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2024-2025学年寒假作业 风成地貌(适配湘教2019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一地理2024-2025学年寒假作业 风成地貌(适配湘教2019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风成地貌
读“蘑菇沙漠”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岩层挤压 D.火山喷发
2.“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平原地区 D.荒漠地区
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砾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灌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风影沙丘常见于( )
A.沿海沙滩 B.河流两岸 C.绿洲边缘 D.森林内部
4.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湖区常年盛行西北风,最大风力为9~10级。青海湖的东岸发育有大量的沙丘,甚至形成了沙岛。下图为青海湖周边沙丘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青海湖东岸沙岛的沙源最可能来自( )
A.附近河流及河口堆积物 B.鸟岛的砂砾
C.日月山的砂砾 D.湖水水位下降带来的沉积物
6.东岸沙丘沿岸线扩展的速度明显快于向内地扩展的速度,源于( )
①湖水减少
②山地阻挡
③盛行风向
④气候变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新疆是我国沙漠分布面积最广的省区。在新疆众多的沙漠中,有一处面积仅36平方公里的袖珍沙漠——哈密南湖沙漠,虽面积微型,因为易于进入,风积地貌类型齐全,其中分布有沙丘中的新月形沙丘、抛物线形沙丘、复合沙丘链、金字塔状沙丘、巨型沙丘、垄状沙丘,沙波中的沙纹、沙脊,以及平沙地等,是天然的地貌博物馆。完成下面小题。
7.南湖沙漠风积地貌类型齐全,主要因为其具备的条件有( )
①干旱少雨的气候
②丰富的沙源
③足够大的相对固定方向的风
④适合的地形条件和堆积空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南湖沙漠分布有沙丘中的新月形沙丘,下列关于新月形沙丘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迎风坡微凸而平缓
②背风坡上凸且较陡
③迎风坡表面颗粒自上而下变小
④两翼延伸的方向指向下风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为新月形沙丘的剖面和俯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新月形沙丘分布地区气候特点可能是( )
A.降水较为集中 B.风力较弱 C.盛行风强劲 D.降水均匀
10.若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则图示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有关黄土高原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古老的侵蚀高原 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地壳受挤压隆起抬升
在距离青海省格尔木市200多千米的地方,G315国道横跨在荒芜的戈壁滩上,被称为“青海最美网红路”。下图为一游客在该公路一段面向正北方拍摄的景观照片。一般情况,该景观照片中的小山丘迎风坡陡,背风坡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路段所经过的地貌是( )
A.雅丹地貌 B.流水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沙丘地貌
13.该地主导风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14.修建该公路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①干旱缺水
②风沙严重
③多暴雨
④物资运输困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丘与湖泊共存是沙漠中的独特景观。干旱的气候、丰富的地下水和盛行风向的改变影响着沙丘和湖泊的演化。科学研究表明,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风地带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现风速差异,风速差异引起气压差异,风速与气压呈负相关。我国巴丹吉林沙漠中某湖泊经历了月牙湖到双湖的演化过程,在阶段I形成月牙湖,在阶段Ⅱ该湖所在地区气候曾一度极端干旱,新的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月牙湖演化为双湖。图1示意新月形沙丘形态及其背风地带地面水平风速分布,图2示意巴丹吉林沙漠某湖泊演化的不同阶段。
(1)简述风向与新月形沙丘形态特征的关系。
(2)简析风蚀方向由a到b的原因。
(3)分析阶段I月牙湖形成的过程。
(4)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阶段Ⅱ月牙湖变成双湖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图示景观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A正确;流水沉积形成流水堆积地貌,主要有冲积扇、三角洲和冲积平原,B错误;岩层挤压易形成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C错误;火山喷发可能会形成火山锥,D错误。故选A。
2.答案:D
解析:风力侵蚀地貌在干旱和半干旱荒漠地区分布广泛,D正确;湿润半湿润地区往往形成流水地貌,平原地区的地貌要取决于其自然特征,不一定是风蚀蘑菇;ABC错误。故选D。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风影沙丘的分布区域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比较干燥,有一定的水源分布,生长有少量的绿色植物(灌木丛)。绿洲边缘因为有水源,有利于灌丛的生长,因此分布有灌丛,在常年盛行风的影响下,沙砾堆积在灌丛根部,便形成了风影沙丘,C正确。沿海沙滩灌丛较少见,难以形成风影沙丘,A错误。河流两岸水分条件较好,不易形成沙丘,B错误。森林内部植被茂密,风力作用小,沙砾少,不易形成风影沙丘,D错误。故选C。
