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浙共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诊断科学试题1.(2024七上·浙江期末) 新能源电动车(如图)利用电池提供能量来驱动汽车。电池的化学物质中和汽油中蕴含相同形式的能量,该能量是 ( )A.电能 B.化学能 C.机械能 D.电磁能2.(2024七上·浙江期末)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规范的是 ( )A. B.C. D.3.(2024七上·浙江期末)某兴趣小组学习使用显微镜后想在课堂上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若对显微镜的结构④进行操作,他的目的是 ( )A.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B.调整物像的清晰度C.改变视野的亮度 D.将物像置于视野中央4.(2024七上·浙江期末)神舟十七号于2023年10月26 日发射,2024年4月30日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火箭加速上升阶段,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感觉自己是静止不动的,他们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上的指挥人员 B.火箭发射塔C.火箭 D.地球5.(2024七上·浙江期末)下列关于宇宙科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B.火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C.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各恒星之间的距离D.当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有可能出现月食6.(2024七上·浙江期末)在浙江某地发现了号称植物界“大熊猫”的中华水韭,其株高 15~30cm根茎肉质、块状,叶多汁、鲜绿色、线形,孢子囊椭圆形。中华水韭属于 ( )A.被子植物 B.氏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丛苔藓植物7.(2024七上·浙江期末)想测一张邮票的厚度,下列方法可采用的是 ( )A..将一张邮票直接测量B.测字典与一张邮票总厚度再减去测得的字典厚度C.测10张邮票厚度,再除以10D.测 100张相同邮票厚度,再除以1008.(2024七上·浙江期末) 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此,某同学做出了归纳,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大鲵终身用鳃呼吸,与其能够在水中生活相适应B.鲢鱼身体呈流线型,霜体运动,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C.蛇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与其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D.鸟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9.(2024七上·浙江期末) 在实验室中,对一种形如珠子且直径较小、连在一起的物体进行测量,如图所示,其长度1为 ( )A.2cm B.2.0cm C.2.00cm D.2.000cm10.(2024七上·浙江期末)2023年5月,我省沿海各地连续数晚出现罕见“蓝眼泪”,“蓝眼泪”是由于海水中的夜光藻细胞在夜晚受到扰动等刺激面发出蓝色荧光所形成的,上述现象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会进行繁殖 B.会进行生长发育C.会进行新陈代谢 D.会对外界刺激有反应11.(2024七上·浙江期末) 如图所示为一个放置于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与底盘垂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12.(2024七上·浙江期末)有专家在温州“树排沙”保护区观测到世界濒危动物——黑脸琵琶,表明在温州市鸟类保护措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请结合鸟类数量减少的原因(如图)判断.最有针对性的措施是 ( )A.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 B.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引进C.健全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D.重视树排沙保护区的建设13.(2024七上·浙江期末)如图所示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①为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作用B.植物体各部位细胞中一定都含有结构③C.亲子鉴定所需的遗传物质主要取自结构④D.糖拌西红柿渗出的汁液来自结构⑤14.(2024七上·浙江期末) 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可以形成2组对照实验B.通过甲、乙对照,说明微生物生长需要看机构C.通过乙、丙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D.该实验只需放置在任意温度相同的环境中即可15.(2024七上·浙江期末)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与速度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 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约为16.7 m/sD.从8:20到紧急刹车这段时间内他驾车行驶的路程为7 km16.(2024七上·浙江期末)某校举行了运动会,赛场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争创佳绩,请回答以下问题:(1)女子实心球比赛中,小晶同学投掷出12.8 (填单位符号)的好成绩而夺冠。(2)小明同学跑完1000m后,喝了一瓶350 (填单位符号)的矿泉水来补充水分。(3)裁判员用皮卷尺测跳远比赛成绩时,若将皮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比赛后,小湖同学感到头昏脑胀,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湖的体温为 ℃。17.(2024七上·浙江期末)有些动物名称或俗称中虽然带有“鱼”字,但却不属于鱼类;有些动物名称不带“鱼”字,却属于鱼类。以下是五种名称或俗称中带“鱼”或不带“鱼”字的动物。(1)海马名字中虽无“鱼”字,但却是一种鱼类,海马用 呼吸。(2)以上五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有 ;在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中,上述动物里没有出现的类群有 。18.(2024七上·浙江期末)如图甲为我国古代的滴水计时工具——漏刻的模型图。漏水壶通过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壶中滴水,受水壶中的箭尺随着壶内液面的升高而升高,箭尺上正对壶口的刻度指示的便是当时的时刻。漏刻常用日出、日落作为时间计量的起算点来计量一天的时间,因此在一年中不同节气需更换不同的箭尺,这是因为地球的 (填“公转”或“自转”)导致每天的日出与日落时间不同。图乙中适合夏季使用的箭尺是 (填“A”或“B”)。19.(2024七上·浙江期末)2024年4月3日早上7时58分,我国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北纬23.81°、东经121.74°)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1)台湾省多地震是因为位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2)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和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从室外跑进楼内躲避B.若在高层应乘电梯快速下楼C.在房屋倒塌前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D.若在底楼,可快速跑到室外开阔地带20.(2024七上·浙江期末)小松买到一只蝾螈,并查阅到蝾螈的分类检索如图甲所示。为确定该蝾螈的种类,小松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如图乙),并观察到其脑后无凸出的羽状鳃,腹部有斑块。(1)根据检索表中的信息,请写出“2b”的内容: 。(2)对照检索表可知该蝾螈是 。(3)红腹蝾螈与红斑蝾螈的亲缘关系比红腹蝾螈与墨西哥蝾螈的 (填“远”或“近”)。21.(2024七上·浙江期末)如图所示是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的各个结构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丙图反映了②具有 的作用。(2)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在 (填序号),的指挥和控制下进行。22.(2024七上·浙江期末)科学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是照相机分别记录的跑步者甲、乙跑步时的频闪照片,已知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定,由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a)记录的时间内, (填“甲”或“乙”)跑步的平均速度大。(2)如图(b)中图像描述的是 (填“甲”或“乙”)的运动。(3)如图(c)所示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的手机 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在t1、t2、i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 。(4)如图(d)所示是甲、乙两车运动的部分s-t图像,当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时,当时间t= s时,两车相距12m。23.(2024七上·浙江期末)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发现,不同人对蚊子的吸引力不同。同学们为了探究颜色和汗液气味对蚊子吸引力的影响,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准备3种颜色不同,大小、材质相同的同种纸板各2张,在各种颜色的纸板上分别均匀涂抹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和汗液。②将6张纸板分开随机放置在草地上,用摄像机记录每分钟各纸板上蚊子的停留次数。③随机交换纸板位置,重复①和②步骤2次。实验结果组别 涂抹每分钟停留物次数 第1组(浅色) 第 2 组(较深色) 第 3 组(深色)第 1次 第 2次 第 3次 平均值 第 1次 第 2次 第3次 平均值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次 平均值生理盐水 2 1 2 1.7 5 3 3 3.7 8 7 6 7汗液 20 21 18 19.7 22 24 23 △ 28 25 29 27.3(1)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属于探究的____(填字母)。A.问题 B.证据 C.结论 D.计划(2)第2组中“△”处应填写的数值为 。(3)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小组同学建议:多蚊子的夏天我们应该穿浅色衣服并且流汗时及时洗澡。请从表格中寻找支持该建议的证据: 。(写出一点即可)24.(2024七上·浙江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史实历程进行“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史料研究】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温度计的发明历程:【原理分析】(1)以上四种温度计均利用了 的性质制成。(2)图甲是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若环境温度升高时,玻璃管内液柱 (填“上升”或“下降”)。(3)【方法研究】比较图乙和图丙发现,图丙的温度计比图乙精确度更高,除了用酒精代替水之外,还有哪些原因 请写出一个: 。(4)【温标定义】为了给温度计标刻度,他们测量了不同温度时的水柱高度(如下表所示),请判断该温度计的刻度是否均匀并说明理由: 。气温(℃) 10 14 18 22 26 30水柱高度(cm) 13 15 17 19 21 23【产品制作】有了相应的知识储备,研究学习小组各自完成了简易温度计制作,如图所示 A 和B是不同小组上交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温度计产品。【产品迭代】小组同学继续研究测量更准确、使用更方便的温度计……25.(2024七上·浙江期末)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你将选择方法 (填“甲”或“乙”),理由是 。(2)实验后两同学对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会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____(填字母)。A.注入一定量水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B.待小石块浸没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C.浸入的小石块会吸收水分,读数均正确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3)甲同学提出利用等效替代法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2所示)。通过读取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2装置中能实现这一目的是 (填“a”“b”或“c”)。26.(2024七上·浙江期末)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1)验证猜想1时,应固定 的位置,让光屏从图示位置沿纸筒慢慢远离小孔,在这过程中观察光屏上像的亮度。(2)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3)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现象如下表。