营养。19.(2024七上·北海期末)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素有“海上森林”之称。北海山口镇的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面积为7.2平方公里,共有红海榄、秋茄、桐花树等12种红树林植物,是广西乃至全国大陆海岸发育良好,连片大,结构较典型,保护较完整的红树林区。保护区的红树林里栖息着大量的白鹭鸟,退潮时宽广的沙滩上留下的弹涂鱼、贝类、招潮蟹、海葵,让游客在赶海的过程中收获了不少的海产品!(1)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在以上资料所提到的生物中,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提示:从加点的生物中选择答案)(2)红海榄、秋茄、桐花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这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植物。(3)不同的生物,生活环境不同,其呼吸方式也不相同,白鹭鸟呼吸方面最大的特点是有 能辅助呼吸。(4)软体动物类群中,除了海滩上的贝类之外,河蚌也属于软体动物,河蚌体内形成珍珠的结构主要与 有关。(5)招潮蟹是一种节肢动物,它的体表有坚韧的 ,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答案】(1)贝类、招潮蟹、海葵;弹涂鱼、白鹭鸟(2)被子(3)气囊(4)外套膜(5)外骨骼【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被子植物【解析】【解答】(1)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因此,贝类、招潮蟹、海葵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弹涂鱼、白鹭鸟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2)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因此,红海榄、秋茄、桐花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3)鸟类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4)河蚌是软体动物,能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的结构是外套膜。(5)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散失。【分析】(1)根据有无脊柱,动物分成两大类:一类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脊椎动物;另一类动物为无脊椎动物。(2)种子植物分为两大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析】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区别: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1)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贝类、招潮蟹、海葵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弹涂鱼、白鹭鸟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2)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因此,红海榄、秋茄、桐花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3)鸟类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4)河蚌是软体动物,能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的结构是外套膜。(5)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散失。20.(2024七上·北海期末)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种 水稻 小麦 大豆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门 被子植物门界 植物界(1)水稻和大豆所属相同的最小分类等级是 ;这三种植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 和 。(2)在上述植物的分类等级中,等级最大的是 ,分类等级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 (填“多”或“少”)。(3)小麦在植物检索表中处于 纲的位置。【答案】(1)门;水稻;小麦(2)界;多(3)单子叶植物【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解析】【解答】(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从表中可以看出,水稻和大豆共有的分类单位是门,即被子植物门,而水稻和小麦共有的分类单位是纲,即单子叶植物纲,由于纲的分类单位小于门,因此水稻和小麦的亲缘关系更近。(2)在上述植物的分类等级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就越多,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3)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纲,这是根据其种子结构和植物形态特征来确定的。【分析】生物分类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生物的分类和命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结合题干表格信息可知,水稻和大豆所属相同的最小分类等级是门;这三种植物中,亲缘关系最密切的两种是水稻、小麦,它们都属于单子叶植物纲。(2)在上述植物的分类等级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就越多,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3)结合题干表格信息可知,小麦在植物检索表中处于单子叶植物纲的位置。1 / 1广西北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1.(2024七上·北海期末)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选用了不同的目镜和物镜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A.目镜10×,物镜40× B.目镜10×,物镜10×C.目镜5×,物镜40× D.目镜5×,物镜10×2.(2024七上·北海期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利用野生水稻经过多次杂交培育新品种,他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文献法3.(2024七上·北海期末)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B.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C.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D.以上说法都正确4.(2024七上·北海期末)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A.25℃和0℃ B.有光和无光C.有空气和无空气 D.温度和水分5.(2024七上·北海期末)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远高于海水中碘的浓度,但海带仍然能够继续吸收海水中的碘,这一现象主要与海带细胞中的哪个结构有关(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叶绿体 D.细胞核6.(2024七上·北海期末)指纹识别已经是手机的标配功能,其应用接口开放后,为我们的日常体验带来了提升,不仅代替了密码,还方便了支付,小小的指纹包含了重要的信息,那么,控制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A.细胞膜中 B.细胞质中 C.细胞壁中 D.细胞核中7.(2024七上·北海期末)在下列细胞中,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存在的是( )A.洋葱鳞片叶 B.草履虫C.黑藻叶片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8.(2024七上·北海期末)田野里随处可见的蒲公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美容功效,它的根主根发达,侧根短而细,则它的根属于( )A.不定根 B.直根系 C.须根系 D.侧根系9.(2024七上·北海期末)在黄山有一种奇妙的植物——卷柏,它的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钻到土壤里又开始新的生活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又名“九死还魂草”卷柏属于( )植物A.苔藓 B.蕨类 C.裸子 D.被子10.(2024七上·北海期末)水杉这一古老稀有的珍贵树种为我国特产,仅分布于四川石柱县及湖北利川市磨刀溪、水杉坝一带及湖南西北部龙山及桑植等地。水杉的主要特征是( )A.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C.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D.