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桥区联盟学校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独立作业(1.1-4.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桥区联盟学校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独立作业(1.1-4.1)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桥区联盟学校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独立作业(1.1-4.1)
1.近期,科研人员在浙江发现一新物种——须女景天(如图)它开黄色的小花,花药红褐色,果实6月成熟。据此判断,该物种属于(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答案】D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 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解答】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新物种开黄色的小花,花药红褐色,果实6月成熟,即新物种有花和果实,属于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D。
2.长江鲟(如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物种,生活在长江,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由此可以判断该物种为(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 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 中华鲟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卵生,因此属于鱼类。
故答案为:A。
3.小明在记录一些长度的测量结果时,忘记了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
A.物理书的长是2.25 B.一支圆铅笔的直径是7.1
C.茶杯的高度是9.0 D.黑板的宽是1.28
【答案】C
【知识点】物理量的单位
【解析】【分析】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 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书的长度略大于18cm,在22.5cm=2.25d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食指的宽度在1cm左右,铅笔的直径略小于1cm,在0.71cm=7.1m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茶杯的高度略小于10cm,在9.5cm左右。故C符合实际;
D、黑板的宽度在1.28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C。
4.如表所示为某同学对甲、乙两支温度计的部分结构及测量情况的对比。当乙的示数为时,甲的示数为(  )
温度计 刻度尺 刻度 温度计示数对比(℃)
环境① 环境② 环境③
甲 均匀 准确 80 20 ?
乙 均匀 不准确 78 14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 先确定不准确的温度计每格代表的真实温度,再根据要求的不准确温度与某一参考不准确温度之间有多少格,得出要求的不准确温度与某一参考不准确温度之间的真实温度差,最后把某一参考不准确温度对应的真实温度与真实温度差相加(减)即得到该不准确温度对应的真实温度。
【解答】已知甲温度计示数为20℃时,乙温度计示数为14℃;甲温度计示数为80℃时,乙温度计示数为78℃;甲温度计准确,乙温度计不准确,但甲和乙温度计刻度都均匀,说明乙温度计上标注14℃到78℃之间有78-14=64格,则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
乙温度计示数为-2℃时,该位置与乙温度计上示数为14℃之间的真实温度差为
则乙温度计示数为-2℃所代表的真实温度为
20℃-15℃=5℃
故答案为:B。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 D.滴加液体
【答案】B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否则易发生火灾,要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示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正确;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试管口斜向上,并且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图示操作错误;
D、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进而污染药品,图示操作错误。
故答案为:B。
6.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0时22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11年
B.太阳耀斑是太阳最剧烈的活动现象之一
C.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是色球层、光球层和日冕层
D.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 太阳活动周期是太阳黑子数及其它现象的准周期变化。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
【解答】 A、太阳活动周期是太阳黑子数及其它现象的准周期变化,约为11年,不符合题意。
B、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不符合题意。
C、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符合题意。
D、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有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下列“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鸟类有些骨骼中空以减轻体重
B.鲸鱼的肺进化成鳃后已适应水生生活
C.鱼的流线型身体可以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
D.蜥蜴体表有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散失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如身体分节可以促使躯体运动灵活,转向方便;两侧对称体型有助于动物的定向运动。
【解答】A、鸟类有些骨骼中空以减轻体重,适于飞行,不符合题意。
B、鲸鱼适应水生生活,用肺呼吸体现生物适应陆生环境,用肺呼吸一般为陆生生物,不能体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符合题意。
C、鱼的流线型的身体可以减少运动时的阻力,不符合题意。
D、 蜥蜴体表有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散失 ,体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小科对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常见实验操作;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经纬网
【解析】【分析】 根据实验室量取液体知识可知;根据地球仪的特点可知;根据动物的分类知识可知。
【解答】 A、实验室能准确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必须标有刻度线及具体的小刻度,蒸发皿没有刻度线,故A有科学性错误;
B、加热的玻璃仪器由试管和烧杯,故B没有科学性错误;
C、地球仪上可以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这就是经纬线,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这就是经纬网,可以精确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故C没有科学性错误;
D、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微生物等,按两界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动物又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故D没有科学性错误。
故答案为:A。
9.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星系运动模型说法错误的是(  )
A.气球上的小圆点用来模拟星系
B.给气球充气是在模拟宇宙的膨胀
C.通过该模型可以展示星系是在运动的
D.通过该模型可以帮助理解星系是如何运动的
【答案】D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 系是由许多天体如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星系运动是指星系内部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运动。星系运动的特点主要有星系内部的天体彼此之间都有引力作用、星系内的天体都具有自转和公转运动、星系退行等。
【解答】A. 用气球做星系运动的模拟实验,用画的小圆点模拟宇宙中的星系,故A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用来模拟宇宙膨胀,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导致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变大,说明星系之间的距离在变大,说明星系是在运动的,C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充气时气球以球状胀大,可以证明星系的退行,但不能确定星系是如何自转和公转的,所以不能确定星系是如何运动的,D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2024七上·海曙期末)下列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系的主要质量集中在八大行星上
B.太阳系中类似地月系的天体层次只有一个
C.大部分小行星位于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
D.太阳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太阳又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和数以亿计的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它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也是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
【解答】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99.8%以上都集中在太阳上;目前观测到的类似地月系的天体系统还有冥王星系;大部分小行星位于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太阳黑子是一些发光的温度较低的区域,并不是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故答案为:C。
11.许多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概念间逻辑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绿叶与叶绿体属于并列关系
B.生物与动物属于包含关系
C.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属于交叉关系
D.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属于包含关系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根据概念间逻辑关系解答。
【解答】 A、植物绿叶与叶绿体属于包含关系,A错误。
B、生物与动物属于包含关系 ,B正确。
C、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属于并列关系 ,C错误。
