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道德与法治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道德与法治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凉山州2025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试题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B 2.B 3.A 4.C 5.C 6.A 7.A 8.D 9.D 10.C 11.C 12.B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13、(4分)①读四年级: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②被评为我们班的家庭作业优秀之星:人格尊严权或荣誉权。 ③圆了“军营梦”:依法服兵役。 ④收房租:经济社会权利或财产权 。⑤被推荐为人大代表候选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⑥劝阻外国游客:维护国家利益等。(回答4点即可满分)
14、(5分)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1分)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分)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分)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1分)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分)
15、(6分)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③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⑤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⑥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方针。(回答3点即可满分)
(5分)①材料中的李师傅虽然闯了红灯,但他的出发点是救人,而且提前进行了报备。(1分)②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1分)③不处罚李师傅体现了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营造助人为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1分)④不处罚李师傅体现了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使法律更有温情。(1分)⑤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社会才会更和谐、更美好。(1分)
(6分)①善待大自然,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坚持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③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④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⑤坚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⑥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政策。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⑧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回答3点即可满分)
评分标准:主观题部分,意思相近,表述不同,同样给分。凉山州2025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试题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 ADCDD 6-10 CBDCA 11-12 AC
13.(1)古巴比伦王国(2分)
(2)①《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②《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③《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任答2个给4分)
14.(1)①美洲(或古巴、海地)(1分),②麦哲伦(1分);新航路开辟(1分)
(2)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4分)(任答其中两点得4分)
15. (1)《权利法案》(1分);君主立宪制(2分)
(2)法国(1分);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平等等原则。(2分)
16.(1)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任答其中一点均得2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工业革命或第一次工业革命。(2分)
(2)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理论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深入,深入工厂第一线,关注工人的生存状况,把革命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任答其中一点得2分,符合题意酌情给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分)凉山州 2025 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试题
道德与法治、历史
本试卷共 8页,满分 100分,道德与法治 50分,历史 5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
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 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
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道德与法治(50分)
第玉卷 选择题(共 24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分,共 24分)
1. 2024 年 9 月 10 日是我国第四十个教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
(银)。”
A. 农业强国 B. 教育强国 C. 网络强国 D. 交通强国
2. 2024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银)周年华诞。
A. 70 周年 B. 75 周年 C. 80 周年 D. 85 周年
3. 如果发现吸贩毒等可疑情况,向公安机关举报应拨打的电话号码是(银 )
A. 110 B. 114 C. 119 D. 120
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材料体现了(银)
①把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我国坚持同步富裕、共享发展的原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银 )
A. 改革开放、实现共同富裕、民主法治有机统一
B. 经济建设、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有机统一
C.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D. 人民民主、民族区域自治、政治协商有机统一
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第 1 页(共 8 页)
6. 每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一份份议案、提案
直指住房、医疗、教育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让人民感受到温暖情意。部长、代表、委员与
媒体、大众零距离交流,亿万人民与盛会同频共振。这体现了(银 )
淤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具有强大生命力
③全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
④全国“两会”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重庆两江新区礼嘉智慧公园展出的“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用数字技术将北宋画作
《千里江山图》重新呈现,让人们以更生动的方式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启示我们(银)
①要通过多种途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只有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才能彰显传统文化的价值
③需要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举办艺术展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根本途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2024 年 6 月 12 日,《山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立法听证会在青岛市举行。在广泛
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听取意见和建议,科学精准作出高质量法规的制度设计,引领推动
家庭教育良性发展、更好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银)
A.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起决定性作用
B. 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改进工作,杜绝贪污腐败
C. 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管理
D. 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9. 2024 年 11 月 28 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国家以最高规格迎接烈士
的回归。多年前,无数中华热血儿女为了保家卫国奔赴朝鲜战场,他们在冰天雪地中浴血
奋战,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英雄篇章,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
体现出的这股精神是(银 )
A.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第 2 页(共 8 页)
10.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中国台北代表团入场时,现场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每当台湾选手
夺得奖牌时,都会响起动人的歌曲《我们都是一家人》、《我爱你中国》等,有很多运动员当场
感动流泪,采访时也不断表示我们本就是一家人。为推动两岸交流不懈努力,作为初中生
我们应该(银 )
①投笔从戎,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作军事斗争准备
②积极参加两岸之间的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彼此了解
③将爱国情、强国志与报国行结合起来
④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和平发展增进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关于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描述正确的是(银)
①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
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银)
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凝聚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放弃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域 卷 非选择题(共 26分)
二、非选择题(共 26分)
13.材料:家庭晚餐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简单餐食,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家庭
文化的传递。家庭晚餐能够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通过共同进餐,家庭成员可以在轻松
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增强家庭凝聚力。高中毕业生小华的家庭晚餐上一家
人也忙着分享一天的生活点滴:
读四年级的弟弟抢着说,今天我被评为班级家庭作业优秀之星,我厉害吧。
小华说,我今天拿到入伍通知了,终于圆了“军营梦”,想想就愉快!
