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第八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2月阶段性测试科学试卷(1-3章)1.(2024九上·温州月考)四川省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器,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与纯铜相比,其硬度高、熔点低、密度小、耐磨、耐腐蚀。其中属于青铜的化学性质的是( )A.熔点低 B.硬度高 C.耐腐蚀 D.密度小2.(2024九上·温州月考)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称量固体C.滴加液体 D.测定溶液的pH3.(2024九上·温州月考)分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五水硫酸铜晶体、医用酒精、石灰石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干冰C.化合物:盐酸溶液、氢氧化钠、碳酸钠D.单质:硫磺、生铁、氢气4.(2024九上·温州月考)合理的早餐搭配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早餐中,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宜食用( )种类 苹果汁 牛奶 白开水 豆浆pH值 2.9-3.3 6.3-6.6 7.0 7.4-7.9A.苹果汁 B.牛奶 C.白开水 D.豆浆5.(2024九上·温州月考)硫酸工业用途广泛,如生产染料、农药、塑料等。实验室也可以用硫酸来制取HF气体(性质类似氯化氢气体):,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6.(2024九上·温州月考)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下列有关物体具备的能量描述错误的是( )A.闪电具有光能B.奔跑的豹具有动能C.食物中具有化学能D.撑杆跳运动员具有弹性势能7.(2024九上·温州月考)下列用电器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油烟机 B.电热毯 C.洗衣机 D.平板电脑8.(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所示,下列滑轮使用过程中(不计摩擦、滑轮重力和绳重)可以省力的是( )A. B.C. D.9.(2024九上·温州月考)人的前臂相当于一根杠杆,对于这根杠杆在提起重物的过程中,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前臂杠杆的支点O在肘关节处 B.肱二头肌给桡骨的力F1是阻力C.重物给前臂的力F2是动力 D.前臂是一根省力杠杆10.(2024九上·温州月考)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水 铝冰 干泥土沙石 铜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玻璃瓶装可乐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11.(2024九上·温州月考)沿光滑斜面向上匀速拉一个重为10N的木块,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能为( )A.15N B.12N C.10N D.8N12.(2024九上·温州月考)有两只灯泡L1和L2,分别标有“110V40W”“110V60W”字样,若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正常工作时,通过L1的电流大B.它们都正常工作时,L2消耗的电能一定更多C.串联后,接在220V的电源上,它们都能正常发光D.串联后,接在110V的电源上,L1的实际功率大13.(2024九上·温州月考)排球竖直向上抛,若不计空气阻力,排球从离手到落地前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其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大小分别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中,不正确的是( )A. B.C. D.14.(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汽油机工作时各冲程的顺序依次为:乙、丙、丁、甲B.丁冲程中能量的变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加润滑油减少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可以提高机械效率D.如果汽油能更充分燃烧,既能提高机械效率,也能提升汽油的热值15.(2024九上·温州月考)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中,小婵将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电源电压恒定,灯泡电阻的变化忽略不计。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小灯泡功率随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图像是( )A. B.C. D.16.(2024九上·温州月考)中国“人造太阳”——大型核试验装置“东方超环”取得重大突破。“东方超环”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通过 (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核能转化为内能,可获得上亿摄氏度的高温,但内能不会自动地转化为核能,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 性。17.(2024九上·温州月考)南宋陆游记录了一种可减少油耗的省油灯。如图所示,其“省油”原理是从注水孔注入水作为冷却剂,降低油的温度,以减少油的蒸发。(1)选择水作为冷却剂的原因是 。(2)省油灯点燃后,夹层中水的温度会升高,该过程中水内能增大的方式是 。(3)若省油灯中的油燃烧释放出5250J能量,油放出的热量有40%被夹层中的水吸收,水的质量为50g,则水升高的温度为 。(水的比热容为)18.(2024九上·温州月考)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甲总结了的四条化学性质(即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变化)。(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溶液中,溶液变成 色。(2)乙图可以说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3)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填序号)。A. B. C. D.19.(2024九上·温州月考)我国西汉时期就已经掌握了湿法炼铜,古书上记载:“曾青浸铁即成铜”。古代人民将铁片放入曾青(即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铜析出。(1)请写出该过程的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为 反应(填反应类型)。(2)反应后铁片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 (填写离子符号)。20.(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甲所示是古人利用杠杆从井里汲水的示意图,它的前端A系一水桶,后端B系一配重物,O为支点,杆的自重不计。(1)请在答卷的相应位置画出的力臂。(2)当A处未悬挂水桶时,人沿着方向向下拉,此时杠杆类型是 (填“省力杠杆”、“费力杠杆”或“等臂杠杆”);(3)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配重质量为4.5kg,桶和水总重50牛,请计算使用配重后,从井中汲水时人可以节省用力 牛。21.(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为蹦床运动的简化示意图,O点是运动员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的起始位置,A点是蹦床不发生形变时的原位置,B点处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相等处,C点是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整个过程忽略空气阻力)。试分析:(1)从O点下落到A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 。(2)从A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蹦床的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运动员的速度如何变化? 。22.(2024九上·温州月考)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许多科学家经长期探索建立起来的,是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材料一:17-18世纪,科学家对“功”有不同看法:笛卡尔:用物体的重量和速度相乘来衡量。莱布尼兹:用物体的重量和速度平方相乘来衡量。达朗贝尔:用活力(即物体受力的作用而通过一段距离)来衡量。他们都在探索如何正确描述和衡量“功”。材料二:温度计的不断改进给热与功研究的精确化准备了必要条件。焦耳通过400多次的实验,于1849年精确地测定了热功当量关系的数值,这一数值与现代公认值非常接近,为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奠定了定量的实验基础。(1)材料一中,哪位科学家的观点与“功”概念相符合?____。A.笛卡尔 B.莱布尼兹 C.达朗贝尔(2)如图所示是焦耳研究热功当量关系的实验装置,通过重物的上下运动,带动叶片转动,通过 (选填“做功”、“热传递”)使水的内能增大。(3)结合材料分析,以下观点正确的是____。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质疑B.时间久远的理论是没有科学价值的C.测量工具的发展有助于科学理论研究D.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23.(2024九上·温州月考)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车祸的危害程度与汽车的动能大小有关,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汽车的动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猜想假设】由“十次车祸九次快”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速度有关;由“安全驾驶莫超载”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 有关。【进行实验】他们做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用金属球模拟汽车,让金属球从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物块,将物块撞出一段距离。【分析论证】分析甲、乙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实践应用】观察三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发现,这能解释汽车 (选填“超载”或“超速”)行驶时危险性更大的原因。24.(2024九上·温州月考)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的实验。