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订立合同学问大 练习一、单选题1.刘某和孙某口头约定将刘某祖传瓷瓶以10万元价格卖给孙某,第二天,刘某又发短信给孙某予以确认,并表示一周后交付。孙某收到短信后未予理睬。一周后刘某欲交付瓷瓶时遭到孙某拒绝,双方为此发生争执。本案中( )①刘某和孙某的口头约定具有法律效力②孙某未理睬刘某的短信,合同不成立③合同成立,瓷瓶的所有权已经转移④因没有交付,瓷瓶所有权仍归刘某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10周岁的小A趁父母外出之际,在某网站注册会员并购买了2000多元与游戏相关的道具和服务。小A父母得知后及时和该网站客服沟通,要求该网站退还小A充值的资金,但遭到拒绝。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交易行为是交易主体真实的意思表示,理应受到国家的法律保护②小A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该交易行为要得到其监护人的认可③该交易行为因交易主体小A不适格而无效,该网站应退还其充值的资金④小A属于未成年人,其所有的交易行为都应该在父母的监护下完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张先生在2019年与某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健康险合同,并按规定交纳了费用。2023年10月,张先生被诊断出患有合同中约定的重大疾病。在提交理赔申请时,张先生为了顺利获得保险金,隐瞒了自己在购买保险前已患有轻度病症的事实。经过调查,保险公司发现了张先生的隐瞒行为,并据此拒绝了他的理赔申请。此案例中( )①张先生违背了诚信原则②保险合同违背了公平原则的要求③保险公司不可以解除合同④保险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小李在步行街收到一张某家电城的促销传单,传单上有一款畅销笔记本电脑的图片,并配有文字:“迅捷NB360笔记本电脑,劲爆价4888元/台,促销期内,保证现货供应。”小李在促销期间购买了该电脑。然而,提货时却被商家告知,用于促销的电脑已卖完,现已恢复原价。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传单属于要约邀请 B.小李和商家互为债权人C.该合同因欺诈而无效 D.该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电脑5.下图为超市店员在售卖烤鸭,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店员的喊话内容可视为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约束力B.某顾客拟出价100元购买2只烤鸭,则超市为要约人C.超市因某顾客一次购买2只烤鸭而优惠10元,则超市为要约人D.某顾客同意以70元价格购买1只烤鸭,则该顾客作出承诺合同生效6.要约是一方希望与他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下列行为中,属于要约的是( )A.某单位在网站上发布招标公告B.招标单位向中标企业寄出中标书C.某企业向招标单位寄出投标书D.商品销售者给顾客寄送价目表7.(2024·广东汕头·模拟预测)A公司2024年3月1日向B公司发出邮件:“愿意购买贵公司家具1万件,每件价格1000元,你方负责运输,货到付款,30天内答复有效。”B公司3月6日回复邮件告知A公司:“如果价格为1200元/件,可以卖给贵公司1万件家具。”3月20日,A公司回复同意。B公司当天回电:“明日发货”。3月29日,A公司收到家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3月1日A公司向B公司发出邮件是要约②3月29日A公司收到家具时合同成立③3月6日B公司向A公司的回件是新要约④3月20日A公司回复同意属于新要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小明(15周岁)未经父母同意在某电脑公司购买了一台价值9999元的电脑。他的父母得知此事后,要求电脑公司退货。电脑公司以不知道小明是未成年人为由拒绝退货,双方由此产生纠纷。对上述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明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权购买电脑②小明与电脑公司之间订立了一个购买合同③小明父母事后不同意购买,电脑公司应同意退货④电脑公司没强制小明购买,其父母无权要求退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甲公司员工唐某受公司委托从乙公司订购了一批空气净化机,甲公司对净化机单价未作明确限定。唐某与乙公司私下商定将净化机单价提高200元,乙公司给唐某每台100元的回扣。商定后,唐某以甲公司名义与乙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买卖合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因而是无效的②唐某只能以自己而不能以甲公司的名义与乙公司签订合同③乙公司以欺诈手段与甲公司订立合同,合同是可撤销的④唐某与乙公司恶意串通损害甲公司利益,应对甲公司损失担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某商店发布广告:“原价8000元的餐车,现半价出售!今日下单,保证供应,明日恢复原价。”当日傍晚,看到广告的张先生带着4000元现金前往商店购买,却被告知做活动的餐车已售完,若张先生坚持购买,需按原价付款。张先生认为商店无理违约,但商店坚持解释权归其所有,广告不能作数。下列对该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①商店发布的广告内容具体明确,应当视作要约邀请②张先生在规定时间内携现金买餐车是承诺,商店应履行义务③因活动餐车售完而不履行合同的做法并不构成违约④该广告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构成要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订立合同的过程,也就是双方当事人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发出要约,作出承诺的过程。