圆孔的直径/ mm 小于1.0 1.0 1.5 2.0 2.5 4.0像的清晰度 清晰 清晰 清晰 清晰 较模糊 模糊像的明亮程度 ——逐渐变亮→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 。(4)通过该探究实验,当成像清晰时,可观察到的像的形状有____(填字母)。A.烛焰形 B.三角形 C.圆形 D.棱形27.(2024七上·浙江期末) 水滴落在荷叶上会顺着荷叶表面滚落,这一现象称为荷叶“自洁效应”。同学们收集资料并开展项目化学习,探究荷叶“自洁效应”的原因。(1)任务一:探究荷叶表面物质与荷叶“自洁效应”的关系。【查阅资料】荷叶表面有一层蜡质,不溶于水但能够溶于物质甲。【实验设计】将一片荷叶从中间切开,分为A、B两个区域,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A 区域 B区域处理方法 物质甲漫泡,5min 后取出并擦干 清水浸泡,5min后取出并擦干分别滴加清水,观察水滴在叶面上的状态实验结果 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 水凝聚成球状水滴B区域起 作用。(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实验结论: 。(3)任务二:进一步探究荷叶表皮结构与荷叶“自洁效应”的关系。【收集资料】触摸荷叶表面,略感粗糙。进一步制作荷叶横切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荷叶上表皮有凸起,这些结构可以支撑水滴。【实验设计】将一片荷叶从中间切开,分为A、B两个区域,A区域用刀片将荷叶表面凸起刮去,B区域表面不做处理,能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4)任务三:寻找身边的“自洁效应”。【启示应用】基于仿生学,荷叶”自洁效应”在生产、生活多领域广泛应用。根据图2分析防油不粘锅是如何模拟荷叶“自洁效应”的: 。(写出一条即可)28.(2024七上·浙江期末)为了向七年级新生介绍校园的植物,学校开展了“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项目化学习,要求选定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5类中的4类编制手册和检索表。下表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植物 葫芦藓 金毛狗蕨 红叶石楠 桂树图谱特征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 根和茎卧生,顶端生有叶、叶下有孢子囊 叶缘带锯齿,花多,果实呈黄红色 叶对生,花丝极短、果实呈紫黑色植物种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回答下列问题:(1)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 (填植物种类)。(2)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根据该指标,小明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的评价等级是 ,并简述理由: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植物种类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3类植物 包含 2类植物29.(2024七上·浙江期末)小乐制作了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图甲所示步骤中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在给图乙所示的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时,应将碘液 (填字母)。A. 滴在a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B. 滴在 a 处,吸水纸放置在b处C. 滴在a 和b处,将装片左右晃动(2)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①因口腔上皮细胞透明度较高,观察时最好将视野亮度调暗些。在“对光”操作时可以 (写出一点)。②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时,操作都准确无误,但却未能找到物像,接下来的操作是 (填字母)。A.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并在下降过程中重新寻找B 重新使镜筒降到最低,然后使镜筒缓慢上升,并仔细寻找30.(2024七上·浙江期末)湖州长田漾湿地公园,是一座大型的原生态湿地公园,公园内植被种类丰富,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还有农田、鱼塘等元素有机分布。(1)如图是小科同学将公园内的部分生物分为甲、乙两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填字母,可多选)。A.是否有脊椎骨 B.体温是否恒定C.是否胎生哺乳 D.是否用肺呼吸(2)小科同学为公园内的四种生物 P、Q、R、S编了一个检索表。这些生物中有一种是白鹭,则它是 (填“P”“Q”“R”或“S”)。(3)春天,该公园内的樱花大道是踏春的好去处。樱花树在分类上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植物。(4)该湿地公园植被多样,生态优良,有包括白雀、白鹭、野鸭等多种鸟类栖息。为保护湿地公园生物的多样性,请提出一条有效的建议或措施: ...。31.(2024七上·浙江期末)小明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时要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相关问题:(1)请填写图3中标号所示部位的名称:1 ,6 。(2)如图1所示,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目镜和物镜应分别选择 (填序号)。(3)如图2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用字母表示)。A.向左移动装片 B. 向右移动装片 C 转动物镜转换器D. 调节光圈 E.转动细准焦螺旋 F.转动粗准焦螺旋32.(2024七上·浙江期末)如图甲,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由引桥、跨海桥、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其中跨海桥长22.9km,海底隧道长6700m,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地震设防烈度提高至九度,可抵御16级台风、30万吨船舶撞击。图乙是港珠澳大桥的限速牌。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回答:(1)当轮船在大桥下行驶时,以轮船上的桅杆为参照物,大桥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2)若汽车以最高限速行驶,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多少时间 (写出计算过程)(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经15s行驶0.3km后,开始做匀速运动,求在这30s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km. h (写出计算过程;忽略汽车本身的长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解析】【分析】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汽油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解答】电池和汽油中蕴含相同形式的能量,该能量是化学能。故答案为:B。2.【答案】C【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进行解答;B.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进行解答;C.根据往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方法进行解答;D.根据盖盖玻片的方法进行解答。【解答】A.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错误;B.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浸没在液体中,不能触碰烧杯壁和烧杯底,故B错误;C.用纸槽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时,将试管横放,将纸槽伸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竖起,让药品进入试管,故C正确;D.在盖盖玻片时,先使它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故D错误。故答案为:C。3.【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图中:①细准焦螺旋,②转换器,③遮光器,④反光镜。【解答】A.显微镜的镜筒下端有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多个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镜头。因此,应转动②转换器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故A错误;B.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小,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可见,需要转动①细准焦螺旋来调整物像的清晰度,故B错误;C.在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当外界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外界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因此,可以通过调节④反光镜来改变视野的亮度,故C正确;D.将物像置于视野中央,需要移动玻片标本,故D错误。故答案为:C。4.【答案】C【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解答】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他们相对于地面上的指挥人员、火箭发射塔和地球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是运动的,相对于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因此他们选择的参照物是火箭。故答案为:C。5.【答案】D【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解析】【分析】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等统称为天体。【解答】A.太阳是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天体,有炽热的气体组成,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火星是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光年是距离单位,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各恒星之间的距离,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当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有可能出现日食,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6.【答案】C【知识点】孢子植物【解析】【分析】(1)藻类植物的种类繁多,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即没有输导组织,根是假根,吸水能力、保水能力较差。(3)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比较高大,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4)种子植物中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都有根、茎、叶、种子等器官。【解答】中华水韭,根茎肉质,块状,叶多汁,草质,线形,用孢子来繁殖后代。由此可见:中华水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具有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故属于蕨类植物。故答案为:C。7.【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解析】【分析】由于邮票的厚度太小,因此不能直接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因此可以采用“累积法”来间接测量。【解答】A.邮票的厚度太小,不能直接测量,故A错误;B.邮票的厚度太小,相对于字典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不能利用测字典与一张邮票总厚度再减去测得的字典厚度的方法测量邮票的厚度,故B错误;C.10张邮票的厚度还是比较小,测量以后除以10,测量出来的误差较大,故C错误;D.测量100张相同邮票的厚度,再除以100,就可以测量出一张邮票的厚度,故D正确。故答案为:D。8.【答案】A【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1、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心脏一心房一心室,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心脏两心房,一心室,血液为混合血,不完全的双循环。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依赖于湿润的的环境,有辅助呼吸的作用。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陆生爬行,少数种类后生入水或穴居;体被表皮形成的鳞片或真皮形成的骨板,缺乏皮肤腺体;四肢强大,趾端具爪,适于爬行;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地繁殖;体温不稳定。