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破题白卷物理真题(一)(原卷 解析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战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破题白卷物理真题(一)(原卷 解析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破题白卷
物理真题(一)
选择题(4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湖南长沙·期末)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0日,2023-2024赛季国际滑雪登山联合会青年世界杯法国站结束争夺,中国滑雪登山队获得3金1银2铜佳绩。滑雪登山是以雪山攀登综合技术为主、滑雪技术为辅的一项冬季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如图是某次滑雪登山赛登山过程的山地情形,其中有A、B、C、D为四名队员所处位置,此时恰好有连线与连线的夹角为。我们假定,则位移的大小可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当A、B、C三名队员共面时,,连线与连线的夹角为,则根据矢量三角形可得,位移大小,B正确。
故选B。
2.(2024·山东日照·期末)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时,甲、乙两物体第一次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甲在乙前方1m处
B.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C.与时,两物体的间距相同
D.时,两物体第二次相遇
【答案】C
【解析】A.根据图像中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时,甲的位移为
乙的位移为
由于时,甲、乙两物体第一次并排行驶,可知,时,乙在甲前方1m处,故A错误;
B.由于时,甲、乙两物体第一次并排行驶,由图可知,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乙在前,甲在后且距离逐渐增大,时间内,乙的速度仍然大于甲的速度,则距离继续增大,可知,时,两物体相距不是最远,故B错误;
C.根据图像中面积表示位移,由图根据对称性可知,内甲乙运动的位移相等,则与时,两物体的间距相同,故C正确;
D.根据图像中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时,甲的位移为
乙的位移为
可知,时,乙在甲前方1m处,故D错误。
故选C。
3.(2024·江西上饶·期末)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50N的物体,受到和的水平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如果将撤去,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A.1N B.2N C.3N D.4N
【答案】A
【解析】由题可知,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如果将撤去,仅用F2推物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与推力F2等大反向,因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故选A。
4.(2024·湖南株洲·期末)2023年9月20日,中国比亚迪的烧油电动车仰望U8上市,它有横向移动和原地调头功能。这是因为给车轮安装了一组45°斜角的辊子,使车轮旋转时每个车轮的摩擦力都和车辆前后方向呈45°夹角。汽车有4个电动发动机,若分别控制4个车轮旋转方向和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如图所示,汽车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可等效画成如图所示,该汽车将从静止开始( )
A.沿x轴正方向运动 B.沿x轴负方向运动
C.沿y轴正方向运动 D.沿y轴负方向运动
【答案】A
【解析】因车轮旋转时每个车轮的摩擦力都和车辆前后方向呈45°夹角,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沿汽车运动方向,则由图可知,该汽车将从静止开始沿x轴正方向运动。
故选A。
5.(2024·北京东城·期末)国际单位制(缩写SI)定义了千克(kg)、米(m)、秒(s)等 7 个基本单位,如图所示,其他单位均可由物理关系导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如果将“力乘以力臂”定义为“力矩”,则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概括为“动力矩等于阻力矩”,由此可见,引入新的物理量往往可以简化对规律的叙述,更便于研究或描述物理问题,根据你的经验,力矩的单位如果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应该是(  )

A.N m B.N· s C.kg·m/s D.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力矩等于力与力臂的乘积,可知力矩的单位应是,N是导出单位,如果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应该是
故选D。
6.(2024·山东潍坊·期末)小球在液体中运动时会受到液体的摩擦阻力,这种阻力称为粘滞力.如果液体的粘滞性较大,小球的半径较小,则小球受到的粘滞力,式中称为液体的粘滞系数,r为小球半径,v为小球运动的速度。若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来表示的单位,则其单位为(  )