下列现象属于一方当事人发出要约的是( )①小王付钱后从自动售票机中取出一张地铁票②超市某水果挂出“一斤4元,三斤10元”的广告牌③某房地产商挂出出售的房子为湖景房的广告牌④某商家挂出“正宗北京烤鸭,快来尝”的广告牌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2.小张与小李签订了一份商品买卖合同,后来发现合同中没有载明履行的期限。下列关于该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合同因缺少必备条款而无效②该合同是无法履行的③双方可以补全合同履行期限④缺少合同履行期限不影响合同的成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口头合同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合同形式,口头合同的缺点是( )①具有快捷性②权利义务关系简单明了③发生纠纷时举证困难④不适用于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下列有关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②合同当事人要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③订立的各种类型的合同都受到法律的保护④凡是市场交易活动均必须订立合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23年3月1日,17周岁的甲准备从种植户乙处采购2吨樱桃,要求乙在5日内答复。3月3日,乙答复同意,但将价格从甲提出的25元/千克提高到30元/千克。3月7日,甲同意乙的提价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行为不一定需要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认②乙第一次同意甲的要求视为乙的承诺,合同生效③甲同意的乙提价要求是甲的新要约,合同没有成立④该买卖合同是甲乙双方设立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9周岁的小王独自一人乘坐公交车去学校。他上车后,投了1元硬币,并告知了司机要去的地方,在哪一站下车。谁料,司机以小王年龄太小,存在安全风险为由,拒绝搭载。小王的投币行为所产生的合同( )①有效②须经小王父母同意才有效③成立④须经司机承认才成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7.王某与张某是邻居,2023年1月3日,王某有事外出,将家中的一匹马委托给张某饲养。2月5日,王某回来后,对张某表达了想卖马的意思。张某当即表示愿以2400元买下。王某随即答应,但是张某当时只支付了1800元,双方约定,张某2月20日再支付给王某600元,该马归张某所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某对张某表达想卖马的意思是要约②张某当即表示愿以2400元买下是要约③张某于要约发出时取得马的所有权④马的所有权在2月20日前仍归王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12的岁小伟放学路过一打折书摊,上面竖着一招牌:所有新书清仓处理10元一本。小伟买了一本新书《想赢的男孩》,回家后发现是盗版书。于是,小伟折回找到摊主吕某,要求退货退款。本案中( )①合同成立,吕某是要约人,小伟是受要约人②合同无效,吕某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③小伟的购买行为因符合其年龄与智力而有效④合同有效,因为小伟和吕某双方意思表示真实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19.下图是某社区微信群团购商品的记录,据此四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丙、丁 D.乙、丁20.王某与某苹果种植基地有多次合作经历,根据市场需求,王某准备购买一批苹果。10月2日,王某向基地发出函电:购买某品种苹果1000斤,每斤10元,货到付款,运输方式及违约责任按以往约定。10月3日,基地回复王某:每斤12元,其他无异议。10月4日,王某回复基地:每斤11元。10月5日,基地回复王某:同意。就本次交易而言( )①10月2日的函电是要约邀请②10月3日的函电是新要约③10月4日的函电是承诺④10月5日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21.A学校向B通讯科技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发出传真,欲订购1000台电脑。该传真列明了电脑的型号、质量、供货时间、交货方式等,并要求B公司在15日内报价。B公司收到传真后接受A学校传真列明的条件,并按期报价每台5000元,亦要求A学校在15日内回复。A学校按期复电同意,并要求签订书面合同。B公司在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按A学校提出的条件发出1000台电脑,A学校收到电脑后,当场验货未提出异议,亦未付货款。15天后电脑市场发生变化,该型号电脑价格大幅下跌。A学校遂向B公司提出,由于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买卖合同不能成立,要求B公司尽快取回电脑。B公司不同意A学校的意见,要求其偿付货款。双方协商不成,B公司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学校提出买卖合同不能成立,你同意其说法吗?并简要说明理由。22.虚拟货币“挖矿”活动——通过专用“矿机”计算生产虚拟货币的过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2022年5月19日,王某在闲鱼平台购买陈某两台芯动al0服务器(实为“矿机”),准备挖“比特币”。王某向陈某支付货款3.9万元。双方约定非质量问题不退不换。据平台显示,货物于2022年5月19日发出后,王某拒收;该货物于2022年6月14日退回陈某处。王某要求陈某退款,陈某不理。2023年4月15日,王某将陈某诉至法院,要求其返还货款3.9万元并支付利息。