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1.(2024七上·渌口期末)草履虫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如图),但它却属于生物。做出该判断的依据不包括A.在水中观察到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通过分裂生殖 D.从外界获取营养,排出废物【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特征【解析】【解答】A、“在水中观察到”:这个选项描述的是草履虫的生存环境,而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它不能作为判断草履虫是生物的依据,符合题意。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表明草履虫具有感知和响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因此可以作为判断草履虫是生物的依据,不符合题意。C、能通过分裂生殖”:这是生物的繁殖方式之一,表明草履虫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因此可以作为判断草履虫是生物的依据,不符合题意。D、“从外界获取营养,排出废物”:这是生物的基本代谢功能,表明草履虫具有获取营养和排出废物的能力,因此可以作为判断草履虫是生物的依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生物的特征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由细胞构成。2.(2024七上·渌口期末)红花檵木是株洲市市花,其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答案】D【知识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解析】【解答】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红花檵木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植物体再由器官构成植物体,而动物则由器官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动物体.所有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2024七上·渌口期末)皮肤具有保护功能,划破时,有时会流血。据此判断构成皮肤的组织至少包括(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 B.上皮组织、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营养组织【答案】B【知识点】动物体的基本组织【解析】【解答】皮肤表层是由上皮组织构成的,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皮肤不慎被小刀划破时,血液流了出来,而且你感觉到了疼痛,其中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故答案为:B。【分析】动物细胞组织的结构、功能与分布表格如下:名称 结构 功能 分布上皮组织 上皮细胞,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保护、分泌 体表和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结缔组织 细胞和细胞间质,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发达 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 分布最广泛,如:血液、肌腱、骨、韧带和脂肪等肌肉组织 肌肉细胞 收缩、舒张 附着在骨骼上、心脏、胃、肠和血管等处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产生、传到兴奋 脑和脊髓中的组织4.(2024七上·渌口期末)为改善番茄果皮细胞显微镜观察效果,下列提出的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A.有气泡——盖盖玻片时应规范B.细胞有重叠——材料应完全展平C.取材过厚——材料应薄而透明D.视野内有污点——应擦拭反光镜【答案】D【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解析】【解答】A.盖盖玻片时,如果操作不规范,确实容易产生气泡,A正确。B.如果材料没有完全展平,细胞就会重叠在一起,影响观察效果,B正确。C.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所以取材过厚,应重新取材,C正确。D.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不可能在反光镜上,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①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③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④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⑤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5.(2024七上·渌口期末)如图是某食物网简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一共有2条食物链B.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C.生物C与D只有捕食关系D.若环境被重金属污染,最终生物E体内含的有毒物质最多【答案】C【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解析】【解答】A.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图中一共有2条食物链:A→B→D→E,A→B→C→D→E,A正确。B.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B正确。C.题图中,D捕食C,两者是捕食关系;D和C都捕食B,两者是竞争关系。可见,D和C是捕食和竞争关系,C错误。D.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可见,若环境被重金属污染,最终最高营养级的生物E体内含的有毒物质最多,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6.(2024七上·渌口期末)“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描述的自然现象,主要是受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A.温度 B.湿度 C.空气 D.土壤【答案】A【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析】【解答】非生物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其中温度对植物的生长和开花有着直接的影响。题目中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了山寺的桃花在四月才开始盛开,而山下的花已经凋谢,这主要是由于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导致山上的桃花开花时间晚于山下。故答案为:A。【分析】非生物因素影响动植物的分布:非生物因素 影响 典型例子光 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理活动。 海洋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在夜间涌动,绝大多数动物在白天活动。温度 影响生物的分布,也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南北植物的分布,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的分布;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限度时,生物就可能受到伤害,甚至死亡。水分 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沙漠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空气 空气影响动植物的生活 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一氧化碳。(2024七上·渌口期末)以下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结果及装置图。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组 数目(只) 1 2 3 4 5 6 7 8 9 10A处鼠妇的数目 2 10 6 7 9 8 7 6 9 8B处鼠妇的数目 8 0 4 3 1 2 3 4 1 27.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A.光照 B.空气 C.温度 D.土壤8.该实验在选材时,要选取多少只鼠妇才能保证实验的合理性?( )A.1只 B.2只 C.3只 D.10只9.该对照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 )A.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B.A、B均为实验组,没有对照组C.A为对照组,B为实验组D.A、B均为实验组,鼠妇生活的自然环境为对照组10.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该实验装置应放在黑暗中B.第1小组的实验结果不同,可以将其舍去C.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D.做完实验后,要将鼠妇丢弃在垃圾桶【答案】7.A8.D9.C10.C【知识点】“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解析】【分析】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7.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本实验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对照实验的变量应该是光照,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8.不能用1只或几只鼠妇,如果鼠妇太少,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以上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9.分析实验可知,A和B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实验中A为对照组,B为实验组,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0.A.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对照实验的变量应该是光照,所以该实验装置应放在光照下,一侧盖上黑纸板,一侧不盖,故A错误。BC.第1小组的实验结果不同,也不能将其舍去,应保留取所有组的平均值,故B错误,C正确。D.本着爱护动物的原则,做完实验后,要将鼠妇放回原处,故D错误。故选C。11.(2024七上·渌口期末)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B.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C.整个地球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答案】D【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解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2.(2024七上·渌口期末)若要将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400倍,应该选用( )A.目镜5X、物镜40X B.目镜16X、物镜40XC.目镜10X、物镜40X D.目镜200X、物镜200X【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40=200(倍);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6×40=640(倍);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200×200=40000(倍)。故答案为:C。【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13.(2024七上·渌口期末)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 )A.p B.b C.q D.d【答案】D【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从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物像,所以视野中看到p,用显微镜观察看到的是d,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显微镜的成相特点是: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即我们在移动玻片标本时采用“在哪往哪移”的方法 。14.(2024七上·渌口期末)能判断水绵(如图)属于藻类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A.