4、鸟类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着羽毛,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有喙无齿,鸟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为双重呼吸,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循环能力强,生殖方式为卵生,体温恒定。【解答】A.大鲵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鲢鱼属于鱼类,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水的阻力,靠鳍运动,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蛇属于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与其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鸟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9.【答案】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刻度尺读数时首先要明确量程以及分度值,然后根据刻度线的位置读数。【解答】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物体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右端的示数为2.00cm,物体的长度为2.00cm。故答案为:C。10.【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蓝眼泪是由于海水中的夜光藻细胞在夜晚受到扰动等刺激而发出蓝色苂光所形成的。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答案为:D。11.【答案】B【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A.杆的影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由于地球会自转,所以一天内杆影会随着地球的自转而移动,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一天内,正午时,阳光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最大,杆影最短,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简易计时模型是根据影子的方位计时的,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2.【答案】D【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解析】【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解答】由分析图表可知,鸟类多样性面临的最主要威胁来自栖息地被破坏。故保护黑脸琵琶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故答案为:D。13.【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观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解答】A.①是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的作用,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植物体各部位细胞中不一定都含有③叶绿体,如根毛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④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因此亲子鉴定所需的遗传物质主要取自结构④细胞核,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⑤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在作糖拌西红柿时,加入糖并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盘中的汁液增多了,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的⑤液泡中,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4.【答案】A【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对照实验要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比对;甲与乙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乙和丙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机物,甲和丙不构成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解答】对照实验就是一个实验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或是确定影响结果的因素就是实验的研究对象,再做一组实验也就是对照组,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比对,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ABC.根据对照实验的概念知道甲与乙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乙和丙构成对照实验,面包代表有机物,变量是有机物,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有机物;甲和丙不构成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故A正确,BC错误;D.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不能放置在任意温度相同的环境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即使温度相同也会达不到实验效果,故D错误。故答案为:A。15.【答案】D【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所给图是速度--时间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从图象上能够读出每个时间点对应的速度,也能分析出某个时间段内速度的变化。【解答】A.从图象可知,速度急剧减小时间是8:27,所以说紧急刹车发生在8:27.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在8:23~8:27时间段内,速度大小不变,所以说在这个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从图象可知,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即,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从图中可知,从8:20到紧急刹车这段时间内他驾车行驶的路程为不可能为7km,刹车的时间不够1s,即使以最大的速度行驶,也不可能是7km,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6.【答案】(1)m(2)mL(3)偏小(4)37.9【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误差分析【解析】【分析】(1)铅球项目上,同学投掷出的距离应该按米计算;(2)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按毫升计算;(3)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必然在一定的长度内伸长了一些示数,据此分析测量的结果变化情况;(4)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其测量范围是35~42℃,其分度值为0.1℃。【解答】(1)铅球项目上,女生的铅球质量是3kg,小晶同学投掷出12.8m的好成绩而夺冠;(2)一瓶矿泉水的体积500mL,小灵同学运动后,喝了250mL的矿泉水来补充水分;(3)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时,若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必然在一定的长度内拉伸了一些示数,所以会使测量的结果偏小;(4)由图可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其分度值为0.1℃,图中所示温度为37.9℃。故答案为:(1)m;(2)mL;(3)偏小;(4)37.9。17.【答案】(1)鳃(2)墨鱼;鸟类【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图中海马属于鱼类;娃娃鱼属于两栖类;墨鱼属于软体动物;鳄鱼属于爬行类;鲸鱼属于哺乳类。【解答】(1)海马是鱼类,鱼类用鳃呼吸,所以海马用鳃呼吸;(2)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包括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由此可知,以上五种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有海马(鱼类)、娃娃鱼(两栖类)、鳄鱼(爬行类)和鲸鱼(哺乳类),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墨鱼。图中没有出现的脊椎动物类群是鸟类。故答案为:(1)鳃;(2)墨鱼;鸟类。18.【答案】公转;A【知识点】地球公转【解析】【分析】根据受水壶的作用及夏天日长的特点进行解答。【解答】(1)漏刻常用日出、日落作为时间计量的起算点来计量一天的时间,因此,在一年中不同节气需更换不同的箭尺,“漏刻改箭”从根本上是由于地球的公转;(2)由于夏季时间日长,故A能描述夏季时间特点。故答案为:公转:A。19.【答案】(1)太平洋(2)D【知识点】地震的预报和防范;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解答】(1)台湾省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2)A.发生地震时,室外的人不能跑到楼内躲避,要跑到比较空旷的地带,故A错误;B.发生地震时容易停电、电梯损坏、楼梯变形等故障,高楼层的人们不能乘电梯撤离,故B错误;C.发生地震时,应迅速撤离,生命安全第一,不能再进入室内抢运物品,故C错误;D.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和做法中正确的是若在底楼,可快速跑到室外开阔地带,尽量远离高大建筑物,故D正确;故选D。故答案为:(1)太平洋;(2)D。20.【答案】(1)体长不超过10cm(2)红腹蝾螈(3)近【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解析】【分析】(1)根据检索表中信息分析作答;(2)根据分类表,结合蝶螈的特征得出分类结论;(3)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据此解答。【解答】(1)由图甲可知,2a体长超过10cm,因此2b的内容为:体长不超过10cm;(2)由图甲可知,蝾螈体长不超过10cm,腹部的特征:通体为褐绿色,腹部物有斑块,因此该蝾螈为红腹蝾螈;(3)红腹蝾螈与红斑蝾螈脑后都无凸出的羽状鳃。墨西哥蝾螈脑后有凸出的羽状鳃。所以红腹蝾螈与红斑蝾螈的亲缘关系更近。故答案为:(1)体长不超过10cm;(2)红腹蝾螈;(3)近。21.【答案】(1)控制物质进出(2)④【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解答】(1)②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2)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在④细胞核指挥和控制下进行。故答案为:(1)控制物质进出;(2)④。22.【答案】(1)乙(2)甲(3)t2(4)6【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设曝光时间间隔Δt,由图(a)知甲乙通过的距离s相同,比较甲乙所用时间,根据比较两次记录中跑步的平均速度大小;(2)图(b)中s-t的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可确定其速度大小为一定值;比较(a)可知甲、乙两图相同的物理量和不同物理量,根据分析回答;(3)由图(c)根据配速定义结合速度公式分析;(4)先计算出甲和乙的相对速度,再根据计算出两车相距12m的时间。【解答】(1)设曝光时间间隔Δt,由图(a)知,甲乙通过的距离s相同,甲所用时间为5Δt,乙所用时间为3Δt,由可知,乙跑步的平均速度大;(2)图(b)中s-t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故其速度大小为一定值;由(a)可知,甲在相同时间间隔Δt内通过的距离相同,由可知,甲的速度不变,故图(b)中的图象描述的是甲的运动;(3)配速是指跑每公里路程所用的时间,此数值越小(大),表示运动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越少(多),根据知,运动越快(慢);由图(c)知t2时刻的配速值最小,其运动速度最快;(4)由(d)图可知,甲车的速度:,,则甲相对乙的速度为:,则它们相距6m的时间为:。故答案为:(1)乙;(2)甲;(3)t2;(4)6。23.【答案】(1)B(2)23(3)减小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出现偶然性就给满分)(4)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纸板颜色的加深,蚊子停留的次数增加(或纸板颜色相同时,涂有汗液的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多)【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解答】(1)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属于探究的证据,故选B;(2)第2组中“△”处的数值为(22+24+23)÷3=23;(3)重复实验是为了减小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4)比较表格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纸板颜色的加深,蚊子停留的次数增加(或纸板颜色相同时,涂有汗液的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多)。因此,为了减少蚊子叮咬,应该穿浅色衣服并且流汗时及时洗澡故答案为:(1)B;(2)23;(2)减小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3)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纸板颜色的加深,蚊子停留的次数增加(或纸板颜色相同时,涂有汗液的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多)。