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内装有等量的煤油,瓶内连接的电阻丝的阻值分别为5欧和10欧,A、B是相同的玻璃管,管内初始液面位置相同。闭合开关,每隔1分钟记录液面上升的高度,多次实验处理结果如图乙。(1)除电流表外,本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2)实验中通过 来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3)分析图乙,可得出的结论是 。25.(2024九上·温州月考)小科利用杠杆进行了系列实验: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中,小科需要用到的器材有杠杆及其支架、钩码、尺、线和弹簧测力计。(每个钩码重0.5牛)(1)在实验过程中,未挂钩码时,需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过程中如发现杠杆左端下斜,小婵应该将杠杆上的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填“左”或“右”)。(2)如果在实验中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如图甲),若在右侧距离中点5格处挂上3个钩码时,小婵应将剩余的钩码挂在左侧离中点 格处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小科根据多次实验总结出杠杆平衡的条件为: ,试判断:按照图乙方式在B点施力使得杠杆平衡时,此时测力计的读数 2.5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6.(2024九上·温州月考)小科用图甲所示电路来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部分器材的规格已标明)。(1)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时,小科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2V,则接下来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填“左”或“右”)移动。(2)小科进行了六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在图像中描点连线,得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记录的数据和图像可知: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W;②实验中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为____(填字母)。A.5Ω 2A B.10Ω 2A C.20Ω 1A D.30Ω 1A27.(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甲所示为某型号室内加热器,有高温和低温两个档位,额定电压为220V,高温挡和低温挡的额定功率分别为2200W和1000W,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求:(1)当开关、均闭合时,电加热器处于 (选填“高温挡”或“低温挡”);(2)电阻丝的阻值;(3)在额定电压下,使用高温挡工作1h,电加热器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则表盘转动多少转?28.(2024九上·温州月考)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图二C点时溶液中溶质有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9.(2024九上·温州月考)在拓展课堂上,小泉同学模拟某建筑工地上拉动工件的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他用该滑轮组在4秒内将一个重为100牛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2米。人的拉力为18牛,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1)图中滑轮 (填“A”或“B”)是动滑轮。(2)求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3)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分析】 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解答】A.熔点低,熔点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合题意;B.硬度高,硬度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合题意;C.耐腐蚀,腐蚀性属于化学性质,故C符合题意;D.密度小,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合题意。故选C。2.【答案】C【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解答】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A错误;B.图示中称取氢氧化钠时放在纸上进行称取,托盘会被腐蚀,故B错误;C.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故C正确;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D错误。故选C。3.【答案】B【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 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A.五水硫酸铜晶体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A错误;B.水、二氧化锰和干冰,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因此都是氧化物,故B正确;C.盐酸溶液为水和HCl的混合物,故C错误;D.生铁为铁和碳组成的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B。4.【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分析】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的胃酸中主要成分是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上述食物中的豆浆,是因为豆浆显弱碱性,可以用来中和胃酸。故选D。5.【答案】D【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根据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物质类别来判断。【解答】根据方程式 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两种化合物组成,且相互交换成分,因此为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6.【答案】D【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解析】【分析】根据自然界能量的存在形式的知识判断。【解答】 A.闪电具有光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B.奔跑的豹具有动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C.食物中具有化学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D.撑杆具有弹性势能,而运动员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答案】B【知识点】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解析】【分析】 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这种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发生电流的热效应时,电能转化为内能。【解答】 电热毯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油烟机、平板电脑、洗衣机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B。8.【答案】B【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都可以看成是变形的杠杆,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将杠杆分为省力、费力和等臂三类杠杆。本题的关键在于判断这个滑轮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解答】A.该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动力等于阻力,不能省力。故A不符合题意。B.该滑轮为动滑轮,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可以省力。故B符合题意。C.该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动力等于阻力,不能省力。故C不符合题意。D.该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动力等于阻力,不能省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答案】A【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对杠杆的认识分析判断。【解答】人的前臂相当于一根杠杆,对于这根杠杆在提起重物的过程中,肘关节几乎保持不动,相当于前臂杠杆的支点,故A正确;重物给前臂施加向下的阻力F2,肱二头肌给桡骨的向上的拉力F1为动力,故B、C错误;此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前臂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故D错误。故选A。10.【答案】C【知识点】比热容【解析】【分析】 ①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温度计吸放热情况无关;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与物质的比热容成反比;③水结冰时,质量不变,密度变小,导致其体积变大。【解答】 A.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但比热容不同,说明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故A错误;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一定时,比热容一定,与质量大小无关,故B错误;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由于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由公式知,铜块温度变化较大,故C正确;D.水结冰时,质量不变,密度变小,导致其体积变大,所以冬天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与水的比热容大小无关,故D错误。故选C。11.【答案】D【知识点】斜面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斜面的作用分析判断。【解答】斜面是光滑的,即物体运动不受摩擦力,因为斜面通过增大长度的方式省力,所以拉力F故选D。12.