妈妈说,城南那套老房子的房租收回来了,有 1 万元呢!对了,市人大代表候选人的名单出
来了,我被推荐为候选人了哦!
爸爸说,今天回家路上看到有个外国游客对路过的军车进行拍照,我就过去劝阻了几句,回
家就晚了些。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华一家的对话中体现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4 分)
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第 3 页(共 8 页)
14.材料: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
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
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二十届三中全
会公报节选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
理由。(5 分)
15. 材料:2024 年 9 月 27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全国民族团
结进步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
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
团结进步事业,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
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
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6 分,不少于 3 条)
16. 材料:2024 年 5 月 3 日,重庆一女子抱着孩子上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后,女子一直哭泣并催
促出租车司机“麻烦开快点,到五医院”,经询问得知孩子因发烧一直在昏睡、抽搐,出租车司机
李师傅立即拨打 110 进行了报备。随后加快速度,闯了五个红灯,只用了 7 分钟就把孩子送到医
院。经抢救,小朋友脱离了危险,情况较稳定,李师傅也没受到处罚。
法律链接:《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 21 条第 3 款:交通技术监控设备
记录或者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管理系统的违法行为信息中有证据证明救助危难或者紧急
避险造成的,应当予以消除。如果最终还是接到了处罚通知,车主可以到交警部门进行申诉,
交警部门将优先进行查证核实,第一时间予以核销。
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德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李师傅闯红灯却没受到处罚的原因。(5 分)
17. 生态环境部于 2024 年 4 月发布,一季度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空气质量方面,全国重点城市 PM2.5 平均浓度为 43 微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6.5%。空气质
量优良天数比例为 83.6%,同比上升 3.5 个百分点。
水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全国 3641 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优良水质比例为 89.9%,同比上
升 0.8 个百分点。其中,长江、黄河等主要江河水质以及 201 个重点湖(库)水质均持续改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 2024 年 9 月 25 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
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 24.02%。
阅读材料,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从国家角度提出三条让我国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的建议。(6 分)
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第 4 页(共 8 页)
历 史(50分)
第玉卷 选择题(共 24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 2分,共 24分)
1.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建造了规模宏大且数量众多的金字塔,作为“法老”的
陵墓,创造了象形文字。该文明是(银 )
A援 古埃及文明 B援 古巴比伦文明 C援 古印度文明 D援 古希腊文明
2. 古印度婆罗门经典《吠陀》中说,造物神梵天用嘴造出了婆罗门,用手造出了刹帝利,用腿
造出了吠舍,用脚造出了首陀罗。这反映的是(银)
A. 古印度文明的鼎盛 B. 佛教的兴起 C. 众生平等的主张 D. 种姓制度
3. 亚历山大东征 ......无疑是古代历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横贯亚欧大陆丝绸
古道上的商队往来,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该文字材料反映亚历山大东征
(银)
A. 具有侵略性质 B. 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
C. 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D. 掠夺了东方世界无数的财富
4. 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也是出自于
他。他就是(银)
A. 伯利克里 B. 苏格拉底 C. 凯撒 D. 亚里士多德
5. 右图资料卡解释的是(银)
A. 自治城市
B. ①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封君与封臣 ②不但是一个经济实体,也是一个享有特权的政治实体
C. ③以农业生产为主,兼及林业、牧业、渔业等大学兴起
④具有司法权,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D. 西欧庄园
6. 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
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银)
A援 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
B援 8 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
C援 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D援 公元前 4 世纪,亚历山大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第 5 页(共 8 页)
7. 日本历史上曾有两次仿效当时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制度进行的改革,实现了日本社会的
进步。其中“大化改新”仿效的是(银)
A. 希腊雅典 B. 中国唐朝 C. 法兰克王国 D. 英国