D、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属于并列关系 ,D错误。
故答案为:B。
12.(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8章星空世界单元试卷)该图中①、②、③、④四幅图分别表示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名称依次是(  )
A.①银河系 ②河外星系 ③太阳系 ④地月系
B.①总星系 ②银河系 ③太阳系 ④地月系
C.①总星系 ②银河系 ③河外星系 ④地月系
D.①地月系 ②太阳系 ③银河系 ④总星系
【答案】B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太阳又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和数以亿计的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它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级别的天体系统,也是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
【解答】结合分析和读图可知, ①总星系 ②银河系 ③太阳系 ④地月系,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如图为2024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BEBINCA)的部分移动轨迹,箭头代表移动方向。如表所示为在9月13日贝碧嘉移动的经纬度数据。请你判断在这段时间贝碧嘉位于(  )
时间 0时 1时 2时 4时 5时
经纬度 26.2°N125.3°E 26.3°N125.2°E 26.4°N125.1°E 26.5°N124.9°E 26.6°N124.8°E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答】 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表可得,在这段时间内卡努向西北方向移动,位于①段。
故答案为:A。
14.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经线的形状是半圆弧,纬线的形状是圆圈
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经线长度相等,纬线长度不等
D.所有的纬线都平行,所有的经线也都平行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解答】 A、经线的形状是半圆,纬线的形状是圆圈,不符合题意。
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不符合题意。
C、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的长度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D、所有的纬线都平行,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2020七上·温州月考)地球仪上长度最长的纬线是(  )
A.南回归线 B.本初子午线 C.赤道 D.北极圈
【答案】C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
【解析】【分析】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
【解答】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其长度是4万千米。
故选:C。
16.(2019七上·萧山期末)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
(2)经度向西增加是西经,向东增加是东经;纬度向北增加是北纬,向南增加是南纬。
【解答】A、该点处于西经30°和南纬30°,故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符合题意。
B、该点处于0°经线和0°纬线,故位于东半球和赤道位置,不符合题意。
C、该点处于东经30°和北纬20°,故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不符合题意。
D、该点处于西经10°和南纬40°,故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7.关于参照物的选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不动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
C.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但必须有利于问题的研究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地面或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但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应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
【解答】 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不一定是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是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8.如图,在校运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从起跑线同时起跑,若按各自跑道,同时到达a线处,则三人运动快慢情况是(  )
A.甲最快 B.乙最快 C.丙最快 D.一样快
【答案】C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 (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解答】 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人从起跑线同时起跑,若同时到达a线处,所用时间相同,甲通过的路程最短,丙通过的路程最长,所以三人运动快慢情况是丙最快、乙次之、甲最慢。
故答案为:C。
19.如图所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距离天和核心舱19m,正以相对核心舱的速度向核心舱匀速直线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95s后天舟六号到达天和核心舱
B.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是静止的
C.天舟六号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
D.地面上人观察两者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 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解答】 A、天舟六号到达天和核心舱 所用时间等于95/0.2 s=95s.,故A正确;
B、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天舟六号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两个物体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如果地面上人 以地面或者观察者自己作为参照物,则二者都做圆周运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0.小金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金说:“我的橡胶球弹性比你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金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A.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
D.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静止释放,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 物体受外力作用变形后,除去作用力时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做弹性。将每一个方案仔细分析,找出能证实皮球的弹性的方案即可。
【解答】 A、两球向墙掷去,两球反弹的大小与用力的大小有关,不能根据反弹时离墙的距离区分它们弹性的大小,故A不合理;
B、球的硬度不能决定弹性的大小,故B不合理;
C、把两球向地面掷下,小球反弹的高度与用力的大小有关,故C不合理;
D、两球从离地等高处由静止下落,除了球自身所受到的重力,不受其它作用力,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故D合理。
故答案为:D。
21.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各种仪器和测量工具。
(1)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量取10mL液体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写字母序号)。
(2)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   (填写仪器名称)。
(3)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小科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后,忘记甩几下,就直接给同桌小明测量体温,最后结果如图Ⅰ所示,此时的温度是否为小明的体温值:   (填“是”“不是”或“无法确定”)。
【答案】(1)A和G
(2)试管
(3)热胀冷缩;无法确定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常用仪器的名称;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解答该题。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读数时先明确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液面位置读数。
【解答】 (1)量取10mL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和胶头滴管即A和G;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
(3) 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小科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如图A,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小科的体温为 37.8℃;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因为体温度计有特殊的缩口,使水银只上不下,所以无法确定此时的温度是否为小明的体温值 。
22.根据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认为图甲是植物细胞,理由是   。
(2)图中结构②的功能是   。
(3)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在   。
(4)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四个视野,按照先后看到的顺序依次是   。
【答案】(1)甲细胞中有液泡或细胞壁或叶绿体
(2)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核(或④)
(4)BDAC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解答】(1)甲图结构比乙图多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所以甲图表示植物细胞。
(2) 图中结构②即细胞膜的功能是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 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在细胞核即④ ;
(4) 图丙是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四个视野,按照先后看到的顺序依次是B物像位于视野的左方,将玻片向左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得到物像D;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得到物像A;调节细准焦螺旋,得到清晰的物像C。因此,先后看到的顺序依次是:BDAC。
