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立足职场有法宝 练习一、单选题1.倾斜保护原则是指劳动法倾斜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下列选项未能在劳动立法上体现劳动者倾斜保护原则的是( )A.偏重于规定劳动者的权利和用人单位的义务B.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限制条件C.规定劳动标准制度D.规定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2.劳动者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我国吹响“劳动号角”,给足工人“面子”和“里子”。目前部分城市设立“工匠日”,给予工匠各种礼遇——凭“匠心卡”可免费乘坐公交、地铁,表彰各领域涌现出的“能工巧匠”,加强技能培训、开辟“技能赛道”,以城市之名致敬工匠……上述做法有利于( )①引导劳动者树立匠心,弘扬工匠精神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培养工匠人才③保证劳动者体面劳动,确立劳动关系④营造尊重工匠的风尚,完善分配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4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该决定部分内容摘要如下:上述规定预期会产生的社会影响有( )A.充实社保基金,缓解人口老龄化B.增加劳动力供给,减少年轻人就业C.开发人力资源,增强社会发展活力D.避免就业歧视,保障老年人就业权益4.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是( )①张先生和李先生之间发生的借款关系 ②A公司向职工集资建房而发生的关系③某服装厂拖欠张三工资而发生的关系 ④B集团聘请王某为总经理而发生的社会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春节过后,山西的李刚来到上海打工。在与厂方签订劳动合同时,李刚觉得厂方在休息休假方面规定“每周有一个休息日”不妥,遂与厂方协商改为“每两周休息一天,其余休息日集中起来,三个月回家探亲一次”。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李刚与厂方坚持的原则是( )A.平等 B.自愿 C.诚实信用 D.协商一致6.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应当仔细阅读合同的各项条款,全面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下列不属于必备条款的有( )①福利待遇②试用期限③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④劳动合同期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当前,用人单位由于求职者的性别、学历、年龄等原因而区别对待的现象十分普遍,比如普通岗位限制男性、只要双一流和35岁以下投递等。上述现象( )①违反了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②侵犯了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③违反了劳动者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④违反了订立劳动合同协商一致的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下列情境属于有效合同的是( )①用人单位与小刘签订劳动合同,但小刘未写明其婚姻、生育状况②小李去超市购物、取货、结账付款,但全程与收银员毫无交流③小赵在债主的强迫下写下欠条,承诺一周内未还款则欠款金额翻倍④施工单位向小王承诺钻头打捞上来给2万元,但伤亡后果自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小张应聘一家超市收银工作,为了不用交社保费用,同时超市工作也没有多大危险性,就与超市约定不交社会保险,工伤责任自负。这一约定( )①违背了劳动合同合法公平的原则②超市免除了自己的法定责任③尊重了当事人工伤待遇的自主选择④属于劳动合同的可备条款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0.订立劳动合同并不意味着劳动合同产生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若不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就无从确认②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时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③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的劳动无报酬④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1.下列规定中,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表述正确的是( )A.禁止用人单位对劳动岗位进行性别限定B.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C.禁止向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进行保护倾斜D.劳动者在工作期间有结婚的自由,用人单位不得干涉12.闫某通过智联招聘手机App软件针对某公司发布的“法务专员”投递了求职简历。闫某投递的求职简历中,户口所在地填写为“河南南阳”,现居住城市填写为“浙江杭州西湖区”。该公司给出岗位不合适的结论,“不合适原因:河南人”。该公司( )①违反了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 ②侵犯了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③违反了劳动者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④违反了订立劳动合同的公平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小希通过了A公司组织的招聘考试,收到录用通知书。录用通知书上载明了具体的入职时间、入职岗位,并要求小希入职时携带原公司的离职证明或劳动合同解除协议、收入证明、身份证、体检报告等材料。后小希辞去原公司职务,应A公司要求完成了入职准备工作。当小希按时前往A公司入职时,A公司却以各种理由推迟小希的入职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小希入职未果,最终将A公司诉至法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希自愿完成入职前的准备工作属于要约邀请,劳动合同成立②A公司违反入职约定,损害小希合法权益,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③A公司要约与小希承诺所达成的入职预约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④A公司向小希发出的录用通知书内容详细具体,视为书面劳动合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以下四种情形是部分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遇到的情景:甲:用工方——工伤概不负责。 