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创意双减 精彩寒假】 七年级科学寒假培优练第01讲 测量相关问题(复习)1.(2024秋 仙居县期中)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8.42cm、8.43cm、8.42cm、8.44cm、8.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A.8.47cm B.8.428cm C.8.43cm D.8.4275cm2.(2023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1.2米=1.2×1000=1200毫米 B.1.2米=1.2米×100毫米=1200毫米C.1.2米=1.2×1000毫米=1200毫米 D.1.2米=1.2米×1000=1200毫米3.(2024秋 杭州期中)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测中符合实际的是( )A.小明的课桌高约为80dm B.手指的宽度约为10厘米C.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 D.家用热水瓶的容积为2.5mL4.(2024秋 湖州期中)若有下列一组测量数据:0.2343米,2.34米,234毫米,234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分别是( )A.1分米、1毫米、1厘米、1米B.1毫米、1分米、1厘米、1米C.1毫米、1分米、1分米、1米D.1厘米、1分米、1毫米、1米5.(2024秋 杭州期中)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5.8.米=5.8×1000=5800毫米B.3.4分米2=3.4分米2×100=340厘米2C.2.8米=2.8×1000毫米=2800毫米D.4.5升=4.5升×1000毫升=4500毫升6.(2024秋 杭州期中)测量一块金属的体积,先向20mL的量筒中加入适量水,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测量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为8mL,测量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则所测金属块的真实体积是( )A.小于7cm3 B.大于7cm3 C.12cm5 D.等于7cm37.(2024秋 仙居县期中)在观察体温计所显示的人体温度时,可以在体温计离开被测人体后读数,这主要是因为( )A.体温计的内径比一般常用温度计的内径细得多B.体温计的玻璃泡要比一般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大得多C.体温计的刻度要比一般常用温度计的刻度精细得多D.体温计的内径有一处特别细,当温度下降时,水银柱会在这里断开8.(2024秋 永康市期中)如表是小科同学整理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测量结果A 用拉得很松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小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C 用体温计测体温时,将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 偏小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偏大9.(2024秋 杭州期中)甲、乙、丙同学的实际体温分别为37.3℃、36.8℃和38.1℃,甲、乙和丙同学先后用这支温度计测自己的体温。甲同学测完之后,乙、丙同学使用温度计之前都没有用力甩一甩。那么乙和丙同学测得的读数分别是( )A.36.8℃和38.1℃ B.37.3℃和38.1℃C.36.8℃和37.3℃ D.都为37.3℃10.(2024秋 瑞安市期中)小安把同一金属块分别放入装有一定量水的甲量筒和乙量筒中(如图),量筒示数和液面高度变化量随金属块浸入体积的变化正确的是( )A. B.C. D.11.(2024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47格均匀刻度线,将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20格处;当玻璃泡浸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45格处。则该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和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分别是( )A.5℃、﹣100℃~108℃ B.4℃、﹣108℃~100℃C.4℃、﹣80℃~108℃ D.5℃、﹣80℃~108℃12.(2024秋 拱墅区校级期中)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写出仪器名称:A: ,E: 。(2)加热少量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字母)。13.(2024秋 杭州期中)小科同学用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测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如图甲所示的圆的直径是 cm。(2)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值是 ℃。(3)如图丙所示,此时液体的体积为 mL。(4)若用图丁的体温计直接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得结果为 ℃。14.(2024秋 杭州期中)一个量筒和一个量杯的量程都是100mL(设到量程的高度都是h),如果倒入25mL的液体,对量筒而言,所装液体的液面将 ,对量杯而言,液面的高度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2024秋 杭州期中)小科尝试自制一支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烧瓶中装有空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他把烧瓶先后放入50℃热水、25℃室温环境和0℃的冰水中,并标出红色液柱右侧所在的位置(放大后效果如图乙所示)。(1)此温度计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2)红色液柱右侧所在的位置A、B和C,其中表示0℃水温对应的点是 (填“A”“B”或“C”)。(3)其他小组同学利用上述器材自制相同的温度计,测不同水温时,发现红色液柱始终没有移动,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写出一点即可)。16.(2024秋 浙江期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错误的步骤是 。(2)错误步骤应更正为 。17.(2024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量筒是实验室常用工具。