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单元检测 (原卷版 解析版) 2024-2025学年度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单元检测 (原卷版 解析版) 2024-2025学年度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汉·戴圣《礼记·中庸》中有句古语:“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这句话的本意为:君子真正的刚强是,与人相处和睦而不随波逐流,坚持中立之道而不偏不倚。这对我国外交活动的启示是( )
①应该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根据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
②应该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基本准则
③应该积极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④应该坚决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与人相处和睦而不随波逐流,强调了应该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根据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①符合题意。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②说法错误。
③:坚持中立之道而不偏不倚,强调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应该积极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强调我国外交活动的基本立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没有涉及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2024年10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这是金砖扩员后的首次峰会,谱写了金砖国家团结自强新篇章,中国再次发挥了作为金砖合作中坚力量、全球南方核心成员的重要作用,大金砖合作将引领全球南方大团结,开辟发展繁荣新前景,这表明( )
①金砖国家是成员国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构建的
②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
③中国积极推动多边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金砖国家成员国根本利益并不一致,只是有共同利益,①错误。
②: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扩员后的首次峰会谱写新篇章,②正确。
③:中国在金砖合作中发挥中坚力量等作用,推动多边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③正确。
④:材料未提及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方案、智慧,④排除。
故本题选C
3.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4年11月20日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双方一致决定,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中巴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战略性、互利性和全面性日益凸显,成为全球南方和发展中大国间关系的典范。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巴友好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②构建中巴共同体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中巴同盟稳固发展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④构建中巴共同体是两国外交的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中巴友好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①②正确。
③:中巴友好发展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但中巴同盟表述错误,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③错误。
④: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我国外交的行动指南,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A。
4.2025年是中法关系新一个“甲子”的开局之年。近日,在第26次中法战略对话中,中方谈到了发展中法关系的多项举措,法方回应愿意密切往来等。双方表示将加强生物多样性、减贫等合作,也谈及中欧经贸问题,还就乌克兰危机、伊朗核问题等交换看法,希望维护和平稳定、实现互利共赢。该战略对话的举行基于( )
①双方认识到了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②应对第三方威胁需要双方积极携手
③中法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职责
④中法关系开启了交往正常化的阶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中法双方希望维护和平稳定、实现互利共赢,都意识到合作对双方都有利,冲突则对双方都有害,这是双方开展对话与合作的基础 ,①正确。
②:题中并未提及应对第三方威胁相关内容,②排除。
③:中法双方对乌克兰危机、伊朗核问题交换看法体现了中法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上有共同维护和平与稳定的职责,③正确。
④:题中没有提到中法关系开启交往正常化阶段相关内容,④排除。
故本题选A。
5.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目前,中国已经与150多个共建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相继开展了数千个务实合作项目,全方位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 )
①体现了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梦
②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国际新秩序的主导者
③彰显中国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勇于担当
④表明我国正引领沿线各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目前中国已经与150多个共建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相继开展了数千个务实合作项目,全方位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梦,彰显中国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勇于担当,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我国提倡建设“多边主义”,不是国际新秩序的主导者,故②表述错误。
④:建设“一带一路”,有助于全方位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有利于沿线各国的发展,但这不能反映我国正引领沿线各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故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A。
6.牵山连海,甲子情深。中法两国经贸往来密切,教育合作成果斐然,体育交往搭建良好平台,航天合作推进友谊升温……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化旅游年和巴黎奥运年“三年合一”。继往开来,中法两国应( )
①坚持“和而不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消弭两国分歧
②支持欧洲战略自主和欧洲一体化,支持中国式现代化
③秉持建交初心,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④坚持独立自主,立足共同利益,推动两国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中法两国应坚持“和而不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但“消弭两国分歧”的说法错误,①不选。
②③:中法两国要继续合作,需要各国尊重彼此的发展道路,中法两国应支持欧洲战略自主和欧洲一体化,支持中国式现代化,要秉持建交初心,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②③正确。
④:任何国家在对外活动中都以本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④不选。
故本题选C。
7.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并指出,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支持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继续向加沙人民提供人道援助,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回到“两国方案”的正确轨道,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这表明( )
①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中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积极推动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