A. B.
C. D.为常数,没有物理单位
【答案】B
【解析】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力学基本单位表示为:kgm/s2,由可得
其中r的单位是m,v的单位是m/s,所以的单位为
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2024·江苏盐城·期末)如图所示,一根不计质量的轻杆AC垂直插入竖直墙内,杆的另一端装一质量不计的光滑小滑轮,一根轻细绳BCD跨过滑轮,绳子B端固定在墙上,且BC段与墙之间的夹角为,CD段竖直且足够长。一质量为带孔的小球穿在细绳CD段上,小球以加速度匀加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设绳子对小球的作用力为,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绳子的作用力
即绳子的拉力为,将绳子的拉力进行合成,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得,绳子对滑轮的压力为,由平衡条件可得,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与绳子对滑轮的压力等大反向,则大小为。
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2024·福建厦门·期末)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四个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块,长度分别是L、2L、3L、4L一子弹以水平初速度v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四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0,则(  )
A.子弹通过所有木块的平均速度和初速度之比
B.子弹穿出第一个木块和第三个木块时的速度之比
C.子弹通过第二个木块和第三个木块的时间之比
D.通过前二个木块和前三个木块的时间之比
【答案】CD
【解析】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平均速度,子弹通过所有木块的平均速度和初速度之比
故A错误;
B.根据逆向思维,由动力学公式可得
子弹穿出第一个木块和第三个木块时的速度之比
故B错误;
C.根据
子弹通过第二个木块和第三个木块的时间之比上
故C正确;
D.根据
通过前二个木块和前三个木块的时间之比
故D正确。
故选CD。
9.(2024·河南驻马店·期末)如图甲所示,一名登山爱好者正沿着竖直崖壁向上攀爬,绳的一端固定在较高处的点,另一端拴在人的腰间点(重心处)。人攀爬的过程可以把人简化为乙图所示的物理模型:脚与崖壁接触点为点,人的重力全部集中在点,到点可简化为轻杆,为轻绳。已知长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杆上的弹力方向一定沿杆
B.绳对人的拉力一定大于人所受的重力
C.绳在虚线位置与实线位置承受的拉力大小相等
D.杆在虚线位置与实线位置承受的压力大小相等
【答案】AD
【解析】A.一端有铰链的动杆处于平衡时,杆所受弹力方向一定沿杆,即杆上的弹力方向一定沿杆,故A正确;
B.对人受力分析,人受到重力G、轻绳的拉力T和轻杆的支持力F,构成力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可知,该力的三角形与三角形AOC相似,则有
由于不一定大于,所以绳对人的拉力不一定大于人所受的重力,故B错误;
C.由图可知,AO为定值,AC在虚线位置时比实线位置时大,则根据上式可知,轻绳AC在虚线位置比实线位置承受的拉力大,故C错误;
D.OC在虚线位置时都与在实线位置时相等,则根据上式可知,轻杆OC在虚线位置与实线位置时对人的支持力相等,则轻杆OC在虚线位置与实线位置承受的压力相等,故D正确。
故选AD。
10.(2024·浙江温州·期末)智能手机内置了多种传感器,可利用其中的加速度传感器记录手机在竖直方向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甲、乙分别为手机记录的两种竖直方向运动的a-t图像,并已设置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可能是小明拿着手机从7楼乘坐电梯到1楼过程的a-t图像
B.图甲可能是小明拿着手机从1楼乘坐电梯到7楼过程的a-t图像
C.图乙可能是小明托着手机一次“起立一下蹲”过程的a-t图像
D.图乙可能是小明托着手机一次“下蹲一起立”过程的a-t图像
【答案】AD
【解析】AB.竖直向上为加速度的正方向,图甲中加速度从零开始先为负值(加速度向下,表示向下加速),中途变为零(向下匀速),最后变为正值(向下减速),故图甲可能是小明拿着手机从7楼乘坐电梯到1楼过程的a-t图像,故A正确,B错误;
CD.图乙中加速度从零开始先为负值后为正值(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第二阶段加速度先为正值后为负值(向上加速后向上减速),故图乙可能是小明托着手机一次“下蹲一起立”过程的a-t图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非选择题(54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4分。第11题6分,第12题9分,第13题10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7分。其中13—15题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若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2024·湖北武汉·期末)小明在家中用一根轻弹簧、水瓶、细线、墙钉和贴在墙上的白纸等物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如下:
i.先用图钉将弹簧一端固定在白纸上,弹簧另一端通过细绳悬挂矿泉水瓶(与墙、纸无摩擦),如图甲所示;
ii.将另一细绳拴于细绳上点,并将细绳水平拉直后用图钉固定,在白纸上:记下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iii.在保证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交换弹簧与细绳的位置,使其方向与(ⅱ)中对应方向平行,如图丙所示;
iv.按照上述方法改变弹簧与细绳的夹角多测几次.