(1)量筒是用来测量 体积的工具,量筒使用时,应将量筒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下列示意图中,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3)小蛟用量筒量取水时,第一次俯视刻度读数为25mL,倒出一部分后,第二次仰视刻度读数为16mL,则他倒出水的实际体积为 9mL(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用“排水法”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 的水量(选填“不溢出”或“量程”);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恰好全部浸入时的水量。18.(2024秋 杭州期中)某同学家里装修,所用墙纸的规格是“0.53m×10m(宽×长),厚度0.63mm”,他想测量一下墙纸厚度是否属实,实验步骤如下: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D1。B.取一张废弃的墙纸,用刻度尺测出长墙纸的长度为L。C.把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n圈。D.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为D2(如图所示)。(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2)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3)墙纸的厚度的表达式是 。(4)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与该题方法同类的有 。①为了测长为细铜丝直径,将其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数出圈数,并用刻度尺测出线圈总长度,然后算出直径。②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③为了测量一枚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针的质量。19.(2024秋 拱墅区校级期中)量筒既可以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也可以测量固体的体积。(1)小益去超市买了一杯320毫升的珍珠奶茶,她想知道这杯珍珠奶茶中“珍珠”占了多少体积,于是拿一个500毫升的烧杯,把珍珠奶茶全部倒入烧杯后,再把奶茶倒入三个量筒中,直到液体全部倒完,结果如图所示,则“珍珠”的体积为 。(2)如图是一种常见的游戏币,将其塞入游戏机的货币槽中,触发启动按钮来开始一场游戏。其形状类似于圆柱形,其表面凹凸不平体积不规则。小益特别想知道一枚游戏币的体积多大,发现将它放入水中后会浮在水面上,于是马上进行了测量。实验步骤:①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②将铁块用细线系好后浸没在适量水中,记下液面读数为V2。③用细线将铁块与n个游戏币相捆绑,并使其全部浸没,记下液面读数为V3。④求出游戏币的体积V币。步骤中的实验测量没有必要的是: (填步骤前的序号),则一枚游戏币的体积V币= (用上述字母表示)。20.(2024秋 浙江期中)在项目化学习中,某科学学习小组用身边的材料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活动。【项目设计】所用材料有小药瓶、密封盖、透明吸管、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已染色的酒精等。实验序号 温度t/℃ 液柱高h/mm1 0 50.02 2 51.03 50 75.04 100 100.0该小组找到了A、B两款小药瓶及C、D两种吸管,如图甲所示。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最好选择其中的 进行组合搭配。【项目制作】如图乙所示,先把装有酒精的小药瓶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在表中记录有关数据,再根据液柱高度变化量和温度变化量的关系,利用提供的刻度尺,在0℃~100℃之间进行温度标注。则该温度计是利用 原理制作的。分析表中数据可知,60℃时的刻度应标注在液柱高度为 mm处。【项目评价】根据评价量表,请你对该温度计进行等第评价,并说明评价理由: 。“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科学性 结构完整, 刻度标识均匀。 结构完整, 刻度标识均匀。 结构不完整, 刻度标识不均匀。准确性 精确度达到1℃ 精确度在2℃ 4℃ 精确度在2℃ 4℃21.(2024秋 温州期中)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个人做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体积,单位是毫升。小科想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1)测量气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小科利用大号矿泉水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个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三个瓶中均装满水。其中合理的测量装置是 。A. B. C.(2)若小明仰视读取图中的量杯数据,则会使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3)选择合适的装置进行肺活量测量的过程中,假设吹气排水速度均匀,请画出反映量杯内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大致图像。22.(2023秋 海曙区期中)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15℃;把它插入1标准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5℃。(1)该温度刻度线上,1℃的刻度代表的实际温度是多少摄氏度?(2)如果将它插入某种液体中示数为35℃,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是多少?(3)测量过程中,有没有哪一个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有的话,示数是多少?23.(2023秋 仙居县期末)以下测量中,不能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是( )A.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只鸡蛋的质量B.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小石块的体积C.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宽度D.用体温计三次测量同一个人早中晚的体温24.(2024秋 西湖区月考)杭十三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书的宽度,测量值为18.36厘米,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18.36厘米中18.00厘米是准确值 B.18.36厘米也可以记录成18.4厘米C.杭十三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厘米 D.科学书的宽度可能略大于18.36厘米25.