【答案】D【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两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P=UI比较两灯泡电流的大小关系;(2)根据W=Pt分析比较电能多少;(3)根据比较两灯泡的电阻关系,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额定电压之间的关系,然后判断两灯泡是否正常发光;(4)两灯泡串联在110V的电路中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P=UI=I2R可知它们的实际功率关系。【解答】 A.正常发光时两灯泡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可知,L1的额定功率小于L2的额定功率,则I1<I2,故A错误;B.根据W=Pt知,电能不仅与功率有关,还与时间有关,由于时间未知,无法比较电能多少,故B错误;C、灯泡铭牌可知,两灯泡额定电压相等,P1<P2,由的变形式可知,R1>R2,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两灯泡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时,灯泡两端电压不等于其额定电压,灯泡不能正常工作,故C错误;D.两灯泡串联在110V的电路中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P=UI=I2R可知,P1实>P2实,故D正确。故选:D。13.【答案】B【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 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A.小球上升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小,当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最小,动能最小,但是肯定不为零。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C.小球上升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大,重力势能越来越大,当上升到最高点时,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下落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小,最后落地,重力势能越来越小,直到为零,故C正确不合题意;D.由于此时不计空气阻力,所以机械能是守恒的,故机械能不变,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4.【答案】D【知识点】热机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A.内燃机四冲程的特点。吸气冲程是活塞向下运动,进气门开,排气门关闭;压缩冲程是活塞向上运动,两个气门全关闭;做功冲程是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是活塞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开启;B.做功冲程中能量的变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加润滑油减少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少,可以提高机械效率;D.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解答】 甲中的排气门打开,活塞下运动,所以为排气冲程;乙中的一个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吸气冲程;丙中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丁中的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所以为做功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乙丙定甲,故A正确不合题意;B.丁为做功冲程中气体推动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C.加润滑油减少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少,可以提高机械效率,故C正确不合题意;D.热值是燃料的特性,燃料燃烧是否充分,不能改变燃料的热值,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5.【答案】B【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小,并且不是一次函数的关系。【解答】 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则小灯泡功率,滑动变阻器阻值增大时,小灯泡的功率减小,并且不是一次函数关系。故选B。16.【答案】聚变;方向【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核裂变与核聚变【解析】【分析】 获取核能的方式:核聚变和核裂变;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解答】 “东方超环”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通过核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内能不会自动地转化为核能,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17.【答案】(1)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2)热传递(3)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40%Q放=40%×5250J=2100J,由Q吸=cmΔt可知,水升高的温度:。【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比热容;热量的计算【解析】【分析】 (1)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2)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3)根据题意求出水吸收的热量,根据Q吸=cmΔt求出水升高的温度。【解答】 (1)选择水作为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2)夹层中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水的内能。18.【答案】(1)红(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3)C【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解答;(2)根据乙图确定酸碱中和的本质;(3)根据图片确定反应④的特点即可。【解答】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所以溶液变成红色;(2)乙图中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则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3)Na2CO3、HCl、CuSO4、NaCl中HCl是酸,其余的都是盐,碳酸钠、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不会生成沉淀,硫酸铜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故选C。19.【答案】(1)Fe+CuSO4═FeSO4+Cu;Fe+CuSO4═FeSO4+Cu(2)变大(3)Fe2+【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2)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类型。根据进入溶液的质量和析出物质的质量大小,确定铁片的质量变化。(3)根据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分析解答。【解答】(1)(2)古代人民将铁片放入曾青(即硫酸铜溶液)中,即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表面有铜析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因此为Fe+CuSO4═FeSO4+Cu反应。每56份质量的铁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反应后铁片的质量将变大。(3)反应前溶液中含有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后增加的离子是亚铁离子,由“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图,其中“”“”“”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的是Fe2+。20.【答案】(1)(2)省力(3)解:若O1A=3O1B,配重质量为4.5kg,如果没有配重,拉力F'=G=50N;有配重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m配gO1B=(G-F)O1A;即 4.5kg×10N/kg×1=(50N-F)×3;解得:F=35N,故省力ΔF=F'-F=50N-35N=15N。【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的画法【解析】【分析】 (1)根据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分析;(2)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分析;(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解答】 (1)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图中O1D为F2的力臂,如下图:(2)根据图片可知,由于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为省力杠杆。21.【答案】(1)不变(2)变大;先增大后减小【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 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高度有关;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程度的大小有关;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的和;根据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分析。【解答】 (1)从O点下落到A点的过程中,运动员自由下落,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于不计空气阻力,所以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2)A点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大于蹦床对运动员弹力,因此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经过B点后,弹力大于重力,运动员做减速运动,动能减小,所以运动员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从A到C,蹦床的弹性形变程度逐渐变大,弹性势能逐渐变大。22.