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时政热点专题6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6年高考时政热点专题6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资源简介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一、背景材料
50年栉风沐雨,50载春华秋实。2015年9月8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欢聚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赠送“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贺匾。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拉萨胜利召开,宣告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过去的50年,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2015年8月,中央召开了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与教材知识的点
1.经济生活
就业是民生之本。改善民生首要是抓好就业,要多想些办法,发展一些符合当地实际、吸纳劳动力多的产业。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从1952年到2014年,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各项财政补助达6480.8亿元,占西藏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92.8%。
2.政治生活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21教育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www-2-1-cnjy-com
坚持民族团结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源:21cnj*y.co*m】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充分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西藏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符合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版权所有:21教育】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多年来,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充分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各种宗教、各个教派都平等地得到尊重和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信仰依法受到保护。
3.文化生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的藏文化。藏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自治区成立50年来,在尊重、保护、传承和弘扬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当今西藏,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藏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21·世纪*教育网
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习近平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
4.生活与哲学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推进作用。建设更加美好的新西藏,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唯一标准。50年来西藏沧海桑田般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21·cn·jy·com
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一员。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坚持发展的观点。50年前,西藏自治区的成立,开启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迈上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征程。
重视量的积累。实现西藏和四省藏区长治久安,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
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抓好扶贫工作,坚持精准扶贫,针对贫困人员具体情况,既要综合施策,做到政策兜底,又要分类指导,一户一策,缺什么补什么。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必须牢牢把握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50年来,西藏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奋进,用勤劳与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三、能力测试
1.建设更加美好的新西藏,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坚持富民兴藏战略是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   ②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③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     ④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为促进西藏繁荣发展,从1952年到2014年,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各项财政补助达6480.8亿元,占西藏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92.8%。这表明  21*cnjy*com
①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②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③国家财政具有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5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飞跃发展。2014年西藏国民生产总值达920.83亿元,相比1965年增长68.5倍。人均预期寿命从约40岁提高到如今的68.2岁。以上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因于2-1-c-n-j-y
A.少数民族地区享有更多的经济自治权
B.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
C.我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
D.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4.西藏现有各级人大代表34264名。其中,全国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66.7%,自治区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70.2%。这表明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②我国坚持民族团结原则
③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④我国保障西藏各族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藏族谚语说:“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汉藏团结,犹如茶与盐巴。”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社会稳定。这是因为
①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②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③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④民族团结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从1952年到2014年,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各项财政补助达6480.8亿元,占西藏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92.8%。国家对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是【出处:21教育名师】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⑨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目前,西藏有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787处,住寺僧尼4.6万多人。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各族信教群众达百万人 次。国家每年都拨专项资金和黄金、白银等用于寺庙的维修、修复和保护。由此可见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①宗教信仰的本质已经发生变化    ②国家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③我国宗教政策就是保护信仰宗教自由 ④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8.2015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接受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拜见。接见中,习近平总书记希望班禅继承藏传佛教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这充分说明了21*cnjy*com
A.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 B.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C.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9.今日的西藏,高原遍开团结花,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就要
①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传播和继承优秀的西藏文化
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西藏学校教育全面实行藏汉双语教育,藏语文在学习中传承。自治区大型会议和行文坚持使用藏汉两种文字,司法机关在执法、法治宣传等工作中着重使用藏语文。由此可见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②文化具有明显区域特色
③藏语是我国最优秀的语言    ④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实践充分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西藏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符合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判断基于
A.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B.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基础上作出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唯一标准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活动
12.必须牢牢把握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这要求 我们要
①善于抓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对症下药”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统一,做到“两个拳头打人”
④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不能“同病异治”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材料一 
表1 中央财政对西藏支持  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中央财政支持
471.1
562.6
775.7
933.9
1049.0
1240.3
地方财
政收入
30.9
42.5
64.5
95.6
110.4
164.8
表2 西藏人均GDP 单位:元
年份
1951年
1959年
1978年
2005年
2014年
数额
114
142
375
8939
29252
注: 2009年以来,西藏GDP保持了年均12%以上的增长速度,一、二、三产增加值占比从1965年的70.9:6.8:22.3,转变为2014年的9.9:36.6:53.5。www.21-cn-jy.com
材料二 未来5年多,西藏要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任务繁重艰巨。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做到“五个结合”,即把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借助外力与激发内力、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更好结合起来。
材料三 自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和1965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民族区域制度已载入我国宪法,这一制度既继承历史传统,又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意义;既符合国家和西藏地方的历史传统,又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2·1·c·n·j·y
⑴提示材料一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怎样促进西藏跨越式发展。
⑵结合材料三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的藏文化。藏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西藏先后组织了大规模、有系统的普查、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收集各种音乐(歌曲)、曲艺1万多首,文字资料3000多万字,发表有关藏民族传统文化学术论文1000多篇,抢救、整理、出版藏文古籍261部,诸多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全面抢救和有效保护,重新焕发出光彩。21cnjy.com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抢救保护濒临灭绝的藏民族民间文化重要意义。
⑵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
⑶请你为继承和发展藏民族民间文化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