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1.(2024五上·莲都期末)首先发现月球上的山脉,以及木星的四颗卫星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伽利略 C.钟扬【答案】B【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解析】【分析】伽利略首先发现月球上的环形山、木星的4颗卫星和太阳黑子,以及茫茫银河中的点点繁星。故选B。2.(2024五上·莲都期末)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A.开着的电灯、月亮 B.萤火虫、彩虹 C.点燃的蜡烛、太阳【答案】C【知识点】光源【解析】【分析】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彩虹、镜子、打火机不属于光源;开着的电灯、点燃的蜡烛、太阳、萤火虫、夜光玩具属于光源。所以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C。3.(2024五上·莲都期末)渔民在河里看到一条鱼(见图),他应把渔叉叉向( )。A.b处 B.c处 C.d处【答案】A【知识点】光的折射【解析】【分析】从鱼身上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的位置他应该叉向鱼的下方,即b处。4.(2024五上·莲都期末)科学家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利用了( )原理。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答案】B【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仍然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故选B。5.(2024五上·莲都期末)潜水艇在水下利用潜望镜可以观察到水面上的动静,这说明( )。A.光可以沿曲线传播B.光会发生折射C.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答案】C【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解析】【分析】潜望镜是一种利用光线反射原理所制作的光学仪器,构造与普通地上望远镜相同,将两个平面镜使物光线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潜水艇在水下利用潜望镜可以观察到水面上的动静,这说明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6.(2024五上·莲都期末)下列示意图中,潜望镜的镜片安装正确的是( )。A. B. C.【答案】A【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原理制成的。制作简单的潜望镜最少需要两面平面镜。两面镜子可以让光转两次弯。安装的两面平面镜要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因此潜望镜的镜片安装正确的是A。7.(2024五上·莲都期末)脑的不同区域控制着身体的各个部分,其中主要控制人的基本生命活动(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的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答案】C【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脑干是脑的一个重要区域,主要负责控制身体的基本生命活动,例如呼吸、心跳、血压等。大脑主要与高级的思维、意识和感觉有关,而小脑主要与协调运动和平衡有关。故选C。8.(2024五上·莲都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青少年时期是骨骼、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B.经常参加运动,身体会变得更强壮,免疫力也会增强C.人体中的关节非常多,它们的活动方式是相同的【答案】C【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解析】【分析】A.青少年时期是骨骼、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正确;B.经常参加运动,身体会变得更强壮,免疫力也会增强,正确;C、人体中的关节非常多,它们的活动方式是相同的,错误;各关节活动方式不同,结构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关节既可以屈伸也可以旋转,但是有的关节只能屈伸。9.(2024五上·莲都期末)下列自然现象中,能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A.河水冲刷 B.火山喷发 C.风的侵蚀【答案】B【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地壳的运动【解析】【分析】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可以使地球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如地震、火山,B是正确的选项;AC使地形发生缓慢的变化。10.(2024五上·莲都期末)下列计时工具中,适用于运动会上100米跑比赛的是( )。A.摆钟 B.秒表 C.沙漏【答案】B【知识点】计时工具【解析】【分析】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运动会的100米赛跑中,用的计时工具是秒表。秒表是电子表中的一类。摆钟携带不方便,和沙漏一样都不能更精确的测量时间。11.(2024五上·莲都期末)地球内部结构按从厚到薄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地幔、 。【答案】地核;地壳【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解析】【分析】地壳平均厚度约为5-10公里,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为30-50公里,地的厚度约为2900公里,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整体厚度约3471千米。地球内部结构按从厚到薄的顺序排列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12.(2024五上·莲都期末)地球表面常见的陆地地形多种多样,图中甲的地形是 ,乙的地形是 。从中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答案】盆地;平原;西高东低【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甲的地形四周高中间低是盆地,乙的地形很平坦是平原。中国地形复杂多样,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整体上,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呈现出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这种地势特点对中国的气候、河流分布以及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13.(2024五上·莲都期末)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通过心脏、 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在休息状态下,氧气的需求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答案】血管;减少【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心脏与血管是我们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是依靠心脏和血管。