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吉林省“BEST 合作体”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 19 题,共 100 分,共 4 页。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考试结 束后,只交答题卡。第 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2024 年 10 月,太阳面朝地球的方向出现 X9 级耀斑,这是 2019 年以来爆发的最强耀斑。如 图为我国“夸父一号”拍摄的太阳黑子群分布及白光耀斑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太阳耀斑发生在 ( )A .对流层 B .光球层 C .色球层 D . 日冕层2 .此次耀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A .诱发高震级地震 B . 电网可能受冲击导致断电C .全球范围出现降水增多 D .各地普遍气温升高2023 年 10 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组成的古生物分队在 青藏高原卓奥友峰地区距今 2.2 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发现了鲨鱼化石(左图),为当时的 6 级 海洋生态链补上第二级缺环。右图为某地地层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距今 2.2 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卓奥友峰地区的地理环境为 ( )A .湿润的森林环境 B .寒冷的草原环境C .干燥的沙漠环境 D .温暖的海洋环境4 .如果该化石发现于地层③ , 那么下列关于地层形成时间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地层形成于白垩纪 B . ②地层形成于古近纪C . ④地层形成于侏罗纪 D . ⑤地层形成于泥盆纪2024 年 7 月 4 日,青岛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释放的首个北斗探空仪,飞升终止在 3 万 米的高空。完成下面小题。5 .北斗导航系统探空仪在升空过程中 ( )A .气温经历了升高→ 降低→升高 B .气压经历了升高→ 降低→升高C .2 万米以上可能会遭遇强对流天气 D .上升初期可能经历云雨等变化6 .在北斗探空仪飞升终止的大气层 ( )A .多数流星体会燃烧成为流星 B .高度因纬度而异C .存在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 D .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信号2024 年 3 月某日,小美观察到甲处烟囱的白烟明显飘向西南方向。下图示意该日甲乡 村附近等压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吉林省“BEST 合作体 ”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第 1页 共 4 页(11.下列四地中,最易发现大量穴珠的是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云贵高原D.东南丘陵)7 .图中 ( )A .b 比 a 的 1005 百帕等压面高度低 B .该地位于南半球(8.若当日夜晚甲地处风力减小,可推断a、b两条等压线最可能 ()①差值减小 ②差值增大 ③距离减小 ④距离增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 ②④下图为我国近海2月表层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C . 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西 D .等压线数值 a 小于 b12 .最有利于穴珠形成的条件是 ( )①含有饱和碳酸钙的浅水 ②含有不饱和碳酸钙的浅水③滴水等细微而断续的扰动 ④滴水等细微而持续的扰动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9.影响2月A与B海域表层水温差异的因素可能是 ()A.纬度位置B.太阳辐射C.海陆分布D.海底地形10.一艘轮船自甲向丙航行过程中轮船的吃水深度是 ()A.先变深后变浅B.先变浅后变深C.一直变深D.一直变浅穴珠是在池水沉积作用下,碳酸钙水溶液受到洞顶滴水的扰动,在遇到适当的砂、岩粒等介质的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同心圆结构的珠状次生碳酸钙沉积。下图为某地穴珠景观,完成下面小题。)为了测定植被演替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某科研小组选取了广东省某自然保护区 4km2 范围内不同林型的土壤水分进行研究。下表示意三种林型的基本情况,下图示意三种林型下 干湿两季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据完成下面小题。森林类型 海拔/m 坡度/ ° 树龄/年 郁闭度/% 叶面积指 数 年凋落物量/ (千克/公顷)马尾松人工林 (演替早期) 130-200 25-30 60-70 70 4.3 2.53马尾松针阔混 交林(演替中 期) 150-220 28-35 80-90 90 以上 6.5 7.31季风常绿阔叶 林(演替后期) 160-230 25-33 400 以上 95 以上 7.8 7.84注:郁闭度指林冠层的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叶面积指数指一定土地面积上植物 叶面积总和与土地面积之比。吉林省“BEST 合作体 ”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第 2页 共 4 页13 .下列关于三种林型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土壤体积含水量与郁闭度、叶面积指数成正相关关系B .三种林型土壤体积含水量湿季大于干季C .土壤体积含水量垂直变化幅度最大的林型是季风常绿阔叶林D .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体积含水量最大是因为降水较多14 .结合材料,推测土壤肥力最高的林型是 ( )A .季风常绿阔叶林 B .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 C .马尾松人工林 D .一样高2024 年 9 月 16 日 7 时 30 分,强台风“ 贝碧嘉”登陆上海,成为 1949 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 台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此次台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①对所有城市的破坏力大,百害而无一利 ②危害近海养殖③台风中心风力强大破坏建筑 ④可能造成海水倒灌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16 .