23.下图是双休日小M、小P、小Q参观动物园的下午2点时,显示三人的共享位置,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是动物园平面图。若小M和小Q在地图上的距离是8.0厘米,则他们的实地距离是   米。
(2)图甲中,动物园的地势比较高的位置是   (填“南”“北”或“无法确定”),理由是   。
(3)图乙是小Q同学使用手机导航时,在横屏状态下显示的地图,但明显缺少一个方向标,请你在图中虚线框内画上方向标:   。
【答案】(1)80
(2)北;河流中水流自北向南
(3)
【知识点】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解析】【分析】 (1)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2)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
【解答】 (1)图中的比例尺是1:1000,若小M和小Q在地图中的距离是8.0厘米,则他们的实际距离是8.0厘米×1000=80米。
(2)图甲中,动物园的地势比较高的位置是北,因为河流中水流自北向南,水往低处流,南方地势较低。
(3)图乙是用图甲复制的,指向标应水平向左。
24.读下边的恒星质量与其寿命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   。
(2)描述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一般关系:   。
(3)若某恒星的质量为太阳的1.5倍,根据图分析它的寿命约为   年。
【答案】(1)质量
(2)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
(3)50亿
【知识点】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 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关系主要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可知。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一般关系主要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寿命增加或减少的趋势。
【解答】 (1)由图可得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质量。
(2)恒星的质量与其寿命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由图可得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
(3) 从图上可以大致判定,质量为太阳质量1.5倍的恒星,大约能够存在50亿年左右。
25.某一农场内的动植物有葡萄、甘蔗、牛蛙、羊、鱼、蚱蜢。用甘蔗叶喂羊,羊粪作为植物的肥料。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a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P 1b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 2a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Q 2b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终身不变…………3 3a体温恒定,外被羽毛…………R 3b体温恒定,体表披毛…………S
(1)小科将牛蛙、羊、鱼、蚱蜢四种动物进行分类,他把牛蛙、羊、鱼分为一类,蚱蜢分为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2)羊的生殖和哺育特点是   。
(3)小科同学为该生态农场内的四种生物P、Q、R、S编了一个检索表。这些生物中有一个是牛蛙,则它是   。(填P、Q、R、S)
【答案】(1)有无脊椎骨
(2)胎生、哺乳
(3)Q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生物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时,一般把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等作为依据。
【解答】(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类。所以小科将牛蛙、羊、鱼、蚱蜢四种动物进行分类,他把牛蛙、羊、鱼分为一类,蚱蜢分为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由脊椎骨。
(2)羊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3) 牛蛙属于两栖动物, 有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的特点, 用P、Q、R、S编了一个检索表(如图),这些生物中有一个是牛蛙则它是Q。
26.如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
(1)兔子与狼的种间关系是   。
(2)写出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两个非生物因素:   。
(3)写出一条最短的食物链:   。
【答案】(1)捕食
(2)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3)草→兔子→老鹰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1) 兔子与狼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因为兔子是狼的食物之一;
(2)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最短的食物链为草→兔子→老鹰。
27.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地球仪、制作地球仪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
(1)【认识】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请说出一点相关证据支持这个观点:   。
(2)【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尝试将家乡杭州标注在地球仪模型上,杭州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杭州的经纬度为   。
(3)【评价】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自制地球仪模型的评价量表。
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
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66.5° 倾斜度偏差较大 没有倾斜
如图丙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中的“经纬线”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说出判断理由。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及判断理由
经纬线    
【答案】(1)远去船只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2)北纬30°东经120°
(3)合格、经线表示错误
【知识点】经纬网;地球仪模型
【解析】【分析】 在地球仪表面的地理事物有赤道、极点、经线和纬线等,其中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极点是指地轴与地球最北端和最南端的交点,经线是指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弧线,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日。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解答】 (1) 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请说出一点相关证据支持这个观点 :比如远去船只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2)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乙,可判断杭州的经纬度为(30°N,120°E)。
(3)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按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制作图中的地球仪主要步骤:准备材料和工具、确定赤道和两极的位置、然后绘制经纬线、再制作地球仪支架、最后安装地球仪。在制作地球仪的过程中应注意①手绘圆圈表示的是纬线,②地轴和底座保持倾斜,③纬线要相互平行,④赤道到南北极距离一样长。制作的简易地球仪,将地轴与水平面的夹角调整为66.5°,经线应连接南北两极。所以作品等级为合格,因为经线表示错误。
28.小科到超市里去买生拌菜,想要加点黄瓜。买菜阿姨说:制作生拌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于是小科在网上搜索资料显示: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小科设计了实验作如下探究:
①淀粉碘溶液配制:取1克淀粉,加入100mL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mL碘酒溶液。
②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mL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mL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
③取等量蓝色淀粉碘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A、B两溶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
④实验现象记录表中。
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锥形瓶 淀粉碘溶液十青椒和黄瓜混合汁 蓝色不消褪
B锥形瓶 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蒸馏水 蓝色褪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   。
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 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 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
(2)在步骤②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   。
(3)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C分解了的实验现象是   。
【答案】(1)A、B
(2)使它们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度、混合均匀等合理答案均给分)
(3)蓝色不消褪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通过对比实验来研究黄瓜能破坏蔬菜中的维生素C.利用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探究.由于是对比实验,作为对比实验时一定注意控制好变量,如果应该控制的不变的量不一样时,就会影响到测定结果。
【解答】 (1)控制变量必须保证一个变量,其他条件相同,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现象的不同是由此因素引起的。
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维生素含量受到影响,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滴入液体体积的不同,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也不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对实验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AB。
(2)步骤二: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在步骤二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使混合液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度.