(2024秋 拱墅区月考)对同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五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9.20cm、19.22cm、19.19cm、19.30cm、19.21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9.224cm B.19.205cm C.19.21cm D.19.19cm26.(2024秋 杭州月考)下列符合实验室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应该用酒精灯的焰心给物质加热B.闻药品气味时,应尽量靠近药品使劲闻C.轻微烧伤或烫伤时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D.实验完毕后应整理好仪器,用过的废水直接倒入水槽中27.(2025 台州校级模拟)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A.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均相同B.体温计内有一特细的弯曲处,而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C.使用体温计前需用力甩几下,而实验室用温度计不用D.体温计可离开被测人体读数,而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28.(2024秋 拱墅区校级月考)身高165cm的小雷,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其中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指尖之间的距离)B.教室长2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中心之间的距离)C.单人课桌长3拃,约1.2dm(拃:张开手,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最大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29.(2025 台州校级模拟)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在每次测量前必须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一位粗心的同学用已甩过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量了甲、乙、丙三个同学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7.8℃,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人的体温都是37.8℃B.甲的体温是37.8℃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7.8℃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7.8℃30.(2024秋 拱墅区校级月考)日常,保育员要时刻关注东北虎的健康状况,每日需要测量东北虎的体温,关于体温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温计测量前需要甩一甩B.读数时,体温计不得离开东北虎C.体温计的最小刻度为0.1℃D.如图为某次测量时的体温计示数,为38.5℃31.(2024秋 柯桥区校级月考)某同学对甲、乙两支温度计的部分结构及测量情况作了对比(如表),则当乙的示数为﹣2℃时,甲的示数为( )温度计 刻度线 刻度 温度计示数对比(℃)环境① 环境② 环境③甲 均匀 准确 20 80 ?乙 均匀 不准确 14 78 ﹣2A.4℃ B.5℃ C.7℃ D.15℃32.(2024秋 富阳区月考)对以下实验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数值比真实值要大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时,若裁判员将其卷尺拉得太松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33.(2024秋 义乌市校级月考)小丽同学为测量小石块体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实验后跟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小丽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注入一定量水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B.待小石块浸没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C.在浸入小石块时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操作和读数均正确34.(2024秋 余杭区月考)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如表所示为小科用两种不同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宽度的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测量次序 1 2 3甲组/厘米 18.32 18.33 18.34乙组/厘米 18.3 18.4 18.5A.能更精确地反映《科学》课本宽度的是乙组数据B.甲组测量所选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厘米C.该《科学》课本的宽度应取18.32厘米D.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35.(2023秋 嘉兴期末)将一支普通温度计和一支示数为37℃的体温计放在窗台同一位置,记录一天中温度计示数T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并绘成图像,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36.(2025 台州校级模拟)义乌之心“天空之城”电玩城里用的是特殊的金属币,其形状如图1所示。如图所示。学习了测量新知识的小科特别想知道一枚游戏币的直径与体积有多大,于是马上进行了测量。(1)经过思考,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四种方法测金属币的直径,你最认同 (选填“甲”、“乙”、“丙”或“丁”)的测量方法。(2)小科采用正确方法后,那么应该记录的金属币的直径结果是 mm。37.(2023秋 武义县期末)小科同学为了比较“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他选取了两种不同保温材料(分别用①②表示),两支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内装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开水),以及细线、硬塑料片、剪刀等,制成了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装置。保温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同一房间里同时开始做实验,实验过程中室温不变。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1)为完成该实验,除图甲中所示的测量工具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结果显示,①和②两种保温材料保温性能较差的是 (需说明判断的依据)。