对强台风“贝碧嘉”的预警、监测和救援中,可 ( )A .利用 RS 准确获取被困人员位置并实施救援B .利用 GNSS 确定台风中心位置、监测移动方向 C .利用 GIS 对本次台风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D .利用 GNSS 技术迅速、准确地获取受灾范围第Ⅱ卷 综合题二、综合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52 分。17 .(12 分)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 1 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 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湖面海拔 4718 米。冬季最冷月平均最高温度约为-7℃ , 夏季气温通 常在 14-17℃之间。湖区周围风力较大且季节变化明显。在湖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作用下,湖 区 a 气象站检测该地雨季多夜雨(如图 2 所示),同时年内平均气温日变化随季节变化明显。(1) (6 分)指出纳木错湖区周围哪个季节湖陆风最弱,并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其原因。(2)(6 分)比较 a 气象观测站 1 月与 8 月平均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并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 析其原因。吉林省“BEST 合作体 ”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第 3页 共 4 页18.(26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南美洲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流域地形平坦,沼泽广布,植被高大茂密,但目前已 遭受严重破坏,土壤为砖红壤。亚马孙河入海 口全年都能够观赏到壮观的涌潮现象。材料二 下图为南美洲大陆及周边海域简图。(1)(6 分)图中丙处所示洋流按性质划分属于 (填寒或暖)流,该洋流经过会使附近海域海 水盐度_____(升高或下降),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水盐度按照由高到低排序为 。(2)(8 分)亚马孙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常见 现象;该地区土壤 (肥 沃或贫瘠),主要影响因素是 。(3)(6 分)指出亚马逊地区的植被破坏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4)(6 分)分析亚马逊河河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19 .(14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印度西南部的喀拉拉邦是印度西南部的一个邦,位于阿拉伯海和西高止山之间,南北狭 长,中段较宽,以其独特自然风光和迷人风情,成为印度著名旅游胜地,多年以来这里一直 有采石开矿等商业活动。据央视网消息,印度时间2024 年 7 月 28 日 29 日连降暴雨,30 日 凌晨,突发大规模山体滑坡,截至 7 月 31 日晚, 已有 230 人确认遇难,虽有 1592 人获救, 但仍有近 200 人失踪,82 个临时救济营里容纳了逾 8000 名受难群众。下图中左图为喀拉拉 邦局部水系分布图,右图为喀拉拉邦气候统计图。(1)(6 分)分析该地此次滑坡灾害产生的原因?(2)(8 分)为了应对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当地可以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有哪些?吉林省“BEST 合作体 ”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第 4页 共 4 页吉林省“BEST 合作体”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12345678答案CBDCDCDB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CDCBDADC17【答案】 (1)(6 分)冬季(2 分)原因: ①冬季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下,湖面封冻、湖泊周 围陆地被冰 雪覆盖,导致湖陆温差小(2 分)②水平气压梯度力小(2 分),湖陆风弱。(如果 季节答错,原因就不用 考虑给分)(2)(6 分)1 月>8 月(2 分)。原因:①8 月降水较多,云层厚,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用强,气温 较低(2 分); ②夜晚多云雨,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2 分),所以气温日较差小。(或 1 月多晴天,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2 分);夜晚云量少,大气逆 辐射弱,保 温作用差,气温较低(2 分),所以气温日变化大。)(如果比较错误,原因就不 用考虑给分)18【答案】 (1)(6 分)寒(2 分) 下降(2 分) 丁丙乙甲(2 分)(2)(8 分)热带雨林(2 分) 茎花或板根(2 分) 贫瘠(2 分) 气候(2 分)(3)(6 分)①增加地表径流;②减少地下径流;③减少下渗 ;④减小蒸腾。(每点2 分,任意3 点满分)(4)(6 分)①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②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沼泽广布,泥沙 沉积,使到 达河口的泥沙减少;③全年都有潮涌,海浪侵蚀作用明显,泥沙难以沉积;④洋流 从河口流经带走泥沙。 (每点 2 分,任意 3 点满分)19【答案】(1)(6 分)①地势陡峭,本身具有不稳定的山坡形态;②多日连续强降水及夏季 降水多导致河 水水位增加浸泡河谷周围山体,使得坡面土层饱和,重力作用大;③植被破坏严 重;④人类活动频繁等。 (每点 2 分,任意 3 点满分)(2)(8 分)①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滑坡和泥石流的认识,提高对地质灾害的应对能 力;②建立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做好预警预报;③进行相关工程设施建设;④退耕还林还 草,恢复植被,提高植 被覆盖率;⑤对危险地带居民进行搬迁;⑥建立防灾物资储备库等等。 (每点2 分,任意 4 点满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