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家和万事兴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家和万事兴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5.1家和万事兴 练习
一、单选题
1.在高二(1)班的课堂上,同学们就相关法律知识展开了讨论,甲、乙、丙、丁四名同学提出如下观点,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一方发出要约之后,另一方应作出相应的承诺
②乙:教育类自媒体未经版权方授权,出于善意主动向中小学师生转发电子课本,侵犯了版权方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③丙: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但基于自愿原则,赡养义务可因被赡养人自愿的书面承诺而免除
④丁:在某复方感冒灵颗粒的包装盒上,“999”的右上角标注着“”,表明该组数字是已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会侵犯商标专用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年3月,杨女士9岁的儿子在用杨女士的手机观看游戏直播时,多次将钱充值到直播平台打赏主播,打赏金额近7万元,于是杨女士向派出所求助。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对未成年人进行家庭教育是家长的责任,杨女士对其儿子的行为承担违约责任
②杨女士儿子的行为超出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程度,直播平台应当返还打赏金
③直播平台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依法诚信经营,维护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权益
④杨女士有权对儿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戒,使其今后不在直播平台上进行打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李某年老多病、生活困难,承受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儿子小李却以将来放弃继承权为由,拒不支付生活费和医疗费。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李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可推卸
②小李的行为必定承担刑事责任
③李某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李某可以通过行政复议维护自身权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初二学生小甲感到十分烦恼,原因是他的母亲时常私下翻看他的日记本。为此,他希望老师能规劝自己的母亲不要翻看他的日记本,假如你是老师,会如何劝说小甲的母亲( )
①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父母不能侵害子女的隐私权
②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不得非法收集子女的个人信息
③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监护职责,但要以法律为准则
④著作权受法律保护,未经小甲允许翻看其日记属于侵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广东江门·一模)石某(35岁)乘坐小区电梯时,被徐某的孩子(9岁)牵引的宠物狗咬伤右手拇指和左手臂。事后,徐某支付了石某狂犬疫苗费、医疗费等合计2923元,但拒绝赔偿石某的其他损失。石某遂将徐某诉至法院。对本案认识正确的有( )
①徐某的孩子是未成年人,其侵权行为无须承担责任
②徐某应承担无过错责任,对石某的相关损失作出赔偿
③徐某应承担过错推定责任,对石某的相关损失作出补偿
④徐某若能证明石某有重大过失的,可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小明8周岁时父母离异。两年后,母亲与孙某再婚,并生下女儿小玲。小明一直跟随母亲和孙某生活,直至他和小玲都成家立业。5年后,孙某病重,生活出现困难,要求小明和小玲支付赡养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孙某只能要求小玲支付赡养费
②孙某应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③小明和小玲均应支付赡养费
④小明对孙某的财产享有继承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惯子如杀子”。这给父母的警示是( )
①要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
②要为子女成长提供物质保障
③要切实履行监护之责
④可对子女进行合理惩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张某夫妇与其独生子张甲,经公证对拆迁款及房屋进行析产,并签订析产协议约定:“自本协议生效后,双方各自独立生活、相互无经济瓜葛。张某夫妇放弃向张甲索取赡养费等权利”。张某在妻子去世后独自生活,每月只能领取国家180元补助,无法维持基本生活。张某诉至法院,要求张甲支付赡养费。本案中( )
①协议系双方合意,张某的起诉行为违约
②张甲放弃继承权,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
③关于免除张甲赡养义务的协议条款无效
④张甲须履行法定义务,给付张某赡养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小雨刚上小学,其父母经常吵架,二人于2023年8月离婚,小雨跟着母亲生活,小雨父亲想探望小雨,但小雨母亲以各种理由拒绝其探望。小雨母亲要求孩子父亲支付抚养费,小雨父亲则以不让探望孩子为由拒绝支付。对于小雨父母的做法,分析合理的是( )
①离婚后小雨父亲可以探望孩子,但必须征得小雨母亲的同意
②父母对于子女的抚养不因离婚而消除,小雨父亲应支付抚养费
③小雨母亲应为小雨父亲探望孩子提供便利,不应该无故阻止探望
④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和教育既是父母的权利也是父母的义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赵某和李某夫妻养育两个女儿,在大女儿大学毕业、小女儿上初中时夫妻二人离婚,两个女儿随母亲李某改嫁。如今,两个女儿均已成家,赵某年迈且无固定收入,生活拮据,于是向两个女儿索要生活费。两个女儿以父母已离婚多年且离婚后父亲没有支付抚养费为由拒绝,于是赵某诉至法院,要求两个女儿履行赡养义务。本案中( )
①法院应当支持赵某的诉讼请求
②子女不能因为父母离婚而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③由于李某改嫁,两女儿只对继父承担赡养义务
④赵某因未支付抚养费而无权要求子女尽赡养义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某8岁男孩独自在自家小区内玩耍时被王某养的狗追赶,男孩慌忙逃跑,被脚下一块石头绊倒,头部碰到路阶石上,血流不止,送到医院缝了五针。男孩妈妈刘某以小区内养狗不拴绳致使孩子受伤为由,将王某诉至法院,要求王某承担全部责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王某侵犯了男孩的生命权,应当给予必要的赔偿
②刘某作为监护人并未尽到监护义务,应承担部分责任
③王某应按无过错侵权责任原则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④如果第三人的过错致使狗造成男孩受伤,则王某无需承担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3年五一期间,王某带60多岁的母亲到某景区游玩,为追求拍照效果,无视景区安全警示标志,让母亲站到一陡坡处,导致摔倒骨折。王某认为景区应承担责任,遂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医疗费等共1万余元。但景区以尽到提醒义务为由,拒绝赔偿。最终法院判决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的依据可能有( )