乙:用工方——新上岗女同志三年内不准结婚。丙:劳动者——经理,我觉得这一条不合适;用工方——你爱签不签 ,不签走人!丁:劳动者冒名顶替;用工方——原来你是李鬼 ,不是李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用人单位有意不履行劳动保护等可备条款②乙:用工方侵犯了公民的婚姻自由权利③丙:用工方违背了平等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原则④丁:劳动者违背了公平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月21日上午,昆明市在南坝人力资源市场举办2024年“春风行动”暨“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专场招聘会。本次招聘会吸引了来自云南及广东等地的用工企业180余家,这些用工企业涉及智能制造、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等多个行业领域,企业现场提供各类岗位8000余个。李某与某公司达成签约意向,双方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下列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的是( )①保守秘密 ②劳动合同期限和工作内容③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④职业技能培训和福利待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2023年暑假,赵某对不愿意学习的儿子(未满14周岁)进行吃苦教育,找开烧烤店的朋友苏某帮忙。苏某婉拒道,烧烤较危险,小孩不宜在烧烤店工作,而且烧烤店很辛苦,他也很忙没时间照看小孩。赵某表示就是让小孩吃吃苦,双方约定小孩仅是帮忙,一切涉及劳动关系的事项由赵某全权负责,赵某也到烧烤店打工,负责小孩安全问题。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 )①赵某与苏某的约定是无效的②劳动合同必须由劳动者本人签署③父母能决定未成年子女工作与否④苏某非法聘用了未成年人工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劳动合同的条款分为必备条款和可备条款。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其内容包括( )①试用期 ②劳动合同期限 ③工作内容 ④劳动报酬⑤保守秘密 ⑥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18.打工妹小张经人介绍至A手机工厂去工作,2023年8月1号,A工厂的招聘人员让小张到工厂面试,小张去了。2023年8月10号,A工厂给小张发来录用通知,让小张当日去工厂报到并参加为期10天的岗位培训。小张按通知要求如期报道,并参加培训。培训完成后,8月20号小张正式进车间工作。小张已经工作了一周,但A工厂仍未与小张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张的劳动关系自2023年8月10号起建立②小张的劳动关系自2023年8月20号起建立③劳动合同没什么用,签不签无所谓④A工厂应当在2023年9月10号前与小张订立书面劳动合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2023年,各级政府各类资金直接支持就业创业超过3000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中央强调扎实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要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国家重视就业问题是基于( )①就业是改善民生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②就业是人们获取劳动性收入的重要渠道③就业能够保障我国公民劳动权利的实现④保障就业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我国劳动法的主要原则有( )①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③遵守劳动纪律 ④提高劳动技能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期,中国法院网发布了一则“广西龙胜县一用人单位扰乱司法秩序被开罚单”的案件。2022年7月,被告张某入职原告某公司,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23年6月,双方发生争议,张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某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仲裁部门作出仲裁裁决:某公司向张某一次性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2.92万元。某公司不服仲裁裁决诉至法院。庭审时,某公司向法院提交入职登记表扫描件,主张该登记表记载了劳动关系当事人、工作内容等内容,已达到书面劳动合同所需的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效果,且该登记表由张某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认可。张某不认可该证据的真实性。法院责令某公司庭后提交证据原件。经核对,某公司提交的入职登记表扫描件与补交的“原件”存在明显不一致……经反复询问及释明伪造证据的法律后果后,某公司最终承认所提交的入职登记表上张某的署名并非其本人所签,法定代表人签名及签字内容亦为事后添加,属于伪造证据。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对该公司作出罚款5万元的决定,并要求其一次性支付张某2.92万元。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法院作出如上判决的理由。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7月23日,R科技公司向郭某发送录用通知邮件,表示郭某已被公司录用,薪资为15000元。该公司随后寄达加盖公章的书面合同,由郭某确认同意并签名后寄回。2022年8月14日,R科技公司工作人员要求郭某8月15日入职,随后发送微信给郭某,称:“因为我司智慧板块部门负责人于近期离职,导致公司业务方向重大调整,同时组织架构调整,该职位取消;故撤回我司对你的录用邀约。请你理解及谅解,希望您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郭某认为,因R科技公司无故撤回录用邀约行为导致其失业产生损失,故申请仲裁,后涉诉。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于2022年12月27日作出民事判决:R科技公司赔偿郭某失业期间的损失15,000元。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正确性。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李某和王某同时被某公司录用,公司通知签合同时,王某在宿舍休息,该公司要求李某代替王某签订了合同。