(1)对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还需要用天平测出矿泉水的质量
B.还需要测量弹簧的原长以及图甲、乙、丙中弹簧的长度
C.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弹簧与细绳的夹角应该越大越好
D.步骤(iv)中每次重复实验时,都应保证点位置与第一次实验记录的位置一致
(2)小明在进行步骤(iii)时由于粗心将水瓶中的水洒落了少许,但弹簧和细绳的方向都与(ii)中平行,点位置也与(ii)中重合,这一操作 (选填“会”或“不会”)造成误差.
【答案】 B 会
【解析】(1)[1] AB.根据实验原理可知甲图可测量合力,乙、丙两图测量分力,结合胡克定律可知
还需要测量弹簧的原长以及图甲、乙、丙中弹簧的长度,以便测量三个力的大小,不需要用天平测量矿泉水的质量,故A错误,B正确;
C.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弹簧与细绳的夹角适当即可,故C错误;
D.步骤(iv)中每次重复实验时,不需要保证点位置与第一次实验记录的位置一致,从而使实验更具有普遍性,故D正确;
故选B。
(2)[2]小明在进行步骤(iii)时由于粗心将水瓶中的水洒落了少许,虽然弹簧和细绳L2的方向都与(ii)中平行,O点位置也与(ii)中重合,会导致弹簧弹力变小,从而造成实验误差。
12.(2024·福建宁德·期末)某同学用图(a)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小车的加速度。
(1)用垫块将木板一端垫高,调整垫块位置,平衡小车所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若某次调整过程中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纸带上的点由左至右依次打出),则应将垫块往 (选填“左”或“右”)移一点。
(2)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c)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以钩码的重力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线如图(d),OP部分是过原点的直线,PQ部分是曲线,PQ部分弯曲的原因是 。
【答案】 右 0.57 1.1 未满足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解析】(1)[1]纸带上点距离逐渐增大,说明小车在加速,木板倾角过大,应将垫块往右移动一点来降低倾角;
(2)[2] 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3]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3)[4]当小车质量不是远远大于钩码质量时,则不能忽略钩码自身用于加速的力,细线拉力与钩码重力的差值较大。
13.(2024·江西赣州·期末)强行超车是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之一。下图为路段限速54km/h的平直道路,现有甲、乙、丙3辆小车身长均为5m,都以36km/h的速度行驶,甲车车头距乙车车尾10m,甲车司机鸣笛并打左转灯后越过黄色虚线进行超车,超车时甲车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刚好达到54km/h时恰好完成超车,且甲车车尾距乙车车头仍有10m,此过程乙、丙车车速不变。(不考虑甲车变道时间及车的宽度,且超车过程近似看成直线运动)求:
(1)甲车超车的时间和加速度大小;
(2)甲车开始超车时,甲、丙两车至少要有多大的安全距离。
【答案】(1),;(2)
【解析】(1)根据题意小车身长均为
甲车车头距乙车车尾10m,超车后且甲车车尾距乙车车头仍有10m,设为,设甲经过t1时间完成超车,根据位移关系及速度关系可得
其中
联立解得
(2)设甲开始超车后经过时间t1甲、丙两车头恰相遇,此时甲、丙两车有最小的安全距离,根据位移关系可得
解得
14.(2024·四川泸州·期末)木楔倾角,在水平面上始终保持静止,将一质量的木块放在木楔斜面上,轻推一下,木块正好匀速下滑。现施加一个斜向左上方的力F使木块沿着斜面匀速上升,且力与木楔斜面成角也为θ,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求:
(1)木块与木楔间的动摩擦因数;
(2)拉力F的大小。
【答案】(1);(2)
【解析】(1)木块恰好匀速下滑,所以沿斜面方向有
垂直于斜面方向有
滑动摩擦力为
解得
(2)加上力F后,匀速上滑,沿斜面方向
垂直斜面方向有
滑动摩擦力有
解得