④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提高巴勒斯坦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习近平主席积极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回到“两国方案”的正确轨道,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这表明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积极推动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①③正确。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错误。
④:材料强调的是促进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为了提高巴勒斯坦的国际影响力,④排除。
故本题选A。
8.北约于1949年以防御“苏联入侵”为由而成立,是冷战的产物。75年来,北约成员国从冷战结束时的16个增加到32个,北约前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宣称北约安全“不是区域性的,而是全球性的”,北约“需要与印太地区伙伴密切合作”。这表明( )
A.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到多种不利因素的制约
B.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
C.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答案】D
【详解】D:北约的成立是冷战的产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维护其安全为名,不断增加北约成员国,还宣称“需要与印太地区伙伴密切合作”,图谋向该地区扩张。可见,北约的言行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表明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D正确。
A:材料强调北约以其安全“不是区域性的,而是全球性的”为名不断增加成员国,并想向印太地区扩张,体现其霸权主义嘴脸,未体现北约参与国际事务受到多种不利因素的制约,A不符合题意。
B:材料强调个别大国倚仗实力,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不是着重强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B不符合题意。
C:北约是国际组织,其扩张言行表明国际组织的局限性,不是表明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C排除。
故本题选D。
9.2024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德双方就携手努力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德两国应该相互尊重,坚持对话协商;朔尔茨总理强调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愿同中方继续深化各领域合作。由此可知( )
①中德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新发展
②中国坚持对话协商,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③凝聚中德双方力量,引导着国际关系由竞争逐步走向合作
④德国总理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外交权,通过外交推进合作共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中德双方就携手努力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朔尔茨总理强调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愿同中方继续深化各领域合作。说明中德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新发展,①符合题意。
②: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德两国应该相互尊重,坚持对话协商,体现了中国坚持对话协商,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②符合题意。
③: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中德关系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而不是由竞争走向合作,③说法错误。
④:德国总理是德国的政府首脑,不是国家元首,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0.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关系不断深化,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中国坚持“中非关系不针对”。2024年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将中非关系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并携手推进现代化。未来,中国将为非洲等“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更多合作机遇,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此可见( )
A.维护共同利益是中非双方制定外交政策的基石
B.非盟等国际组织积极推动多边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C.中国作为世界格局的主导力量,正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D.中国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在中非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D
【详解】A:维护共同利益不是中非双方制定外交政策的基石。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说法错误。
B: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与非洲等“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而不是非盟等国际组织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中国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但并不是世界格局中的主导力量,C说法错误。
D:将中非关系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携手推进现代化,为非洲等“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更多合作机遇,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在中非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1.70年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亚洲诞生。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指引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更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新征程上,中国将继续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①经久愈韧、历久弥新、超越隔阂,顺应国际关系发展潮流
②是新征程下我国有效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③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
④是新形势下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承弘扬与升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指引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更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久愈韧、历久弥新、超越隔阂,顺应国际关系发展潮流,①符合题意。
②:习近平外交思想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②排除。
③:新征程上,中国将继续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③符合题意。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好的传承、弘扬、升华,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2.从宣布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到推动达成《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等一揽子协议,中国对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2016年至2022年,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55.8万件,其中中国专利权人获得授权17.8万件,占比达31.9%,年均增速达12.5%,明显高于全球2.5%的整体水平。这表明( )
①中国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世界各国绿色低碳发展的立足点
③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中国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④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我国坚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导作用”说法错误,①不选。
②: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立足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错误。