身体由多细胞组成 B.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自养C.生活在淡水中 D.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答案】D【知识点】藻类【解析】【解答】A:身体由多细胞组成。虽然水绵是多细胞生物,但这并不是判断其为藻类植物的唯一或主要依据,因为许多其他植物类群也是多细胞的,不符合题意。B: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自养。这是藻类植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己的食物,但这一特征也存在于其他植物类群中,如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不符合题意。C:生活在淡水中。虽然水绵确实生活在淡水中,但这一特征并不足以将其归类为藻类植物,因为其他植物类群,如某些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也可能生活在淡水中,不符合题意。D: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是判断水绵属于藻类植物的主要依据。藻类植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而水绵正符合这一特征,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藻类植物的特征包括: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多数生活在水中。15.(2024七上·渌口期末)下列生物属于苔藓植物的是( )A.海带 B.葫芦藓 C.紫菜 D.满江红【答案】B【知识点】苔藓植物【解析】【解答】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洋中,具有叶状体,但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因此不属于苔藓植物,A错误;B:葫芦藓,是一种典型的苔藓植物,具有假根,茎和叶的分化不明显,没有输导组织,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B正确;C:紫菜,同样属于藻类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洋中,具有叶状体,但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因此不属于苔藓植物,C错误;D: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因此不属于苔藓植物,D错误。故选B。【分析】苔藓植物是一类小型的绿色植物,它们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用于固定植物体。茎和叶的分化不明显,没有输导组织,因此它们通常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16.(2024七上·渌口期末)关于表示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关系的韦恩图(如图)中,能正确表达序号②的内容是( )A.植株矮小,茎和叶没有输导组织B.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C.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D.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能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答案】B【知识点】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解析】【解答】A.植株矮小,茎和叶没有输导组织。这一描述符合苔藓植物的特征,但不符合蕨类植物的特征,因为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A错误。B.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这一描述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因为它们都是孢子植物,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B正确。C.苔藓植物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C错误。D.苔藓植物叶很薄,由一层细胞组织,常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蕨类植物无此作用,D错误。故选B。【分析】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但它们在结构和生存环境上有显著的差异。苔藓植物通常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植株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而蕨类植物则有真正的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植株相对高大,同样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17.(2024七上·渌口期末)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枝条上的“茎”是由叶芽(如图)的哪一结构发育成的?(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知识点】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解析】【解答】芽的结构包括: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和芽原基.枝芽可以发育成茎和叶,其中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能够发育成侧芽,叶原基逐渐发育成幼叶,生长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的芽结构。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图中:①生长点,②幼叶,③芽轴,④芽原基。芽的结构与发育:18.(2024七上·渌口期末)一朵百合花(如图)的主要结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④⑤【答案】A【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解答】一朵花的结构通常包括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其中,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生殖结构,负责花的繁殖功能。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内含有花粉,花丝支撑花药;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内含有胚珠,将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因此,花的主要结构是②雌蕊和①雄蕊,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 图中:①是雄蕊、②是雌蕊、③是花托、④是花柄、⑤是花瓣。一朵完全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和花蕊,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花托:连接、支持作用花瓣:保护花的内部结构,吸引昆虫雄蕊:花药:内有花粉,花粉内含精子;花丝:支持花药雌蕊:柱头:接受花粉;花柱:连接子房和柱头;子房:外有子房壁,内有胚珠,产生卵细胞19.(2024七上·渌口期末)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及其目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A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形态B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叶片局部遮盖黑纸 消耗原有有机物C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碘液 便于观察细胞核D 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尽可能切薄 利于光线透过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解析】【解答】A.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其作用是保持细胞形态,A正确。B.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叶片局部遮盖黑纸,其目的是形成对照,而不是消耗原有有机物,B错误。C.细胞核里有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制作临时装片时,一般都要用碘液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晰,C正确。D.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要尽可能切得薄,这样利于光线透过,易于观察细胞的结构,D正确故选B。【分析】(1)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碘液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我们用碘液染色,以便更好的观察细胞的细胞核。(2)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3)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因为洋葱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涨破,可以用清水。 0.9%的生理盐水,其渗透压与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人体细胞处在这样的液体环境中,细胞的形态、功能可以保持正常,如果处在清水中,人体细胞会吸水涨破。20.(2024七上·渌口期末)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氧气和水 B.水和二氧化碳C.有机物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答案】B【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解析】【解答】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21.(2024七上·渌口期末)如图①所示,某植物的叶片仅乙区域为绿色。兴趣小组同学以此为实验材料,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结果如图②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前应对该植物进行暗处理B.②操作前需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C.碘液染色后,只有乙处变蓝D.实验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答案】D【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解析】【解答】A.暗处理可以消耗掉叶片原有的淀粉,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A正确。B.脱色处理可以防止叶片中的叶绿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B正确。C.甲处滴加碘液不变蓝色,乙处滴加碘液变蓝,C正确。D.甲、乙的变量是叶绿体,甲处(非绿部分)滴加碘液不变蓝色,乙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变蓝色,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条件,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22.(2024七上·渌口期末)下列不同状态的小麦种子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A.煮熟的种子 B.冷藏的种子C.萌发的种子 D.休眠期的种子【答案】C【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解析】【解答】A、煮熟的种子,细胞已经死亡,无法进行呼吸作用。B、冷藏的种子,低温会抑制呼吸作用。C、萌发的种子,细胞代谢旺盛,呼吸作用强。D、休眠期的种子,细胞代谢缓慢,呼吸作用弱。故选C。【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23.(2024七上·渌口期末)下列措施能够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作物播种前先松土 B.将葡萄晒成葡萄干C.用保鲜袋储存蔬菜 D.将果蔬置于冰箱中【答案】A【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A.作物播种前先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A符合题意。B.将葡萄晒成葡萄干,可以减少葡萄中的水分,从而抑制葡萄的呼吸作用,B不符合题意。C.将葡萄晒成葡萄干,可以减少葡萄中的水分,从而抑制葡萄的呼吸作用,C不符合题意。D.将果蔬置于冰箱中,温度降低,从而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24.