在休息状态下,氧气的需求量减少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14.(2024五上·莲都期末)在远古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答案】天【知识点】计时工具【解析】【分析】时间单位:小时、分、秒、月、旬、周、季度、候、年、日。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昼夜交替,自然形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15.(2024五上·莲都期末)人类曾经根据日影的变化规律发明了一些计时工具,如 ,但用日影来测量时间存在 等问题。【答案】日晷;晚上【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计时工具【解析】【分析】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古时计时工具中有许多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即物体运动的等时性规律。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制作而成的计时工具。日晷的使用受天气状况和昼夜变化等方面的影响,主要在阳光充足的白天使用,阴雨天、夜间都不能使用。16.(2024五上·莲都期末)小科在三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了一个圆形小孔,将卡纸直立在桌上,在第3张卡纸后直立一张未打孔的卡纸作为屏,卡纸之间的间隔约10厘米(见图)。(1)矩形卡纸上打的小孔直径最为合适的是( )。A.0.1 厘米 B.0.5 厘米 C.10厘米(2)图甲中,手电筒的光能直接穿过这些小孔,纸屏上光斑的形状是 。(3)图乙中,2号卡纸向左移动了1厘米,此时光斑会出现在 号卡纸上。(4)请在图3 中画出图甲、图乙中光行进的路线。(5)图乙中,若把2号卡纸换成无孔的玻璃片,光斑会出现在 号卡纸上。(6)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光是沿 传播的。【答案】(1)B(2)圆形(3)2(4)略(5)4(6)直线【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在同种均质物质中,光是以直线传播的,但是遇到不透明物体的时候,会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不能穿过,会产生影子,光在传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1)矩形卡纸上打的小孔直径最为合适的是0.5厘米。0.1厘米的小孔太小,实验现象不明显;10厘米的孔太大,光不容易聚集。(2)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的形状相同,因此,图甲中,手电筒的光能直接穿过这些小孔,纸屏上光斑的形状是圆形。(3)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图乙中,2号卡纸向左移动了1厘米,四块纸板上的小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光斑会出现在2号卡纸上。(4)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图甲的四块纸板上的小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光线会通过小孔继续传播,所以4号卡纸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图乙的四块纸板上的小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光斑会出现在2号卡纸上。(5)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图乙中,若把2号卡纸换成无孔的玻璃片,玻璃片是透明的,光可以传过去,因此光斑会出现在4卡纸上。(6)根据实验可知,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17.(2024五上·莲都期末)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科制作了4个土地模型,探究影响土地侵蚀程度的因素(见图)。(1)实验中,喷水壶喷水模拟的是 ,喷水时需要注意 。(2)选择乙、丁实验,可研究 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影响;选择 实验可研究雨量大小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影响。(3)分析甲、乙两个土地模型的实验现象(见下表),发现 实验中水流运动较快、径流中的泥沙量较多,土地受侵蚀的程度 。这说明 。 甲 乙水流运动 较慢 较快径流中的泥沙量 较少 较多(4)比较4个实验, 实验受到侵蚀的程度最严重,理由是 。(5)小科查阅资料发现黄土高原土壤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在暴雨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请对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降水;高度要一样等(2)有无植被覆盖;甲丙(3)乙;大;相同水流的速度越快,土地更容易受侵蚀(4)乙;乙的雨量和坡度都最大(5)植树造林【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雨量的大小。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与植被有关:无植被覆盖,土地被侵蚀的程度越大。(1)实验中,喷水壶喷水模拟的是降水,喷水时需要注意高度要一样等。(2)从图中可分析选择乙、丁实验,可研究有无植被覆盖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影响。从图中分析选择甲丙实验可研究雨量大小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影响。(3)分析甲、乙两个土地模型的实验现象可以发现乙实验中水流运动较快、径流中的泥沙量较多,土地受侵蚀的程度最大,说明相同条件下,水流的速度越快,土地更容易受侵蚀。(4)比较甲乙丙丁4个实验,乙实验受到侵蚀的程度最严重,理由是乙的雨量和坡度都最大。(5)植物对土壤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植物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合理建议是植树造林。18.(2024五上·莲都期末)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并记录了三个摆30秒摆动的次数(见下表)。组别 摆锤 摆绳长度 每30 秒摆动次数第1次 第2次 第3次甲 40克 20 厘米 34 34 34乙 80 克 30 厘米 28 28 28丙 40 克 30 厘米 28 28 28(1)摆在摆动时的计数方法正确的是( )。A.摆到最低点算1 次B.一来一回算1次C.摆到最高点算1次(2)测量时,小科发现各组摆摆动的幅度都会越来越 。(3)选择甲、丙两组进行对比,可以研究摆的快慢与 是否有关,实验时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 等,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分析乙、丙两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摆的快慢与 无关。(5)比较各组数据发现摆具有 性。(6)要把乙摆每30秒摆动的次数调整为30次,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答案】(1)B(2)小(3)摆绳长度;摆幅大小;摆锤质量;摆绳长,摆动慢; 摆绳短,摆动快(4)摆锤(5)等时(6)缩短摆绳的长度【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制作钟摆【解析】【分析】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锺的质量、摆动的幅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1)由于单摆一个来回,会回到原来的状态,算一次摆动,故计数方法是单摆一来一回算1次,故选B。