38.(2024秋 拱墅区月考)小明利用可下沉的金属块来测量漂浮的塑料盒的体积,他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如图甲),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V1。②将金属系上细绳,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乙),读取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V2。③将塑料盒栓在同一根细绳上,缓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金属和塑料盒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取此时水面所指的刻度值为V3。(1)塑料盒的体积是 (用V1、V2或V3表示)。(2)小寒同学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金属浸入水中深度过大B.在乙中俯视读数C.浸没塑料盒时有水滴飞出来(3)另有一较大矿石,放不进量筒,因此小寒同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矿石的体积为 ,此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偏大、偏小或一样大)。39.(2025 台州校级模拟)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为探究微塑料对生物的影响,研究人员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回答问题。组别 小(数)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甲 30 每日饲喂_____,8g/只,连续30天 数量多且排列整齐 7.1乙 3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30天 数量少且排列散乱 1.2丙 3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30天 基本消失 ?(1)实验中选取的小鼠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的幼年小鼠(写出2点)。(2)实验过程中,选取30只小鼠的目的是: 。(3)实验中,若甲组起对照作用,补全其饲喂方式。 。(4)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可以推测出丙组体重增加值 (选填“小于”或“大于”)1.2g/只。(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使用塑料制品替代品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C.为减少陆地塑料污染,将塑料制品排放至海洋中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40.(2024秋 乐清市校级月考)科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器材开展“制作简易温度计”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设计、制作、调试、改进四个环节。器材:玻璃瓶(带塞)、玻璃管、硬纸、刻度尺、酒精、冰水混合物、40℃温水等。【设计】(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简易温度计。【制作】小明根据图甲制作温度计,并在硬纸上标定刻度值。查阅资料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酒精的体积变化量也相同,故温度计的刻度均匀。(2)(填写具体操作)①标定“0”刻度: 。②标记“40”刻度:将温度计玻璃瓶放入40℃温水中,待液柱高度稳定后,标记刻度为40。③利用刻度尺对刻度进行细分。【调试】(3)小明将标好刻度的温度计放入24℃的液体中,示数如图乙所示,则A刻度线的温度为 ℃。【改进】(4)为提高简易温度计的精确度,小红提出了下列方案:①用更长的玻璃管;②用更细的玻璃管;③用更大的玻璃瓶。请选择其中一项可行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41.(2024秋 西湖区月考)一般情况下,气体、液体、固体都会热胀冷缩。利用这个原理,人们发明了各种类型的温度计,杭十三制作了如图三支温度计:温度℃ 17 19 21 23h/cm 30.2 25.0 19.8 14.6 9.4(1)在给图甲所示的气体温度计标定刻度的过程中,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如表所示,则当水柱高为9.4cm时,温度为 。(2)如图乙是杭十三设计并制作的一个简易液体温度计。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3)先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锵在一起,下方固定,上方安装一个指针,结合刻度盘就可制成双金属片温度计(如图丙);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铜的膨胀程度比铁的膨胀程度大,双层金属片会发生相应的弯曲,因而在气温升高或降低时,指针会向A或向B侧偏转。请判断,当气温升高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 (选填“A”或“B”)。42.(2023秋 浙江期中)小科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决定自己来粗略的标定刻度,他想了一个办法:(1)他先把温度计 ,标记为A点。(2)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 ,标记为B点,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20厘米。(3)小科将AB间的距离分成20等份来标记刻度,则他标定的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是 。(4)最后他用这只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12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是多少?43.(2023秋 长兴县月考)小明看到一个自来水龙头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地滴落到地上。他想这个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多少水啊!为了预算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他找来了停表和量筒。将量筒放在水龙头下,当听到水滴滴在量筒里的声音时开启停表计时,并数“1”到“40”,按下停表停止计时,读出停表的示数为12秒,量筒里水的体积是10毫升。(1)则每一滴水的体积为几毫升?(2)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是多少升?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创意双减 精彩寒假】 七年级科学寒假培优练第01讲 测量相关问题(复习)1.