(2024七上·渌口期末)如图是某小组进行实验的装置图,能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 D.有机物【答案】A【知识点】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解析】【解答】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包括二氧化碳和水,我们常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所以图中能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植物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25.(2024七上·渌口期末)为应对气候变化,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植树造林 B.节能减排C.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D.使用一次性餐具【答案】D【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解析】【解答】A.植树造林,使植物能够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碳,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题意。B.节约能源,减少废气的排放,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C.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符合题意。D.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加大木材的使用,破坏森林,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26.(2024七上·渌口期末)下面是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组成示意图,请填写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相应内容。①②③④⑤⑥【答案】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DNA,蛋白质【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解析】【解答】①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功能;②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颜色最深的是细胞核;③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线粒体等;④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核内有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 染色体主要是由⑤DNA分子和⑥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细胞质,里面有各种细胞器,含有能量转换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故图中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DNA,⑥蛋白质。【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化学能转换成其他能量。27.(2024七上·渌口期末)下图是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请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② ③ ⑥ (2)种子萌发过程中,图中结构 (填序号)最先突破种皮开始发育。(3)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结构 (填序号)遇碘变蓝,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4)在绿色开花植物中,像玉米种子这样,其结构⑥只有 片的,称为单子叶植物。【答案】(1)②胚芽;③胚轴;⑥子叶(2)④(3)⑤;⑤(或者胚乳)含有丰富的淀粉等营养物质(储存营养)(合理即可)(4)1【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解析】【解答】(1)种子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两种,它们都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组成,单子叶植物还有胚乳,储存营养物质。从图中可以看出,②是胚芽,③是胚轴,⑥是子叶。(2)种子萌发时,会吸收水分,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④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3)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其储存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⑤胚乳。(4)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所以像玉米种子这样,其结构⑥只有一片的,称为单子叶植物。【分析】图中①果皮和种皮,②胚芽,③胚轴,④胚根,⑤胚乳,⑥子叶。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的异同:相同点 不同点菜豆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 只有种皮,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 胚都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 种皮核果皮愈合在一起,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1)由分析可知,②是胚芽,③是胚轴,⑥是子叶。(2)种子萌发时,会吸收水分,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④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3)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其储存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⑤胚乳。(4)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所以像玉米种子这样,其结构⑥只有一片的,称为单子叶植物。28.(2024七上·渌口期末)请完善被子植物的生命历程简图。(1)种子的 (填结构名称)是新植物的幼体。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除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之外,还需要充足的 。(2)植株生长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 分不开的。(3)来自花粉的一个 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 的过程,称为受精。(4)玉米的果实是由花的 (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来的。在开花传粉过程中,若遇到阴雨连绵天气,可能会导致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请推测玉米“缺粒”的主要原因: 。【答案】(1)胚;空气(2)分化(3)精子;受精卵(4)子房;传粉不足【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解答】(1)花生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其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根最终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轴最终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胚芽最终发育成茎和叶,胚最终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2)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通过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植株不断的生长。(3)成熟后花药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落到柱头上,柱头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该过程叫受精。(4)被子植物要想结出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玉米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在玉米开花的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花粉无法随风飘落到雌蕊柱头上等造成无法传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造成玉米减产。【分析】(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具有完整的胚,胚是有生命的,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2)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异花传粉的花又分虫媒花和风媒花。受精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过程,称为受精。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1)花生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胚最终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2)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通过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植株不断的生长。(3)成熟后花药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落到柱头上,柱头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该过程叫受精。(4)被子植物要想结出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玉米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在玉米开花的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花粉无法随风飘落到雌蕊柱头上等造成无法传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造成玉米减产。29.(2024七上·渌口期末)沙窝萝卜色翠绿,味甘甜,脆嫩多汁,俗称“赛鸭梨”。图甲为显微镜结构简图,图乙为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沙窝萝卜叶肉细胞示意图。(1)沙窝萝卜脆甜多汁,这些味甜的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哪一部分? 。(2)某同学在显微镜下找到萝卜叶肉细胞后,发现视野左上角有一个气泡,要将气泡从左上角移出视野,应向 方移动玻片。若要放大其中一个叶肉细胞进行观察,可以转动图甲中的 (填序号)换成高倍镜,若视野模糊,还应该调节图甲中的 (填序号),让视野变清晰。(3)沙窝萝卜的叶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 ;图乙中叶片的[⑧] 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4)萝卜是兔子喜爱的食物。萝卜的结构层次与兔子的相比,萝卜少了 。请在方框内画一个动物细胞结构简图,并标注出各结构名称 。【答案】(1)液泡(2)右下;④;②(3)器官;气孔(4)系统;【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气孔;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解析】【解答】(1)沙窝萝卜脆甜多汁,这些味甜的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水分、糖分、色素等物质的场所,因此,萝卜中的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液泡中。(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液泡在视野的偏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从视野中移出。显微镜的镜筒下端有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多个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镜头。