(2)由于空气阻力和其他摩擦力的存在,使得各组摆摆动的幅度都会越来越小。(3)甲、丙两组进行对比发现摆锺都是40克,但摆绳长度不同,所以,研究的是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的关系,在对比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条件都要保持相同,所以摆幅大小和摆锤质量都要相同。通过观察实验结果,甲组摆动34次,丙组摆动28次,可以得出,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4)乙、丙两组摆绳长度相同,摆锤质量不同,其每30秒摆动次数相同,所以可以得出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无关。(5)比较甲、乙、丙三组数据发现,每一个摆,摆动的次数都相同,所以,摆具有等时性。(6)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摆动的幅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乙摆每30秒摆动的次数调整为28次,要想变成30次,说明摆速变快,所以要缩短摆绳的长度。19.(2024五上·莲都期末)红红是一名五年级的女生,她爱吃青菜,几乎不吃肉类食物,也不喜欢吃零食。平时她总是有气无力,稍微运动一下就感觉很累,课余时间喜欢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她的体质健康检测成绩如下表所示。 红红 五年级女生正常范围体重指数(BMI) (千克/米2) 12.9 肥胖:≥23.0 低体重:≤13.7 超重:20.6~22.9 正常:13.8~20.5肺活量(毫升) 1380 及格:1050~1770 良好:1850~1950 优秀:2050~2250坐位体前屈(厘米) 14.3 及格:2.0~11.9 良好:13.1~15.0 优秀:17.2~19.8一分钟跳绳(个) 118 及格:58~121 良好:128~136 优秀:144~15850 米跑(秒) 9.7 及格:11.1~9.3 良好:9.1~8.8 优秀:8.5~8.3(1)红红的体重指数属于 ,造成这种体重指数的原因可能是 。(2)在红红的体质健康检测成绩中,只达到及格范围的项目有 、 、 。(3)红红完成一分钟跳绳后,马上测量心跳,测得的1 分钟心跳次数最有可能是( )。A.35次 B.60次 C.115次(4)在50米跑的过程中,红红不小心摔破了手,疼得忍不住皱起眉头。红红感受到刺激的器官是 ,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做出 的反应。(5)体育运动对促进骨、关节和肌肉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同学们制作了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见图),其中橡皮筋模拟的是 ,竹条模拟的是 ,线绳连接的部分相当于 。当模拟前臂向上抬起的动作时,橡皮筋、竹条和线绳 (填“需要”或“不需要”)协同工作完成。【答案】(1)低体重;饮食不合理(2)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3)C(4)手(皮肤);疼(5)肌肉;骨;关节;需要【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神经系统【解析】【分析】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因素有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环境因素,另外,合理的生活制度、护理、教养、锻炼也会影响人的体格发育和智力。(1)红红的体重指数是12.9,小于13.7,因此属于低体重。她爱吃青菜,几乎不吃肉类食物,也不喜欢吃零食,因此低体重可能是饮食不合理造成的。(2)根据题干可知,在红红的体质健康检测成绩中,只达到及格范围的项目有肺活量、一分钟跳绳、50米跑三项。坐位体前屈则是达到了良好级别。(3)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80次/分,人在运动时,呼吸急促,每分钟心跳次数与平静时相比会加快。因此,红红完成一分钟跳绳后,马上测量心跳,测得的!分钟心跳次数最有可能是115次。(4)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一传入神经一神经中枢一传出神经一作出反应,在50米跑的过程中,红红不小心摔破了手,疼得忍不住皱起眉头。红红感受到刺激的器官是皮肤,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做出皱起眉头的反应。(5)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人体的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因此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同学们制作了前臂拾起的运动模型(见图),其中橡皮筋模拟的是肌肉,竹条模拟的是骨,线绳连接的部分相当于关节。当模拟前臂向上拾起的动作时,橡皮筋、竹条和线绳需要协同工作完成。20.(2024五上·莲都期末)地震的成因。2023 年12 月 18 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伤亡严重,震中及周边民房和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研究地震的成因,小科将泥土和水混合后,平铺在垫有塑料薄膜的两半拼接而成的小盒上进行实验(见图)。(1)本实验属于 实验,和好的泥土用来表示 。(2)等泥变干后,将小盒的两半迅速挤压,泥土会 ;若迅速拉开,泥土会 。(均填“断裂”或“弯曲”)(3)根据实验现象,结合地震产生的情景,小科推测地震绝大多数发生在 圈层, 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4)根据实验现象,小科推测自然界中( )的形成原因与挤压小盒类似。A.裂谷 B.山脉 C.三角洲(5)当发生地震时,下列行为中,错误的是( )。A.在高楼里,迅速使用电梯逃生B.在教室里,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C.在楼房中,迅速躲到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躲避【答案】(1)模拟;两大板块(2)弯曲;断裂(3)地壳;地壳运动(4)B(5)A【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1)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地震我们是无法进行实际实验的,因此,本实验属于模拟实验,和好的泥土用来表示两大板块。(2)等泥变干后,若将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泥土会断裂,这就是地面出现的裂缝的形成过程;若将小盒的两半迅速挤压,泥土会隆起、弯曲,这就是地面出现的褶皱。(3)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因此地震绝大多数发生在弯曲圈层,断裂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4)岩层受到挤压时,会慢慢隆起形成山脉等地形地貌。当岩层受到的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发生破碎现象,进而发生地震、火山等。因此,自然界中山脉的形成原因与挤压小盒类似。(5)A.在高楼里,迅速使用电梯逃生,错误:发生地震时,千万不可以乘坐电梯逃生;B,在教室里,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正确;C.在楼房中,迅速躲到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躲避,正确。21.(2024五上·莲都期末)有趣的光。如图所示,小科将盛有半盆水的脸盆放在阳光下,在不远处立好白色纸板,再将一个平面镜放入盆中,不断调整位置。