24.【答案】(1)物质的热胀冷缩(没有物质扣1分)/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2)下降(3)变化相同的温度,丙液柱变化更明显(4)均匀;水柱的变化高度跟气温变化的摄氏度数成正比,该温度计的刻度均匀/均匀,每升高4℃,水柱高度上升2cm【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玻璃泡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会使玻璃管内的液柱下降;(2)根据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进行解答;(3)图丙与图乙相比玻璃管更细,再结合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即可得出答案;(4)根据气温变化时水柱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解答】(1)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环境温度升高,玻璃泡内的空气膨胀,使玻璃管内的液柱下降;以上四种温度计均利用了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2)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若环境温度升高时,玻璃管内液柱下降;(3)图丙玻璃管更细长,变化相同的温度,丙液柱变化更明显;(4)由表格数据知水柱的变化高度跟气温变化的摄氏度数成正比,该温度计的刻度均匀,每升高4℃,水柱高度上升2cm。故答案为:(1)物质的热胀冷缩(没有物质扣1分)/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2)下降;(3)变化相同的温度,丙液柱变化更明显;(4)水柱的变化高度跟气温变化的摄氏度数成正比,该温度计的刻度均匀,每升高4℃,水柱高度上升2cm。25.【答案】(1)乙;石头沾水会影响结果(2)C(3)c【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两种方法求体积的过程中的误差选择;(2)利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线相平;【解答】(1)甲同学的操作中,将小石块提出量筒时,小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乙同学操作能防止石头沾水会影响结果;(2)A.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故A正确;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故B正确;C.浸入的小石块会吸收水分,读数均正确,会导致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故C正确;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故D错误;故选:ABC;(3)利用图2装置来测量气体的体积时,应为短进长出,这样就使排出水的体积等于进入的空气的体积,故c正确。故答案为:(1)乙;防止小石块上附着一些水,减小误差;(2)ABC;(3)c。26.【答案】(1)烛焰和小孔(2)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没有控制小孔的面积相等(3)小孔越大,像的明亮程度越亮(4)A【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1)(2)验证猜想1时和验证猜想2时,根据已知条件结合控制变量法回答;(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4)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解答】(1)验证猜想1时,即像的亮度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由控制变量法,应固定烛焰和小孔的位置不变,让光屏从图示位置沿纸筒慢慢远离小孔,在这过程中观察光屏上像的亮度;(2)验证猜想2时,即像的亮度与小孔的形状有关,由控制变量法要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且控制小孔的面积大小不变,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没有控制小孔的面积相等;(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小孔成像清晰时,小孔越大,像的明亮程度越亮;(4)通过该探究实验可知,小孔成的是蜡烛的像,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当成像清晰时,可观察到的像的形状有烛焰形,故选A。故答案为:(1)烛焰和小孔; (2)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没有控制小孔的面积相等;(3)小孔越大,像的明亮程度越亮;(4)A。27.【答案】(1)对照(2)荷叶表面蜡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3)A区域上水凝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上水凝成球状水滴(4)锅底有涂层模拟荷叶表面的蜡质,不吸水(或微凸结构模拟叶表皮的微小凸起,当杂质落在表面时,随着水珠的滚动被带离)【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实验步骤的探究【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1)对照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A、B两个区域处理的变量为物质甲,其中B区域的处理方法是:清水浸泡,5分钟后取出并擦干,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2)荷叶表面有一层蜡质、不溶于水但能够溶于物质甲。根据实验一可知,物质甲浸泡的区域,水在叶面上凝聚成半球状水滴;清水浸泡的区域,水在叶面上凝聚成球状水滴,说明荷叶表面蜡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3)荷叶上表皮有凸起,这些结构可以支撑水滴。将A区域用刮刀将荷叶表面凸起刮去;B区域表面不做处理,要得到荷叶表皮结构与“自洁效应”有关系的结论,实验现象应该为:A区域上水凝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上水凝成球状水滴;(4)结合实验结果与题图丙可知,防油不粘锅能实现不沾的原因为:不粘锅的锅底有涂层模拟荷叶表面的蜡质,不吸水(或微凸结构模拟叶表皮的微小凸起,当杂质落在表面时,随着水珠的滚动被带离)。故答案为:(1)对照;(2)荷叶表面蜡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3)A区域上水凝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上水凝成球状水滴;(3)锅底有涂层模拟荷叶表面的蜡质,不吸水(或微凸结构模拟叶表皮的微小凸起,当杂质落在表面时,随着水珠的滚动被带离)。28.【答案】(1)苔藓植物(2)合格;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调查校园植物【解析】【分析】(1)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逐级分类。(2)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从这些器官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解答】(1)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常存在于阴暗潮湿并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因此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属于苔藓植物——葫芦藓。(2)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因此评价等级为合格。故答案为:(1)苔藓植物;(2)合格;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29.【答案】(1)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维持细胞正常形态;B(2)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或转动遮光器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刮、涂、盖、染、吸。【解答】(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如图甲所示步骤中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在给如图乙所示的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故选B;(2)①因口腔上皮细胞透明度较高,观察时最好将视野调暗些。在“对光”操作时可以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或转动遮光器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时,操作都准确无误,但却未能找到物像,接下来的操作是重新使镜筒降到最低,然后使镜筒缓慢上升,并仔细寻找,故选B。故答案为:(1)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维持细胞正常形态;B;(2)①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或转动遮光器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B。30.【答案】(1)A;D(2)R(3)被子(4)建立自然保护区(或科学开发利用、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制定湿地保护公约、保护水源、禁止捕杀等,合理即可)【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解析】【分析】(1)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2)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解答】(1)白鹭属于鸟类、蛇属于爬行动物、萤火虫和河虾属于节肢动物,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萤火虫和河虾的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白鹭和蛇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白鹭和蛇用肺呼吸;萤火虫用气管呼吸,河虾用鳃呼吸;白鹭是恒温动物、蛇、萤火虫和河虾都是变温动物;四种动物都是卵生;故AD符合题意;故选AD。(2)白鹭属于鸟类,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体温恒定,卵生,则它是R;(3)樱花树的种子外面由种皮包被着,因此属于被子植物;(4)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可建立自然保护区(或科学开发利用、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制定湿地保护公约、保护水源、禁止捕杀等)。故答案为:(1)AD; (2)R; (3)被子;(4)建立自然保护区(或科学开发利用、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制定湿地保护公约、保护水源、禁止捕杀等)。31.【答案】(1)转换器;细准焦螺旋(2)③②(3)ACDE【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四个镜头中,有螺纹的为物镜,因此图1中①②为物镜,无螺纹的③④为目镜(2)图中的显微镜的结构有1转换器、2物镜、3反光镜、4目镜、5粗准焦螺旋、6细准焦螺旋。【解答】(1)显微镜图中1转换器、2物镜、3反光镜、4目镜、5粗准焦螺旋、6细准焦螺旋。因此,各标号所示部位名称:1转换器、6细准焦螺旋;(2)①②有螺纹为物镜,③④无螺纹为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观察的细胞数目最少的组合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即短的目镜③和长的物镜②;(3)由于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当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而是位于视野的左边时,应向左边移动装片,图像才能向右边移动,从而移到视野的中央来。又由于图乙的物像比图甲的物像大,所以应换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或是物镜,如果视野比较暗再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时,图像会变得不清晰,这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调出清晰的图像。因此,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CDE。故答案为:(1)转换器;细准焦螺旋;(2)③②;(3)ACDE。32.【答案】(1)运动(2)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0.55h的时间。(3)h,在这30s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3km/h【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研究物体运动时,常选择合适的物体作为参照物;(2)根据计算出汽车以最高限速行驶,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的时间;(3)由图丙中得出汽车通过大桥时,行驶的路程及行驶的时间,再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它的平均速度。【解答】(1)以轮船上的桅杆做为参照物,大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大桥是运动的;(2)根据可以计算出汽车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的时间;(3)从图丙中找出汽车15s~30s的行驶速度,前15s行驶了0.3km,由此得出汽车行驶的路程,并且找出行驶的时间,根据计算出它的平均速度。1 / 1浙江省浙共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诊断科学试题1.