法院经审理判决:陈某返还王某货款3.9万元,驳回王某其他诉讼请求。相关链接《民法典》第157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理由。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3月16日,原告王某在天猫商城从被告A公司经营的“虹山本草旗舰店”购买石斛枫斗11件,单价390元(390元用删除线划除),促销价138元,实际付款1518元,订单编号为89XXX77,收货人及地址为王先生、北京市朝阳区XXX中心1XX,运送方式为快递,物流公司为圆通速递,运单号为10XXX02。王某与昵称为“虹山本草旗舰店:李某”的旺旺用户自2024年3月23日起进行了多次沟通。2024年3月23日,李某留言“亲,早上快递联系我们,您的件遗失了,此款宝贝我店铺已经断货,现已无法帮您补发,由于交易即将成功,您上线后看到留言,可以直接申请退款,谢谢。”2023年4月9日,王某多次在旺旺中留言要求发货,李某回复称:“有给您发货,但是宝贝遗失。”王某向法院起诉请求:A公司退还货款1518元;三倍赔偿454元等。法院查明,A公司在天猫商城经营的“虹山本草旗舰店”的各商品页面中,价格一栏均采取“单价X元(X元用删除线划除),促销价X元”的表达方式,且均标注“现货供应、先来先买、卖完为止”字样。在诉讼中,王某表示其并未收到涉案石斛枫斗。法条参考: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四百九十一条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本案中王某与A公司所订合同的成立时间是哪个时间点?为什么?(2)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本案中王某与A公司所订合同系采用何种形式?为什么?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1月1日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开始施行。《条例》共7章60条,重点就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规定,明确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责任,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安全的网络空间提供了法律保障。【案例】扬州警方接到李女士报警,称其女儿手机微信账号捆绑的银行卡被盗刷,损186300元。经了解,李女士12岁的女儿有部手机,平常用来交网课作业,前不久,孩子收到了一条游戏平台“客服”发来的推广信息,称只需出借微信号,投票打榜5分钟就可获得588元的报酬。小朋友年幼无知,被骗子诱惑,直接将手机上的微信账号和密码告知对方,并提供了手机验证码。随后“客服”告知李女士女儿,后台检测发现其微信账号违规操作,要封停30天。期间不能尝试登录、申请冻结,不然会被永久注销,且影响个人征信。小朋友直接被吓懵,也不敢告诉家人,由于李女士忘记女儿的微信绑定了自己的银行卡,又没开通短信提醒,直到一个月后,才收到银行卡发来的异常消费短信,经查流水,李女士银行卡前后被盗刷59次,金额达186300元。结合材料,运用有关合同订立程序和效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此交易合同是否有效?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B B C C A C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D A B C C A D C1.A【详解】①: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因为法律允许合同以多种形式订立,只要双方达成合意,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等情况下,口头约定也是有效的合同形式,所以刘某和孙某的口头约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①正确。②:刘某和孙某口头约定瓷瓶以10万元价格卖给孙某,第二天刘某又发短信予以确认。孙某虽未理睬,但根据之前的口头约定以及刘某的短信确认,双方已经就买卖瓷瓶达成了合意。因此,合同已经成立,并不因为孙某未理睬短信而不成立,②错误。③④: 对于动产所有权的转移,一般以交付为标志。在该案例中,虽然合同已经成立,但是瓷瓶还没有交付给孙某,所以瓷瓶的所有权仍然归刘某所有,③错误,④正确。故本题选A。2.C【详解】①:虽然该交易行为表面上是小A的一种意思表示,但小A年仅10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有一定限制的,并非所有的意思表示都受到法律保护,①排除。②:根据法律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小A10周岁,购买2000多元的游戏道具和服务,超出了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范围,该交易行为需要得到其监护人的认可,②正确。③:因为小A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进行的2000多元的交易行为明显超出了他这个年龄阶段的认知和处分能力范围,属于主体不适格,该交易行为无效,网站应退还其充值的资金,③正确。④:说未成年人所有的交易行为都必须在父母监护下完成过于绝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④排除。故本题选C。3.B【详解】①④:签订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但张先生为了顺利获得保险金,隐瞒了自己在购买保险前已患有轻度病症的事实,张先生违背了诚信原则,①④符合题意。②:张先生的行为违背了诚信原则,但合同本身不是违背了公平原则,②排除。③:保险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但张先生隐瞒了自己在购买保险前已患有轻度病症的事实,违背了诚信原则,影响其法律效力,保险公司可以解除合同,③不选。故本题选B。4.B【详解】A:题干中的传单内容明确具体,属于要约,不是要约邀请,A排除。