①景区已尽到提醒责任,无需承担侵权责任
②赡养老人是成年子女应尽的义务,景区对此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③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景区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无需承担侵权责任
④王某将其对母亲安全的注意义务转嫁于他人的诉求于法无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王某7岁的儿子独自在小区玩耍时,被李某天天投喂的流浪狗咬伤。王某以小区物业管理不善,导致人身伤害为由提出赔偿要求。物业公司认为责任应该由李某承担。李某认为狗不是自己饲养的,自己不应担责。面对这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李某长期投喂使之与流浪狗形成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赔偿责任
②物业公司未尽到应有的安全保障义务,导致业主的人身受到伤害,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③狗咬人难以预见,责任应当由物业和李某负责,故作为孩子监护人的王某不用担责
④物业公司与李某均不是流浪狗的所有人,故作为孩子监护人的王某应承担全部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12岁的小马与小王(有个人财产)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进入活动场所参观时,小王将小马撞倒在地,造成小马受伤,当时未有教师在现场管理指导。因就医治疗费用的赔偿问题未协商一致,小马将小王和学校起诉到法院。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王侵犯了小马的身体健康权 ②小王可以用自己的财产承担责任
③小王父母不是侵权人,不承担责任 ④学校作为小王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原告老王现年88岁,与妻子(已病故)育有两子,长子远在外地,老王与小儿子一家共同生活,长子给付赡养费。小儿子夫妇本来对老人照顾有加,后因赡养费等琐事,与老王心生隔阂,于是老王自行入住老年公寓。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老王自行入住老年公寓,必须自己承担公寓的费用
②长子没有在家照顾老人,需要承担父亲公寓的费用
③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公寓费用应由两儿子共同承担
④小儿子遗弃了自己的父亲,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小张是高二年级学生,由于在学校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按照校规校纪被学校停课一天,由家长带回家自行教育。小张的爸爸便带着小张来到朋友工厂体验搬砖一天。体验了工地的辛苦生活后,小张感慨万分,称还是读书好。本案例中,小张爸爸的做法( )
①正确履行了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②可促进小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③侵犯了小张接受教育的权利 ④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小明一家人对下列法条进行了讨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摘录)第五条家庭教育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共同生活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员应当协助和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明:我同桌和离异的妈妈一起生活,他爸爸对其没有实施家庭教育的权利
②妈妈:为了解子女思想状况,父母查看其微信、QQ等不算侵犯隐私权
③姐姐:我已满18周岁,可以对弟弟进行家庭教育,为父母分担责任
④爸爸:父母拒绝或怠于实施家庭教育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张大爷中年丧妻,自己一人既当爹又当娘将儿子张某抚养成人。张某结婚后,媳妇经常虐待张大爷,可儿子不闻不问。张大爷年老体弱,孤苦伶仃,他要求儿子尽赡养义务,反遭儿媳一顿臭骂,张某也不管。假如你是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你可以这样说服张某夫妇( )
①从道德上讲,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权利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应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③遗弃父母的行为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
④有赡养能力而拒不赡养的子女,如情节恶劣,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9.女孩甲和弟弟乙生活在一个比较偏远的贫困家庭,因重男轻女,父母让甲从初二退学外出打工贴补家用,供弟弟上学。甲父母的行为是违法的,因为父母( )
①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②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不得歧视女孩
③不得阻碍适龄子女入学或迫使其中途退学
④不得遗弃未成年子女,否则要担刑事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民法典》《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温馨幸福的家庭既需要亲情和爱情的精心维护,也离不开法律的有力保护。下列有关家庭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①小赵:父母不辞辛苦养育子女长大成人,子女应当报答他们
②小钱:父母有权对子女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无权惩戒
③小李:实施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④小孙:所有人都能通过成年意定监护制度,以书面形式确定监护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男)与乙(女)原系夫妻。2014年底,乙意外怀孕,因夫妻感情不和,乙想将腹中未出生婴儿送养他人,以获取钱财。2015年,孩子出生后,乙经人介绍将孩子出卖给之前已联系好的买家,并向甲谎称孩子流产。2022年,乙因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0000元,同时被卖孩子交由甲抚养。为保障孩子的合法利益,甲于2023年4月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乙的监护人资格。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是否会支持甲的诉求,并说明理由。
22.案例一中学生小飞在学校与同学小王打架,把同学小王打伤,需要赔偿1万元的医疗费。小飞的父母以事情发生在学校为由拒绝赔偿。
案例二父母离婚后,小芙跟随母亲生活。父亲一直希望探望小芙,但母亲以父亲探望不利于自己管教孩子为由予以拒绝。母亲要求父亲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父亲则以母亲长期阻止他探望孩子为由拒绝支付。
结合材料及《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回答问题:
(1)小飞的父母给出的理由是否成立?
(2)父母离婚后父母对子女是否还有义务?