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11.(2024七上·北海期末)海蜇好吃但被冲到海滩的海蜇不要去捡,避免被“蛰”,以下哪项不符合它的特征( )A.有外套膜 B.辐射对称C.具有两个胚层 D.有口无肛12.(2024七上·北海期末)2023年5月28日, 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首航成功, 这是我国迈向科技自立自强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飞机是对鸟类的仿生,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肢特化成翼 B.身体一般呈流线形C.骨骼轻便,利于飞翔 D.属于变温动物13.(2024七上·北海期末)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鱼的侧线可感知水流B.青蛙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保护身体C.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D.哺乳动物哺乳能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增强其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14.(2024七上·北海期末)小华想要调查小区周围的生物分布情况,于是进行了以下活动,其中正确的是( )A.河边生物种类多、就选择这样的路线B.发现不认识的野果,摘下来品尝C.一边调查一边记录生物种类和数量D.看见了一只蜈蚣,太害怕就没记录15.(2024七上·北海期末)如图为白头叶猴,属于我国一级珍稀濒危动物,是广西特有的物种。该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据此可知,白头叶猴属于( )A.两栖动物 B.爬行动物 C.鸟类 D.哺乳动物16.(2024七上·北海期末)生物课上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请分析作答。(1)制作临时装片时,首先吸取培养液 (填“上”、“中”或“下”)层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这一部分培养液的氧气含量高,有利于草履虫用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2)观察草履虫时,图1中圆圈内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物像。则草履虫在临时装片上的状态是 。(填选项)(3)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绿色的菠菜汁,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2所示细胞中的[④] 变成绿色。(4)为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同学们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的培养液,并将两水滴连接起来(如图3)。在A侧培养液中放入少许食盐,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最终移动到 (填“A”或“B”)侧,这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5)草履虫全身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其细胞结构与 细胞(填“动物”或“植物”)更为相似。17.(2024七上·北海期末)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的形成过程。请分析作答。(1)人体的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 。(2)图中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的是 (填序号)。(3)图中④表示的是细胞 (填“分裂”或“分化”)过程。细胞经过该过程,产生了不同的组织。(4)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 组织。(5)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其中人的大脑属于 结构层次。番茄与人体相比,缺少的结构层次是 。18.(2024七上·北海期末)如图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和乙种子在萌发长大形成的植株属于单子叶植物的是 (填“甲”或“乙”)。(2)如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如图所示,变蓝的结构是 (填字母)。(3)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图甲中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子叶以及 (填序号)构成,其中甲图中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 (填序号)。(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 和 (填字母或序号),它们能够提供胚发育成幼苗所需的营养。19.(2024七上·北海期末)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素有“海上森林”之称。北海山口镇的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面积为7.2平方公里,共有红海榄、秋茄、桐花树等12种红树林植物,是广西乃至全国大陆海岸发育良好,连片大,结构较典型,保护较完整的红树林区。保护区的红树林里栖息着大量的白鹭鸟,退潮时宽广的沙滩上留下的弹涂鱼、贝类、招潮蟹、海葵,让游客在赶海的过程中收获了不少的海产品!(1)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在以上资料所提到的生物中,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提示:从加点的生物中选择答案)(2)红海榄、秋茄、桐花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这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植物。(3)不同的生物,生活环境不同,其呼吸方式也不相同,白鹭鸟呼吸方面最大的特点是有 能辅助呼吸。(4)软体动物类群中,除了海滩上的贝类之外,河蚌也属于软体动物,河蚌体内形成珍珠的结构主要与 有关。(5)招潮蟹是一种节肢动物,它的体表有坚韧的 ,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散失。20.(2024七上·北海期末)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种 水稻 小麦 大豆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门 被子植物门界 植物界(1)水稻和大豆所属相同的最小分类等级是 ;这三种植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 和 。(2)在上述植物的分类等级中,等级最大的是 ,分类等级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 (填“多”或“少”)。(3)小麦在植物检索表中处于 纲的位置。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40=200(倍);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四组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目镜10×物镜40×”(400倍)。故选A。【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2.【答案】C【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解析】【解答】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不符合题意.B、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不符合题意.C、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袁隆平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在培育水稻新品种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验法.符合题意.D、利用文献(查阅)法,可以获取所需要的历史资料.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认识.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分类法是生物学的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3.【答案】B【知识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科学探究的工具【解析】【解答】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消除,因为它的产生是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只能尽量的减小,不能消除。故答案为:B。【分析】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有: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4.