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2024-2025学年寒假作业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适配湘教2019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二地理2024-2025学年寒假作业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适配湘教2019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受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关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为冷性高压 B.信风带和西风带相遇形成极锋
C.两风带都由高纬度吹向低纬度 D.两风带都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
2.图示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 )
A.乙、丁、丙、甲 B.甲、乙、丁、丙
C.丙、甲、乙、丁 D.丁、丙、甲、乙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甲图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4.甲、乙两图所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读三圈环流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表示副热带高压带的是( )
A.① B.③ C.⑤ D.⑥
6.④表示的近地面风的名称是(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盛行西风 D.极地东风
湖泊水位高低通常能有效地反映湖盆气候干湿变化,进而反映区域有效降水(降水与蒸发的差额)变化,成为重建亚欧大陆第四纪古气候演变的重要指标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结合气温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关系,推测冰期时地中海沿岸地区湖泊水位特征及其原因合理的是( )
A.水位较高蒸发旺盛、湖区有效降水增加
B.水位较高蒸发较弱、湖区有效降水增加
C.水位较低蒸发旺盛、湖区有效降水增加
D.水位较低蒸发较弱、湖区有效降水增加
8.末次盛冰期时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地表多呈现出荒漠草原或干草原的环境状况,这是由于( )
①夏季风弱而降水较少
②冬季风强盛而蒸发强烈
③夏季风强而蒸发强烈
④冬季风强盛而水汽来源较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乙风带是( )
A.东北信风带 B.极地东风带 C.盛行西风带 D.东南信风带
10.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B.全年高温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温和湿润
11.图示季节,石家庄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1月,图中①地盛行(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13.关于②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B.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14.当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①地高温多雨 B.②地寒冷干燥
C.③地形成高压中心 D.正值1月份左右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12月份“望加锡海参捕捞者”从望加锡出发到澳大利亚北部沿海进行海参捕捞、加工,于次年7月份向北回到望加锡;然后海参通过华商被输送到中国厦门。19世纪上半叶通过这一航线输送到中国的海参占当时中国进口海参总量的1/4;直至20世纪初澳大利亚政府禁止“望加锡海参捕捞者”在这片海域的一切采捕活动才结束。据记载,1792年“望加锡海参捕捞者”船队满载海参返航时在图中甲地附近遭遇恶劣天气而损失惨重。下图为当时中澳海参捕捞、贸易路线图,下表为望加锡和乙地多年平均降水资料统计表(单位:mm)。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望加锡 734 533 391 235 127 66
乙地 204 243 269 181 37 10
月份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望加锡 48 15 32 83 273 549
乙地 4 1.3 4 16 55 161
(1)描述望加锡和乙地的降水特点差异并分析原因。
(2)根据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分析“望加锡海参捕捞者”前往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进行海参捕捞的时间与航线的合理性。
(3)指出“望加锡海参捕捞者”返航途中在甲地会遭遇的气象灾害,分析该灾害的形成过程。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副热带高气压带为重力下沉形成的高压;信风带和西风带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两侧分离,并未相遇,故极锋不是信风带和西风带相遇形成的;信风带由高纬度吹向低纬度,西风带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所有的风都是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故选D。
2.答案:A
解析:图中气压带和风带中,信风带所处的纬度最低,西风带所处的纬度最高,故受信风带控制时间越长,纬度越低;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越长,纬度越高。故选A。
3.答案:D
解析:由图中纬度位置可知,M气压带是副热带高压带,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北,甲图M气压带南移,说明北半球是冬季,30°~40°处于盛行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D正确。故选D。
4.答案:B
解析:甲图气压带南移,北半球是冬季,乙图中赤道附近的赤道低压带北移,说明是北半球夏季,B正确。故选B。
5.答案:B
解析: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③处为下沉气流,是副热带高压带。故选B。
6.答案:C
解析:④属于中纬环流圈中的近地面风带,近地面气流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形成了近地面的西风带,C正确。故选C。
7.答案:B
解析:冰期时,气温低、蒸发弱,AC错误。冰期时冬季更寒冷漫长,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时间长,地中海地区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降水量增加,且气温低、蒸发弱,使得地中海地区有效降水增加,湖泊水位较高,B正确,D错误。故选B。
8.答案:D
解析:末次盛冰期时,气温降低,夏季风环流系统减弱,夏季风弱,降水较少;末次盛冰期时,亚洲高压增强,冬季风强盛,使得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地表多呈现出荒漠草原或干草原的环境状况,①④正确,②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答案:C
解析:据图片信息可知,乙地的风为西北风,分布在30°S-60s,所以是盛行西风带,C正确。东北信风带在北半球,该图表示南半球,A错误。极地东风带在南半球分布在60S附近,故B错误。东南信风带在南半球5°S-25°S附近,D错误。故选C。
10.答案:B
解析:甲气压是高压带,在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少雨,B正确。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是地中海气候,A排除。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C排除。全年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排除。故选B。
11.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图示季节,气压带风带南移,是北半球的冬季,所以石家庄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正确。“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是秋季,A排除。“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夏季,B排除。“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春季,C排除。故选D。
12.答案:D
解析:图中A、B、C三个季风区分别是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不同的季风成因和性质不同,东亚1月吹西北风。故选D。
13.答案:D
解析:南亚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造成的,性质湿热,其强弱进退影响降水的多少;冬季风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性质温和干燥;夏季风强于冬季风。故选D。
14.答案:D
解析:澳大利亚北部7月份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吹西北风;7月份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吹东南风。故选D。
15.答案:(1)降水特点差异:望加锡年降水量更大(乙地年降水量更小);望加锡雨季更长(乙地雨季稍短);望加锡雨季降水更加丰富(乙地雨季降水较少)。原因;望加锡纬度更低,受赤道低压带影响时间更长(乙地纬度较高,受赤道低压带影响时间稍短);望加锡附近海域广,水汽充足(乙地受西侧陆地影响,西北风带来水汽较少,雨季降水稍少)。
(2)时间:12月。航线的合理性分析:太阳直射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有利于船舶顺风向东南航行。
(3)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台风)。形成过程:甲地附近海面水温高,水汽强烈蒸发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大气水平辐合形成热带气旋(台风)。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与乙地相比,望加锡各月降水量均大于乙地,表明望加锡年降水量更大;从降水的季节变化看,望加锡的雨季比乙地长,且雨季降水更丰富。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的角度来分析即可。
(2)“望加锡海参捕捞者”前往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进行海参捕捞的时间为12月。这是因为12月,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随之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左偏转而形成西北风,此时从望加锡去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有利于船舶顺风向东南航行,加快航速,节省时间。
(3)甲地位于10°S附近,易发生的气象灾害为台风。台风形成首先要形成低压,当地纬度位置较低,海水表面温度较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然后是要旋转辐合,水平方向上为辐合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旋转辐合,形成台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