B:合同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合同双方互为债权人,所以小李和商家互为债权人,B正确。C:欺诈行为属于可撤销合同,材料中的合同是有效合同,商家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C排除。D: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该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买卖行为,不是电脑,D排除。故本题选B。5.C【详解】A:店员的喊话内容已明确表明80元一只,符合要约条件,可视为要约,一旦生效即具有法律约束力,A错误。B:某顾客拟出价100元购买2只烤鸭,则顾客为要约人,超市为受要约人,B错误。C:超市因某顾客一次购买2只烤鸭而优惠10元,则超市依然为要约人,C正确。D:某顾客同意以70元价格购买1只烤鸭,则该顾客作出新的要约,并不是承诺,合同未生效,D错误。故本题选C。6.C【详解】A:“某单位在网站上发布招标公告”属于要约邀请,A不符合题意。B:“招标单位向中标企业寄出中标书”的行为属于承诺,B不符合题意。C:“某企业向招标单位寄出投标书”是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属于要约,C符合题意。D:“商品销售者给顾客寄送价目表”属于要约邀请,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A【详解】①: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本案中A公司2024年3月1日向B公司发出邮件:“愿意购买贵公司家具1万件,每件价格1000元,你方负责运输,货到付款,30天内答复有效”。信息明确,属于要约,①符合题意。②④:承诺到达对方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3月20日,A公司回复同意,这属于承诺,此时合同成立,②④说法错误。③: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要约确定的期限的,属于新要约。本案中B公司3月6日回复邮件告知A公司:“如果价格为1200元/件,可以卖给贵公司1万件家具。”这属于新要约,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8.C【详解】①:小明已经15岁,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①不选。②③:小明购买了电脑,与电脑公司之间订立了一个购买合同,但由于其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的电脑为9999元,需要得到其父母的追认,小明父母事后不同意购买,电脑公司应同意退货,②③入选。④:小明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电脑的行为虽然是自愿,但也应该得到其父母的追认,④不选。故本题选C。9.B【详解】①④:唐某受甲公司委托与乙公司订购空气净化机,此后二者私下商定提高单价,乙公司给唐某回扣,由此可知,该买卖合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因而是无效的,同时唐某与乙公司恶意串通损害甲公司利益,应对甲公司损失担责,①④应选。②:甲公司员工唐某受公司委托从乙公司订购空气净化机,只能以甲公司的名义而不能以自己名义与乙公司签订合同,②错误。③:本案中乙公司与唐某恶意串通损害甲公司利益,并非以欺诈手段与甲公司订立合同。且该合同是无效的,并非可撤销的,③不选。故本题选B。10.C【详解】①④:材料中的广告具体明确地提出了决定餐车买卖合同内容的标的、价款等主要条款,构成要约,并非要约邀请,①不选,④应选。②③:张先生见到广告,在规定时间内购买餐车是有效承诺,商店应履行义务,②应选,③不选。故本题选C。11.D【详解】②③: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合同的具体条款、内容要明确,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据此判断,②③属于要约,应选。①:要约到达对方后,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就是承诺。具有法律约束力,据此判断,①属于承诺,不选。④: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据此判断,④属于要约邀请,不选。故本题选D。12.D【详解】①:合同履行期限并非合同必备的条款,①错误。②:合同签订双方未就合同的履行期限进行约定的,可以通过协议进行补充,无法达成协议的可以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故该合同可以履行,②错误。③④:发现合同中没有载明履行的期限,可以补全合同履行期限,但这并不影响合同的成立,③④应选。故本题选D。13.D【详解】③④:口头合同的问题在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多不明确,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合同的履行期限越长,当事人忘记约定内容或者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当事人对合同的理解和执行就越容易产生争议,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口头合同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①②是优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14.A【详解】①②: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也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①②正确。③:依法订立的合同才受到法律的保护,③错误。④:市场交易活动不一定要订立合同,④错误。故本题选A。