【答案】(1)C(2)做功(3)C【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解析】【分析】 (1)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为:W=Fs。(2)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3)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上,要有以下认识: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质疑;时间越久远的理论科学价值越小;测量工具的发展有助于科学理论的研究;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解答】 (1)功是力和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达朗贝尔用“活力”(即物体受力作用而通过一定距离)来量度,所以科学家达朗贝尔的观点与“功”概念相符合,故选C;(2)通过重物的上下运动,带动叶片转动,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大。(3)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质疑,有自己的见解,故A正确;B.时间久远的理论是有科学价值的,故B错误;C.测量工具的发展有助于科学理论研究,故C正确;D.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故D正确。故选ACD。23.【答案】质量;当速度相同时,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动能越大;超速【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猜想假设】根据“超载”的含义解答;【分析论证】根据木块移动距离的大小判断动能大小,根据图片分析甲乙中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解答;【实验应用】根据甲乙比较质量对动能的影响,根据甲丙比较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最后比较即可。【解答】【猜想假设】由“安全驾驶莫超载”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质量有关;【分析论证】甲和乙中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相同,即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甲中小球质量大小,且木块移动的距离更大,那么得到结论:当速度相同时,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动能越大。【实验应用】甲和乙:速度相同,小球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一半时,木块移动的距离减小较少;甲和丙:质量相同时,小球的高度减小到原来的一半时,速度也减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木块移动的距离减小得到更多;比较可知,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更大;那么汽车超速行驶时危险性更大。24.【答案】(1)秒表、刻度尺(2)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3)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知识点】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解析】【分析】 (1)根据每隔1分钟记录液面上升的高度分析;(2)实验中通过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越大,说明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越多;(3)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结合图乙分析回答。【解答】 (1)因每隔1分钟记录液面上升的高度,故除电流表外,本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刻度尺;(2)根据转换法,实验中通过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来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3)分析图乙可知,两电阻串联,通过的电流和时间相同,10欧姆电阻大于5欧姆电阻,工作3分钟,B液面升高的多,根据转换法,故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25.【答案】(1)右(2)3(3)F1L1=F2L2;大于【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分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较轻的一侧调节;(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即可;(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解答。根据图片分析B点拉力对应动力臂的变化,再根据平衡条件判断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杠杆的左端下斜,右端上翘,则右端较轻,故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设一个钩码重为G,一格为L,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则有3G×5L=5G×nL,解得:n=3;故可在左端第3格处挂5个钩码;(3)小科根据多次实验总结出杠杆平衡的条件为:F1L1=F2L2;按照图乙方式在B点施力使得杠杆平衡时, 此时动力臂变短,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即大于2.5N。26.【答案】(1)右(2)D【知识点】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解析】【分析】(1)将电压表的示数与灯泡的额定电压比较,从而确定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再根据U总=UL+U变分析变阻器的电压变化,最后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即可;(2)①根据乙图确定灯泡的额定电流,然后根据P=UI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②根据图乙确定电路的最小电流和对应电压表的示数,然后根据U变=U总-UL计算变阻器的电压,最后根据计算变阻器接入的最大阻值即可。【解答】(1)因为2V<2.5V,所以电压表的示数要增大。根据U总=UL+U变可知,变阻器的电压要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的电压规律可知,此时变阻器的阻值要减小,即滑片向右移动;(2)①根据乙图可知,灯泡电压为2.5V时对应的电流为0.3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3A=0.75W;②根据乙图可知,最小电流为0.1A,此时电压表示数为0.5V;则此时变阻器的电压为:U变=U总-UL=3V-0.5V=2.5V;则变阻器接入的最大阻值为:;故选D。27.【答案】(1)高温档(2)解: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R1工作,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电加热器处于低温挡;则电热丝R1的阻值:。(3)解:在额定电压下,使用高温挡档工作1h,电加热器消耗的电能:W=P高t=2200W×1×3600s=7.92×106J=2.2kW·h;则表盘转动的圈数:。【知识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1)由图2可知,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R1、R2并联,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R1工作;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可知高温挡和低温挡的电路连接;(2)根据低温挡功率和可求出电热丝R1的阻值;(3)根据W=Pt求使用高温挡工作1h电加热器消耗的电能;再根据n=W×n表r/kW·h计算表盘转动的圈数。【解答】 (1)由图2可知,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R1、R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由可知,电路中的总功率最大,电加热器处于高温档。28.【答案】(1)减小(2)NaCl、HCl(3)解:由图象可知,恰好酸碱中和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是20g,设20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HCl+NaOH═NaCl+H2O36.5 40x 20g×4%;解得:x=0.73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解析】【分析】 (1)根据故一分析溶液的pH的变化规律;(2)根据图二确定C点时的反应进度,结合反应产物解答;(3)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 (1)由图象可知,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2)图二表示C点时,溶液的温度从B点开始降低,所以此时的稀盐酸过量,溶液的溶质是NaCl、HCl。29.【答案】(1)B(2)解:由图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2,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绳=ns物=2×2m=4m,人的拉力所做的功:W总=Fs绳=18N×4m=72J,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3)解:因为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0.35G=0.35×100N=35N;因为物体水平匀速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拉=f=35N,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有用=fs物=35N×2m=70J,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机械效率的计算【解析】【分析】(1)跟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为动滑轮,固定不动的滑轮为定滑轮;(2)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绳=ns物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人的拉力所做的功,然后根据求出拉力F做功的功率;(3)根据摩擦力为物重的0.2倍求出摩擦力,因为匀速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利用W=fs求出有用功,再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滑轮A固定不动为定滑轮,B跟随物体一起上下移动,为动滑轮。1 / 1浙江省温州市第八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2月阶段性测试科学试卷(1-3章)1.