工作一个月后,王某发现发放的工资比录用时所承诺的报酬少,于是提出异议,公司主管说这报酬是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该劳动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的法律知识,谈谈你的认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陈某在某网站上发现一张“招工告示”,上面写着某公司大量招工,包吃住,月薪8000元另加奖金。于是陈某前往该公司与老板王某洽谈。王某拿出的劳动合同中最后有一行不起眼的小字:“受雇人员伤亡,公司概不负责。”陈某当时没有多想就签了合同。一个月后,陈某在粉刷墙壁时不小心从高空摔下来,身受重伤,丧失了全部劳动能力。王某以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已经写明“受雇人员伤亡,公司概不负责”为由,不同意对陈某进行补偿。法条链接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1)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哪些原则?(2)王某的主张是否合法?为什么?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D D A A A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A C C C B C B A D1.D【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A:对劳动者进行倾斜保护在劳动法上的体现包括偏重于规定劳动者的权利和用人单位的义务,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对劳动者进行倾斜保护在劳动法上的体现包括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限制条件,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对劳动者进行倾斜保护在劳动法上的体现包括规定劳动标准制度,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事实上处于弱势地位,加之劳动关系的人 身性和隶属性特征,劳动法应对劳动者进行倾斜保护。规定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未能体现对劳动者进行倾斜保护,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A【详解】①:部分城市设立“工匠日”,充分尊重劳动者,有利于引导劳动者树立匠心,弘扬工匠精神,①符合题意。②:免费乘坐公交、地铁,表彰各领域涌现出的“能工巧匠”,加强技能培训、开辟“技能赛道”,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培养工匠人才,②符合题意。③:劳动合同和事实劳动才能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③错误。④:设立“工匠日”与分配制度无关,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C【详解】A: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以及提升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这会使得人们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延长,从而充实社保基金;延迟退休年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而不是缓解人口老龄化,A排除。B: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不会减少年轻人就业,B错误。C: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开发人力资源,增强社会发展活力,C正确。D:加强对就业年龄歧视的防范和治理,有利于减少就业歧视,但不能避免就业歧视,D错误。故本题选C。4.D【详解】①②:张先生和李先生之间发生的借款关系以及A公司向职工集资建房而发生的关系,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①②不选。③④:劳动法主要调整的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某服装厂拖欠张三工资而发生的关系,B集团聘请王某为总经理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均属于劳动关系,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D【详解】AB:平等自愿是指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处于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制对方接受某种条件。材料没有体现平等自愿,AB不符合题意。C:诚实信用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诚信,恪守信用。材料没有体现诚实信用,C不符合题意。D:协商一致,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材料中提到,李刚在觉得劳动合同里关于“休息休假”的规定不妥时,采取了与厂方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体现了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李刚与厂方主要坚持了协商一致原则,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A【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①②:劳动合同的可备条款是除必备条款外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的条款,包括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条款,故福利待遇和试用期限属于可备条款,而不是必备条款,①②符合题意。③④: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等,故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以及劳动合同期限都属于必备条款,③④排除。故本题选A。7.A【详解】①②:用人单位由于求职者的性别、学历、年龄等原因而区别对待,侵犯了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违反劳动者平等竞争原则,①②符合题意。③:劳动法特殊劳动保护,除对劳动者的权利进行倾斜保护外,劳动法还注重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材料没有涉及违反了特殊劳动保护,③不符合题意。④:协商一致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材料没有涉及违反协商一致原则,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8.A【详解】①: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应当仔细阅读合同的各项条款,全面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的条款分为必备条款和可备条款两类。