15.B【详解】①: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甲的行为不一定需要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认,①符合题意。②:乙同意了采购2吨的数量,但是改变了甲提出的价格,故这是乙的新要约,合同没有生效,②说法错误。③:甲同意乙的提价要求是甲的承诺,合同订立,③不符合题意。④: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买卖合同属于财产关系,所以,该买卖合同是甲乙双方设立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6.C【详解】①②:小王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意思表示真实,合同的内容也是合法的,故小王的投币行为所产生的合同有效,且不须经小王父母同意,①正确,②排除。③④:小王乘车并完成投币行为,视为合同已经成立,也不须经司机承认,③正确,④排除。故本题选C。17.C【详解】①: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张某当即表示愿以2400元买下是要约,王某对张某表达想卖马的意思不是要约,①错误。②: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张某当即表示愿以2400元买下是要约,②正确。③:张某当时只支付了1800元,双方约定,张某2月20日再支付给王某600元,该马归张某所有,张某履行合同承诺后马的所有权才能归张某所有,而不是要约发出时张某就取得马的所有权,所以马的所有权在2月20日前仍然归王某所有,③错误。④: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支付。马的所有权在2月20日前仍归王某,④正确。故本题选C。18.A【详解】①:本案中合同成立,吕某是要约人,小伟是受要约人,故①符合题意。②:合同无效,开始就没有法律效力,也就不存在违约及承担违约责任的问题,故②表述错误。③:初中生小伟买书的行为与其自身的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小伟具有买书的民事行为能力,其购买行为是有效的,故③说符合题意。④:双方意思表示真实,是成为合同有效的条件之一,还要看主体是否有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等。吕某销售盗版书,违反法律规定,该合同无效,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9.D【详解】AB:从社区微信群团购商品的记录,可以看出此次交易采用的合同形式是书面形式,甲说法错误,AB排除。C:对话④“我预定两斤”,是订立合同过程中的承诺,丙说法错误,C排除。D: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聊天记录中的对话③是商家向消费者发出的要约,乙说法正确。从社区微信群团购商品的记录可以看出,该合同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是在自愿基础上做出的,是有效合同,说明丁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0.C【详解】①:10月2日的函电内容具体,对象明确,属于要约,①排除。②③:10月3日的函电和10月4日的函电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新要约,②正确,③排除。④:10月5日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承诺后合同成立,具有法律效力,④正确。故本题选C。21.不同意,买卖合同依法成立。理由:①合同的订立需要当事人各方平等协商,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②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也应当成立。③本例中,虽双方未按约定签订书面合同,但B公司已实际履行合同义务,A学校亦接受了B公司发来的电脑,未及时提出异议,故合同成立。【分析】背景素材:买卖合同纠纷考点考查: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材料分析类主观题,要求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从合同的订立角度来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A学校遂向B公司提出,由于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买卖合同不能成立,要求B公司尽快取回电脑→可联系买卖合同依法成立。有效信息②:A学校向B通讯科技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发出传真,欲订购1000台电脑。该传真列明了电脑的型号、质量、供货时间、交货方式等,A学校按期复电同意→可联系合同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了一致的意思表示。有效信息③:B公司在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按A学校提出的条件发出1000台电脑,A学校收到电脑后,当场验货未提出异议→可联系双方用行为实现了合同的订立,是真实有效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2.本案双方所涉交易“矿机”,实为在网络上“挖矿”(挖“比特币”)的专用计算机设备,王某明知“挖矿”的社会危害性及相关部门明确禁止虚拟货币相关交易的情况下,仍继续购买“矿机”进行“挖矿”,陈某与王某之间就购买“矿机”形成的协议因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应属无效。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因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所取得、占有对方的财产无合法根据,应当予以返还。王某已将货物退回陈某,陈某应当返还王某机器款,因陈某、王某对合同无效均存在过错,对因合同造成的损失应自行承担,故王某要求陈某支付利息的请求,不应支持。