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可见,若要放大其中一个叶肉细胞进行观察,可以转动图甲中的④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若视野模糊,还应该调节图甲中的②细准焦螺旋,让视野变清晰。(3)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可见,沙窝萝卜的叶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器官。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图乙中叶片的[⑧]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4)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萝卜是植物,其结构层次与属于动物的兔子相比,萝卜少了系统。动物细胞结构简图如下:【分析】图中: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目镜,④转换器,⑤物镜,⑥遮光器,⑦反光镜;⑧气孔。(1)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2)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1)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见,味甜的汁液主要来自沙窝萝卜细胞结构中的液泡。(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液泡在视野的偏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从视野中移出。显微镜的镜筒下端有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多个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镜头。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可见,若要放大其中一个叶肉细胞进行观察,可以转动图甲中的④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若视野模糊,还应该调节图甲中的②细准焦螺旋,让视野变清晰。(3)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可见,沙窝萝卜的叶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器官。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图乙中叶片的[⑧]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4)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萝卜是植物,其结构层次与属于动物的兔子相比,萝卜少了系统。动物细胞结构简图如下:30.(2024七上·渌口期末)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子(如下图)可以用于榨油,茎和叶还可以作为蔬菜食用。(1)据图可知,油菜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 植物。(2)油菜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尖的 区吸收,该部分适于吸收的主要原因是:长有大量的 ,增大了吸收面积。水和无机盐通过 作用的拉动进一步向上运输。(3)施加锌肥可促进油菜生长,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锌浓度对油菜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锌浓度/(mg·kg-1) 0 1 5 10 20光合速率/(μmol·m-2·s-1) 10.97 15.46 17.67 14.97 10.43总干重/(g·pot-1) 58.06 64.45 72.69 65.34 52.11①油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 (填结构名称)。光合速率的提高,有利于油菜积累更多的 。②油菜生长需要能量的供应。植物可以在细胞内的 (填结构名称)进行 作用,释放能量。③有人说“施加锌肥越多,油菜产量越高”,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答案】(1)被子(2)成熟;根毛;蒸腾(3)叶绿体;有机物;线粒体;呼吸;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当锌浓度在0—5mg·kg-1时,光合速率及总干重随锌浓度增加而增加,油菜产量逐渐增加;当锌浓度在5—20mg·kg-1时,光合速率及总干重随锌浓度增加而降低,油菜产量逐渐减少。根据以上分析,“施加锌肥越多,油菜产量越高”的说法不合理【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被子植物【解析】【解答】(1)被子植物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从图中可以看出,油菜属于被子植物。(2)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尖成熟区适于吸收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增大了吸收面积。植物生长需要不断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无机盐,蒸腾作用提供向上运输的拉力。(3)①油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光合速率的提高,有利于油菜积累更多的有机物。②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本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油菜生长需要能量的供应。植物可以在细胞内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③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当锌浓度在0—5mg·kg-1时,光合速率及总干重随锌浓度增加而增加,油菜产量逐渐增加;当锌浓度在5—20mg·kg-1时,光合速率及总干重随锌浓度增加而降低,油菜产量逐渐减少。根据以上分析,“施加锌肥越多,油菜产量越高”的说法不合理【分析】(1)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细胞明显伸长且没有根毛.,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1)据图可知,油菜属于种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2)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尖成熟区适于吸收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增大了吸收面积。植物生长需要不断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无机盐,蒸腾作用提供向上运输的拉力。(3)①油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光合速率的提高,有利于油菜积累更多的有机物。②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本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油菜生长需要能量的供应。植物可以在细胞内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③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当锌浓度在0—5mg·kg-1时,光合速率及总干重随锌浓度增加而增加,油菜产量逐渐增加;当锌浓度在5—20mg·kg-1时,光合速率及总干重随锌浓度增加而降低,油菜产量逐渐减少。根据以上分析,“施加锌肥越多,油菜产量越高”的说法不合理31.(2024七上·渌口期末)“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春天来了,株洲的大京水库湖水碧绿,生活着许多单细胞生物,如衣藻、眼虫、变形虫等。湖内芦苇、水葱、蒲草倒映在水中,鲤鱼、鲫鱼等在追逐嬉戏。还有山雀、杜鹃、白鹭等鸟类从空中飞过,麻雀在草丛中跳跃着寻找小草的种子,灰喜鹊捕捉菜粉蝶等昆虫,兼食一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甚至于还能看到腐烂的树桩上长出许多真菌。(1)大京水库可以看成是一个 ,从组成成分看,芦苇、水葱、蒲草属于 ,鲤鱼、鲫鱼、白鹭属于 ,真菌属于 。(2)衣藻是水体中常见的单细胞藻类,是使湖水变绿的常见藻类之一。假若湖水被严重污染,浮萍铺满湖面,那么过多的浮萍阻挡阳光,会影响衣藻的 作用, (填“增加”或“减少”)水中的衣藻数量。这说明大京水库的自动调节能力是 。(3)在湖内种植荷花、芦苇等植物,可以消减水体中的氮、磷等无机盐,还可以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这体现了生物可以 环境。(4)依据文中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 。(5)大京水库风景区加大了生物天敌的投放力度,提高天敌昆虫的投放种类和区域面积。例如:花绒寄甲寄生在光肩星天牛体内,减少光肩星天牛对树木的危害。相比投放化学药物,这种“利用天敌昆虫”的做法有什么优点? (写出一点即可)。【答案】(1)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光合;减少;有限的(3)影响(4)小草→菜粉蝶→灰喜鹊(或小草→麻雀,衣藻→鲤鱼等)(5)没有污染(或节约人工)(合理即可)【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解答】(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水库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芦苇、水葱、蒲草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鲤鱼、鲫鱼、白鹭是动物,属于消费者;真菌属于分解者。(2)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当湖水被严重污染时,过多的浮萍阻挡阳光,影响了衣藻的光合作用,水中的衣藻数量会减少,这是因为生态系统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3)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在进行公园改造的过程中,湖内种植荷花、芦苇等植物,可以消减水体中的氮、磷等无机盐,还可以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这体现了生物可以影响环境。(4)资料中“鸟类从空中飞过,麻雀在草丛中跳跃寻找小草的种子,灰喜鹊则捕捉菜粉蝶等昆虫,兼食一些植物的果实以及种子”,据此写出的食物链有:小草→菜粉蝶→灰喜鹊(或小草→麻雀等)。(5)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也叫引进天敌防治。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资料中改建后的公园加大生物天敌的投放力度,提高天敌昆虫的投放种类和区域面积。例如:花绒寄甲寄生在光肩星天牛体内,减少光肩星天牛对树木的危害。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它的优点是专一性强,控制害虫持久,减少环境污染。【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丧失、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受到破坏;(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1)水库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芦苇、水葱、蒲草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鲤鱼、鲫鱼、白鹭是动物,属于消费者;真菌属于分解者。(2)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当湖水被严重污染时,过多的浮萍阻挡阳光,影响了衣藻的光合作用,水中的衣藻数量会减少,这是因为生态系统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3)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在进行公园改造的过程中,湖内种植荷花、芦苇等植物,可以消减水体中的氮、磷等无机盐,还可以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这体现了生物可以影响环境。(4)资料中“鸟类从空中飞过,麻雀在草丛中跳跃寻找小草的种子,灰喜鹊则捕捉菜粉蝶等昆虫,兼食一些植物的果实以及种子”,据此写出的食物链有:小草→菜粉蝶→灰喜鹊(或小草→麻雀等)。(5)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也叫引进天敌防治。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资料中改建后的公园加大生物天敌的投放力度,提高天敌昆虫的投放种类和区域面积。例如:花绒寄甲寄生在光肩星天牛体内,减少光肩星天牛对树木的危害。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它的优点是专一性强,控制害虫持久,减少环境污染。1 / 1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1.