【答案】C【解答】解:从题中数据可知,8.64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8.64cm是错误的,应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是:L=≈8.43cm,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答案】C【解答】解:长度单位换算过程如下:1.2m=1.2×1000mm=1200mm;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3.【答案】C【解答】解:A、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80cm=8dm,故A不符合实际;B、手指的宽度约为1厘米,故B不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且变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实际;D、家用热水瓶的容积约为2.5L,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4.【答案】B【解答】解:0.2343米,它对应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毫米;2.34米,它对应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分米;234毫米,它对应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厘米;234分米,它对应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米。故选:B。5.【答案】C【解答】解:A.5.8米=5.8×1000毫米=5800毫米,故A错误;B.3.4分米2=3.4×100厘米2=340厘米2,故B错误;C.2.8米=2.8×1000毫米=2800毫米,故C正确;D.4.5升=4.5×1000毫升=4500毫升,故D错误。故选:C。6.【答案】B【解答】解:在放金属块前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液体的体积小于8mL;放金属块后平视液面,示数为15mL,则测量的体积V=V2﹣V1=15mL﹣8mL=7mL,故所测出金属块的体积小于金属块的实际体积,即所测金属块的真实体积大于7cm3,故B正确。故选:B。7.【答案】D【解答】解: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的内径有一弯处特别细的地方,叫缩口,它的功能是使水银能上不能下,即在体温计离开被测人体后,当温度下降时,体温计的缩口使其上面的水银不能够自由回到玻璃泡中,水银柱会在这里断开,体温计内径内部的水银柱不会变化,所以能使它离开人体读数,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8.【答案】B【解答】解:A.用拉的很松的皮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的真实值不变,分度值不变,测量的是曲线长度,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大,故A错误;B.测量头发的直径时,把头发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头发圈长度L,则头发直径d=,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会造成测出头发圈长度L偏大,计算出的头发的直径偏大,故B正确;C.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测量结果正确,故C错误;D.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底部相平,如果仰视读数小于实际数值,所以所量液体体积比实际体积偏小,故D错误。故选:B。9.【答案】B【解答】解: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3℃,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7.3℃,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病人的体温不高于37.3℃,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7.3℃。所以体温是36.8℃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7.3℃,体温是38.1℃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8.1℃。故选:B。10.【答案】C【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量筒甲的横截面积小于乙的横截面积。根据V=Sh可知,当金属块进入水中的体积相同时,甲水面的升高量大于乙水面的升高量,但它们的示数差是相等的。当金属块完全浸没后,水面的高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答案】C【解答】解: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被定为0℃,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被定为100℃。 则一个格表示的温度为:,刻度范围,上限:(47﹣20)格×=108℃,下限:(0﹣20)格×=﹣80℃,则该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和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分别是4℃、﹣80℃~108℃。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答案】(1)胶头滴管;药匙;(2)BDF。【解答】解:(1)仪器A、E分别为胶头滴管、药匙;故答案为:胶头滴管;药匙;(2)加热少量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故答案为:BDF。13.【答案】(1)2.50;(2)﹣13;(3)44;(4)39.2。【解答】解:(1)图甲中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的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5.00cm;右端刻度值为7.50cm,圆的直径D=7.50cm﹣5.00cm=2.50cm;(2)图乙中温度计刻度的一个大格表示10℃,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因此它的读数为﹣13℃,读作负十三摄氏度;(3)图丙中量筒刻度的一个大格表示10mL,里面有10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1mL,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V=44mL。(4)如图丁所示该体温计的示数位于39℃与40℃之间,而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故体温计的示数为39℃+0.2℃=39.2℃。故答案为:(1)2.50;(2)﹣13;(3)44;(4)39.2。14.【答案】等于;大于。【解答】解:如题中图所示,量筒是圆柱形,而量杯是敞口的,所以当在量程为100mL的量筒和量杯中分别倒入25mL的液体时,量筒中所装液体的液面将等于,量杯中所装液体的液面高度将大于。故答案为:等于;大于。15.【答案】(1)气体热胀冷缩;(2)A;(3)烧瓶与玻璃管的连接处密封不严。