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秋季学期调研评估(期末一)八年级 生物(人教版) 试题卷范围:上册(全)+下册(七单元第一章)(全卷共两个大题,36个小题,共8页; 满分90分,练习用时75分钟)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在辛勤地付出后,你一定希望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收获。这个时刻到来了,请你认真细心地对待每一道题吧! 这份调研跟踪材料将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希望你在每一次的跟踪训练中都会有所提升,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最好的自己!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海月水母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 ( )A. 扁形动物 B. 腔肠动物 C. 软体动物 D. 环节动物2. 水螅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刺细胞,其主要分布在 ( )A. 内胚层B. 消化腔C. 外胚层D. 芽体3. 下列关于涡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涡虫通过咽伸出口外进行捕食B. 涡虫吃进去的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C. 涡虫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肛门排出D. 涡虫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使运动更加准确4. 下列关于华枝睾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华枝睾虫的卵巢发达 B. 华枝睾虫有专门的消化器官C. 华枝睾虫通常会先感染鱼和虾 D. 华枝睾虫身体呈两侧对称5. 下列动物中属于线虫动物的是 ( )6. 下列关于环节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身体呈圆柱形B. 环节动物的体节使身体具有一定灵活性C. 运动器官是刚毛和疣足D. 环节动物有口有肛门7. 蛏子在水中用来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 )A. 外套膜 B. 肺 C. 贝壳 D. 鳃8. 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靠游泳可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B. 鳞片表面有滑滑的黏液,对身体起保护作用C. 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尾部三个部分D. 鳃的颜色鲜红是因为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9. 蝾螈和蟾蜍都是两栖动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精方式都是体内受精B. 它们的幼体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C. 蝾螈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D. 蟾蜍分泌的毒液可以制成中药蟾酥10. 下列动物中,所属类群对应正确的是 ( )A. 果蝇——环节动物B. 鳖——爬行动物C. 娃娃鱼——扁形动物D. 蛇——软体动物11. 黄嘴鸢的身体构造和功能对应错误的是 ( )A. 前肢变成翼,是飞行的主要动力来源B. 身体呈流线型,是为了减少飞行中空气阻力C. 消化能力强,适应飞行生活对能量的需求D. 坚硬的角质喙,作用是用来取食12. 使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明显提升的特征是 ( )A. 胎生哺乳B. 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C. 哺乳动物之间存在信息交流D. 体温恒定13. 乒乓球运动员在打球过程中,会不断进行伸肘和屈肘动作。下列有关伸肘动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伸肘时,③收缩①舒张B. 运动过程至少需要一组骨骼肌来完成C. 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牵动骨绕关节活动D. ①附着在同一块骨上14. 哺乳动物有强大的运动能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寻找食物 ②有利于争夺栖息地③可以躲避敌害 ④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15. 乌贼在遇到危险时,会迅速喷出墨汁,使周围的海水变黑,从而干扰敌人的视线,自己则利用这个机会逃脱。这种行为属于 ( )A. 取食行为 B. 领域行为 C. 学习性行为 D. 先天性行为16. 下列行为中全都是学习行为的是 ( )①蚯蚓走迷宫 ②孔雀开屏 ③黑猩猩钓取白蚁④海豚顶球表演 ⑤草履虫的趋性 ⑥植株结网A. ①⑤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⑤⑥17. 蚁群中有明确的分工。蚁后负责产卵,雄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负责觅食、筑巢、照顾幼虫和蚁后等。蚁群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社会行为 B. 防御行为C. 繁殖行为 D. 攻击行为18. 动物群体中也有信息交流,下列不属于生物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 雄蛙发出响亮的“呱呱”声B. 壁虎遇到敌害时自动断尾C. 花蜜源距离蜂巢较近,蜜蜂跳“圆舞”D. 雌性蛾类释放性信息素19. 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受精过程在水中完成B. 成蛙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C. 青蛙的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D. 蝌蚪是青蛙发育的起点20. 右图小张在一篇科普文章中看到的细菌示意图,从形态上看该细菌属于( )A. 杆菌B. 球菌C. 螺旋菌D. 棒状菌21. 下列环境中,更适合细菌生长的是 ( )A. 潮湿的沙土地B. 干燥的衣物C. 新鲜的苹果皮上D. 沸腾的白米粥22. 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菌落的特征可以作为鉴别细菌或真菌的依据B. 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的菌落小C. 菌落是指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细菌繁殖形成的集合体D. 真菌的菌落表面光滑黏稠,常呈绒毛状或蜘蛛网状23. 下列关于青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青霉是多细胞真菌B. 青霉的营养方式是自养C. 