(2024七上·渌口期末)草履虫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如图),但它却属于生物。做出该判断的依据不包括A.在水中观察到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通过分裂生殖 D.从外界获取营养,排出废物2.(2024七上·渌口期末)红花檵木是株洲市市花,其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3.(2024七上·渌口期末)皮肤具有保护功能,划破时,有时会流血。据此判断构成皮肤的组织至少包括(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 B.上皮组织、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营养组织4.(2024七上·渌口期末)为改善番茄果皮细胞显微镜观察效果,下列提出的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A.有气泡——盖盖玻片时应规范B.细胞有重叠——材料应完全展平C.取材过厚——材料应薄而透明D.视野内有污点——应擦拭反光镜5.(2024七上·渌口期末)如图是某食物网简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一共有2条食物链B.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C.生物C与D只有捕食关系D.若环境被重金属污染,最终生物E体内含的有毒物质最多6.(2024七上·渌口期末)“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描述的自然现象,主要是受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A.温度 B.湿度 C.空气 D.土壤(2024七上·渌口期末)以下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结果及装置图。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组 数目(只) 1 2 3 4 5 6 7 8 9 10A处鼠妇的数目 2 10 6 7 9 8 7 6 9 8B处鼠妇的数目 8 0 4 3 1 2 3 4 1 27.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A.光照 B.空气 C.温度 D.土壤8.该实验在选材时,要选取多少只鼠妇才能保证实验的合理性?( )A.1只 B.2只 C.3只 D.10只9.该对照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 )A.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B.A、B均为实验组,没有对照组C.A为对照组,B为实验组D.A、B均为实验组,鼠妇生活的自然环境为对照组10.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该实验装置应放在黑暗中B.第1小组的实验结果不同,可以将其舍去C.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D.做完实验后,要将鼠妇丢弃在垃圾桶11.(2024七上·渌口期末)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B.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C.整个地球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12.(2024七上·渌口期末)若要将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400倍,应该选用( )A.目镜5X、物镜40X B.目镜16X、物镜40XC.目镜10X、物镜40X D.目镜200X、物镜200X13.(2024七上·渌口期末)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 )A.p B.b C.q D.d14.(2024七上·渌口期末)能判断水绵(如图)属于藻类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A.身体由多细胞组成 B.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自养C.生活在淡水中 D.没有根、茎、叶的分化15.(2024七上·渌口期末)下列生物属于苔藓植物的是( )A.海带 B.葫芦藓 C.紫菜 D.满江红16.(2024七上·渌口期末)关于表示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关系的韦恩图(如图)中,能正确表达序号②的内容是( )A.植株矮小,茎和叶没有输导组织B.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C.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D.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能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17.(2024七上·渌口期末)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枝条上的“茎”是由叶芽(如图)的哪一结构发育成的?( )A.① B.② C.③ D.④18.(2024七上·渌口期末)一朵百合花(如图)的主要结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④⑤19.(2024七上·渌口期末)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及其目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A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形态B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叶片局部遮盖黑纸 消耗原有有机物C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碘液 便于观察细胞核D 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尽可能切薄 利于光线透过A.A B.B C.C D.D20.(2024七上·渌口期末)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氧气和水 B.水和二氧化碳C.有机物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21.(2024七上·渌口期末)如图①所示,某植物的叶片仅乙区域为绿色。兴趣小组同学以此为实验材料,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结果如图②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前应对该植物进行暗处理B.②操作前需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C.碘液染色后,只有乙处变蓝D.实验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22.(2024七上·渌口期末)下列不同状态的小麦种子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A.煮熟的种子 B.冷藏的种子C.萌发的种子 D.休眠期的种子23.(2024七上·渌口期末)下列措施能够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作物播种前先松土 B.将葡萄晒成葡萄干C.用保鲜袋储存蔬菜 D.将果蔬置于冰箱中24.(2024七上·渌口期末)如图是某小组进行实验的装置图,能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 D.有机物25.(2024七上·渌口期末)为应对气候变化,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植树造林 B.节能减排C.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D.使用一次性餐具26.(2024七上·渌口期末)下面是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组成示意图,请填写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相应内容。①②③④⑤⑥27.(2024七上·渌口期末)下图是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请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② ③ ⑥ (2)种子萌发过程中,图中结构 (填序号)最先突破种皮开始发育。(3)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结构 (填序号)遇碘变蓝,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4)在绿色开花植物中,像玉米种子这样,其结构⑥只有 片的,称为单子叶植物。28.(2024七上·渌口期末)请完善被子植物的生命历程简图。(1)种子的 (填结构名称)是新植物的幼体。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除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之外,还需要充足的 。(2)植株生长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 分不开的。(3)来自花粉的一个 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 的过程,称为受精。(4)玉米的果实是由花的 (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来的。在开花传粉过程中,若遇到阴雨连绵天气,可能会导致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请推测玉米“缺粒”的主要原因: 。29.(2024七上·渌口期末)沙窝萝卜色翠绿,味甘甜,脆嫩多汁,俗称“赛鸭梨”。图甲为显微镜结构简图,图乙为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沙窝萝卜叶肉细胞示意图。(1)沙窝萝卜脆甜多汁,这些味甜的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哪一部分? 。(2)某同学在显微镜下找到萝卜叶肉细胞后,发现视野左上角有一个气泡,要将气泡从左上角移出视野,应向 方移动玻片。若要放大其中一个叶肉细胞进行观察,可以转动图甲中的 (填序号)换成高倍镜,若视野模糊,还应该调节图甲中的 (填序号),让视野变清晰。(3)沙窝萝卜的叶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 ;图乙中叶片的[⑧] 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4)萝卜是兔子喜爱的食物。萝卜的结构层次与兔子的相比,萝卜少了 。请在方框内画一个动物细胞结构简图,并标注出各结构名称 。30.(2024七上·渌口期末)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子(如下图)可以用于榨油,茎和叶还可以作为蔬菜食用。(1)据图可知,油菜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 植物。(2)油菜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尖的 区吸收,该部分适于吸收的主要原因是:长有大量的 ,增大了吸收面积。水和无机盐通过 作用的拉动进一步向上运输。(3)施加锌肥可促进油菜生长,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锌浓度对油菜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锌浓度/(mg·kg-1) 0 1 5 10 20光合速率/(μmol·m-2·s-1) 10.97 15.46 17.67 14.97 10.43总干重/(g·pot-1) 58.06 64.45 72.69 65.34 52.11①油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 (填结构名称)。光合速率的提高,有利于油菜积累更多的 。②油菜生长需要能量的供应。植物可以在细胞内的 (填结构名称)进行 作用,释放能量。③有人说“施加锌肥越多,油菜产量越高”,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1.(2024七上·渌口期末)“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春天来了,株洲的大京水库湖水碧绿,生活着许多单细胞生物,如衣藻、眼虫、变形虫等。湖内芦苇、水葱、蒲草倒映在水中,鲤鱼、鲫鱼等在追逐嬉戏。还有山雀、杜鹃、白鹭等鸟类从空中飞过,麻雀在草丛中跳跃着寻找小草的种子,灰喜鹊捕捉菜粉蝶等昆虫,兼食一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甚至于还能看到腐烂的树桩上长出许多真菌。(1)大京水库可以看成是一个 ,从组成成分看,芦苇、水葱、蒲草属于 ,鲤鱼、鲫鱼、白鹭属于 ,真菌属于 。(2)衣藻是水体中常见的单细胞藻类,是使湖水变绿的常见藻类之一。假若湖水被严重污染,浮萍铺满湖面,那么过多的浮萍阻挡阳光,会影响衣藻的 作用, (填“增加”或“减少”)水中的衣藻数量。这说明大京水库的自动调节能力是 。(3)在湖内种植荷花、芦苇等植物,可以消减水体中的氮、磷等无机盐,还可以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这体现了生物可以 环境。(4)依据文中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 。(5)大京水库风景区加大了生物天敌的投放力度,提高天敌昆虫的投放种类和区域面积。