(3)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蒸馏水,实验现象蓝色褪去,说明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在淀粉碘溶液+青椒和黄瓜混合汁实验中,由于黄瓜能破坏蔬菜中的维生素C,因此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C分解了的实验现象是蓝色不消褪。
29.小科在探究“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的实验中:制作了如图甲大小不同的两种纸锥。用刻度尺和频闪摄像机记录了整个过程,拍摄了如图乙的频闪照片,已知摄像机每隔0.5秒拍摄一次。
(1)若想纸锥下落慢点,最好选择图甲中的   (填“大”或“小”)纸锥。
(2)纸锥从A到D的运动过程是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   。
(3)若纸锥从E到F的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则这个过程中的速度为   。
【答案】(1)大
(2)变速;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3)0.4m/s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要得到速度,需测量路程和时间,就是下落的高度和时间,据此确定实验器材;大纸锥下落时受到的阻力大,下落较慢;比较纸锥从A到D的过程中,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进而做出判断。
【解答】(1)大纸锥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大,下落较慢,故若想纸锥下落慢点,最好选择图甲中的大纸锥进行测量。
(2)由图可知,从A到D纸锥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纸锥从A到D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
(3) 若纸锥从E到F的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下落距离等于0.2m,所用时间等于0.5s,所以速度等于0.4 m/s 。
30.伽利略在参加比萨教堂活动时,注意到教堂里的一盏悬灯在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摆动。对悬灯进行仔细观察研究,发现了单摆的运动规律。小科在该故事的启发下,决定对单摆运动进行研究。他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了一个小球做成如图所示的单摆,观察单摆摆动的过程。他发现小球每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似乎相同,于是他开始研究在摆动角度α不变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作出以下几个猜想:
猜想1: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可能与小球的质量(m)有关
猜想2: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可能与线的长度(L)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科准备了细线,秒表和几个质量已知的小球及刻度尺。小科在不同条件下测出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
序号 小球质量m/g 线的长度L/cm 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s
① 30 120 2.2
② 40 120 2.2
③ 50 120 2.2
④ 50 90 1.9
⑤ 50 60 1.5
(1)通过对序号为①②③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   。
(2)通过对序号   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线的长度L有关。
(3)小科发现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为此他作出以下猜想   。
【答案】(1)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与小球质量无关
(2)③④⑤
(3)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时间可能与摆动角度α有关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 实验中出现多个变量,所以我们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
【解答】(1) 通过对序号为①②③的数据进行分析,改变小球质量,但是 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不变,可得出结论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与小球质量无关。
(2) ③④⑤线的长度L改变, 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改变,所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线的长度L有关。
(3)图中还标注了一个摆动角度α,所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时间可能与摆动角度α有关。
31.如图是太阳系行星大小情况对比模型图。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模型中涉及的三类天体:   
(2)推理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下表是关于太阳系中部分行星的信息,据表推理可得出(  )
行星 直径(千米) 与太阳平均距离(千米) 自转周期(以地球“天”) 公转周期(以地球“年”)
水星 4878 58 59 0.24
金星 12104 108 243 0.62
地球 12756 150 1 1
火星 6794 228 1.03 1.9
A.体积越大的行星,其自转周期越长
B.距太阳越远的行星,其自转周期越长
C.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长
D.距太阳越远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长
(3)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光的传播速度约为,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时间为   。
【答案】(1)恒星、行星、卫星
(2)D
(3)500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按照它们的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它们分为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和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三类。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解答】 (1)模型中涉及的三类天体:由恒星(比如太阳),行星(比如地球),卫星(比如月球);
(2) AC.根据表格信息,四个行星中地球的体积最大,但地球不是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最长的行星,AC错误。
BD.随着距离太阳越来越远,行星公转的周期逐渐变长,自转周期没有逐渐变长,D正确,B错误。
故选:D。
(3)由知道,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所需时间
32.虞美人和罂粟外形相似,为帮助大家分辨两种植物,小科整理归纳了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
植物名称 虞美人 罂粟
茎 细弱有绒毛 壮实光滑
叶 叶边呈分裂状,叶较窄 叶边不分裂,呈锯齿状
花 花瓣多为4片,边缘平滑不开裂 花瓣有重瓣,边缘会开裂
果实 上有绒毛 外表较光滑
(1)虞美人和罂粟都是“罂粟属”的植物,但它们属于不同的   (填“科”或“种”),所以还有许多不同。
(2)如图为罂粟和虞美人的照片,据表信息可判断   (填“甲”或“乙”)植物是罂粟,判断的依据是   。


【答案】(1)种
(2)乙;甲中茎有绒毛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吸毒危害极大,对本人、他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
【解答】 (1)虞美人和罂粟花同属罂粟科罂粟属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它们属于不同的种,花的生长、开花习性都比较接近,形态上也较相似,故常被人混淆。
(2)可从以下三点区分虞美人和罂粟花:
①虞美人全株被有明显的茸毛、有乳汁、茎细长,分枝多而纤细;而罂粟花全株被白粉,茎粗壮,分枝少。
②虞美人的花瓣多为薄薄的4片,两大两小,花色有深红、紫红、洋红、粉红、白等,有时为复色花朵小,花径5~6厘米;而罂粟花的花瓣较厚,且多为半重瓣或重瓣,花色多为红色,花朵较大,花径约10厘米。
③虞美人的蒴果呈截顶球形,种子肾形;而罂粟花的蒴果呈球形或椭圆形,种子小而多,果实中含吗啡和其他生物碱。
因此据表信息可判断乙植物是罂粟。
33.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导航,电子地图已成为出行的可靠帮手。小科同学打开手机地图查询西湖名胜风景区及周边信息。截屏了两幅地图,请根据地图来回答问题。
(1)手机屏幕从图甲变成图乙,小科同学的操作是   (填“放大”或“缩小”)比例尺,你的判断依据是   。
(2)科技改变生活,请写出一点使用电子地图的优点:   。
(3)如图丙所示,小科选择骑共享自行车从六和塔到雷峰塔,导航提示共5km,约30分钟,求小科骑行的速度。
【答案】(1)缩小;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甲图表示的范围更小,描述的内容更详细。
(2)可随意改变比例尺大小。可快速选择最佳出行路线。能随时查找周边的景点和美食服务点。
(3)v=s/t=5km/0.5h=10km/h(=2.8m/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有三种形式,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解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图幅不变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手机屏幕从图甲变成图乙要缩小比例尺,因为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甲图表示的范围更小,描述的内容更详细。
(2)结合所学知识,电子地图具有信息量大、更新较快、内容存储量大、比例尺可放大或缩小等优点。 可快速选择最佳出行路线。能随时查找周边的景点和美食服务点。
(3) 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34. 一辆电动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一时间图图像如图甲所示:
(1)求小车在0~5s运动的路程。
(2)请在图乙中画出它的路程一时间图像。
(3)求出小车0~12s的平均速度。(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s=vt=2m/s×5s=10m
(2)
(3)所以通过的总路程为:s=10m+6m=16m,平均速度为v=s/t=16m/12s=1.33m/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
【解析】【分析】(1)由图甲可知小车在0~5s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小车在0~5s运动的路程;
(2)由图可知小车在0~10s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小车在0~10s运动的路程,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s-t图像中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据此作图;
(3)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1 / 1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桥区联盟学校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独立作业(1.1-4.1)
1.近期,科研人员在浙江发现一新物种——须女景天(如图)它开黄色的小花,花药红褐色,果实6月成熟。据此判断,该物种属于(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长江鲟(如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物种,生活在长江,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由此可以判断该物种为(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3.小明在记录一些长度的测量结果时,忘记了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
A.物理书的长是2.25 B.一支圆铅笔的直径是7.1
C.茶杯的高度是9.0 D.黑板的宽是1.28
4.如表所示为某同学对甲、乙两支温度计的部分结构及测量情况的对比。当乙的示数为时,甲的示数为(  )
温度计 刻度尺 刻度 温度计示数对比(℃)
环境① 环境② 环境③
甲 均匀 准确 80 20 ?