在放大镜下看到的一条条白色绒毛是青霉的直立菌丝D. 营养菌丝可以吸收无机盐,供青霉利用24. 细菌和真菌会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下列不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是( )A. 手癣、足癣 B. 棉花枯萎病C. 玉米瘤黑粉病 D. 猩红热25. 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 甲烷菌——生成甲烷 B. 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C. 酵母菌——生产果酒 D. 曲霉——生产青霉素26. 根据生物特征进行分类,将水绵、地钱、葫芦藓分为一类,肾蕨、油松、小麦分为另一类。它们的分类依据是 ( )A. 有茎或无茎 B. 有根或无根 (假根)C. 有叶或无叶 D. 有种子或无种子27. 下列选项中,所含生物间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 白菜目 B. 辣椒 C. 辣椒属 D. 茄科28. 下列关于植物生殖方式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依靠种子繁殖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B. 种子中的胚乳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C. 植物的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D. 扦插和嫁接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29.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B.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C. 改良作物品种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D. 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更稳定30. 下列做法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的是 ( )A. 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B. 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并移入动物园C. 少量引入未评估风险的外来物种D. 人为开展湿地恢复工程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0分)二、简答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31. (5分)下图是蚕宝宝的发育过程(图甲) 和鸟卵结构(图乙)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蚕宝宝的发育过程区别于鸟卵发育过程,蚕宝宝发育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个发育过程称为 。(2) 图甲中蚕宝宝四个发育阶段吐丝期是 [ ] ,一般养蚕人为了让蚕宝宝的多吐丝的做法 。(3) 图乙中鸟类的胚胎是在体外发育的,鸟类发育所需的营养由 [ ] 和卵白提供,并通过 [ ]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以保证胚胎正常发育。32. (5分)2024年6月,湖南益阳资阳区部分地区出现大量蝗虫,对村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当地林业局已采取了预防措施,但由于蝗虫数量众多,控虫效果并不理想。回答下列问题。(1) 蝗虫的身体由I头部、II 和III 三个部分组成。(2) 蝗虫穿梭于草丛或者在受到其他昆虫碰撞时, 可以有效保护其内部柔软的组织和器官。(3)①触角表面分布着许多 ,用于感知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它可以帮助蝗虫在复杂的环境中定位食物并找到适合的植物进行取食。(4) 蝗虫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 动物。33. (7分)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期间需通过体育锻炼来保证身体的良好状态。回答下列问题。(1)航天员在运动时,需要运动系统直接参与,运动系统主要由 、 和肌肉组成。(2) 航天员在太空中锻炼,举哑铃时要做屈肘运动,③是 ,处于 状态。(3) 航天员在空间站中慢跑过程中,[ ] 中的滑液和关节软骨的作用是 (2分)。34. (4分) 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生物遗体被图中的菌和真菌分解生成[ ] 释放到空气中,产生[ ] 渗入到土壤,这些物质又可被植物吸收和利用。(2)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它们对自然界中 起着重要作用。35. (4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疾病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重大问题。许多大规模的传染病暴发都和病毒密切相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A的名称是 , 属于 (填“动物” “植物”) 病毒。(2)B是大肠杆菌噬菌体它由[ ] 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大肠杆菌噬菌体必须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内才能生存,它一旦离开了宿主细胞,通常就会变成 。36. (5分)在自然界中,食物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动物需要寻找食物来生存。像小老鼠这种小型哺乳动物,在野外它们的栖息地可能有很多复杂的通道,比如地下洞穴或者草丛中的缝隙,这些就像是天然的迷宫。它们必须学会在这些复杂的环境中找到食物。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就对“小鼠如何走出迷宫获取食物”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中,迷宫中设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左转也可右转,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会被奖励一些食物。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前应使小鼠处于 (填“饥饿”或“饱食”) 状态。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白鼠找到食物走错的次数逐渐 (填“增多”或“减少”) 。(2) 分析图中数据,该实验的结论是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 。(3)基于上述实验在提出一个探究问题: 。 (2分,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