③④:材料中指出中国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到推动达成《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等一揽子协议,表明中国对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说明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3.美国国务卿发表声明称,美国鼓励世界卫生组织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大会;美国将继续推动台湾重新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大会观察员,并参与联合国系统;这符合一个中国政策。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坚决反对。美国国务卿这一言论( )
①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试图否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②是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无视和践踏
③否认了联合国是世界性的国际组织
④系统性地破坏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具有不可撼动的国际法基础,也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美国国务卿的言论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试图否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破坏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①②符合题意。
③:美国国务卿的该言论称让台湾成为世卫组织观察员,并参与联合国系统,否认了联合国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而未否认联合国是世界性的国际组织,③不符合题意。
④:美国国务卿的该言论会严重冲击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但并未“系统性地破坏”,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4.2024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对华纯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方案(终版)文件,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BEV)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中方坚决反对欧方在此案中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的保护主义做法,坚决反对欧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这表明( )
①国家间的复杂关系归根到底由国家利益决定
②欧盟通过对中国征收最终反补贴税行使主权
③竞争、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④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中方坚决反对,说明国家间的复杂关系归根到底由国家利益决定,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①正确。
②:欧盟是国际组织,不是主权国家,不具有主权,②错误。
③:竞争、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③错误。
④:中方坚决反对欧方在此案中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的保护主义做法,坚决反对欧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表明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5.2024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7家,创历史新高。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朋友圈”越来越大,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不断增强。进博会的成功举办( )
①是新时期我国坚持把共同利益放在首位的具体体现
②能为共同促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注入重要动力
③旨在履行国际义务,有助于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④彰显了中国与世界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的坚定决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把我国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①说法错误。
②④: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举办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彰显了中国与世界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的坚定决心,能为共同促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注入重要动力,②④符合题意。
③:举办进博会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合作共赢,但目的不是为了履行国际义务,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6.1953年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后该原则相继载入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历经风雨考验,仍然展现出强大生命力。这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①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为正确处理国际关系贡献东方智慧
②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蕴含中国传统智慧和现代的外交理念
③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④有利于凝聚国际共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为正确处理国与国关系贡献了东方智慧,①说法正确。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说法错误。
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③说法错误。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凝聚国际共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17.2024年10月24日,“金砖十”领导人对话会在俄罗斯喀山举行。与会各国领导人期待在“金砖十”合作模式下深化各领域合作,携手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加强南南合作,进一步提升“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性,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表明( )
①金砖合作机制有利于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②全球治理体系的失衡是造成南北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③各国都愿意成为共同安全的维护者、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
④“金砖十”为加强国家间合作、促进全球发展贡献力量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④:在“金砖十”合作模式下深化各领域合作,携手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实现互利发展,体现了金砖合作机制有利于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新秩序,也表明“金砖十”为加强国家间合作、促进全球发展贡献力量,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加强南南合作,未涉及南北差距扩大以及其背后的原因,②不符合题意。
③: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愿意成为共同安全的维护者、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各国都愿意”说法过于绝对,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8.在我国数字公共外交兴起的背景下,短视频正在塑造本国积极形象。更多的部门和机构借助数字平台围绕热点外交议题,投放相关短视频,更好地吸引了全球受众,向他们展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由此可见,数字公共外交( )
①增强了与外国公众的接触、交流与对话,有利于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
②有利于创造对我国有利的国际环境,塑造全球公众的中国观
③是政府间交流的重要渠道,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增添了新增长点
④肩负着国家总体外交的首要职责,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更多的部门和机构借助数字平台围绕热点外交议题,投放相关短视频,更好地吸引了全球受众”,这表明数字公共外交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增强了与外国公众的接触、交流与对话,从而有利于塑造我国积极的国家形象,①正确。
②:通过数字公共外交,向全球受众展现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这有利于创造对我国有利的国际环境,影响全球公众对中国的看法,塑造全球公众的中国观,②正确。