4.答案:D
解析:由于风沙在灌丛背风一侧因搬运减弱而堆积,所以导致灌丛沙丘迎风的一侧较陡,而背风的一侧较缓。图示西南方向较缓,可知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东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答案:A
解析: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青海湖东岸,当枯水期时,部分湖床和河床裸露,沙源较多,经西北风搬运至沙岛,所以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附近河流及河口堆积物,A正确;鸟岛距离沙岛过远,且有青海湖阻隔,沙岛的沙源不会是鸟岛的砂砾,B错误;当地常年吹西北风,而日月山在沙岛东侧,即便日月山有砂砾也无法搬运到沙岛,C错误;该沙岛是常年出露于水面,并非湖水枯水期水位下降带来的沉积物,D错误。故选A。
6.答案:D
解析:青海湖东岸陆地东侧有日月山分布,当地盛行西到北风,西北风携带大量沙源物质向东岸搬运,遇日月山阻挡,风力减弱,搬运能力下降,沙粒不断堆积,从而导致东岸沙丘沿岸线扩展的速度快,当沙粒向内陆扩展时会遇到日月山的阻挡,所以向内地扩展速度慢,②③正确;沙丘的扩展方向与气候变暖无关,题目中也没有关于湖水减少的信息,排除①④。②③正确,故选D。
7.答案:D
解析:南湖沙丘的形成主要因为其具备四个条件。干旱是沙漠形成的前提条件,丰富的沙物质是形成沙漠的必要物质基础。同时,南湖沙漠位于哈密城区西南,该区域主要盛行北风、西北风,有足够大的相对固定方向的风,此外,哈密南湖沙丘有适合的地形条件和堆积空间,因此①②③④都是南湖沙漠风积地貌类型齐全的原因,故选D。
8.答案:C
解析:沙丘,受风向风力影响,迎风坡因风力逐渐减弱,粗的颗粒物先沉积,细的颗粒物后沉积,所以自上而下颗粒物变大,且坡度微凸而平缓,而背风坡一侧受风力影响弱,以堆积为主,下凹而较陡,受重力作用影响,大颗粒在下,小颗粒在上,①正确,②③错误。新月形沙丘两翼延伸的方向指向下风向,④正确。故选C。
9.答案:C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沙漠广布,西北风强劲,多形成新月形沙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答案:A
解析: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为凸坡和缓坡,背风坡为凹坡和陡坡,故①③正确,②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答案:B
解析: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亚洲东部季风区强大的冬季风,来源于中高纬内陆地区,即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风带来大量的沙尘,遇到太行山,秦岭等山地的阻挡,沙尘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黄土高原,故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不是古者的侵蚀高原,也不是地壳受挤压抬升形成的;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G315国道横跨在荒芜的戈壁滩上,戈壁滩为风力侵蚀地貌,雅丹地貌也属于风力侵蚀地貌,A正确,B错误;喀斯特地貌属于流水溶蚀地貌,C错误;沙丘地貌为风力堆积地貌,D错误。故选A。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小山丘迎风坡陡,背风坡缓。读图可知,该地小山丘东北坡陡,西南坡缓,因此该地主导风为东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答案:B
解析:该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干旱缺水、风沙严重、物资运输困难,①②④正确,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答案:(1)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两(侧)顺风向前延伸。
(2)a地风速小,气压高,b地风速大,气压低,a、b间的气压差导致风从a流向b,风沿ab方向侵蚀。
(3)阶段1,在东北风作用下,沙粒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在沙丘背风坡,沿着风蚀方向发生风蚀作用,形成月牙形湖盆:持续的风蚀作用后,地下水出露,形成月牙湖。
(4)阶段Ⅱ,因湖泊所在区域气候一度极端干旱,导致湖泊水位降低,湖盆出露:盛行风向的改变,在西北风作用下,新的新月形沙丘形成于湖盆中部,地下水位上升形成双湖。
解析:(1)读图2可知,图中沙丘的盛行风向东北风,凸而缓的一侧是风的来向,即迎风坡;凹而陡的一侧是背风坡;两翼延伸的方向指向下风向。
(2)由材料信息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风地带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现风速差异,风速差异引起气压差异,风速与气压呈负相关,结合等风速线可知,图中a地风速小,气压高,b地风速大,气压低;a、b间的气压差异,导致风从a流向b,风沿ab方向侵蚀。
(3)读图中阶段可知,在盛行东北风作用下,风携带的大量沙粒由于风速降低,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结合图l可知,在沙丘背风坡,由于风速不同,沿着风蚀方向发生风力侵蚀作用,形成月牙形湖盆;长期的风蚀作用下,由于地下水位上升后出露于地表,形成月牙湖。
(4)由图2阶段Ⅱ结合材料信息干旱的气候、丰富的地下水和盛行风向的改变影响着沙丘和湖泊的演化和在阶段Ⅱ该湖所在地区气候曾一度极端干旱,新的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来月牙湖演化为双湖可知,该区域气候一度极端干旱,导致湖泊水位降低,水面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湖盆出露于地表;后由于盛行风向发生改变,东北风改为西北风,受西北风的侵蚀作用,新的新月形沙丘形成于湖盆中部;地下水位上升,洼地积水,形成双湖形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