(2024九上·温州月考)四川省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器,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与纯铜相比,其硬度高、熔点低、密度小、耐磨、耐腐蚀。其中属于青铜的化学性质的是( )A.熔点低 B.硬度高 C.耐腐蚀 D.密度小【答案】C【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分析】 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解答】A.熔点低,熔点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合题意;B.硬度高,硬度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合题意;C.耐腐蚀,腐蚀性属于化学性质,故C符合题意;D.密度小,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合题意。故选C。2.(2024九上·温州月考)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称量固体C.滴加液体 D.测定溶液的pH【答案】C【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解答】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A错误;B.图示中称取氢氧化钠时放在纸上进行称取,托盘会被腐蚀,故B错误;C.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故C正确;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D错误。故选C。3.(2024九上·温州月考)分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五水硫酸铜晶体、医用酒精、石灰石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干冰C.化合物:盐酸溶液、氢氧化钠、碳酸钠D.单质:硫磺、生铁、氢气【答案】B【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 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A.五水硫酸铜晶体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A错误;B.水、二氧化锰和干冰,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因此都是氧化物,故B正确;C.盐酸溶液为水和HCl的混合物,故C错误;D.生铁为铁和碳组成的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B。4.(2024九上·温州月考)合理的早餐搭配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早餐中,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宜食用( )种类 苹果汁 牛奶 白开水 豆浆pH值 2.9-3.3 6.3-6.6 7.0 7.4-7.9A.苹果汁 B.牛奶 C.白开水 D.豆浆【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分析】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的胃酸中主要成分是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上述食物中的豆浆,是因为豆浆显弱碱性,可以用来中和胃酸。故选D。5.(2024九上·温州月考)硫酸工业用途广泛,如生产染料、农药、塑料等。实验室也可以用硫酸来制取HF气体(性质类似氯化氢气体):,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答案】D【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根据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物质类别来判断。【解答】根据方程式 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两种化合物组成,且相互交换成分,因此为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6.(2024九上·温州月考)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下列有关物体具备的能量描述错误的是( )A.闪电具有光能B.奔跑的豹具有动能C.食物中具有化学能D.撑杆跳运动员具有弹性势能【答案】D【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解析】【分析】根据自然界能量的存在形式的知识判断。【解答】 A.闪电具有光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B.奔跑的豹具有动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C.食物中具有化学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D.撑杆具有弹性势能,而运动员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2024九上·温州月考)下列用电器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油烟机 B.电热毯 C.洗衣机 D.平板电脑【答案】B【知识点】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解析】【分析】 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这种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发生电流的热效应时,电能转化为内能。【解答】 电热毯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油烟机、平板电脑、洗衣机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B。8.(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所示,下列滑轮使用过程中(不计摩擦、滑轮重力和绳重)可以省力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都可以看成是变形的杠杆,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将杠杆分为省力、费力和等臂三类杠杆。本题的关键在于判断这个滑轮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解答】A.该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动力等于阻力,不能省力。故A不符合题意。B.该滑轮为动滑轮,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可以省力。故B符合题意。C.该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动力等于阻力,不能省力。故C不符合题意。D.该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动力等于阻力,不能省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2024九上·温州月考)人的前臂相当于一根杠杆,对于这根杠杆在提起重物的过程中,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前臂杠杆的支点O在肘关节处 B.肱二头肌给桡骨的力F1是阻力C.重物给前臂的力F2是动力 D.前臂是一根省力杠杆【答案】A【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对杠杆的认识分析判断。【解答】人的前臂相当于一根杠杆,对于这根杠杆在提起重物的过程中,肘关节几乎保持不动,相当于前臂杠杆的支点,故A正确;重物给前臂施加向下的阻力F2,肱二头肌给桡骨的向上的拉力F1为动力,故B、C错误;此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前臂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故D错误。故选A。10.(2024九上·温州月考)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水 铝冰 干泥土沙石 铜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玻璃瓶装可乐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答案】C【知识点】比热容【解析】【分析】 ①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温度计吸放热情况无关;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与物质的比热容成反比;③水结冰时,质量不变,密度变小,导致其体积变大。【解答】 A.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但比热容不同,说明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故A错误;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一定时,比热容一定,与质量大小无关,故B错误;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由于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由公式知,铜块温度变化较大,故C正确;D.水结冰时,质量不变,密度变小,导致其体积变大,所以冬天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与水的比热容大小无关,故D错误。故选C。11.(2024九上·温州月考)沿光滑斜面向上匀速拉一个重为10N的木块,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能为( )A.15N B.12N C.10N D.8N【答案】D【知识点】斜面及其工作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斜面的作用分析判断。【解答】斜面是光滑的,即物体运动不受摩擦力,因为斜面通过增大长度的方式省力,所以拉力F故选D。12.(2024九上·温州月考)有两只灯泡L1和L2,分别标有“110V40W”“110V60W”字样,若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正常工作时,通过L1的电流大B.它们都正常工作时,L2消耗的电能一定更多C.串联后,接在220V的电源上,它们都能正常发光D.串联后,接在110V的电源上,L1的实际功率大【答案】D【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两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P=UI比较两灯泡电流的大小关系;(2)根据W=Pt分析比较电能多少;(3)根据比较两灯泡的电阻关系,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额定电压之间的关系,然后判断两灯泡是否正常发光;(4)两灯泡串联在110V的电路中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P=UI=I2R可知它们的实际功率关系。【解答】 A.正常发光时两灯泡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可知,L1的额定功率小于L2的额定功率,则I1<I2,故A错误;B.