(2024七上·浙江期末) 新能源电动车(如图)利用电池提供能量来驱动汽车。电池的化学物质中和汽油中蕴含相同形式的能量,该能量是 ( )A.电能 B.化学能 C.机械能 D.电磁能【答案】B【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解析】【分析】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汽油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解答】电池和汽油中蕴含相同形式的能量,该能量是化学能。故答案为:B。2.(2024七上·浙江期末)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规范的是 ( )A. B.C. D.【答案】C【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进行解答;B.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进行解答;C.根据往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方法进行解答;D.根据盖盖玻片的方法进行解答。【解答】A.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错误;B.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浸没在液体中,不能触碰烧杯壁和烧杯底,故B错误;C.用纸槽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时,将试管横放,将纸槽伸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竖起,让药品进入试管,故C正确;D.在盖盖玻片时,先使它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故D错误。故答案为:C。3.(2024七上·浙江期末)某兴趣小组学习使用显微镜后想在课堂上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若对显微镜的结构④进行操作,他的目的是 ( )A.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B.调整物像的清晰度C.改变视野的亮度 D.将物像置于视野中央【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图中:①细准焦螺旋,②转换器,③遮光器,④反光镜。【解答】A.显微镜的镜筒下端有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多个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镜头。因此,应转动②转换器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故A错误;B.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小,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可见,需要转动①细准焦螺旋来调整物像的清晰度,故B错误;C.在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当外界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外界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因此,可以通过调节④反光镜来改变视野的亮度,故C正确;D.将物像置于视野中央,需要移动玻片标本,故D错误。故答案为:C。4.(2024七上·浙江期末)神舟十七号于2023年10月26 日发射,2024年4月30日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火箭加速上升阶段,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感觉自己是静止不动的,他们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上的指挥人员 B.火箭发射塔C.火箭 D.地球【答案】C【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解答】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他们相对于地面上的指挥人员、火箭发射塔和地球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是运动的,相对于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因此他们选择的参照物是火箭。故答案为:C。5.(2024七上·浙江期末)下列关于宇宙科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B.火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C.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各恒星之间的距离D.当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有可能出现月食【答案】D【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解析】【分析】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等统称为天体。【解答】A.太阳是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天体,有炽热的气体组成,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火星是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光年是距离单位,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各恒星之间的距离,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当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有可能出现日食,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6.(2024七上·浙江期末)在浙江某地发现了号称植物界“大熊猫”的中华水韭,其株高 15~30cm根茎肉质、块状,叶多汁、鲜绿色、线形,孢子囊椭圆形。中华水韭属于 ( )A.被子植物 B.氏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丛苔藓植物【答案】C【知识点】孢子植物【解析】【分析】(1)藻类植物的种类繁多,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即没有输导组织,根是假根,吸水能力、保水能力较差。(3)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比较高大,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4)种子植物中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都有根、茎、叶、种子等器官。【解答】中华水韭,根茎肉质,块状,叶多汁,草质,线形,用孢子来繁殖后代。由此可见:中华水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具有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故属于蕨类植物。故答案为:C。7.(2024七上·浙江期末)想测一张邮票的厚度,下列方法可采用的是 ( )A..将一张邮票直接测量B.测字典与一张邮票总厚度再减去测得的字典厚度C.测10张邮票厚度,再除以10D.测 100张相同邮票厚度,再除以100【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解析】【分析】由于邮票的厚度太小,因此不能直接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因此可以采用“累积法”来间接测量。【解答】A.邮票的厚度太小,不能直接测量,故A错误;B.邮票的厚度太小,相对于字典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不能利用测字典与一张邮票总厚度再减去测得的字典厚度的方法测量邮票的厚度,故B错误;C.10张邮票的厚度还是比较小,测量以后除以10,测量出来的误差较大,故C错误;D.测量100张相同邮票的厚度,再除以100,就可以测量出一张邮票的厚度,故D正确。故答案为:D。8.(2024七上·浙江期末) 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此,某同学做出了归纳,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大鲵终身用鳃呼吸,与其能够在水中生活相适应B.鲢鱼身体呈流线型,霜体运动,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C.蛇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与其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D.鸟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答案】A【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1、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心脏一心房一心室,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心脏两心房,一心室,血液为混合血,不完全的双循环。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依赖于湿润的的环境,有辅助呼吸的作用。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陆生爬行,少数种类后生入水或穴居;体被表皮形成的鳞片或真皮形成的骨板,缺乏皮肤腺体;四肢强大,趾端具爪,适于爬行;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地繁殖;体温不稳定。4、鸟类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着羽毛,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有喙无齿,鸟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为双重呼吸,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循环能力强,生殖方式为卵生,体温恒定。【解答】A.大鲵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鲢鱼属于鱼类,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水的阻力,靠鳍运动,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蛇属于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与其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鸟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9.(2024七上·浙江期末) 在实验室中,对一种形如珠子且直径较小、连在一起的物体进行测量,如图所示,其长度1为 ( )A.2cm B.2.0cm C.2.00cm D.2.000cm【答案】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刻度尺读数时首先要明确量程以及分度值,然后根据刻度线的位置读数。【解答】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物体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右端的示数为2.00cm,物体的长度为2.00cm。故答案为:C。10.(2024七上·浙江期末)2023年5月,我省沿海各地连续数晚出现罕见“蓝眼泪”,“蓝眼泪”是由于海水中的夜光藻细胞在夜晚受到扰动等刺激面发出蓝色荧光所形成的,上述现象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会进行繁殖 B.会进行生长发育C.会进行新陈代谢 D.会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蓝眼泪是由于海水中的夜光藻细胞在夜晚受到扰动等刺激而发出蓝色苂光所形成的。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答案为:D。11.(2024七上·浙江期末) 如图所示为一个放置于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与底盘垂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答案】B【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A.杆的影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由于地球会自转,所以一天内杆影会随着地球的自转而移动,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一天内,正午时,阳光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最大,杆影最短,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简易计时模型是根据影子的方位计时的,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2.(2024七上·浙江期末)有专家在温州“树排沙”保护区观测到世界濒危动物——黑脸琵琶,表明在温州市鸟类保护措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请结合鸟类数量减少的原因(如图)判断.最有针对性的措施是 ( )A.积极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 B.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引进C.健全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D.重视树排沙保护区的建设【答案】D【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解析】【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解答】由分析图表可知,鸟类多样性面临的最主要威胁来自栖息地被破坏。故保护黑脸琵琶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故答案为:D。