【解答】解:(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气体温度越高,体积膨胀的越大,把玻璃管中间封的红色液柱向外推的越远,所以表示0℃水温对应的点应是A点;(3)烧瓶与玻璃管的连接处密封不严,使得气体无法在温度变化时正常膨胀或收缩。故答案为:(1)气体热胀冷缩;(2)A;(3)烧瓶与玻璃管的连接处密封不严。16.【答案】(1)A;C;(2)用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解答】解:正确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1)由以上可知,没有必要的步骤是:A,错误的步骤是:C。(2)错误步骤应更正为:用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故答案为:(1)A;C;(2)用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17.【答案】(1)液体;(2)A;(3)小于;(4)量程。【解答】解:(1)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量筒使用时,应将量筒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下列示意图中,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视线要盯凹液面。(3)小蛟用量筒量取水时,第一次俯视刻度读数为25mL,倒出一部分后,第二次仰视刻度读数为16mL,则他倒出水的实际体积为小于9mL,因为量筒读数时俯视大仰视小。(4)用“排水法”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恰好全部浸入时的水量。故答案为:(1)液体;(2)A;(3)小于;(4)量程。18.【答案】(1)B;(2)A、C、D;(3)h=;(4)①③。【解答】解:(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B。(2)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D1;C.把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n圈;D.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为D2(如图所示);即A、C、D。(3)用圆环的直径D2减去铅笔的直径D1除去2n就是墙纸的厚度,所以墙纸的厚度的表达式为:h=。(4)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与该题方法(累积法)同类的有①③。因为:①为了测长为细铜丝直径,将其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数出圈数,并用刻度尺测出线圈总长度,然后算出直径,运用了累积法。②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运用了排水法。③为了测量一枚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针的质量,运用了累积法。故答案为:(1)B;(2)A、C、D;(3)h=;(4)①③。19.【答案】(1)60cm3;(2)①;。【解答】解:(1)“珍珠”的体积为:V珍珠=V总﹣2×100mL﹣60mL=320mL﹣200mL﹣60mL=60mL=60cm3;(2)在步骤①中没有包含铁块的体积,只测量水的体积没有必要;n个游戏币的体积为:V币总=V3﹣V2;则一枚游戏币的体积:V币=。故答案为:(1)60cm3;(2)①;。20.【答案】A和D;液体热胀冷缩;80;该温度计合格,该温度计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精确度为2℃,符合合格的标准。【解答】解:温度计的玻璃泡容积越大,在温度变化相同时,其内部液体体积变化较大;温度计的毛细管越细,在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面变化较大,有利于温度计做的较精密,故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则最好选择其中的A和D进行组合搭配。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该自制温度计每毫米代表的温度值为=2℃,60℃比0℃高出60℃,则60℃对应刻度比0℃对应刻度高出的长度值为=30mm,40℃时的刻度应标注在液柱高度为30mm+50mm=80mm的位置。由(2)知该自制温度计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精确度为2℃,根据评价量表,评定为合格。故答案为:A和D;液体热胀冷缩;80;该温度计合格,该温度计结构完整,刻度标识均匀,精确度为2℃,符合合格的标准。21.【答案】(1)A;(2)偏小;(3)。【解答】解:(1)吹气时,B和C装置中广口瓶中的低于右侧管口的水不会进入量筒中,无法测量,A装置中广口瓶中的水会进入量筒中,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等于进入广口瓶中的气体体积,故选A;(3)若小科在读取图中的量杯数据时仰视会使读数偏小,则会使测量的肺活量比真实值偏小;(4)量杯上大下小,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后不变,图像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A;(2)偏小;(3)。22.【答案】(1)该温度刻度线上,1℃的刻度代表的实际温度是1.25℃;(2)如果将它插入某种液体中示数为35℃,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是25℃;(3)测量过程中,示数75℃与实际温度相同。【解答】解:(1)已知实际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标注温度为15℃;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标注温度为95℃;温度计刻度均匀,说明温度计上标注15℃到95℃之间有80格,则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为=1.25℃;(2)标注温度为35℃时,标注温度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出的实际温度为1.25℃×(35﹣15)=25℃;则标注温度35℃对应的实际温度为:25℃+0℃=25℃。(3)设标注温度为T时,实际温度也为T,则有T=1.25℃(T﹣15)+0℃,解得:T=75℃。答:(1)该温度刻度线上,1℃的刻度代表的实际温度是1.25℃;(2)如果将它插入某种液体中示数为35℃,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是25℃;(3)测量过程中,示数75℃与实际温度相同。23.【答案】D【解答】解:A、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只鸡蛋的质量,然后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A不合题意;B、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小石块的体积,然后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B不合题意;C、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科学书的长度,然后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C不合题意;D、由于不同时间,人的体温不一定相同,所以用体温计三次测量同一个人早中晚的体温,不能减小误差,故D符合题意。