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等。用人单位与小刘签订劳动合同,虽然小刘未写明其婚姻、生育状况,但这不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而且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符合有效合同的构成要件,属于有效合同,①正确。②:小李去超市购物、取货、结账付款,但全程与收银员毫无交流,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符合有效合同的构成要件,属于有效合同,②正确。③:小赵在债主的强迫下写下欠条,该合同违背了行为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属于无效合同,③不符合题意。④:“伤亡后果自负”排除了自己的义务,违背了法律的规定,属于无效合同,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9.A【详解】①②:不交社会保险,工伤责任自负。这些约定使超市免除了自己的法定责任,违背了劳动合同合法公平的原则,①②符合题意。③:工伤责任自负这一约定是强制性、不平等条款,不尊重当事人工伤待遇的自主选择,③错误。④:社会保险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这一规定违背了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④错误。故本题选A。10.D【详解】①:若不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存在劳动事实,则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就已经确认,故①不选。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所以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能产生法律效力,而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故②正确。③: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故③错误。④: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故④正确。故本题选D。11.D【详解】A:根据岗位性质和工作强度要求,用人单位可以对劳动者性别进行限定,故A不选。B:我国法律规定,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是禁止所有用人单位都不能招聘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故B不选。C:特殊劳动保护原则是劳动法的基本原则,要向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进行倾斜,故C排除。D:我国坚持婚姻自由制度,劳动者在工作期间有结婚的自由,用人单位不得干涉,故D正确。故本题选D。12.A【详解】①②:该公司因为地域问题而不录用闫某,其行为涉嫌地域歧视,对闫某实施了不合理的差别对待,违反了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侵犯了闫某平等就业的权利,①②符合题意。③:除对劳动者的权利进行倾斜保护外,劳动法还注重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材料没有体现违反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③不符合题意。④: 订立劳动合同的公平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材料没有体现违反订立劳动合同的公平原则,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3.C【详解】①:小希自愿完成入职前的准备工作属于承诺,此时入职预约合同成立,故①错误。②:材料中指出小希与该公司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之后,小希辞去原公司职务,应A公司要求完成了入职准备工作,但该公司却以各种理由推迟小希的入职时间,最终未能入职成功,在本案中,A公司违反入职约定,损害小希合法权益,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故②正确。③:录用通知书是用人单位向特定对象发出的、表明愿意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单方意思表示,具有法律约束力,故③正确。④:录用通知书是用人单位向特定对象发出的、表明愿意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单方意思表示,其法律性质通常被视为一种要约,故④排除。故本题选C。14.C【详解】①:工伤概不负责,是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①说法错误。②:新上岗女同志三年内不准结婚,用工方侵犯了公民的婚姻自由权利,②说法正确。③:你爱签不签 ,不签走人,用工方违背了平等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原则,③说法正确。④:原来你是李鬼,不是李逵,劳动者以欺诈的手段订立合同,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5.C【详解】②③: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②③正确;①④:保守秘密、试用期、职业技能培训、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属于劳动合同的可备条款,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6.B【详解】①:赵某的儿子未满14周岁,是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烧烤店不能招用赵某的儿子,赵某与苏某的约定是无效的,①正确。②:赵某的儿子未满16周岁,是属于童工,本案例的关键是烧烤店不能招用赵某的儿子,而不是是否本人签署的问题,②不符合题意。③:父母不能决定未成年子女工作与否,需要遵守法律法规,③错误。④:苏某非法聘用了未成年人工作,因为赵某的儿子未满14周岁,是属于童工,④正确。故本题选B。17.C【详解】②③④⑥: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法劳动合同的责任,②③④⑥符合题意。①⑤:试用期和保守秘密是劳动合同的可备条款的内容,①⑤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8.B【详解】①②: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2023年8月10号,A工厂给小张发来录用通知,让小张当日去工厂报到并参加为期10天的岗位培训。小张按通知要求如期报道,并参加培训。因此,8月10号,就是用工之日,小张的劳动关系自2023年8月10号起建立,①正确,②错误。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③错误。④: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因此,A工厂要在2023年9月 10号前与小张订立书面劳动合同,④正确。故本题选B。