8. 下表为两位学者对同一次战争的性质作出的分析。据此判断,这一战争应是(银)
学者甲 这场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所以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学者乙 这场战争的胜利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因此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A. 英国内战 B援 美国内战 C援 拿破仑战争 D援 美国独立战争
9. 13 世纪西欧的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
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这
表明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银 )
A援 庄园制度化 B援 公有化 C援 资本主义化 D援 城市化
10.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打破以往文艺作品以宗教为主题的题材限制,作品直接表现
世俗人物形象,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可见,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银)
A. 人文主义 B. 自由主义 C. 金钱至上 D. 神权至上
11.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银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640 年议会重新召开 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B 萨拉托加大捷 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C 拿破仑加冕称帝 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D 启蒙运动 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12. 右图为某历史老师在授课时画的示意图,他讲授的内容是(银)
A.《独立宣言》
总统
B. 君主立宪制政体 (行政权)
C. 1787 年美国宪法 国会 最高法院
D. (立法权) (司法权)《人权宣言》
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第 6 页(共 8 页)
第域 卷 非选择题(共 26分)
二、非选择题(共 26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6 分)
《汉谟拉比法典》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银 罗马共和国 东罗马帝国
(1)指出《汉谟拉比法典》是哪个文明古国的代表成果。(2 分)
(2)根据所学,任选图中两个法律文献,分别指出其历史地位。(4 分)
14. 阅读下列材料。(7 分)
材料一
航海家 主要事迹
达·伽马 从葡萄牙出发,经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
哥伦布 1492 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发现 ①
② 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材料二 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他们还将美洲、非洲和亚洲殖民地
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烟草、可可、茶叶等作物运回欧洲;把欧洲的葡萄酒、啤酒和毛纺织品销往
殖民地。在美洲的殖民过程中,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整个整个的部落被消灭。罪恶的奴隶贸易又使
非洲丧失 1 亿左右的壮年黑人。
(1)请补充表格中淤于处的名称?(2 分)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 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早期殖民掠夺产生了哪些影响?(4 分)
15. 阅读下列材料:(6 分)
材料一 革命成功后,英国国会颁布了一个正式的文献,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有效限制…
英国之所以能在群雄林立的欧洲脱颖而出并顺利实现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领先于它那个
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
——摘自张国君著《大国是怎样崛起的》
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第 7 页(共 8 页)
材料二 《人权宣言》强调,决定国家意图的,不应是掌权者而应是国民。国民的公共意志
应是立法的根本依据。……法律保护人的自由权利,不依照法律就“不得控告、逮捕或拘留任何
人”。每个人在守法方面也是平等的“,不扰乱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有效限制”的文献指什么?(1 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
制”指哪一体制?(2 分)
(2)材料二中的文件出自于哪个国家?(1 分)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文献宣告了哪些基
本原则?(2 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7 分)
材料一 1821 年,英国的工业产值超过农业,英国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 世纪 40 年代,英
国生铁产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1850 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对外
贸易占世界的 2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材料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越来越差。19 世纪三四
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进行积极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他
们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深入,深入工厂第一线,关注
工人的生存状况,把革命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当时发生的变化?(2 分)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最主要历史事件是什
么?(2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原因?(2 分)根据所学回答,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什么?(1 分)
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