故选:D。24.【答案】D【解答】解:测量值为18.36厘米,分度值为0.1cm,18.3厘米为准确值,0.06cm是估读值,故科学书的宽度可能略大于18.36厘米。故选:D。25.【答案】C【解答】解:分析5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19.30cm这个数据与其他4个相差太大,是一个错误数据,应该去掉;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9.21cm。故选:C。26.【答案】C【解答】解:A.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要使用外焰进行加热,故A错误;B.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扇闻法,让少量气体飘进鼻孔,故B错误;C.轻微烧伤或烫伤时,可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故C正确;D.实验完毕后整理好仪器,用过的废水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防止腐蚀下水道,应该倒入废液缸,故D错误;故选:C。27.【答案】A【解答】解:A、体温计和实验室的温度计量程不同,最小刻度也不同,故A符合题意。B、体温计内有一特细的弯曲处,而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故B不符合题意。C、使用体温计前需用力甩几下,而实验室用温度计不用,故C不符合题意。D、体温计可离开被测人体读数,而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8.【答案】A【解答】解:A、中学生1臂展与身高差不多,在1.6m左右。教室宽5臂展,约5X1.6m=8m左右,故A正确;B、中学生的步幅在60cm左右,教室长20步幅,约1200cm=12m,故B错误;C、中学生1拃大约18cm,课桌长3拃,约50cm,故C错误;D、中学生食指宽约1cm,物理课本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cm左右,故D错误。故选:A。29.【答案】B【解答】解:由题可知,体温计使用之前甩了,故甲的体温是正确的,但是后来乙丙同学没有甩,导致体温测量出现错误,由此可知甲的体温是37.8℃;故选:B。30.【答案】B【解答】解: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由图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体温计的示数为38.5℃。体温计测量前需要甩一甩,体温计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细管,在对体温计进行读数时,可以离开东北虎读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1.【答案】B【解答】解:已知甲温度计示数为20℃时,乙温度计示数为14℃;甲温度计示数为80℃时,乙温度计示数为78℃;甲温度计准确,乙温度计不准确,但甲和乙温度计刻度都均匀,说明乙温度计上标注14℃到78℃之间有78﹣14=64格,则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为(80℃﹣20℃)÷64=℃;乙温度计示数为﹣2℃时,该位置与乙温度计上示数为14℃之间的真实温度差为△t=℃×[14﹣(﹣2)]=15℃,则乙温度计示数为﹣2℃所代表的真实温度为20℃﹣15℃=5℃,故B正确。故选:B。32.【答案】C【解答】解:A.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所绕线圈的长度变长,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即分度值的间隔变小,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数值比真实值要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液面将下降,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时,若裁判员将其卷尺拉得太松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3.【答案】C【解答】解:A、注入一定量水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仰视读数是偏小的,所以会导致实际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的体积大于V1,所以测量的结果石块的体积为V2﹣V1其实是偏大的;故A错误;B、待小石块浸没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所以实际水和石头的总体积V2是偏小的,所以用该数据测量的结果石块的体积为V2﹣V1也是偏大的,故B错误;C、在浸入小石块时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所以读数V2是比真实值偏小的,所以V2﹣V1的读数叶偏小,测量结果偏小,故C正确;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操作和读数均正确,会导致V2偏大,所以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的数值也会偏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C。34.【答案】D【解答】解:A.甲测量的结果为18.32cm,18.33cm,18.34cm,精确到毫米;乙组测量的结果是18.3cm,18.4cm,18.5cm,精确到厘米,故能更准确反映《科学》教科书长度是甲组,故A错误;B.甲测量的结果为18.32cm,18.33cm,18.34cm,精确到毫米,故B错误;C.该《科学》教科书的长度L==18.33cm,故C错误;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选:D。35.【答案】A【解答】解:BD、从早到晚一天中气温变化是先升高,再降低,普通温度计放在窗台上,其示数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体温计的示数只上升不下降,BD错误;A、体温计原来的示数为37℃,若气温低于37℃,则体温计示数不变,A正确;C、体温计原来的示数为37℃,若气温高于37℃,则体温计示数会在37℃的基础上上升,C错误。故选:A。36.【答案】(1)丁;(2)16.0。【解答】解:(1)经过思考,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四种方法测金属币的直径,我最认同丁的测量方法:因为甲图中零刻度线没有对齐起始边;乙图测得不是金属币直径;丙图找不准直径。(2)小科采用正确方法后,那么应该记录的金属币的直径结果是d=2.60cm﹣1.00cm=1.60vm=16.0mm。故答案为:(1)丁;(2)16.0。37.【答案】(1)秒表;(2)②;相同情况下,在相同时间内,②降温多,保温性能差。【解答】解:(1)由图乙知实验中需要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所以还需要的测量工具为秒表;(2)保温性能越好的物质,相同时间内散失的热量少,温度降低的慢,根据图像知,相同时间②降低的温度较大,则保温材料保温性能较差的是②;故答案为:(1)秒表;(2)②;相同情况下,在相同时间内,②降温多,保温性能差。