19.A【详解】①②:国家重视就业问题是基于就业是改善民生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就业是人们获取劳动性收入的重要渠道,①②说法正确。③: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国家重视就业问题,有利于保障公民劳动权利的实现,但“能够保障”说法过于绝对,③说法错误。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0.D【详解】①②:我国劳动法的主要原则有: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①②符合题意。③④:遵守劳动纪律、提高劳动技能,属于劳动者的义务,不是劳动法的原则,③④排除。故本题选D。21.①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材料中该公司和劳动者张某未订立劳动合同,公司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的工资。②公民、组织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等民法原则。材料中该公司提交伪造证据,违背了诚信和守法的民法原则,应承担败诉后果。【分析】背景素材:某民事纠纷案件考点考查:民法基本原则、劳动合同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民法基本原则、劳动合同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要求某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可联系教材知识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关键词②:某公司最终承认所提交的入职登记表上张某的署名并非其本人所签,法定代表人签名及签字内容亦为事后添加,属于伪造证据→可联系教材知识违背了诚信和守法的民法原则。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2.①R公司与郭某签订劳动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主体适格且内容合法,该合同有效。R公司发出录用通知,该合同生效。②劳动合同一旦生效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恪守承诺,不得随意解除。任何一方如果单方面变更或解除合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③R公司发出录用通知后又因自身原因撤回,导致郭某失业产生损失,属于单方面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法院的判决维护了求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了企业合法、合理用工的秩序。【分析】背景素材:郭某与R 科技公司劳动争议纠纷考点考查:立足职场有法宝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要求分析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正确性,考生可以调用立足职场有法宝的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R 科技公司向郭某发送录用通知邮件,表示郭某已被公司录用,薪资为 15000 元。该公司随后寄达加盖公章的书面合同,由郭某确认同意并签名后寄回→可联系合同成立的要件,说明该合同有效。关键词②:R 科技公司工作人员发送微信给郭某,称“因为我司智慧板块部门负责人于近期离职,导致公司业务方向重大调整,同时组织架构调整,该职位取消;故撤回我司对你的录用邀约。请你理解及谅解,希望您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可联系劳动合同一旦生效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恪守承诺,不得随意解除。任何一方如果单方面变更或解除合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关键词③: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于2022年12月27日作出民事判决:R 科技公司赔偿郭某失业期间的损失15000元→可联系维护了求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了企业合法、合理用工的秩序。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23.①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②订立劳动合同要遵循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③本案中李某代替王某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未反映王某的真实意思,有违平等原则和自愿原则。④所以,此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时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分析】背景素材:法律案件考点考查:订立劳动合同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回答李某代签的劳动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调用订立劳动合同的有关知识,以知识为线索,检索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签订劳动合同→可联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关键词②:公司要求李某代替王某签订了合同→可联系订立劳动合同要遵循的原则。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24.(1)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2)不合法。合同合法有效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该合同中“受雇人员伤亡,公司概不负责"的条款违反劳动合同法中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违背了陈某的真实意愿。该条款属于无效条款,不能以此作为不进行补偿的依据。【分析】背景素材:“生死合同”考点考查: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劳动合同的含义、劳动合同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简答题 。根据教材相关知识回答即可,详解略。(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 。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①:受雇人员伤亡,公司概不负责 →可联系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有效信息②:劳动合同中最后有一行不起眼的小字起不到应有提醒作用 →可联系合同内容不是陈某真实意愿的表达 。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