乙 均匀 不准确 78 14
A. B. C. D.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 D.滴加液体
6.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0时22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11年
B.太阳耀斑是太阳最剧烈的活动现象之一
C.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是色球层、光球层和日冕层
D.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
7.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有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下列“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鸟类有些骨骼中空以减轻体重
B.鲸鱼的肺进化成鳃后已适应水生生活
C.鱼的流线型身体可以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
D.蜥蜴体表有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散失
8.小科对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B.
C. D.
9.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星系运动模型说法错误的是(  )
A.气球上的小圆点用来模拟星系
B.给气球充气是在模拟宇宙的膨胀
C.通过该模型可以展示星系是在运动的
D.通过该模型可以帮助理解星系是如何运动的
10.(2024七上·海曙期末)下列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系的主要质量集中在八大行星上
B.太阳系中类似地月系的天体层次只有一个
C.大部分小行星位于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
D.太阳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11.许多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概念间逻辑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绿叶与叶绿体属于并列关系
B.生物与动物属于包含关系
C.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属于交叉关系
D.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属于包含关系
12.(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第8章星空世界单元试卷)该图中①、②、③、④四幅图分别表示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名称依次是(  )
A.①银河系 ②河外星系 ③太阳系 ④地月系
B.①总星系 ②银河系 ③太阳系 ④地月系
C.①总星系 ②银河系 ③河外星系 ④地月系
D.①地月系 ②太阳系 ③银河系 ④总星系
13.如图为2024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BEBINCA)的部分移动轨迹,箭头代表移动方向。如表所示为在9月13日贝碧嘉移动的经纬度数据。请你判断在这段时间贝碧嘉位于(  )
时间 0时 1时 2时 4时 5时
经纬度 26.2°N125.3°E 26.3°N125.2°E 26.4°N125.1°E 26.5°N124.9°E 26.6°N124.8°E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经线的形状是半圆弧,纬线的形状是圆圈
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经线长度相等,纬线长度不等
D.所有的纬线都平行,所有的经线也都平行
15.(2020七上·温州月考)地球仪上长度最长的纬线是(  )
A.南回归线 B.本初子午线 C.赤道 D.北极圈
16.(2019七上·萧山期末)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
A. B.
C. D.
17.关于参照物的选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不动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
C.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但必须有利于问题的研究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地面或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18.如图,在校运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从起跑线同时起跑,若按各自跑道,同时到达a线处,则三人运动快慢情况是(  )
A.甲最快 B.乙最快 C.丙最快 D.一样快
19.如图所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距离天和核心舱19m,正以相对核心舱的速度向核心舱匀速直线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95s后天舟六号到达天和核心舱
B.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是静止的
C.天舟六号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
D.地面上人观察两者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0.小金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金说:“我的橡胶球弹性比你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金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A.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
D.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静止释放,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
21.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各种仪器和测量工具。
(1)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量取10mL液体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写字母序号)。
(2)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   (填写仪器名称)。
(3)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小科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后,忘记甩几下,就直接给同桌小明测量体温,最后结果如图Ⅰ所示,此时的温度是否为小明的体温值:   (填“是”“不是”或“无法确定”)。
22.根据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认为图甲是植物细胞,理由是   。
(2)图中结构②的功能是   。
(3)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在   。
(4)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四个视野,按照先后看到的顺序依次是   。
23.下图是双休日小M、小P、小Q参观动物园的下午2点时,显示三人的共享位置,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是动物园平面图。若小M和小Q在地图上的距离是8.0厘米,则他们的实地距离是   米。
(2)图甲中,动物园的地势比较高的位置是   (填“南”“北”或“无法确定”),理由是   。
(3)图乙是小Q同学使用手机导航时,在横屏状态下显示的地图,但明显缺少一个方向标,请你在图中虚线框内画上方向标:   。
24.读下边的恒星质量与其寿命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   。
(2)描述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一般关系:   。
(3)若某恒星的质量为太阳的1.5倍,根据图分析它的寿命约为   年。
25.某一农场内的动植物有葡萄、甘蔗、牛蛙、羊、鱼、蚱蜢。用甘蔗叶喂羊,羊粪作为植物的肥料。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a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P 1b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 2a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Q 2b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终身不变…………3 3a体温恒定,外被羽毛…………R 3b体温恒定,体表披毛…………S
(1)小科将牛蛙、羊、鱼、蚱蜢四种动物进行分类,他把牛蛙、羊、鱼分为一类,蚱蜢分为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2)羊的生殖和哺育特点是   。
(3)小科同学为该生态农场内的四种生物P、Q、R、S编了一个检索表。这些生物中有一个是牛蛙,则它是   。(填P、Q、R、S)
26.如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
(1)兔子与狼的种间关系是   。
(2)写出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两个非生物因素:   。
(3)写出一条最短的食物链:   。
27.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地球仪、制作地球仪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
(1)【认识】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请说出一点相关证据支持这个观点:   。
(2)【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尝试将家乡杭州标注在地球仪模型上,杭州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杭州的经纬度为   。
(3)【评价】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自制地球仪模型的评价量表。
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
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66.5° 倾斜度偏差较大 没有倾斜
如图丙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中的“经纬线”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说出判断理由。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及判断理由
经纬线    
28.小科到超市里去买生拌菜,想要加点黄瓜。买菜阿姨说:制作生拌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于是小科在网上搜索资料显示: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小科设计了实验作如下探究:
①淀粉碘溶液配制:取1克淀粉,加入100mL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mL碘酒溶液。
②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mL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mL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