38.【答案】(1)V3﹣V2;(2)B、C;(3)70cm3;偏大。【解答】解:(1)塑料盒的体积等于金属和塑料盒都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减去金属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即V3﹣V2。(2)A.金属浸入水中深度过大,不影响测量结果的大小;B.在乙中俯视读数,导致金属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偏大,进而最终的测量结果偏小;C.浸没塑料盒时有水滴飞出来,使测量的总体积偏小;综上,小寒同学的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B、C。(3)另有一较大矿石,放不进量筒,因此小寒同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矿石的体积为V矿=200mL﹣130mL=70mL=70cm3,此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偏大,因为取出石块会带走一部分水。故答案为:(1)V3﹣V2;(2)B、C;(3)70cm3;偏大。39.【答案】(1)健康状况相同、生长状况相同(或月龄相同);(2)为了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普通饲料;(4)小于;(5)C。【解答】解:(1)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实验应选健康状况相同、生长状况相同、月龄等相同的幼年小鼠。(2)实验过程中,为了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要选取30只小鼠,而不是1只。(3)实验中,若甲组起对照作用,每日饲喂普通饲料,8g/只,连续30天。(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可以推测出丙组体重增加值小于1.2g/只。(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可采用:使用塑料制品替代品、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等措施。为减少陆地塑料污染,将塑料制品排放至海洋中会污染海洋环境。故选:C。故答案为:(1)健康状况相同、生长状况相同(或月龄相同);(2)为了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普通饲料;(4)小于;(5)C。40.【答案】(2)将温度计玻璃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水柱高度稳定后,标记刻度为“0”;(3)24;(4)选用②方案可行,玻璃管越细,改变相同温度膨胀相同体积的长度就越长;选用③方案可行,玻璃瓶越大,改变相同温度膨胀的体积就越大。【解答】解:(2)①标定“0”刻度:将温度计玻璃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水柱高度稳定后,标记刻度为“0”;(3)温度计的分度值2℃,如图乙所示,则A刻度线的温度为24℃;(4)选用②方案可行,玻璃管越细,改变相同温度膨胀相同体积的长度就越长;选用③方案可行,玻璃瓶越大,改变相同温度膨胀的体积就越大。故答案为:(2)将温度计玻璃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水柱高度稳定后,标记刻度为“0”;(3)24;(4)选用②方案可行,玻璃管越细,改变相同温度膨胀相同体积的长度就越长;选用③方案可行,玻璃瓶越大,改变相同温度膨胀的体积就越大。41.【答案】(1)25℃;(2)增大A的体积或者采用较细的吸管;(3)B。【解答】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每升高2℃,水柱降低5.2厘米,则当水柱从30.2厘米升降低到9.4厘米时,温度要从17℃升高8℃,变为25℃;(2)此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要提高精确度,可以增大A的体积或者采用较细的吸管;(3)铜的膨胀程度比铁的膨胀程度大,气温升高铜片会向铁片部分弯曲,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B侧。故答案为:(1)25℃;(2)增大A的体积或者采用较细的吸管;(3)B。42.【答案】(1)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待液面稳定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标注0℃;(2)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待液面稳定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标注100℃; (3)5℃;( 4)60℃。【解答】解:(1)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待液面稳定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标记温度0℃,标记为A点;(2)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待液面稳定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标记温度为100℃,标记为B点;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20厘米;(3)因为AB间共20等分,所以每一等分为=5℃,即他标定的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为5℃;(4)因为每一等分为5℃,即5℃/cm,所以液柱距A点12厘米处,水的温度为:5℃/cm×12cm=60℃。故答案为:(1)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待液面稳定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标注0℃;(2)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待液面稳定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标注100℃; (3)5℃;( 4)60℃。43.【答案】(1)则每一滴水的体积为0.25毫升;(2)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是70.2升【解答】解:(1)因为40滴水的体积是10mL,所以一滴水的体积为:V==0.25mL,(2)根据题意可知12s内只落下了39滴水,则12s内浪费水的体积为39×0.25mL=9.75mL,所以1s内浪费水的体积为:V1==mL,则一昼夜浪费水的体积为:V总=V1×24×3600=mL×24×3600=70200mL=70.2 L。答:(1)则每一滴水的体积为0.25毫升;(2)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是70.2升。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创意双减 精彩寒假】2025年七年级科学寒假培优练 第01讲 测量相关问题(复习)(原卷版).docx 【创意双减 精彩寒假】2025年七年级科学寒假培优练 第01讲 测量相关问题(复习)(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