【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所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变量.一般地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选项A、B、C的实验变量都是惟一的,而选项D的实验变量是光和空气,因此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点评】对于此类题目,学生应该掌握探究实验的科学设计方法.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惟一的变量才行,对照实验组的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条件。对对照实验的理解.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组.对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5.【答案】B【知识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解析】【解答】解: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活的海带仍然能够继续吸收海水中的碘,是海带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作用.故选:B.【分析】细胞膜具有保护,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作用.6.【答案】D【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解析】【解答】A: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但不包含遗传物质,A错误;B:细胞质不断地流动,它的流动,加快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但不包含遗传物质,B错误;C:细胞壁不是人体细胞的结构,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C错误;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控制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以外的胶状物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因此,控制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7.【答案】C【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解析】【解答】A.洋葱鳞片叶细胞属于植物细胞,但没有叶绿体,A不符合题意。B.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没有叶绿体,B不符合题意。C.黑藻叶片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线粒体,C符合题意。D.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8.【答案】B【知识点】根系及其分布【解析】【解答】根系是一株植物上所有根的总和。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的根系,主根发达,长而粗,侧根短而细,这样的根系叫直根系。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植物的根有主根、侧根、不定根三种。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成的根叫主根,主根向土壤深处生长;从主根上生出的根叫侧根,人侧根上生出的根也叫侧根,主根与侧根相连,向土壤四周生长;从茎、叶上生出的根叫不定根。2、根系是一株植物上所有根的总和,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1)直根系: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长而粗,侧根短而细,主根和侧根有明显的区别,这样的根系是直根系。棉花、大豆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是直根系。(2)须根系:主根不发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须根系。玉米、小麦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是须根系。9.【答案】B【知识点】蕨类植物【解析】【解答】A.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且没有真正的茎和叶的分化。卷柏有明显的根、茎、叶的分化,因此不属于苔藓植物。A不符合题意。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通过孢子繁殖。卷柏符合这些特征,因此属于蕨类植物,B符合题意。C.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四大器官,C不符合题意。D.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蕨类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也属于孢子植物。10.【答案】C【知识点】裸子植物【解析】【解答】植物根据形态结构的不同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水杉属于裸子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能产生种子,但它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所以没有形成果实,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裸子植物的胚珠裸露,外面无子房壁,不能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裸子植物也无花,只有孢子叶球,孢子叶球还不能看作真正的花,其形态结构上与被子植物的花是不同的,只是有些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球花)相当于被子植物的花的功能,因此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且根、茎、叶发达,并且有发达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受精过程不需要水,能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11.【答案】A【知识点】软体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软体动物有外套膜,腔肠动物没有外套膜,A错误。BCD、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具有下列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具有两个胚层以及有口无肛门,故B、C、D正确。故选A。【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12.【答案】D【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前肢特化成翼,这是鸟类飞行的关键结构,前肢的特化使得鸟类能够产生升力,实现飞行,A正确。B.身体一般呈流线形,流线型的身体结构可以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提高飞行效率,B正确。C.鸟类骨骼轻便,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利于飞翔,C正确。D.鸟类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D错误。故选D。【分析】鸟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①肢变成双翼,翼展开呈扇形,面积大,利于扇动空气而飞翔。②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的阻力.③有的骨薄而轻,坚固而轻巧,长骨中空,直肠短,排便快,有利于减轻体重。④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两侧,利于牵引翅膀扇动。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能量。⑥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保证飞行时得到充足的氧气。13.【答案】B【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解析】【解答】A.鱼的侧线系统是一种感觉器官,能够感知水流的变化,帮助鱼在水中定位和导航,故A正确。B.青蛙的体表并没有角质鳞片,而是有黏液腺,分泌黏液保持皮肤湿润,以利于呼吸。青蛙的皮肤是裸露的,没有角质鳞片,故B错误。C.流线型是物体的一种外部形状,通常表现为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鱼的身体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梭形即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故C正确。D.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能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增强其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故D正确。故选B。【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14.