(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分析】背景素材: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考点考查:合同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合同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王某在闲鱼平台购买陈某两台芯动 al0 服务器(实为“矿机”),准备挖“比特币”。王某向陈某支付货款 3.9 万元。双方约定非质量问题不退不换。据平台显示,货物于2022年5月19日发出后,王某拒收;该货物于2022年6月14日退回陈某处。王某要求陈某退款,陈某不理→可联系教材无效合同的情形;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3.(1)①王某选择该商品,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②因为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2)①书面形式。②因为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本案中,王某通过网络交易平台与A公司订立了网络买卖合同,其交易信息通过通信网络在王某与A公司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该合同采用了数据电文的电子数据交换形式,此种合同形式视为书面形式。【分析】背景素材: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考点考查:民事权利与义务、订立合同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是依据类主观题。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法律与生活,设问指向是王某与A公司所订合同的成立时间是哪个时间点及其依据。运用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知识进行分析说明。第二步, 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王某在天猫商城从被告A公司经营的“虹山本草旗舰店”购买石斛枫斗11件,单价390元(390元用删除线划除),促销价138元,实际付款1518元→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483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491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电子商务法》第49条第1款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用户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合同成立。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本案中,A公司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发布了石解枫斗的商品信息,王某选择该商品并提交了订单,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是依据类主观题。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法律与生活,设问指向是王某与A公司所订合同系采用何种形式及其依据。运用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知识进行分析说明。第二步, 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王某在天猫商城从被告A公司经营的“虹山本草旗舰店”购买石斛枫斗11件,单价390元(390元用删除线划除),促销价138元,实际付款1518元,订单编号为89XXX77,收货人及地址为王先生、北京市朝阳区XXX中心1XX,运送方式为快递,物流公司为圆通速递,运单号为10XXX02→可调用的法理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69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本案中,王某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天鬚商城从A公司购买石解枫斗,双方成立真实有效的网络买卖合同关系,该合同采用了数据电文中的电子数据交换形式,属于书面形式。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4.①从程序上看,平台“客服”发布推广信息,视为要约,李女士的女儿将手机上的微信账号、密码及验证码告知对方视为承诺,合同订立经过了一般程序。②订立合同要求行为人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③李女士的女儿虽然已经年满8周岁,但不满16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且合同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存在欺诈行为,交易合同无效。【分析】背景素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考点考查:有关合同订立程序和效力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有关合同订立程序和效力的有关知识,从合同无效情形、合同的订立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孩子收到了一条游戏平台“客服”发来的推广信息;直接将手机上的微信账号和密码告知对方,并提供了手机验证码→可联系教材知识要约与承诺。关键词②:李女士12岁的女儿有部手机;小朋友直接被吓懵,也不敢告诉家人→可联系教材知识合同无效情形。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