根据W=Pt知,电能不仅与功率有关,还与时间有关,由于时间未知,无法比较电能多少,故B错误;C、灯泡铭牌可知,两灯泡额定电压相等,P1<P2,由的变形式可知,R1>R2,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两灯泡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时,灯泡两端电压不等于其额定电压,灯泡不能正常工作,故C错误;D.两灯泡串联在110V的电路中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P=UI=I2R可知,P1实>P2实,故D正确。故选:D。13.(2024九上·温州月考)排球竖直向上抛,若不计空气阻力,排球从离手到落地前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其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大小分别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中,不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 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A.小球上升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小,当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最小,动能最小,但是肯定不为零。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C.小球上升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大,重力势能越来越大,当上升到最高点时,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下落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小,最后落地,重力势能越来越小,直到为零,故C正确不合题意;D.由于此时不计空气阻力,所以机械能是守恒的,故机械能不变,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4.(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汽油机工作时各冲程的顺序依次为:乙、丙、丁、甲B.丁冲程中能量的变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加润滑油减少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可以提高机械效率D.如果汽油能更充分燃烧,既能提高机械效率,也能提升汽油的热值【答案】D【知识点】热机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A.内燃机四冲程的特点。吸气冲程是活塞向下运动,进气门开,排气门关闭;压缩冲程是活塞向上运动,两个气门全关闭;做功冲程是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是活塞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开启;B.做功冲程中能量的变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加润滑油减少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少,可以提高机械效率;D.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解答】 甲中的排气门打开,活塞下运动,所以为排气冲程;乙中的一个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吸气冲程;丙中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丁中的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所以为做功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乙丙定甲,故A正确不合题意;B.丁为做功冲程中气体推动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C.加润滑油减少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少,可以提高机械效率,故C正确不合题意;D.热值是燃料的特性,燃料燃烧是否充分,不能改变燃料的热值,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5.(2024九上·温州月考)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中,小婵将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电源电压恒定,灯泡电阻的变化忽略不计。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小灯泡功率随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图像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小,并且不是一次函数的关系。【解答】 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则小灯泡功率,滑动变阻器阻值增大时,小灯泡的功率减小,并且不是一次函数关系。故选B。16.(2024九上·温州月考)中国“人造太阳”——大型核试验装置“东方超环”取得重大突破。“东方超环”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通过 (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核能转化为内能,可获得上亿摄氏度的高温,但内能不会自动地转化为核能,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 性。【答案】聚变;方向【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核裂变与核聚变【解析】【分析】 获取核能的方式:核聚变和核裂变;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解答】 “东方超环”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通过核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内能不会自动地转化为核能,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17.(2024九上·温州月考)南宋陆游记录了一种可减少油耗的省油灯。如图所示,其“省油”原理是从注水孔注入水作为冷却剂,降低油的温度,以减少油的蒸发。(1)选择水作为冷却剂的原因是 。(2)省油灯点燃后,夹层中水的温度会升高,该过程中水内能增大的方式是 。(3)若省油灯中的油燃烧释放出5250J能量,油放出的热量有40%被夹层中的水吸收,水的质量为50g,则水升高的温度为 。(水的比热容为)【答案】(1)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2)热传递(3)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40%Q放=40%×5250J=2100J,由Q吸=cmΔt可知,水升高的温度:。【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比热容;热量的计算【解析】【分析】 (1)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2)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3)根据题意求出水吸收的热量,根据Q吸=cmΔt求出水升高的温度。【解答】 (1)选择水作为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2)夹层中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水的内能。18.(2024九上·温州月考)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甲总结了的四条化学性质(即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变化)。(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溶液中,溶液变成 色。(2)乙图可以说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3)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填序号)。A. B. C. D.【答案】(1)红(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3)C【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解答;(2)根据乙图确定酸碱中和的本质;(3)根据图片确定反应④的特点即可。【解答】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所以溶液变成红色;(2)乙图中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则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3)Na2CO3、HCl、CuSO4、NaCl中HCl是酸,其余的都是盐,碳酸钠、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不会生成沉淀,硫酸铜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故选C。19.(2024九上·温州月考)我国西汉时期就已经掌握了湿法炼铜,古书上记载:“曾青浸铁即成铜”。古代人民将铁片放入曾青(即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铜析出。(1)请写出该过程的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为 反应(填反应类型)。(2)反应后铁片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 (填写离子符号)。【答案】(1)Fe+CuSO4═FeSO4+Cu;Fe+CuSO4═FeSO4+Cu(2)变大(3)Fe2+【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2)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类型。根据进入溶液的质量和析出物质的质量大小,确定铁片的质量变化。(3)根据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分析解答。【解答】(1)(2)古代人民将铁片放入曾青(即硫酸铜溶液)中,即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表面有铜析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因此为Fe+CuSO4═FeSO4+Cu反应。每56份质量的铁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反应后铁片的质量将变大。(3)反应前溶液中含有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后增加的离子是亚铁离子,由“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图,其中“”“”“”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的是Fe2+。20.