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时政热点专题11 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英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6年高考时政热点专题11 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英

资源简介


一、背景材料
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超级国事访问”,奏响中英友谊与合作的新乐章。中英双方决定共同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开启持久、开放、共赢的“黄金时代”。www.21-cn-jy.com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1.经济生活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的发展不会牺牲别国利益,只会增进共同利益。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随着商品、资金、信息、人才的高度流动,无论近邻还是远交,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2.政治生活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中英双方决定共同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版权所有:21教育】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主旋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战仍很严峻。
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历经苦难,所以更珍视和平;中国致力于发展,所以更需要和平;中国期待美好未来,所以更爱护和平。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
3.文化生活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出处:21教育名师】
越是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创作的《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等戏剧享誉世界。
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和平的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沿线国家迈向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为贵’精神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目前,在英的中国留学生超过15万。截止到2015年6月,大约7000多名英国学生到中国学习,英国文化委员会制定了“英国未来计划”,期望在华的英国学生人数在2020年达到8万。
文化交流借鉴融合。中英两国都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英文明交流互鉴不仅丰富了各自文明成果、促进了社会进步,也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文化创新。中国人民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吸收中华法制的优良传统,也借鉴世界各国法治的有益做法,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
4.生活与哲学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我们要坚持长远和战略眼光,坚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坚持开拓进取的精神,促进中英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联系的观点。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随着商品、资金、信息、人才的高度流动,世界各国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坚持发展的观点。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中英双方应该牢牢把握机遇、携手前行,共同开辟两国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中国人民走的是历史选择的道路。
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当前世界经济气候风云变幻。历史经验和经济规律告诉我们,世界经济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但增长终究是趋势,一时的数据高低或市场起伏不能改变这个大势。
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国和英国一个是东方大国,一个是西方大国,将中英关系定位提升至“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合作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三、能力测试
1.习近平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会谈,决定共同构建中英面向二十一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持久、开放、共赢中英关系“黄金时代”。这表明
A.中英双方的利益趋于一致      B.中英双方的分歧已经弥合
C.中英双方有广泛共同利益      D.中英双方打造牢固的联盟
2.“中国不想成为所谓的‘世界警察’,更不要取代谁。我们历来主张,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要由世界各国人民商量决定。”习近平主席明确表示。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
A.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B.维护国家间共同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D.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的基本目标
3.中英法将合作建设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站,这是中国首次与发达国家在重大战略行业开展合作,将成为中英务实合作的旗舰项目。这表明
①我国“引进来”步伐加快  ②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
③我国技术创新水平提高   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6年1月起,中国人赴英国旅游,可以申请为期两年的多次入境签证,有效期从6个月延长至两年,签证费维持原先的85英镑不变。下列曲线(P代表价格,Q代表需求量,A1为规定前,A2为规定后的情况)能反映这一变化带来影响的是21cnjy.com
5.习主席在英国议会讲话中说,中国人民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吸收中华法制的优良传统,也借鉴世界各国法治的有益做法,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承袭传统,推陈出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摒弃传统,洋为中用    ④立足实践,以我为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29所孔子学院、126个孔子课堂……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近年来在英国发展迅速,数量居欧洲之首。这说明www-2-1-cnjy-com
①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和平的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这体现了
①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④文化也是一种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在曼彻斯特城市足球学院,习近平主席获赠世界最早现代足球比赛规则影印件与回赠中国古代足球蹴鞠,预示中英足球交流正进入“黄金时代”。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霸权主义已退出舞台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主基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主旋律。访英期间,习近平主席对国际形势的判断精确而富有战略眼光。这一判断21*cnjy*com
①坚持了唯物辩证法观点,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②分清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做到了统筹兼顾
③认识到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④分清了主流和支流,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cn·jy·com
10.针对外界对中国发展走向的疑虑,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人民走的是历史选择的道路,要的是更加美好的生活,想的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要
①以事实为依据,不要雾里看花、水中观月
②从实践经验出发,防止疑邻盗斧、三人成虎
③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一叶知秋、管中窥豹
④反对形而上学观点,防止瞎子摸象、坐井观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的这句话,在今天依然被中国人频繁引用。下列包含哲理与此一致的是  21*cnjy*com
①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莎士比亚
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③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莎士比亚
④智者创造机会,而不是等待机会。――培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英伦之旅,习主席利用会谈、演讲、采访等各种场合,阐述中国政策主张与理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c·n·j·y
材料一  ——谈中国开放政策,习主席说,我们将继续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寓中国发展于世界繁荣发展之中。习主席还强调,“一带一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谈中国在世界的角色,习主席说,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将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共同发展的促进者、国际合作的推动者。随着综合国力不断上升,中国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
⑴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开放政策为什么受到各国欢迎?
⑵习主席谈中国在世界的角色如何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 ——谈中国外交主张,习主席说,在21世纪人类文明的大家园中,各国虽然历史、文化、制度各异,但都应该彼此和谐相处、平等相待,都应该互尊互鉴、相互学习,摒弃一切傲慢和偏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谈中国的世界观,习主席说,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主基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主旋律。
⑶结合材料二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各国应该怎样互尊互鉴、相互学习?
⑷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知识分析中国的世界观。
解析与答案:
1.C 中英国家性质不同,根本利益不同,AB表述错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大国结盟,D观点错误。21教育网
2.A 材料没有体现BCD。
3.C 合作建设英国核电站是“走出去”,排除①;材料没有体现④。
4.C 为期两年的多次入境签证,时间延长,签证费不变,手续简便,相同价格下赴英旅游需求会增加,选C;曲线A中需求减少,排除;BD为生产曲线,排除。
5.B 要继承传统,不能承袭、摒弃传统,①③表述错误。
6.D 材料没有体现①②。
7.A 材料没有体现③;文化是来不得精神力量,④观点错误。
8.D 材料没有体现①;②与事实不符,观点错误。
9.B 主基调、大潮流、主旋律是矛盾主要方面,是主流,不是主要矛盾,选④;这一判断符合实际,选①;材料没有体现②③。2-1-c-n-j-y
10.B 认识真实的中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从经验出发,不能管中窥豹,排除②③。
11.C 题干中好与坏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观点,①体现了发展的观点,④体现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排除①④。【来源:21cnj*y.co*m】
【答案】⑴适应经济全球化客观要求,促进沿线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⑵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共同发展的促进者体现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宗旨和基本目标;阐述中国政策主张与理念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国际合作的推动者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对外关系基本准则。
⑶要尊重文化化的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⑷中国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利于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