③取等量蓝色淀粉碘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A、B两溶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
④实验现象记录表中。
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锥形瓶 淀粉碘溶液十青椒和黄瓜混合汁 蓝色不消褪
B锥形瓶 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蒸馏水 蓝色褪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   。
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 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 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
(2)在步骤②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   。
(3)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C分解了的实验现象是   。
29.小科在探究“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的实验中:制作了如图甲大小不同的两种纸锥。用刻度尺和频闪摄像机记录了整个过程,拍摄了如图乙的频闪照片,已知摄像机每隔0.5秒拍摄一次。
(1)若想纸锥下落慢点,最好选择图甲中的   (填“大”或“小”)纸锥。
(2)纸锥从A到D的运动过程是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   。
(3)若纸锥从E到F的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则这个过程中的速度为   。
30.伽利略在参加比萨教堂活动时,注意到教堂里的一盏悬灯在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摆动。对悬灯进行仔细观察研究,发现了单摆的运动规律。小科在该故事的启发下,决定对单摆运动进行研究。他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了一个小球做成如图所示的单摆,观察单摆摆动的过程。他发现小球每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似乎相同,于是他开始研究在摆动角度α不变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作出以下几个猜想:
猜想1: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可能与小球的质量(m)有关
猜想2: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可能与线的长度(L)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科准备了细线,秒表和几个质量已知的小球及刻度尺。小科在不同条件下测出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
序号 小球质量m/g 线的长度L/cm 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s
① 30 120 2.2
② 40 120 2.2
③ 50 120 2.2
④ 50 90 1.9
⑤ 50 60 1.5
(1)通过对序号为①②③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   。
(2)通过对序号   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线的长度L有关。
(3)小科发现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为此他作出以下猜想   。
31.如图是太阳系行星大小情况对比模型图。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模型中涉及的三类天体:   
(2)推理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下表是关于太阳系中部分行星的信息,据表推理可得出(  )
行星 直径(千米) 与太阳平均距离(千米) 自转周期(以地球“天”) 公转周期(以地球“年”)
水星 4878 58 59 0.24
金星 12104 108 243 0.62
地球 12756 150 1 1
火星 6794 228 1.03 1.9
A.体积越大的行星,其自转周期越长
B.距太阳越远的行星,其自转周期越长
C.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长
D.距太阳越远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长
(3)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光的传播速度约为,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时间为   。
32.虞美人和罂粟外形相似,为帮助大家分辨两种植物,小科整理归纳了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
植物名称 虞美人 罂粟
茎 细弱有绒毛 壮实光滑
叶 叶边呈分裂状,叶较窄 叶边不分裂,呈锯齿状
花 花瓣多为4片,边缘平滑不开裂 花瓣有重瓣,边缘会开裂
果实 上有绒毛 外表较光滑
(1)虞美人和罂粟都是“罂粟属”的植物,但它们属于不同的   (填“科”或“种”),所以还有许多不同。
(2)如图为罂粟和虞美人的照片,据表信息可判断   (填“甲”或“乙”)植物是罂粟,判断的依据是   。


33.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导航,电子地图已成为出行的可靠帮手。小科同学打开手机地图查询西湖名胜风景区及周边信息。截屏了两幅地图,请根据地图来回答问题。
(1)手机屏幕从图甲变成图乙,小科同学的操作是   (填“放大”或“缩小”)比例尺,你的判断依据是   。
(2)科技改变生活,请写出一点使用电子地图的优点:   。
(3)如图丙所示,小科选择骑共享自行车从六和塔到雷峰塔,导航提示共5km,约30分钟,求小科骑行的速度。
34. 一辆电动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一时间图图像如图甲所示:
(1)求小车在0~5s运动的路程。
(2)请在图乙中画出它的路程一时间图像。
(3)求出小车0~12s的平均速度。(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 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解答】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新物种开黄色的小花,花药红褐色,果实6月成熟,即新物种有花和果实,属于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D。
2.【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 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 中华鲟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卵生,因此属于鱼类。
故答案为:A。
3.【答案】C
【知识点】物理量的单位
【解析】【分析】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 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书的长度略大于18cm,在22.5cm=2.25d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食指的宽度在1cm左右,铅笔的直径略小于1cm,在0.71cm=7.1m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茶杯的高度略小于10cm,在9.5cm左右。故C符合实际;
D、黑板的宽度在1.28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C。
4.【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 先确定不准确的温度计每格代表的真实温度,再根据要求的不准确温度与某一参考不准确温度之间有多少格,得出要求的不准确温度与某一参考不准确温度之间的真实温度差,最后把某一参考不准确温度对应的真实温度与真实温度差相加(减)即得到该不准确温度对应的真实温度。
【解答】已知甲温度计示数为20℃时,乙温度计示数为14℃;甲温度计示数为80℃时,乙温度计示数为78℃;甲温度计准确,乙温度计不准确,但甲和乙温度计刻度都均匀,说明乙温度计上标注14℃到78℃之间有78-14=64格,则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
乙温度计示数为-2℃时,该位置与乙温度计上示数为14℃之间的真实温度差为
则乙温度计示数为-2℃所代表的真实温度为
20℃-15℃=5℃
故答案为:B。
5.【答案】B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否则易发生火灾,要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示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正确;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试管口斜向上,并且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图示操作错误;
D、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进而污染药品,图示操作错误。
故答案为:B。
6.【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 太阳活动周期是太阳黑子数及其它现象的准周期变化。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
【解答】 A、太阳活动周期是太阳黑子数及其它现象的准周期变化,约为11年,不符合题意。
B、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不符合题意。
C、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符合题意。
D、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如身体分节可以促使躯体运动灵活,转向方便;两侧对称体型有助于动物的定向运动。
【解答】A、鸟类有些骨骼中空以减轻体重,适于飞行,不符合题意。
B、鲸鱼适应水生生活,用肺呼吸体现生物适应陆生环境,用肺呼吸一般为陆生生物,不能体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符合题意。
C、鱼的流线型的身体可以减少运动时的阻力,不符合题意。
D、 蜥蜴体表有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散失 ,体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答案】A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常见实验操作;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经纬网
【解析】【分析】 根据实验室量取液体知识可知;根据地球仪的特点可知;根据动物的分类知识可知。
【解答】 A、实验室能准确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必须标有刻度线及具体的小刻度,蒸发皿没有刻度线,故A有科学性错误;
B、加热的玻璃仪器由试管和烧杯,故B没有科学性错误;
C、地球仪上可以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这就是经纬线,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这就是经纬网,可以精确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故C没有科学性错误;
D、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微生物等,按两界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动物又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故D没有科学性错误。
故答案为:A。
9.【答案】D