③:数字公共外交更多的是借助数字平台面向全球公众,并非是政府间交流的重要渠道,③排除。
④:外交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对外职能,肩负国家总体外交首要职责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如外交部),而非数字公共外交,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9.长期以来,美国强行抛出所谓“民主改造中东”计划,声称要将“茉莉花革命”的种子播撒到中东的每一片土地。以突尼斯的动荡为起点,埃及、也门、叙利亚……一个接一个西亚北非国家陷入内乱,而在幕后煽动这波“颜色革命”的美国却美其名曰“阿拉伯之春”。美式民主输出( )
①是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②其驱动力源自于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意识形态
③以民主之名行分裂国际社会和维护霸权之实
④加剧南北发展不平衡,使其成为影响时代主题的最主要障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美式民主输出实质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不是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①错误。
②③:材料中指出美国强行抛出所谓“民主改造中东”计划,煽动西亚北非国家陷入内乱,这表明美式民主输出以民主之名行分裂国际社会和维护霸权之实,其驱动力源自于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意识形态,②③正确。
④: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南北发展不平衡会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但不是最主要障碍,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0.2024年11月16日,中美两国领导人在秘鲁举行会晤。在近两个小时的会谈中,双方不仅回顾了过去四年的双边关系,还对管控竞争、推进合作领域,如打击毒品、军事通信、人工智能风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中美领导人会晤表明( )
①亲疏冷热、分离聚合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②国际关系虽然复杂多变,但实质是利益关系
③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④国际关系的内容涉及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①错误。
②④:材料中指出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回顾双方四年双边关系的同时,对打击毒品、军事通信、人工智能风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虽然复杂多变,但实质是利益关系,②④正确。
③: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③错误。
故本题选C。
二、简答题:本题共4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美国及其盟友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持续施压,试图通过战略讹诈迫使中国让步。通过发射洲际导弹,我国向外界表明,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将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而有效打破了对方的战略讹诈。在国际局势紧张、地区冲突不断的情况下,我国的战略威慑力量可以起到稳定局势的作用,防止战争的扩大和升级,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有力的支持。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阐明我国发射洲际导弹的原因。
【答案】①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最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国发射洲际导弹是对外部军事压力的有力回应,我国一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拥有可靠的洲际导弹可以为世界和平提供保障。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我国发射洲际导弹向外界表明我国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对任何侵犯我国主权和领土的行为都将给予坚决反击。
【分析】背景素材:发射洲际导弹
考点考查:世界多极化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世界多极化的有关知识,从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当今时代主题、坚定维护国家利益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美国及其盟友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持续施压,试图通过战略讹诈迫使中国让步→可从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当今时代主题角度来分析说明我国发射洲际导弹的原因。
关键词②:将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而有效打破了对方的战略讹诈→可从坚定维护国家利益角度进行阐述发射洲际导弹的原因。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提出中非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中方愿同非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支持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
实现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不可剥夺的正当权利,如何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是摆在非洲国家面前的历史课题。历史上,西方国家对非洲实施了数百年残酷的殖民统治,时至今日仍然抱持殖民思维横加干涉非洲国家内政、压榨控制非洲国家。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同非洲朋友紧密合作、结伴前行,从不干涉非洲内政,从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始终坚定支持非洲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刚果(布)总统萨苏说,实现现代化不是口号,中国始终是非洲的全天候好朋友,愿同中方携手推进现代化事业。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中国的外交”的知识简要回答“中非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
【答案】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我国始终尊重和支持非洲国家走符合其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我国坚定维护非洲国家的发展权益,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助力非洲实现更好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贡献。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从不干涉非洲内政,从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始终秉持真实亲诚对非合作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为新时代中非关系指明了发展方向,有利于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迈上新台阶。
【分析】背景素材: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考点考查:中国的外交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体现类主观题,运用我国的外交政策、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知识,分析“中非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中方愿同非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支持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可联系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有效信息②:中方愿同非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可联系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目标。