例如:花绒寄甲寄生在光肩星天牛体内,减少光肩星天牛对树木的危害。相比投放化学药物,这种“利用天敌昆虫”的做法有什么优点? (写出一点即可)。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特征【解析】【解答】A、“在水中观察到”:这个选项描述的是草履虫的生存环境,而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它不能作为判断草履虫是生物的依据,符合题意。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表明草履虫具有感知和响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因此可以作为判断草履虫是生物的依据,不符合题意。C、能通过分裂生殖”:这是生物的繁殖方式之一,表明草履虫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因此可以作为判断草履虫是生物的依据,不符合题意。D、“从外界获取营养,排出废物”:这是生物的基本代谢功能,表明草履虫具有获取营养和排出废物的能力,因此可以作为判断草履虫是生物的依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生物的特征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由细胞构成。2.【答案】D【知识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解析】【解答】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红花檵木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植物体再由器官构成植物体,而动物则由器官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动物体.所有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答案】B【知识点】动物体的基本组织【解析】【解答】皮肤表层是由上皮组织构成的,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皮肤不慎被小刀划破时,血液流了出来,而且你感觉到了疼痛,其中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故答案为:B。【分析】动物细胞组织的结构、功能与分布表格如下:名称 结构 功能 分布上皮组织 上皮细胞,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保护、分泌 体表和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结缔组织 细胞和细胞间质,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发达 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 分布最广泛,如:血液、肌腱、骨、韧带和脂肪等肌肉组织 肌肉细胞 收缩、舒张 附着在骨骼上、心脏、胃、肠和血管等处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产生、传到兴奋 脑和脊髓中的组织4.【答案】D【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解析】【解答】A.盖盖玻片时,如果操作不规范,确实容易产生气泡,A正确。B.如果材料没有完全展平,细胞就会重叠在一起,影响观察效果,B正确。C.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所以取材过厚,应重新取材,C正确。D.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不可能在反光镜上,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①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③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④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⑤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5.【答案】C【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解析】【解答】A.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图中一共有2条食物链:A→B→D→E,A→B→C→D→E,A正确。B.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B正确。C.题图中,D捕食C,两者是捕食关系;D和C都捕食B,两者是竞争关系。可见,D和C是捕食和竞争关系,C错误。D.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可见,若环境被重金属污染,最终最高营养级的生物E体内含的有毒物质最多,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6.【答案】A【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析】【解答】非生物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其中温度对植物的生长和开花有着直接的影响。题目中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了山寺的桃花在四月才开始盛开,而山下的花已经凋谢,这主要是由于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导致山上的桃花开花时间晚于山下。故答案为:A。【分析】非生物因素影响动植物的分布:非生物因素 影响 典型例子光 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理活动。 海洋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在夜间涌动,绝大多数动物在白天活动。温度 影响生物的分布,也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南北植物的分布,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的分布;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限度时,生物就可能受到伤害,甚至死亡。水分 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沙漠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空气 空气影响动植物的生活 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一氧化碳。【答案】7.A8.D9.C10.C【知识点】“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解析】【分析】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7.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本实验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对照实验的变量应该是光照,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8.不能用1只或几只鼠妇,如果鼠妇太少,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以上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9.分析实验可知,A和B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实验中A为对照组,B为实验组,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0.A.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对照实验的变量应该是光照,所以该实验装置应放在光照下,一侧盖上黑纸板,一侧不盖,故A错误。BC.第1小组的实验结果不同,也不能将其舍去,应保留取所有组的平均值,故B错误,C正确。D.本着爱护动物的原则,做完实验后,要将鼠妇放回原处,故D错误。故选C。11.【答案】D【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解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2.【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40=200(倍);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6×40=640(倍);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200×200=40000(倍)。故答案为:C。【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13.【答案】D【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从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物像,所以视野中看到p,用显微镜观察看到的是d,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显微镜的成相特点是: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即我们在移动玻片标本时采用“在哪往哪移”的方法 。14.【答案】D【知识点】藻类【解析】【解答】A:身体由多细胞组成。虽然水绵是多细胞生物,但这并不是判断其为藻类植物的唯一或主要依据,因为许多其他植物类群也是多细胞的,不符合题意。B: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自养。这是藻类植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己的食物,但这一特征也存在于其他植物类群中,如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不符合题意。C:生活在淡水中。虽然水绵确实生活在淡水中,但这一特征并不足以将其归类为藻类植物,因为其他植物类群,如某些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也可能生活在淡水中,不符合题意。D: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是判断水绵属于藻类植物的主要依据。藻类植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而水绵正符合这一特征,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藻类植物的特征包括: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多数生活在水中。15.【答案】B【知识点】苔藓植物【解析】【解答】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洋中,具有叶状体,但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因此不属于苔藓植物,A错误;B:葫芦藓,是一种典型的苔藓植物,具有假根,茎和叶的分化不明显,没有输导组织,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B正确;C:紫菜,同样属于藻类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洋中,具有叶状体,但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因此不属于苔藓植物,C错误;D: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因此不属于苔藓植物,D错误。故选B。【分析】苔藓植物是一类小型的绿色植物,它们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用于固定植物体。茎和叶的分化不明显,没有输导组织,因此它们通常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16.【答案】B【知识点】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解析】【解答】A.植株矮小,茎和叶没有输导组织。这一描述符合苔藓植物的特征,但不符合蕨类植物的特征,因为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A错误。B.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这一描述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因为它们都是孢子植物,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B正确。C.苔藓植物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C错误。D.苔藓植物叶很薄,由一层细胞组织,常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蕨类植物无此作用,D错误。故选B。【分析】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但它们在结构和生存环境上有显著的差异。苔藓植物通常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植株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而蕨类植物则有真正的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植株相对高大,同样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17.