(1)这时纸板上出现了美丽的人工彩虹,七种颜色依次为红、 、 、绿、蓝、 、紫。(2)之所以能观察到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是因为( )。A.水能产生有颜色的光B.水和平面镜共同作用C.平面镜能分解太阳光(3)小科又用三棱镜在阳光下制造出彩虹,这是因为太阳光中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的( )不一样。A.反射角度 B.偏折程度 C.散开程度(4)下列情况中,一定不会出现彩虹的是( )。A.阴云密布的夜空 B.晴天洒水车喷水 C.喷泉周围(5)下列现象中,与彩虹的原理相同的是( )。A.手影游戏B.汽车反光镜C.水把铅笔折断了(6)小科用纸板剪出一个圆盘,在圆上画出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在中间穿一根火柴后在桌面上快速旋转,可以看到彩色轮变成了 色。这说明 。(7)关于光,除了教材中研究的现象和内容外,你还有什么想研究的吗 写出你的问题:【答案】(1)橙;黄;靛(2)B(3)B(4)A(5)C(6)白;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合成(7)越强,温度会越高吗【知识点】光的传播;棱镜;光的折射【解析】【分析】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七种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1)彩虹的七种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2)观察到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是因为水和平面镜共同作用。水和平面镜起到了三棱镜的作用,将阳光分散成七种颜色。故选B。(3)光线进入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而且不同的色光偏折角度不同,所以,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会被分散成七种颜色。故选B。(4)彩虹形成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阳光,所以阴云密布的夜空不会出现彩虹,故选A。(5)彩虹形成的原理是光的折射,手影游戏是光沿直线传播,汽车反光镜是光的反射,水把铅笔折断了是光的折射,故选C。(6)当彩色轮快速旋转时,红、蓝、绿三种颜色已经看不清,当旋转速度越来越快时,会看到彩色轮慢慢接近白色,这说明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在一起可以产生白色光。(7)我们学习了光沿直线传播,学习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我们还可以探究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22.(2024五上·莲都期末)制作水钟。(1)小科设计并制作了水钟(见图),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①制作水钟时不需要按照自己的设计图来制作。 ( )②用尺子画出均匀的刻度张贴在瓶身上。 ( )③打的孔不宜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标刻度的准确性。( )④要考虑制作过程中材料的消耗、时间的花费等因素。( )(2)如果要做一个“受水型”水钟,刻度条应贴在 瓶身上。在甲瓶装满水后,水流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3)甲瓶中倒入300 毫升水,测得滴出前30毫升水用时1 分钟,由此推测滴出最后30毫升水用时 (填“大于”或“小于”)1分钟。(4)小科想让制作的水钟水流速度相同,你有什么好的改进建议吗 请在框中用画图或文字的方式标注出来。【答案】(1)×、×、√、√(2)乙;先快后慢(3)大于(4)略【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解析】【分析】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漏刻”,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古代的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1)①制作水钟时不需要按照自己的设计图来制作,错误;设计图是制作前的准备工作,可以指导制作过程;②均匀的刻度有助于精确测量时间,错误;水钟的水位不固定,流速就不固定,因此刻度也是不均匀的;③打的孔不宜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标刻度的准确性,正确;④要考虑制作过程中材料的消耗、时间的花费等因素,正确。(2)“受水型"水钟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增加;其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即乙。(3)水位高低影响滴水速度,通常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变慢。所以甲瓶中倒入300毫升水,测得滴出前30毫升水用时1分钟,由此推测滴出最后30毫升水用时大于1分钟。(4)水位高低影响滴水速度,通常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变慢。所以保持容器内水位不变,从而保证水钟滴水的速度均匀,是提高水钟准确性的关键。我们可以在甲上方增加了一个与甲相同的瓶,并且在甲的侧面开了一个小口,多余的水从这个小口泄出。保证水位不变。23.(2024五上·莲都期末)健康生活。小科给自己制订了一份寒假作息计划表,如下表所示。8:00~9:00 起床、吃早餐 16:00~17:30 练书法9:00~11:00 做寒假作业 17:30~18:30 吃晚饭11:00~11:30 休息 18:30~20:00 绘画11:30~12:30 吃午饭 20:00~20:30 看电视12:30~14:00 午睡 20:30~21:00 洗漱14:00~16:00 做寒假作业 21:00 睡觉(1)根据这份计划表,小科一天之中做寒假作业的总时间为 小时,夜晚睡眠时间约 小时。(2)下午三点半,小科感觉头晕脑胀,趴在书桌上不想做作业。爸爸批评他学习不认真,他很生气。下列做法中能有效缓解小科情绪的是( )。A.当场和爸爸大声争论B.暴跳如雷C.尝试深呼吸,听音乐(3)这份计划表执行一天后,小科发现计划表有不合理的地方,请至少指出两处并提出修改意见。不合理的地方: ; 。修改的意见: ; 。【答案】(1)4;11(2)C(3)绘画时间;无体育锻炼;绘画可以安排在下午;增加体育锻炼活动【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作息计划表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制定,适当安排休息和学习时间。(1)根据计划表,小科一天中做寒假作业的时间为:9:00~11:00是2小时 14:00-16:00是2小时,所以,小科一天之中做寒假作业的总时间为2+2=4小时。夜晚睡眠时间从21:00到第二天的8:00,一共是11小时。(2)关于缓解情绪的方法,当场和爸爸大声争论和暴跳如雷都是不恰当的做法,这可能会加剧情绪的紧张。尝试深呼吸,听音乐是有效的缓解情绪的方法,所以选择 C。(3)不合理之处:缺乏体育锻炼:整个计划中没有安排体育锻炼,这对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是不利的。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绘画时间安排:绘画时间安排在晚上,可能会因为光线不足影响视力,且晚上进行较费眼力的活动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修改建议:增加体育锻炼:可以在下午的练书法和吃晚饭之间安排30分钟至1小时的体育锻炼,如跳绳、慢跑、打球等;调整绘画时间:将绘画时间调整到白天,比如可以替换掉上午的休息时间或下午的休息时间,这样既能保证有足够的光线,又不会影响晚上的休息.。1 / 1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1.