有效信息③:中国同非洲朋友紧密合作、结伴前行,从不干涉非洲内政,从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可联系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有效信息④: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提出中非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可联系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作用。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挑战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我们解决这些挑战的能力。危机正在相互作用,相互助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期的警告令人心惊。环顾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安全失序、发展失衡、治理失效日益突出,热点冲突、大国对抗、地缘矛盾此起彼伏。新一轮巴以冲突让加沙地带变成“人间炼狱”;天灾人祸让贫穷国家陷入“饥饿危机”;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大行其道,一些大国执意挑动阵营对抗,拖累全球经济复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种种乱象,叩问世人良心,一次次揭示着“同球共济”的重大意义:面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和风险,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独享安全。身处同一个地球家园,各国人民理应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和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总结我们面临的国际挑战以及分析出现全球性挑战的原因所在。
【答案】(1)我们面临的国际挑战:①安全失序,如新一轮巴以冲突导致加沙地 带陷入困境。地区冲突破坏了和平稳定的局 面,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②发展失衡,天灾人祸让贫穷国家面临饥饿危机。体现了全球发展的不平衡,贫困国家在应对危机时能力不足。③治理失效、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大国挑动阵营对抗,阻碍全球经济复苏。这些行为违背了合作共赢的原则,不利于全球治理体系发挥有效作用。(2)出现全球性挑战的原因: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一些大国为了自身利益,挑动阵营对抗,无视国际规则和其他国家的合法权益。这导致国际关系紧张,破坏了国际秩序的公平公正,引发了一系列的冲 突和矛盾。②旧的国际秩序存在不合理之处。不能适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难以有效协调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无法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③国家利益的差异和冲突。不同国家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某些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从而影响全球问题的解决。(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背景材料:我们面临的国际挑战
考点考查:世界多极化的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总结类和原因类试题,设问要求为总结我们面临的国际挑战以及分析出现全球性挑战的原因所在。需要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从原因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我们面临的国际挑战
关键词①:新一轮巴以冲突导致加沙地带陷入困境→可联系安全失序。
关键词②:天灾人祸让贫穷国家陷入“饥饿危机”→可联系发展失衡。
关键词③: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大行其道,一些大国执意挑动阵营对抗,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可联系治理失效、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
出现全球性挑战的原因
关键词①: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大行其道,一些大国执意挑动阵营对抗,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可联系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关键词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种种乱象,叩问世人良心→可联系旧的国际秩序存在不合理之处。国家利益的差异和冲突。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举行会谈。
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和意大利作为两大文明古国,应该弘扬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传统,推动国际社会以对话化解分歧、以合作超越冲突,携手构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
马塔雷拉总统表示,意方始终将中国作为重要合作伙伴,期待同中方一道,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的高度。意方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同中方立场相近,主张加强建设性沟通与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意方愿同中方密切多边协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意中两大文明古国的智慧。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中意双方携手合作的原因。
【答案】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意双方携手合作有利于双方互利共赢,携手构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中意双方携手合作顺应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
③尊重他国正当利益,我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意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立场相近,加强建设性沟通与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促进了两国居民的就业和产业发展,实现了共赢。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中意双方携手合作,能够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背景素材:中意领导人会谈
考点考查:世界多极化的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是《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问题指向“分析中意双方携手合作的原因”,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世界多极化,然后运用上述理论,结合材料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意方始终将中国作为重要合作伙伴,期待同中方一道,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的高度→可联系教材知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关键词②:习近平主席指出携手构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马塔雷拉总统表示意方愿同中方密切多边协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意中两大文明古国的智慧→可联系教材知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关键词③:意方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同中方立场相近,主张加强建设性沟通与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可联系教材知识尊重他国正当利益,我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关键词④:意方愿同中方密切多边协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意中两大文明古国的智慧→可联系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准则。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汉·戴圣《礼记·中庸》中有句古语:“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这句话的本意为:君子真正的刚强是,与人相处和睦而不随波逐流,坚持中立之道而不偏不倚。这对我国外交活动的启示是( )
①应该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根据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
②应该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基本准则
③应该积极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④应该坚决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2024年10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这是金砖扩员后的首次峰会,谱写了金砖国家团结自强新篇章,中国再次发挥了作为金砖合作中坚力量、全球南方核心成员的重要作用,大金砖合作将引领全球南方大团结,开辟发展繁荣新前景,这表明( )
①金砖国家是成员国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构建的
②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