23.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某中学的初一女生王丽未到校上学,校方未能联系上王丽本人,与其父王某多次联系,王某以“家里有别的事情”为由,始终拒绝让王丽上学,并告知班主任不要再与王丽及其家长联系。校方联系当地教育局一同进行家访,但其父王某仍不同意上学的事情。其母林某和王某于2023年协议离婚,约定女儿王丽随父亲生活。在多方多次劝返无果的情况下,母亲林某向当地法院提起变更抚养关系的诉讼,请求判决王丽由其母抚养并随其生活。
法院是否应支持母亲林某的请求,请结合材料运用“育小职责大”的知识说明理由。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联网时代,既要发挥网络之“优”,又要预防网络之“忧”。当前,网络空间良莠不齐,如何破解未成年人网络欺凌、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等问题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国务院颁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就加强网络信息内容规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规定,并对有关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贯彻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需要多管齐下、共同绘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同心圆。请你结合“家和万事兴”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守护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C D D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A C A D C D C
1.C
【详解】①:一方发出要约之后,另一方不一定必须作出相应的承诺,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才作出承诺,①排除。
②:教育类自媒体未经版权方授权向中小学师生转发电子课本,侵犯了版权方的信息网络传播权,②正确。
③: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履行义务不能基于自愿原则,赡养义务也不可因被赡养人自愿的书面承诺而免除,③排除。
④:“ ”表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会侵犯商标专用权,④正确。
故本题选C。
2.C
【详解】①:父母有权对其子女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但该案中不涉及违约责任问题,①错误。
②③:杨女士9岁的儿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打赏行为超出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宜的程度,直播平台当返还打赏金,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依法诚信经营,维护网络空间未成年人合法权益,②③正确。
④:杨女士9岁的儿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杨女士有权对其儿子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但不是严厉惩戒;另外,如果其儿子长大成人,年满18周岁,能够依法独立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那么其儿子是可以在直播平台上进行打赏的,因此,“使其今后不在直播平台上进行打赏”的说法不妥,④错误。
故本题选C。
3.A
【详解】①③:权利与义务在实施过程中,权利可以选择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结合材料,儿子小李以将来放弃继承权为由不赡养老人,是不正确的,李某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①③符合题意。
②:小李的行为违背了子女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不一定构成犯罪,②说法错误。
④:本案属于民事诉讼,李某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不是通过行政复议维护自身权益,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4.B
【详解】①③: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监护职责,但是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要以法律为准则,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母亲时常私下翻看小甲的日记本,侵犯了其隐私权,①③正确。
②:小甲的母亲并没有非法收集小甲的个人信息,②排除。
④:母亲时常私下翻看小甲的日记本,侵犯了其隐私权,而不是著作权,④排除。
故本题选B。
5.C
【详解】②④:法律规定,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除法定抗辩事由外,只要饲养动物存在加害行为且该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饲养人或管理人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徐某饲养的宠物咬伤石某,徐某应承担无过错责任,对石某的相关损失作出赔偿,但徐某若能证明石某有重大过失的,可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②④符合题意。①:徐某对饲养的犬只未采取安全措施并由未成年人牵领出入电梯,造成石某受伤,虽然徐某的孩子是未成年人,但应由其监护人徐某承担相应赔偿责任。①说法错误。③: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而不是过错推定责任,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6.D
【详解】①③:小明8周岁时父母离异,两年后,母亲与孙某再婚,并生下女儿小玲,小明一直跟随母亲和孙某生活。因此,小明和孙某存在扶养关系,孙某可以要求小明和小玲支付赡养费,①排除,③正确。
②:孙某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不是应该,②排除。
④: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因此小明对孙某的财产享有继承权,④正确。
故本题选D。
7.D
【详解】①:棍棒底下出孝子与这两句古语无关,①排除。
②:材料更强调“教”,这句话更强调“养”,且只强调了物质保障,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教育,②排除。
③: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强调了父母要切实履行监护之责,③正确。
④:古人云“惯子如杀子”,意味着可对子女进行合理惩戒,使其健康成长,④正确。
故本题选D。
8.D
【详解】③④:赡养父母是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不可以约定不履行,免除赡养义务的约定无效,张甲应自觉履行赡养张某的法定义务,③④符合题意。
①:关于免除张甲赡养义务的协议条款,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条款,对双方没有约束力,张某诉至法院,要求张甲支付赡养费,行使了合法权利,不构成违约,①不选。
②:放弃继承权不构成免除赡养义务的法定理由,②不选。
故本题选D。
9.C
【详解】①:离婚后小雨父亲探望孩子,无需征得小雨母亲的同意,①错误。
②③:民法典规定,父母对于子女的抚养不因离婚而消除,因而小雨父亲应支付抚养费,小雨母亲应为小雨父亲探望孩子提供便利,不应该无故阻止探望,②③正确。
④:材料强调的是离婚父母对子女的探望和抚养费问题,不涉及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和教育,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0.A