(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甲所示是古人利用杠杆从井里汲水的示意图,它的前端A系一水桶,后端B系一配重物,O为支点,杆的自重不计。(1)请在答卷的相应位置画出的力臂。(2)当A处未悬挂水桶时,人沿着方向向下拉,此时杠杆类型是 (填“省力杠杆”、“费力杠杆”或“等臂杠杆”);(3)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配重质量为4.5kg,桶和水总重50牛,请计算使用配重后,从井中汲水时人可以节省用力 牛。【答案】(1)(2)省力(3)解:若O1A=3O1B,配重质量为4.5kg,如果没有配重,拉力F'=G=50N;有配重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m配gO1B=(G-F)O1A;即 4.5kg×10N/kg×1=(50N-F)×3;解得:F=35N,故省力ΔF=F'-F=50N-35N=15N。【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的画法【解析】【分析】 (1)根据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分析;(2)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分析;(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解答】 (1)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图中O1D为F2的力臂,如下图:(2)根据图片可知,由于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为省力杠杆。21.(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为蹦床运动的简化示意图,O点是运动员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的起始位置,A点是蹦床不发生形变时的原位置,B点处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相等处,C点是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整个过程忽略空气阻力)。试分析:(1)从O点下落到A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 。(2)从A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蹦床的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运动员的速度如何变化? 。【答案】(1)不变(2)变大;先增大后减小【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 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高度有关;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程度的大小有关;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的和;根据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分析。【解答】 (1)从O点下落到A点的过程中,运动员自由下落,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于不计空气阻力,所以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2)A点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大于蹦床对运动员弹力,因此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经过B点后,弹力大于重力,运动员做减速运动,动能减小,所以运动员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从A到C,蹦床的弹性形变程度逐渐变大,弹性势能逐渐变大。22.(2024九上·温州月考)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许多科学家经长期探索建立起来的,是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材料一:17-18世纪,科学家对“功”有不同看法:笛卡尔:用物体的重量和速度相乘来衡量。莱布尼兹:用物体的重量和速度平方相乘来衡量。达朗贝尔:用活力(即物体受力的作用而通过一段距离)来衡量。他们都在探索如何正确描述和衡量“功”。材料二:温度计的不断改进给热与功研究的精确化准备了必要条件。焦耳通过400多次的实验,于1849年精确地测定了热功当量关系的数值,这一数值与现代公认值非常接近,为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奠定了定量的实验基础。(1)材料一中,哪位科学家的观点与“功”概念相符合?____。A.笛卡尔 B.莱布尼兹 C.达朗贝尔(2)如图所示是焦耳研究热功当量关系的实验装置,通过重物的上下运动,带动叶片转动,通过 (选填“做功”、“热传递”)使水的内能增大。(3)结合材料分析,以下观点正确的是____。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质疑B.时间久远的理论是没有科学价值的C.测量工具的发展有助于科学理论研究D.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答案】(1)C(2)做功(3)C【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解析】【分析】 (1)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为:W=Fs。(2)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3)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上,要有以下认识: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质疑;时间越久远的理论科学价值越小;测量工具的发展有助于科学理论的研究;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解答】 (1)功是力和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达朗贝尔用“活力”(即物体受力作用而通过一定距离)来量度,所以科学家达朗贝尔的观点与“功”概念相符合,故选C;(2)通过重物的上下运动,带动叶片转动,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大。(3)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质疑,有自己的见解,故A正确;B.时间久远的理论是有科学价值的,故B错误;C.测量工具的发展有助于科学理论研究,故C正确;D.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故D正确。故选ACD。23.(2024九上·温州月考)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车祸的危害程度与汽车的动能大小有关,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汽车的动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猜想假设】由“十次车祸九次快”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速度有关;由“安全驾驶莫超载”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 有关。【进行实验】他们做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用金属球模拟汽车,让金属球从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物块,将物块撞出一段距离。【分析论证】分析甲、乙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实践应用】观察三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发现,这能解释汽车 (选填“超载”或“超速”)行驶时危险性更大的原因。【答案】质量;当速度相同时,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动能越大;超速【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猜想假设】根据“超载”的含义解答;【分析论证】根据木块移动距离的大小判断动能大小,根据图片分析甲乙中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解答;【实验应用】根据甲乙比较质量对动能的影响,根据甲丙比较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最后比较即可。【解答】【猜想假设】由“安全驾驶莫超载”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质量有关;【分析论证】甲和乙中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相同,即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甲中小球质量大小,且木块移动的距离更大,那么得到结论:当速度相同时,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动能越大。【实验应用】甲和乙:速度相同,小球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一半时,木块移动的距离减小较少;甲和丙:质量相同时,小球的高度减小到原来的一半时,速度也减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木块移动的距离减小得到更多;比较可知,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更大;那么汽车超速行驶时危险性更大。24.(2024九上·温州月考)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的实验。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内装有等量的煤油,瓶内连接的电阻丝的阻值分别为5欧和10欧,A、B是相同的玻璃管,管内初始液面位置相同。闭合开关,每隔1分钟记录液面上升的高度,多次实验处理结果如图乙。(1)除电流表外,本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2)实验中通过 来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3)分析图乙,可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秒表、刻度尺(2)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3)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知识点】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解析】【分析】 (1)根据每隔1分钟记录液面上升的高度分析;(2)实验中通过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越大,说明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越多;(3)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结合图乙分析回答。