③中国积极推动多边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4年11月20日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双方一致决定,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中巴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战略性、互利性和全面性日益凸显,成为全球南方和发展中大国间关系的典范。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巴友好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②构建中巴共同体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中巴同盟稳固发展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④构建中巴共同体是两国外交的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5年是中法关系新一个“甲子”的开局之年。近日,在第26次中法战略对话中,中方谈到了发展中法关系的多项举措,法方回应愿意密切往来等。双方表示将加强生物多样性、减贫等合作,也谈及中欧经贸问题,还就乌克兰危机、伊朗核问题等交换看法,希望维护和平稳定、实现互利共赢。该战略对话的举行基于( )
①双方认识到了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②应对第三方威胁需要双方积极携手
③中法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职责
④中法关系开启了交往正常化的阶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目前,中国已经与150多个共建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相继开展了数千个务实合作项目,全方位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 )
①体现了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梦
②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国际新秩序的主导者
③彰显中国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勇于担当
④表明我国正引领沿线各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牵山连海,甲子情深。中法两国经贸往来密切,教育合作成果斐然,体育交往搭建良好平台,航天合作推进友谊升温……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化旅游年和巴黎奥运年“三年合一”。继往开来,中法两国应( )
①坚持“和而不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消弭两国分歧
②支持欧洲战略自主和欧洲一体化,支持中国式现代化
③秉持建交初心,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④坚持独立自主,立足共同利益,推动两国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并指出,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支持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继续向加沙人民提供人道援助,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回到“两国方案”的正确轨道,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这表明( )
①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中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积极推动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
④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提高巴勒斯坦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北约于1949年以防御“苏联入侵”为由而成立,是冷战的产物。75年来,北约成员国从冷战结束时的16个增加到32个,北约前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宣称北约安全“不是区域性的,而是全球性的”,北约“需要与印太地区伙伴密切合作”。这表明( )
A.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到多种不利因素的制约
B.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
C.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9.2024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德双方就携手努力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德两国应该相互尊重,坚持对话协商;朔尔茨总理强调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愿同中方继续深化各领域合作。由此可知( )
①中德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新发展
②中国坚持对话协商,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③凝聚中德双方力量,引导着国际关系由竞争逐步走向合作
④德国总理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外交权,通过外交推进合作共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关系不断深化,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中国坚持“中非关系不针对”。2024年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将中非关系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并携手推进现代化。未来,中国将为非洲等“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更多合作机遇,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此可见( )
A.维护共同利益是中非双方制定外交政策的基石
B.非盟等国际组织积极推动多边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C.中国作为世界格局的主导力量,正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D.中国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在中非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11.70年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亚洲诞生。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指引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更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新征程上,中国将继续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①经久愈韧、历久弥新、超越隔阂,顺应国际关系发展潮流
②是新征程下我国有效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③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
④是新形势下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承弘扬与升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从宣布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到推动达成《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等一揽子协议,中国对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2016年至2022年,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55.8万件,其中中国专利权人获得授权17.8万件,占比达31.9%,年均增速达12.5%,明显高于全球2.5%的整体水平。这表明( )
①中国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世界各国绿色低碳发展的立足点
③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中国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④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美国国务卿发表声明称,美国鼓励世界卫生组织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大会;美国将继续推动台湾重新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大会观察员,并参与联合国系统;这符合一个中国政策。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坚决反对。美国国务卿这一言论( )
①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试图否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②是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无视和践踏
③否认了联合国是世界性的国际组织
④系统性地破坏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4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对华纯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方案(终版)文件,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BEV)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中方坚决反对欧方在此案中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的保护主义做法,坚决反对欧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这表明( )