【详解】①②:在本案中,法院应支持赵某的诉求,因为赡养父母是成年子女的义务,子女不能因为父母离婚而拒绝履行赡养义务,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会因父母婚姻关系发生改变而消失,也不能因为离婚后没有支付抚养费而拒绝尽赡养义务,且赵某与妻子离婚前共同养育了两个女儿,③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1.C
【详解】①:生命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生命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王某并没有侵犯男孩的生命权,①不选。
④:如果第三人的过错致使狗造成男孩受伤,王某也要承担责任,但可以向第三人追偿,④排除。
②③: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承担侵权责任。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适用无过错侵权责任。某8岁男孩独自在自家小区内玩耍时被王某养的狗追赶,男孩慌忙逃跑造成受伤,男孩妈妈刘某作为监护人并未尽到监护义务,应承担部分责任,王某作为狗的主人应按无过错侵权责任原则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②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B
【详解】①④:王某为追求拍照效果,无视景区安全警示标志,让母亲站到一陡坡处,导致摔倒骨折,从材料中可看出景区已尽到提醒责任,无需承担侵权责任,王某将其对母亲安全的注意义务转嫁于他人的诉求于法无据,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涉及的是景区是否存在管理责任的问题,未涉及赡养老人是成年子女应尽的义务,②不符合题意。
③:本案适用于过错推定,而不是无过错责任,③排除。
故本题选B。
13.A
【详解】①:民法典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李某长期投喂使之与流浪狗形成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赔偿责任,①符合题意。
②④: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是服务合同关系,未尽到应有的安全保障义务,导致业主的人身受到伤害,应该承担违约责任,②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
③:王某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孩子的监护人,对孩子安全具有监护职责,其未尽安全监管义务,应当承担一定责任,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4.A
【详解】①:小王将小马撞倒在地,造成小马受伤,小王侵犯了小马的身体健康权,①正确。
②:12岁的小马与小王(有个人财产)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小王侵犯了小马的身体健康权,小王可以用自己的财产承担责任,②符合题意。
③:按照民法典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③排除。
④:学校对在校学生负有教育、保护和管理的义务,但不是学生的监护人,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5.C
【详解】①:根据法律的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老王的两个儿子应该承担老王的托管费用,①错误。
②③:成年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公寓费用应由两儿子共同承担,②③正确。
④:老王是自行入住老年公寓的,小儿子不存在遗弃行为,④不选。
故本题选C。
16.A
【详解】①②:小张的爸爸在小张停课一天期间,带他来朋友工厂体验搬砖,从中体会生活的艰辛,感悟学习的重要性,小张爸爸正确履行了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可促进小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①②正确。
③④:小张的爸爸通过让小张体验搬砖来认识到读书的好处,是正确履行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的体现,没有侵犯小张接受教育的权利,也没有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③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7.D
【详解】①: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具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小明的同桌虽然和离异的妈妈一起生活,但他爸爸对其仍然具有实施家庭教育的权利,①排除。
②:公民的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即使家长也不能随意查看子女的微信、QQ等,②排除。
③:共同生活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员应当协助和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③正确。
④: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8.C
【详解】②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应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张大爷的儿子不尽赡养义务,媳妇经常虐待张大爷,可儿子不闻不问,是错误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有赡养能力而拒不赡养的子女,如情节恶劣,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②④符合题意。
①: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是义务,不是权利,①不符合题意。
③:材料中张某夫妻的行为是虐待行为,不是遗弃行为,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9.D
【详解】②③:父母有教育和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要让未成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得阻碍适龄子女入学或迫使其中途退学,不得歧视女孩,而甲父母因重男轻女,让甲从初二退学外出打工贴补家用,违反了法律的规定,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题意不是关于应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问题,也不是遗弃未成年子女,①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0.C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①: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辞辛苦养育子女长大成人,子女应当报答他们说法正确,①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②: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并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②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③:实施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④: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④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1.法院会支持甲的诉求。理由: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乙作为孩子的亲生母亲,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将孩子出卖给他人,其行为严重侵害了子女的合法权益及身心健康,故乙不宜再担任孩子的监护人。甲作为孩子的亲生父亲,向法院提出撤销乙对孩子的监护人资格,于法有据。