【解答】 (1)因每隔1分钟记录液面上升的高度,故除电流表外,本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刻度尺;(2)根据转换法,实验中通过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来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3)分析图乙可知,两电阻串联,通过的电流和时间相同,10欧姆电阻大于5欧姆电阻,工作3分钟,B液面升高的多,根据转换法,故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25.(2024九上·温州月考)小科利用杠杆进行了系列实验: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中,小科需要用到的器材有杠杆及其支架、钩码、尺、线和弹簧测力计。(每个钩码重0.5牛)(1)在实验过程中,未挂钩码时,需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过程中如发现杠杆左端下斜,小婵应该将杠杆上的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填“左”或“右”)。(2)如果在实验中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如图甲),若在右侧距离中点5格处挂上3个钩码时,小婵应将剩余的钩码挂在左侧离中点 格处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小科根据多次实验总结出杠杆平衡的条件为: ,试判断:按照图乙方式在B点施力使得杠杆平衡时,此时测力计的读数 2.5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1)右(2)3(3)F1L1=F2L2;大于【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分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较轻的一侧调节;(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即可;(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解答。根据图片分析B点拉力对应动力臂的变化,再根据平衡条件判断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杠杆的左端下斜,右端上翘,则右端较轻,故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设一个钩码重为G,一格为L,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则有3G×5L=5G×nL,解得:n=3;故可在左端第3格处挂5个钩码;(3)小科根据多次实验总结出杠杆平衡的条件为:F1L1=F2L2;按照图乙方式在B点施力使得杠杆平衡时, 此时动力臂变短,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即大于2.5N。26.(2024九上·温州月考)小科用图甲所示电路来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部分器材的规格已标明)。(1)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时,小科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2V,则接下来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填“左”或“右”)移动。(2)小科进行了六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在图像中描点连线,得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记录的数据和图像可知: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W;②实验中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为____(填字母)。A.5Ω 2A B.10Ω 2A C.20Ω 1A D.30Ω 1A【答案】(1)右(2)D【知识点】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解析】【分析】(1)将电压表的示数与灯泡的额定电压比较,从而确定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再根据U总=UL+U变分析变阻器的电压变化,最后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即可;(2)①根据乙图确定灯泡的额定电流,然后根据P=UI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②根据图乙确定电路的最小电流和对应电压表的示数,然后根据U变=U总-UL计算变阻器的电压,最后根据计算变阻器接入的最大阻值即可。【解答】(1)因为2V<2.5V,所以电压表的示数要增大。根据U总=UL+U变可知,变阻器的电压要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的电压规律可知,此时变阻器的阻值要减小,即滑片向右移动;(2)①根据乙图可知,灯泡电压为2.5V时对应的电流为0.3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3A=0.75W;②根据乙图可知,最小电流为0.1A,此时电压表示数为0.5V;则此时变阻器的电压为:U变=U总-UL=3V-0.5V=2.5V;则变阻器接入的最大阻值为:;故选D。27.(2024九上·温州月考)如图甲所示为某型号室内加热器,有高温和低温两个档位,额定电压为220V,高温挡和低温挡的额定功率分别为2200W和1000W,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求:(1)当开关、均闭合时,电加热器处于 (选填“高温挡”或“低温挡”);(2)电阻丝的阻值;(3)在额定电压下,使用高温挡工作1h,电加热器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则表盘转动多少转?【答案】(1)高温档(2)解: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R1工作,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电加热器处于低温挡;则电热丝R1的阻值:。(3)解:在额定电压下,使用高温挡档工作1h,电加热器消耗的电能:W=P高t=2200W×1×3600s=7.92×106J=2.2kW·h;则表盘转动的圈数:。【知识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 (1)由图2可知,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R1、R2并联,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R1工作;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可知高温挡和低温挡的电路连接;(2)根据低温挡功率和可求出电热丝R1的阻值;(3)根据W=Pt求使用高温挡工作1h电加热器消耗的电能;再根据n=W×n表r/kW·h计算表盘转动的圈数。【解答】 (1)由图2可知,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R1、R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由可知,电路中的总功率最大,电加热器处于高温档。28.(2024九上·温州月考)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图二C点时溶液中溶质有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1)减小(2)NaCl、HCl(3)解:由图象可知,恰好酸碱中和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是20g,设20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HCl+NaOH═NaCl+H2O36.5 40x 20g×4%;解得:x=0.73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解析】【分析】 (1)根据故一分析溶液的pH的变化规律;(2)根据图二确定C点时的反应进度,结合反应产物解答;(3)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 (1)由图象可知,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2)图二表示C点时,溶液的温度从B点开始降低,所以此时的稀盐酸过量,溶液的溶质是NaCl、HCl。29.(2024九上·温州月考)在拓展课堂上,小泉同学模拟某建筑工地上拉动工件的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他用该滑轮组在4秒内将一个重为100牛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2米。人的拉力为18牛,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1)图中滑轮 (填“A”或“B”)是动滑轮。(2)求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3)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1)B(2)解:由图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2,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绳=ns物=2×2m=4m,人的拉力所做的功:W总=Fs绳=18N×4m=72J,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3)解:因为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0.35G=0.35×100N=35N;因为物体水平匀速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拉=f=35N,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有用=fs物=35N×2m=70J,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机械效率的计算【解析】【分析】(1)跟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为动滑轮,固定不动的滑轮为定滑轮;(2)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绳=ns物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人的拉力所做的功,然后根据求出拉力F做功的功率;(3)根据摩擦力为物重的0.2倍求出摩擦力,因为匀速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利用W=fs求出有用功,再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滑轮A固定不动为定滑轮,B跟随物体一起上下移动,为动滑轮。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第八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2月阶段性测试科学试卷(1-3章)(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第八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2月阶段性测试科学试卷(1-3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