15.(2024·江苏扬州·期末)如图所示,一位滑雪者从倾角θ=37°的斜坡上A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4s滑至坡底B后进入水平雪道(B处有一光滑小圆弧与两雪道平滑连接),最终停在C处;已知滑雪板与斜坡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BC的长度为64m,(不计空气阻力,取,,),求:
(1)滑雪者在倾斜雪道上的加速度的大小;
(2)滑雪者在倾斜雪道上的末速度大小v及位移大小;
(3)滑雪板与水平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1) (2)v=16m/s (3)
【解析】(1)对滑雪者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沿斜坡和垂直斜坡方向分别有

解得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
解得
v=16m/s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
解得
(3)设滑雪者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
解得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备战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破题白卷
物理真题(一)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4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湖南长沙·期末)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0日,2023-2024赛季国际滑雪登山联合会青年世界杯法国站结束争夺,中国滑雪登山队获得3金1银2铜佳绩。滑雪登山是以雪山攀登综合技术为主、滑雪技术为辅的一项冬季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如图是某次滑雪登山赛登山过程的山地情形,其中有A、B、C、D为四名队员所处位置,此时恰好有连线与连线的夹角为。我们假定,则位移的大小可能的是(  )
A. B. C. D.
2.(2024·山东日照·期末)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时,甲、乙两物体第一次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甲在乙前方1m处
B.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C.与时,两物体的间距相同
D.时,两物体第二次相遇
3.(2024·江西上饶·期末)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50N的物体,受到和的水平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如果将撤去,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A.1N B.2N C.3N D.4N
4.(2024·湖南株洲·期末)2023年9月20日,中国比亚迪的烧油电动车仰望U8上市,它有横向移动和原地调头功能。这是因为给车轮安装了一组45°斜角的辊子,使车轮旋转时每个车轮的摩擦力都和车辆前后方向呈45°夹角。汽车有4个电动发动机,若分别控制4个车轮旋转方向和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如图所示,汽车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可等效画成如图所示,该汽车将从静止开始( )
A.沿x轴正方向运动 B.沿x轴负方向运动
C.沿y轴正方向运动 D.沿y轴负方向运动
5.(2024·北京东城·期末)国际单位制(缩写SI)定义了千克(kg)、米(m)、秒(s)等 7 个基本单位,如图所示,其他单位均可由物理关系导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如果将“力乘以力臂”定义为“力矩”,则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概括为“动力矩等于阻力矩”,由此可见,引入新的物理量往往可以简化对规律的叙述,更便于研究或描述物理问题,根据你的经验,力矩的单位如果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应该是(  )

A.N m B.N· s C.kg·m/s D.
6.(2024·山东潍坊·期末)小球在液体中运动时会受到液体的摩擦阻力,这种阻力称为粘滞力.如果液体的粘滞性较大,小球的半径较小,则小球受到的粘滞力,式中称为液体的粘滞系数,r为小球半径,v为小球运动的速度。若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来表示的单位,则其单位为(  )
