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课件(44 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课件(44 张ppt)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八下 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走进八下《道德与法治》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八下 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八下 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第一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p3
1840 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两半社会
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救国失败
1861—1895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救国失败
1911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救国失败
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回顾大事看经验
为什么人民会跟着共产党走?
阅读教材第四页,找出你的答案。
思考
知识归纳
一、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1234 p4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个先锋队)
2.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3.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4.党的地位/重要性: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两个最)。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是领导一切的。
依据宪法确地位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p4-1第一句
二、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思考
人民检察院
企事业单位
社会组织
人民法院
人民政府
人民代表大会
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
①(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党大还是法大?
讨论
vs
结论
vs
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
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具体到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就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就不能以党自居,就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
知识归纳
二、如何坚持党的领导?①②③p4-5 (简单括起来)
总体上
①(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法律上:(②③p5)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③(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依法执政))
p20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知识归纳
三、党和宪法的关系?1+2 补充在p5最上方
1.p3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p20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宪法如何体现了人民意志?
思考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第二

知识归纳
三、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p5
知识归纳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p5
目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p7
要求:(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知识区分




vs
法律概念
它指的是赋予个人的权利和利益,即个人拥有的维护自己利益的权限。
与义务相对应。
政治概念
权力通常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与服从紧密相连。
知识区分




vs
法律概念。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与外国人相对
政治概念。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与敌人相对。(如罪犯、台独独分子、贪官污吏)
公民
人民
敌对分子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思考
国家性质
①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有地位)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民主:对人民
专政:对敌对分子
经济制度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有钱)。我国的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公有:国家(人民)
而非私人所有
×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人民有钱做主
政治制度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经和形式(有途径)
人民
人大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不是一个会议
选出代表
组成
不直接行使权力
基本权利
④宪法规定了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有权利)
姓名权
受教育权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劳动权
武装力量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有力量)
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知识归纳
五、宪法如何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①②③④⑤p5-6
①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有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有钱)。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经和形式(有途径)
④宪法规定了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有权利)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有力量)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三

何为人权


人权是所有人与生俱有的权利。
人权包括生命和自由的权利,不受奴役和酷刑的权利,意见和言论自由的权利,获得工作和教育的权利以及其他更多权利。
人人有权不受歧视地享受这些权利
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讨论
何为人权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中国三年抗疫期间的坚定遵循。面对疫情形势,不断提升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从严从细筑牢疫情防空屏障;集中收治的新冠患者治疗费用由国家承担,全民免费接种疫苗,新冠治疗药物纳入医保。重症救治“一人一策”,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不放弃每一个患者。
疫情生命至上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感受人权
真实性
人权在中国不仅仅是理念,更是行动;人权在中国是实实在在的,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日子。
公平性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不分种族、性别、性倾向、国籍、族裔、语言、宗教或任何其他身份地位。
感受人权
广泛性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知识归纳
如何认识人权?(1)(2)(3)p8
(1)实质
人民幸福生活就是最大的人权
(2)地位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特点
①广泛性
②公平性
③真实性
知识归纳
如何认识人权的广泛性?(1)(2)p8
(1)主体广泛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a.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b.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
(2)内容广泛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被告人陈继志犯寻衅滋事罪、抢劫罪、聚众斗殴罪、开设赌场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二万元;对其余27名被告人依法判处十一年至六个月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
唐山打人事件
保护人权
讨论:结合上述材料思考,我国应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同主体)
保护人权
①(立法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保护人权
②(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机关)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保护人权
②(司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保护人权
⑤(社会宣传)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知识归纳
国家如何尊重和保护人权?①②③④⑤p9—10
①(立法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执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机关)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司法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社会宣传)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知识总结
党的主张
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人民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
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如何认识人权?
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目的和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