【答案】C【知识点】调查法【解析】【解答】A、调查时需要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同时还要注意安全,不能去河边,A错误;B、品尝野果不仅损伤植物,也有可能果实有毒,会出现中毒事故,B错误;C、调查过程中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做好记录,实事求是,因此一边调查一边记录生物种类和数量,C正确;D、在调查生物时,不能以个人喜好而定,要如实记录,小华发现一只蜈蚣,太害怕了,也要记录,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15.【答案】D【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白头叶猴显然不符合这些特征,A错误。B.爬行动物的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白头叶猴的体表被毛,且胎生哺乳,显然不属于爬行动物,B错误。C.鸟类的特征是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白头叶猴的体表被毛,且胎生哺乳,显然不属于鸟类,C错误。D.哺乳动物的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白头叶猴的体表被毛,且胎生哺乳,完全符合哺乳动物的特征,D正确。故选D。【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表被毛,用于保温;牙齿分化,适应不同的食物类型;体腔内有膈,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心脏四腔,血液循环系统完善;用肺呼吸,气体交换效率高;大脑发达,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生殖方式为胎生,幼崽出生后通过哺乳获得营养,提高后代的成活率。16.【答案】(1)上;表膜(2)C(3)食物泡(4)B(5)动物【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单细胞生物;观察草履虫并探究其趋性【解析】【解答】(1)草履虫的生活需要氧气。因此,制作临时装片时,首先吸取培养液上层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这一部分培养液的氧气含量高,利于草履虫用表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故草履虫数量较多。(2)我们看到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故把视野中草履虫的图像旋转180度再看,就是C图,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绿色的菠菜汁,一段时间后,菠菜汁通过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食物泡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2所示细胞中的④食物泡变成绿色,可见草履虫需要摄取现成有机物为食,获得营养的方式为异养。(4)在A侧培养液中放入少许食盐,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A侧草履虫游到B侧,这说明草履虫能逃避有害刺激,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5)草履虫全身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表膜(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与动物细胞更为相似。【分析】图2中:①是纤毛,②是口沟,③是细胞核,④是食物泡,⑤是伸缩泡,⑥是表膜。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1)制作临时装片时,首先吸取培养液上层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这一部分培养液的氧气含量高,利于草履虫用表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故草履虫数量较多。(2)我们看到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故把视野中草履虫的图像旋转180度再看,就是C图,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绿色的菠菜汁,一段时间后,菠菜汁通过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食物泡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2所示细胞中的④食物泡变成绿色,可见草履虫需要摄取现成有机物为食,获得营养的方式为异养。(4)在A侧培养液中放入少许食盐,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A侧草履虫游到B侧,这说明草履虫能逃避有害刺激,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5)草履虫全身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表膜(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与动物细胞更为相似。17.【答案】(1)受精卵(2)①②③(3)分化(4)结缔(5)器官;系统【知识点】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动物体的基本组织;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解析】【解答】(1)人体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一个受精卵开始,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逐渐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因此人体的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受精卵。(2)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图中①②③过程中细胞的数目增多,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变,因此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3)细胞的分化在于细胞从形态、结构及功能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因此④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图中细胞的分化形成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几种组织。(4)人体得到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几种组织。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5)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少了系统。因此番茄与人体相比,番茄缺少的结构层次是系统。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人的大脑由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构成,属于器官结构层次。【分析】由图可知: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④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受精卵(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1)动物细胞组织的结构、功能与分布表格如下:名称 结构 功能 分布上皮组织 上皮细胞,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保护、分泌 体表和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结缔组织 细胞和细胞间质,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发达 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 分布最广泛,如:血液、肌腱、骨、韧带和脂肪等肌肉组织 肌肉细胞 收缩、舒张 附着在骨骼上、心脏、胃、肠和血管等处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产生、传到兴奋 脑和脊髓中的组织(2)人体或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1)人体受精的过程是卵细胞和精子在输卵管相遇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因此人体的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受精卵。(2)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图中①②③过程中细胞的数目增多,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变,因此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3)细胞的分化在于细胞从形态、结构及功能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因此④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图中细胞的分化形成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几种组织。