(2024五上·莲都期末)首先发现月球上的山脉,以及木星的四颗卫星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伽利略 C.钟扬2.(2024五上·莲都期末)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A.开着的电灯、月亮 B.萤火虫、彩虹 C.点燃的蜡烛、太阳3.(2024五上·莲都期末)渔民在河里看到一条鱼(见图),他应把渔叉叉向( )。A.b处 B.c处 C.d处4.(2024五上·莲都期末)科学家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利用了( )原理。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5.(2024五上·莲都期末)潜水艇在水下利用潜望镜可以观察到水面上的动静,这说明( )。A.光可以沿曲线传播B.光会发生折射C.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6.(2024五上·莲都期末)下列示意图中,潜望镜的镜片安装正确的是( )。A. B. C.7.(2024五上·莲都期末)脑的不同区域控制着身体的各个部分,其中主要控制人的基本生命活动(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的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8.(2024五上·莲都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青少年时期是骨骼、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B.经常参加运动,身体会变得更强壮,免疫力也会增强C.人体中的关节非常多,它们的活动方式是相同的9.(2024五上·莲都期末)下列自然现象中,能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A.河水冲刷 B.火山喷发 C.风的侵蚀10.(2024五上·莲都期末)下列计时工具中,适用于运动会上100米跑比赛的是( )。A.摆钟 B.秒表 C.沙漏11.(2024五上·莲都期末)地球内部结构按从厚到薄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地幔、 。12.(2024五上·莲都期末)地球表面常见的陆地地形多种多样,图中甲的地形是 ,乙的地形是 。从中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13.(2024五上·莲都期末)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通过心脏、 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在休息状态下,氧气的需求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14.(2024五上·莲都期末)在远古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15.(2024五上·莲都期末)人类曾经根据日影的变化规律发明了一些计时工具,如 ,但用日影来测量时间存在 等问题。16.(2024五上·莲都期末)小科在三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了一个圆形小孔,将卡纸直立在桌上,在第3张卡纸后直立一张未打孔的卡纸作为屏,卡纸之间的间隔约10厘米(见图)。(1)矩形卡纸上打的小孔直径最为合适的是( )。A.0.1 厘米 B.0.5 厘米 C.10厘米(2)图甲中,手电筒的光能直接穿过这些小孔,纸屏上光斑的形状是 。(3)图乙中,2号卡纸向左移动了1厘米,此时光斑会出现在 号卡纸上。(4)请在图3 中画出图甲、图乙中光行进的路线。(5)图乙中,若把2号卡纸换成无孔的玻璃片,光斑会出现在 号卡纸上。(6)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光是沿 传播的。17.(2024五上·莲都期末)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科制作了4个土地模型,探究影响土地侵蚀程度的因素(见图)。(1)实验中,喷水壶喷水模拟的是 ,喷水时需要注意 。(2)选择乙、丁实验,可研究 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影响;选择 实验可研究雨量大小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影响。(3)分析甲、乙两个土地模型的实验现象(见下表),发现 实验中水流运动较快、径流中的泥沙量较多,土地受侵蚀的程度 。这说明 。 甲 乙水流运动 较慢 较快径流中的泥沙量 较少 较多(4)比较4个实验, 实验受到侵蚀的程度最严重,理由是 。(5)小科查阅资料发现黄土高原土壤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在暴雨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请对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提出合理建议。 。18.(2024五上·莲都期末)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并记录了三个摆30秒摆动的次数(见下表)。组别 摆锤 摆绳长度 每30 秒摆动次数第1次 第2次 第3次甲 40克 20 厘米 34 34 34乙 80 克 30 厘米 28 28 28丙 40 克 30 厘米 28 28 28(1)摆在摆动时的计数方法正确的是( )。A.摆到最低点算1 次B.一来一回算1次C.摆到最高点算1次(2)测量时,小科发现各组摆摆动的幅度都会越来越 。(3)选择甲、丙两组进行对比,可以研究摆的快慢与 是否有关,实验时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 等,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分析乙、丙两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摆的快慢与 无关。(5)比较各组数据发现摆具有 性。(6)要把乙摆每30秒摆动的次数调整为30次,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19.(2024五上·莲都期末)红红是一名五年级的女生,她爱吃青菜,几乎不吃肉类食物,也不喜欢吃零食。平时她总是有气无力,稍微运动一下就感觉很累,课余时间喜欢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她的体质健康检测成绩如下表所示。 红红 五年级女生正常范围体重指数(BMI) (千克/米2) 12.9 肥胖:≥23.0 低体重:≤13.7 超重:20.6~22.9 正常:13.8~20.5肺活量(毫升) 1380 及格:1050~1770 良好:1850~1950 优秀:2050~2250坐位体前屈(厘米) 14.3 及格:2.0~11.9 良好:13.1~15.0 优秀:17.2~19.8一分钟跳绳(个) 118 及格:58~121 良好:128~136 优秀:144~15850 米跑(秒) 9.7 及格:11.1~9.3 良好:9.1~8.8 优秀:8.5~8.3(1)红红的体重指数属于 ,造成这种体重指数的原因可能是 。(2)在红红的体质健康检测成绩中,只达到及格范围的项目有 、 、 。(3)红红完成一分钟跳绳后,马上测量心跳,测得的1 分钟心跳次数最有可能是( )。A.35次 B.60次 C.115次(4)在50米跑的过程中,红红不小心摔破了手,疼得忍不住皱起眉头。红红感受到刺激的器官是 ,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做出 的反应。(5)体育运动对促进骨、关节和肌肉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同学们制作了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见图),其中橡皮筋模拟的是 ,竹条模拟的是 ,线绳连接的部分相当于 。当模拟前臂向上抬起的动作时,橡皮筋、竹条和线绳 (填“需要”或“不需要”)协同工作完成。20.(2024五上·莲都期末)地震的成因。