13.(2024七上·浙江期末)如图所示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①为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作用B.植物体各部位细胞中一定都含有结构③C.亲子鉴定所需的遗传物质主要取自结构④D.糖拌西红柿渗出的汁液来自结构⑤【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观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解答】A.①是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的作用,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植物体各部位细胞中不一定都含有③叶绿体,如根毛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④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因此亲子鉴定所需的遗传物质主要取自结构④细胞核,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⑤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在作糖拌西红柿时,加入糖并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盘中的汁液增多了,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的⑤液泡中,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4.(2024七上·浙江期末) 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可以形成2组对照实验B.通过甲、乙对照,说明微生物生长需要看机构C.通过乙、丙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D.该实验只需放置在任意温度相同的环境中即可【答案】A【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对照实验要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比对;甲与乙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乙和丙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机物,甲和丙不构成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解答】对照实验就是一个实验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或是确定影响结果的因素就是实验的研究对象,再做一组实验也就是对照组,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比对,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ABC.根据对照实验的概念知道甲与乙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乙和丙构成对照实验,面包代表有机物,变量是有机物,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有机物;甲和丙不构成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故A正确,BC错误;D.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不能放置在任意温度相同的环境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即使温度相同也会达不到实验效果,故D错误。故答案为:A。15.(2024七上·浙江期末)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与速度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 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约为16.7 m/sD.从8:20到紧急刹车这段时间内他驾车行驶的路程为7 km【答案】D【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所给图是速度--时间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从图象上能够读出每个时间点对应的速度,也能分析出某个时间段内速度的变化。【解答】A.从图象可知,速度急剧减小时间是8:27,所以说紧急刹车发生在8:27.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在8:23~8:27时间段内,速度大小不变,所以说在这个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从图象可知,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即,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从图中可知,从8:20到紧急刹车这段时间内他驾车行驶的路程为不可能为7km,刹车的时间不够1s,即使以最大的速度行驶,也不可能是7km,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6.(2024七上·浙江期末)某校举行了运动会,赛场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争创佳绩,请回答以下问题:(1)女子实心球比赛中,小晶同学投掷出12.8 (填单位符号)的好成绩而夺冠。(2)小明同学跑完1000m后,喝了一瓶350 (填单位符号)的矿泉水来补充水分。(3)裁判员用皮卷尺测跳远比赛成绩时,若将皮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比赛后,小湖同学感到头昏脑胀,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湖的体温为 ℃。【答案】(1)m(2)mL(3)偏小(4)37.9【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误差分析【解析】【分析】(1)铅球项目上,同学投掷出的距离应该按米计算;(2)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按毫升计算;(3)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必然在一定的长度内伸长了一些示数,据此分析测量的结果变化情况;(4)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其测量范围是35~42℃,其分度值为0.1℃。【解答】(1)铅球项目上,女生的铅球质量是3kg,小晶同学投掷出12.8m的好成绩而夺冠;(2)一瓶矿泉水的体积500mL,小灵同学运动后,喝了250mL的矿泉水来补充水分;(3)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时,若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必然在一定的长度内拉伸了一些示数,所以会使测量的结果偏小;(4)由图可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其分度值为0.1℃,图中所示温度为37.9℃。故答案为:(1)m;(2)mL;(3)偏小;(4)37.9。17.(2024七上·浙江期末)有些动物名称或俗称中虽然带有“鱼”字,但却不属于鱼类;有些动物名称不带“鱼”字,却属于鱼类。以下是五种名称或俗称中带“鱼”或不带“鱼”字的动物。(1)海马名字中虽无“鱼”字,但却是一种鱼类,海马用 呼吸。(2)以上五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有 ;在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中,上述动物里没有出现的类群有 。【答案】(1)鳃(2)墨鱼;鸟类【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图中海马属于鱼类;娃娃鱼属于两栖类;墨鱼属于软体动物;鳄鱼属于爬行类;鲸鱼属于哺乳类。【解答】(1)海马是鱼类,鱼类用鳃呼吸,所以海马用鳃呼吸;(2)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包括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由此可知,以上五种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有海马(鱼类)、娃娃鱼(两栖类)、鳄鱼(爬行类)和鲸鱼(哺乳类),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墨鱼。图中没有出现的脊椎动物类群是鸟类。故答案为:(1)鳃;(2)墨鱼;鸟类。18.(2024七上·浙江期末)如图甲为我国古代的滴水计时工具——漏刻的模型图。漏水壶通过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壶中滴水,受水壶中的箭尺随着壶内液面的升高而升高,箭尺上正对壶口的刻度指示的便是当时的时刻。漏刻常用日出、日落作为时间计量的起算点来计量一天的时间,因此在一年中不同节气需更换不同的箭尺,这是因为地球的 (填“公转”或“自转”)导致每天的日出与日落时间不同。图乙中适合夏季使用的箭尺是 (填“A”或“B”)。【答案】公转;A【知识点】地球公转【解析】【分析】根据受水壶的作用及夏天日长的特点进行解答。【解答】(1)漏刻常用日出、日落作为时间计量的起算点来计量一天的时间,因此,在一年中不同节气需更换不同的箭尺,“漏刻改箭”从根本上是由于地球的公转;(2)由于夏季时间日长,故A能描述夏季时间特点。故答案为:公转:A。19.(2024七上·浙江期末)2024年4月3日早上7时58分,我国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北纬23.81°、东经121.74°)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1)台湾省多地震是因为位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2)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和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从室外跑进楼内躲避B.若在高层应乘电梯快速下楼C.在房屋倒塌前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D.若在底楼,可快速跑到室外开阔地带【答案】(1)太平洋(2)D【知识点】地震的预报和防范;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解答】(1)台湾省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2)A.发生地震时,室外的人不能跑到楼内躲避,要跑到比较空旷的地带,故A错误;B.发生地震时容易停电、电梯损坏、楼梯变形等故障,高楼层的人们不能乘电梯撤离,故B错误;C.发生地震时,应迅速撤离,生命安全第一,不能再进入室内抢运物品,故C错误;D.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和做法中正确的是若在底楼,可快速跑到室外开阔地带,尽量远离高大建筑物,故D正确;故选D。故答案为:(1)太平洋;(2)D。20.(2024七上·浙江期末)小松买到一只蝾螈,并查阅到蝾螈的分类检索如图甲所示。为确定该蝾螈的种类,小松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如图乙),并观察到其脑后无凸出的羽状鳃,腹部有斑块。(1)根据检索表中的信息,请写出“2b”的内容: 。(2)对照检索表可知该蝾螈是 。(3)红腹蝾螈与红斑蝾螈的亲缘关系比红腹蝾螈与墨西哥蝾螈的 (填“远”或“近”)。【答案】(1)体长不超过10cm(2)红腹蝾螈(3)近【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解析】【分析】(1)根据检索表中信息分析作答;(2)根据分类表,结合蝶螈的特征得出分类结论;(3)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据此解答。【解答】(1)由图甲可知,2a体长超过10cm,因此2b的内容为:体长不超过10cm;(2)由图甲可知,蝾螈体长不超过10cm,腹部的特征:通体为褐绿色,腹部物有斑块,因此该蝾螈为红腹蝾螈;(3)红腹蝾螈与红斑蝾螈脑后都无凸出的羽状鳃。墨西哥蝾螈脑后有凸出的羽状鳃。所以红腹蝾螈与红斑蝾螈的亲缘关系更近。故答案为:(1)体长不超过10cm;(2)红腹蝾螈;(3)近。21.(2024七上·浙江期末)如图所示是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的各个结构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丙图反映了②具有 的作用。(2)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在 (填序号),的指挥和控制下进行。【答案】(1)控制物质进出(2)④【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解答】(1)②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2)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在④细胞核指挥和控制下进行。故答案为:(1)控制物质进出;(2)④。22.(2024七上·浙江期末)科学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是照相机分别记录的跑步者甲、乙跑步时的频闪照片,已知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定,由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a)记录的时间内, (填“甲”或“乙”)跑步的平均速度大。(2)如图(b)中图像描述的是 (填“甲”或“乙”)的运动。(3)如图(c)所示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的手机 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在t1、t2、i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 。(4)如图(d)所示是甲、乙两车运动的部分s-t图像,当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时,当时间t= s时,两车相距12m。