(4)人体得到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几种组织。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5)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少了系统。因此人体与番茄相比,缺少的结构层次是系统。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人的大脑由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构成,属于器官结构层次。18.【答案】(1)乙(2)d(3)②;④(4)⑤;d【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解析】【解答】(1)凡是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叫做双子叶植物,例如大豆,凡是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叫做单子叶植物,例如玉米。因此,甲为菜豆种子,其胚有两片子叶,种子在萌发长大形成的植株,属于双子叶植物;乙为玉米种子,其胚有一片子叶,种子在萌发长大形成的植株,属于单子叶植物。(2)单子叶植物种子一般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其内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淀粉,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如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如图所示,变蓝的结构是d胚乳。(3)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是新植物的幼体。图甲中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子叶以及②胚根构成。其中甲图中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④胚芽,将来发育成根的结构是②胚根,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根部位的结构是③胚轴。(4)双子叶植物种子一般没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内;单子叶植物种子一般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图中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⑤子叶和d胚乳,它们能够提供胚发育成幼苗所需的营养。【分析】图甲中①是种皮,②是胚根,③是胚轴,④是胚芽,⑤是子叶;图乙中a是胚芽,b是胚轴,c是胚根,d是胚乳,e是果皮和种皮。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菜豆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 只有种皮,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 胚都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 种皮核果皮愈合在一起,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1)甲为菜豆种子,其胚有两片子叶,种子在萌发长大形成的植株,属于双子叶植物;乙为玉米种子,其胚有一片子叶,种子在萌发长大形成的植株,属于单子叶植物。(2)单子叶植物种子一般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其内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淀粉,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如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如图所示,变蓝的结构是d胚乳。(3)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是新植物的幼体。图甲中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子叶以及②胚根构成。其中甲图中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④胚芽,将来发育成根的结构是②胚根,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根部位的结构是③胚轴。(4)双子叶植物种子一般没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内;单子叶植物种子一般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图中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⑤子叶和d胚乳,它们能够提供胚发育成幼苗所需的营养。19.【答案】(1)贝类、招潮蟹、海葵;弹涂鱼、白鹭鸟(2)被子(3)气囊(4)外套膜(5)外骨骼【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被子植物【解析】【解答】(1)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因此,贝类、招潮蟹、海葵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弹涂鱼、白鹭鸟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2)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因此,红海榄、秋茄、桐花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3)鸟类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4)河蚌是软体动物,能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的结构是外套膜。(5)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散失。【分析】(1)根据有无脊柱,动物分成两大类:一类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脊椎动物;另一类动物为无脊椎动物。(2)种子植物分为两大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析】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区别: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1)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贝类、招潮蟹、海葵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弹涂鱼、白鹭鸟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2)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因此,红海榄、秋茄、桐花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3)鸟类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4)河蚌是软体动物,能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的结构是外套膜。(5)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散失。20.【答案】(1)门;水稻;小麦(2)界;多(3)单子叶植物【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解析】【解答】(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从表中可以看出,水稻和大豆共有的分类单位是门,即被子植物门,而水稻和小麦共有的分类单位是纲,即单子叶植物纲,由于纲的分类单位小于门,因此水稻和小麦的亲缘关系更近。(2)在上述植物的分类等级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就越多,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3)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纲,这是根据其种子结构和植物形态特征来确定的。【分析】生物分类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生物的分类和命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结合题干表格信息可知,水稻和大豆所属相同的最小分类等级是门;这三种植物中,亲缘关系最密切的两种是水稻、小麦,它们都属于单子叶植物纲。(2)在上述植物的分类等级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就越多,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3)结合题干表格信息可知,小麦在植物检索表中处于单子叶植物纲的位置。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西北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学生版).docx 广西北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