【答案】C【知识点】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解析】【解答】芽的结构包括: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和芽原基.枝芽可以发育成茎和叶,其中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能够发育成侧芽,叶原基逐渐发育成幼叶,生长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的芽结构。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图中:①生长点,②幼叶,③芽轴,④芽原基。芽的结构与发育:18.【答案】A【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解答】一朵花的结构通常包括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其中,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生殖结构,负责花的繁殖功能。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内含有花粉,花丝支撑花药;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内含有胚珠,将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因此,花的主要结构是②雌蕊和①雄蕊,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 图中:①是雄蕊、②是雌蕊、③是花托、④是花柄、⑤是花瓣。一朵完全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和花蕊,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花托:连接、支持作用花瓣:保护花的内部结构,吸引昆虫雄蕊:花药:内有花粉,花粉内含精子;花丝:支持花药雌蕊:柱头:接受花粉;花柱:连接子房和柱头;子房:外有子房壁,内有胚珠,产生卵细胞19.【答案】B【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解析】【解答】A.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其作用是保持细胞形态,A正确。B.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叶片局部遮盖黑纸,其目的是形成对照,而不是消耗原有有机物,B错误。C.细胞核里有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制作临时装片时,一般都要用碘液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晰,C正确。D.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要尽可能切得薄,这样利于光线透过,易于观察细胞的结构,D正确故选B。【分析】(1)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碘液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我们用碘液染色,以便更好的观察细胞的细胞核。(2)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3)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因为洋葱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涨破,可以用清水。 0.9%的生理盐水,其渗透压与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人体细胞处在这样的液体环境中,细胞的形态、功能可以保持正常,如果处在清水中,人体细胞会吸水涨破。20.【答案】B【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解析】【解答】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21.【答案】D【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解析】【解答】A.暗处理可以消耗掉叶片原有的淀粉,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A正确。B.脱色处理可以防止叶片中的叶绿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B正确。C.甲处滴加碘液不变蓝色,乙处滴加碘液变蓝,C正确。D.甲、乙的变量是叶绿体,甲处(非绿部分)滴加碘液不变蓝色,乙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变蓝色,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条件,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22.【答案】C【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解析】【解答】A、煮熟的种子,细胞已经死亡,无法进行呼吸作用。B、冷藏的种子,低温会抑制呼吸作用。C、萌发的种子,细胞代谢旺盛,呼吸作用强。D、休眠期的种子,细胞代谢缓慢,呼吸作用弱。故选C。【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23.【答案】A【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A.作物播种前先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A符合题意。B.将葡萄晒成葡萄干,可以减少葡萄中的水分,从而抑制葡萄的呼吸作用,B不符合题意。C.将葡萄晒成葡萄干,可以减少葡萄中的水分,从而抑制葡萄的呼吸作用,C不符合题意。D.将果蔬置于冰箱中,温度降低,从而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24.【答案】A【知识点】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解析】【解答】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包括二氧化碳和水,我们常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所以图中能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植物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25.【答案】D【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解析】【解答】A.植树造林,使植物能够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碳,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题意。B.节约能源,减少废气的排放,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C.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符合题意。D.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加大木材的使用,破坏森林,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26.【答案】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DNA,蛋白质【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解析】【解答】①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功能;②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颜色最深的是细胞核;③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线粒体等;④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核内有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 染色体主要是由⑤DNA分子和⑥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细胞质,里面有各种细胞器,含有能量转换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故图中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DNA,⑥蛋白质。【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化学能转换成其他能量。27.【答案】(1)②胚芽;③胚轴;⑥子叶(2)④(3)⑤;⑤(或者胚乳)含有丰富的淀粉等营养物质(储存营养)(合理即可)(4)1【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解析】【解答】(1)种子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两种,它们都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组成,单子叶植物还有胚乳,储存营养物质。从图中可以看出,②是胚芽,③是胚轴,⑥是子叶。(2)种子萌发时,会吸收水分,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④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3)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其储存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⑤胚乳。(4)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所以像玉米种子这样,其结构⑥只有一片的,称为单子叶植物。【分析】图中①果皮和种皮,②胚芽,③胚轴,④胚根,⑤胚乳,⑥子叶。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的异同:相同点 不同点菜豆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 只有种皮,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 胚都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 种皮核果皮愈合在一起,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1)由分析可知,②是胚芽,③是胚轴,⑥是子叶。(2)种子萌发时,会吸收水分,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④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3)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其储存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⑤胚乳。(4)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所以像玉米种子这样,其结构⑥只有一片的,称为单子叶植物。28.【答案】(1)胚;空气(2)分化(3)精子;受精卵(4)子房;传粉不足【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解答】(1)花生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其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根最终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轴最终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胚芽最终发育成茎和叶,胚最终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2)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通过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植株不断的生长。(3)成熟后花药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落到柱头上,柱头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该过程叫受精。(4)被子植物要想结出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玉米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在玉米开花的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花粉无法随风飘落到雌蕊柱头上等造成无法传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造成玉米减产。【分析】(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具有完整的胚,胚是有生命的,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2)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异花传粉的花又分虫媒花和风媒花。