【答案】(1)乙(2)甲(3)t2(4)6【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设曝光时间间隔Δt,由图(a)知甲乙通过的距离s相同,比较甲乙所用时间,根据比较两次记录中跑步的平均速度大小;(2)图(b)中s-t的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可确定其速度大小为一定值;比较(a)可知甲、乙两图相同的物理量和不同物理量,根据分析回答;(3)由图(c)根据配速定义结合速度公式分析;(4)先计算出甲和乙的相对速度,再根据计算出两车相距12m的时间。【解答】(1)设曝光时间间隔Δt,由图(a)知,甲乙通过的距离s相同,甲所用时间为5Δt,乙所用时间为3Δt,由可知,乙跑步的平均速度大;(2)图(b)中s-t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故其速度大小为一定值;由(a)可知,甲在相同时间间隔Δt内通过的距离相同,由可知,甲的速度不变,故图(b)中的图象描述的是甲的运动;(3)配速是指跑每公里路程所用的时间,此数值越小(大),表示运动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越少(多),根据知,运动越快(慢);由图(c)知t2时刻的配速值最小,其运动速度最快;(4)由(d)图可知,甲车的速度:,,则甲相对乙的速度为:,则它们相距6m的时间为:。故答案为:(1)乙;(2)甲;(3)t2;(4)6。23.(2024七上·浙江期末)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发现,不同人对蚊子的吸引力不同。同学们为了探究颜色和汗液气味对蚊子吸引力的影响,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准备3种颜色不同,大小、材质相同的同种纸板各2张,在各种颜色的纸板上分别均匀涂抹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和汗液。②将6张纸板分开随机放置在草地上,用摄像机记录每分钟各纸板上蚊子的停留次数。③随机交换纸板位置,重复①和②步骤2次。实验结果组别 涂抹每分钟停留物次数 第1组(浅色) 第 2 组(较深色) 第 3 组(深色)第 1次 第 2次 第 3次 平均值 第 1次 第 2次 第3次 平均值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次 平均值生理盐水 2 1 2 1.7 5 3 3 3.7 8 7 6 7汗液 20 21 18 19.7 22 24 23 △ 28 25 29 27.3(1)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属于探究的____(填字母)。A.问题 B.证据 C.结论 D.计划(2)第2组中“△”处应填写的数值为 。(3)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小组同学建议:多蚊子的夏天我们应该穿浅色衣服并且流汗时及时洗澡。请从表格中寻找支持该建议的证据: 。(写出一点即可)【答案】(1)B(2)23(3)减小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出现偶然性就给满分)(4)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纸板颜色的加深,蚊子停留的次数增加(或纸板颜色相同时,涂有汗液的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多)【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解答】(1)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属于探究的证据,故选B;(2)第2组中“△”处的数值为(22+24+23)÷3=23;(3)重复实验是为了减小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4)比较表格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纸板颜色的加深,蚊子停留的次数增加(或纸板颜色相同时,涂有汗液的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多)。因此,为了减少蚊子叮咬,应该穿浅色衣服并且流汗时及时洗澡故答案为:(1)B;(2)23;(2)减小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3)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纸板颜色的加深,蚊子停留的次数增加(或纸板颜色相同时,涂有汗液的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多)。24.(2024七上·浙江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史实历程进行“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史料研究】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温度计的发明历程:【原理分析】(1)以上四种温度计均利用了 的性质制成。(2)图甲是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若环境温度升高时,玻璃管内液柱 (填“上升”或“下降”)。(3)【方法研究】比较图乙和图丙发现,图丙的温度计比图乙精确度更高,除了用酒精代替水之外,还有哪些原因 请写出一个: 。(4)【温标定义】为了给温度计标刻度,他们测量了不同温度时的水柱高度(如下表所示),请判断该温度计的刻度是否均匀并说明理由: 。气温(℃) 10 14 18 22 26 30水柱高度(cm) 13 15 17 19 21 23【产品制作】有了相应的知识储备,研究学习小组各自完成了简易温度计制作,如图所示 A 和B是不同小组上交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温度计产品。【产品迭代】小组同学继续研究测量更准确、使用更方便的温度计……【答案】(1)物质的热胀冷缩(没有物质扣1分)/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2)下降(3)变化相同的温度,丙液柱变化更明显(4)均匀;水柱的变化高度跟气温变化的摄氏度数成正比,该温度计的刻度均匀/均匀,每升高4℃,水柱高度上升2cm【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玻璃泡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会使玻璃管内的液柱下降;(2)根据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进行解答;(3)图丙与图乙相比玻璃管更细,再结合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即可得出答案;(4)根据气温变化时水柱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解答】(1)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环境温度升高,玻璃泡内的空气膨胀,使玻璃管内的液柱下降;以上四种温度计均利用了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2)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若环境温度升高时,玻璃管内液柱下降;(3)图丙玻璃管更细长,变化相同的温度,丙液柱变化更明显;(4)由表格数据知水柱的变化高度跟气温变化的摄氏度数成正比,该温度计的刻度均匀,每升高4℃,水柱高度上升2cm。故答案为:(1)物质的热胀冷缩(没有物质扣1分)/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2)下降;(3)变化相同的温度,丙液柱变化更明显;(4)水柱的变化高度跟气温变化的摄氏度数成正比,该温度计的刻度均匀,每升高4℃,水柱高度上升2cm。25.(2024七上·浙江期末)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你将选择方法 (填“甲”或“乙”),理由是 。(2)实验后两同学对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会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____(填字母)。A.注入一定量水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B.待小石块浸没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C.浸入的小石块会吸收水分,读数均正确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3)甲同学提出利用等效替代法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2所示)。通过读取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2装置中能实现这一目的是 (填“a”“b”或“c”)。【答案】(1)乙;石头沾水会影响结果(2)C(3)c【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两种方法求体积的过程中的误差选择;(2)利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线相平;【解答】(1)甲同学的操作中,将小石块提出量筒时,小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乙同学操作能防止石头沾水会影响结果;(2)A.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故A正确;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故B正确;C.浸入的小石块会吸收水分,读数均正确,会导致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故C正确;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故D错误;故选:ABC;(3)利用图2装置来测量气体的体积时,应为短进长出,这样就使排出水的体积等于进入的空气的体积,故c正确。故答案为:(1)乙;防止小石块上附着一些水,减小误差;(2)ABC;(3)c。26.(2024七上·浙江期末)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1)验证猜想1时,应固定 的位置,让光屏从图示位置沿纸筒慢慢远离小孔,在这过程中观察光屏上像的亮度。(2)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3)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现象如下表。圆孔的直径/ mm 小于1.0 1.0 1.5 2.0 2.5 4.0像的清晰度 清晰 清晰 清晰 清晰 较模糊 模糊像的明亮程度 ——逐渐变亮→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 。(4)通过该探究实验,当成像清晰时,可观察到的像的形状有____(填字母)。A.烛焰形 B.三角形 C.圆形 D.棱形【答案】(1)烛焰和小孔(2)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没有控制小孔的面积相等(3)小孔越大,像的明亮程度越亮(4)A【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1)(2)验证猜想1时和验证猜想2时,根据已知条件结合控制变量法回答;(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4)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解答】(1)验证猜想1时,即像的亮度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由控制变量法,应固定烛焰和小孔的位置不变,让光屏从图示位置沿纸筒慢慢远离小孔,在这过程中观察光屏上像的亮度;(2)验证猜想2时,即像的亮度与小孔的形状有关,由控制变量法要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且控制小孔的面积大小不变,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没有控制小孔的面积相等;(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小孔成像清晰时,小孔越大,像的明亮程度越亮;(4)通过该探究实验可知,小孔成的是蜡烛的像,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当成像清晰时,可观察到的像的形状有烛焰形,故选A。故答案为:(1)烛焰和小孔; (2)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没有控制小孔的面积相等;(3)小孔越大,像的明亮程度越亮;(4)A。27.(2024七上·浙江期末) 水滴落在荷叶上会顺着荷叶表面滚落,这一现象称为荷叶“自洁效应”。同学们收集资料并开展项目化学习,探究荷叶“自洁效应”的原因。(1)任务一:探究荷叶表面物质与荷叶“自洁效应”的关系。【查阅资料】荷叶表面有一层蜡质,不溶于水但能够溶于物质甲。【实验设计】将一片荷叶从中间切开,分为A、B两个区域,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A 区域 B区域处理方法 物质甲漫泡,5min 后取出并擦干 清水浸泡,5min后取出并擦干分别滴加清水,观察水滴在叶面上的状态实验结果 水凝聚成半球状水滴 水凝聚成球状水滴B区域起 作用。(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实验结论: 。(3)任务二:进一步探究荷叶表皮结构与荷叶“自洁效应”的关系。【收集资料】触摸荷叶表面,略感粗糙。进一步制作荷叶横切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荷叶上表皮有凸起,这些结构可以支撑水滴。【实验设计】将一片荷叶从中间切开,分为A、B两个区域,A区域用刀片将荷叶表面凸起刮去,B区域表面不做处理,能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4)任务三:寻找身边的“自洁效应”。【启示应用】基于仿生学,荷叶”自洁效应”在生产、生活多领域广泛应用。根据图2分析防油不粘锅是如何模拟荷叶“自洁效应”的: 。(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对照(2)荷叶表面蜡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3)A区域上水凝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上水凝成球状水滴(4)锅底有涂层模拟荷叶表面的蜡质,不吸水(或微凸结构模拟叶表皮的微小凸起,当杂质落在表面时,随着水珠的滚动被带离)【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实验步骤的探究【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1)对照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A、B两个区域处理的变量为物质甲,其中B区域的处理方法是:清水浸泡,5分钟后取出并擦干,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2)荷叶表面有一层蜡质、不溶于水但能够溶于物质甲。