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道法初二下学期背诵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1.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4.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5.我国宪法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归根结底(目的)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注意:人民≠公民;权力≠权利)6.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7.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8.我国人权广泛性的体现:主体广泛和内容广泛;9.人权的主体广泛性表现在: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10.我国的国家机构的工作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11.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1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我国治国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1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14.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具有最高法律效力;15.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16.宪法规定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需要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人通过;17.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18. 宪法≠商法+民法+刑法……(宪法≠其它法律总和。)19. 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地方各级人大+全国人大)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其他国家机关:行政机关(人民政府)、 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我国的国家机关:权力、立法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权力、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人民政府 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审判机关:人民法院 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警察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民主集中制根本活动准则:宪法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行动准则:宪法法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监督对公民基本权利和根本确认和保障:宪法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所规定的内容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基础性意义:宪法监督制度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权力机关宪法的修改机关、解释机关、监督机关。宪法的修改机关 全国人大宪法的解释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宪法的监督机关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地方各级人大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1.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2.政治权利与自由包括: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4.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条件:年满18周岁,中国公民、享有政治权利.5.监督权的表现 :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6.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7.社会经济权利有:①财产权、②劳动权、③物质帮助权。8.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10.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1.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12.财产权的内容: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13.文化权利包括:受教育权、公民有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它文化活动的自由。14.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15.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当事人自行解决纠纷的的方式是和解;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是调解;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是仲裁;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是诉讼。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是诉讼;诉讼分为民事诉讼、刑事自诉、行政诉讼(民告官)16.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秘密不被窃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17.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18.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表现是: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 公共秩序、 尊重社会公德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属于民事责任; 警告、罚款、拘留、没收违法所得属于行政责任;拘役、罚金、没收财产属于刑事责任。20.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特点:权利义务相统一21.法定义务的特点:具有强制性;22.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1.宪法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为国家根本制度,其实质就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和国有成分。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小微企业属于非公有制经济】7.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8.、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9.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0.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在个体、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生产要素)分配。11.我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是实行民主集中制 。12.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13. 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①立法权、②决定权、③任免权、④监督权。14.人大代表的权利:①审议权、②表决权、③提案权、④质询权。15.人大代表的义务:①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②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③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16.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主席的职权有: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授予荣誉权。17.国家的监察机关是监察委员会,独立行使监察权;最高监察机关是国家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的职责:监督、调查和处置。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19.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20.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题是:团结和民主。2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2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24.我国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25.全国两会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6.我国两会体现哪些政治制度: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7.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28.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29.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项 目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区 别 性 质 国家权力机关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职 能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组成人员的产生 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由民主协商推荐产生联系 ①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②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③“两会”一般同时召开,有利于保证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1.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是自由的保障。(注意:没有绝对的自由)2.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3.平等的含义: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4.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特权是平等的大敌。5.不平等现象的危害:①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②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6.对待不平等现象的正确态度:据理力争,依法维权。7.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8.公平包括:权利公平(主体是个人)、规则公平、机会公平(主体是社会)。9.对待不公平的态度:①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②坚守原则立场,对不公平说“不”,③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10.坚守公平包括:①个人维护公平。②制度保障公平。11.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12.对待不正义的态度:①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②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13.守护正义包括:①个人守护正义。②司法维护正义。14.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改革的核心是:司法公正。道法初二下学期核心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1. 我国 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 。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党的根本宗旨是: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4.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5.我国宪法基本原则:归根结底(目的)就是 。(注意:人民≠公民;权力≠权利)6. 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是 的基本要求。7.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 。 是最大的人权。8.我国人权广泛性的体现: ;9.人权的主体广泛性表现在:既包括 等。不仅保护 ,也保护 。10.我国的国家机构的工作原则:实行 原则。11.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1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我国治国基本方略是:13. 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 。14. 是其他法律的 ,具有 ;15. 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具有基础性意义;16.宪法规定 的问题;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需要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 人通过;17.宪法是国家 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 为核心。18. 宪法≠商法+民法+刑法……(宪法≠其它法律总和。)19. 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地方各级人大+全国人大)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其他国家机关: (人民政府)、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监察委员会)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 必须为, 不可为。我国的国家机关:权力、立法机关: 最高权力、立法机关:行政机关: 最高行政机关:监察机关: 最高监察机关:审判机关: 最高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最高检察机关:司法机关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根本活动准则: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行动准则: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对公民基本权利和根本确认和保障: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基本方略: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基础性意义: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宪法的修改机关、解释机关、监督机关宪法的修改机关宪法的解释机关宪法的监督机关(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1. 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2.政治权利与自由包括:3. 是公民的 ,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4.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条件:5.监督权的表现 :6.人格尊严权包括:7.社会经济权利有:8.公民的 不受侵犯。10. 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1.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 ,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12.财产权的内容:13.文化权利包括:14.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15.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 。解决纠纷的的方式是 ;通过 解决纠纷的方式是 ;通过 解决纠纷的方式是 ;通过 解决纠纷的方式是 。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是 ;诉讼分为 16.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表现是: 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属于 ;警告、罚款、拘留、没收违法所得属于 ;拘役、罚金、没收财产属于20.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特点:21.法定义务的特点: ;22. 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必背核心句1.宪法将 确立为国家根本制度,其实质就是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4.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5.公有制经济包括: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小微企业属于 】7. 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8.、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9. 在资源配置中起10.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都属于 ;在个体、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属于11.我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是 。12. 在国家机构中居于 。13. 国家权力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它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4.人大代表的权利:15.人大代表的义务:16.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是: 。国家主席的职权有:17.国家的监察机关是 ,独立行使监察权;最高监察机关是 。监察委员会的职责: 。人民政府是 ,是国家权力机关的 ,依法行使 。最高行政机关是 。19.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 。人民检察院是 ,独立行使 ;人民法院是 。独立行使 ;20.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题是: 。2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职能:23. 是执政党, 是参政党。24.我国的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机关:25.全国两会是指: 。26.我国两会体现哪些政治制度:27.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28.人民 行使 ,人民 行使 ,人民代表大会 行使国家权力。29.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项 目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区 别 性 质职 能组成人员的产生联系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1.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是自由的保障。(注意:没有 的自由)2.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 的红线 ,自由都是 的自由。3.平等的含义:4. 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是平等的大敌。5.不平等现象的危害:6.对待不平等现象的正确态度:7. 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8.公平包括: (主体是个人)、 (主体是社会)。9.对待不公平的态度:坚守公平包括:11. 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12.对待不正义的态度:13.守护正义包括:14. 是捍卫 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改革的核心是:15.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 ;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道法八年级寒假必背核心句.docx 道法八年级寒假必背核心句填空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