受精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过程,称为受精。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1)花生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胚最终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2)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通过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植株不断的生长。(3)成熟后花药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落到柱头上,柱头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该过程叫受精。(4)被子植物要想结出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玉米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在玉米开花的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花粉无法随风飘落到雌蕊柱头上等造成无法传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造成玉米减产。29.【答案】(1)液泡(2)右下;④;②(3)器官;气孔(4)系统;【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气孔;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解析】【解答】(1)沙窝萝卜脆甜多汁,这些味甜的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水分、糖分、色素等物质的场所,因此,萝卜中的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液泡中。(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液泡在视野的偏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从视野中移出。显微镜的镜筒下端有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多个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镜头。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可见,若要放大其中一个叶肉细胞进行观察,可以转动图甲中的④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若视野模糊,还应该调节图甲中的②细准焦螺旋,让视野变清晰。(3)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可见,沙窝萝卜的叶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器官。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图乙中叶片的[⑧]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4)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萝卜是植物,其结构层次与属于动物的兔子相比,萝卜少了系统。动物细胞结构简图如下:【分析】图中: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目镜,④转换器,⑤物镜,⑥遮光器,⑦反光镜;⑧气孔。(1)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2)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1)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见,味甜的汁液主要来自沙窝萝卜细胞结构中的液泡。(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液泡在视野的偏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从视野中移出。显微镜的镜筒下端有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多个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镜头。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可见,若要放大其中一个叶肉细胞进行观察,可以转动图甲中的④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若视野模糊,还应该调节图甲中的②细准焦螺旋,让视野变清晰。(3)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可见,沙窝萝卜的叶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器官。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图乙中叶片的[⑧]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4)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萝卜是植物,其结构层次与属于动物的兔子相比,萝卜少了系统。动物细胞结构简图如下:30.【答案】(1)被子(2)成熟;根毛;蒸腾(3)叶绿体;有机物;线粒体;呼吸;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当锌浓度在0—5mg·kg-1时,光合速率及总干重随锌浓度增加而增加,油菜产量逐渐增加;当锌浓度在5—20mg·kg-1时,光合速率及总干重随锌浓度增加而降低,油菜产量逐渐减少。根据以上分析,“施加锌肥越多,油菜产量越高”的说法不合理【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被子植物【解析】【解答】(1)被子植物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从图中可以看出,油菜属于被子植物。(2)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尖成熟区适于吸收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增大了吸收面积。植物生长需要不断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无机盐,蒸腾作用提供向上运输的拉力。(3)①油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光合速率的提高,有利于油菜积累更多的有机物。②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本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油菜生长需要能量的供应。植物可以在细胞内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③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当锌浓度在0—5mg·kg-1时,光合速率及总干重随锌浓度增加而增加,油菜产量逐渐增加;当锌浓度在5—20mg·kg-1时,光合速率及总干重随锌浓度增加而降低,油菜产量逐渐减少。根据以上分析,“施加锌肥越多,油菜产量越高”的说法不合理【分析】(1)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细胞明显伸长且没有根毛.,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1)据图可知,油菜属于种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2)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尖成熟区适于吸收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增大了吸收面积。植物生长需要不断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无机盐,蒸腾作用提供向上运输的拉力。(3)①油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光合速率的提高,有利于油菜积累更多的有机物。②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本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油菜生长需要能量的供应。植物可以在细胞内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③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当锌浓度在0—5mg·kg-1时,光合速率及总干重随锌浓度增加而增加,油菜产量逐渐增加;当锌浓度在5—20mg·kg-1时,光合速率及总干重随锌浓度增加而降低,油菜产量逐渐减少。根据以上分析,“施加锌肥越多,油菜产量越高”的说法不合理31.【答案】(1)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光合;减少;有限的(3)影响(4)小草→菜粉蝶→灰喜鹊(或小草→麻雀,衣藻→鲤鱼等)(5)没有污染(或节约人工)(合理即可)【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解答】(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水库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芦苇、水葱、蒲草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鲤鱼、鲫鱼、白鹭是动物,属于消费者;真菌属于分解者。(2)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当湖水被严重污染时,过多的浮萍阻挡阳光,影响了衣藻的光合作用,水中的衣藻数量会减少,这是因为生态系统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3)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在进行公园改造的过程中,湖内种植荷花、芦苇等植物,可以消减水体中的氮、磷等无机盐,还可以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这体现了生物可以影响环境。(4)资料中“鸟类从空中飞过,麻雀在草丛中跳跃寻找小草的种子,灰喜鹊则捕捉菜粉蝶等昆虫,兼食一些植物的果实以及种子”,据此写出的食物链有:小草→菜粉蝶→灰喜鹊(或小草→麻雀等)。(5)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也叫引进天敌防治。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资料中改建后的公园加大生物天敌的投放力度,提高天敌昆虫的投放种类和区域面积。例如:花绒寄甲寄生在光肩星天牛体内,减少光肩星天牛对树木的危害。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它的优点是专一性强,控制害虫持久,减少环境污染。【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丧失、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受到破坏;(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1)水库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芦苇、水葱、蒲草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鲤鱼、鲫鱼、白鹭是动物,属于消费者;真菌属于分解者。(2)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当湖水被严重污染时,过多的浮萍阻挡阳光,影响了衣藻的光合作用,水中的衣藻数量会减少,这是因为生态系统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3)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在进行公园改造的过程中,湖内种植荷花、芦苇等植物,可以消减水体中的氮、磷等无机盐,还可以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这体现了生物可以影响环境。(4)资料中“鸟类从空中飞过,麻雀在草丛中跳跃寻找小草的种子,灰喜鹊则捕捉菜粉蝶等昆虫,兼食一些植物的果实以及种子”,据此写出的食物链有:小草→菜粉蝶→灰喜鹊(或小草→麻雀等)。(5)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也叫引进天敌防治。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资料中改建后的公园加大生物天敌的投放力度,提高天敌昆虫的投放种类和区域面积。例如:花绒寄甲寄生在光肩星天牛体内,减少光肩星天牛对树木的危害。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它的优点是专一性强,控制害虫持久,减少环境污染。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学生版).docx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