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追求智慧的学问课件(共31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追求智慧的学问课件(共31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概论)
哲学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吸收外来)
第九课 面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未来)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化




拓展和应用
《哲学与文化》知识结构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政治认同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理解哲学的本意 2.理解哲学是如何产生的 3.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政治认同 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
科学精神 通过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关系的学习,懂得哲学的指导意义,从而使学生热爱哲学,喜欢哲学,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公共参与 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学习,坚持以哲学为指导,追求智慧。
本课学习目标
1、哲学的本义
2、哲学的产生
3、哲学起源于
4、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5、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黑格尔认为,哲学以绝对精神为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概括上述对哲学理解的共同点,并与同学分享你的理解。
哲学是什么?你还知道那些说法?
在古希腊语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问。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智慧
1、哲学的本义
相关链接
《尔雅》中说:“哲,智也。”《说文解字》中说:“哲,知也。”在古汉语中,“知”通“智”。 “哲学”的英语单词philosophy源于希腊语philosophia(希腊语的拉丁字母拼法)。它由philo(爱、 追求)和 sophia(智慧)构成,意思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最早使用这一概念的是古希腊哲学家、 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哲学道理: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种地
发现长得慢
怎么办
拔高助长
禾苗枯死
总结经验
实践
产生问题
思考
实践
结果
反思
(实践是基础,思考是重要条件。)
思考: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哲学智慧是从哪里来的?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哲学的起源
“因为‘惊奇’,这种经验确实是爱智者(哲学家)特有的。除了惊奇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柏拉图
“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昧。”
——亚里士多德
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哲学就像智慧女神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不在旭日东升时翱翔,而在薄暮降临后悄然起飞。
——黑格尔
从这些哲学家的观点中我们能悟出什么哲学道理?
(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侧重来源于
2、哲学的产生和起源
(2)哲学起源于(侧重于开始、起点)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认识世界)

人与世界的关系
处 理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产生好奇、追问和思考
两项基本活动
形成哲学智慧
知识拓展:
1、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上讲的世界包括: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思维)。
对点练习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描绘大自然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惊奇和敬畏,使人们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我们头顶的星空:“世界是什么 人又是什么 ”人们在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中渐渐形成了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 (  )
A.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源于大自然
B.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需要和古代哲学家的好奇、思考
C.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D.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C
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天下纷争,是一个战争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然而这个时代却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在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使得中国的哲学和文化取得了长远的进步和空前的繁荣,开放出了后世许多朝代都难以企及的哲学和思想硕果。
阅读以上材料思考:
为什么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说明哲学思想与时代之间有什么关系?
思考:
在百家争鸣的若干种思想中,所有的思想能称作哲学吗?所有的思想都是正确的吗?
时代的精华
错误或歪曲反映时代内容、要求及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时代的糟粕
形成
形成
可能
可能
哲学
正确或比较正确反映时代的内容和任务,反映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理论化、
系统化后
思想
真正的哲学
非真正的哲学
注意: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哲学≠真正的哲学≠科学的哲学
经济、政治
文化(精神)
决定、反映
反作用
(哲学)
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哲学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③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3、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甲:下雨好极啦!
乙:下雨糟透了!
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同。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对生活的影响
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冒雪爬上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祈求“神灵奶奶”为她生病的小孙子降幅,并保佑她八十多岁的老伴长命百岁。临下山时,留下一百元钱,专门嘱咐说,这钱是“修庙宇、驻神像”的。
你对这个世界有什么看法?
(1)这位老太太有没有世界观?她的世界观怎样?
(2)她知道自己有世界观吗?这说明了什么?
合作探究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特点
主体
联系
错误倾向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零散、自发形成的
人人都有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自觉形成、系统化、理论化
不是人人都有
①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①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
②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思考:(1)这位老太太有没有世界观?她的世界观怎样?她知道自己有世界观吗?你对世界有什么样的看法?这说明了什么?
思考:老太太有自己的世界观,所以老太太是哲学家吗?世界观就是哲学?
方法论:
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人的思想观念
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天材出于勤奋
颓废、消沉
勤勉、刻苦
我命天注定
强调“想”
强调“做”
世界观
方法论
哲 学
决 定
体 现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 观就有什么的方法论。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总结: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X
对点练习2、下列属于方法论的是( )
A.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B.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C
对点练习3、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先改变习惯;要改变习惯,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改变观念。这是因为(  )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方法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
思考: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和我们平时所学的物理学、化学、政治学一样么?如果说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如果说它们不同,那么它们之间是否毫无联系?
整个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认识和改造自然
认识和改造社会
研究认识和思维
自然科学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
思维科学知识
具体科学
(1)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研究对象和规律不同
具体科学: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各自不同的规律和奥秘(个性)
哲学:揭示整个世界。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共性)
5、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总和
(2)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
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毫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并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晚年的牛顿,在寻找行星绕日运动的初始切线力时,屈从于神学,把太阳系运动的原因归到上帝的“第一推动力”上,从而走向了唯心主义,在科学的道路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正确的哲学
不科学的哲学
推 动
阻碍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注意:只能说“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不能说“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哲学是科学之母/哲学是百科全书/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2)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
哲学 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 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最本质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最根本方法的)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
具体方法指导
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注意两种 错误倾向 ①替代论: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是错的。 ②取消论: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也是错误的。
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对点练习4、“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材料启示我们( )
A.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
D.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D
总结:关于哲学知识点
1. 从哲学的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 从哲学的起源看: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3. 从哲学与时代关系看: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4. 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5. 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6. 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课堂小结
1、哲学的起源
追求智慧的学问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3)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1)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
(2)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
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1.知道自然界存在着生物链,这是科学,但由此知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并懂得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是哲学智慧;知道月有阴晴圆缺,这是生活常识,而由此思考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并懂得全面看问题,这是哲学智慧。由此可见(  )
①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②哲学依托于具体的知识但又不同于具体知识
③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④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使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当代著名哲学家陈先达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哲学的变革,又是变革的哲学。它不仅重视哲学中的问题,更重视问题中的哲学。以问题为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方法的精髓。”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科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改变世界”的科学
③具有革命性特征,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④能够解决人类社会各阶段出现的具体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