【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解析】【分析】 系是由许多天体如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星系运动是指星系内部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运动。星系运动的特点主要有星系内部的天体彼此之间都有引力作用、星系内的天体都具有自转和公转运动、星系退行等。
【解答】A. 用气球做星系运动的模拟实验,用画的小圆点模拟宇宙中的星系,故A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用来模拟宇宙膨胀,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导致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变大,说明星系之间的距离在变大,说明星系是在运动的,C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充气时气球以球状胀大,可以证明星系的退行,但不能确定星系是如何自转和公转的,所以不能确定星系是如何运动的,D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太阳又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和数以亿计的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它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也是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
【解答】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99.8%以上都集中在太阳上;目前观测到的类似地月系的天体系统还有冥王星系;大部分小行星位于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太阳黑子是一些发光的温度较低的区域,并不是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故答案为:C。
11.【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根据概念间逻辑关系解答。
【解答】 A、植物绿叶与叶绿体属于包含关系,A错误。
B、生物与动物属于包含关系 ,B正确。
C、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属于并列关系 ,C错误。
D、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属于并列关系 ,D错误。
故答案为:B。
12.【答案】B
【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太阳又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和数以亿计的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它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级别的天体系统,也是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
【解答】结合分析和读图可知, ①总星系 ②银河系 ③太阳系 ④地月系,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A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解答】 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表可得,在这段时间内卡努向西北方向移动,位于①段。
故答案为:A。
14.【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解答】 A、经线的形状是半圆,纬线的形状是圆圈,不符合题意。
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不符合题意。
C、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的长度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D、所有的纬线都平行,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答案】C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
【解析】【分析】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
【解答】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其长度是4万千米。
故选:C。
16.【答案】A
【知识点】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
(2)经度向西增加是西经,向东增加是东经;纬度向北增加是北纬,向南增加是南纬。
【解答】A、该点处于西经30°和南纬30°,故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符合题意。
B、该点处于0°经线和0°纬线,故位于东半球和赤道位置,不符合题意。
C、该点处于东经30°和北纬20°,故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不符合题意。
D、该点处于西经10°和南纬40°,故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7.【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但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应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
【解答】 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不一定是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是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8.【答案】C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 (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解答】 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人从起跑线同时起跑,若同时到达a线处,所用时间相同,甲通过的路程最短,丙通过的路程最长,所以三人运动快慢情况是丙最快、乙次之、甲最慢。
故答案为:C。
19.【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 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解答】 A、天舟六号到达天和核心舱 所用时间等于95/0.2 s=95s.,故A正确;
B、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天舟六号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两个物体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如果地面上人 以地面或者观察者自己作为参照物,则二者都做圆周运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0.【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 物体受外力作用变形后,除去作用力时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做弹性。将每一个方案仔细分析,找出能证实皮球的弹性的方案即可。
【解答】 A、两球向墙掷去,两球反弹的大小与用力的大小有关,不能根据反弹时离墙的距离区分它们弹性的大小,故A不合理;
B、球的硬度不能决定弹性的大小,故B不合理;
C、把两球向地面掷下,小球反弹的高度与用力的大小有关,故C不合理;
D、两球从离地等高处由静止下落,除了球自身所受到的重力,不受其它作用力,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故D合理。
故答案为:D。
21.【答案】(1)A和G
(2)试管
(3)热胀冷缩;无法确定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常用仪器的名称;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解答该题。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读数时先明确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液面位置读数。
【解答】 (1)量取10mL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和胶头滴管即A和G;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
(3) 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小科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如图A,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小科的体温为 37.8℃;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因为体温度计有特殊的缩口,使水银只上不下,所以无法确定此时的温度是否为小明的体温值 。
22.【答案】(1)甲细胞中有液泡或细胞壁或叶绿体
(2)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核(或④)
(4)BDAC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解答】(1)甲图结构比乙图多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所以甲图表示植物细胞。
(2) 图中结构②即细胞膜的功能是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 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在细胞核即④ ;
(4) 图丙是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四个视野,按照先后看到的顺序依次是B物像位于视野的左方,将玻片向左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得到物像D;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得到物像A;调节细准焦螺旋,得到清晰的物像C。因此,先后看到的顺序依次是:BDAC。
23.【答案】(1)80
(2)北;河流中水流自北向南
(3)
【知识点】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解析】【分析】 (1)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2)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
【解答】 (1)图中的比例尺是1:1000,若小M和小Q在地图中的距离是8.0厘米,则他们的实际距离是8.0厘米×1000=80米。
(2)图甲中,动物园的地势比较高的位置是北,因为河流中水流自北向南,水往低处流,南方地势较低。
(3)图乙是用图甲复制的,指向标应水平向左。
24.【答案】(1)质量
(2)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
(3)50亿
【知识点】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 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关系主要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可知。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一般关系主要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寿命增加或减少的趋势。
【解答】 (1)由图可得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质量。
(2)恒星的质量与其寿命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由图可得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