2023 年12 月 18 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伤亡严重,震中及周边民房和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研究地震的成因,小科将泥土和水混合后,平铺在垫有塑料薄膜的两半拼接而成的小盒上进行实验(见图)。(1)本实验属于 实验,和好的泥土用来表示 。(2)等泥变干后,将小盒的两半迅速挤压,泥土会 ;若迅速拉开,泥土会 。(均填“断裂”或“弯曲”)(3)根据实验现象,结合地震产生的情景,小科推测地震绝大多数发生在 圈层, 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4)根据实验现象,小科推测自然界中( )的形成原因与挤压小盒类似。A.裂谷 B.山脉 C.三角洲(5)当发生地震时,下列行为中,错误的是( )。A.在高楼里,迅速使用电梯逃生B.在教室里,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C.在楼房中,迅速躲到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躲避21.(2024五上·莲都期末)有趣的光。如图所示,小科将盛有半盆水的脸盆放在阳光下,在不远处立好白色纸板,再将一个平面镜放入盆中,不断调整位置。(1)这时纸板上出现了美丽的人工彩虹,七种颜色依次为红、 、 、绿、蓝、 、紫。(2)之所以能观察到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是因为( )。A.水能产生有颜色的光B.水和平面镜共同作用C.平面镜能分解太阳光(3)小科又用三棱镜在阳光下制造出彩虹,这是因为太阳光中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的( )不一样。A.反射角度 B.偏折程度 C.散开程度(4)下列情况中,一定不会出现彩虹的是( )。A.阴云密布的夜空 B.晴天洒水车喷水 C.喷泉周围(5)下列现象中,与彩虹的原理相同的是( )。A.手影游戏B.汽车反光镜C.水把铅笔折断了(6)小科用纸板剪出一个圆盘,在圆上画出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在中间穿一根火柴后在桌面上快速旋转,可以看到彩色轮变成了 色。这说明 。(7)关于光,除了教材中研究的现象和内容外,你还有什么想研究的吗 写出你的问题:22.(2024五上·莲都期末)制作水钟。(1)小科设计并制作了水钟(见图),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①制作水钟时不需要按照自己的设计图来制作。 ( )②用尺子画出均匀的刻度张贴在瓶身上。 ( )③打的孔不宜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标刻度的准确性。( )④要考虑制作过程中材料的消耗、时间的花费等因素。( )(2)如果要做一个“受水型”水钟,刻度条应贴在 瓶身上。在甲瓶装满水后,水流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3)甲瓶中倒入300 毫升水,测得滴出前30毫升水用时1 分钟,由此推测滴出最后30毫升水用时 (填“大于”或“小于”)1分钟。(4)小科想让制作的水钟水流速度相同,你有什么好的改进建议吗 请在框中用画图或文字的方式标注出来。23.(2024五上·莲都期末)健康生活。小科给自己制订了一份寒假作息计划表,如下表所示。8:00~9:00 起床、吃早餐 16:00~17:30 练书法9:00~11:00 做寒假作业 17:30~18:30 吃晚饭11:00~11:30 休息 18:30~20:00 绘画11:30~12:30 吃午饭 20:00~20:30 看电视12:30~14:00 午睡 20:30~21:00 洗漱14:00~16:00 做寒假作业 21:00 睡觉(1)根据这份计划表,小科一天之中做寒假作业的总时间为 小时,夜晚睡眠时间约 小时。(2)下午三点半,小科感觉头晕脑胀,趴在书桌上不想做作业。爸爸批评他学习不认真,他很生气。下列做法中能有效缓解小科情绪的是( )。A.当场和爸爸大声争论B.暴跳如雷C.尝试深呼吸,听音乐(3)这份计划表执行一天后,小科发现计划表有不合理的地方,请至少指出两处并提出修改意见。不合理的地方: ; 。修改的意见: ;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解析】【分析】伽利略首先发现月球上的环形山、木星的4颗卫星和太阳黑子,以及茫茫银河中的点点繁星。故选B。2.【答案】C【知识点】光源【解析】【分析】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彩虹、镜子、打火机不属于光源;开着的电灯、点燃的蜡烛、太阳、萤火虫、夜光玩具属于光源。所以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C。3.【答案】A【知识点】光的折射【解析】【分析】从鱼身上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的位置他应该叉向鱼的下方,即b处。4.【答案】B【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仍然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故选B。5.【答案】C【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解析】【分析】潜望镜是一种利用光线反射原理所制作的光学仪器,构造与普通地上望远镜相同,将两个平面镜使物光线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潜水艇在水下利用潜望镜可以观察到水面上的动静,这说明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6.【答案】A【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原理制成的。制作简单的潜望镜最少需要两面平面镜。两面镜子可以让光转两次弯。安装的两面平面镜要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因此潜望镜的镜片安装正确的是A。7.【答案】C【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脑干是脑的一个重要区域,主要负责控制身体的基本生命活动,例如呼吸、心跳、血压等。大脑主要与高级的思维、意识和感觉有关,而小脑主要与协调运动和平衡有关。故选C。8.【答案】C【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解析】【分析】A.青少年时期是骨骼、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正确;B.经常参加运动,身体会变得更强壮,免疫力也会增强,正确;C、人体中的关节非常多,它们的活动方式是相同的,错误;各关节活动方式不同,结构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关节既可以屈伸也可以旋转,但是有的关节只能屈伸。9.【答案】B【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地壳的运动【解析】【分析】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可以使地球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如地震、火山,B是正确的选项;AC使地形发生缓慢的变化。10.【答案】B【知识点】计时工具【解析】【分析】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运动会的100米赛跑中,用的计时工具是秒表。秒表是电子表中的一类。摆钟携带不方便,和沙漏一样都不能更精确的测量时间。11.【答案】地核;地壳【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解析】【分析】地壳平均厚度约为5-10公里,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为30-50公里,地的厚度约为2900公里,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整体厚度约3471千米。地球内部结构按从厚到薄的顺序排列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12.