根据实验一可知,物质甲浸泡的区域,水在叶面上凝聚成半球状水滴;清水浸泡的区域,水在叶面上凝聚成球状水滴,说明荷叶表面蜡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3)荷叶上表皮有凸起,这些结构可以支撑水滴。将A区域用刮刀将荷叶表面凸起刮去;B区域表面不做处理,要得到荷叶表皮结构与“自洁效应”有关系的结论,实验现象应该为:A区域上水凝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上水凝成球状水滴;(4)结合实验结果与题图丙可知,防油不粘锅能实现不沾的原因为:不粘锅的锅底有涂层模拟荷叶表面的蜡质,不吸水(或微凸结构模拟叶表皮的微小凸起,当杂质落在表面时,随着水珠的滚动被带离)。故答案为:(1)对照;(2)荷叶表面蜡质有利于荷叶的“自洁效应”;(3)A区域上水凝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上水凝成球状水滴;(3)锅底有涂层模拟荷叶表面的蜡质,不吸水(或微凸结构模拟叶表皮的微小凸起,当杂质落在表面时,随着水珠的滚动被带离)。28.(2024七上·浙江期末)为了向七年级新生介绍校园的植物,学校开展了“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项目化学习,要求选定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5类中的4类编制手册和检索表。下表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植物 葫芦藓 金毛狗蕨 红叶石楠 桂树图谱特征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 根和茎卧生,顶端生有叶、叶下有孢子囊 叶缘带锯齿,花多,果实呈黄红色 叶对生,花丝极短、果实呈紫黑色植物种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回答下列问题:(1)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 (填植物种类)。(2)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根据该指标,小明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的评价等级是 ,并简述理由: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植物种类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3类植物 包含 2类植物【答案】(1)苔藓植物(2)合格;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调查校园植物【解析】【分析】(1)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逐级分类。(2)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从这些器官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解答】(1)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常存在于阴暗潮湿并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因此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属于苔藓植物——葫芦藓。(2)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因此评价等级为合格。故答案为:(1)苔藓植物;(2)合格;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29.(2024七上·浙江期末)小乐制作了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图甲所示步骤中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在给图乙所示的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时,应将碘液 (填字母)。A. 滴在a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B. 滴在 a 处,吸水纸放置在b处C. 滴在a 和b处,将装片左右晃动(2)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①因口腔上皮细胞透明度较高,观察时最好将视野亮度调暗些。在“对光”操作时可以 (写出一点)。②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时,操作都准确无误,但却未能找到物像,接下来的操作是 (填字母)。A.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并在下降过程中重新寻找B 重新使镜筒降到最低,然后使镜筒缓慢上升,并仔细寻找【答案】(1)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维持细胞正常形态;B(2)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或转动遮光器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刮、涂、盖、染、吸。【解答】(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如图甲所示步骤中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在给如图乙所示的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故选B;(2)①因口腔上皮细胞透明度较高,观察时最好将视野调暗些。在“对光”操作时可以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或转动遮光器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时,操作都准确无误,但却未能找到物像,接下来的操作是重新使镜筒降到最低,然后使镜筒缓慢上升,并仔细寻找,故选B。故答案为:(1)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维持细胞正常形态;B;(2)①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或转动遮光器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B。30.(2024七上·浙江期末)湖州长田漾湿地公园,是一座大型的原生态湿地公园,公园内植被种类丰富,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还有农田、鱼塘等元素有机分布。(1)如图是小科同学将公园内的部分生物分为甲、乙两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填字母,可多选)。A.是否有脊椎骨 B.体温是否恒定C.是否胎生哺乳 D.是否用肺呼吸(2)小科同学为公园内的四种生物 P、Q、R、S编了一个检索表。这些生物中有一种是白鹭,则它是 (填“P”“Q”“R”或“S”)。(3)春天,该公园内的樱花大道是踏春的好去处。樱花树在分类上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植物。(4)该湿地公园植被多样,生态优良,有包括白雀、白鹭、野鸭等多种鸟类栖息。为保护湿地公园生物的多样性,请提出一条有效的建议或措施: ...。【答案】(1)A;D(2)R(3)被子(4)建立自然保护区(或科学开发利用、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制定湿地保护公约、保护水源、禁止捕杀等,合理即可)【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解析】【分析】(1)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2)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解答】(1)白鹭属于鸟类、蛇属于爬行动物、萤火虫和河虾属于节肢动物,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萤火虫和河虾的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白鹭和蛇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白鹭和蛇用肺呼吸;萤火虫用气管呼吸,河虾用鳃呼吸;白鹭是恒温动物、蛇、萤火虫和河虾都是变温动物;四种动物都是卵生;故AD符合题意;故选AD。(2)白鹭属于鸟类,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体温恒定,卵生,则它是R;(3)樱花树的种子外面由种皮包被着,因此属于被子植物;(4)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可建立自然保护区(或科学开发利用、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制定湿地保护公约、保护水源、禁止捕杀等)。故答案为:(1)AD; (2)R; (3)被子;(4)建立自然保护区(或科学开发利用、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制定湿地保护公约、保护水源、禁止捕杀等)。31.(2024七上·浙江期末)小明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时要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相关问题:(1)请填写图3中标号所示部位的名称:1 ,6 。(2)如图1所示,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目镜和物镜应分别选择 (填序号)。(3)如图2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用字母表示)。A.向左移动装片 B. 向右移动装片 C 转动物镜转换器D. 调节光圈 E.转动细准焦螺旋 F.转动粗准焦螺旋【答案】(1)转换器;细准焦螺旋(2)③②(3)ACDE【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四个镜头中,有螺纹的为物镜,因此图1中①②为物镜,无螺纹的③④为目镜(2)图中的显微镜的结构有1转换器、2物镜、3反光镜、4目镜、5粗准焦螺旋、6细准焦螺旋。【解答】(1)显微镜图中1转换器、2物镜、3反光镜、4目镜、5粗准焦螺旋、6细准焦螺旋。因此,各标号所示部位名称:1转换器、6细准焦螺旋;(2)①②有螺纹为物镜,③④无螺纹为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观察的细胞数目最少的组合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即短的目镜③和长的物镜②;(3)由于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当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而是位于视野的左边时,应向左边移动装片,图像才能向右边移动,从而移到视野的中央来。又由于图乙的物像比图甲的物像大,所以应换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或是物镜,如果视野比较暗再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时,图像会变得不清晰,这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调出清晰的图像。因此,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CDE。故答案为:(1)转换器;细准焦螺旋;(2)③②;(3)ACDE。32.(2024七上·浙江期末)如图甲,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由引桥、跨海桥、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其中跨海桥长22.9km,海底隧道长6700m,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地震设防烈度提高至九度,可抵御16级台风、30万吨船舶撞击。图乙是港珠澳大桥的限速牌。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回答:(1)当轮船在大桥下行驶时,以轮船上的桅杆为参照物,大桥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2)若汽车以最高限速行驶,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多少时间 (写出计算过程)(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经15s行驶0.3km后,开始做匀速运动,求在这30s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km. h (写出计算过程;忽略汽车本身的长度)【答案】(1)运动(2)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0.55h的时间。(3)h,在这30s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3km/h【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研究物体运动时,常选择合适的物体作为参照物;(2)根据计算出汽车以最高限速行驶,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的时间;(3)由图丙中得出汽车通过大桥时,行驶的路程及行驶的时间,再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它的平均速度。【解答】(1)以轮船上的桅杆做为参照物,大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大桥是运动的;(2)根据可以计算出汽车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的时间;(3)从图丙中找出汽车15s~30s的行驶速度,前15s行驶了0.3km,由此得出汽车行驶的路程,并且找出行驶的时间,根据计算出它的平均速度。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浙共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诊断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浙共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诊断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