A. B.
C. D.为常数,没有物理单位
7.(2024·江苏盐城·期末)如图所示,一根不计质量的轻杆AC垂直插入竖直墙内,杆的另一端装一质量不计的光滑小滑轮,一根轻细绳BCD跨过滑轮,绳子B端固定在墙上,且BC段与墙之间的夹角为,CD段竖直且足够长。一质量为带孔的小球穿在细绳CD段上,小球以加速度匀加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2024·福建厦门·期末)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四个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块,长度分别是L、2L、3L、4L一子弹以水平初速度v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四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0,则(  )
A.子弹通过所有木块的平均速度和初速度之比
B.子弹穿出第一个木块和第三个木块时的速度之比
C.子弹通过第二个木块和第三个木块的时间之比
D.通过前二个木块和前三个木块的时间之比
9.(2024·河南驻马店·期末)如图甲所示,一名登山爱好者正沿着竖直崖壁向上攀爬,绳的一端固定在较高处的点,另一端拴在人的腰间点(重心处)。人攀爬的过程可以把人简化为乙图所示的物理模型:脚与崖壁接触点为点,人的重力全部集中在点,到点可简化为轻杆,为轻绳。已知长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杆上的弹力方向一定沿杆
B.绳对人的拉力一定大于人所受的重力
C.绳在虚线位置与实线位置承受的拉力大小相等
D.杆在虚线位置与实线位置承受的压力大小相等
10.(2024·浙江温州·期末)智能手机内置了多种传感器,可利用其中的加速度传感器记录手机在竖直方向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甲、乙分别为手机记录的两种竖直方向运动的a-t图像,并已设置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可能是小明拿着手机从7楼乘坐电梯到1楼过程的a-t图像
B.图甲可能是小明拿着手机从1楼乘坐电梯到7楼过程的a-t图像
C.图乙可能是小明托着手机一次“起立一下蹲”过程的a-t图像
D.图乙可能是小明托着手机一次“下蹲一起立”过程的a-t图像
非选择题(54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4分。第11题6分,第12题9分,第13题10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7分。其中13—15题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若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2024·湖北武汉·期末)小明在家中用一根轻弹簧、水瓶、细线、墙钉和贴在墙上的白纸等物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如下:
i.先用图钉将弹簧一端固定在白纸上,弹簧另一端通过细绳悬挂矿泉水瓶(与墙、纸无摩擦),如图甲所示;
ii.将另一细绳拴于细绳上点,并将细绳水平拉直后用图钉固定,在白纸上:记下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iii.在保证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交换弹簧与细绳的位置,使其方向与(ⅱ)中对应方向平行,如图丙所示;
iv.按照上述方法改变弹簧与细绳的夹角多测几次.
(1)对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还需要用天平测出矿泉水的质量
B.还需要测量弹簧的原长以及图甲、乙、丙中弹簧的长度
C.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弹簧与细绳的夹角应该越大越好
D.步骤(iv)中每次重复实验时,都应保证点位置与第一次实验记录的位置一致
(2)小明在进行步骤(iii)时由于粗心将水瓶中的水洒落了少许,但弹簧和细绳的方向都与(ii)中平行,点位置也与(ii)中重合,这一操作 (选填“会”或“不会”)造成误差.
12.(2024·福建宁德·期末)某同学用图(a)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小车的加速度。
(1)用垫块将木板一端垫高,调整垫块位置,平衡小车所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若某次调整过程中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纸带上的点由左至右依次打出),则应将垫块往 (选填“左”或“右”)移一点。
(2)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c)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以钩码的重力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线如图(d),OP部分是过原点的直线,PQ部分是曲线,PQ部分弯曲的原因是 。
13.(2024·江西赣州·期末)强行超车是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之一。下图为路段限速54km/h的平直道路,现有甲、乙、丙3辆小车身长均为5m,都以36km/h的速度行驶,甲车车头距乙车车尾10m,甲车司机鸣笛并打左转灯后越过黄色虚线进行超车,超车时甲车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刚好达到54km/h时恰好完成超车,且甲车车尾距乙车车头仍有10m,此过程乙、丙车车速不变。(不考虑甲车变道时间及车的宽度,且超车过程近似看成直线运动)求:
(1)甲车超车的时间和加速度大小;
(2)甲车开始超车时,甲、丙两车至少要有多大的安全距离。
14.(2024·四川泸州·期末)木楔倾角,在水平面上始终保持静止,将一质量的木块放在木楔斜面上,轻推一下,木块正好匀速下滑。现施加一个斜向左上方的力F使木块沿着斜面匀速上升,且力与木楔斜面成角也为θ,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求:
(1)木块与木楔间的动摩擦因数;
(2)拉力F的大小。
15.(2024·江苏扬州·期末)如图所示,一位滑雪者从倾角θ=37°的斜坡上A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4s滑至坡底B后进入水平雪道(B处有一光滑小圆弧与两雪道平滑连接),最终停在C处;已知滑雪板与斜坡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BC的长度为64m,(不计空气阻力,取,,),求:
(1)滑雪者在倾斜雪道上的加速度的大小;
(2)滑雪者在倾斜雪道上的末速度大小v及位移大小;
(3)滑雪板与水平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