【答案】盆地;平原;西高东低【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甲的地形四周高中间低是盆地,乙的地形很平坦是平原。中国地形复杂多样,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整体上,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呈现出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这种地势特点对中国的气候、河流分布以及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13.【答案】血管;减少【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心脏与血管是我们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是依靠心脏和血管。在休息状态下,氧气的需求量减少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14.【答案】天【知识点】计时工具【解析】【分析】时间单位:小时、分、秒、月、旬、周、季度、候、年、日。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昼夜交替,自然形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15.【答案】日晷;晚上【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计时工具【解析】【分析】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古时计时工具中有许多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即物体运动的等时性规律。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制作而成的计时工具。日晷的使用受天气状况和昼夜变化等方面的影响,主要在阳光充足的白天使用,阴雨天、夜间都不能使用。16.【答案】(1)B(2)圆形(3)2(4)略(5)4(6)直线【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在同种均质物质中,光是以直线传播的,但是遇到不透明物体的时候,会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不能穿过,会产生影子,光在传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1)矩形卡纸上打的小孔直径最为合适的是0.5厘米。0.1厘米的小孔太小,实验现象不明显;10厘米的孔太大,光不容易聚集。(2)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的形状相同,因此,图甲中,手电筒的光能直接穿过这些小孔,纸屏上光斑的形状是圆形。(3)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图乙中,2号卡纸向左移动了1厘米,四块纸板上的小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光斑会出现在2号卡纸上。(4)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图甲的四块纸板上的小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光线会通过小孔继续传播,所以4号卡纸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图乙的四块纸板上的小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光斑会出现在2号卡纸上。(5)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图乙中,若把2号卡纸换成无孔的玻璃片,玻璃片是透明的,光可以传过去,因此光斑会出现在4卡纸上。(6)根据实验可知,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17.【答案】(1)降水;高度要一样等(2)有无植被覆盖;甲丙(3)乙;大;相同水流的速度越快,土地更容易受侵蚀(4)乙;乙的雨量和坡度都最大(5)植树造林【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雨量的大小。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与植被有关:无植被覆盖,土地被侵蚀的程度越大。(1)实验中,喷水壶喷水模拟的是降水,喷水时需要注意高度要一样等。(2)从图中可分析选择乙、丁实验,可研究有无植被覆盖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影响。从图中分析选择甲丙实验可研究雨量大小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影响。(3)分析甲、乙两个土地模型的实验现象可以发现乙实验中水流运动较快、径流中的泥沙量较多,土地受侵蚀的程度最大,说明相同条件下,水流的速度越快,土地更容易受侵蚀。(4)比较甲乙丙丁4个实验,乙实验受到侵蚀的程度最严重,理由是乙的雨量和坡度都最大。(5)植物对土壤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植物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合理建议是植树造林。18.【答案】(1)B(2)小(3)摆绳长度;摆幅大小;摆锤质量;摆绳长,摆动慢; 摆绳短,摆动快(4)摆锤(5)等时(6)缩短摆绳的长度【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制作钟摆【解析】【分析】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锺的质量、摆动的幅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1)由于单摆一个来回,会回到原来的状态,算一次摆动,故计数方法是单摆一来一回算1次,故选B。(2)由于空气阻力和其他摩擦力的存在,使得各组摆摆动的幅度都会越来越小。(3)甲、丙两组进行对比发现摆锺都是40克,但摆绳长度不同,所以,研究的是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的关系,在对比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条件都要保持相同,所以摆幅大小和摆锤质量都要相同。通过观察实验结果,甲组摆动34次,丙组摆动28次,可以得出,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4)乙、丙两组摆绳长度相同,摆锤质量不同,其每30秒摆动次数相同,所以可以得出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无关。(5)比较甲、乙、丙三组数据发现,每一个摆,摆动的次数都相同,所以,摆具有等时性。(6)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摆动的幅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乙摆每30秒摆动的次数调整为28次,要想变成30次,说明摆速变快,所以要缩短摆绳的长度。19.【答案】(1)低体重;饮食不合理(2)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3)C(4)手(皮肤);疼(5)肌肉;骨;关节;需要【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神经系统【解析】【分析】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因素有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环境因素,另外,合理的生活制度、护理、教养、锻炼也会影响人的体格发育和智力。(1)红红的体重指数是12.9,小于13.7,因此属于低体重。她爱吃青菜,几乎不吃肉类食物,也不喜欢吃零食,因此低体重可能是饮食不合理造成的。