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背景材料2015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法国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活动,对津巴布韦、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在约翰内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强调各方要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1日至5日对津巴布韦、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赴约翰内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这次非洲之行是近年来中国对非级别最高、涉及面最广、分量最重的一次访问,既是对中非关系“真、实、亲、诚”四字箴言和正确义利观的又一次践行,也是对“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大外交布局的又一次夯实。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1.政治生活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中国和非洲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是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中国与非洲紧紧联系在一起。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和平等权。中国重视同所有非洲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不管是资源富集国还是资源贫瘠国,中国都平等相待,积极开展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将继续秉承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各国一道推动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着力把中非关系打造成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更好造福中非人民。2.文化生活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600多年前,郑和率船队抵达非洲东海岸。这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没有带去征服和掠夺,而是作为和平使者同当地人民进行商贸和文化交流。教育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2014年,非洲在华留学生总数超过4万人,双方人员往来突破360万人次。中国在非洲共设立45所孔子学院和24个孔子课堂。3.生活与哲学自然界的物质性。“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照顾各国国情,讲求务实有效。应该尊重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国内政策、能力建设、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不搞一刀切。坚持发展的观点。由“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到“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中非关系内涵日益丰富。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中非关系不是一天就发展起来的,更不是什么人赐予的,而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20多年来,从柏林到巴厘岛再到巴黎,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曲折中不断前行。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只有双方人民热情参与,中非友谊才能永葆生机活力,中非合作基础才能不断巩固。只有让中非合作成果不断惠及双方人民,中非关系发展才能得到双方人民更广泛更坚定的支持和拥护。三、能力测试环球同此凉热,责任需要担当。作为国家元首首次出席国际气候大会,习主席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推动全面、均衡、有力度协议的达成。回答1-3题。1.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期间,习近平主席积极开展穿梭外交,同其他与会领导人坦诚、务实沟通协调,引导各方着眼大局、坚定信心、相向而行,最大程度凝聚共识。这表明①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间利益 ④当代国际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针对各方关切的减排、适应、资金和技术等问题,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基本原则依然有效,同时应推进合作共赢,各尽其能共同应对战,发达国家尤其应切实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义务。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是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B.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C.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D.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3.“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传统文明的滋养,为当代中国开启了尊重自然、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尊重自然的依据是①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人有主观能动性③自然界的物质性 ④规律的客观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石雕承载津巴布韦悠久的文明,2015年12月1日,习近平夫妇访问津巴布韦分别获赠石雕。回答4-6题。4.送给习主席的是狮子石雕,题为“友好的狮子”,意指中国像健壮的雄狮,有力量却从不对外露出獠牙利爪,和平处事。“友好的狮子”寓意表明①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送给彭丽媛的是母女石雕,意为世界大同,赞颂母爱。这体现了①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6.津巴布韦有句谚语叫做“一根柴火煮不熟萨杂”,中国人也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习近平发表署名文章,期待同非洲国家领导人共谋合作,共创中非友好合作美好未来。为此,我们要①重视量的积累 ②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中国南非友好合作已经从一艘小船成长为巨轮,沿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方向不断乘风破浪前行。回答7-9题。7.2014年,中南双边贸易额603亿美元,较建交时增长了近40倍,中国已经连续6年成为南非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南非投资从无到有,迄今已经达到130亿美元,南非成为中国在非洲投资最多的国家。这表明①中南经贸合作利益交融不断加深 ②中国主导南非经贸发展③中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④开放是促进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14年中国举办了“南非年”,今年南非举办“中国年”,互办国家年是两国人文领域的一次全方位交流活动,是中南交往史上的开创性之举。互办国家年有利于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实现中南文化趋同③增进中南人民的友谊 ④推动世界文化创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和南非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两国人民友谊历久弥坚。这体现了A.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B.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联系的C.远和近作为矛盾双方没有界限 D.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 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以“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主题,契合中非双方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关切和利益汇合点。回答10-13题。10.峰会开幕式,当习近平主席讲到,“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非洲的事情应该由非洲人说了算”,台下掌声如潮。这体现了①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④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600多年前,郑和率船队抵达非洲东海岸。这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没有带去征服和掠夺,而是作为和平使者同当地人民进行商贸和文化交流。这表明A.文化交流过程就是文化传播过程 B.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C.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D.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12.右图为中非合作论坛会徽,左翼红色“C”代表中国,整个标志是字母“a”代表非洲,寓意中非团结与合作,绿色象征和平与发展,红色表示活力与繁荣。会徽设计表明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艺术来自创作者的灵感③意识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3.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正站立在非洲世纪的破晓时分,在这一世纪里,非洲将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据应有位置。”我们相信,非洲国家和人民正在迎来真正属于自己的新时代!这启示我们要①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②对未来充满信心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勇敢地面对挫折和考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同舟共济迎挑战,携手并进促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当前,中非都肩负发展国家、改善民生的使命。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正处于工业化的兴起阶段。中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拥有助力非洲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装备、人才、资金等物质优势,更拥有支持非洲发展强大的政治优势。中非合作发展互有需要、优势互补,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材料二 中国多次向世界郑重宣示,巩固同广大非洲国家关系始终是中国外交的基石,永远不会改变。秉持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中国重视同所有非洲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中国都平等相待,积极开展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⑴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非合作共赢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⑵结合材料二和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中国发展对非关系政策理念为什么会得到非洲国家热烈欢迎。答案和解析:1.C ①④与材料不符。2.A “共同”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共性,“有区别”体现了不同国家个性,选A;BCD与材料不符。3.D 自然界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要示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按规律办事,选③④;①②与材料不符。4.B ②③与材料不符。5.D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表述不妥;②与材料不符。6.A 材料没有体现③④。7.B ②④表述错误。8.D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排除①;文化要交流、借鉴、融合,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表述错误。9.A 联系是有条件的,任何事物都和周围的事物相联系,B观点错误;矛盾双方对立,C观点错误;D观点错误。10.C ①④与材料不符。11.B A是文化交流内涵,排除;材料没有体现CD。12.B ②观点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13.C “正站立在非洲世纪的破晓时分”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选②④。【答案】⑴中非合作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中非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⑵中非友好基于国家间共同利益;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极开展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中国平等相待非洲国家,尊重主权国家独立权和平等权;中国发展对非关系政策理念,符合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