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程 名称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授课教师:授课日期、节次授课班级课题 第10课 和谐校园 共同维护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抵制校园欺凌、暴力和各种不良诱惑的重要性。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学会应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拒绝毒品、预防艾滋病、共同营造和维护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教学分析与准备 授课类型 讲授课 教学环境 教学设备 信息化教学平台、PPT重点:学生能学会应对校园欺凌和暴力。难点:学生能就拒绝毒品、预防艾滋病、共同营造和维护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策略:结合课本,按课标要求,设计问题,利用PPT进行核心知识讲解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思想政治(基础模块)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中职统编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情:学生在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以有了认识基础。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学习后,进行本课的学习。授课环节 知识点、资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 课本、学生用书 布置学生做学生用书第10课的填空题进行课前预习 学生做学生用书 学生通过做学生用书填空题,预习本课学习内容。授课环节 知识点、资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中 (1学时) 40分钟 课本(阅读与思考)、《开学季话安全 | 遇到校园欺凌不要怕,我们守护少年的你!》 老师布置学生阅读课本“阅读与思考”部分的内容,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教师引用文章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提问。 学生阅读后,回答教师提问。 学生阅读文章,根据老师引导适当分析,并回答老师提问。 引导学生通过文章节选,了解正校园欺凌会对他人和自己的影响。课本76-77页,PPT知识点1 1教师引导学生齐读及在课本上划出相应的知识点。 2、教师结合平时的校园欺凌情况进行提问。 1、学生齐读,并在课本上划好知识点。 2、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提问。 学生通过知识点1,结合平时的经验,客观的认识校园欺凌对身心带来的影响课本“相关链接”、PPT“向网络暴力说“不”!青少年关心的十个网络欺凌问题” 教师运用课本相关链接和PPT文章节选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网络暴力在生活学习中对自己的影响。 学生通过教师引导思考网络暴力在生活学习中对自己的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网络暴力在生活学习中对自己的影响,对自己的促进作用。课本“阅读与思考”、PPT《防治校园欺凌,老师家长可以这样做》文章节选。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阅读与思考案例,提问案例学习带给学生的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文章节引导学生学习,并分享自己对预防校园欺凌的看法。 学生学习案例,说说案例给自己带来的体会。 学生通过教师引导,通过案例回顾,并分享自己对预防校园欺凌的看法和办法。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思考防止校园欺凌的方式和界限。课本77-78页,PPT知识点2,启思导行。 教师引导学生齐读和划书,并引导学生思考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启思考导行,交流抵制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方法。 学生齐读并划好知识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并思考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2、学生做77-78页启思导行,与同学相互交流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从理智分析的角度,通过网络找寻答案,与同学相互交流。授课环节 知识点、资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中 (1学时) 40分钟 课本“阅读与思考”,PPT《新潮?上头?青少年千万别沾这种电子烟!吸了染毒瘾!》新疆禁毒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提到的想法,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通过学习案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电子烟不能吸食的原因。 引导学生从现实中思考,理解电子烟不能吸食的原因,做到拒绝电子烟。课本79-80页,课本相关链接,PPT知识点3 教师引导学生齐读或划书,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要点在平时学习中的具体措施。 教师运用相关链接内容“毒品法律法规”,引导学生学习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学生齐读并划好重点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平时学习中的具体措施。 学生学习不良诱惑的方法,思考和分享自己对不良诱惑带来危害的看法。 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方法拒绝不良诱惑。《艾滋病病毒入侵人体的全过程曝光》,课本81页,PPT知识点4 教师引导学生齐读或划书,引导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对拒绝不良诱惑的重要性。 学生根据老师要求齐读或划书,思考并回答老师的提问。 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遵纪守法对于拒绝不良诱惑的重要性。课本启思考导行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与同学分组讨论不良诱惑的危害和抵制方法。 1、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与同学分组讨论不良诱惑的危害和抵制方法。 引导学生重视不良诱惑的危害,自觉抵制良诱惑。课后 第10课学生用书 引导学生总结和思考课程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