(3) 从图上可以大致判定,质量为太阳质量1.5倍的恒星,大约能够存在50亿年左右。
25.【答案】(1)有无脊椎骨
(2)胎生、哺乳
(3)Q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生物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时,一般把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等作为依据。
【解答】(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类。所以小科将牛蛙、羊、鱼、蚱蜢四种动物进行分类,他把牛蛙、羊、鱼分为一类,蚱蜢分为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由脊椎骨。
(2)羊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3) 牛蛙属于两栖动物, 有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的特点, 用P、Q、R、S编了一个检索表(如图),这些生物中有一个是牛蛙则它是Q。
26.【答案】(1)捕食
(2)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3)草→兔子→老鹰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1) 兔子与狼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因为兔子是狼的食物之一;
(2)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最短的食物链为草→兔子→老鹰。
27.【答案】(1)远去船只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2)北纬30°东经120°
(3)合格、经线表示错误
【知识点】经纬网;地球仪模型
【解析】【分析】 在地球仪表面的地理事物有赤道、极点、经线和纬线等,其中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极点是指地轴与地球最北端和最南端的交点,经线是指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弧线,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日。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解答】 (1) 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请说出一点相关证据支持这个观点 :比如远去船只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2)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乙,可判断杭州的经纬度为(30°N,120°E)。
(3)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按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制作图中的地球仪主要步骤:准备材料和工具、确定赤道和两极的位置、然后绘制经纬线、再制作地球仪支架、最后安装地球仪。在制作地球仪的过程中应注意①手绘圆圈表示的是纬线,②地轴和底座保持倾斜,③纬线要相互平行,④赤道到南北极距离一样长。制作的简易地球仪,将地轴与水平面的夹角调整为66.5°,经线应连接南北两极。所以作品等级为合格,因为经线表示错误。
28.【答案】(1)A、B
(2)使它们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度、混合均匀等合理答案均给分)
(3)蓝色不消褪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通过对比实验来研究黄瓜能破坏蔬菜中的维生素C.利用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探究.由于是对比实验,作为对比实验时一定注意控制好变量,如果应该控制的不变的量不一样时,就会影响到测定结果。
【解答】 (1)控制变量必须保证一个变量,其他条件相同,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现象的不同是由此因素引起的。
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维生素含量受到影响,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滴入液体体积的不同,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也不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对实验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AB。
(2)步骤二: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在步骤二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使混合液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度.
(3)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蒸馏水,实验现象蓝色褪去,说明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在淀粉碘溶液+青椒和黄瓜混合汁实验中,由于黄瓜能破坏蔬菜中的维生素C,因此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C分解了的实验现象是蓝色不消褪。
29.【答案】(1)大
(2)变速;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3)0.4m/s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要得到速度,需测量路程和时间,就是下落的高度和时间,据此确定实验器材;大纸锥下落时受到的阻力大,下落较慢;比较纸锥从A到D的过程中,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进而做出判断。
【解答】(1)大纸锥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大,下落较慢,故若想纸锥下落慢点,最好选择图甲中的大纸锥进行测量。
(2)由图可知,从A到D纸锥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纸锥从A到D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
(3) 若纸锥从E到F的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下落距离等于0.2m,所用时间等于0.5s,所以速度等于0.4 m/s 。
30.【答案】(1)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与小球质量无关
(2)③④⑤
(3)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时间可能与摆动角度α有关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 实验中出现多个变量,所以我们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
【解答】(1) 通过对序号为①②③的数据进行分析,改变小球质量,但是 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不变,可得出结论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与小球质量无关。
(2) ③④⑤线的长度L改变, 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改变,所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线的长度L有关。
(3)图中还标注了一个摆动角度α,所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时间可能与摆动角度α有关。
31.【答案】(1)恒星、行星、卫星
(2)D
(3)500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按照它们的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它们分为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和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三类。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解答】 (1)模型中涉及的三类天体:由恒星(比如太阳),行星(比如地球),卫星(比如月球);
(2) AC.根据表格信息,四个行星中地球的体积最大,但地球不是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最长的行星,AC错误。
BD.随着距离太阳越来越远,行星公转的周期逐渐变长,自转周期没有逐渐变长,D正确,B错误。
故选:D。
(3)由知道,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所需时间
32.【答案】(1)种
(2)乙;甲中茎有绒毛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吸毒危害极大,对本人、他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
【解答】 (1)虞美人和罂粟花同属罂粟科罂粟属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它们属于不同的种,花的生长、开花习性都比较接近,形态上也较相似,故常被人混淆。
(2)可从以下三点区分虞美人和罂粟花:
①虞美人全株被有明显的茸毛、有乳汁、茎细长,分枝多而纤细;而罂粟花全株被白粉,茎粗壮,分枝少。
②虞美人的花瓣多为薄薄的4片,两大两小,花色有深红、紫红、洋红、粉红、白等,有时为复色花朵小,花径5~6厘米;而罂粟花的花瓣较厚,且多为半重瓣或重瓣,花色多为红色,花朵较大,花径约10厘米。
③虞美人的蒴果呈截顶球形,种子肾形;而罂粟花的蒴果呈球形或椭圆形,种子小而多,果实中含吗啡和其他生物碱。
因此据表信息可判断乙植物是罂粟。
33.【答案】(1)缩小;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甲图表示的范围更小,描述的内容更详细。
(2)可随意改变比例尺大小。可快速选择最佳出行路线。能随时查找周边的景点和美食服务点。
(3)v=s/t=5km/0.5h=10km/h(=2.8m/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有三种形式,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解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图幅不变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手机屏幕从图甲变成图乙要缩小比例尺,因为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甲图表示的范围更小,描述的内容更详细。
(2)结合所学知识,电子地图具有信息量大、更新较快、内容存储量大、比例尺可放大或缩小等优点。 可快速选择最佳出行路线。能随时查找周边的景点和美食服务点。
(3) 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34.【答案】(1)s=vt=2m/s×5s=10m
(2)
(3)所以通过的总路程为:s=10m+6m=16m,平均速度为v=s/t=16m/12s=1.33m/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
【解析】【分析】(1)由图甲可知小车在0~5s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小车在0~5s运动的路程;
(2)由图可知小车在0~10s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小车在0~10s运动的路程,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s-t图像中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据此作图;
(3)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