(2)根据题干可知,在红红的体质健康检测成绩中,只达到及格范围的项目有肺活量、一分钟跳绳、50米跑三项。坐位体前屈则是达到了良好级别。(3)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80次/分,人在运动时,呼吸急促,每分钟心跳次数与平静时相比会加快。因此,红红完成一分钟跳绳后,马上测量心跳,测得的!分钟心跳次数最有可能是115次。(4)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一传入神经一神经中枢一传出神经一作出反应,在50米跑的过程中,红红不小心摔破了手,疼得忍不住皱起眉头。红红感受到刺激的器官是皮肤,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做出皱起眉头的反应。(5)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人体的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因此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同学们制作了前臂拾起的运动模型(见图),其中橡皮筋模拟的是肌肉,竹条模拟的是骨,线绳连接的部分相当于关节。当模拟前臂向上拾起的动作时,橡皮筋、竹条和线绳需要协同工作完成。20.【答案】(1)模拟;两大板块(2)弯曲;断裂(3)地壳;地壳运动(4)B(5)A【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1)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地震我们是无法进行实际实验的,因此,本实验属于模拟实验,和好的泥土用来表示两大板块。(2)等泥变干后,若将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泥土会断裂,这就是地面出现的裂缝的形成过程;若将小盒的两半迅速挤压,泥土会隆起、弯曲,这就是地面出现的褶皱。(3)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因此地震绝大多数发生在弯曲圈层,断裂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4)岩层受到挤压时,会慢慢隆起形成山脉等地形地貌。当岩层受到的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发生破碎现象,进而发生地震、火山等。因此,自然界中山脉的形成原因与挤压小盒类似。(5)A.在高楼里,迅速使用电梯逃生,错误:发生地震时,千万不可以乘坐电梯逃生;B,在教室里,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正确;C.在楼房中,迅速躲到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躲避,正确。21.【答案】(1)橙;黄;靛(2)B(3)B(4)A(5)C(6)白;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合成(7)越强,温度会越高吗【知识点】光的传播;棱镜;光的折射【解析】【分析】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七种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1)彩虹的七种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2)观察到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是因为水和平面镜共同作用。水和平面镜起到了三棱镜的作用,将阳光分散成七种颜色。故选B。(3)光线进入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而且不同的色光偏折角度不同,所以,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会被分散成七种颜色。故选B。(4)彩虹形成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阳光,所以阴云密布的夜空不会出现彩虹,故选A。(5)彩虹形成的原理是光的折射,手影游戏是光沿直线传播,汽车反光镜是光的反射,水把铅笔折断了是光的折射,故选C。(6)当彩色轮快速旋转时,红、蓝、绿三种颜色已经看不清,当旋转速度越来越快时,会看到彩色轮慢慢接近白色,这说明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在一起可以产生白色光。(7)我们学习了光沿直线传播,学习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我们还可以探究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22.【答案】(1)×、×、√、√(2)乙;先快后慢(3)大于(4)略【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解析】【分析】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漏刻”,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古代的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1)①制作水钟时不需要按照自己的设计图来制作,错误;设计图是制作前的准备工作,可以指导制作过程;②均匀的刻度有助于精确测量时间,错误;水钟的水位不固定,流速就不固定,因此刻度也是不均匀的;③打的孔不宜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标刻度的准确性,正确;④要考虑制作过程中材料的消耗、时间的花费等因素,正确。(2)“受水型"水钟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增加;其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即乙。(3)水位高低影响滴水速度,通常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变慢。所以甲瓶中倒入300毫升水,测得滴出前30毫升水用时1分钟,由此推测滴出最后30毫升水用时大于1分钟。(4)水位高低影响滴水速度,通常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变慢。所以保持容器内水位不变,从而保证水钟滴水的速度均匀,是提高水钟准确性的关键。我们可以在甲上方增加了一个与甲相同的瓶,并且在甲的侧面开了一个小口,多余的水从这个小口泄出。保证水位不变。23.【答案】(1)4;11(2)C(3)绘画时间;无体育锻炼;绘画可以安排在下午;增加体育锻炼活动【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作息计划表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制定,适当安排休息和学习时间。(1)根据计划表,小科一天中做寒假作业的时间为:9:00~11:00是2小时 14:00-16:00是2小时,所以,小科一天之中做寒假作业的总时间为2+2=4小时。夜晚睡眠时间从21:00到第二天的8:00,一共是11小时。(2)关于缓解情绪的方法,当场和爸爸大声争论和暴跳如雷都是不恰当的做法,这可能会加剧情绪的紧张。尝试深呼吸,听音乐是有效的缓解情绪的方法,所以选择 C。(3)不合理之处:缺乏体育锻炼:整个计划中没有安排体育锻炼,这对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是不利的。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绘画时间安排:绘画时间安排在晚上,可能会因为光线不足影响视力,且晚上进行较费眼力的活动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修改建议:增加体育锻炼:可以在下午的练书法和吃晚饭之间安排30分钟至1小时的体育锻炼,如跳绳、慢跑、打球等;调整绘画时间:将绘画时间调整到白天,比如可以替换掉上午的休息时间或下午的休息时间,这样既能保证有足够的光线,又不会影响晚上的休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