【分析】背景素材:抚养权案例
考点考查:育小职责大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是依据类主观题。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法律与生活,设问指向是人民法院依法履职的依据。运用育小职责大的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第二步, 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孩子出生后,乙经人介绍将孩子出卖给之前已联系好的买家;为保障孩子的合法利益,甲于2023年4月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乙的监护人资格→可调用法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说明乙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不宜再担任孩子的监护人;甲作为孩子的亲生父亲,有权向法院提出撤销乙对孩子的监护人资格,法院应支持甲的诉求。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2.(1)不成立。原因: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权利,也是父母的义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未成年女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该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学校也有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
(2)小芙的父母的理由均无法成立。原因:离婚之后,不直接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小芙的母亲不能以父亲探望不利于自己管教孩子为由予以拒绝。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力和义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分析】背景素材: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案例
考点考查:家庭与婚姻等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可把握知识指向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定位。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中学生小飞在学校与同学小王打架,把同学小王打伤,需要赔偿1万元的医疗费。小飞的父母以事情发生在学校为由拒绝赔偿→可联系教材知识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本案中学校也有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可把握知识指向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定位。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父母离婚后,小芙跟随母亲生活。父亲一直希望探望小芙,但母亲以父亲探望不利于自己管教孩子为由予以拒绝→可联系教材知识离婚之后,不直接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关键词②:母亲要求父亲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父亲则以母亲长期阻止他探望孩子为由拒绝支付→可联系教材知识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力和义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3.应支持。
①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或者,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②父母应让适龄子女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或者,不得迫使子女中途退学、辍学。
③父亲王某未尽到义务,母亲林某有责任提出要求,法院应支持。
【分析】背景素材:父亲反对女儿上学
考点考查:育小职责大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问简单明了,用法律依据作出判断并分析理由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某中学的初一女生王丽的父亲不同意让王丽上学→可联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父母应让适龄子女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关键词②:其母林某和王某于2023年协议离婚,约定女儿王丽随父亲生活。在多方多次劝返无果的情况下,母亲林某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王丽由其母抚养并随其生活→可联系父亲王某未尽到义务,母亲林某有责任提出要求,法院应支持。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4.①守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需强化家庭责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不仅有抚养义务,也有教育义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未成年子女在网络生活中的安全和健康。②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义务,也是父母的权利。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督促未成年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详解】背景素材:贯彻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考点考查:“家和万事兴”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说明应如何守护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需要调用“家和万事兴”的有关知识,从父母的权利和义务两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既要发挥网络之“优”,又要预防网络之“忧”。当前,网络空间良莠不齐,如何破解未成年人网络欺凌、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等问题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可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不仅有抚养义务,也有教育义务;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义务,也是父母的权利等角度分析。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