①国家间的复杂关系归根到底由国家利益决定
②欧盟通过对中国征收最终反补贴税行使主权
③竞争、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④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4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7家,创历史新高。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朋友圈”越来越大,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不断增强。进博会的成功举办( )
①是新时期我国坚持把共同利益放在首位的具体体现
②能为共同促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注入重要动力
③旨在履行国际义务,有助于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④彰显了中国与世界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的坚定决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1953年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后该原则相继载入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历经风雨考验,仍然展现出强大生命力。这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①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为正确处理国际关系贡献东方智慧
②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蕴含中国传统智慧和现代的外交理念
③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④有利于凝聚国际共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24年10月24日,“金砖十”领导人对话会在俄罗斯喀山举行。与会各国领导人期待在“金砖十”合作模式下深化各领域合作,携手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加强南南合作,进一步提升“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性,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表明( )
①金砖合作机制有利于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②全球治理体系的失衡是造成南北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③各国都愿意成为共同安全的维护者、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
④“金砖十”为加强国家间合作、促进全球发展贡献力量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在我国数字公共外交兴起的背景下,短视频正在塑造本国积极形象。更多的部门和机构借助数字平台围绕热点外交议题,投放相关短视频,更好地吸引了全球受众,向他们展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由此可见,数字公共外交( )
①增强了与外国公众的接触、交流与对话,有利于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
②有利于创造对我国有利的国际环境,塑造全球公众的中国观
③是政府间交流的重要渠道,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增添了新增长点
④肩负着国家总体外交的首要职责,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长期以来,美国强行抛出所谓“民主改造中东”计划,声称要将“茉莉花革命”的种子播撒到中东的每一片土地。以突尼斯的动荡为起点,埃及、也门、叙利亚……一个接一个西亚北非国家陷入内乱,而在幕后煽动这波“颜色革命”的美国却美其名曰“阿拉伯之春”。美式民主输出( )
①是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②其驱动力源自于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意识形态
③以民主之名行分裂国际社会和维护霸权之实
④加剧南北发展不平衡,使其成为影响时代主题的最主要障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24年11月16日,中美两国领导人在秘鲁举行会晤。在近两个小时的会谈中,双方不仅回顾了过去四年的双边关系,还对管控竞争、推进合作领域,如打击毒品、军事通信、人工智能风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中美领导人会晤表明( )
①亲疏冷热、分离聚合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②国际关系虽然复杂多变,但实质是利益关系
③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④国际关系的内容涉及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答题:本题共4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美国及其盟友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持续施压,试图通过战略讹诈迫使中国让步。通过发射洲际导弹,我国向外界表明,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将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而有效打破了对方的战略讹诈。在国际局势紧张、地区冲突不断的情况下,我国的战略威慑力量可以起到稳定局势的作用,防止战争的扩大和升级,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有力的支持。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阐明我国发射洲际导弹的原因。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提出中非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中方愿同非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支持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
实现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不可剥夺的正当权利,如何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是摆在非洲国家面前的历史课题。历史上,西方国家对非洲实施了数百年残酷的殖民统治,时至今日仍然抱持殖民思维横加干涉非洲国家内政、压榨控制非洲国家。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同非洲朋友紧密合作、结伴前行,从不干涉非洲内政,从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始终坚定支持非洲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刚果(布)总统萨苏说,实现现代化不是口号,中国始终是非洲的全天候好朋友,愿同中方携手推进现代化事业。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中国的外交”的知识简要回答“中非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挑战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我们解决这些挑战的能力。危机正在相互作用,相互助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期的警告令人心惊。环顾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安全失序、发展失衡、治理失效日益突出,热点冲突、大国对抗、地缘矛盾此起彼伏。新一轮巴以冲突让加沙地带变成“人间炼狱”;天灾人祸让贫穷国家陷入“饥饿危机”;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大行其道,一些大国执意挑动阵营对抗,拖累全球经济复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种种乱象,叩问世人良心,一次次揭示着“同球共济”的重大意义:面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和风险,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独享安全。身处同一个地球家园,各国人民理应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和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总结我们面临的国际挑战以及分析出现全球性挑战的原因所在。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举行会谈。
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和意大利作为两大文明古国,应该弘扬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传统,推动国际社会以对话化解分歧、以合作超越冲突,携手构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
马塔雷拉总统表示,意方始终将中国作为重要合作伙伴,期待同中方一道,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的高度。意方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同中方立场相近,主张加强建设性沟通与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意方愿同中方密切多边协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意中两大文明古国的智慧。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中意双方携手合作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